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联都第62场乡试评分贴
[打印本页]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8
标题:
联都第62场乡试评分贴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5 00:11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8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菊篱:蓠边的菊花。陶潜 《饮酒》诗:“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诗:“莲沼昔为 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玉露:指秋露。 《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1,闲来池畔逗金鱼【次仁扎西】
采儿简评:简单直白,少了点委婉蕴藉。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汝却游古寺,竹林风过碧云天【次仁扎西】
采儿简评:碧云天、黄叶地,很扣卷师上联“漫山红遍”的浪漫意境,但和一分句“古寺”关联不太紧密,另“你游古寺”对“我爱秋山”亦显得有些机械直白。 13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丹枫醉送南归雁【次仁扎西】
海浪排空雪万重【次仁扎西】
笼纱格的特点要求:
1.一副上下各7字的对联。对仗和平仄格律的要求和七律的颔联或颈联一样。
2.上下联中都不允许出现命题两个字中的任何一个。
3.上下联要各自隐含命题字的一个.
4.上联或下联的文字要达到能由该句“呼出”(或曰“逼出”)所隐的题字。
采儿简评:上下联能较好的呼出“秋”和“水”意象。
七律的颔联或颈联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如是,
醉送、排空为宽对;南归雁、雪万重已失对了。 16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闽越佳音,清秀迥然,采鱼米之乡灵气【次仁扎西】
前朝神韵,活泼婉约,汇小桥流水遗风【次仁扎西】
采儿简评:整联娟秀清雅,有沁人心脾的清芳,令人回味。
只知道江南丝竹发源并流行于江浙沪一代,是否在楚灭越后,随越人流传到福建这一环节,没有考证过。不是地方保护主义,这里如果用“吴越佳音”,个人认为,更尊重历史、符合现实。
“活泼婉约”,古音:仄仄仄仄,今音:平平仄平,无论是与上联或自对,都已经失替。 25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简析;上联用豫章太守陈蕃敬重徐孺子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的典故,阐明徐孺子人品高尚,。由此可知徐公博学多才,颇有真知卓识。同时也展示徐公厌恶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及人格魅力。下联承上联,以议论开始,称赞徐公的高风亮节及家乡人杰地灵之美誉,流传至今余音不绝。整联既赋予音韵和谐之美,又抒情用典议论结合。末作寄寓,余味悠长。实为佳作。
采儿简评:基本道出了联作的神与貌 。 18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8
一、
应对
[30
分,每题
15
分
]
1
、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莫听
归雁哭秋风
【小月弯弯】
采儿简评:一幅很顺畅的流水对,我以悠闲的心绪在东篱下采集品尝秋露,不想听大雁哭诉一路而来承受的凌厉秋风之苦以及路途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如果是归雁,一定是指从南方回迁的雁,那就应该在春天,所以时空上有隔了。 12分
2
、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
古: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通
谁同借窗月,流年老来正白头
【小月弯弯】
谁同借/窗月,流年/老来/正/白头
【小月弯弯】
古: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通/仄平
今: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通/平平
采儿简评:字节一划分,就能清楚的看到平仄失替了。上联的意境表明,满山枫叶经过秋霜的洗礼,更显嫣红烂漫,有一种激情和沉静的美。下联过于消极无奈。 12分
二、诗钟
[20
分
]
秋
&
水
[
笼纱格
]
自古娇花逢易落
从来绝话覆难收
采儿简评:干净洗练,下联蕴“水”于
“覆难收”上佳,“
自古娇花逢易落”如喻“花”则不是秋独为,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如喻“美人凋零"那更有诸多现象可至。 18分
三、请以
“
江南丝竹
”
为题,创作一副
成联
。
[30
分
]
“
江南丝竹
”
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
"
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
