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二期一年级C组二讲作业提交处
[打印本页]
作者:
一袭衣香染月
时间:
2011-7-13 16: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净乐
时间:
2011-7-14 23:19
C18--净乐
作业一
(一)《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如柏森森:就是翠柏成林,郁郁葱葱。
(二)《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上景下情。
2、有兴的手法。乘黄鹤而去 空余
(三)《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情景交融
2、有兴 如思华年
(四)《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情景交融
2、有兴 如伤客心 万方多难
(五)《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情景交融
2、为赋 全是交代时间 地点 和景色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3: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4: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作业二
夏趣
文:净乐
烈日炎炎做甚么?池塘沿岸赏清荷。
莲花朵朵正娇艳,鱼尾轻轻摇碧波。
欣赏柳间嬉戏燕,喜欢水下自游鹅。
老天陡降倾盆雨,湿我全身好细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易仁
时间:
2011-7-15 23:49
本帖最后由 易仁 于 2011-7-17 20:59 编辑
c13一人交作业,烦请老师评点{:5_129:}
作业一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其一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戌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以三城白雪扣题,再展南浦清江伏笔,用比兴手法,接风尘弟隔,孤寂一身涕泪流。。。。。
其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上情下景。首句赋写扣题,寄情于事,欣喜若狂。想象春光明媚万里做伴穿三峡向洛阳。
其三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此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句句寄情于景,议事见情。
其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扣题。
其五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全诗写景,寄情于景。感叹天地古今,贤愚同归。
作业二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上景下情的章法,起句写景扣题,为抒情打下伏笔。
作业三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感怀6.10詹桥泥石流
詹桥秃岭乌云聚 大雨滂沱似倒河
崩石隆隆鸣谷响 泥流滚滚没村过
人禽梦里成新鬼 天地尤中唱挽歌
绿水青山犹自在 何如今日祸灾多
作者:
冰壶秋月
时间:
2011-7-16 08:56
本帖最后由 冰壶秋月 于 2011-7-16 09:12 编辑
C7冰壶秋月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1、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写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景美而情不欢。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上情下景: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诗人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4、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对当年历史的回顾。
5、长 安 秋 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总揽长安全景,深秋的拂晓,眼前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借以抒发思乡情。
二、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起句的景物不可太满,给承句空间。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关系
注意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注意4:选取的景物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要与心情格调吻合。
注意6:
起句扣题。
注意
7
: 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白洋淀观荷
烈日炎炎如火逐,白洋淀里赏荷塘。
娇花艳丽朝霞脸,阔叶翩跹翠玉棠。
几顷淤泥铺彩绮,千年君子溢华章。
流连画卷稍开悟,境遇无关绽雅芳。
作者:
亦如云
时间:
2011-7-16 16:31
C组08-与如云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前两联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后两联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年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作者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后联有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作者前2联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后2联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此诗是上景下情交融。
2、用兴的手法,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情景交融。
2、这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 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比如题目是夏夜,你选的景物是太阳当空照。或者写月的时候同时写雨,这些都是不符合自然逻辑的。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扣题。
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荷
寻香湖翠上兰舟 风拂涟漪鱼戏游
碧玉莲台童子抱 红荷凝露掩娇羞
回眸妆扮惊观客 出水芙蕖醉意柔
欲将爱符和笛诉 怕为相思惹江愁
作者:
蕙质兰心
时间:
2011-7-16 20:05
C组10—蕙质兰心: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1)《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
(2)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上景下情
2、起句写景,用了兴的手法。
(3)《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情景交融
2、起句无比兴手法,用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
2、起句直接扣题,用了赋的手法
(5)《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情景相融
2、起句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没有用比兴手法。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作者:
云心冉冉
时间:
2011-7-18 14:50
C组12 云心冉冉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情景交融
2起句属于兴起,用昔人已去,此地空余渲染愁情,也是起句扣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上情下景
2本诗用传说起句,一个“空”表明了本诗的悲凉的基调,是兴起。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上情下景
2本诗起句不是兴起,是直接赋起。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情景交融
2本诗以回忆起句,用花开又一年,但作者无喜悦之情,反而心事满腹,虽然语句平淡,但用意很深,是兴起。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猿啸哀,其实是暗喻自己的心情,用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扣题登高。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除非是刻意地需要,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 。
作者:
小袖盈风
时间:
2011-7-18 15:37
本帖最后由 小袖盈风 于 2011-7-18 19:36 编辑
小袖盈风2讲作业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情景交融
2.起句没用兴的手法,直接用赋的手法。
3.作者从昨夜的星辰,从画楼到桂堂,回忆他们昨夜相聚的美好时光,作者是借喻。
《无题·其二》
作者: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上景下情。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3.作者由景到情,过渡的很自然,最后一句,写的最好,把相思写到了极致!欣赏!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3.作者还是用直白的语言,用景的起句,带出了对客的思念,写法细腻。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3.作者有景来抒情,用字精确,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隋宫》
作者: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3.作者用词很美,景的描写也特别到位。欣赏!
