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2004年的严冬即将过去,2005年的春天即将到来.雪,意味着纯洁,意味着明年的丰收.在年关到来之际你看到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江山一片洁白,一定会有许多感慨.那么就用你的生花妙笔,写一首咏雪之诗,以表述你的雪中情怀吧!
题目:七律:咏(赞)冬雪,雪中情怀,与雪有关即可.
要求:
1,七律一首,不限韵部.
2,除题目外,文中不得出现"雪"字.
3,时间:12月10日截止,
4,评选方法同上届.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誰知六角露崢嶸?
飄揚歲月無昏曉,
浪迹生涯有感情。
冷眼曾經藏痛楚,
冰心永遠蘊晶瑩。
[em05]
道人评:诗味浓,用词灵动活泼。前四句颇有气势,似赋予雪“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圣使命。后四句笔锋一转,把雪写成凄楚可人的漂泊女了。这倒让人看不清雪的庐山真面目了,道人为之扼腕惋惜。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レ彩| 六合投レ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レ乐レ城:顶级信用レ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七律.咏雪
又是飞花六出时
山河大地展英姿
洋洋洒洒漫天舞
莽莽苍苍望眼迷
鸿爪曾留寻旧迹
梅花初放挂新枝
诗人际此常追忆
北国风光旷世词
道人评:两句起得不错,开了一个喜气洋洋的场面。中间二联写雪不可谓不贴切,却失之平淡,纯以描写表象而已,形散意也散。收句闲而无味。诗咏物难,难在形意神兼具。唯赋物以神,则意自出。
我来首俗的凑凑热闹.
七律:咏雪
寒流践约袭关东,
压顶长云暗几重。
傍晚冰晶如米落,
黎明银絮将门封。
园林田野铺棉被,
山岭河川舞玉龙。
北国城乡鞭炮响,
千家万户庆年丰。
还忆撒盐咏絮时
与梅争白斗芳姿
如云铺就空阶软
似月泻将远径迷
素女翩然先织缟
孤鸿幽怨也栖枝
抽丝促茧诗难赋
漫拈梨蕊凑此词
道人评:此诗从多角度写出了雪的一些特征:美、软、迷、白,咏物手法比较娴熟,语言也可圈可点。但总体读来,未能达到物我相融。特别收句无所寄托,似把雪撇开了。
楼上诸君之诗皆绝美,珠玉在前,和韵二则。
七律:咏雪
轩辕台下燕山东,
席卷翰沙暗几重。
羁客自愁长岭锁,
征人应料大河封。
云涯天际幻苍狗,
山野平原起蟒龙。
向使边陲仍烽火,
丰年有兆也难丰!
道人评:此诗虽是和诗,却别开生面。全诗仍以不同角度写雪。却以:下、暗、锁、封、幻、起数字出彩,把边陲之雪写得多姿丰满。雪之利弊功过也露出端倪。收句以假设提问,把意境推向一定的高潮。不足之处是与前诗一样,仍缺乏一条情感线贯穿始终。
七律·咏雪
一世多情我爱冬,冬飞柳絮舞长空。 蓝田种玉开明镜,碧岭妆银卧白龙。 洁伴疏枝绽赤蕾,寒催峭壁挺青松。 清新景象无尘染,暗有生机勃发中。
一夜瑶台渡朔风,梨花柳絮舞长空。 蓝田种玉开明镜,碧岭妆银卧白龙。 洁伴疏枝绽赤蕾,寒催峭壁挺青松。 山河壮丽无尘染,暗有生机勃发中。
不能编辑,只好重发。
道人评:诗写爱冬的理由:雪如梨花柳絮舞空,平地铺玉、高山卧龙。雪地有梅枝绽放,青松挺立。在没有污染的季节里,透出了暗暗生机。遣词工丽,有些地方反害了意。整诗比较稳,但新意不够。
咏 雪
疑是天娥下九霄,漫持白练舞飘飘。
银葩玉树东君醉,素裹红装北国娇。
欲著彩毫描世界,忍由俗步碎琼瑶?
梅花破腊传春信,万里神州涌大潮!
