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渔舟姐姐再跟慌慌捣师傅私塾学成联 2011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2 16:12
标题: 渔舟姐姐再跟慌慌捣师傅私塾学成联 2011年
渔舟姐姐 2011年在慌慌捣师傅私塾学清联300

记录如下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2 16:14
1、        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精读详解]联语写龙井,上联取井,下联取龙。但作者并未死扣龙与井,而是用写景的方式,把龙井嵌入其中。上联写夜里的景色,“夜壑泉归”,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描述,但是写景非常独到,他通过描述来引出你的想象,你要想看到泉归的景象,岂能想象不出黑夜的山壑间月照水映的情形;“渥洼能致千岩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感觉,这种感觉仿佛让你看到“雨”的形成过程,夜里当然看不见“雨”的形成过程,但渥洼的水气是能让人感觉到的,这种水气最后凝结在岩石上。早上看到的湿漉漉的岩石,其实是晚上水气凝结而成。“致”字可谓传神之笔,我们真的很难形象地描写出湿气成水的交换过程,但这一个“致”字非常准确地把这一过程描写完毕,令人惊叹。下联“晓堂龙出”,写景不祥,因为没有具体所指。但看到后分句的描写,指向明确,写景也明确起来:晓堂指早上天际(庭),阳光华灿,祥云如龙,如井下之龙腾天而出。“崖石皆为一片云”,崖石皆是一片阳光之色,也如天上祥云一般。上联“雨”非雨,下联“云”非云,都是艺术联想的产物。

[学联要点]艺术想象与写景。
艺术想象在艺术创作中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但是想象也不能随意地瞎想,它必须是合理的,能准确达意的,符合思维逻辑的。
一副好的意境对联,必然是能唤起读者联想的,没有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的,哪怕对得再工仗、词藻再华丽,都不是一副成功的作品。这是写联时必须要有的一个观念。

[作业]上联写雨,下联写花,请形象地描绘出来。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2 16:16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1-2-12 16:21 编辑

渔舟作业一初稿

题: 晓雨润花
漫舞琼丝满袖,入破旋音幽晓渡。
唤开彩瓣一身,羞含晶露伴香风。

慌慌捣老师评:
漫舞琼丝满袖,还原景象时我们能看见什么?人张开双臂在迎接雨的洗礼吗?这种轻快的情景跟后分句不合。

入破旋音,费解。用词尽量不用生僻的,因为联是给人看的,谁都不会带着字典走,即使在网上看的,谁也不会为了看联而去查百度。上联若要打分,只能给你20分,远不及格。

下联唤字,也不符合情景,绣香风,想象不妥。绣,是突出花儿附着于某个景上,跟香无甚关系。下联40分也不及格。
^^^^^^^^^^^^^^^^^^^^^^^^^
渔舟第一次改作业一
题: 晓雨润花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邀岭翠;
川染一方红,羞含晨露挽香风。


慌慌捣师傅评:
思路已经打开,很好。本题不是诗钟,可犯字面,不忌雨花入联。
邀字再斟酌,要跟“敢”字结合起来。
羞含晨露挽香风可再锤炼一下。

^^^^^^^^^^^^^^^
渔舟第二次改作业一
题: 晓雨润花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
川染一方红,欲赊晨露挽花香。

慌慌捣师傅评:
催字给力,改得很好。赊字乏力,再炼炼,
晨字改成数字会不会好一些?
^^^^^^^^^^^^^^^^^^^^
渔舟第三次改作业一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
川染一方红,欲穿九野挽花香。

注: 将二十八宿分成九野:》:“天有九野,地有九州。”
慌慌捣师傅评:
川染一方红,所指并不明确,需要后分句弥补。
欲穿九野挽花香,不仅要在力上,跟出句相当,还更得要注重写景。

^^^^^^^^^^^^^^^^^^^^^
渔舟第四次改作业一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
川染一方红,欲收晓露挽花香。

慌慌捣老师评阅
上联千和五形成自对,下联相同位置也应形成自对。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
川染万丛红,更收百露酿花香。
^^^^^^^^^^^^^^^^^^^^^^^^^^^^^
作业一定稿

题: 晓雨润花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
川染万丛红,更收百露酿花香。

2011.02.12
作者: 壶中岁月    时间: 2011-2-16 01:43
姐姐好勤奋啊!{:5_141:}
作者: 东城春早    时间: 2011-2-17 13:44
姐姐勤奋!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9 22:40
谢谢 岁月

谢谢 东城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9 22:46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1-2-19 22:48 编辑