作业二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作者:
汔可小安
时间:
2011-7-18 16:16
C组-16 汔可小安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寄李儋元锡》《宿府》《阁夜》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登楼》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情景交融
《寄李儋元锡》是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宿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阁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因朝政黑暗,诗人忧心如焚。在万方多难时登楼,一登楼便见花开近楼,多难之时, 以花不解人意,而伤心。兴起 起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诗人听见当时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的心情,热泪沾衣,情景融合。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开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以花开花落又一年, 来作为怀友的起句。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以清秋时井边梧桐都觉寒,何况诗人在清秋时节独宿江城呢?因为独宿,寂寂长夜,孤灯照壁,烘托诗人不禁悲凉,无限感慨。兴起 起句。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天涯岁暮,夜不能寐,百感交集。起句写年终白日何其短,家乡霜雪后的深夜何其寒。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春思》
摇头小草若深思,树底黄莺好俏皮。
轻啭一声心怒放,扑腾几次影迷离。
东西张望来人否,左右细听无客时。
低语问花春几许,为何顾盼已成痴。
作者:
琴台飞歌
时间:
2011-7-18 16:16
本帖最后由 琴台飞歌 于 2011-7-18 16:19 编辑
飞歌交作业了,烦请老师评阅{:5_130:}
(一)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情景交融
2.全诗寄情于景,起句亦是如此,通过对花,高楼,景物的描述,寄托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感伤,用了兴的手法。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
2.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听到消息,喜极而泣,直言其事。
(三)《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上景下情
2.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描写郊游野望的景象。
(四)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情景交融
2.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五)行经华阴
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1.上景下情
2.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言写景。
二.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其他地方的。
惭愧!我还不会作诗啊!{:5_137:}
作者:
蓼萧
时间:
2011-7-19 01:59
本帖最后由 蓼萧 于 2011-7-19 02:03 编辑
C组03号蓼萧
作业一:
1、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1、上景下情。上半部分描写江城傍晚阴雨绵绵以烘托气氛;下半部分写人在雨中的情态,借以抒情。
2、起句兴,以城上春云起兴,继而描写林花、水草的姿态。
2、《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答:
1、情景交融,整首诗贯穿始终的都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
2、起句未兴,用赋的手法借景抒情。
3、《秋兴》 杜甫
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答:
1、情景交融。
2、起句兴,“伤”字点题,以景带情,铺排凄凉的氛围叙写悲伤情调,句句有景,句句推情。
4、《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答:
1起句兴,首2句用对仗开篇。
2、全诗只有首2句写景,其它各句抒情。
5、《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答:
1、全诗情景交融。
2、起句兴,首2句交代时间和地点,然后以山水和鸟状景抒情。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
1一、注意景物不要太多;
2、注意前后分句的关系,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等。
3、注意选取的景物跟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相关,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逻辑。
5、以景语开头时要选与心情相符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紧扣题目,切忌顾左右而言他。
7、时间、地点一般要放在起句交代。
作业:《七律•樱花节》
京城四月动芳情,烂漫枝头含笑迎。
人似钱塘潮赶浪,车如流水寸难行。
遥遥玉殿仙衣幻,灼灼龙宫红粉倾。
几度依依挥手别,怡然梦里咀华英。
作者:
小袖盈风
时间:
2011-7-19 07:33
本帖最后由 小袖盈风 于 2011-7-19 07:37 编辑
二期一年级C组二讲作业
C组03号蓼萧
作业一:
1、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1、上景下情。上半部分描写江城傍晚阴雨绵绵以烘托气氛;下半部分写人在雨中的情态,借以抒情。
2、起句兴,以城上春云起兴,继而描写林花、水草的姿态。
2、《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答:
1、情景交融,整首诗贯穿始终的都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
2、起句未兴,用赋的手法借景抒情。
3、《秋兴》 杜甫
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答:
1、情景交融。
2、起句兴,“伤”字点题,以景带情,铺排凄凉的氛围叙写悲伤情调,句句有景,句句推情。
4、《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答:
1起句兴,首2句用对仗开篇。
2、全诗只有首2句写景,其它各句抒情。
5、《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答:
1、全诗情景交融。
2、起句兴,首2句交代时间和地点,然后以山水和鸟状景抒情。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
1一、注意景物不要太多;
2、注意前后分句的关系,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等。
3、注意选取的景物跟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相关,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逻辑。
5、以景语开头时要选与心情相符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紧扣题目,切忌顾左右而言他。
7、时间、地点一般要放在起句交代。
作业:《七律•樱花节》
京城四月动芳情,烂漫枝头含笑迎。
人似钱塘潮赶浪,车如流水寸难行。
遥遥玉殿仙衣幻,灼灼龙宫红粉倾。
几度依依挥手别,怡然梦里咀华英。
---------------------------------------------------------------------------------------------- ----
C7冰壶秋月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1、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写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景美而情不欢。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上情下景: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诗人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4、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对当年历史的回顾。
5、长 安 秋 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总揽长安全景,深秋的拂晓,眼前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借以抒发思乡情。
二、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起句的景物不可太满,给承句空间。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关系
注意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注意4:选取的景物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要与心情格调吻合。
注意6: 起句扣题。
注意7: 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白洋淀观荷
烈日炎炎如火逐,白洋淀里赏荷塘。
娇花艳丽朝霞脸,阔叶翩跹翠玉棠。
几顷淤泥铺彩绮,千年君子溢华章。
流连画卷稍开悟,境遇无关绽雅芳。
--------------------------------------------------------------------------------------------------
C组08-亦如云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前两联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后两联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年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作者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后联有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作者前2联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后2联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此诗是上景下情交融。
2、用兴的手法,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情景交融。
2、这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 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比如题目是夏夜,你选的景物是太阳当空照。或者写月的时候同时写雨,这些都是不符合自然逻辑的。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扣题。
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荷
寻香湖翠上兰舟 风拂涟漪鱼戏游
碧玉莲台童子抱 红荷凝露掩娇羞
回眸妆扮惊观客 出水芙蕖醉意柔
欲将爱符和笛诉 怕为相思惹江愁
----------------------------------------------------------------------------------------------
C组10—蕙质兰心: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1)《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
(2)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上景下情
2、起句写景,用了兴的手法。
(3)《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情景交融
