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近现代文学分类简述。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是近代自由体诗和散文、议论文、小说等;
二、近现代自由诗的失败。
自由诗源自对古代诗格律的几乎完全的解放,然而,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新体诗过于散漫,到目前为止,自“五四”运动也有近100年的时间了,几乎没有一首新体诗有千古流传的迹象,是我们的水平不够、从没出百年难遇的才子?非也,毛泽东显然是这类人才。
那么,就有可能是我们在诗词体裁上面的问题了。
到目前为止,假如真要把文学分个雅俗高低的话,显然,我国古代文学由于其雅致和意境优美,要比近现代文学要高些;
近代文学之所以落于普通也正因为其所面对的也正是普通大众;
而对于诗词,无疑应属于高雅文学的,但近现代自由诗应该说在这方面是失败的。
三、关于新体词的浅见
1、为何没有新体词?
我们既然有了新体诗(自由体诗),缘何没有新体词?我以为这是个很奇怪也很微妙的问题;
也许,新体诗的建立者是基于一种试验,而试验是有风险的;而且,新体诗从某种意义上(譬如格式)也借用了词的形式,不再像古体诗那么“死板”了。
然而,由于古体诗词在文学层次上的无可动摇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其重要性日益明显并很可能远非新体诗所能比拟;
2、古体词的缺点。
1)严重限制想象力的发挥。但也并不是说古体诗词就是完美无缺的,正如新体诗的出现一样,古体诗词在格律上的过于严格,特别是古体词,连题目(即词牌名)都与格式死死的套在一起,严重限制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
2)可能导致“文不对题”现象。由于古体词的题目(即词牌名)与格式套在一起,很容易导致内容跟题目的脱节,譬如唐朝末代皇帝写的“虞美人”,按题目应该是关于男女感情娱乐方面的事,就给他写成了对国家灭亡的悲伤抒情了;
3)严重浪费了人们的精力。由于词牌名众多(估计有几百),要想把所有词牌名及其格式全记住,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记词牌名劳民伤财,不记用起来又心中没底,的确很恼火的事。
3、新体词要点浅议
1)取消词牌名的约束。新体词不再设词牌名,从而让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更多更优美高雅的词内容上面去;
2)对整首词在整体格式上无具体限制,在这方面有点类似新体诗;
3)大体保留古体词在每一句上的格律要求,譬如“秋风尽,月影清,相思无语影自凭”;
4)要求整体上收律。即在音律上整首词能收拢。
5)要求词名(即题目,为了与古体词区别)与内容吻合;
这里我把我写的一首词发在这里,也许可能和某个词牌名的格律同,但至少我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当然希望没有这种词牌名。
[长相问]
[一阙]曾记轻言欲重游,烟云却扬州;已是寒冬腊月事,伊人可知否:
[二阙]群山欲卧千秋雪,柴门尚开五更灯;只身欲为公事赴,哪得片刻逍遥游;
[三阙]伊人可思否?
这里几阙就是几段。
可以发现,[二阙]的时候音律开始放开,但由于篇幅问题,到该阙末开始收拢,而三阙只有1句(当然可以不止1句),就直接收拢了。
4、一点建议
可以多阙,根据自己需要,只要你能写下去,随意的;
但一阙尽量保持音律,从二阙可以开始慢慢放开,但要求每阙最好尾句同律;
最后1~2阙音律开始收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5 23:17:57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г彩| 六合投г注| 网络赚钱去SO娱г乐г城:顶级信用г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