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执手夕阳(新声)
红尘执手结良缘,风雨同舟渡百年.
苦辣酸咸同品味,秋冬春夏共温寒.
花开花落枝生果,云卷云舒景正妍.
满目夕阳无限好,温馨甜美醉心田.
别忘了在标题前标 [原创]
另:我未完全明白律诗中“新声”是怎么规定的
谢青松版主提醒加(原创);
"新声"我理解即所用韵不在同一平水韵部.
如:"寒"在十四寒,"缘,年,田,"下平一先部.中间隔着"十五删".不属于
临韵可通押.另外"寒"字未用在首句,未能"孤雁入群".不知这样理解对否?
[讨论]刚看了“中华新韵”,其实就是普通话,取消了入声。若注“新声”或“今音”,我理解就是普通话,不仅仅是韵。比如“结”“国”“竹”普通话都是平声了,若用新声读唐诗,这会使许多唐诗失去格律。用新声写律诗就要所有字音都合律才行,所以我不大赞成写律诗用今音。
但我认为若不是严格要求的比赛,写律诗押韵可以放宽些。“平水韵”不少临韵如东冬现在难以区分,词里也是可以通押的,在诗中应该可以通融的。为了追求古色古香,严格不串韵当然更传统。
[讨论]: "新声"或"今音"就是"普通话"或"新四声".取消了"入声"字.这么理解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如能将"词韵"做为"新诗韵"是最好的.这样既能放宽"平水韵"地束缚,又能保持"入声"字.[中华新韵]我未见到,但他取消了"入声"字.是其不足.
[讨论]: 如能将"词韵"做为"新诗韵"是最好的.
我赞成。若其他版主同意,我们在本版范围内无论评诗,内部比赛,都可以此为准。
但不能推广的地方有:
1,本版诗词学堂。学员们必须学习平水韵,因这是学习古诗音韵的基础;
2,无法推广到论坛之外的赛事。因这牵扯到声律改革,连中华诗词学会暂时也解决不了。
听听大家的意见。
古韵不能不知,今音与时俱进,并行不悖,不混用即可。
枝生果/景正妍,不工。我不喜欢重字“温”、“同”。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