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
"
苏南丝竹
"
、
"
吴越丝竹
"
,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成联:江南丝竹
选一些俚曲雅歌,细琢精雕,合成绝调传千古
凭几根青丝瘦竹,轻挑慢捻,演奏天音怡众人
采儿简评:通畅自然,符合江南丝竹的声与型。
如做如下修改:
选一些俚曲雅歌,轻挑慢捻,合成绝调传千古
凭几根青丝瘦竹,
细琢精雕,奏出天音怡众人
是不是神形更具、更工巧些(怡处最好用仄声)。 27分
四、成联赏析(
300
字以内)
[20
分
]
南昌孺子亭(北纬
42
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试评:
首句“一亭作古今观”,起句不俗,准确扣入“亭”这一主题,次句以设问句形式,自然引入“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典,
进一步稳扣“孺子亭”这一主题;下联承接得法,以“千载知风骨在”承接上联典中人事,次句“此地皆空灵山水”与上联同位完成句中自对,恰到好处;收句“未除尘冗莫垂纶”
除用典对典外,且紧扣上联,更是有效果拔高主旨,表达了作者要褒扬的思想主题。
另本联在联语上对仗工整,运用自对自如,整联气息流畅,一气呵成。
采儿简评:欣赏小月联评,其遣词字句绵密而不生涩,解意境界清新而不虚夸,确为佳评。 19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4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但求秋雨集甘泉 (疯子)
采儿:秋字着相了,整个对句流于口语话。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我尤怜碧空, 雁毛影只白悲哀 (疯子)
二、诗钟[20分]
采儿简评:对句缺少美感且太过简单直白,处于私人语境之中,缺乏与上联、与受众心理和情感的呼应。 12分
秋&水[笼纱格]
菊放空山羞落叶
鱼追素月乱清流 (疯子)
采儿简评:整联用词、意境见心思,但与“呼之欲出”的诗钟笼纱格的要求还有些许差距。 16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清音淡雅流弦管
古韵辉煌著乐章 (疯子)
采儿简评:上联点而切题,下联大而化之,相形之下,不能与上联匹配。 23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上联;纵观古今,谁可拿名利如烟云之人,不辜负老夫悬榻以待,下联;没有高风亮节之人,,你都不好意思在这里学人家隐居,,整联布局清晰,句式流畅,脉络分明.. 哈哈,好一派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啊!没到过南昌孺子亭,胜似一游!句工,字严,用典忒妙,,此山此水此人此物只有天上才有哦,老师写得有点调皮呢!
42度老师这么严谨的对联,被我用现代文评成这样,嘻嘻,窃喜!!!!!(疯子)
采儿简评:说实话老师写的不调皮,疯子同学评的很调皮呢。 15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5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闲翻书卷晒斜阳 【白央】
采儿简评:好一派惬意的景象,从斟玉露到晒斜阳相隔时间长了点。 13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 【云卷】
人常怜春色,柳绦雨后雾朦胧 【白央】
采儿:我们说对联讲究个切,切情切景切时,还要注意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交替。。。。。。 12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叶落便知君驾到
花飞不改它长流
采儿简评:上联蕴“落叶知秋”,下联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浅显易懂,寓意深长,“飞”字还有练的空间。 18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听江南丝竹
洞箫声里 袅袅婷婷 杨柳春风吹丽日
锦瑟弦中 翩翩洒洒 行云流水唱飞花
采儿简评:下联结句纤巧自然,深切江南丝竹的音韵,惜两中分句形容欠稳妥。 25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上联怀古,名士徐孺子淡泊名利,思想高远,不为污浊官场所束缚,陈蕃求贤若渴,挂榻以待。古人为当时人所叹,也被今日人所叹。下联着眼当下,未洗尘,莫到此处垂纶哦,小心污染了这里的青山静水。即是对古人的崇敬,也是对今人的劝慰,可谓用心。
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联的厚度,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从古及今,仿佛镜头从远处拉到眼前,富有层次变化,扩大了联的张力。
此联立意虽高,联句却有待斟酌之处。比如上联之“一亭做古今观 ”,有高屋建瓴之势,本可统领全篇,下联的“千载之风骨在”反而使之显得有些局促了,有凑字之嫌。另外,全联的层次稍显混乱。
纯属个见,有冒犯方家之处,敬请海涵。
