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澜啸月堂》 | 《烟雨磨剑堂》 | 《瀄风沐露堂》 |
1.空镂旧梦 2. 兰丝竹 3.新来的 4.醉卧红尘 5.碧城十二 6.嘻哈鼠 7.听秋 8.霜冷寒河 9.千回 10.嫣然颦儿 11.冷压梅梢 12.听暮雨 13.那风 14.绯素瑾 15.青梅汤 16.红楼望月 17.长征二号 18.箩赋闲譐 19.望樓(堂长) 20.丁二 21.三月流云 22.陈小醉 23.依然故我 24.西门大官人 25.九知羽 26.妍墨 27.小菜一碟 28.三教一身 29.淡如初见 30.残香如故 31.淡墨凝香 32.一片枫叶 33.烟儿 34.大树下 35.王老五 | 36.雨柔 37.江南一少年 38.牡丹 39.清云歌 40.忆园 41.菊香盈袖 42.哈尼额普 43.素帛(堂长) 44.与花同寂 45.榕国藏金 46.阿伤 47.南充唐僧 48.悠然闲逛 49.情长纸短 50.懒题名 51.蓝维 52.淡墨由心 53.芷若 54.颦儿的徒弟 55.寒霜 56.吉祥的米 57.秋晓 58.对联如禅 59.爱书的吴妞 60.水手 61.真危险 62.李得胜 63.秋水冰壶 64.载梦登云 65.泠风 66.初七 67.汜桥 68. 姗姗来迟 69.素描时光 70.十八龙门 | 71.翠色和烟(堂长) 72.青丝扣 73.香若 74.慧冕 75.星湖五味子 76.铜雀台 77.丁香墨客 78.小荷 79.飘渺客 80.旧曾谙 81.孤岩狂客 82.吴宫小妖 83.凤凰于飞 84.关山月 85.鹤影 86.云晓月 87.纳米 88.夏竹林 89.明眸 90.诗心若水 91.博叔 92.谋醉 93.坐领春风气不群 94.凤凰于飞 95.梨花雪 96 .嘎瑙阿山 97.尘土 |
祝贺联都诗词学堂7期招生《对联接龙》 | 祝贺联都诗词学堂7期招生《诗词接龙》 |
通八洲老师主持 | 数学老师主持 |
37a 出句:归人笑说苍山白 [顽童] 对句:异客长吟暮日红 [云兮] | 25接 “人” 人云戏谜元宵好,岂比诗词接字欢? 兴致冲冲来参与,才知竟是此难玩。:L |
38a 出句:红桃覆水春心荡 [云兮] 对句:碧野含烟醉意流【夏竹林】(此句意境格律都好,特意保留) 通八洲 于 2010-3-10 14:45 编辑 | 47 接 “秋” 秋深碧近月星天,古树奇嶙自寝酣。 忽闻壑谷吟泉曲,疑是松间鹤未眠。 |
73 · 出句:情到深时言犹梗 【未语】 对句:爱升极处痛不休 【云兮】 | 49. 接“沙” 沙滩耀眼炙生烟,幼蟹匆行白浪翻。 水问炎风人去处,弓弓直向苇丛间。 |
74 出句:休将雨化芭蕉泪【云兮】 对句:还看花织锦绣春【丁2】 | 56接“田” 田田翡翠舞金曦,点点芙蓉到柳西 渺处人形扇剑影,池中款款幼蜓飞。 |
76 出句:红袖添香夜读书[忘忧小草] 对句:四墙储雅星窥案【云兮】(今音) | 58接“诗” 诗家李杜各名闻,骆植童诗亦传神, 渡外流云犹好雅,廉颇练字笑天真。 |
77 出句:案浮竹影徘徊走【云兮】 对句:心过秋声彳亍萦【幽谷芝兰】 | 63 接“田” 田田稻浪入斜阳,牛歌伴笛埂间吭。 苍翁逐鸭身边过,几抹红云落柳塘。 (田间风光的回忆把我带回了文革时在乡下的童年,虽然时间短暂,但记忆犹新) |
79 出句:风舞残阳河染柳【夏竹林】 对句:月弹逝水暮呼莺【云兮】 | 67. 接“源” 源长道曲总朝东,汇聚千流泻海中。 纵是成烟终不悔,今宵化雨又叮咚。 |
80 出句:莺歌欲滴梅梳柳【云兮】 对句:蝶舞初来香满园【丁2】 | 71 接"衷” 衷肠语语那令欢,此刻思来骨里寒 枕侃戚戚终化恨,何时忘汝却真难 |
83、 出句:悠闲岁月诗书伴【星湖五味子】 对句:烂漫童年戏剧终【云兮】 | 73 接"随” 随心小月渡流云,泳水翻光壁舞纹。 四脚偷窥俏路过,藏如潜水在Q群。 |
84. 出句:终生饮水思源处【云兮】 对句:一世动情报恩时【丁2】 对句:一度抛砖引玉人 【丁2】 对句:经岁赏心悦目时【丁二】(冒牌滴??{:5_105:} ) | 76 接“休”(今音) 休戚与共月和星 晓夜秋冬伴广廷 不解人间情何物 时常落泪叹尘灵。 |
88 出句:生花妙笔无俗韵 (今音) [与花同寂] 对句:弄粉调朱毁艺术 (今音)【云兮】 | 79、接"弓” 弓折力尽地横尸, 烽烟落日马声悲 遥看国土旗仍舞,闭目忠魂与世辞 |
