联都网

标题: [原创]借海外山人韵写七律《自省》一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1 12:25
标题: [原创]借海外山人韵写七律《自省》一首

借海外山人韵写七律《自省》一首

沧海横流何处真,归来原是一浮尘。 邯郸梦里思蠢物,陆羽杯前醒自身。 陋室何愁雅朋少,银屏总羡趣闻新。 恨无妙技酬盛世,学绘丹宸装晚春。

附海外山人原玉:

试和木石散人《自寿》(七律) 木石多情自写真,狼毛三寸未封尘。 既看利是附庸物,莫以名伤不老身。 一路平安天地阔,几番风雨岁华新。 此生诗酒师贤哲,柳浪燕翔处处春!


作者: 心雨笼晴    时间: 2008-2-21 14:59
蠹是仄音呢,朋是否出了,不知是否拗句[em04]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1 16:56

邯郸梦里思蠢物,陆羽杯前醒自身。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蠢字出,醒字救。此属大拗必救。问好心语笼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1 17:20:40编辑过]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1 17:07

陋室何愁雅朋少,银屏总羡趣闻新。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型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两个字换位是为变格,是允许的。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1 17:18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尾联出句的字也是出律的,但对句的字可以救,也属大拗必救。
这首小诗用了三处拗救句。主要是想和朋友们讨论一下律诗的拗救问题。如果搞不懂这个问题,写律绝往往很受限制。愿意在这方面和朋友切磋交流,共同提高。

作者: 心雨笼晴    时间: 2008-2-21 22:25
最怕拗句[em06]
作者: 楚留香的扇子    时间: 2008-2-22 04:24
有时拗句可以增强跌宕感,当然拗的出现本身就是前人对律诗的一个细小的突破,其实没那么复杂.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2 12:58
以下是引用心雨笼晴在2008-2-21 22:25:56的发言: 最怕拗句[em06]
其实拗救是对律诗正格的放宽,在有些情况下,在一些关键位置上有的字非用不可,用了又失律,只好采取救的办法了。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2 13:00
以下是引用楚留香的扇子在2008-2-22 4:24:23的发言: 有时拗句可以增强跌宕感,当然拗的出现本身就是前人对律诗的一个细小的突破,其实没那么复杂.
是的,所言极有道理。
作者: 清韵    时间: 2008-2-22 14:52
以下是引用南山一松在2008-2-21 12:25:27的发言:

附海外山人原玉:

试和木石散人《自寿》(七律) 木石多情自写真,狼毛三寸未封尘。 既看利是附庸物,莫以名伤不老身。 一路平安天地阔,几番风雨岁华新。 此生诗酒师贤哲,柳浪燕翔处处春!

好诗,欣赏了,

印象中,只有地名“燕”与胭脂的别称“燕支”的“燕”为平声,请教一下南山一松版主,动物“燕”也有平声读法吗?


作者: 楚留香的扇子    时间: 2008-2-22 18:22

清韵眼尖..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8-2-22 20:19
此生诗酒师贤哲,柳浪燕翔处处春!

清韵说的好!

此二句, 师作动词, 意有误处; 燕字去声, 孤平难救, 读来拗极! 今人每喜特意拗之, 后而施救, 只一句话: 病也! 纵使王力力创, 仍然是个病态!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3 15:11
以下是引用清韵在2008-2-22 14:52:23的发言:

好诗,欣赏了,

印象中,只有地名“燕”与胭脂的别称“燕支”的“燕”为平声,请教一下南山一松版主,动物“燕”也有平声读法吗?

清韵朋友好。空中飞的燕子当读仄声。这里燕字是出律的,这句犯了孤平。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3 15:19
以下是引用狂狂生在2008-2-22 20:19:45的发言: 此生诗酒师贤哲,柳浪燕翔处处春!

清韵说的好!

此二句, 师作动词, 意有误处; 燕字去声, 孤平难救, 读来拗极! 今人每喜特意拗之, 后而施救, 只一句话: 病也! 纵使王力力创, 仍然是个病态!

是的,如果故意把腿砸断再接起来,总还是不如不砸的好,拗救是在正格情况下,找不到合适字句时采用的补救办法。
作者: 人在天涯    时间: 2008-2-24 09:02

“既看利是附庸物,莫以名伤不老身。”好句!欣赏加学习了。

和南山老师请教拗句的一个问题:我所知道的律诗格律中,有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一般只能用在尾联,其他地方似乎不能随便用的(出自王力教授论述)。

另外,个人感觉,所谓拗救,也不是随意的。一般来说,七言中的2,4,6字,尤其是4,6字,还是要合律,要不律诗的格律就乱了,也就无从谈起了。这就是古人说的“1,3,5不论,2,4,6分明”(虽然也不完全正确)。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更要从遵从一般规律做起,认真学习格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以为可以靠拗救取巧,就放弃格律,或者随意乱写,美其名曰可以拗救,这样会妨碍他们进步的,也不利于格律知识的传承。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4 12:46
人在天涯朋友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更要从遵从一般规律做起,认真学习格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以为可以靠拗救取巧,就放弃格律,或者随意乱写,美其名曰可以拗救,这样会妨碍他们进步的,也不利于格律知识的传承。所以作诗的人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必去考虑什么拗救的事。这样学习倒省去了一些事。
作者: 清韵    时间: 2008-2-24 13:38

对于一些独特的拗句,一般是在不以律害意的前提下使用,也往往是搜尽囊中苦难寻时,偶尔为之,却也不必视为对律格诗的冲击,何苦要怕“狼来了”?

对于“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拗句式,不仅仅是末联,连对仗要求较严格的颌、颈联也常常见到历代名家使用。如:

杜甫

七律·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五律·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五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五律·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五律·天河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作者: 南山一松    时间: 2008-2-25 18:23
向清韵朋友学习认真做学问的态度!

对于一些独特的拗句,一般是在不以律害意的前提下使用,也往往是搜尽囊中苦难寻时,偶尔为之,却也不必视为对律格诗的冲击,何苦要怕“狼来了”?--------说得好!写格律诗的朋友还是要重视一下拗救的!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8-2-25 18:54

西湖往还的诗人, 要酒有酒, 要花有花, 平上去入, 我俯拾自有, 狼影也不得见, 愁甚狼来了!

纵使千中逢一, 写出了拗句, 自然而然, 如自发动功, 自会有地方下药. 故我一生不必为救拗而劳动!


作者: 心雨笼晴    时间: 2008-3-12 13:24
今天学习了拗句,总算明白了一些:)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