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十五班A1511孤岛幽魂练习本 [打印本页]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8-30 13:06
标题: 十五班A1511孤岛幽魂练习本
斗胆建一个练习本,在建练习本之前我得找件防棒背心穿上,
偶怕老师打~~{:5_137:}
希望老师下手轻些~~
学生在此谢过啦!!
作者: 钢铁侠    时间: 2011-8-30 13:09
只怕老师大棒,不怕童鞋敲砖?{:5_134:}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8-30 13:21
嘿嘿,当然也怕拍砖,
不过砖头多了,我可以找个地方盖楼去,做个房地产开发商也不错哈?
作者: 风中蝶语    时间: 2011-8-30 13:26
哈哈,看同学来了,先搬个凳子坐好。。。。
作者: 冰清玉洁    时间: 2011-8-30 13:52
访访同学.
作者: 缅甸哥    时间: 2011-8-30 15:14
呵呵,缅甸来了,送花送花
作者: 欢乐几何    时间: 2011-8-30 16:10

作者: 烟未敛    时间: 2011-8-30 17:23
看老乡的本子。。。
作者: 上午    时间: 2011-8-30 18:59
来逛逛
作者: 雷神天明闪    时间: 2011-8-30 19:50
窜门,献花,讨茶
作者: 辰月    时间: 2011-8-30 22:21
{:5_105:}光有砖是不行的,我来给你送水泥吧。
作者: 夜色独白    时间: 2011-8-30 22:24
俺来串门子
作者: 烟未敛    时间: 2011-9-1 03:22
幽幽,等你的。。。
作者: 袁坡    时间: 2011-9-1 13:58
来送花
作者: 老末    时间: 2011-9-2 10:44
期待品茶!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4 16:33
本帖最后由 孤岛幽魂 于 2011-9-9 10:01 编辑

25、出句:阴晴圆缺难如意【凌云】
26、出句:只见江潮不见月【凌云】    对句:奈何海岸奈何人【孤岛幽魂】
27、出句:月牙泉上月牙新【凌云】    对句:龙眼林中龙眼嫩【孤岛幽魂】
28、出句:明月何时青睐我?【凌云】  
29、出句:去年燕子今何处?【凌云】
30、出句:染指无心因弄墨【凌云】   
31、出句:素手拾花香满袖【凌云】    灌水:文人作对水临屏【孤岛幽魂】
32、出句:千家有月千家共【凌云】    对句:两地相思两地同【孤岛幽魂】
33、出句:万载清平甘寂寞【凌云】    对句:一腔热血写繁华【孤岛幽魂】
34、出句:谁知明月倍相思【凌云】    对句:我道清风能释怨【孤岛幽魂】
35、出句:丹桂枝头花吐月【凌云】    对句:黄花圃里骨凌霜【孤岛幽魂】
36、出句:此间桃李年年发【凌云】    对句:自古园丁处处栽【孤岛幽魂】
37、出句:湖肥柳瘦皆春色【凌云】    对句:云淡天高是水光【孤岛幽魂】
38、出句:水自空流人自怨【凌云】    对句:风从穴起我从容【孤岛幽魂】
39、出句:一轮日出从头看【凌云】    对句:万里江流自远来【孤岛幽魂】
40、出句:与山相守千秋雪【凌云】    对句:留水徘徊两岸风【孤岛幽魂】
41、出句:蜂鸟无心花有意【凌云】   
42、出句:夜未央时人未寐【凌云】    对句:情曾了处语曾穷【孤岛幽魂】
43、出句:暮云归燕曾相识【凌云】   
44、出句:西乌东兔歇不住【凌云】
45、出句:青山绿水忠为骨【凌云】
46、出句:莺鸣翠柳问花季【凌云】    对句:燕舞新梁探楚风【孤岛幽魂】
47、出句:溪水潺潺如细语【凌云】   
48、出句:但教青年多立志【凌云】    对句:不图老骥少烦心【孤岛幽魂】
49、出句:草色虫声和雨新【凌云】    对句:梅香雪意随风远【孤岛幽魂】
50、出句:地菜花香三月三【凌云】   
51、出句:今夕小聚花飞处【凌云】   
52、出句:长空万里祥云绕【凌云】    对句:碧水千江明月来【孤岛幽魂】
53、出句:潮生南北相思地【凌云】    对句:月照春秋缱绻人【孤岛幽魂】
54、出句:月照江楼人未寐【凌云】   
55、出句:桃红驿路芬芳浅【凌云】    对句:柳翠河堤秀色浓【孤岛幽魂】
56、出句:未许春风留过客【凌云】    对句:曾经夜月引思情【孤岛幽魂】
57、出句:万里晴光天际开【凌云】   
58、出句:一朝雪尽春光美【凌云】    对句:半道乌沉暮色佳【孤岛幽魂】
59、出句:最是多情伤永夜【凌云】    对句:哪堪寂寞对经书【孤岛幽魂】
60、出句:天地阴晴原有法【凌云】    对句:风云聚散本无期【孤岛幽魂】
61、出句:半夏当归王不留【凌云】   
62、出句:光风霁月风光美【凌云】
63、出句:一见倾心,黄山共锁连心锁【凌云】   
64、出句:何物关情,二月杜鹃七月雁【凌云】  对句:有谁知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别人对的)
先放在练习本慢慢对,这作业越来越难做了哦
作者: 大国手吴清源    时间: 2011-9-4 17:05
岛满幽兰,难同晓月。
魂拘芳草,不若孤星。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4 18:49
本帖最后由 孤岛幽魂 于 2011-9-4 18:50 编辑
岛满幽兰,难同晓月。
魂拘芳草,不若孤星。
大国手吴清源 发表于 2011-9-4 17:05




