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原创]七律 步潇湘妃子《咏菊》原玉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2 17:10
标题: [原创]七律 步潇湘妃子《咏菊》原玉
[原创]七律 步潇湘妃子《咏菊》原玉 莫道诗魔昏晓侵,只缘心底有清音。 黄金枝满奋笔写,瑞雪影疏高调吟。 飒飒西风蜂蝶怨,拳拳北国女儿心。 三秋荆公惜残后,千载趣谈传到今。 附:潇湘妃子之《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彳彩| 六合投彳注| 网络赚钱去SO娱彳乐彳城:顶级信用彳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玉笙寒    时间: 2005-4-12 23:19

不错,很有诗意:))

第三句“奋笔”二字出律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3 09:16
以下是引用玉笙寒在2005-4-12 23:19:00的发言:

不错,很有诗意:))

第三句“奋笔”二字出律了。

斑竹错了,你没看到“高调”二字救了“奋笔”吗?


作者: 秦筝    时间: 2005-4-13 13:18
拳拳北国女儿心。有什么机关?秦筝愚昧,请楼主指教。[em04][em04]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4 11:11
以下是引用秦筝在2005-4-13 13:18:00的发言: 拳拳北国女儿心。有什么机关?秦筝愚昧,请楼主指教。[em04][em04]

斑竹,这里是暗指宝黛之间的真挚感情,可以吗?

不愧是秦筝,弦外之音更动人.

—————————————— 东西南北风, 方寸练真功。 秋雨晚来急, 水寒夕照红。


作者: 空空道人    时间: 2005-4-14 13:32

首联不错,诗魔侵昏晓,为的是心底有清音,不吐不快。

额联分写黄菊、白菊。黄菊堪泼墨,白菊堪高吟。虽无新意,承得倒也自然。以“高”救“奋笔”,可。

颈联试图以“蜂蝶”、“女儿”两种意象来写“情”,因为“飒飒西风”的影响,导致“蜂蝶”无法与“菊”产生爱情。这种表现方式俗了。下联的“北国女儿”,据作者自己解释是“暗指宝黛之间的真挚感情”,不但不妥当,也离题。宝黛与“北国女儿”几乎没有关系。且本题也完全与“红楼”无关。

末联中“荆公”似为王安石,其有一首《残菊》诗如下: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王安石这首诗(包括其他写菊的诗)并不出名,估计也没有留下什么趣谈。“千载趣谈传到今”属于凭空想象。另,“公”字当仄,出律。

另外,此诗在角度、手法、文字上模仿原诗的痕迹较重。除首联可读外,越后味越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4 13:32:17编辑过]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4 17:45
以下是引用空空道人在2005-4-14 13:32:00的发言:

首联不错,诗魔侵昏晓,为的是心底有清音,不吐不快。

额联分写黄菊、白菊。黄菊堪泼墨,白菊堪高吟。虽无新意,承得倒也自然。以“高”救“奋笔”,可。

颈联试图以“蜂蝶”、“女儿”两种意象来写“情”,因为“飒飒西风”的影响,导致“蜂蝶”无法与“菊”产生爱情。这种表现方式俗了。下联的“北国女儿”,据作者自己解释是“暗指宝黛之间的真挚感情”,不但不妥当,也离题。宝黛与“北国女儿”几乎没有关系。且本题也完全与“红楼”无关。

末联中“荆公”似为王安石,其有一首《残菊》诗如下: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王安石这首诗(包括其他写菊的诗)并不出名,估计也没有留下什么趣谈。“千载趣谈传到今”属于凭空想象。另,“公”字当仄,出律。

另外,此诗在角度、手法、文字上模仿原诗的痕迹较重。除首联可读外,越后味越淡。

版主此言差矣。此潇湘妃子即是林黛玉。据传王安石在写完“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后出去了,大苏赶到旋即写下“黄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了只是笑了笑,后来大苏在被贬的地方发现黄花如春花一样落,才晃然大悟。这算不算是趣谈?