2、起句无比兴手法,用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
2、起句直接扣题,用了赋的手法
(5)《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情景相融
2、起句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没有用比兴手法。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作者:
小袖盈风
时间:
2011-7-19 07:41
本帖最后由 小袖盈风 于 2011-7-19 07:48 编辑
C组12 云心冉冉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情景交融
2起句属于兴起,用昔人已去,此地空余渲染愁情,也是起句扣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上情下景
2本诗用传说起句,一个“空”表明了本诗的悲凉的基调,是兴起。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上情下景
2本诗起句不是兴起,是直接赋起。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情景交融
2本诗以回忆起句,用花开又一年,但作者无喜悦之情,反而心事满腹,虽然语句平淡,但用意很深,是兴起。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此诗是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猿啸哀,其实是暗喻自己的心情,用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扣题登高。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除非是刻意地需要,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 。
-----------------------------------------------------------------------------------------------------
c13一人交作业,烦请老师评点
作业一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其一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戌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以三城白雪扣题,再展南浦清江伏笔,用比兴手法,接风尘弟隔,孤寂一身涕泪流。。。。。
其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上情下景。首句赋写扣题,寄情于事,欣喜若狂。想象春光明媚万里做伴穿三峡向洛阳。
其三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此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句句寄情于景,议事见情。
其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扣题。
其五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全诗写景,寄情于景。感叹天地古今,贤愚同归。
作业二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上景下情的章法,起句写景扣题,为抒情打下伏笔。
作业三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感怀6.10詹桥泥石流
詹桥秃岭乌云聚 大雨滂沱似倒河
崩石隆隆鸣谷响 泥流滚滚没村过
人禽梦里成新鬼 天地尤中唱挽歌
绿水青山犹自在 何如今日祸灾多
-----------------------------------------------------------------------------------------------------------------
C15-飞歌交作业了,烦请老师评阅
(一)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情景交融
2.全诗寄情于景,起句亦是如此,通过对花,高楼,景物的描述,寄托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感伤,用了兴的手法。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
2.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听到消息,喜极而泣,直言其事。
(三)《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上景下情
2.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描写郊游野望的景象。
(四)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情景交融
2.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五)行经华阴
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1.上景下情
2.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言写景。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其他地方的。
惭愧!我还不会作诗啊!
------------------------------------------------------------------------------------------------------------
C组-16 汔可小安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寄李儋元锡》《宿府》《阁夜》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登楼》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情景交融
《寄李儋元锡》是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宿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阁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因朝政黑暗,诗人忧心如焚。在万方多难时登楼,一登楼便见花开近楼,多难之时, 以花不解人意,而伤心。兴起 起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诗人听见当时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的心情,热泪沾衣,情景融合。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开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以花开花落又一年, 来作为怀友的起句。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以清秋时井边梧桐都觉寒,何况诗人在清秋时节独宿江城呢?因为独宿,寂寂长夜,孤灯照壁,烘托诗人不禁悲凉,无限感慨。兴起 起句。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天涯岁暮,夜不能寐,百感交集。起句写年终白日何其短,家乡霜雪后的深夜何其寒。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春思》
摇头小草若深思,树底黄莺好俏皮。
轻啭一声心怒放,扑腾几次影迷离。
东西张望来人否,左右细听无客时。
低语问花春几许,为何顾盼已成痴。
----------------------------------------------------------------------------------------------------------
C18--净乐
作业一
(一)《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如柏森森:就是翠柏成林,郁郁葱葱。
(二)《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上景下情。
2、有兴的手法。乘黄鹤而去 空余
(三)《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情景交融
2、有兴 如思华年
(四)《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情景交融
2、有兴 如伤客心 万方多难
(五)《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情景交融
2、为赋 全是交代时间 地点 和景色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3: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4: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作业二
夏趣
文:净乐
烈日炎炎做甚么?池塘沿岸赏清荷。
莲花朵朵正娇艳,鱼尾轻轻摇碧波。
欣赏柳间嬉戏燕,喜欢水下自游鹅。
老天陡降倾盆雨,湿我全身好细罗。
作者:
小袖盈风
时间:
2011-7-19 07:46
本帖最后由 小袖盈风 于 2011-7-19 07:50 编辑
小袖盈风2讲作业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情景交融
2.起句没用兴的手法,直接用赋的手法。
3.作者从昨夜的星辰,从画楼到桂堂,回忆他们昨夜相聚的美好时光,作者是借喻。
《无题·其二》
作者: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上景下情。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3.作者由景到情,过渡的很自然,最后一句,写的最好,把相思写到了极致!欣赏!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3.作者还是用直白的语言,用景的起句,带出了对客的思念,写法细腻。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3.作者有景来抒情,用字精确,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隋宫》
作者: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3.作者用词很美,景的描写也特别到位。欣赏!
作业二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作者:
梨云
时间:
2011-7-20 00:49
本帖最后由 梨云 于 2011-7-20 03:10 编辑
C-19梨云作业
一、第一题五首例作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是上情下景。
2,起句用的是兴 指出了昔人已去楼空。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这首主要是情景交融。
2,起句用的是兴,凤凰以前游过不知道,但现在的确是凤去台空。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这首是上情下景。
2,起句用的是兴,表达了谪宦楚客悲的心情。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这首是情景交融。
2,起句用的是兴,从莺燕报新年表达了作业乡思之情。
《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这首是上景下情。
2,起句用的不是兴,是赋。直接写当时新春的景。以景喻情。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应该注意
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不能全写完无法再接!
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比如悲调不能写莺歌燕舞。
6:起句一定要直入主题。把文章的三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放在起句来交待,最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题目自拟)
学诗
倦影归家羡暮鸥,云经夏雨小村浮。
临屏尚问群中友,回复迟贴第几楼?
纵负三经吟远志,凭谁五鬼说风流。
生平念想皆为劫,一涌诗心万虑收。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12:13
C
组
03
号蓼萧
作业一:
1
、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1
、上景下情。上半部分描写江城傍晚阴雨绵绵以烘托气氛;下半部分写人在雨中的情态,借以抒情。
2
、起句兴,以城上春云起兴,继而描写林花、水草的姿态。
影子
:
老杜的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实景的描写
,
应该属于景中带情的
,
只是这情我们必须细细琢磨才能体会得了
,
起句兴起
,
完全正确
..