道人评:把雪比作天娥,虽不算新鲜,倒也贴切。持白练曼舞,妆点了银花玉树,装扮了北国风光,不忍俗人之履随意玷污,一心要以彩笔描画世界。于是梅花破腊,春潮汹涌。是首好诗。特别是:欲著彩毫描世界,忍由俗步碎琼瑶两句跳出物外,有情有味。结句俗了些,能照应前面的“彩毫”再把春的色彩拓展些就更好了。
雪中望远
莫非帝子出天宫,兴向长空舞玉龙?
北国南疆何壮丽,汉关秦月已朦胧。
银妆万里山和水,蕊化千秋罪与功。
百代沧桑付一笑,举头东海日初红。
道人评:以物拟人,是咏物的惯用手法,也是十分讨好的手段,起码不会把意写散了。这首拟人,却未拟到底,帝子只在当句起了作用,这也是一种手法。银妆万里山和水,蕊化千秋罪与功两句把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归功于雪,就有些夸张了。因为是远望,所以没必要句句写雪,不妨有意弱化雪的固有特征。结句紧跟主题,气势磅礴。好!
又渐飘零万絮欢,
等闲漫舞倚危栏。
梨花最有留春意,
暗解冰心作俏寒。
七律。咏雪
岂是嫦娥玉镜明?
空中仙子自晶莹!
窗前簌簌噙梅骨,
槛外纷纷绕鹤庭。
未晓素娥题素怨,
犹为风月解风情。
今朝却喜传春讯,
一片冰心落翠屏。
道人评:窗前一片晶莹,并不是月光朗照,而是雪如仙子一般降临人间了。她拥梅绕院,不解传达少女的情感,却使风月增添了无数风情。雪的降临是为了传递春讯。是这意思吗?此诗也是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描写细腻。不足之处是用词过于求工,乃失之稳。甚至少数词语词表达不清或不达意。结句可谓败笔。
七律·咏雪
天撒鹅毛带絮扬,寒光刺眼白茫茫。
莽原峻岭铺银被,翠柏苍松着素装。
喜望丰年农户乐,欣开假仗小儿忙。
春来冬去消溶尽,万里河山换锦裳。
道人评:前两句鹅毛带絮、寒光刺眼几个字把雪写坏了。中间两联不错。结尾两句游离不定。整诗感情不专,是素装好呢,还是锦裳好?是喜欢天撒鹅毛带絮扬呢,还是喜欢春来冬去消融尽?不知是褒是贬。
咏 雪
千瓣梨花降碧霄,随风入夜舞飘飘。
寒江青笠影同寂,空岭红梅色更娇。
勤拭冰心同瑜瑾,沥披肝胆赛琼瑶。
孤然独守一冬尽,定于来日化巨潮!
道人评:整体读来,此诗写雪(拟人)洁身自好,甘守寂寞,期待来日大展宏图之志。若此推论成立。则前四句除寒江青笠影同寂以外,其余三句尽废。咏物诗贵在对物描写角度的切入,以有用之素材为我所用,若面面俱到,则物的多种特征反而干扰了对感情的抒发。
七律·咏雪
白衣仙子下凡尘,漫撒梨花粉擦身。
万木百川皆佩玉,千山四野竞披银。
皑皑大地驰琼马,漠漠高天塑蜡人。
北国风光凭素裹,冰心揽尽世间春。
道人评:千百年来,咏雪诗不知凡几,吟咏各有特色。今人咏雪,若跳不出古人藩篱,则断然不能出新。此诗写雪之色,白衣仙子、梨花、佩玉、披银、琼马、蜡人、素裹,冰心,反复渲染,无非白也,古人诗词中屡见不鲜,未出新也。除此而外,并无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不能不说是一首失败的诗。
咏雪
初窥青女下瑶宫,白练横空驾玉龙。
朱院落花声寂肃,野村梅影月朦胧。
王孙顿发游访兴,孙子犹存夜读功。
敞得旧朋相问讯,室中炉火应初红。
道人评:开场与许多咏雪诗的手法大同小异。中间两联写与雪有关的典故。末句写雪夜与友拥炉而谈,有味道(“敞得旧朋”看不明白)。此诗虽无深意,却颇有些情趣。
以前写过咏雪的七绝
万花开尽此花开 六出轻寒九陌来 本是瑶池筵上客 缘何浊世染尘埃 ?
