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东窗晓月学习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8 10:16
标题:
东窗晓月学习笔记
颇有心得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8 10:17
“双声词”、“叠韵词”和“连绵词”
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现代汉语》(2000年版)中说——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开讲的词。又叫衍生词,……。又可分为双声的、叠韵的和非双声叠韵的三类。
“双声词是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叠韵词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连绵词。
“非双声叠韵词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的连绵词。”
——我认为,该课本对“连绵词”的定义无误,而对“双声词”和“叠韵词”的定义有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双声词”和“叠韵词”是否都属于“连绵词”?有没有不是“连绵词”的“双声词”和“叠韵词”?
先看看两种高质量的工具书上是怎么说的。
《辞海》(1979年版)——
“双声:音韵学名词。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伶俐,声母同是i;美满,声母同是m。古今南北的读音不同,两字是否双声,须依时地条件而定。
“迭(叠)韵:音韵学术语。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如依稀(普通话同属i韵,《广韵》同属‘微’韵)、连绵(普通话同属an韵,《广韵》同属‘仙’韵)、徘徊(普通话同属ai韵,《广韵》同属‘灰’韵)、荒唐(普通话同属ang韵,《广韵》同属‘唐’韵)。古今南北读音不同,两字是否迭韵,须依时地条件而定。”
《现代汉语词典》(1999年本)——
“两个字或几个字的声母相同叫双声,例如‘公告’、‘方法’。
“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叫叠韵,例如‘阑干’、‘千年’。”
——这里都只管“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两个字的韵部(或韵母)相同”,并不要求这个词一定是“连绵词”。从举例上看,“美满”、“公告”、“方法”是“双声词”却不是“连绵词”,“连绵”、“千年”是“叠韵词”却也不是“连绵词”。
再看两种教材里是怎么讲的。
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中师《现代汉语知识》(1999年版)——
“由声母相同的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双声词。例如:奔波、澎湃、美妙、芬芳等。
“由韵母相同,或者韵腹、韵尾相同的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叠韵词。例如:优厚、蜻蜓、瀑布、光芒等。
“连绵词中含有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
——这样讲完全正确。
二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高校《现代汉语》(1981年版)——
“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其中有双声的,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双声的: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这样讲虽然不错,但是稍嫌“粗疏”,给后来的不求甚解者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陷阱”:他们把这“双声的(连绵词)”误解成了“双声词”的全部,把这“叠韵的(连绵词)”误解成了“叠韵词”的全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8 10:22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字)联缀而成,只有一个语素的词。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称为双声连绵词;有的是韵母相同,称为叠韵连绵词;有的是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称为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有的是声母和韵母都相同,称为双声叠韵连绵词,又称为叠词。具体地看:
双声连绵词:指的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声母相同的词。例如:参差(cen ci),忐忑(tan te),仿佛(fang fo),玲珑(ling long),尴尬(gan ga)等。
叠韵连绵词:指的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韵母相同的词。例如:从容(cong rong),窈窕(yao tiao) ,彷徨(pang huang),烂漫(Ian man),逍遥(xiao yao)等。
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指的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的词。例如:芙蓉(fu rong),蝴蝶(hu die),蝙蝠(bian fu),蛤蚧(ge jie)等。
双声叠韵连绵词:指的是由两个相同音节连缀,声母和韵母都相同的词。例如:夭夭 萋萋 历历(li li) 萧萧(xiao xiao) 滚滚(gun gun)等。
连绵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现象,在写诗作文中,经常会用到连绵词。《诗经》的开篇《关雎》,全文只有二十句话,就用了十二个连绵词。连绵词如果用得好,就会使诗歌的语言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效果。
首先, 连绵词能够增强诗歌语言的形象美。诗歌中恰当地使用连绵词,能够准确地描摹人、事和情景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诗人往往用连绵词来刻画栩栩如生的形象,借此表达思想感情,把读者引入到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用“潋滟”描摹水光,用“空蒙”描摹山色,惟妙惟肖,无可匹敌。
其次,连绵词能够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诗歌中恰当地使用连绵词,能够使诗歌形成和谐的节奏和音韵,让人产生一种音乐美感。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反复使用连绵词二三十处,正是这些连绵词的反复出现,使《长恨歌》读起来玲玲作响,优美异常,令人百读不厌。
其三:连绵词能够增强诗歌语言的色彩美,诗歌中恰当地使用连绵词,能够使诗歌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的色彩,使诗歌产生一种和谐的色彩美感。如《诗经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中“灼灼”就准确地描绘了桃花灿烂鲜艳的色彩,又如:《诗经 采蘩》中的“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用“僮僮”描绘奴隶主贵族穿着那种精致漂亮的服装的光鲜,给人感觉非常靓丽,难以用其他的词来形容。
其四,连绵词能够增强诗歌的形式美,尤其是格律诗中的对仗和楹联的创作,连绵词的作用尤为重要。楹联创作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当然也要求连绵词对连绵词,如:《杭州梅竹亭联》:“雪里梅花红烂漫,霜间竹叶碧玲珑。”又如《福州春意亭联》:“莺啼燕语芳菲节,蝶影蜂声浪漫诗。”这两联中,烂漫对玲珑,芳菲对浪漫,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对仗非常工整。格律诗中的对仗也是如此,如: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都是连绵词用得非常好的例子。
作者:
福星高照
时间:
2011-3-8 17:25
东窗晓月同学是研究生?
