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讨论]再辨“意隔”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1 16:39
标题: [讨论]再辨“意隔”
<P><FONT size=4>出句:风懒花香细[东张西望]
对句:雪寒竹骨坚[花魂]) </FONT></P>
<P><FONT color=#f70968><FONT color=#ff0033><FONT size=4>流水过老师评语:
上联写景更通吧,下联以风骨对,判为意隔。有不同想法欢迎讨论。-1
老师给机会大家讨论,花魂请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哦,共同进步啊^_^</FONT></FONT></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21:09:44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1 16:57
<P><FONT size=4>前面的“意隔”与“不隔”讨论帖,看了好久,一头雾水,只有这段话印象最深:</FONT></P><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浅笑拾贝</I>在2007-9-11 12:59:22的发言:</B>
<P><FONT size=4>“隔与不隔,在于上下联能否协调地表述同一主题,而不是在于上下联是否描述同时同地之景致”</FONT> <P><FONT size=4>这能不能作为隔与不隔的标准呢?</FONT></P></DIV>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3彩| 六合投3注| 网络赚钱去SO娱3乐3城:顶级信用3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松园松竹 时间: 2008-4-11 17:23
<P><FONT size=4>出句:风懒花香细(东张西望)
对句:雪寒竹骨坚(花魂) </FONT></P><P><FONT size=4>是不是说上联写景,下联也应该写景,对吗?</FONT></P><P><FONT size=4>改成下面这样对不知道如何?请老师指点:</FONT></P><FONT size=4><P><FONT size=4>出句:风懒花香细[东张西望]
对句:月残夜深沉[松园松竹] </FONT></P></FONT>[em09]
作者: 溪花禅意 时间: 2008-4-11 17:25
呵呵,看来“溪花”成了所有老师的代名词?这题是流水老师批改的。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作者: 清琴古调 时间: 2008-4-11 18:03
<P><FONT size=4>出句:风懒花香细[东张西望]
对句:月残夜深沉[松园松竹] </FONT></P>
<P><FONT size=4>香细==深沉,“香”平,“深”也是平吧</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18:11:58编辑过]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1 18: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4-11 17:25:02的发言:</B>
呵呵,看来“溪花”成了所有老师的代名词?这题是流水老师批改的。大家可以继续讨论。</DIV><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eec211" color=#f70938 size=5>对不起哦,溪花老师。可能因为“意隔”的讨论,对您印象太深了,马上改哈</FONT>
作者: 明年 时间: 2008-4-11 18:12
<P><FONT size=4>胡说两句,免得被指灌水——上联“风懒”拟人,且与“花香细”有因果关系,下联未破,所以与上联相比显得有些生硬,这可能是显隔的原因吧?而且,上下联明显隔季,上联写景,下联有言志的味道,所以判为意隔有道理。愿听各位老师详解。</FONT></P>
<P><FONT size=4>呃,其实我是来看马甲的,嘿嘿~~</FONT></P>[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18:24:26编辑过]
作者: 感冒 时间: 2008-4-11 20:5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明年</I>在2008-4-11 18:12:39的发言:</B>
<P><FONT size=4>胡说两句,免得被指灌水——上联“风懒”拟人,且与“花香细”有因果关系,下联未破,所以与上联相比显得有些生硬,这可能是显隔的原因吧?而且,上下联明显隔季,上联写景,下联有言志的味道,所以判为意隔有道理。愿听各位老师详解。</FONT></P>
<P><FONT size=4>呃,其实我是来看马甲的,嘿嘿~~</FONT></P>[em01][em01]
</DIV>
<FONT size=3>上联写景,下联不能言志么?可是不是有上联写景下联抒情的么,这样是不是也判隔?感冒求教..</FONT>[em09][em09][em15][em15]