多谢老师!!
孤岛初学联,望老师多加指点!!

今天想破脑壳也没想出几个来,明天继续来:))
作者: 窗外飘花    时间: 2011-9-4 21:20
25、出句:阴晴圆缺难如意【凌云】
25、对句:进退沉浮不平心【飘花】凑一个{:5_105:}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29 11:42
2、出句:山河同表里【凌云】
     对句:日月共天长【孤岛幽魂】

云:表里是自对,并列。天长不是,属对仗不工
     
5、出句:但知春色好【凌云】
     对句:还赏夕阳红【孤岛幽魂】(没别的意思)

云:不错,稍稍有点隔的感觉,但可以理解


8、出句:性本轻名利【凌云】
     对句:心仍抛世俗【孤岛幽魂】

云:名利是并列,自对,世俗是世间俗事,偏正结构,属对仗不工


9、出句:塞上牛羊沃【凌云】
     对句:园中桃李丰【孤岛幽魂】

云:不错,感觉有个镜头先是广角,后面是标准镜头


10、出句:春日熏熏照【凌云】
       对句:晚风阵阵吹【孤岛幽魂】太俗

云:问题不在俗,而在时间变换过快


11、出句:风吹松落子【凌云】
       对句:月照鸟惊心【孤岛幽魂】

云:不错,有唐诗的感觉


12、出句:雪化青峰出【凌云】
       对句:水穿顽石开【孤岛幽魂】

云:不错,稍稍有些隔的感觉


13、出句:青青稻浪迎风摆【凌云】
       对句:默默葵花向日开【孤岛幽魂】

云:不错。


14、出句:丹桂花开香万里【凌云】
       对句:绿萍玉碎翠千波【孤岛幽魂】

云:不错,我很喜欢这句。


15、出句:山泉处处叮咚响【凌云】
       对句:花雨时时零乱飘【孤岛幽魂】

云:不错,联对到这里,该炼字了


18、出句:冬去百花开次第【凌云】
       对句:春来众鸟唱不停【孤岛幽魂】太俗,马上要脑瘫

云:不字出律了,怕什么俗,就当作雅俗共赏呗


19、出句:蜘蛛悟道排八卦【凌云】
      对句:螃蟹横行霸一方【孤岛幽魂】
云:可以。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29 11:43
1、一曲相思空对月[风中箫]
1、满腔寂寞自吟诗[孤岛幽魂]
箫:不错,“自”可再酌。换一个形容词试试,比如漫字,看有没有更好的。
2、枫燃山骨劲[风中箫]
2、月落鸟啼欢[孤岛幽魂]