2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答:
1
、情景交融,整首诗贯穿始终的都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
2
、起句未兴,用赋的手法借景抒情。
影子
:
你的看法跟我的意见一致
!
给你打十分哈
.
3
、《秋兴》
杜甫
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答:
1
、情景交融。
2
、起句兴,
“
伤
”
字点题,以景带情,铺排凄凉的氛围叙写悲伤情调,句句有景,句句推情。
影子
:
通过读几首诗
,
你对七律情景方式认识的很到位了
,
恭喜你在学习上前进了一步
.
4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答:
1
起句兴,首
2
句用对仗开篇。
2
、全诗只有首
2
句写景,其它各句抒情。
影子
:
应该说这首诗也是情景交融式
,
所谓的情景交融就是在诗中它的句子并不是单纯写景
,
也不把句上下的情与景区分得清楚
.
这点要认清了
.
5
、《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答:
1
、全诗情景交融。
2
、起句兴,首
2
句交代时间和地点,然后以山水和鸟状景抒情。
影子
:OK,
你以后写诗时会注意到这些手法了吗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12:14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
1
一、注意景物不要太多;
2
、注意前后分句的关系,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等。
3
、注意选取的景物跟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相关,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逻辑。
5
、以景语开头时要选与心情相符的景来写。
6
、起句一定要紧扣题目,切忌顾左右而言他。
7
、时间、地点一般要放在起句交代。
影子
:
不是要求你照搬讲义
,
讲义还需要你用脑去思考和理解
,
然后把你明白的运用到你写诗创作当中去
,
这才是这道题的最终目的
.
作业:《七律
•
樱花节》
京城四月动芳情,烂漫枝头含笑迎。
人似钱塘潮赶浪,车如流水寸难行。
遥遥玉殿仙衣幻,灼灼龙宫红粉倾。
几度依依挥手别,怡然梦里咀华英。
影子
: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吧
,
这个起句的
”
京城
”
指的是日本的东京还是我们中国的北京呢
?
我们国家啥时举办过日本国花节呀
?
恕我孤陋寡闻了
.
本诗
”
替对粘
”
无误
,
句子通畅
,
意思一目了然
.
起句点题
,
承句表达有点矛盾
,”
潮赶浪
”,
潮与浪是同一样意象的
,
后分句
,”
车如流水
”
形容不妥
,
赏花节
,
不是汽车展览吧
,
要是写街市上的景
,
那这句跟花节就无关了
.
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
转句有点夸张
,
既然是写花节
,
为什么不从花身上去观察呢
?
这首诗花才是主题呀
.
合句不错
,
表达了一种尽兴而归的喜悦之情
,
遗憾的是
,
这诗的承转句没能把你赏花的过程描述的让读者也跟你身如其境一样
.
所以读诗感觉
,
有点雾里看花一样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46
C7
冰壶秋月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1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写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景美而情不欢。
影子
:
不对
,
这首诗是情景交融式
,
起句写花开
,
承句就入情
,
上景下情式是上二联完全写景
,
不带有作者主观思想
,
后二联才慢慢入情的
,
这点要区别清楚
.
起句是赋起
,
因花开而想到分别的事
,
不是兴哦
!
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上情下景: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影子
:
这诗还是情景交融式
,
起句不管写什么
,
兴就是兴起
,
赋就是赋起的
,
直接回答这两个当中一个就行了
.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诗人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影子
:
情景交融
,OK.
起句还是赋起的
,
注意下
,”
凄凉
”
这两个字
.
4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情景交融:
开头没有运用兴的手法,直接写对当年历史的回顾。
影子
:
情景交融式
,OK.
起句上兴与赋你还是很迷糊吧
,
通过这次作业你是否明白了
?
5
、长
安
秋
望
唐赵嘏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47
5
、长
安
秋
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上景下情:
运用兴的手法。开头总揽长安全景,深秋的拂晓,眼前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借以抒发思乡情。
影子
:
上景下情式
,
颠倒了吧
.
后面的兴赋问题同上面一样毛病
.
二、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
1
:起句的景物不可太满,给承句空间。
注意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关系
注意
3 :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注意
4
:选取的景物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要与心情格调吻合。
注意
6:
起句扣题。
注意
7
:
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影子
:
都喜欢搬讲义哈
,
倒也没错
,
但要是能有自己独立的理解方式
,
那就进步了
.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
.
白洋淀观荷
烈日炎炎如火逐,白洋淀里赏荷塘。
娇花艳丽朝霞脸,阔叶翩跹翠玉棠。
几顷淤泥铺彩绮,千年君子溢华章。
流连画卷稍开悟,境遇无关绽雅芳。
影子
:
本诗
”
替对粘
”
无误
,
格律正确
.
章法四句呈平行关系
,
去掉当中一句
,
对全诗内容影响不大
.
句子表达不是很通顺
,
重复的地方多了
,
起句
,
列日
,
炎炎
,
火
,
三个意象重复
.
后分句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
,
承句写荷花景象
,
有拓展
.
起句交待的烈日是正午时光吧
,
承句为啥写朝霞
.
时间矛盾
.
转句还在写景
,
后分句入情
,
合句总结中规中矩
.
看花而悟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49
C
组
08-
亦如云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
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此诗是上景下情。
2
、用了兴的手法,前两联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后两联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年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影子
:
我个人认为这首诗老杜是情景交融式的
,
因为首句的
”
猿哀
”.