咏雪
絮霰纷扬烂漫天,银装素裹汝争妍。
凝寒映衬红梅俏,压重弥敦翠柏坚。
盛势不随荣辱事,神威可附爱憎权。
地留微暖滋冬麦,冻死害虫兆稔年。
道人评:此诗写雪之德。是一种美妍之雪,是一种成人之美、成人之强、尽忘荣辱,不攀权贵之雪,又是一种送温暖、除腐恶之雪。主题明确是其一大优点。不足处也比较明显,就是全方位赞雪,显得过于高大全。缺乏感情的起落和诗的婉转美。其中:盛势不随荣辱事,神威可附爱憎权。两句,脱开了雪的基本特征,由写雪直转写人了。这不是咏物之途。
尚有三句钟?
oh! 澈骨凝肌呼"雪雪" 覆山压屋白茫茫.... 不可以?
七 律 雪 晶莹飘逸漫天吟 , 爽目怡神信步寻 。 散落薄纱邀月舞 , 织成素绮供梅衾 。(衾 :被子;用作动词—— 当被盖 ) 梨花满树宜留影 , 柳絮空庭可赏心 。 柔玉软琼凭踏碎 , (凭 : 任凭) 纷飞万里送春音 !
道人评:首句写雪,二句插入人物行动,原非不可,只是到最后人物却不再出现,此句变成功了废句。散落薄纱邀月舞 ,织成素绮供梅衾 极写雪之美姿。尚可一读。梨花满树宜留影 ,柳絮空庭可赏心 平淡无味。出彩处在末两句,表现一种荣辱不惊的美德。如此诗根据结句的的格调铺开写,应该是首不错的诗,可惜本诗写散了。
道人 所评精当 !
七律。咏雪
岂是嫦娥血泪凝?
飘飘仙子自晶莹!
窗前簌簌铮梅骨,
槛外纷纷被鹤庭。
未晓潇湘题素怨,
欣含风月望风情。
今朝又喜传春讯,
漫洒诗心落玉屏。 道人评:虽经修改,诗句更通畅了些,但诗的灵魂依旧。
咏雪
昨夜西风凋碧树,
今朝玉彻旧河山。
素心未了春秋怨,
冰魄犹添岁月寒。
倩影欲携遗粉露,
芳魂何忍入残年。
精华难掩梅肩瘦,
冽冽西风不解怜。
道人评:这首开场不错,中间两联半成半败,为对仗害了意。末二句:精华费解。此诗大致可判断以雪喻人身世。仍有文字方面的毛病。读来隐晦不明。
咏雪
麻麻密密最侵衣 絮絮纷纷鸟不飞 梅鹿徨徨行欲止 山农碌碌去还归 一天有意渲清白 百物无颜话式微 莫以轻寒辞醉酒 佳人何事掩孤屝.