89、 出句:术士诗书曾遇害【云兮】 对句:集实史记有关迁【星湖五味子】 | 81、接“源” 源清水洁瀑帘垂,源远流长化险夷 源泻春光携我梦,源泉万斛涌桃诗 |
93. 出句:师恩有报情无尽【星湖五味子】 对句:学海无穷日方长【云兮】 | |
94 出句:长云落日铺江水【云兮】 对句:画舸横烟醉美人【夏竹林】 | |
99 出句: 曲栏尽处荷池碧【丁2】 对句: 水榭竹边月色柔 【云兮】 | |
100:柔柳黄莺红杏乱【云兮】 | |
联都诗词学堂7期 《对联接龙》-七言顺序押韵对联接龙游戏 : 03 出句:聰穎亦需勤動手 [素帛] 对句:好高则会慢成功【云兮】〔1东〕 | |
04. 出句:功夫不减当年勇【云兮】 对句:气节犹同绝壁松【汜桥】二冬 | |
07 出句:浓妆淡抹春娇媚【嫣然颦儿】 对句:丽日清风景醉人【云兮】--〔11真〕 | |
对句:舞蝶飞蜂各碌忙【云兮】--〔22阳〕 | |
07 出句:浓妆淡抹春娇媚【嫣然颦儿】 对句:近水远山景艳浓【云兮】--[二冬] | |
08 出句:人云墨客风流子【云兮】 对句:尔唱红伶月醉腔【顽童】[三江] 对句:誰指文官虎渡江【仄径】[三江] 对句:我爱苍林露滴松【顽童】[二冬] | |
09 出句:花坞春晴莺唱晚【顽童】 对句:月池水澈柳摇姿【云兮】--[4支] | |
10. 出句:春诗一曲窗前奏【云兮】 对句:柳韵千行湖畔吹【明眸】[四支] 对句:竹影千丛月下移【明眸】[四支] 对句:绿韵千行柳下痴【明眸】[四支] | |
12. 出句 :微塵不染六根淨【仄径】 对句:五毒俱全一肚非【云兮】〔5微〕 | |
13. 出句:顽童仄径村夫遇【云兮】 对句:神相龙门仙客归【星湖五味子】(五微) |
七绝 题蓬莱图 吐白狂涛欲断墙,蓬莱碧落坐安祥。 犹明复隐烟云里,驾鹤何时我去望。 (或) 吐白狂涛怒撞垣,蓬莱碧落独逍闲 犹明复隐何迷我,驾鹤眠中遇到仙。 注明: 蓬萊笔會第一輯 看圖寫詩 1、詩題:題圖 (圖片由 芝兰校長提供),2、押韻:限平水韻[要求首句不押鄰韻],3、體裁:七絕一首,4、時間:10天:3月13日---3月22日 逾期不收作業 http://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75659&extra=&page=1 | |
忆江南(处女作) 烟柳翠 燕舞剪晨风 那岸桃花红覆水 江中小舸曲流东 酒是故乡浓 (March 21,2010,evening) 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五句,二十七字,三平韵。 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字虽平仄不拘,词家多喜用仄声, 三、四两句句法,与平起七律诗中的颔联相似。作者常用对偶 (刚一进班级新建的群,紫芝校长二话不说就就甩出这词牌, 溜也不是,不写觉得不好意思。硬着头皮凑出几句。) | |
联都诗词学堂7期 《对联接龙》-七言顺序押韵对联接龙 | 联都诗词学堂7期招生《诗词接龙》 |
51. 出句:林间鸟语催泉涌【云兮】 对句:叶底蛩声向月吟【红楼望月】〔27侵〕 53 出句:酣畅淋漓时节雨【大树下】 对句:春光泻漏杨柳帘【云兮】〔29盐〕 【出处】唐·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54. 出句:帘外花香携月入【云兮】 对句:梦中诗意任风衔【星湖五味子】(30咸) 56. 出句:同心同德退天难[凤凰于飞] 对句:并力并肩降震凶【云兮】〔2冬〕 57。 出句:凶灾不解人间痛【云兮】 对句:是非可知网上撞【仄徑】〔三江〕 59. 出句:师表千秋承一脉[恨天低 对句:儒风万代辅贤知 [云兮] (4支) 60 出句:知心可腹如鱼水 [云兮] 对句:解语尤亲无是非[凤凰](五微) 61 出句:非为流水带花去[凤凰] 对句:造孽逝云劫月飞 [云兮](五微) 62. 出句:飞沙走石秋风劲 [云兮] 对句:酷暑严寒气侯威【博叔】 | 89 接“天” 天崩地裂风云异, 满目残墟玉树寒。 几百英灵虽散逝, 千千尧舜岂闲看? |