为什么老杜要说它
”
哀
”
呢
,
形容声音可用的字多了
,
一个
”
哀
”
也暗示着作者的心境
.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
,
如果你要写诗首句韵脚用了个
”
哀
”
字时
,
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
兴与赋在这首诗里都含有成分的
.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
、此诗是上景下情。
2
、用了兴的手法,作者是以咏
“
早朝
”
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后联有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影子
:
上景下情式
,OK,
兴起
.OK.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
、此诗是上景下情。
2
、用了兴的手法,作者前
2
联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后
2
联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
影子
:
上景下情
,OK,
兴起
,OK.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此诗是上景下情交融。
2
、用兴的手法,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
“
草自春色
”
、
“
鸟空好音
”
,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
“
天下计
”
忠心报国
“
老臣心
”
。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影子
:
我觉得这诗是情景交融式
,
起句是赋起
,
一个
”
寻
”
字代表了这些
.
第二题回答得很仔细
,
很用心了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0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
、情景交融。
2
、这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影子
:
这诗我认为是上景下情式
,
前二联写草堂的景色
,
后二联写诗人与友人喝酒的情况
.
你认为呢
?
此诗是兴起
.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
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比如题目是夏夜,你选的景物是太阳当空照。或者写月的时候同时写雨,这些都是不符合自然逻辑的。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
、起句一定要扣题。
7
、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影子
:
这些是讲义上的内容
,
也是正确的
,
但要有你自己的独立理解
.
写诗时别照搬就是了
.
灵活运用
.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荷
寻香湖翠上兰舟
风拂涟漪鱼戏游
碧玉莲台童子抱
红荷凝露掩娇羞
回眸妆扮惊观客
出水芙蕖醉意柔
欲将爱符和笛诉
怕为相思惹江愁
影子
:
此诗合句前分句与转句后分句失替了
,”
将
”
这里应该是读平声的
.
去查下汉典
,
一字多音时
,
跟不同字组合时都有它固定的读法的
.
格律的替对粘其余
OK.
给你个建议
,
开始写诗时先把一个句子理顺了
,
然后再考虑后后句子跟前句的连接性
.
一步步的来就好了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0
C
组
10—
蕙质兰心: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
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
1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
上景下情
2
、用了兴的手法
影子
:
这诗是情景交融式
,
起句赋起
.
(
2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
、上景下情
2
、起句写景,用了兴的手法。
影子
:
上景下情式
,OK.
兴起
,OK.
(
3
)《咏怀古迹
•
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
、情景交融
2
、起句无比兴手法,用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影子
:
情影交融
,OK.
第二题没问过
”
比
”
吧
.
我个人看法
,
这诗是赋起的
.
(
4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情景交融
2
、起句直接扣题,用了赋的手法
影子
:OK,
给你打十分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1
(
5
)《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
、情景相融
影子
:OK
2
、起句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没有用比兴手法。
影子
:
赋起的
,
这兴与赋很迷糊吧
,
好好去看资料了
.
兴是什么写法
,
赋又是什么写法
.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
注意
6
: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
7
: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影子
:
这些记牢了还不算
,
还得纳入你的思维当中去
,
变成你以后写诗创作的精华哦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1
C
组
12
云心冉冉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本诗情景交融
影子
:OK
2
起句属于兴起,用昔人已去,此地空余渲染愁情,也是起句扣题。
影子
:
赋起
,OK.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上情下景
影子
:
情景交融吧
.
上景下情
,
是上二联完全写景
,
后二联完全抒情
,
句子中不带有任何含情成分的字
.
2
本诗用传说起句,一个
“
空
”
表明了本诗的悲凉的基调,是兴起。
影子
:
是赋起
,
因感慨而发
,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上情下景
影子
:
情景交融的
.
2
本诗起句不是兴起,是直接赋起。
影子
:OK.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
情景交融
影子
:OK.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2
2
本诗以回忆起句,用花开又一年,但作者无喜悦之情,反而心事满腹,虽然语句平淡,但用意很深,是兴起。
影子
:
是赋吧
,
这兴与赋有时一首诗的起句都包含在内
,
区别不是很清楚的
,
但不是单纯写景的
,
一般都认为是
’
赋
”
起的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此诗是上景下情。
影子
:
我认为是情景交融
,
此诗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说法不一的
.
上景下情也可
.
2
、用了兴的手法,猿啸哀,其实是暗喻自己的心情,用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扣题登高。
影子
:
兴与赋这里的说法无法严格区别
.
各有所见吧
.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
: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
: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除非是刻意地需要,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
。
影子
:
这些是讲义上的内容
,
也是正确的
,
但要有你自己的独立理解
.
写诗时别照搬就是了
.
灵活运用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2
c13
一人交作业,烦请老师评点
作业一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
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其一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戌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以三城白雪扣题,再展南浦清江伏笔,用比兴手法,接风尘弟隔,孤寂一身涕泪流。。。。。
影子
:
情景交融吧
,
承句入情了
.
上景下情式是前二联完全写景
,
后二联抒情
,
以景托情的
.
其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上情下景。首句赋写扣题,寄情于事,欣喜若狂。想象春光明媚万里做伴穿三峡向洛阳。
影子
:
情景交融吧
,
除了合句
,
其它各句都有情成分
,
是赋起
.
其三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此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句句寄情于景,议事见情。
影子
:OK
其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此诗上景下情。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扣题。
影子
:
情景交融式
,
起句兴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3
其五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全诗写景,寄情于景。感叹天地古今,贤愚同归。
影子
:
情景交融式
,
起句兴
,
写景
,
承句含情
,
怜兵
,
转句感慨
.
全景于景于情交融一体
.
兴起
/
作业二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上景下情的章法,起句写景扣题,为抒情打下伏笔。
影子
:
这么简单
,
还有些内容呢
?
作业三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七律
感怀
6.10
詹桥泥石流
詹桥秃岭乌云聚
大雨滂沱似倒河
崩石隆隆鸣谷响
泥流滚滚没村过
人禽梦里成新鬼
天地尤中唱挽歌
绿水青山犹自在
何如今日祸灾多
影子
:
替
,
对
,
粘格律无误
,
意思表达明朗
.