道人评:此诗一反多数咏雪诗中赞美之词,列举了雪的种种不是。在这里,雪是一种霸道冷酷丑恶的社会现象(或许纯粹就是一种政治现象)。而作者一句:莫以轻寒辞醉酒,表现了对这种社会(政治)现象的漠视和坦荡。劝“佳人”不要因为“轻寒”而回避这种社会现实。而佳人的隐喻,不妨以读者的自身理解去诠释。
此诗含义深远,可圈可点,是一首好诗。不足处是:二、三、四句鸟不飞、行欲止、去还归表现角度比较雷同,可以更丰富些。
七律:咏雪
一夜梨花一夜风,平明地影与天同。
群山郭外披银甲,四野空中舞玉龙。
幽渡篙沉三尺绿,新园梅绽一枝红。
因怜玉洁轻轻掬,北国风光尽掌中。
道人评:此诗也从正面写雪,梨花、银甲、玉龙比喻未出新。地影二字费解。篙沉三尺绿,不知所指。前六句写雪景,比较一般。末两句:因怜玉洁轻轻掬,北国风光尽掌中。一掬字表达了强烈的爱雪情结,比较出色。北国风光尽掌中却又偏离了前句所营造的感情。前句写怜爱之心,结句却有霸占之意了。
七律 雪 猴年未到,先过着,今天这雪下的太大了,
申猴千百舞披风,恰似银涛浪万重 广布宏铺皆挚爱,消融泽润只缘情 常思暖海嘱鸿志,也谢寒梅比翼凌 正眼人间言笃厚,依凭希冀献洁诚
道人评:格律诗是中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学的一种。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主题突出、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古诗词确实有些是让人看不懂的,多数是因为用典古奥,或用词生僻,但至少有出处可究。此诗的一大弊病是:文字拗口,表达模糊、似是而非。如舞披风、银涛浪万重、常思暖海嘱鸿志、也谢寒梅比翼凌、正眼人间言笃厚、依凭希冀献洁诚。多数是现代文学词语和古典句式拼凑而成。读后显然味道不纯正,更不用说主题的表现了。道人言而无忌,万望海涵!
七律 咏雪
随云翻涌朔风临,漫漫旌旋探早春. 玉树琼街通玉宇,俗情笃意净俗尘. 欣缘凇柳梨花色,展映冰蟾秦镜魂. 凸使泽融为顾盼,鹅黄些露是微颦.
道人评:写雪随北风翻涌,如旌旗漫卷,试探春意。有些味道。中间两联写雪景,表雪意。末二句写待江泽融化,乃见柳色初露。本诗总体来说,主线不够明显。用词方面,仍然刻意雕琢,隐晦有加。风缓云灰鹤羽飞,奇花六剑各争肥. 青洁白肿迎人叫,冰骨玉容对岭微. 斜倒柴门不臂助,滑脱酒盏懒应回. 只认道人一句话,翻书查典写琼魁.
道人评:此首比较活泼。写雪之调皮,有些意思。用新韵,比前两首浅白些。但仍有数处用词拗口不明,如对岭微、不臂助、懒应回。
----------------------
象盲童追逐着阳光
象病鸟就要飞翔
象一株渴望的小草
长在无量观院的门旁
春风不渡燕门关,秋雨更浇愁士寒. 借得芦席天界落,歌来辽水漠疆盐, 万山欣走银蛇舞,四海齐应蜡象喧 剑气珠光来北国,我和松鹤共诗谈
道人评:这首喻意较好。曾经怀才不遇,到时节自然大显身手。不过 几处词语倒置,读来不顺畅。
谁人挥笔点翮翎,跌落枚枚鹤子情, 午夜翩翩吟絮舞,凌晨昂昂咏梅声, 贫寒应有无邪骨,素淡方为雅钓翁, 天界有花今朝种,琼楼蜃市共均平,
道人评:起句“谁人”乃虚拟,“午夜”两句,似拟人写雪,又似有人物活动,模糊难辨。“贫寒”二句应似写雪,但“雅钓翁”却不不似写雪。结尾两句很好,表达了一种朴素的理想主义思想。但与前面六句在主题思想上有严重隔阂。
昨宵壶怒酒升华,我与窗外绾琼花 杏态梅姿谁悟觉,鹰翔凤泊那知察 从今品味岫岩玉,思古驰骋内蒙骅 融尽指边悄落地,了无声息因豁达