采儿简评:质朴实在,有所思有所言,欣赏。但“千载知风骨在”在我看来正是本联中承上启下的有力支撑。 17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5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犹学陶令望南山【东风醉】
采儿:虽然是熟词熟句熟意境,但却推动和强调了上联的秋的感觉。 13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心犹逐去雁,天光云外影徘徊【东风醉】 汗颜
采儿简评:秋正好、情正浪漫、心正旖旎,雁啊你却要南飞了。一种惆怅油然而生。 虽然天光云外有凑字之嫌,但还不失为一幅好对句。 13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风中佩裳美人远
世上炎凉一叶知
采儿简评:“风中佩裳”语出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美人远”是不是纯粹呼应“一叶知”。 上联含糊,下联清澈,且上下联之间关联不是太紧密。 16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且小且轻,纤手扶来,一曲江南风弄月
当歌当舞,深情凝就,百年文化水长天
采儿简评:对联不反对实话实说如聊家常,但难就难在“典、雅、通”,能言事、不牵强且无生涩之弊。共勉! 24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赏析:
总评,音律和谐、对仗工稳,悼古问今,运用悬榻这一典故、垂纶这个地点解题孺子亭贴切自然,使之唯此处独有,不能挪于别处。尤其是"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读来使人有另样感觉,是我辈初学者所欠缺的。
上联,以“一亭”破题而出,引人入胜,如飞来峰般,让人产生遐想,亭自何处飞来,且观今古,问谁人名利如烟云,后边则用就是源于"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赞孺子,而问今人。
下联,则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意味,千年来,胜地空灵,尚存风骨,劝戒后人当以徐孺子而效之、敬之。
结语,此联如悬挂于此处,将便于游者阅古思今,定将为游区增色许多。
采儿简评:解读中肯、文思细致、脉络清晰,层层剥开,引人入胜。如再精炼些则更佳。 18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5 编辑
一、 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任行枫岭采红笺 【对联如禅】
采儿简评:动静不相宜,如改成:“才倚菊篱斟玉露 ,又行枫岭采红笺 ”或许好些,但也显得太匆忙了,{:5_132:} 开心一下下。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客常观碧落,雁行风过梦翩跹【对联如禅】
采儿简评:碧落:天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行(XING)?行(HANG)? 不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12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涤荡人间归上善
丰盈岁月储田香
采儿简评:上联寓“上善若水”,下联寓“秋”不太明朗,我们都知道,田间劳作,分夏收和秋收两季,这里指的是夏仓还是秋蓄呐? 16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切切竹音,曲长留,江南塞北
悠悠丝韵,歌不尽,流水高山(今音)
采儿简评:直截了当,表达出想要抒发的内容,平淡中或许能见真章,但要避免直白和流于俗套。 24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这是胜迹联。全联采用6/7/7句式,错落有致,平仄相谐,朗朗上口。上联由豫章十景之一的孺子亭起笔,溯古追今,想到红尘之中,名利纷扰,有谁能像徐孺那样颇有名望却“屡辟公府了不起”,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他都谢绝为官。有谁能像徐孺那样满腹经纶而视名利如烟云。悬榻既是实情,又是下榻的典出。下联由悬榻之事,联想到徐孺淡泊名利的圣贤风骨犹存,所以这个地方被王勃誉为“人杰地灵”。感叹世人,如果没有抛却凡尘,不要在这里像徐孺一样垂钓,因为徐孺垂钓的是一种率真、一种宁静、一种超脱。全联由亭入笔,想到高士美谈,由此感叹人生追求,由景入情,时空交错,厚重而富有启迪。
采儿简评:平铺直叙,通俗易懂。但如演讲时要讲究声调的抑扬顿挫一样,联评缺少了侧重。 17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仰观月镜赋金风 [山川]
采儿简评:意境不错,时序上转的有点快。 13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农家珍沃野,稻花日下播芬芳 [山川]
采儿简评:与上联的关联度和情境稍觉有偏,“家”的词性、“播”和“红”的对仗,要注意下。 12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春花明月何时了
绿野青山枉自多 [山川]
采儿简评:李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换个明就能寓“秋”?
