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孤平浅谈 [打印本页]

作者: 通八洲    时间: 2010-1-13 22:05
标题: 孤平浅谈
此标题是诗坛,联坛经常争论的题目,老顽童且将一篇颇为详尽的文章转贴,作为讨论的焦点。

定义一:
除了韵脚的平声字外,只剩一个字是平声字,称为‘孤平’。
孤平’是清朝学者归纳前人作品,所得出的一种近体诗大忌,最早见之于李汝襄的《广声调谱》,近代学者王力给孤平下了这个定义,张梦机、许清云、李德超等学者也都沿用此一定义。根据此种说法,犯孤平只有两种形式:
1.仄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仄仄平
但是,王力也说七言句第一字用平声是不中用的,并举例说明‘平仄仄平仄仄平’也须救孤平,因此,学者何文汇根据王力此说衍伸出第三种孤平的形式:
3.平仄仄平仄仄平
 
补救方式(拗救)
以上三种孤平的形式,皆须在声律上加以补救,否则即造成‘犯孤平’,犯孤平为例来诗家所忌。补救方法如下:
1.平仄仄平------------仄平
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已平(李商隐:蝉)
2.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笑问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五亩一涯(高适:重阳)
3.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潘岳费词(元稹:遣悲怀)
山雨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定义二:
被两仄声所夹的单一平声,称为‘孤平’。   
清朝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将此种状况称为‘孤平’,此即张梦机教授书中所提到的“平声不可令单”(今之学者何文汇称此为‘夹平’,以与前一定义作区别)。根据敝人观察,台湾诗坛多采此一定义,如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云:
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而敝人昔在师范大学就读时,学院师生亦用此一定义,如邱燮友教授《新译唐诗三百首》云:‘一三五字的平仄,有时还是要讲求的,目的在使合乎“凡平不可令单”的原则,否则造成“孤平”的现象,是诗家的大忌。’,
第二种定义之‘孤平’,比第一种定义较为严格。台湾的联吟活动(作诗比赛),不论大专院校之“全国大专青年联吟”,或是民间诗社的各式联吟,对于格律大多采取后者较为严格的规律。
根据以上第二类说法,犯孤平(夹平)除了前述第一类‘孤平’定义的三种形式之外,还得再加上六种的句型:
4.仄仄仄平仄

5.平仄仄平仄
6.仄平仄仄平平仄
7.仄平仄仄仄平平
8.平平仄仄仄平仄
9.仄平仄仄仄平仄
 
补救方式(拗救)
4.仄仄平仄(出句)------------于对句用※平仄平救转,‘※’代表可平可仄
寂寂何待?朝朝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冉冉枝碧,娟娟蕊红。(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此式偶有下句不救之例,但是个人建议仍以补救为宜)
 
5.平仄仄平仄(出句)------------于对句用※平仄平救转
鸿雁时到?江湖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乡泪中尽,孤帆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此式偶有下句不救之例,但是个人建议仍以补救为宜)
 
6.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阖开宫殿(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此式不救亦是无妨,古今诗家皆不忌)
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7.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此式不救亦是无妨,古今诗家皆不忌)
年世事不胜悲(杜甫:秋兴)
絃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8.平平仄仄平仄------------于下句用※仄※平仄平救转‘※’代表可平可仄
春潮带雨来急,野渡无人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君王若问颜色,莫道不如裏时。(白居易:王昭君)
(此式偶有下句不救之例,但是个人建议仍以补救为宜)
 
9.仄平仄仄平仄------------于下句用※仄※平仄平救转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人。(王维:渭城曲)
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杜甫:蜀相)
(此式偶有下句不救之例,但是个人建议仍以补救为宜)
参考书籍:
《汉语诗律学》,王力,香港中华书局
《古典诗的形式结构》,张梦机,台湾骆驼出版社
《近体诗创作理论》,许清云,台湾洪叶文化
《诗学概要》,林正三,台湾广文书局
《新译唐诗三百首》,邱燮友,台湾三民书局
《诗学新论》,李德超,台湾五南图书公司
《诗词曲格律浅说》,何文汇,台湾书店
老顽童比较支持老一套的说法犯孤平只有两种形式:
1.仄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仄仄平

至于其他说法或后加的论据,老顽童则主张应避则避。如以从严的态度评诗,则窒碍了诗词的创作。

至于对联创作,则应从严论对,三平和三仄尾也应迥避。须云孤平只在平声韵脚句,但 [仄仄仄平仄仄仄] 肯定不是佳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紫芝    时间: 2010-1-13 22:13
谢谢八洲老师转贴好文,明天再来细读!
作者: 紫芝    时间: 2010-1-13 22:15
老顽童比较支持老一套的说法犯孤平只有两种形式:
1.仄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仄仄平

至于其他说法或后加的论据,老顽童则主张应避则避。如以从严的态度评诗,则窒碍了诗词的创作。

至于对联创作,则应从严论对,三平和三仄尾也应迥避。须云孤平只在平声通八洲 发表于 2010-1-13 03:05

完全同意!

作者: 一片枫叶    时间: 2010-1-16 18:52
我明白了!收获大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з彩| 六合投з注| 网络赚钱去SO娱з乐з城:顶级信用з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通八洲    时间: 2010-1-17 08:24
仄径兄早安

兄台给了老顽童一个最具争议的题目。

对联在平仄协调方面颇严格。字数、词性、语法结构与节奏相称,均赋予对联整齐美、严谨美、对称美、结构美、节奏美等审美特征,而平仄协调则赋予了对联音韵美这个重要审美特点。当然,辞不害意更重要,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兄台之句,一四和尾字均为平声字,有一派不作[孤平]看待。如起句也用仄声字,则不符大多数的理解和不能接受了。

老顽童曾在其他论坛与网友讨论声律问题,在下力陈声律是中华独有的文化精髓,为其他拼音文字所不及。但自唐以来很多精妙对联,也是不依格律的,所以老顽童认为基于演进的原则,我们不应只注重格律,更应关注的是其创新性、可赏性。 但在可避免的情况下还是应避则避为佳。

汝归何处收兄骨  [杜甫]   /--/--/
人去几时为自身  [仄径]   -//-//-

仄兄句中[人去几时]的[几]字若是询问语是仄声,但若以[将近][弥留]之时解,是为平声。[为]字也有相同处境,但以平声之意代入,近乎曲解了。整体而言,杜句提问,对句当然是答话了。

除格律之异议外,兄台对句字字对仗,连声韵也对得一字不苟,完全符合老顽童的审美要求,欣赏。

为了清楚表达老顽童的看法,且将 "对联研讨 94楼" 的回帖贴上,供各位批判。http://www.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65805&extra=page%3D1&page=5
作者: 风飘雪    时间: 2010-1-18 14:35
进来学习。问好太古兄:handshake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