本帖最后由 通八洲 于 2010-4-23 08:12 编辑 序言 近体诗,特别是律诗的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仗形式,所以对仗是学习近体诗的重要课题。诗词学堂的前期老师已作了较深入的研讨,老顽童只是狗尾续貂,发表一二谬论。本篇旨在简述对仗的基本规则,并引用近体诗例作为观摩欣赏。本人在国外受教育、学夷文,国学知识全是从书本自学得来,再加上诗友、联友在交流中的指导,启发,才略通一二。今接下对仗教席,才斗胆在此行文,敬请大雅方家不吝指正谬误。 诗词是一门艺术,为达至修词与音律上的优美和谐,句与句之间的关联至为重要。对仗意念的产生,是随着诗的发展,渐渐成为律诗与对联中的对偶方式。 《对仗》是指句与句之间的一种关系,句子的字数、句子的读法、语法的结构、相对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但是两句的平仄声调则[相反] [对立]。符合这种关系的相连句子,就是对仗结构。 基本规则 两句成一体 对仗以两句为单位,称为[联]。上下两句合之为一联。第一句称作 [引句] [出句] 或 [上联];第二句称作 [接句] [对句] 或 [下联]。基本上,对仗是 [联] 内上下两句对偶为原则。虽然诗词例子中有隔句对,但都是以两句为单位。 词性旗鼓当 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字或词,语法、词性必须相同或近似。也就是第一字对第一字,第二字对第二字,其余类推。这里说的「语法、词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解说是,第一句用的是 [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第二句也要用上 [主语--谓语--宾语] ;简要言之,语词因词性之不同可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叹词、代词、连词、助词及形容词等多类,联中上下幅之对仗只能用同类之语词两两相对。 [词性] 是对仗的主要因素,相同才可成对,比如第一句的主语是名词,第二句的主语也该用名词,而不能套用代名词或者其它词类。创作诗联和对联不同,只要把握好 [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 这一基本要求和语法结构等问题,便可以了。古汉语与时下汉语有较大差异,切忌搬字过纸,否则画虎不成,反为不美。词性很多书籍均有论述,篇幅颇大,紫芝校长在多个论坛均有转贴,学员宜多加参考。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5&ID=202152&page=1 http://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35047&extra=page%3D1 http://www.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35067&extra=page%3D1 平仄对对碰 语法除主宾之别,还要顾及音节的分别。对联多以二字或一字为一音节,上下联之音节必须相称。在二字音步中第一字无关重要,而以第二字作为第一音步重点声为准。顺而下之,第二音步重点声在第四字,第三音步重点声在第六字。音步的安排,在一句之中基本上为平仄交替,上下联之间,音步为平仄相反。所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除音步重点声之外,还须兼顾吟诵轻重安排,以七言句为例,通常用 4-3读法,如杜甫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读法是 [洛城一别 - 四千里、胡骑长驱 - 五六年] 。上句以 4-3为音节,下句则不应以 3-4读法的句子做对仗。五言句多为2-3读法,如李白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法是 [床前 – 明月光,疑是 - 地上霜...........],上下句 2-3读法必须一以贯之。 