“绿野青山枉自多”换个野就代表“绿水青山”了吗?呵呵,山川这个有点偷懒。 15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品:仙曲三章,消除燠热凌清境
谐:乐师几位,抒发衷情播福音 [山川]
采儿简评:有点单薄和偏出了,未抓住主题的特点,江南丝竹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不仅于此。 22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上联:纵观今古,谁能象徐孺子“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淡泊明志、恭俭义让;当得起时贤所激赏,陈蕃为之专设一榻,来则下榻,去则长悬。盛赞徐公是真隐士,真贤人,人杰地灵之典范。以设问之口气,赞被达官贵人敬重仍淡薄名利的稀世珍隐。下联写历代世人对徐公的风骨首肯,收句发出,非超凡脱俗者莫隐居的议论。震聋发聩,引人深思。史上欲走终南捷径者不乏其人。“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秦中寄远上人》“三径苦无资”中追逐名利地位,还要巧言掩饰。假的就是假的,世人岂可欺哉!该句使人联想那些俗隐,自然从反面衬托徐公,更显鹤立鸡群。全联立意高远,技法高明,形象化的手法,言简意赅,对得起孺子亭!
采儿简评:持平、客观,较“适意”,缺少文字节律的美感。 17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6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应对:每将秋水鉴冰心 【风筝】
采儿简评:从生活状态一下转到意识形态,有点急。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应对:园还添意趣,菊君风下舞婆娑【风筝】
采儿简评:菊君风下舞婆娑,颠覆了傲霜菊君在人们脑海中的高洁形象,多推敲下为好。 13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吟诗作赋悬河泻;
露冷风凉落叶知。 【风筝】
注:此联用“悬河泻水”“落叶知秋”二成语隐“水”“秋”二字。
采儿简评:基本能表达笼纱格的要求。 17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题江南丝竹
如闻天籁,似饮清泉,悠扬妙韵心神醉;
源自江南,誉飞海外,绚丽奇葩华夏开。 【风筝】
采儿简评:言之有物,自对也灵动出彩。 26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赏析:此联从孺子亭展开来,上联写徐孺子的高风亮节与陈蕃不媚权贵,唯敬贤士的高尚品德。用典稳切,融情、议于景,理辩深刻,‘读来令人顿生感慨。下联呼应上联,“千载知风骨在”,写出了徐孺子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名士形象。接着,借情景描写徐孺子淡泊明志的纯洁心境,寓意寓情,内涵深刻,同时点明了此处为徐孺子经常垂钓之所。
纵观全联,立意高远,切景、切事,条理分明,承接自然,回味悠长,堪称佳作。
风筝赏析
采儿简评:中正平和。 17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4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6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1、
漫听枫叶漱金风
【胡有章】
采儿简评:鹊桥仙的意境,好像和采菊东篱下一点关联也没有了。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2、
谁同妆画卷?竹枝雨后翠威蕤
【胡有章】
采儿简评:威蕤,华丽和繁盛的意思,雨后繁盛青翠的竹枝,大概在春天才能看见吧。
12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孤鹜落霞城阙外
小桥流水画屏中
采儿简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许有秋吧。下联水没有笼起来。 15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 副成联 。[30分]
繁简高低变奏时,孰云乱耳?听丝竹以治天下
小轻细雅流行处,吾自赏心:知越吴而乐世间
采儿简评:巧借、巧联,贴切自然。 27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联贵切。北纬老师以“陈蕃悬榻”的典故,写徐稚垂纶的“孺子亭”,切人。
联贵奇。北纬老师起句“一亭做古今观”,引人入胜,引人遐思。
联贵新。北纬老师“名利”一词名词动用,词性活用;以“空灵山水”对”名利烟云”,结构活用,虽然打破了结构相当的常规,但通过自对使字面相对,更具趣向;以“烟云”代“烟柳”、以”空灵山水”代“人杰地灵,字词活用,对仗更轻灵。
联贵工。北纬老师在动词的运用上颇具匠心:“负/除”、“悬/垂”这两组意义相对的动词的使用,把联意的表达得更为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纵观北纬老师全联,以景寄情,以情赋义,立意高深,有警策之力。欣赏。