起句抓住下雨前中的景象如实描写
.
承句写泥石流发生的经过
,
转句写泥石流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合句感慨
,
问天问地
,
章法上
,
各句都有明显的递进和拓展
.
此诗不足处是句子雕琢不够凝练
,
有些俗语入诗
,
整体上读起来诗味略淡
.
泥石流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
也是个沉重的题目
,
真的写好这首诗就要在诗中表现出这种感觉来
,
唯其如此才能让读者跟你产生共鸣
.
但初学能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
用心去学将来肯定会更强大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3
C15-
飞歌交作业了,烦请老师评阅
(一)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全诗寄情于景,起句亦是如此,通过对花,高楼,景物的描述,寄托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感伤,用了兴的手法。
(
影子
:
是赋
,
起句入情时
,
赋的成分就更多了
.
兴与赋的区别是
,
兴是因景而起
,
全句只单纯景象描写
,
不带个人情感的词汇
,
赋
,
则是以景而起
,
却由景直接引发内心的感慨
,
这点上要分清楚了
.)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听到消息,喜极而泣,直言其事。
(
影子
:
在这首诗赋与兴没犯糊涂
,
赞一个
.)
(三)《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
上景下情
(
影子
:
先给你一个白眼
,
再告诉你
,
这诗是情景交融式
)
2.
起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描写郊游野望的景象。
影子
:
既然上题答的是
”
上景下情式了
,
此诗何来的赋呢
,
再赏一个白眼
.
这诗是兴起
,
所谓的兴与赋都是指诗中的起句
,
以景色直接描写
,
兴也
.
于景于情
,
或直言其事
,
赋也
.
明白么
?
(四)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接叙事。
(
影子
:OK)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4
(五)行经华阴
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1.
上景下情
(
影子
:OK)
2.
首句运用了赋的手法,直言写景。
(
影子
:
白眼粥哦
,
再加一个不算多吧
,
是稀是稠自己判断了
,
嘿嘿
)
二
.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
注意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
注意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
6
:起句一定要扣题。
注意
7
: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其他地方的。
影子
:
很好
,
这些讲义的内容很中肯的
,
要熟记
,
并在以后写诗当中把它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
惭愧!我还不会作诗啊!
(
影子
:
慢慢来
,
谁都是从不会开始的
,
天才古往今来也只一个李白而已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5
C
组
-16
汔可小安
一、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寄李儋元锡》《宿府》《阁夜》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登楼》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
影子
:
晕死了
,
做作业还偷懒
,
诗在哪里呢
?
好在这些诗的题目我有些熟悉
,
暂且试着从自己印象里去评你的作业吧
,
在评之前
,
先给你一个白眼
,
权当是你不找诗的惩罚
.
再加一个白眼吧
,
一个问题只一个正确答案
,
是情就是情
,
是景就是景
,
哪有这么多说法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情景交融
(
影子
:
这题正确
.OK)
《寄李儋元锡》是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
影子
:
一首诗只有一个答案
,
自己看清楚了
)
《宿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
影子
:
情景交融式
,
起句兴
/)
《阁夜》是上景下情、情景交融
(
影子
:
你的作业非常不认真
,
诗内容没找出来不说
,
各首诗回答都差不多一样的
,
根本没认真去看诗
,)
2.
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因朝政黑暗,诗人忧心如焚。在万方多难时登楼,一登楼便见花开近楼,多难之时,
以花不解人意,而伤心。兴起
起句。
(
影子
:
是赋起
,
具体怎么叫赋
,
参照前面同学的评阅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写诗人听见当时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的心情,热泪沾衣,情景融合。
(
影子
:
是问起句的兴与赋吧
,
答非所答呢
)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开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以花开花落又一年,
来作为怀友的起句。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
影子
:
照你上面这首题回答的内容
,
这样去分析时岂不是很矛盾
)
《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以清秋时井边梧桐都觉寒,何况诗人在清秋时节独宿江城呢?因为独宿,寂寂长夜,孤灯照壁,烘托诗人不禁悲凉,无限感慨。兴起
起句。
(
影子
:
这里
OK)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天涯岁暮,夜不能寐,百感交集。起句写年终白日何其短,家乡霜雪后的深夜何其寒。
(
影子
:
是赋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5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影子
:
这些要深入你的头脑中去
,
灵活运用才是真正的
OK
时候
.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自认没基础的同学可以不写】
《春思》
摇头小草若深思,树底黄莺好俏皮。
轻啭一声心怒放,扑腾几次影迷离。
东西张望来人否,左右细听无客时。
低语问花春几许,为何顾盼已成痴。
影子
:
于情于景
,
这位同学肯定迷糊不已了
,
这首诗要求的是上景下情式
,
看看这诗中的四联各句的词汇吧
,”
深思
,
俏皮
,
怒放
,
迷离
”
这前二联上是单纯的写景吗
.?
再说一下诗的内容
,
替对粘格律上没问题
,
题目就说
”
春思
”
这题目的意思是说
,
看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引起一些想象和思考
,
是这样的吧
,
起句写小草
,
符合景象
,
可过早入情了
,
草摇头
,
无风怎么摇
,
草又深思什么呢
,
开头一句让人莫名其妙的
.
后句写黄莺
,
也是春景
,
写它的歌声可爱
,
也可以
,
可形容不当
.
承句没有拓展
,
还停在黄莺儿的描述上
.
转句
,
也没有拓展
,
还是写黄莺儿
,
如果真的要算起来
,
这诗的题目不是
”
春思
”,
直接说是写黄莺儿好了
.
东张西望这个成语给颠倒着写
,
如果是在韵部
,
这算倒韵
,
合句平平
.