2:上天竺寺 前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慌慌捣老师写:精读详解]上天竺寺是西湖佛寺久负盛名的观音道场。《天竺山志》载:东晋咸和初,慧理来灵隐卓锡,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此联根据这些传说或记载,加以发挥而成。上联写寺庙北朝始建,却别出心裁换另一种说法,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就不肯走了,佛都喜欢的地方,自然是灵山福地。灵鹫:灵鹫山,是当年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是佛祖之山。洛迦,在佛典中是观世音菩萨说法的地方,是佛教圣地。下联写此处是佛教圣地,也是用另一种说法,因为佛刹庄严,这里的山都成了灵鹫山,连洛迦也从南海搬来了。

[
学联要点]如何选材。
为景点或建筑物写联,现在流行写长联,写得很满、很紧,把历史和面貌都写到了,这都是吃苦不讨好的做法,尽管这样的联获奖不在少数,但这样的联不可能流传下去。因为这些景点和建筑物需要的不是楹联形式的广告和说明,也不需要露骨的赞美,而是要通过楹联的文化内涵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此选材上要注意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加以各种艺术加工,使联语增添灵性和文化品味。


作业]为三门峡宝轮寺塔写一副对联,要求提炼材料。
有关资料http://baike.soso.com/v5920798.htm?sp=SST%E5%AE%9D%E8%BD%AE%E5%AF%BA%E5%A1%94
三圣舍利宝塔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1-2-19 22:50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1-2-19 22:56 编辑

渔舟第一次作业二
迭涩砖层生雅韵
蛙鸣宝塔自回声

慌慌捣师傅好 俺分析了这个三门峡宝轮寺塔的特点有二
一是建筑学特点 一是回声特色 因此写初稿如下 敬请师傅评阅

: 三圣舍利宝塔

迭涩密檐尊舍利
磨拳扣石待蛙声
^^^^^^^^^^^^
渔舟第一次改作业二

: 三门峡宝轮寺塔
檐寒知夜久,
木鱼不睡听铃铎;
何事引呱声,
缘客相邀扣石门。

2011.02.12
^^^^^^^^^^^^^^^^^^^^^^
慌慌捣师傅评阅:
铃铎,意单,可改成铃语。
石门,意单,可改成佛门。
这样改过之后,因为给了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信息量就会增大许多。
檐寒知夜久跟后分句关联不大,引呱声也跟后分句关联不大。


^^^^^^^^^^^^^^^^^^^^^^^^
渔舟第二次改作业二

题: 三门峡宝轮寺塔
奇檐收塔顶,木鱼不睡听铃语;
击掌悟蛙鸣,缘客相邀扣佛门。


注: 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
渔舟学习分析关联:
上联前句隐含此塔建筑特色给读者一探讨的想象空间. 后分句接檐上铃铎所发禅意
下联前句表达了此塔的回声特点:击掌会引起呱声. 后分句是有缘人入禅境
上下联的关联就在从不同角度入禅意

敬请师傅指正


慌慌捣师傅评阅
奇檐收塔顶跟木鱼听铃语没有关系;
击掌悟蛙鸣,有些奇怪,欠准确,相邀也不准确。
^^^^^^^^^^^^^^^^^^^^^^^^^^^^^
渔舟第三次改作业二

题: 三门峡宝轮寺塔
奇檐悠月铎,木鱼不睡听铃语;
瑞塔拜祥云,缘客求禅扣佛门。

师傅好:

我想月铎 应该跟铃语有关联

拜 跟 求有关系 不知道这次行不行 请师傅指教


慌慌捣师傅评阅
仍然没有理顺前后的关系,或者前面的内容并非后面所需要的,所以怎么弄都无法搞定。
前面的内容要给木鱼不睡听铃语进行铺垫,而前面有什么材料?檐、铎、风、铎响,跟听铃语相关的是铎响,为何要听?或许这也是诵经的声音?把关系理清之后,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写: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下联也要这般地把关系理顺,如果是写回音的话,一定要写清楚,不能让读者不解或误会。

