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原创]挽华国锋主席 [打印本页]

作者: 学堂窝人    时间: 2008-8-22 10:10
标题: [原创]挽华国锋主席

广厦倾危际,因缘作栋梁。 聪明韬略富,老实德操芳。 垂泪聆遗训,扶轮启巨航。 拨开千嶂雾,粉碎四人帮。 探索求真理,艰辛理旧疮。 神州臻稳定,国祚转安康。 业足孚民望,勋堪载史章。 鸿图期漫展,鹄翮欲高翔。 北阙烟波谲,西宫风雨狂。 天庭移日月,形势转苍黄。 责己丹心见,辞官大度彰。 宽容顾全局,坦荡逸衷肠。 起卧有幽室,行藏无怨腔。 深居挥翰乐,简出感恩长。 米寿金樽备,仙宫鹤羽张。 秋声敲禹甸,阴雨暗松岗。 圣火辉华夏,哀歌绕孝堂。 生前原伟岸,死后莫彷徨。 赤子丰功在,英灵浩气扬。 往来巡故国,迟早抵潇湘。 我爱真君子,虔诚奠十觞。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8-8-22 10:35
华国锋乃真君子也,哀悼~~
作者: 透风    时间: 2008-8-22 15:28
情深义长,赞一个!
作者: 瀚海一鹤    时间: 2008-8-23 09:22

业足孚民望,勋堪载史章.

赤子丰功在,英灵浩气扬.

百姓心中有杆秤.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8-8-23 11:25

华国锋同志,于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华国锋,生于1921年,山西交城人。1938年投身抗日,任中共交城、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在湖南任县委书记、专区专员、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始终追随毛泽东,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在周恩来去世后接任国务院代总理、总理。毛泽东去世后,他利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六字批示,控制住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同年10月,他在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支持下,粉碎了 “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他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

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上有很大功劳,他不整人,他民主,不做坏事,他的错误主要是坚持 ‘两个凡是’,被批评犯了“极左路线错误”,从而辞去了中央重要领导职务。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82年10月—2002年11月,任中共中央委员。

华国锋是一个温和宽厚的政治家。虽然他在观念上有历史局限性,但他又是明智的,是一位对历史、对国家、对百姓负责的人。他能够清醒地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他能够清晰地认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关键时刻激流勇退,比起那些想永炳史册的人,他显出了不可多得的宽容和大气。

很多政治家、很多百姓都把华国锋称为一个好人。如今这位好人走了,而且是在北京奥运会这样特殊的时间走的。让我们用奥运会这个盛大的庆典,送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8-8-23 11:27
以下是引用学堂窝人在2008-8-22 10:10:00的发言:

广厦倾危际,因缘作栋梁。聪明韬略富,老实德操芳。垂泪聆遗训,扶轮启巨航。拨开千嶂雾,粉碎四人帮。探索求真理,艰辛理旧疮。神州臻稳定,国祚转安康。业足孚民望,勋堪载史章。鸿图期漫展,鹄翮欲高翔。北阙烟波谲,西宫风雨狂。天庭移日月,形势转苍黄。责己丹心见,辞官大度彰。宽容顾全局,坦荡逸衷肠。起卧有幽室,行藏无怨腔。深居挥翰乐,简出感恩长。米寿金樽备,仙宫鹤羽张。秋声敲禹甸,阴雨暗松岗。圣火辉华夏,哀歌绕孝堂。生前原伟岸,死后莫彷徨。赤子丰功在,英灵浩气扬。往来巡故国,迟早抵潇湘。我爱真君子,虔诚奠十觞。

该诗聚焦于华国锋从政的颠峰时期,在伟人逝世后稳定政治局面,粉碎“四人帮”,为共和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及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由于自身局限性而激流勇退,辞官让贤,体现了宽厚博大的政治襟怀。诗歌最后对华国锋同志逝世寄托了无尽的哀思。

该诗笔力稳健,在对人物形象塑造、历史事件描绘以及背景烘托方面,颇见一番真功夫。建议推精。


作者: 北京2008    时间: 2008-8-23 11:49

。。。。。。北阙烟波谲,西宫风雨狂。天庭移日月,形势转苍黄。。。。。。米寿金樽备,仙宫鹤羽张。秋声敲禹甸,阴雨暗松岗。。。。。。

这些背景渲染烘托,真功夫也。


作者: 北京2008    时间: 2008-8-23 11:58

深居挥翰乐

[attach]23617[/attach]

[attach]23619[/attach]
作者: 学堂窝人    时间: 2008-8-23 19:44
谢谢诸友点评!更谢谢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8-8-25 11:41

......我爱真君子,虔诚奠十觞.