箫:意境可,骨是名词,啼,在这里是动词吧。词性不对,啼字可酌。
3、云天排雁字[风中箫]
3、江水印鸿图[孤岛幽魂]

箫:印?映?对句有些硬。
4、长江滚滚何时尽[风中箫]
4、古渡幽幽此处留[孤岛幽魂]
箫:意思表达有些近,长江/古渡。再想远一些的。
5、一瓣飞花春色减[风中箫]
5、半江落日棹声稠[孤岛幽魂]
箫:好,意境上宕开了,惜半江落日有凑痕。半江形容落日?另落日和棹声关系不如飞花春色间紧密。
才发现萧萧老师在改作业,还好没改到偶滴,呵呵,偶抓紧时间改还来得及:))
总结:没关系的,随时可以改,改的内容发在后面,因为我是按顺序评的,怕漏评了。孤岛,坚持就是胜利,有进步!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29 11:45
出句001:霜枫红似火【缅甸哥】   
对句001:玉露润如珠【孤岛幽魂】
面点:出句大镜头,对句承接一个特写,配合成一副生动的秋晨枫岭图,不错。

出句002:月近家山远【缅甸哥】   
对句002:湖平津渡幽【孤岛幽魂】
订正002:舟移别意浓【孤岛幽魂】
面点:意境还是不错的,惟出句隐隐是不是有一个主体“人”的思想在着呢,对句稍欠于此。

出句003:白鸥点点斜阳外【缅甸哥】   
对句003:紫燕双双细雨中【孤岛幽魂】哈,现成的一个
订正003:翠柳丝丝长岸边【孤岛幽魂】偷懒未得逞,重做:))
面点:单句看自然很是不错啦,呵呵,不过,出对句一起看来,就东边日出西边雨了,一般来说,对句的时间空间等信息要与出句尽量的一致,不然就容易出现“隔”的现象。出句是晴天,对句就不便再使用雨天的意象了。这就是所谓的“景隔”

出句004:古道长亭怀远客【缅甸哥】   
对句004:疏篱茅舍邀故知【孤岛幽魂】
订正004:青梅浊酒论英雄【孤岛幽魂】再偷懒一回:))
面点: “故”字不小心出律了哦。另,如果思维可以再打开一些一定会对得更好。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29 11:46
出句005:琴扫心头雪【缅甸哥】
对句005:墨含袖底香【孤岛幽魂】
面点:格律无误,孤平偶不计。温婉有余而气势稍弱。

出句006:稻浪流金香垄上【缅甸哥】
对句006:冰轮泻玉庆人间【孤岛幽魂】
面点:格律正确,联意承接不错,惟 庆人间 显直白,韵味不足。
对句006:冰轮泻玉乐(喜)人间【孤岛幽魂】????


冰轮=月亮的别称吧:))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29 11:47
嗯,看到童鞋们这么用功,我也是不是该把作业订正了?向童鞋们学习。
作者: 缅甸哥    时间: 2011-9-30 15:29
来看看孤岛。不错,挺好的呢。{:5_105:}
多练习,在练习中成长,可以到对句版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来对,隔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可不可以对得更好。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9-30 19:40
1、一曲相思空对月[风中箫]
1、满腔寂寞苦吟诗[孤岛幽魂]

2、枫燃山骨劲[风中箫]
2、菊绽露珠寒[孤岛幽魂]

3、云天排雁字[风中箫]
3、江水映鸿图[孤岛幽魂]

4、长江滚滚何时尽[风中箫]
4、月影遥遥天际来[孤岛幽魂]

5、一瓣飞花春色减[风中箫]
5、半山落日暮云飞[孤岛幽魂]

未OK,明天再来,令谢谢班主任鼓励!
作者: 二家姐    时间: 2011-9-30 20:44
踩一脚飘过~~~~~~~~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10-9 08:40
对联三十六忌(转帖)