^^^^^^^^^^^^^^^^^^^^^^^^^
渔舟第四次改作业二

: 三门峡宝轮寺塔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叩石蛙鸣乐! 宝塔回音荡此声。

师傅好 我想必须写叩石蛙鸣的回声了 不然就不是这个塔的独有的特色了
不知道这次写的咋样 请师傅辛苦再评阅

慌慌捣老师评阅
宝塔回音荡此声,此句毫无内涵,先把这句写好,在内涵上至少要跟上联相当。

^^^^^^^^^^^^^^^^^^^^^^^^^^^
渔舟第五次改作业二

: 三门峡宝轮寺塔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烟月修禅道,云影无嗔伴磬空。

慌慌捣评阅
烟月,云影,皆无关于寺塔,有落笔无根之感。可考虑塔边或塔内的物质。
^^^^^^^^^^^^^^^^^^^^^^^^^^^
渔舟第六次改作业二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小僧修禅道,击棒无嗔伴磬空。

师傅好 这里的 击棒 不知道用词是否恰当 我的意思是: 那个小僧一下一下的击打那个

慌慌捣老师评阅
下联不行,再想想看,期待灵感出现。
小僧修禅道,如果用律来看,是不行的,不用律看,也没关系。
^^^^^^^^^^^^^^^^^^^^^^^^^^^^^^^^^^^^^^^^^^^^^^^^^^^^^^^^^^
渔舟第七次改作业二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消尘念    寺柏无须扫佛门。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蛙塔谙回壁    净寺闻呱叩石声。


慌慌捣老师评阅
净地消尘念,改净地无尘念,这句妙思。寺柏无须扫佛门瞎凑。
蛙塔谙回壁  净寺闻呱叩石声。也是瞎凑。

^^^^^^^^^^^^^^^^^^

渔舟第八次改作业二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天道随缘入佛门。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旁骛清空见慧根。

慌慌捣师傅评阅
   注意句子的关系。如 木鱼不睡听铃语
木鱼为什么不睡,而听铃语呢?因为木鱼是佛家的东西,而铃语又似在念经,这关系就非常自然。木鱼不睡,拟人,有趣,对联应在情趣上也有所对仗。
这个句子,木鱼听铃语是很通的,对句删掉两字个,看是否一样成立。

^^^^^^^^^^^^^^^^^^^^^^^^^^^^^^^^^^^^^^^^
    渔舟第九次改作业二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禅舍留门入慧心。

慌慌捣师傅评阅
把关系理顺就好多了,另外提醒一下,一楼的[精读详解]是我写的,留意看下。
再把对仗动一下,就可以了。

^^^^^^^^^^^^^^^^^^^^^^^^^^^^^^^^^^^^^^^^^^^
师傅好 我正感觉禅舍这个词不是非常恰当 现在看了你的 精读详解 发现一可用的词 佛刹



渔舟第九次改作业二
风檐谁诵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佛刹留门入慧心。

慌慌捣老师评阅

后分句应该跟无尘念联系起来,改禅舍常清,跟禅舍联系起来,该居慧心
风檐诵佛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禅舍常清居慧心。
也可以自己再改一下,我只是告诉你方法。句子间要有联系

^^^^^^^^^^^^^^^^^^^^^^^^^
谢谢师傅 我明白了你说的方法。是前后分句间要有紧密联系。 就用师傅给我改的这个吧

渔舟学写作业二

定稿
题目:三门峡宝轮寺塔
风檐诵佛经?木鱼不睡听铃语;
净地无尘念,禅舍常清居慧心。








作者: 东城春早    时间: 2011-2-28 18:38
70岁的姐姐还如此勤奋学习,敬佩!{:5_105:}
作者: 梅弄影    时间: 2011-3-3 18:01
学生刻苦,老师用心。
作者: 辉玲晴子    时间: 2013-1-1 10:18
我来学习
作者: 湘君    时间: 2013-1-6 03:48
认真学习
作者: 小渔村淼淼    时间: 2013-3-4 21:16
不是300首吗?怎么只有12楼,这贴好,愿意跟在渔姐姐后面学。
作者: 小渔村淼淼    时间: 2013-3-4 21:37
题目: 晓雨润花
天挥千把汗,敢叫五更催岭绿;[渔舟]
川染万丛红,更收百露酿花香。[渔舟]

晓雨润花红胜火 [淼淼]
江堤春水绿如兰 [淼淼]
甘露杨枝洒,浸染百花红胜火 [淼淼]
柳帘紫燕穿,春来江水绿如兰 [集句]

作者: 小渔村淼淼    时间: 2013-3-4 21:50
题目:三门峡宝轮寺塔
风檐诵佛经?木鱼不睡听铃语;[渔舟]
净地无尘念,禅舍常清居慧心。[渔舟]

风铃阵阵,梵音惊醒红尘客[淼淼]
佛号声声,空有参通大智人[淼淼]
下联不满意,再想一下。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