作者: 一灯 时间: 2008-4-11 21:14
<P><FONT size=4>上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以视为并列。风懒懒的,花香香细细的。下联:雪寒寒,竹骨坚坚。记得虚空老师和流水过老师说:只要找出了共同点,就不隔。看看,此联有共同点么?好像没有。</FONT></P><P><FONT size=4>感觉此对句确实隔意。关键在于:花香——竹骨。流水过老师说:<FONT color=#ff0033>上联写景更通吧,下联以风骨对,判为意隔。</FONT><FONT color=#000000>应该就是从这来思考的。何况还“竹骨坚”。那么多的字与词,为什么非要用“竹骨”呢?!用“竹叶”、“竹叶青”不好么?下一点,风懒——雪寒,也是这样,用“水欢”、“山幽”==不好么?用雪,被指责为隔季的概率很大,为什么要冒隔季的风险?尽量避免这两点,是上策。</FONT></FONT></P><P><FONT size=4>不是说上联写景,下联也一定要写景。应该允许下联抒情、言志之类的引申,这样思路才会开阔,思维才能被拓展。但是,要注意下联在引申时,与上联有合理的承接关系,而不是另起一义。感觉用串对来引申比较好。比如——出句:案上梅花常落雪【鬼舞】</FONT></P><P><FONT size=4> 对句:心中明月总还乡【一灯】</FONT></P><P><FONT size=4>看到案上的梅花落雪了,心里面泛起了一些感触。是什么感触呢?我的感触是淡淡的哀愁,正如我思乡的淡淡愁情一样。这个,就是找出来的共同点——愁情。</FONT></P><P><FONT size=4>我胡说一番,反正是讨论^-^。想取真经,还是等老师来指点。</FONT></P><P><FONT size=4>老师,来了么?[em01]</FONT></P>
作者: 明年 时间: 2008-4-11 21:2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感冒</I>在2008-4-11 20:59:27的发言:</B>
<FONT size=3>上联写景,下联不能言志么?可是不是有上联写景下联抒情的么,这样是不是也判隔?感冒求教..</FONT>[em09][em09][em15][em15]</DIV>
<P>别,别求教,俺胡说的……楼上的一灯说得就比俺说得在理多了。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当然是有的,个人以为由景及志,以景寓志都好,但这想要由这个特定的上联联系到风骨之志,是否失之突兀了呢?</P>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1 21:2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4-11 21:14:45的发言:</B>
<P><FONT size=4>上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以视为并列。风懒懒的,花香香细细的。下联:雪寒寒,竹骨坚坚。记得虚空老师和流水过老师说:只要找出了共同点,就不隔。看看,此联有共同点么?好像没有。</FONT></P>
<P><FONT size=4>感觉此对句确实隔意。关键在于:花香——竹骨。流水过老师说:<FONT color=#ff0033>上联写景更通吧,下联以风骨对,判为意隔。</FONT><FONT color=#000000>应该就是从这来思考的。何况还“竹骨坚”。那么多的字与词,为什么非要用“竹骨”呢?!用“竹叶”、“竹叶青”不好么?下一点,风懒——雪寒,也是这样,用“水欢”、“山幽”==不好么?用雪,被指责为隔季的概率很大,为什么要冒隔季的风险?尽量避免这两点,是上策。</FONT></FONT></P>
<P><FONT size=4>不是说上联写景,下联也一定要写景。应该允许下联抒情、言志之类的引申,这样思路才会开阔,思维才能被拓展。但是,要注意下联在引申时,与上联有合理的承接关系,而不是另起一义。感觉用串对来引申比较好。比如——出句:案上梅花常落雪【鬼舞】</FONT></P>
<P><FONT size=4> 对句:心中明月总还乡【一灯】</FONT></P>
<P><FONT size=4>看到案上的梅花落雪了,心里面泛起了一些感触。是什么感触呢?我的感触是淡淡的哀愁,正如我思乡的淡淡愁情一样。这个,就是找出来的共同点——愁情。</FONT></P>
<P><FONT size=4>我胡说一番,反正是讨论^-^。想取真经,还是等老师来指点。</FONT></P>
<P><FONT size=4>老师,来了么?[em01]</FONT></P></DIV>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7f709" color=#f70968 size=5>一灯,你好聪明</FONT></P>[em17][em17][em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21:46:54编辑过]
作者: 大国手吴清源 时间: 2008-4-11 21:30
<P>花魂是八班的007吧,学习非常认真,有俺当年的风范~</P>[em01]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1 21:45
<FONT size=5><FONT color=#3809f7>正是007!