(一)动  机
  1、忌无决心、无恒心。对联是文学,不是“笔墨游戏”,而是“做学问”,社会功能极广极大。三日打鱼两天晒网不行,须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弃或削弱本职工作(指在岗和寻觅生活者),意指经常妙巧地抓紧安排“读、想、练”。想学不想学,不想学又想学的动机难以成功。
  2、忌贪快。决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举成名天下知”,世间哪有那么“便宜事”。从小学到大学,要十多年;从懂得做对联到出佳作,绝非朝夕工夫,短得要两三载,此亦“恒”也。别被吓住,朝夕能出精品,这就在于个人基础。
  3、忌贪长厌短。对联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认为“长联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为长联易犯“重字”,内部结构对应关系等复杂较难匹配。
  4、忌贪奇贪异。实用对联作法尚未过关,便去搞巧、奇、怪之类的对联,则会失去重心。
  5、忌贪多。懂得对联基础知识后,就年产对联几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产”称著,或者赶时间,急于出集子,操之过急。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骄。发表几副或一些作品,或得过一两次小奖(一指地区不广,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钻读报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论等),守株待兔无益。“功夫到家”这个话实难结论,在甲次征联获甲等奖,乙次不一定获奖,总有间破的。
(二)句  式
  7、忌句子长短不一。古传有这种例子,如“红颜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欢。”这不是“对联”。有的联书收入它,贻误初学知多少?!
  8、忌节奏不相称(注意“假对”例外)。如某书中:“掌握/科学/创/大业;黄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对联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属对不成。
  9、忌把律诗对偶句式与非律诗对偶混谈。律诗对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两种节奏(音步)。非律诗句式,每个节奏的字数不能固定,以词、词组语意而定。总之,音步必在同一“点”上,如周恩来一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于/无字句处/读书。
(三)音  韵
  10、忌音步平仄不协。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国颂”百佳联:
  日出(●)东方(○)九万里(●)就无(○)哪个(●)重谈(○)冷;
  斗悬(○)北国(●)两半球(○)难得(●)有人(○)不道(●)明。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当了。例如:“金盾杯”全国征联赛有个出句:
  金盾耀金辉,题词五载千军奋;
  五、七句子都是律诗句式,平仄严谨。获奖的对句中有:
  警威凭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奖)
  从句脚“德对辉”来看,是古声,因“德”在今声中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声,便犯了孤平。如以今声论,不是孤平,但“德、辉”乃平对平,亦失律。终于留下遗憾,不能忽视。
  11、忌同声(同调)落脚。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13、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邻音字安排不当。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15、忌不突出读音重点。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恰到好处时,选择音节响亮的词(开口呼的词),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协调风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宽对,而不讲究以上音韵常识的作品,除少数意境出奇者外,大多过不了美学关。只能说“大多”,因为对联“美”是多方面的。
(四)字  词
  16、忌同位重字。例如:“国对国,天对天”,一来同义同音,二来用楷隶书写不美观,三是缺“对象”。但有少数情形,如明代高贲亨题白鹿书院联:
  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
  环溪作泮,遥通泗水之真源。
  没有这个“之”,文句照样流利,实际是仿骈体形式,最好不用。
  17、忌异位重字。如当代某君一联:
  九州创空前伟业;