“公”字当仄,出律不假,偶考虑是用典这种特殊情况,所以就放宽了。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词尤其是这样,偶们都应该仔细吟!况且苏轼只有一个。


作者: 空空道人    时间: 2005-4-14 18:56
以下是引用东方秋水在2005-4-14 17:45:00的发言:

版主此言差矣。此潇湘妃子即是林黛玉。据传王安石在写完“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后出去了,大苏赶到旋即写下“黄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了只是笑了笑,后来大苏在被贬的地方发现黄花如春花一样落,才晃然大悟。这算不算是趣谈?

“公”字当仄,出律不假,偶考虑是用典这种特殊情况,所以就放宽了。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词尤其是这样,偶们都应该仔细吟!况且苏轼只有一个。

1、原诗虽是曹雪芹假托林黛玉所写,诗中通过写菊表现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和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写的是自己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操,而不是与宝玉的爱情。何况和诗已经改换主题,凭“北国女儿”如何能说明“宝黛”情感?《红楼梦》中宝黛都是南方人呢!

2、王、苏二人的趣谈,我在诗话中也曾看到。但“黄花不比春花落”(秋天的花不和春天的花一样纷纷飘落),探究的是秋花是否和春花一样落这一自然现象,和菊花本身(形、意)无关。这个趣谈偏离了“菊花”的主题。

3、为什么写诗?写诗不是为了创造“哈姆雷特”,是写给别人看的。尽管对诗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对诗词的美学认知应该是相同的,常识是应该认同的。苏轼只有一个,但他犯了赏识错误,勇于承认。如果苏轼也用“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对付王安石,他永远不会知道“黄花如春花一样落”。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吟,所谓“仔细”?写前仔细看,仔细想,写后仔细推敲,仔细听取意见,仔细修改。如果能这样,你会发现:哈姆雷特也只有一个。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5 16:22
以下是引用空空道人在2005-4-14 18:56:00的发言:

1、原诗虽是曹雪芹假托林黛玉所写,诗中通过写菊表现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和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写的是自己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操,而不是与宝玉的爱情。何况和诗已经改换主题,凭“北国女儿”如何能说明“宝黛”情感?《红楼梦》中宝黛都是南方人呢!

2、王、苏二人的趣谈,我在诗话中也曾看到。但“黄花不比春花落”(秋天的花不和春天的花一样纷纷飘落),探究的是秋花是否和春花一样落这一自然现象,和菊花本身(形、意)无关。这个趣谈偏离了“菊花”的主题。

3、为什么写诗?写诗不是为了创造“哈姆雷特”,是写给别人看的。尽管对诗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对诗词的美学认知应该是相同的,常识是应该认同的。苏轼只有一个,但他犯了赏识错误,勇于承认。如果苏轼也用“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对付王安石,他永远不会知道“黄花如春花一样落”。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吟,所谓“仔细”?写前仔细看,仔细想,写后仔细推敲,仔细听取意见,仔细修改。如果能这样,你会发现:哈姆雷特也只有一个。

空空版主,此言又差矣!我还要说几句,但愿不要遭到封杀;

1;从<<红楼梦>>中元春入宫,及后来考证是曹雪进芹以自己的家族史为原型创作的,因此我推测他们很可能是北方少数民族人,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吧!另外,宝黛之间的高洁爱情与菊花的性格也有点相似之处吧!再说了,文学的思想永远大于行形象.

2.版主说"王、苏二人的趣谈,我在诗话中也曾看到."这与版主以前说的"估计也没有留下什么趣谈。“千载趣谈传到今”属于凭空想象。"难道不自相矛盾?另外,王.苏二人趣谈难道与菊花无关?除非能完全割裂赋比兴.再次,也不应该把所谓的"主题"僵化,文学作品不是科学实验报告.