采儿简评:求切求奇求新求工,正是北纬老师作品的特点之所在,有章同学析联入木三分,欣赏。 19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4 23:50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6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 【采儿】
遥思海韵沐金风 [雄山云雾]
采儿简评:海韵对菊篱?海韵沐金风?是不是金秋流行混搭啊。{:5_134:}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今且访瘦圃,菊花露后秀缤纷 [雄山云雾]
采儿简评:缤纷,繁多而杂乱。菊花露后傲然挺立,和缤纷的状态相去甚远吧。秀字值得商榷。 12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霞色山光红烂漫
天高气爽乐无边 [雄山云雾]
采儿简评:看见了秋,可水的意象在哪里呐? 15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江南丝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它小、轻、细、雅,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极具个性特色,充分诠释了江南文化。具备了秀雅、委婉、明快、圆润、舒缓、抒情、优美等音乐特色,所用乐器简便易得,演奏形式灵活多变,真可谓雅俗共赏。它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对戏曲、音乐、民俗等各学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说明了它极具平和中正陶冶情操的特性。江南丝竹,也称"苏南丝竹"、"吴越丝竹",音乐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它的兴起繁荣是在民国时期,距今一百多年。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赏丝竹清音,除烦去燥开胸臆
抒江南美景,水秀山青播雅声 [雄山云雾]
采儿简评:实、白,没完全表达出江南丝竹蕴含的魅力。 24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上联:评古论今,有几人真淡泊名利;不辜负时贤的赏识,对得起时贤下榻之情?赞徐孺子是真隐士、真贤人。虽是问句,实已作答。下联:千秋世人知其高风亮节,此处山清水秀,最宜隐居,历代隐伦多多,收句发出:“鱼龙混杂,非真淡泊名利莫隐居”的慨论。发人深省。历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者少,“欲济无舟楫”想乞讨一官半职者多,自然反衬徐孺子之雅。全联意境深远,形象突出,语言简炼,末句余味无穷!
采儿简评:简单粗线条了些,还可以再细致深入点。 17分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5 00:09
本帖最后由 采儿 于 2010-11-7 05:07 编辑
一、应对[30分,每题15分]
1、且倚菊篱斟玉露;【采儿】
对句:还偎桂树品琼浆。【奇薇】
采儿简评: 菊盏斟玉露,桂树有琼浆 吗?真不太清楚。 12分
2、吾亦爱秋山,枫叶霜余红烂漫【云卷】
对句:谁不惜素节,菊花露尽色斑斓。【奇薇】
采儿简评:惜素节和色斑斓有内在联系没有?害是要多考虑分句间、上下联之间的关联。 12分
三、请以“江南丝竹”为题,创作一副成联。[30分]
撰联:琵琶琴瑟,典雅华丽,轻柔旋律抒情丝竹;【奇薇】
锣鼓笛箫,简朴大方,热烈风格写意管弦。【奇薇】
采儿简评:基本涵盖了江南丝竹的乐器,而对丝竹的作用影响描述不多。
24分
四、成联赏析(300字以内)[20分]
南昌孺子亭(北纬42度)
一亭作古今观,谁人可名利烟云,不负时贤长悬榻;
千载知风骨在,此地皆空灵山水,未除尘冗莫垂纶。
奇薇赏析:
全联40字,上下联各20字,采用古韵,悬古音同“县”音,联律是: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全联按古韵合律。联语以游人的心态,观亭而产生感慨:上联以亭的建树,表达了作者对汉代太守陈蕃为何建亭留榻,以及历代修整,作旅游景点,供人欣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下联以歌颂徐稚这位“南州高士”之品行,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徐稚放弃老师聘请高官而不做,在家垂纶休闲为乐趣,而听到老师仙逝的消息后,千里奔丧而赴之”的高贵品质。同时也暗示告诫人们:不要逃避现实,不能在没有扫除“尘冗”的情况下而去“垂纶”,要有勇于奋斗的精神。
采儿简评:过于简单、直叙,还需深入理解作者联意。 17分
二、诗钟[20分]
秋&水[笼纱格]
撰联:波落石出鱼翔底;【奇薇】
天高气爽鸟跃空。【奇薇】
采儿简评:上联为水,以波换水缺少巧思;下联为秋,也基本落于俗套了,还是要多练字。 16分
作者:
北纬42度
时间:
2010-11-7 09:59
辛苦采了,喝口水。
暂时没上榜的考生别气馁,没上榜不代表水平不行,道人说了,刘翔也不是次次都跑第一名,就是个发挥,下一场继续努力。
作者:
山川
时间:
2010-11-7 11:34
本帖最后由 山川 于 2010-11-7 22:49 编辑
请教采儿老师:笼纱格与分咏怎么区别?