  万马图无量前程。
  又如郭沫若题四川风物联,异位重“风”字,亦未能幸免。
  杏花春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绝;
  沫水澄波峨嵋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据孙髯大观楼长联下幅,有两个“尽”字,排版都有说明,因简体关系,第二个“尽”有“亻”旁。不要盲目接受“重字无妨”的说法。
  18、忌把字词机械分类。字,不一定都是词,要靠字与字或字与词结合才能成为词,如“垃”与“圾”合成,才变为“垃圾”一词。能否独立表达语意,是字与词的分水岭。除了少数字,绝大多数字的含义不是孤立的,可以活用,一字多义,以造语的表达意义来定“词类”,遣词如果机械化,便会出现“细羽家禽砖后死”对“粗毛野兽石先生”。
  19、忌“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一副对联,如果讲究“字眼”(联珠),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舍此,谈不上“字眼”。例如我的“百杰”联:
  最最亲,惟共产党摧三山建国治国;
  真真好,乃红太阳泽万物裕民强民。
  “最惟真乃”四个字,是显示整个境象轮廓的画笔。删掉,既不真又无情,可以说“不成对联”。
  20、忌“不明语法成分的用词”。老是强调“汉字分类”,欠科学性。在这个前提下,我曾提出“做对联要以语法(句法)开路”的观点。明确“主谓宾定补状”六种成分各用哪些词,“主、谓、宾”对仗严一点,“定、补、状”乃附加品,对仗可以延伸(并非说它不起决定优劣的功能)。例如:
  一日/无心/出;
  群峰/不敢/高。 (泰山绝顶联)
  定主  状  谓
  做到“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主语对主语……”就是词语上的“工对”。曾有人说“心是名词,敢是动词,词类对仗不当”,谬之千里矣!
  21、忌“把词和词组混淆”。一个字的“词”称单音词,两个字(或多个)的词称复音词(合成词)。在某些情形下,常有把合成词与“词组”混淆的,例如:“繁荣、富贵、福寿、世界和平……”你说是名词还是词组?辨别的标准是:凡词,结构整密,无法加进别的语法成分,而词组可以拆开或加进有关成分。如“繁荣”可以组成“繁繁荣荣”,“世界和平”可分为“世界”、“和平”。有人说“名词不能与词组属对”,这种限制没有必要。凡具有名词性质(即既抽象又具体的词)的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可视为“名词”,这也是由造语意义去权衡,不可一意孤行。
(五)结  构
  22、忌“不学语法”。曾遇到这么一回事:某友寄来一联,征求意见。我认为上了水平线,但要求他进行句法分析,终于没有达到目的。句子的正常结构是:
    定+主│状十谓 (定+宾) 补 语
  ─────┼────────────
   主语部分│  谓 语 部 分
  定语、状语在句中有时省略,有时可以超越一个。当然,有些句子对“主、谓、宾”也常分别使用省略方式。但要注意:谓语后边的连带部分,带了宾语就不带补语,相反亦然,没有“主谓宾补”的句法。
  有时也可使用倒装句,有全联倒装对仗的,也有半联倒装对仗的(这属假对范畴)。
  掌握了语法及其六种成分的用词,创作的路子自然拓宽了。
  23、忌“事物结构随便”。例如某水库联:
  四面山青花鸟俏; (花鸟乃一植一动)
  一湖水碧鸭鹅欣。 (鸭鹅乃二家禽)
  以匹配对仗的镜子一亮,不成“对象”,不宜疏忽呀!然而杜甫诗有偶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鼓角”是平行二物,又何以对得“星河(银河)一物?二比一也不成对象。这是因为“鼓角”在句意中并非指两种军用品,而是“战事(或烽火)”的指代词。事物在对联中的变幻融通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红黄姹紫”有时可以对“龙凤山川”,前者为同一范畴的色彩,后者为“动物、地理”两个方面的事物,虽未体现对仗的彻底性,延伸而言,上下相对同为自现物体。不过,难谈上“工整”二字呀。
  24、忌“主次颠倒”。古代有如下一联:
    子能登父业;
  臣未报君恩。
  乍看,没有弊病,实际在组句结构上,“尊卑倒置”,所以当场有人改成“君恩臣未报;父业子能登”,把“君父”摆到首位。此例可提醒我们一下,比如有些内容,或按时间、或按程度、或按轻重远近,要有结构次序。近见新作:“三代恩如尧舜禹;九州景胜画诗书”,“尧舜禹”顺序不可颠倒,“画诗书”是平行的,可以随意布局。
  25、忌“长联结构呆板”。这要注意两点:①长短句搭配要得当,通常是长句在后,短句在前,如果用三、两字收尾,要有分量,不然“前重后轻”。特别是双句联,不搭短句前后都是同样的字数,弄不好最显呆板(八言四四式例外)。联中短句较多,可增加内容拱张画面。②段落层次结构要有序,亦防个别意义重复。
(六)内  容
  26、忌上强下弱。例如有副获奖的环保联:
  改造环境,更须保护环境;
  征服自然,还要珍惜自然。
  把“更还”对换位置,下联才略胜上联语气。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株柔柳伴花枝。”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当然,下句如擂之过盛,也欠妥。
