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老憨詩評王于恒先生法書六章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3-31 08:05
标题: 老憨詩評王于恒先生法書六章

生來一笑對塵緣,筆走龍蛇壯大千。

風雨幾多磐是骨,五更燈火墨花鮮。

朝臨暮寫又經年,藏露方圓亦自然。

了悟人間情半世,佛緣深得嘯林泉。

古法傳燈報古賢,鉛華洗盡自欣然。

讀來風骨驚人處,儒釋道家一并參。

歷盡艱辛若苦禪,書追魏晉著新篇。

三槐堂上三千硯,幾度癡情道亦穿。

筆底清修無是非,門前桃李盡芳菲。

閑來雅聚茶當酒,一曲一歌頌老梅。

天賜恒心八十翁,書壇必定仰高風。

何须遥望来时路,筆蕩雲霞一抹紅。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8-3-31 13:52

筆底清修無是非, 門前桃李盡芳菲。 閑來雅聚茶當酒, 一曲一歌頌老梅。

这首很潇洒~~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3-31 14:10
謝謝瀟湘妃子,老憨有禮啦!
作者: 心雨笼晴    时间: 2008-3-31 14:45

古法傳燈報古賢,鉛華洗盡自欣然。

讀來風骨驚人處,儒釋道家一并參。

这首很脱俗~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8-3-31 19:44

古法傳燈報古賢,鉛華洗盡自欣然。

讀來風骨驚人處,儒釋道家一并參。

禅文化里,人们常常会遇到“传灯”一词。“传灯”是指获得菩提智慧的人如一盏明灯,在照亮了自己的同时,有责任去点燃尚处在混沌状态中的其它灯盏,以期“灯灯相传”、“亘古光明灿烂”。传灯,是在传递一种永恒的真理,一种伟大的精神之火。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河需要这种传灯,高尚的思想、伟大的智慧、优良的道德、美好……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8-3-31 19:59

歷盡艱辛若苦禪,書追魏晉著新篇。

三槐堂上三千硯,幾度癡情道亦穿。

“三槐堂”有三槐世家的说法,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之后,祖居山东大名府。“三槐”的名称源于北宋初期魏国公王彻。王彻文才武略,风流倜傥,天下望以为相。然因其刚正不阿,难容于时,终不能遂志。他于是在家庭院中植下三棵槐树,并立下誓言:日后吾子孙必有三公者。后来王彻的儿子王懿敏、孙子王巩果然以贤能而身居高位。王彻植槐树立志,以才德教育后代的家风为当时大文学家苏轼推崇。苏轼为王家作《三槐堂铭》。一时才以物显,人以文传,三槐堂之名声传遍华夏。后来,王姓人家都喜欢过年时在大门上贴上“三槐世家”。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4-1 08:03
謝謝心雨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4-1 08:04
謝謝一頁心版主!!老憨有禮啦!!
作者: 我爱你    时间: 2008-4-2 09:57

天賜恒心八十翁,書壇必定仰高風。

何须遥望来时路,筆蕩雲霞一抹紅。

浅见:“必定”不如“自是”更合适。


作者: 罗贤生    时间: 2008-4-2 10:21

楼主能否贴上一幅墨宝的图片配合这些诗来欣赏,那更有艺术的享受。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4-3 13:51
谢谢楼上二位版主道友,老憨有礼啦!
作者: 瀚海一鹤    时间: 2008-4-3 19:20
绝句六首,章章皆佳。
作者: 老憨    时间: 2008-4-10 11:07
谢谢瀚海一鹤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