道人评:壶怒酒升华实在无法理解。“与”或是“于”之误,若是,则出律。“杏态梅姿”不被人欣赏,“鹰翔凤泊”的风采不被发现。雪色如玉,确可品味。想象当年内蒙古的骏马纵横驰骋,想来也是写雪的气势。在指边一触即融,没了声息,是因为雪的豁达大度?此诗写雪拟人,有可取之处,惜文字拗口不顺,实难揣摩。
谢谢道长,此诗还是上个题好-----其意思为-----壶中酒已经热了,可我确在院中手捧雪花遐想,许是手的微温,雪花在手里慢慢的消融,便有水从指缝间流了下来,消失在雪地里,润入泥土中,这就是雪花的意愿吗 "与"字改成"游"字可否 因豁达 改成为得啥 可否 如下
昨宵壶怒酒升华,我游窗外绾琼花 杏态梅姿谁悟觉,鹰翔凤泊那知察 从今品味岫岩玉,思古驰骋内蒙骅 融尽指边悄落地,了无声息为得啥
拜上
一别苍天扬万里,纷飞碎玉落人家。 庭前笑弄寻梅客,池上轻谈戏水鸦。 喜有银装披柳岸,愁无笔墨写天涯。 风流过后难踪影,不怨春姑忘我些。
道人评:此诗写雪,如偷入人间的仙人,向往人间的闲淡生活,于是处处留情,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笔调有些味道,有两处值得磋商:一是轻谈戏水鸦,二是愁无笔墨写天涯。前者“谈”字无理,‘鸦’估计也不敢戏水。后者似废句。
7
梅鹿弯橇圣诞行,平安之夜我怜松 与其妆景书无意,怎有为画喻真情 且看万山千水界,都应素面朝天卿 小桥仍有垂钩处,岭畔依然春蕊红
道人评:圣诞节下雪,连动物都玩起雪橇来了,不过为什么要“怜松”呢,当句没交代,后面也没解释。“与其”两句太费解了。后四句写出了一番独特的雪景,欣赏。"咯吱"远近乱声声,都赋贫寒与普通 初晓凌花先我赏,晚夕琼玉与君明 鹅毛飞缀衣深处,鸿爪痕留泥野中 我也吟诗来赋律,街头挽住卖柴翁
道人评:此诗写雪中卖柴翁,显然与这次比赛的主题相远。起两句是散文写法,文字缺乏诗味。初宵、晚夕之类的词语明显不合诗惜字如金的法则。我是谁?君是谁,概念模糊。鸿爪可理解为卖柴翁的脚印,但比喻显然不合理。吟诗可,赋律,没听说过。诗言志,词言情。有感情的诗总是扣人心弦的。让有限的文字服务于无限的情感吧。
i love you
为谁辛苦坦赤诚,万里琼花漫撒中 山野腊梅相与语,沟旁荠菜悟倾情 天公一夜风流借,北国半年春意萦 执著还俗俗远越,笃深馨雅雅相逢
道人评:不要为写诗而写诗。把感情积累起来,努力写好一首诗,比写十首更容易被人接受。诗难写,古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语不惊人誓不休;丰而不余一字,约而不失一词。值得诗词爱好者去推敲。
10
六出锋剑漫晴空,洁素馨芳春雨容 撑伞飘忽山水里,携云冻结阡陌中 霓裳一舞琉璃界,琼朵长歌松鹤盟 从此蓝天无垢物,箪食壶浆谢寒风
道人评:锋剑如何能“漫”,写雪怎可用“春雨容”?谁撑伞,谁携云?松鹤之盟到底与雪有何关联?雪下完了,从此蓝天就洁净了?
七律。咏雪和韵之五
每约梅魂共滞凝
邀同霜魄斗晶莹!
曾随明月归龙阕,
也伴朔风到凤庭。
未解昭妃琴底恨,
独怜汉使节中情。
游思长系江南路,
关塞如隔岭似屏。
道人评:此诗写雪之高贵忠节。多处用典,也较恰切。文字表达不够准确顺畅。结尾两句似与前面几句所表达的主题无关。一些地方为求对仗工稳,害了意。
七 律 咏雪(和韵之六) 论功评过费沉吟 , 月旦渊龙费觅寻 。 曾冻范叔街畔褥 , 也湿处士岭前衾 。
晶莹可鉴长荃血 , 清白同昭安国心 。
若共雄师平胡虏, 定随铁骑报佳音 !
道人评:此诗可谓处处用典,也有一些气势。不过此诗写在今日,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样一种心情。
七律。咏雪。复寄卷帘人。
银笺漫洒凭谁寄?昨夜风花空好音。
锦被江城无限恨,香牵海月有痴心。
飘飘犹自窗前舞,猎猎还凄灯下吟。
向使精魂题素怨,何需夜半遗香痕!