  27、忌前后重复。例如:
  一方灾难人人助,万户门迎千禧日;
  全国风流处处同,八方歌颂九州春。
  其中的“全国、处处”和“八方、九州”在句中雷同,内涵自然就单薄无力了。
  28、忌“合掌”。对联合掌,常谓“同边对”,即上下两方意义雷同,炒现饭,熬现菜。如我的一联:
  墙高不塌根基正;
  室陋无奇墨迹香。
  某君建议将“墨迹香”改为“骨架刚”,这样便成了合掌对。
  合掌,主要是内容单调围着“现意思”打圈圈,不善于借题就相关方面去发挥,并不是“同义词”决定的,在尚未理解“合掌”之前,少用同义也有好处。
  29、忌风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忌。因为它无法使上下联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
  另一种情形,看似写同一事物,各个都不知所云,如某君的“地名巧对”:
  黄石黄冈黄果树;
  黑河黑水黑龙江。
  两两对峙,说明什么?但有人会提出,“无情对果然一点不相干怎么承认是对联?”所谓“果然不相干、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越好”,是指上下支取题(题材),不是指题旨,成功的无情对都能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思想内涵不相关,只“对”不“联”非对联。
  30、忌奢华浮躁。例如一婚联:
  缔良缘两户英雄儿女;
  成佳偶一双模范夫妻。
  作为普通婚联,形容过火,过分夸张。还有堆砌词藻不讲事实(指高度概括),人谓华而不实。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10-9 08:41
(七)其  它
  31、忌“典庆联用字色素”。凡婚寿联及重大典庆联,要注意色彩用字,“黑、白”或有关贬义词,宜禁用。说来似乎带迷信色彩,然中华传统民俗风气,逢“喜”总要讲究一个吉祥的兆头,给人们欢欣鼓舞,奋发向前。
  至于其他对联,如春联“红梅白雪”,格言联中的“黑白分明”,不在上述之列。
  32、忌“无创意”撰作。动笔做联,先要根据题目(自拟或他拟),设计一个或几个方案。所谓方案,包含创意及方式等等。然后据此寻找有关资料(如典故、史实)。
  创意豁达则作品脱俗,才可避免“似曾相识”而不断提高到精品。除了应征外的创作,做好联还要立足“移植”,不是眼前凑热闹。
  脱化式的作品,多数不开拓,少数由于创意豁达,也惊人。
  创意的过程,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结合的逻辑思维过程。
  33、忌“口号式”。对联是文学,也属应用领域,不能无文学味而写成干巴巴的口号式。如“发展就是硬道理;廉洁堪称好作风”。要通过冶炼把思想政治的时效性融合在字里行间,以文学手段来展现。
  34、忌创作不注入情感。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无情感则作品苍白。情感是思想性的结晶,作品既要代表大多人的心思,也有“我在其中”,联中无我是空白一片。写什么内容是客观物体,借写这种物体来告诉人们一些什么,这是“发射”情感时刻的去处。
  情感当然有深浅程度,这个不能要求一律。所谓“情境意义”,是作品的深层意义。
  35、忌“错用标点”。标点(不指书法)用妥当了,轻可变重,浅可变深。如我的一副格言联:
  日暮应先将胆放;
  峰高未必碍人攀!
  收入某书时,下联用的是句号,从而“点评”末尾说“有弱于上联之嫌”。更重要的是,有人提出“除了问号、叹号外,每联字数不多,中间无停顿的,上联尾打逗号,下联尾打句号;若中间停顿的地方有打了分号或句号的,上下联尾都打句号”。如果真的照这样做,不分两行而连着排版或插在文中,连对联的意识形象都被抹煞了。如古胜迹联: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除了“问、叹”号收尾之外,长短联上尾必用分号,下尾必用句号。
  36、忌“古今”声调混用。首先看两副实例:
  (1)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联中均无入声字,但不能说“古代有今声对联了”。
    (2)花满九州香四海;
    雨滋万木绿千山。 (当代·标明今声)
  出句无入声字,对句中有“木、绿”两个入声字,并非“入转平”,古今皆仄。一说是今声,一说是古声,各执一端,争论不休。
  以上二例,实质都是古声。另一种情形,出句亦古亦今,要求对句“古今皆宜,但忌混用”。如:
  邪教害人,弟子自焚师冷笑; (出句)
  科学驱昧,瘟神名裂众群攻。 (对·今声)
  这种类型,我把它叫“半古半今”。正确而无争议的“今声”作品是什么呢?上下联都应使用“入转平”(含少数古平转今仄)的字。例如:
  税费改革,农村气象春风柳; (出句)
  职责明确,公仆情怀夏日莲。 (对句)
  “入转今平”的字,用到上下联音步(或联尾)而对仗,这才是“今声对联的正统”。前面的情形,应该说是混用。使用古声或今声,应由爱好者自择。
  本文所谓“忌”,实则是指有了一定的对联知识后而做对联要“注意哪些”,从而把对联做上路子、做得准一些的提示。至于“怎样提高”,将打算从理论和技巧等方面,另作总结。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10-9 11:18
本帖最后由 孤岛幽魂 于 2011-10-9 11:22 编辑