3.意见是要听的,但要加以甄别,假如不加区分地什么意见都听,我真担心"画虎不成反累犬!"假如谁走上来不容置辩地指手画脚地棒喝,那我真要说他是"圣人 !"再则,我的眼中当然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眼中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审美的多样性是谁都不能改变的,假如说持这种观点是用来对付人的,那是不是太紧张了.

最后,我想说假如你以平常人心态去交流,你会发现;一千个人眼中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也!


作者: 乱云飞渡    时间: 2005-4-15 19:50

路过,什么也没看见!


作者: 空空道人    时间: 2005-4-16 11:05
以下是引用东方秋水在2005-4-15 16:22:00的发言:

空空版主,此言又差矣!我还要说几句,但愿不要遭到封杀;

1;从<<红楼梦>>中元春入宫,及后来考证是曹雪进芹以自己的家族史为原型创作的,因此我推测他们很可能是北方少数民族人,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吧!另外,宝黛之间的高洁爱情与菊花的性格也有点相似之处吧!再说了,文学的思想永远大于行形象.

2.版主说"王、苏二人的趣谈,我在诗话中也曾看到."这与版主以前说的"估计也没有留下什么趣谈。“千载趣谈传到今”属于凭空想象。"难道不自相矛盾?另外,王.苏二人趣谈难道与菊花无关?除非能完全割裂赋比兴.再次,也不应该把所谓的"主题"僵化,文学作品不是科学实验报告.

3.意见是要听的,但要加以甄别,假如不加区分地什么意见都听,我真担心"画虎不成反累犬!"假如谁走上来不容置辩地指手画脚地棒喝,那我真要说他是"圣人 !"再则,我的眼中当然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眼中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审美的多样性是谁都不能改变的,假如说持这种观点是用来对付人的,那是不是太紧张了.

最后,我想说假如你以平常人心态去交流,你会发现;一千个人眼中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也!

1、林黛玉咏菊花,你不过是依她的韵也咏菊花罢了。你的菊花诗中用了“北国女儿”,你解释是暗指宝黛的爱情,为什么要用“北国女儿”?你解释是因为经考证曹雪芹是北方人。阿弥陀佛,这样的迷宫,我永远也转不出来。

2、我看王、苏的趣谈在先,王的残菊诗是看了你的“荆公”后搜索出来的。当时没有想到王、苏的趣谈和“菊花”有关。而且确实和菊花本身(你是在写菊花啊)无关。理由已经在前面说了。趣谈有很多种,有的是本事,有的是花絮。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也有趣谈,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是几经修改的结果。但我们不能认为修改的趣谈是“瓜州”的趣谈。贾岛 写《题李凝幽居 》时和韩愈也有趣谈(推敲之典故),但不能认为,这趣谈是李凝幽居的趣谈。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趣谈,因为与黄鹤楼直接有关,也就成了黄鹤楼的趣谈。林黛玉诗的末联,以陶渊明爱菊、咏菊的事,生发“千古高风说到今”既自然,又贴切,因为后人一提起“菊花”就自然想起了他。而王、苏的趣谈只能让人想起“黄花是怎么这飘落的”。这趣谈只是《残菊》这首诗的花絮,无助于丰富菊花的内涵。

3、我已经说过,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很正常,但对常识必须有共同的认知,黑不能理解为白,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角度去理解“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人物,不可质疑。“北国女儿”无任如何也不能让人理解为是“宝黛的爱情”。

论坛是大家讨论的场所,我们提倡这种讨论。说封杀之类的话,过重了。


作者: 我    时间: 2005-4-16 13:53
儿子是自己的好,理解楼主。不过北国的圈子也是绕得有点大,连我也糊涂了,看过两位的争论,长了见识。
作者: 东方秋水    时间: 2005-4-18 09:53
该讲的文学理论都讲了,看来争论还没有停止。没有新观点.新材料,但也不能重复,更不能搞循环论证.[Power=9][/Pow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5 14:48:51编辑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