不敢和大国手吴清源前辈并论哟^_^
俺这叫笨鸟先飞</FONT></FONT>[em04]
作者: 大国手吴清源 时间: 2008-4-11 21:59
<P>你知道玉忆MM吧,她是七班滴007,相信你毕业时会跟她一样,水平足够作学堂老师啦</P><P>[em10]</P>
作者: 小葱 时间: 2008-4-11 22:24
<FONT size=4>出句:案上梅花常落雪【鬼舞】</FONT> <P><FONT size=4>对句:心中明月总还乡【一灯】</FONT></P><P><FONT size=4>好厉害!!好句</FONT></P>[em23][em23][em23]
作者: 感冒 时间: 2008-4-12 00:44
<FONT size=4>谢谢阿利的兄弟们~[em01]学习[em17]</FONT>
作者: 感冒 时间: 2008-4-12 00: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4-11 21:14:45的发言:</B>
<P><FONT size=4>上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以视为并列。风懒懒的,花香香细细的。下联:雪寒寒,竹骨坚坚。记得虚空老师和流水过老师说:只要找出了共同点,就不隔。看看,此联有共同点么?好像没有。</FONT></P>
<P><FONT size=4>感觉此对句确实隔意。关键在于:花香——竹骨。流水过老师说:<FONT color=#ff0033>上联写景更通吧,下联以风骨对,判为意隔。</FONT><FONT color=#000000>应该就是从这来思考的。何况还“竹骨坚”。那么多的字与词,为什么非要用“竹骨”呢?!用“竹叶”、“竹叶青”不好么?下一点,风懒——雪寒,也是这样,用“水欢”、“山幽”==不好么?用雪,被指责为隔季的概率很大,为什么要冒隔季的风险?尽量避免这两点,是上策。</FONT></FONT></P>
<P><FONT size=4>不是说上联写景,下联也一定要写景。应该允许下联抒情、言志之类的引申,这样思路才会开阔,思维才能被拓展。但是,要注意下联在引申时,与上联有合理的承接关系,而不是另起一义。感觉用串对来引申比较好。比如——出句:案上梅花常落雪【鬼舞】</FONT></P>
<P><FONT size=4> 对句:心中明月总还乡【一灯】</FONT></P>
<P><FONT size=4>看到案上的梅花落雪了,心里面泛起了一些感触。是什么感触呢?我的感触是淡淡的哀愁,正如我思乡的淡淡愁情一样。这个,就是找出来的共同点——愁情。</FONT></P>
<P><FONT size=4>我胡说一番,反正是讨论^-^。想取真经,还是等老师来指点。</FONT></P>
<P><FONT size=4>老师,来了么?[em01]</FONT></P></DIV>
<FONT size=3>这里的花可以理解为梅花吗?这样就不隔季了..不过这里的花好象范围太过广泛,梅花的形象不够清晰,所以隔境是对的.不知道感冒这样理解是否正确</FONT>[em04]
作者: 玉忆 时间: 2008-4-12 14:0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国手吴清源</I>在2008-4-11 21:59:14的发言:</B>
<P>你知道玉忆MM吧,她是七班滴007,相信你毕业时会跟她一样,水平足够作学堂老师啦</P>
<P>[em10]</P></DIV>
<P>6007,8007都来了,也不能落下俺7007,花魂好认真,一定会比俺强的,俺上初班那会成都都不会写呢。007加油</P>[em01][em01][em01]
作者: 一灯 时间: 2008-4-12 15: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感冒</I>在2008-4-12 0:47:52的发言:</B>
<FONT size=3>这里的花可以理解为梅花吗?这样就不隔季了..不过这里的花好象范围太过广泛,梅花的形象不够清晰,所以隔境是对的.不知道感冒这样理解是否正确</FONT>[em04]</DIV>
<P>
<P>就在本页,有个关于隔意的讨论贴,我特意顶上来的,你为什么不看看?看了,你最起码能够对于隔意有个全新、全方位的认识。</P>
<P>所谓隔季,就是时隔。另外还有很多高人总结出来的景隔、地隔、字隔====要注意,这些所谓的“隔”都是相对的,绝对的隔只有“意隔”。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对联。对联、对联,既对又联。如果上下联没有联系,就是在句意上有了隔阂(意隔),就是对偶句而不是对联。这里所说的联系,就是流水过老师说的共同点!</P>
<P>哪怕时间、地点、景色、画面不一致,只要在联中有一丝能够共鸣的、能够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联系,就不隔。但是,这个共鸣点不能牵强附会,不能自身矛盾或者造成上下联之间的矛盾。要让人一眼看到就能够明了联在表达什么观点、叙述什么道理、抒发什么心情。最好是用一些字句来过渡、承接;否则,硬梆梆、赤裸裸的突然从一句的景跳到另外一句的情、志,难免让人感觉突兀、别扭、莫名其妙。别扭,就是融合的不紧密,就是隔。</P>
<P>即便如你所说,花是梅花(牵强!),顶多是梅香细、竹骨坚。出句:冬风懒,梅香细;对句:大雪寒,竹骨坚。是不是还是感觉别扭?原因在于“竹骨”、“竹骨坚”。梅香细——竹骨坚,从字面上、词性上看是没有问题,但是梅香指代什么?竹骨又指代什么?隔,就隔在内在含义!竹骨难免让人感觉是在说竹的气节,而梅香呢?我们通常用来表达梅花气节的词是“梅骨”。所以流水过老师说上联写景更合适,下联言志更合适。</P>