出句007:云书雁字西风递【缅甸哥】
对句007:人寄叶诗秋水传【孤岛幽魂】
面点:格律无误,对句联意完整,惟 叶诗 一词见生,拟人之情趣稍欠。

出句008:不羁竹影攀篱角【缅甸哥】
对句008:无约松风上案头【孤岛幽魂】
面点:格律无误,竹影攀篱,松风入户,承接不错,上 字还不够生动活泼,可再酌~~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10-9 11:20
出句007:云书雁字西风递【缅甸哥】
对句007:人寄枫笺秋水传【孤岛幽魂】
呵呵,借头发甩甩两个字

出句008:不羁竹影攀篱角【缅甸哥】
对句008:无约松风掠案头【孤岛幽魂】
作者: 岭南一少年    时间: 2011-10-9 21:43
出句:生来但挺梅花骨 [岭南一少年]
对句:归去尚余王者香 [孤岛幽魂]
少年试评:纵生以来,莫论山之危,岁之寒,犹然挺其风骨,晓其性格以可贵谓之矣,诚世间罕有,百花尽后,一枝独秀,何殊君子乎;下比承至死者,亦知命数,规律罢也,何哀于有, 幸值其精神长留天地,其馨香远弘,启世人之无穷。由是稍有微疵,不定于王者达人,若其心以恒持之,始以为之世人不逊于王者乎。小觑梅花之骨,王者之香无关枝节,似乎不谐。此一孔之见,才疏而年少,不达之处,乞君海涵。{:5_118:}
作者: 岭南一少年    时间: 2011-10-9 22:00
谢谢支持,只你一人参与,少年很高兴.
作者: 孤岛幽魂    时间: 2011-10-10 07:55
本帖最后由 孤岛幽魂 于 2011-10-10 07:58 编辑
谢谢支持,只你一人参与,少年很高兴.
岭南一少年 发表于 2011-10-9 22:00



呵呵,少年好,交流一下:))
好象“王者之香”指滴是兰香,并不是真正的“王者”
兰花是我国古老名花之一,每当春季开花之时,幽香清远,馥郁袭衣,一花在室,满屋飘香。故江南一带常以兰为“香祖”、“国香”或“第一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者香 :
  1.兰的别称。汉蔡邕《琴操·猗兰操》:"〔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后因称兰花为"王者香"。
作者: 心海悠然    时间: 2011-10-11 14:21
来看看组长{:5_106:}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