作者:
恋联练联
时间:
2011-3-8 21:52
学习了。
作者:
缅甸哥
时间:
2011-3-8 22:06
缅甸也来学习学习。
作者:
岚雪
时间:
2011-3-8 22:21
语法大讲堂{:5_108:}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9 10:49
第一类 (甲)天文门 例字:天、空、日、月、风、雨、雷、电、云、霞、烟、星、阴、阳、雾、露、火 (乙)时令门 例字:年、岁、月、日、时、更、刻、分、世、节、春、夏、秋、冬、晨、夕、朝、晚、 午、昼、夜、寒、暑、晴、晦、昏、晓 第二类 (甲)地理门 例字:地、土、山、水、江、河、川、湖、海、波、浪、涛、潮、冰、池、洲、林、潭、 泽、渠、桥、乡、村、关、塞、城、市、道、路、国、郭、郊、州、县、郡、镇 (乙)宫室门 例字:房、宅、庐、舍、楼、台、堂、馆、斋、宫、室、阁、门、户、街、巷、寺、观、 庙、店、垒、仓、库、栏、梁、柱、阶 第三类 (甲)器物门 例字:舟、船、车、辇、钟、鼓、床、榻、枕、席、旗、角、干、戈、刀、剑、箭、灯、 镜、案、香、烛、炉、壶、杯、樽、盘、碗、缸、钱、瓶、瓮 (乙)衣饰门 例字:衣、裳、襟、裙、裾、巾、冠、帽、环、钗、带、杖、履、靴、袍、衫、裟、扇、 冕、盔、甲 (丙)饮食门 例字:酒、茶、茗、糕、饼、药、丹、餐、酿、醅、盐、酱、浆、饭、肴、羹、粥、蔬、 菜、汤、蜜 第四类 (甲)文具门 例字:笔、墨、纸、砚、印、筒、筹、签、书、剑、琴、瑟、弦、萧、笛、棋、卷、轴、 简、策、册、毫、幅 (乙)文学门 例字:诗、书、赋、章、句、经、论、集、策、约、文、字、信、函、诏、令、符、旨、 篇、碑、词、辞、咏、歌、谣、制、典、籍、图、画 第五类 (甲)草木花果门 例字:树、木花、草、藤、萝、杨、柳、菊、桂、枝、叶、桃、李、苔、萼、蕊、芦、莲、 蒲麦、禾、松、荷 (乙)鸟兽虫鱼门 例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鸟、雀、鹊、鱼、虾、蟹、 蝉、龟、鹅、鸭、燕、雁、鹤、鹏、鸿 第六类 (甲)形体门 例字:身、心、肌、肤、骨、肉、发、头、手、首、眼、目、面脸、眉、腰、胸、声、色、 音、容、影、须、鬓、羽、毛、牙、齿、爪、角 (乙)人事门 例字:功、名、恩、怨、愁、闲、才、情、歌、舞、吟、笑、言、谈、思、想、爱、憎、 荣、辱、品、行、德、性、灵 第七类 (甲)人伦门 例字:兄、弟、父、母、君、臣、夫、妻、师、友、姑、嫂、儿、女、叔、伯、圣、贤、 仙、佛、王、候、将、相、军、士、兵、农、渔、樵、僧、道、尼 (乙)代名对 例字:吾、我、余、予、汝、尔、君、子、他、谁、何、孰、或、自、己、相、者、人、 某 第八类 (甲)方位对 例字:东、南、西、北、中、外、里、边、前、后、左、右、上、下 (乙)数目对 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两、双、对、独、 孤、单、数、几、再、群、诸、众、满 (丙)颜色对 例字:红、黄、白、黑、青、绿、赤、紫、翠、苍、蓝、碧、朱、丹、绯、殷、金(黄)、 银(白)、玉(白)、粉(白)、皓、素、彩、玄 (丁)干支对 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戍、亥 第九类 (甲)人名对 (乙)地名对 第十类 (甲)同义词连用 例联: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 (乙)反义词连用 例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丙)连绵词 例联:桃花红压玻璃水==萍藻深藏翡翠鱼 (丁)重叠字 例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第十一类 (甲)副词 例字:忽、渐、才、已、将、欲、即、皆、俱、怎、岂、空、徒、枉、每、亦、又、却、 莫、休、不、未、只、但、尚、复、可、能、尝 (乙)连介词 例字:与、共、同、并、且、还、于、而、则、因、为、之 (丙)助词 例字:也、矣、焉、哉、乎、耶、尔、耳、兮、然、止、之 由于词的多义性,以上的分类并没有绝对性,有时候一个字分属于两三个门类,如 “月”,既属天文,又属时令。某些不同门类的词也经常并称,如“天”与“地”, “诗”与“酒”,可以并对,而成为工对的。 凡不同门而同类的字,性质最近。既不同门,又不同类,但是邻近的,也往往用作对
作者:
灌水无罪
时间:
2011-3-9 11:37
偷偷进来学习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9 16:36
名词是词性的一种,也是实词的一种,是指待人、物、事、时、地、情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词。
动词,就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子句都有一个动词,要表示第二个动作时可使用不定词、动名词、对等连接词、从属连接词或增加子句等方法连结。
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数词,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3-9 16:37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5-9 16:11
沉下来了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5-9 16:12
诗与联,可以来往但不互通
作者:
望海
时间:
2011-7-16 11:25
诗与联,可以来往但不互通
东窗晓月 发表于 2011-5-9 16:1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习晓月大作,体会辛苦,敬花。。。。。。
作者:
望海
时间:
2011-7-16 11:26
叠韵词,讲的不错。。。。。。。。谢谢·
作者:
三茎老须
时间:
2011-7-18 09:59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开讲的词。又叫衍生词,……。又可分为双声的、叠韵的和非双声叠韵的三类。
从逻辑的角度讲,教材没错。连绵词分为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并不等于说双声、叠韵都是连绵词啊。正如说人是动物,可并不等于说动物都是人啊。
作者:
东窗晓月
时间:
2011-7-30 15:29
楼上说的极是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