<P>如果大家的文字、水平足以驾驭表意与意境的话,到那一天,大家再回头看看,自然就豁然开朗了。我们来学习,就是来学习驾驭能力的。祝愿大家大器早成!</P>
<P>老师都没来,只好俺们自己乱说一通了。[em01]</P>
作者: 花魂 时间: 2008-4-12 17:11
<FONT color=#3809f7 size=5>谢谢6007、7007的鼓励!8007会加油的[em23]</FONT>
作者: 流水过 时间: 2008-4-13 12:33
<P>才判完二讲卷,看到这个帖子。</P><P>由于题多,手和电脑都慢,时间有不多,所以我尽量用最省俭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觉,有些表白不清,还请各位同学谅解。欢迎这种讨论。</P><P>谢谢一灯同学的解释,比我说得清晰深刻。我不多言。</P><P>再谈点个人观点。一定有不合理论的。</P><P>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的。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应该是孤独、抑郁、觉悟的。不同的理解,也要尊重原著,避免误读、曲解、臆断,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P><P>上下联的统一和关联,最好能让欣赏者一眼看出。如果让人拍着脑门想半天才理解,即使有些关联,终不算佳联。因为阅读者和作品之间就“隔”了,当然这个“隔”不是联意的隔,大概是王国维说的那个“隔”吧。美应该和禅一样,是直指人心的才好。推理甚至解剖出来的美,我是不欣赏的。</P><P>看到一些对名著的误读,感觉不解,有时候看到有意曲解,以求迎合就愤愤。例如,《孔乙己》一文,鲁迅已经明确说出了想要表达是思想,可是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是 时时能出新意,政治需要它表达什么,就会有人分析出什么来,最近竟然有人分析出是批判孔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落伍被淘汰是必然的,其心可诛。再想就想到了“乌台诗案”文字狱什么的了。越扯越远。当然清清楚楚地知道大家都不是这样的,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抵触情绪一直不消,有时碰到误读事就有点愤然。这是我的错。脑袋有点乱,说到这儿吧。</P>
作者: 秋水青衣 时间: 2008-4-13 14: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流水过</I>在2008-4-13 12:33:42的发言:</B>
<P>才判完二讲卷,看到这个帖子。</P>
<P>由于题多,手和电脑都慢,时间有不多,所以我尽量用最省俭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觉,有些表白不清,还请各位同学谅解。欢迎这种讨论。</P>
<P>谢谢一灯同学的解释,比我说得清晰深刻。我不多言。</P>
<P>再谈点个人观点。一定有不合理论的。</P>
<P>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的。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应该是孤独、抑郁、觉悟的。不同的理解,也要尊重原著,避免误读、曲解、臆断,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P>
<P>上下联的统一和关联,最好能让欣赏者一眼看出。如果让人拍着脑门想半天才理解,即使有些关联,终不算佳联。因为阅读者和作品之间就“隔”了,当然这个“隔”不是联意的隔,大概是王国维说的那个“隔”吧。美应该和禅一样,是直指人心的才好。推理甚至解剖出来的美,我是不欣赏的。</P>
<P>看到一些对名著的误读,感觉不解,有时候看到有意曲解,以求迎合就愤愤。例如,《孔乙己》一文,鲁迅已经明确说出了想要表达是思想,可是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是 时时能出新意,政治需要它表达什么,就会有人分析出什么来,最近竟然有人分析出是批判孔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落伍被淘汰是必然的,其心可诛。再想就想到了“乌台诗案”文字狱什么的了。越扯越远。当然清清楚楚地知道大家都不是这样的,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抵触情绪一直不消,有时碰到误读事就有点愤然。这是我的错。脑袋有点乱,说到这儿吧。</P></DIV>
谢谢流水老师。好观点,清晰、直接、深刻。[em23]
作者: 一灯 时间: 2008-4-13 15:06
谢谢流水老师![em23][em23][em23][em23]
作者: 盛世飞歌 时间: 2012-7-2 11:38
出句:风懒花香细[东张西望] 对句:雪寒竹骨坚[花魂])
出句是纯写景,而下句是写意,并且上句和下句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所以不属于流水对。所以隔是一定的啦。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