松 庭 鹤 呈
2004。 12。 16
道人评:此诗宛约哀怨,诗味颇浓。此诗将雪喻为将要寄与“卷帘人”的信笺,想象丰富,也很形象。但有多处不当之处。“昨夜风花”,犹雪也。空好音,犹风也。”锦被”二句写雪不恰当,“锦”和“香”不是雪的特征。“飘飘”二句写散了,一句就能表达清楚。结尾两句较好,照应了首句。但又一“香”字,没有出处。如能借助“银笺”之寓意,在“寄”字上下些工夫,会好些。
春图
许是女娲难睡眠,为儿为女絮冬棉 腰酸眼涩谁知觉,手颤足移送人间 那角炊烟轻淡抹,这厢越野驰骋欢 我疑小鸟歌声错,愉悦喳喳春雨还
道人评:天下人都是女娲的儿女,为儿女置冻衣,颇具想象力。“腰酸”二句有画蛇添足之感。既写棉,则“那角”二句,角度变化过大,缺了味道。结尾两句,写冬衣到人间时,小鸟却报春天来了,只好化作春雨回来了(“愉悦喳喳春雨还”表达也似不清)。若能把开始的比喻一贯到底,就好了。
秋雪感怀
芦棚听梦睡酣熟,谁觉东君下远途 满树梨花春带雨,隔河芦苇叶扪菰 融泥蒸气悄悄没,汇水逐波淡淡浮 昂叹白驹来过隙,急寻笔墨写诗书
道人评:写秋雪,除了有“芦苇叶扪菰”而外,并无其他秋景。
此花深得穷士谈,无假无虚最凛然 山野也能发寒絮,穷街同样送琼丹 春回大地千心暖,瑞兆神州万酿鲜 我欲骑驴河岸走,一行蹄印送青天
道人评:此诗倒是浅显自然(尚有几字表达不到位,如:琼丹、送青天)。写雪之宽广无私。扶贫济困之心跃然。所以诗人要骑驴谢青天大老爷了。也许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愿望吧。表现角度尚可。离现实远了点。初 雪
寄命长空飞浪漫,跹跹款款自徜徉。
开足近看回廊好,闭目遥闻稻谷香。
飞絮停停牵昼短,离愁片片引杯长。
凭风寄语滕君问,脚步何时向故乡?
于2004年12月16日(雪)
道人评:寄身于长天,自由飞翔。回廊嵌玉,稻花飘香。冬来也,昼渐短,如愁絮片片,可堪引杯。此雪足以勾起乡愁,试问雪神,何时飞到我的故乡?此诗条理比较清晰,比喻也比较到位,引发的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合理。几处用词尚欠斟酌,如开足、牵昼短等。见雪引起乡愁,是合理的,但让雪到故乡,似与故乡情结缺乏联系。若因北京的雪,想起故乡的雪,感情就更加升华了。
初雪:12月16日北京第一场雪
寄命:生命有所寄托。《首阳山赋》:冀寄命与余寿。
停停:量词。总数分成几份,一份叫一停。
滕君:即滕六,雪神。
七律 咏雪
呼啸驰驱号朔风,纷扬威肃满刀弓。
高天凛凛亡禽影,大地萧萧灭兽踪。
有义冰心扶五谷,无情冷面杀三虫。
贪官若得同时绝,我愿长年永作冬。
道人评:此诗寄予雪很高的期望。开头两句,极写雪的气势和使命感。让禽兽害虫灭绝,五谷丰登,贪官绝迹。。。。若能如此,我情愿常年生活在冬天。立意高远,感情激烈。是首比较好的诗。 多谢道人奖掖!七律 咏雪
飘飘疑是梅吹落,相对低吟易断肠。
春梦方为风搅散,冰魂已化泪飞扬。
但从诗酒天仙醉,不效繁华世俗妆。
守得晶莹一片玉,寒山终古忆苍凉。
道人评:诗写雪如梅花吹落,引起无限伤心事。等待春天的好梦才被风搅乱,纯洁的情感也化作泪滴飞扬。这雪只适合与诗酒相伴,却不愿落入红尘,仿效世俗的装扮。只守着这一片纯洁之心,在寒山终老,留一些苍凉的记忆。。。。。
此诗写雪,物我相融,深得咏物诗真谛。文字清新自然。脉络清晰,感情真挚。“相对低吟易断肠”、“但从诗酒天仙醉”较弱,表现力不够。但总的来说,是首不错的诗。
七律。咏雪和韵之五
每约梅魂共滞凝
邀同霜魄斗晶莹!
