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原创]乾隆所撰寺院楹联浅谈 [打印本页]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2-27 13:26
标题: [原创]乾隆所撰寺院楹联浅谈
<P align=center><B>乾隆所撰寺院楹联浅谈</B><B>

</B>
<p>
<P align=center>
<p>
<p>
<P align=center>(一)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人们每当谈及乾隆皇帝与文化,总是想到他修编了《四库全书》《大藏经》等典籍;修建了圆明园等古迹;平生作诗四万余首,超过了全唐诗成为中国作诗最多的人或是那一连串达到顶峰的文字狱案件。除了联界中人,却少有人关注他的楹联造诣,而对于前四者,后世早已经有了定论:首先他修编典籍,尽管对于后世受益很大,但于他自己而言,很大原因是为了满足自身在于“文治”方面的形象作为,起到禁锢思想的作用;其次修建大的园林,根本目的一来是彰显“大朝天国”的强盛,二来便是为了休闲玩乐;再次,他那四万多首《御制诗》,虽数量第一,但质量一直不为方家看好,除了有一定史料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粉饰太平、应景之作的打油诗;还有那达到顶峰的文字狱案件更不用多说。所以说乾隆虽喜好文雅,却在许多领域不被后世太多重视。但若看他的楹联水平,却是要优异于其他项目。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align=center>(二)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乾隆一生所作楹联虽不及诗作之多,但数目也是比较可观的。然不以数目论质量,就质量而言也超于诗作。除了使用少数套话,大多数联作在格律和意境方面,都还可以称道。
<p>
<p>
<P>作为大清帝王,凭借雄厚国力他一生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数十回木兰秋祢,北疆南国游历多次。每至一处,触景生情,便题之以联,再加之周围有纪昀、刘庸这样的对联大家,使得他自然对于楹联经常涉足。有关乾隆楹联的题材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笔者仅就题于寺院佛堂之联加以搜集,在整理中,总结出乾隆所撰寺院楹联的五大特点:
<p>
<p>
<P>其一、创作数目较多。因资料有限,在笔者粗略搜集的过程中就发现该类楹联收录于各类典籍的达数百副。其中绝大多数是一景一联,且同一寺院多处殿阁都有题联。
<p>
<p>
<P>其二、联作格律规范。所有联作音律上基本没有失律。成联多为五、七言或是整齐的四五、四七、五七格式。五、七言中以七言为主;四五、四七、五七格式中以四七格式为主,属于其它格式的仅为少数。在这一点上,和其他联家还产生了共鸣。
<p>
<p>
<P>如题北京潭柘寺观音殿联: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树匝丹崖空外合,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泉鸣碧涧静中闻。
<p></FONT>
<p>
<P>不仅意境清雅,而且格律规范。做为一向唯我独尊的帝王,在楹联格律方面却能恪守,很是难得。
<p>
<p>
<P>题故宫雨华阁联: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妙果圆成,华海同归无尽藏;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灵因静证,珠宫常雨四时花。
<p></FONT>
<p>
<P>联中自然嵌入“雨华”二字,全联对仗工整,平仄和宜。
<p>
<p>
<P>其三、联作所题地点与乾隆生平游历有关;联作数量与游历次数有关。大体可将其分为三条线路,即:京畿地区(包括天津、承德等);五台一线和江南一线(包括峨眉等)。且具体寺院明了,均为仙山名刹。因其帝王的特殊身份,寺院中绝大多数作品都刻柱悬挂,目前仍有大量遗存可寻。近年来出版的佛教楹联类书籍和旅游景点楹联书籍几乎每本都收录了相关作品。
<p>
<p>
<P>其四、联作自然与自身文学与佛学修养有关。文学修养作为帝胄背景的乾隆自不多言。而对于佛教的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对佛教事业的大力支持。他不但亲自主持编修《大藏经》,在世期间还大建庙宇,厚待僧众。据史料记载仅乾隆中期,北京地区就有庙宇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座。另一方面,他还经常研习佛教经典,曾主动要求修行藏传佛教密宗,对于藏传和中土各派佛教都有学习,一生中始终坚持诵经礼佛。据清宫档案记载,他每月至少要到四、五座寺院拈香行礼,仅他亲手所抄的《心经》现存就有几百套。乾隆对于佛教的厚爱,使得他的作品中自然会渗透进他对于佛学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此外,之前所提的生活环境对他做联也有一定影响。
<p>
<p>
<P>其五、就联作内容而言,乾隆所撰寺院楹联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梵林经研、禅门意象和宣扬教化。下一部分将逐一说到,例举分析。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align=center>(三)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首先,是梵林经研。前面提到他曾主动要求修行密宗,又因为满清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乾隆对于藏传佛教信仰有加。他不但在宫中建有喇嘛庙,还将自己出生地雍和宫也改建成了喇嘛寺庙。如他题雍和宫正门的这幅对联: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法镜交光,六根成慧白;
<p></FONT>
<p>
<P><FONT face="Tim
作者: 疏澹斋主人    时间: 2009-2-28 11:48
<P>不错!下了不少功夫!</P>
<P>严格说来,乾隆在中国文学史上真应有一席之地!就凭其致力于复兴文物并带头创作推广楹联一项就够格,更何况还有四万首诗呢!只是因其帝王功业而被掩盖罢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 22:50:07编辑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2-28 12:5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疏澹斋主人</I>在2009-2-28 11:48:10的发言:</B>