无·血(笼纱格)
色污罗裙翻酒夜
贫搜荩箧顾衣时。
如果用分咏格评判,该联当属不合格吧?上比换个色字就能寓血了?不小心打翻了酒菜不一定有血,污了罗裙的很可能是酒菜;下比意象与其说是“无”不如说是“窘”。
暖·二(笼纱格)
月冷山城花不发
春临江水鸭先知
上比字面一幅秋冬夜景,意境中无“二”。
用“意象”呼的办法呼不出上面两名钟的题字吧?
学生是考试时才学了下笼纱格,没有实战经验。用缺字法答了题:
秋&水[笼纱格]
春花明月何时了
绿野青山枉自多 [山川]
还以为上下比不隔,是个过得去的钟。以为原诗句改的地方越少,他人越容易看出隐去的题字;替入的字与原字越不相干越能隐去题字。越符合笼纱格要求。不是偸懒,是认识差异,我还以为是敲得不错,汗。
不争是非但求真知,请赐教!
作者:
东风醉
时间:
2010-11-7 12:07
采儿老师,冒昧的问一句,是不是说,我这就算是举人了。
作者:
小月弯弯
时间:
2010-11-7 12:18
3#
采儿
谢谢采儿老师,细致而精彩的点评。辛苦了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0-11-7 21:08
谢谢采儿老师点评~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8 08:55
回山川同学:
分咏格和笼纱格确实不大好区分,甚至有人认为就是一回事。
个人看法,分咏格更自由些,描写、议论、引申、暗示、用典等各种方法都可以运用,讲求写作者自我的、原创性的思路,只要充分表现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就好;笼纱格相对严格和狭窄一些,讲求借用与所咏主题相关的、约定俗成或已有的成语、专用语、成诗、成词等匠心剪裁,巧意安排,隐去所咏事物的本字重新成句,但上下句读完即可感知出所咏主题,达到“隐而著,藏而显”的效果。
当然,理论是理论,个人理解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本次评卷没有刻意缩紧笼纱格的要求,只要基本咏出主题的特色即可。
山川同学所撰之钟的解析,重点不在笼纱格和分咏格的区别,而是上下句是否紧密扣合了所咏之物。
春花明月何时了
绿野青山枉自多
此钟的重点是,是否可以通过字面的含义或者通过联想感知出“秋”和“水”的主题,显然不能,我们只是看到了“替换掉”(注意:是“替换掉”而不是“隐去”)“秋”和“水”两字的两句诗,这就不符合诗钟的主旨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山川同学同不同意。
作者:
山川
时间:
2010-11-8 12:52
谢谢采儿老师回复!我知道了,老师要求将题字作为上下比表达的对象,象早期笼纱格的“影射法”。我看到的文章说的是“缺(阙)字法”:先找出含有题字的诗句、成语,拿掉题字,尽量多留原字,重新组合成句,重点是上下比工稳,不要求将题字作为主题。在14楼中举的两例就是这些文章中的例子。
学术有不同的派别,小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学生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作者:
奇薇
时间:
2010-11-9 09:41
太谢谢采儿老师的器重了,要不俺又是名落孙山了。
关于“桂树有琼浆”这句,我是借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吴刚捧出桂花酒”来对的,是否妥当?还请采儿老师赐教。
作者:
采儿
时间:
2010-11-9 20:16
露是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露滴生成。当太阳出来有一定的温度时,就自然蒸发了。
上联出句,就是写在青秋的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悠然采菊集露的惬意的场景。窃以为,没有人会在夜里采菊集露吧。
好吧,毕竟不同于参商,大自然是有日月同辉的天象的。但日月同辉一般在月初月底,那时候的月亮是下弦月,不能提供吴刚捧出桂花酒的圆月场景。
1、且倚菊篱斟玉露;
还偎桂树酿琼浆。
如果这样改了 ,就不显得突兀了。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