曾随明月归龙阕,
也伴朔风到凤庭。
未解昭妃琴底恨,
独怜汉使节中情。
游思长系江南路,
关塞如隔岭似屏。
道人评:此诗写雪之高贵忠节。多处用典,也较恰切。文字表达不够准确顺畅。结尾两句似与前面几句所表达的主题无关。一些地方为求对仗工稳,害了意。
道人评得都比较到位。辛苦了!
有一点需商榷:此诗并非单写雪之高贵忠节,且用拟人法,写雪到过边塞、京城,伴过苏武、昭君,却从未到过草长莺飞的江南,这对雪而言,自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结尾两句正是承“曾随、也伴”诸句之铺垫而来。不知道人以为然否?妄言!
道人曰:“写雪到过边塞、京城,伴过苏武、昭君,却从未到过草长莺飞的江南,这对雪而言,自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这样写雪,就没有多少意义了。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有象征意义的,雪不到江南,是雪的遗憾,也或许是人的遗憾,但这种遗憾,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之祺兄以为呢?
"咯吱"远近乱声声,都赋贫寒与普通 初晓凌花先我赏,晚夕琼玉与君明 鹅毛飞缀衣深处,鸿爪痕留泥野中 我也吟诗来赋律,街头挽住卖柴翁
道人评:此诗写雪中卖柴翁,显然与这次比赛的主题相远。起两句是散文写法,文字缺乏诗味。初宵、晚夕之类的词语明显不合诗惜字如金的法则。我是谁?君是谁,概念模糊。鸿爪可理解为卖柴翁的脚印,但比喻显然不合理。吟诗可,赋律,没听说过。诗言志,词言情。有感情的诗总是扣人心弦的。让有限的文字服务于无限的情感吧。
其他诸句感觉与道人相仿,但鸿爪但句化用的是“人生在世何所似,应是孤鸿踏雪泥”的意,不应理解为卖柴翁的脚印。
道人曰:此诗“鹅毛飞缀衣深处”通过表象描写卖柴翁的艰辛,后句理应更进一步描写这种人物行为,“雪泥鸿爪”乃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用来描写卖柴翁明显不妥。改成在雪地艰难行走,却是顺理成章。
修改稿请道人及各位网友指正:
七律·咏雪
仙撒梨花花起舞,天扬粉蝶蝶飞翔。 莽原峻岭铺银被,翠柏苍松着玉装。 喜望丰年农户乐,欣开假仗小儿忙。 凝眸醉看三冬景,吾爱素裳胜锦裳。
道人原评:前两句鹅毛带絮、寒光刺眼几个字把雪写坏了。中间两联不错。结尾两句游离不定。整诗感情不专,是素装好呢,还是锦裳好?是喜欢天撒鹅毛带絮扬呢,还是喜欢春来冬去消融尽?不知是褒是贬。
道人再评:前两句改后好多了。结句也明显改善。不过前面“莽原峻岭铺银被,翠柏苍松着玉装”已经用了对“素装”的赞美之词,结句有些重复。
七律 观圣诞树有感
梅鹿弯橇圣诞行,平安之夜我怜松 与其妆景书无意,怎有为画写激情 且看万山千水界,都应素面朝天卿 小桥仍有垂钩处,岭畔依然春蕊红
先谢谢道长,我把原题目写上,望费心再一评点,来这里我真是高兴----这么多朋友爱好诗律,且道长及诸位朋友水平如此之高,真让我欣喜 道人曰:前两句能看出写圣诞树,“与其妆景书无意,怎有为画写激情”两句就真的看不懂了,且后句出律。后四句看不出和圣诞树有关系。
要結束了嘛?道長給我評了,謝謝!後面幾句既然不好,還是改一下吧,嘻嘻,我開頭,我掃尾,也是緣份:)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誰知六角露崢嶸?