上下联句同位置的字,基本上平仄必须相反。但实际写作时应以诗谱为准,非必要时,不得使用拗救变更平仄次序。历朝诗家都有拗救之举,我们不应以某种句式经常出现,便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句式。但要[紧]记这一金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指的是,五言句以2、4二字为准,七言句以2、4、6三字为准。每句的第二、第四和第六字必须平仄相间,不可重叠。 以七言句为例 第一句 2仄、4平、6仄,第二句必须 2平、4仄、6平,如此安排是为 [相对] 。 第二句2平、4仄、6平,第三句必须 2平、4仄、6平,如此安排是为 [相粘]。 诗和词的平仄应用都不同。诗只要依从诗律便可,但词则有词谱规定,不可任意修改。绝句、律诗皆重[粘对]。诗 - 绝大部份是 [四句] [八句] 或更长的长律。 [八句] 式的律诗,每两句分成一小组,算是一转接点或视之为一个小段。 所谓 [对] 是指1、2; 3、4; 5、6和7、8句的(246字)平仄必须相对立。 所谓 [粘],是指2、3; 4、5 和 6、7句的(246字)平仄必须一致。 但间中亦有例外,学者往往冠以美丽的名字,如2、3句失粘,后两句平仄对立,称之为折腰格; 3、4对仗移上1、2句,称之为偷春格; 3、4句不对仗,称之为蜂腰格。都是为出律圆埸。 [粘对]构成诗的「平仄律」,使原本各自独立的句子紧紧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平仄协调的整体。这点还是留待其它老师详述。 对偶与对仗 诗以律名,应当对仗工整,富意境,方为佳作。但是对仗工整,易流于堆砌,意境受局限,情不能纡,应有的感情受压,变成毫无诗味。所以诗中联真的比较宽,词性没有对联般严谨。皆因诗以意境为先,格律沦为次要,诗家往往不依格律,情之所至,好丑我自为之。后来的学者复把此等违律句式定名为拗救。 虽然我经常说诗词的对仗比对联宽,但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我还是以 [学必精研] 为目标。此章我细细分析我所知的有关对仗的知识。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似的表达形式。相似,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差异较少,较难区别。《辞海》[对仗] 条释曰:“诗文词句的对偶。”用 [对仗] [对偶] 互解,造成概念混淆。其实 [对仗] 指的是“对立”,而 [对偶] 则指“对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是很经典的 [对偶] 例子,其中横 - 俯是动词相对; 眉 - 眼、指 - 牛都是名词相对。可是千夫所指有指责之义,对甘扮牛让孺子骑又是两码子的事。 千夫 – 孺子 看似天衣无缝,但其中 [千夫] 指众人,[孺子] 只得一人,千字的数字词未有对上,明显又有差异,所以这两句是对称的句子是 [对偶] 多于 [对仗] 。 其实世上万事万物都是上佳的 [对仗] 例子,忠奸、善恶.....俯拾皆是。当你面对镜子,由眉心中分,左右两边身子看似一样,但绝不相同。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俪辞篇〉专论对偶,提出所谓「言对」、「事对」、「正对」、「反对」之分。唐上官仪有六对、八对之说。后人分法越细,日本海空更提出有二十九对之多。 [对仗] 从另一角度为诗歌带来严谨的 [对称」美。「对称」是宇宙最基本法则。所有科学、工艺、文学和艺术都在追寻对称与和谐。而[对仗] 则是对称原则在诗人的思维、语言和文字运用方面具体而明显地表达出来,平仄、声韵把韵文学推往更高境界。中华方块字、更赋与 [诗形] 上的平衡美、和谐美,是其它拼音文字所不能表现出来的。词汇、成语、典故更赋予意境一份矜持、含蓄的美感。 多数对仗结构都是以两句为考虑重点,两句诗各有独立的、亦有对立的或者互动的关系,但合起来却有一种因果效应。绝对不是上联写一事,下联却风马牛不相及。