<P>不错!下了不少功夫!</P>
<P>严格说来,乾隆在中国文学史上真应有一席之地!就凭其致力于复兴文物并带头创作推广楹联一项就够格,更遑论还有四万首诗词呢!只是因其帝王功业而被掩盖罢了。</P></DIV>
<P>谢谢陈老师指点~~</P>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9-2-28 14:37
<P>乾隆皇帝的楹联造诣,研究的人不多,小里人选择的视角不错,值得一读,顶~</P>
作者: 三少爷的微笑    时间: 2009-3-1 09:45
[em17]
作者: 三少爷的微笑    时间: 2009-3-31 17:53
[em22]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9-3-31 19:24
<FONT size=3>里人辛苦!先顶了,回头细看:)</FONT>
作者: 不惑的青春    时间: 2009-3-31 21:39
学习~![em10]
作者: 笔之奴    时间: 2009-4-1 10:36
学习了!里人辛苦~[em2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д彩| 六合投д注| 网络赚钱去SO娱д乐д城:顶级信用д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清溪云木    时间: 2009-4-1 12:48
<P>兄弟创作颇丰啊~~~</P><P>为我们树立起了一竿旗!</P>
作者: 三少爷的微笑    时间: 2009-4-2 08:40
[em23]
作者: 春花冬雪    时间: 2009-4-2 21:26
[em17]
作者: 痴斋主人    时间: 2009-4-2 21:29
好选题,值得进一步挖掘!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4-2 21:42
<P>谢谢各位老师厚爱,晚辈继续学习~~</P>
作者: 与子同舟    时间: 2009-4-2 21:49
<DIV class=quote>
学习了!里人老师辛苦,我们后生的榜样~[em27]</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21:49:34编辑过]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4-2 21:5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与子同舟</I>在2009-4-2 21:49:14的发言:</B>

<DIV class=quote>
学习了!里人老师辛苦,我们后生的榜样~[em27]</DIV>


</DIV>
<P>您客气了,互相学习,学无止境~~</P>
作者: 去而風隨    时间: 2009-4-3 02:54
獨憑華品慰羲皇![em17]
作者: 塞上飞鸿    时间: 2009-4-3 19:05
<P>送花花[em17]</P>[attach]32117[/attach]
作者: 含羞草    时间: 2009-4-4 00:13
学习拉
作者: 韵海钩沉    时间: 2009-4-4 07:55
又出大手笔啦,打包收藏,学习里人老师![em02]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4-4 18:4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韵海钩沉</I>在2009-4-4 7:55:48的发言:</B>
又出大手笔啦,打包收藏,学习里人老师![em02]</DIV>
<P>老师客气了,拙作幸得楼上几位老师赏识,倍感荣幸。还要多向您学习~~</P>
作者: 寒天    时间: 2009-4-5 08:43
学习,问好里人:))[em10]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9-4-5 20:21
老师客气了,问好[em10]
作者: 埋在身体的核    时间: 2009-4-12 19:50
学习
作者: 川流不息    时间: 2010-12-12 09:23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2-6-12 15:54
坚持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