但因日照輕生死,
只與梅開共冷清。
已近東風三兩樹,
冰心依舊是晶瑩。
道人原评:诗味浓,用词灵动活泼。前四句颇有气势,似赋予雪“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圣使命。后四句笔锋一转,把雪写成凄楚可人的漂泊女了。这倒让人看不清雪的庐山真面目了,道人为之扼腕惋惜。
道人再评:前四句杀气腾腾,是个主宰者形象。后四句虽有改善,但仍是无可奈何,无辜受欺、却坚守贞操的被害者形象。还是惋惜:))
要結束了嘛?道長給我評了,謝謝!後面幾句既然不好,還是改一下吧,嘻嘻,我開頭,我掃尾,也是緣份:)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誰知六角露崢嶸?
但因日照輕生死,
只與梅開共冷清。
已近東風三兩樹,
冰心依舊是晶瑩。
道人原评:诗味浓,用词灵动活泼。前四句颇有气势,似赋予雪“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圣使命。后四句笔锋一转,把雪写成凄楚可人的漂泊女了。这倒让人看不清雪的庐山真面目了,道人为之扼腕惋惜。
道人再评:前四句杀气腾腾,是个主宰者形象。后四句虽有改善,但仍是无可奈何,无辜受欺、却坚守贞操的被害者形象。还是惋惜:))
謝謝道長,再改一下好嗎?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誰知六角露崢嶸?
但求日照輕生死,
愧與梅開共冷清。
欲使塵囂從此淨,
能無一點作犧牲?
道人原评:诗味浓,用词灵动活泼。前四句颇有气势,似赋予雪“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圣使命。后四句笔锋一转,把雪写成凄楚可人的漂泊女了。这倒让人看不清雪的庐山真面目了,道人为之扼腕惋惜。
道人再评:前四句杀气腾腾,是个主宰者形象。后四句虽有改善,但仍是无可奈何,无辜受欺、却坚守贞操的被害者形象。还是惋惜:))
道人再再评:如此一改,好多了。还有几处值得斟酌:“誰知六角露崢嶸”写雪过狠,以至下文下笔较难。“但求日照輕生死,愧與梅開共冷清”转折过快。“能無一點作犧牲?”如要与前四句匹配,这句就显得不够豪迈。
謝謝道長,再改一下好嗎?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誰知六角露崢嶸?
但求日照輕生死,
愧與梅開共冷清。
欲使塵囂從此淨,
能無一點作犧牲?
道人原评:诗味浓,用词灵动活泼。前四句颇有气势,似赋予雪“玉宇澄清万里埃”的神圣使命。后四句笔锋一转,把雪写成凄楚可人的漂泊女了。这倒让人看不清雪的庐山真面目了,道人为之扼腕惋惜。
道人再评:前四句杀气腾腾,是个主宰者形象。后四句虽有改善,但仍是无可奈何,无辜受欺、却坚守贞操的被害者形象。还是惋惜:))
道人再再评:如此一改,好多了。还有几处值得斟酌:“誰知六角露崢嶸”写雪过狠,以至下文下笔较难。“但求日照輕生死,愧與梅開共冷清”转折过快。“能無一點作犧牲?”如要与前四句匹配,这句就显得不够豪迈。
道長真是誨人不倦的好老師,麻煩您了:)——我再改:
七律·詠雪
人間盡是肮髒事,
天下猶多吵鬧聲。
我勸千山披鎧甲,
自磨六角拒蒼蠅。
甘爲日照輕生死,
愧與梅開共冷清。
欲使塵囂從此淨,
飄揚一夜掃征程。
是呀,道长真是好老师,我可受益非浅
我也再改一个 还得麻烦老师
六出锋蕊漫底空,洁素馨芳凝雾凇 如伞飘忽山水里,和云冻结阡陌中 霓裳漫舞昭君雁,琼朵长歌武子萤 我谢东君琴瑟起,阳春一曲众人应
----武子 集萤读书的晋朝贫士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