如王维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将景色由远而近,由高而低的交代; 又如白居易的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着一种起承的关联,读起来像流水一样,有迹可寻,意义完整。是典型的流水对。说到流水对,迭韵对、《文镜秘府》便列出二十九种对仗方式,甚么隔句对、联绵对、双声对、回文对等等...............等等,这么多对仗名称,其实都是互相归类、巧立名目,用来唬唬人还可以,对初学者并无建树。老顽童就以归纳的方法,为各位解说。 工对 所谓工对是指平仄依足格律,上下联一声不差。除平仄外,词性完全相对。除同类词组相对,更将其细分,如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等。这种全无瑕疵、工整的对仗,就是所谓的工对。 如李商隐的名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正是其中的好例子。以平仄论,除起句同为仄声外,其余全部对立,诗律中有1、3、5不论,2、4、6分明之说,所以起句字可以斟酌。以词性论,晓 - 夜,是名词中的时间词相对;镜 - 吟,照镜对吟咏是动词相对;但愁 - 应觉更是天衣无缝;云鬓 - 月光,是含天体字的偏正结构名词相对;改与寒是被动动词。意境、词性都是非常工整的工对。 宽对 相较于工对是略宽了一点,只要词性大体相附和,要求并不严格,就是宽对。此等对仗句在古体诗中特别多,在宋词大多对仗句都较宽。 流水对 词性比宽对更宽,便求上下句意义相连,互成因果,如同流水一般连贯。此种对仗句,多以对答或解惑形式出现。律诗尾联不必对仗,但以流水对入联,正好做成不对而对的效果。以下两诗是很好的例子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仗句必需避忌和注意事项 无情对 无论甚么工对,宽对和流水对,在创作诗词时都可用,只有无情对不可用。因无情对是联坛 [灌水] 玩耍之作居多,除了创作谐诗,讽刺时弊或戏谑之词,切勿轻用。 孤平 孤平是指平韵押句的句子,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孤立的平声字。孤平-诗不能用而创作楹联更是大忌。在五言句中最常见的例子是[仄平仄仄平],在七言句中 [仄仄仄平仄仄平] 是真正的孤平。有言 [平仄仄平仄仄平] 也是孤平,但另一派则说不。我偏向前者,因除韵脚外共有两个平声字,不应以孤平论之。但不竟是具争议的句式,还是少用为妙。特别是参加比赛的作品,不用也罢。 至于押句为仄声字的句子,倒没有孤平之说。但如果只有一个孤立的平声字 [仄仄仄平仄仄仄] ,现今称之为夹平,也是不好。应多加留意。 http://www.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71256&extra=page%3D1 三平尾 诗律三仄尾不是大忌,清朝和以前的诗篇也有大量三仄尾的句子。但三平尾则是约定俗成的格律大忌。特别是参加比赛的作品,评判每多劣评。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主席这一阕七绝的第二句却用了三平尾。根据1、3、5不论,2、4、6分明的论述,这绝句粘对全合,只是一句三平尾的瑕疵。我们不应全面否定这篇章,更应以怀疑的态度去探究,为何主席的诗句竟出现[三平尾] 呢?是编印检字的错误,还是主席不拘一格,开八股格律的玩笑呢?从押句字看,峰松为中华新韵十一庚阴平,容为十一庚阳平,洞则是十一庚上声,这是否去旧立新的暗示呢?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有主席般的威望,这样的句式,肯定得不到认同,还是少用为佳啊。 合掌 [合掌] 是诗词界术语,指两句诗之间用了同义或者近义词,又或者是两句诗的内容相同或极度相似。其实词义、句意相同便破坏了对句的对称美、结构美与和谐美。因此「合掌」被诗家视为大忌,要尽量避免其出现在对仗结构中。 