这诗章法凌乱
,
太多俗语入诗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6
C18--
净乐
作业一
(一)《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
、用了兴的手法。如柏森森:就是翠柏成林,郁郁葱葱。
(
影子
:
是赋起
,
起句一个何处寻
,
是问
,
既然是问
,
就含情
,
所以应为赋
,
此诗情景交融
)
(二)《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上景下情。
影子
:
是情景交融式
,
为什么要这样说
,
因为起句的
”
昔人
”
作者用在这里有怀念成分
.
全诗起合句抒情
,
中二联叙景
,
个人认为这是情景交融式
.
2
、有兴的手法。乘黄鹤而去
空余
(
影子
:
是赋起法
)
(三)《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有兴
如思华年
(
影子
:
含情的都为
”
赋
”
起
,
不含情的为
:”
兴
”
起
.
这点要区别清楚了
.
(四)《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有兴
如伤客心
万方多难
(
影子
:
兴与赋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挺迷糊的
.
哎
)
(五)《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
、情景交融
(
影子
:OK)
2
、为赋
全是交代时间
地点
和景色
(
影子
:
还是老问题的纠结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6
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2: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3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4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影子
:
是的
,OK,
记住了这些还不够
,
还要灵活运用到实践写诗当中去
.
作业二
夏趣
文:净乐
烈日炎炎做甚么?池塘沿岸赏清荷。
莲花朵朵正娇艳,鱼尾轻轻摇碧波。
欣赏柳间嬉戏燕,喜欢水下自游鹅。
老天陡降倾盆雨,湿我全身好细罗。
影子
:
此诗章法
,
格律没问题
,
意思也很明朗
,
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
,
就诗的内容来说
,
俺影子还是挺喜欢的
,
只是全篇大白话
,
象平时跟人聊天一问一答一样
.
诗味淡
,
净乐是写惯了老干体
,
要你一时转型也很困难
,
但只要认真去学
,
一定会有收获的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7
小袖盈风
2
讲作业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
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OK
昨夜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
在起句提出来
,
有回忆成分
,
属情
,
赋起
,
正确
)
2.
起句没用兴的手法,直接用赋的手法。
(
影子妄评
.OK)
3.
作者从昨夜的星辰,从画楼到桂堂,回忆他们昨夜相聚的美好时光,作者是借喻。
《无题
·
其二》
作者: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
上景下情。
(
影子妄评
.OK)
2.
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
影子妄评
.
怎么又迷糊了
,
写景的是兴
,
含情的是赋呀
)
3.
作者由景到情,过渡的很自然,最后一句,写的最好,把相思写到了极致!欣赏!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1.
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OK)
2.
没有用比兴的手法,赋起。
(
影子妄评
.
是兴起
.
这兴与赋真让好多人迷糊不已
.)
3.
作者还是用直白的语言,用景的起句,带出了对客的思念,写法细腻。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
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OK)
2.
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
影子妄评
.
起句是赋起
,
既写景又言事
)
3.
作者有景来抒情,用字精确,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隋宫》
作者: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1.
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
上景下情式吧
)
2.
没有用比兴的手法。
(
影子妄评
.
应景而题
,
兴也
)
3.
作者用词很美,景的描写也特别到位。欣赏!
作业二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7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注意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
6
: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
7
: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影子妄评
.
没能看到小袖写诗
,
有点遗憾
,
一定要加油哦
,
此题正确
,OK.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8
C-19
梨云作业
一、第一题五首例作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这首是上情下景。
(
影子妄评
:
情景交融式
,
起句直言其事点题呀
)
2
,起句用的是兴
指出了昔人已去楼空。
(
影子妄评
:
错
,
是赋起
)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这首主要是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OK)
2
,起句用的是兴,凤凰以前游过不知道,但现在的确是凤去台空。
(
影子妄评
:
赋起
,
直言其事
,
写游玩
,
不是全景的
)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这首是上情下景。
(
影子妄评
:
情景交融式
)
2
,起句用的是兴,表达了谪宦楚客悲的心情。
(
影子妄评
:
起句是赋
.
内容同上面一样
)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
,这首是情景交融。
(
影子妄评
:OK)
2
,起句用的是兴,从莺燕报新年表达了作业乡思之情。
(
影子妄评
:
是赋
)
《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
,这首是上景下情。
(
影子妄评
:
情景交融式
,)
2
,起句用的不是兴,是赋。直接写当时新春的景。以景喻情。
(
影子妄评
:
这题答对了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1:58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应该注意
1
、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不能全写完无法再接!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
: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
: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比如悲调不能写莺歌燕舞。
6
:起句一定要直入主题。把文章的三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放在起句来交待,最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影子
:
很好
,
这些讲义的内容很中肯的
,
要熟记
,
并在以后写诗当中把它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题目自拟)
学诗
倦影归家羡暮鸥,云经夏雨小村浮。
临屏尚问群中友,回复迟贴第几楼?
纵负三经吟远志,凭谁五鬼说风流。
生平念想皆为劫,一涌诗心万虑收。
影子
:
这诗替粘对
,
格律无误
,
本诗题目是
”
学诗
”
全诗的内容应该是跟这个学诗有关才对
,
起句写下班回家
,
后分句写小村景象
,
这跟学诗毫无关系
.
承句写网上与同学交流的情况
,
可还是没能涉正题
,
网上交流的东西多了
,
这句只是勉强有学诗的影子
.
转句
,
写学诗的志向
.
转得很成功
,
但前二联对学诗的经过没有铺垫
,
此转句来得突兀
,
诗是一个整体
,
全诗只能围绕一个中心来写
.
合句
,
写学诗的快乐
.
做了比较好的总结
,
赞一个
!
影子妄评
!