十觞应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月徘徊久, 谁留一地霜.


作者: 槐荫居士    时间: 2008-8-25 22:31

华老是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的真君子。

没有他,还真不能顺利解决“四人帮”问题。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8-8-28 21:51
也是
作者: 苦丁    时间: 2008-9-2 08:22
好人!
作者: 苦丁    时间: 2008-9-2 08:34
标题: [原创]七绝 挽华翁

——是晚目睹中央九大常委向华国锋同志遗体告别场景而作

狂澜力挽铸丰功,拔地擎天砥柱雄。

亮节高风民有秤,可歌可泣一华翁。

20080831


作者: 心上秋    时间: 2008-9-2 12:34

华之领袖国之锋,砥柱中流竹在胸。

此耗惊闻休下泪,赞歌一曲意从容。


作者: 费明    时间: 2008-9-2 12:52
以下是引用学堂窝人在2008-8-22 10:10:00的发言:

广厦倾危际,因缘作栋梁。聪明韬略富,老实德操芳。垂泪聆遗训,扶轮启巨航。拨开千嶂雾,粉碎四人帮。探索求真理,艰辛理旧疮。神州臻稳定,国祚转安康。业足孚民望,勋堪载史章。鸿图期漫展,鹄翮欲高翔。北阙烟波谲,西宫风雨狂。天庭移日月,形势转苍黄。责己丹心见,辞官大度彰。宽容顾全局,坦荡逸衷肠。起卧有幽室,行藏无怨腔。深居挥翰乐,简出感恩长。米寿金樽备,仙宫鹤羽张。秋声敲禹甸,阴雨暗松岗。圣火辉华夏,哀歌绕孝堂。生前原伟岸,死后莫彷徨。赤子丰功在,英灵浩气扬。往来巡故国,迟早抵潇湘。我爱真君子,虔诚奠十觞。

写得荡气回肠,同悼!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8-9-2 23:35

[转贴]华国锋告别仪式上的两个“没想到”

华国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8月31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华国锋自辞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后,已淡出政界二十七年之久。对华国锋同志的历史性评价很引人注目。华国锋同志去世后,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中,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并特别点出他的历史身份:“曾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这是对华国锋同志所作的客观、准确的历史评价。

即使如此,华国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仍然有两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华国锋告别仪式的规格如此之高。其一是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九常委全部出席华国锋同志告别仪式,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都出席了告别仪式;其二,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已经退休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出席告别仪式;其三,告别仪式的时间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华国锋同志于8月20日去世,而北京奥运会是24日闭幕,闭幕式的第二天,胡锦涛总书记就展开了早已安排好的、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主的出国访问活动,8月30日刚刚回京,他回京后的第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参加华国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如此高规格的告别仪式,既正常也让人感到激动。说其正常,是因为华国锋同志毕竟曾经担任过党政军主要负责人,而且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口碑。说其让人激动,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华国锋同志退出了政治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少人对他了解并不多,很多青少年对他甚至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因此,如此高规格的纪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精神,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使历史更加真实,也让历史能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第二个没想到,是在与告别仪式同时发表的华国锋同志的生平里,我们主要看到对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中的重要贡献和以后在拨乱反正、维护大局中的历史作用,而没有看到与“两个凡是”有关的表述。新华社发布的华国锋同志的生平对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历史作用作了这样的叙述:“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同志担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等职务。在此期间,他先后主持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他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拨乱反正,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经济建设各项工作,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罪行,清查他们的帮派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他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他强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华国锋同志在领导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