说了半天,究竟甚么是 [合掌] 词呢,我且举几例 绿壑 - 青山;碧水 - 蓝溪 白日 - 金乌;桂魄 - 蟾宫 碧落 - 青天;地府 - 阴间 纪晓岚以下这对贺联更是其中表表者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个春秋。 这些字面,平仄均不同,但同指一物,便是 [合掌] ,应绝对避免。有些释义相近,有合掌之嫌的词语,单字也应避则避。但后者很多先哲也有运用,如为了加重诗意的描写,当作叠词运用,增加对称的美感,又当别论。但学员还未熟习不宜乱用。当达到一定知名度,自有学者为你粉饰,那时朱二盛也可被说成是千足金了。 拗字 甚么是拗?未谈拗救之前,首先得明白甚么是[拗]。传世著作有很多谈论 [诗病] 的经典之作。南北朝南齐沈约、周颙等人提出诗歌创作中格律的学说。包括两方面。一是四声运用;二是格律病犯。其中声调[四声] [平仄] 的划分运用到诗歌格律中。在运用中出现了许多现象,沈约等又归纳成病犯,称为「声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后人并发展出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共计八种。称之为 [四声八病]。若一一论述,反令有意于诗词创作者望而却步。我将八病以表列式简单说一说 平头(五言诗首句和次句的第一或第二字同声) 上尾(首句与次句的末一字同声) 蜂腰(一句中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第一句和第三句末字同声) 大韵(同一联中用了和所押的韵同韵部的字) 小韵(同一联中有同韵部的两个字) 旁纽(一联有两字迭韵) 正纽(一联有两字双声) 其中同声,应以同一发音解,如中、忠、盅、钟...皆 zhong音,便要留意。欣赏和评论诗联时,方言、乡音亦应在考虑之列。 要简单说明甚么是[拗],各位得回带到 [平仄对对碰] ,我曾说过[粘][对] 的定义。以七绝为例 @平@仄@平韵 @仄@平@仄韵 @仄@平@仄@ @平@仄@平韵 首、二两句与三、四两句的安排是为对,二、三句的安排是为粘。但凡不依此安排的句子是为出律。再以第三句为例,第六字应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是为[拗]。 凡用错字必须把前一字或后一字换成仄声字来拯救已失的声律,是为[救]。假若这是一阕平声韵诗,第七字不救也是仄声字押句,仄韵诗不用救也是平声字押句,所以必须在第五字去救。救后的句式变成 @仄@平仄平平或 @仄@平仄平仄。最精警的佳句,莫如苏学士这两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 [仄仄平平仄平仄]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西子的西字的位置应用[仄]声字,却用了[西] 这个平声字,全因为要令[西湖] 与 [西子] 互对,而 [西子] 的西字是不可替换的,所以拗字也得用。用 [拗] 字的唯一原则是用于无可替换的词组,避免因声害意,故采用拗救之法。我们切不可以以 [前人多用] 为借口,而将这等句式定性。 至于其它一、三、五字,有没有[拗]这回事呢?其实各位只要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格律金句推敲便可了。 重字 合掌可以斟酌,但绝律诗篇,句子与句子间重字是为不妥。虽然很多前辈有意为之,但初学者不可轻试。同一联句或创作楹联更是大忌。 汶川纪行 岷山山半白云横,云上青山树几层; 多少山民歌且舞,犁云锄雨望中兴。 试问又有几许人有于右任这般才情和名气呢。 各位得注意 [重字] 多用來加重语氣,就像叠句一样。[重字] 之病多用在诗和联。词是后来发展的,某些词牌有重复句子之举,是为了增加其渲染性,是故而为之。重字之病不适用于 [词] 的评论。 当句对或就句对 是指在同一句中自成对仗,也就是自对。说简单一点就是同一句子用上正反义字词,同义字词或数字词等等.............,这是巧联常用的招数。以下数句可参考 李嘉佑句 : 孤云独鸟川光暮,万里千山海气秋。 [孤云]对[独鸟]、[万里]对[千山]。 张籍句: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蕃]与[汉]自对,[死]与[生]自对。 