作者:
风中影子
时间:
2011-7-20 22:01
本次C组作业组长统计好的至此已经评阅完毕.各位同学作业都完成的不错,很努力,也比较用心,学习上一些问题可以在以后交流探讨中慢慢改观的,将来你们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强大.这次在评阅过程中带有较多的个人主观看法,未尽周到之处,请同学们谅解!影子在此谢过.
作者:
琴台飞歌
时间:
2011-7-20 22:21
影子老师辛苦了,飞歌在此谢过,请喝茶哈~~~{:5_105:}
作者:
净乐
时间:
2011-7-22 11:11
33#
风中影子
谢谢影子老师的评阅指导,净乐一定努力学习,改掉老干体,写出好诗来。
作者:
蓼萧
时间:
2011-7-23 00:05
C组03号蓼萧
作业一:
1、 《曲江对雨》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答:
1、上景下情。上半部分描写江城傍晚阴雨绵绵以烘托气氛;下半部分写人在雨中的情态,借以抒情。
2、起句兴,以城上春云起兴,继而描写林花、水草的姿态。
影子:老杜的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实景的描写,应该属于景中带情的,只是这情我们必须细细琢磨才能体会得了,起句兴起,完全正确..
回复老师 : 谢谢老师~偶改 ~ 这首是情景交融 春云 晚色 形容词都是带感情色彩的 学习了~
2、《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答:
1、情景交融,整首诗贯穿始终的都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
2、起句未兴,用赋的手法借景抒情。
影子:你的看法跟我的意见一致!给你打十分哈.
哇~满分~ 谢谢影子老师~
3、《秋兴》 杜甫
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答:
1、情景交融。
2、起句兴,“伤”字点题,以景带情,铺排凄凉的氛围叙写悲伤情调,句句有景,句句推情。
影子: 通过读几首诗,你对七律情景方式认识的很到位了,恭喜你在学习上前进了一步.
萧萧:谢谢老师鼓励 ~革命尚未成功,,,
4、《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答:
1起句兴,首2句用对仗开篇。
2、全诗只有首2句写景,其它各句抒情。
影子:应该说这首诗也是情景交融式,所谓的情景交融就是在诗中它的句子并不是单纯写景,也不把句上下的情与景区分得清楚.这点要认清了.
萧萧:老师指导得很详细,现在懂了 “三奇 万里 隔 遥”等都是情语 所以应该是情景交融~
5、《野望》 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答:
1、全诗情景交融。
2、起句兴,首2句交代时间和地点,然后以山水和鸟状景抒情。
影子:OK,你以后写诗时会注意到这些手法了吗?
谢谢老师提醒,萧萧牢记~
作者:
蓼萧
时间:
2011-7-23 00:23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答:
1一、注意景物不要太多;
2、注意前后分句的关系,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等。
3、注意选取的景物跟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相关,要为转句的情服务。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逻辑。
5、以景语开头时要选与心情相符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紧扣题目,切忌顾左右而言他。
7、时间、地点一般要放在起句交代。
影子:不是要求你照搬讲义,讲义还需要你用脑去思考和理解,然后把你明白的运用到你写诗创作当中去,这才是这道题的最终目的.
谢谢老师教诲,偶牢记~ 以后写诗的时候一定注意这些~
作业:《七律•樱花节》
京城四月动芳情,烂漫枝头含笑迎。
人似钱塘潮赶浪,车如流水寸难行。
遥遥玉殿仙衣幻,灼灼龙宫红粉倾。
几度依依挥手别,怡然梦里咀华英。
影子: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吧,这个起句的”京城”指的是日本的东京还是我们中国的北京呢?我们国家啥时举办过日本国花节呀?恕我孤陋寡闻了.本诗”替对粘”无误,句子通畅,意思一目了然.起句点题,承句表达有点矛盾,”潮赶浪”,潮与浪是同一样意象的,后分句,”车如流水”形容不妥,赏花节,不是汽车展览吧,要是写街市上的景,那这句跟花节就无关了.想想是不是这样的.转句有点夸张,既然是写花节,为什么不从花身上去观察呢?这首诗花才是主题呀.合句不错,表达了一种尽兴而归的喜悦之情,遗憾的是,这诗的承转句没能把你赏花的过程描述的让读者也跟你身如其境一样.所以读诗感觉,有点雾里看花一样.影子妄评!
回老师:老师批评得很是,偶忘了注明是北京玉渊潭的樱花节了~当时的感受就是人比花壮观多了,,去的时候还没走到公园 车就塞得满满 后一段路是顺着人流被涌到公园滴,,, 起承之间东一句西一句的很混乱 还有对花的描写很分散 一个在起句 一个在转句 把路途中的见闻放在中间 自己也觉得很糟糕,,还有对花的描写太虚泛 导致转句很失败 ,,,老师一定读得很辛苦 ,, 偶错了 ,,给老师上茶
作者:
醉卧云端
时间:
2011-7-25 19:52
本帖最后由 醉卧云端 于 2011-7-26 13:45 编辑
C组05--醉卧云端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
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2.
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情景交融的章法。
2、
赋起,所以没应用兴起的手法。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
、上景下情的章法。
2
、赋起,
所以没应用兴起的手法。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1
、上景下情的章法。
2
、兴起,游子、离歌、微霜渲染送别之情。
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上景下情的章法。
2
、赋起,
所以没应用兴起的手法
和贾舍人早朝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
、上景下情的章法。
2
、兴起,鸡鸣渲染早,紫陌、皇州烘托富贵,紧扣主题:早朝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三、《七律·夏天的旋律》
又是家乡六月中,桥头柳浪掩榴红。
一溪水远弹天碧,四处蛙鸣唱谷丰。
晨起凭栏听竹语,晚来把盏醉荷风。
麦香更与笛声送,夏日欢歌小院融。
作者:
一袭衣香染月
时间:
2011-7-27 15: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袭衣香染月
时间:
2011-7-27 1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