但老顽童对此并不看作甚么当句对或就句对,只把它看成是正反结构的关系字或连绵词,是对仗必须考虑的要素。对句在相同位置是必要用上正反结构的关系字或连绵词相应。 隔句对 又叫扇对。顾名思义,就是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在骈文中常见。在律诗中很少将颔联、颈联安排成扇对形式,同学们也不应东施效颦。 借对 借用同音、或同义异字方式的对仗。如〔清〕,借其音为〔青〕,用来对颜色。更有将借对之同义异字,发扬光大。 杜甫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是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是借得非常巧妙的例子,多本对联书籍均有引用此句。 李商隐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是借音对。句中借“沧“为“苍“,与“蓝” 的颜色字相对。 同学们在创作时可加入考虑。 双声词就是词语二字声母相同。 迭韵词就是词语二字子韵相同。 联绵词就是二字已是约定俗成的双连词语。 叠字词也称做连珠或迭字,就是相同两字相连。 这等词语甚多,在创作时必须 (我强调是必须) 小心处理。如出句以叠词或重字入句,对句也必须以叠词或重字入句。如出句以同边旁或同部首的词语入句,对句最好以同边旁或同部首的词语入句。 假设对句用两个不同字的词对应连珠词,又或以分属不同部首/边旁的词语对应同边旁或同部首的词语,如何能构成对称美,这是对仗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点便不是工整对仗,在律诗创作,可说是大打折扣。 我在七期成立之初,发起的对联接龙,曾出下句及后自圆对句 地裂山崩摧海地[顽童] //---// 莲摇子落害花莲[顽童] --///-- 愚句用了山、海、地三种天然事物,对句亦应以另一同类词组或同是天然事物词组作对,另句中 [地] 字重复,如对句在1、7字不是重字,但是失对。当然出句的 [海地] 是双觧,对句亦应考虑。 上述所提及的 双声词 迭韵词 联绵词 叠字词 紫芝校长在她的转贴贴子有大量例子,各位可参考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425&ID=202415&page=1 总结 上佳的对仗句,必具正、反、合之三要素。若词类声调皆不适当,是为失对,属下等,不及格。即使词类声调皆合,而思想重复,如“斯为美矣,岂不妙哉!”之句,亦属下等,不及格。若词类声调皆适当,即有正,又有反,是为中等,及格。若正反、前后之词类声调,皆成对仗,而且所表现之意义,又能互相贯通,组织紧密,产生另一新意义,是为关联。此类对子,是为佳句。 对仗是千年文学的结晶,老朽自认无能在短短的篇幅解说得一清二楚,老顽童学习了三十多年也是略懂皮毛,更不敢学《东坡奇趣录》里的 [诗医圣手] 。我在此网有帖 – 对联研讨,以每日一贴形式,把我与联友的对句浅评,并交代我创作时的路向、心态。各学员可从中揣摩,或多阅他人的作品,找出在一联之中,是否做到意义对应互补,阅读时有否回环、互映的美感。 老顽童不惯在公开版评论网友的作品,学员如有查询,大可给我短讯,老顽童知无不言,希望各位顺利完成此课程。老顽童愿与各位成为网上知交。 http://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65805&extra=page%3D1&page=5 http://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68372&extra=page%3D1 http://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73052&extra=page%3D1 http://www.china-liandu.com/viewthread.php?tid=175298&extra=page%3D1
|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