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词平庸,格调老套。如【粤海初秋】,我看就很庸。为什么直白初秋呢,又不是写记叙文,非要点明时间,写不好就撇开吗。如果能用初秋相关联的事物合理演出【初秋】那才是行文方向,才是妙。当然那样不容易做到,所以好东东不容易写。但是我们要知道直白写【初秋】很无味,如果好东东搞不出可以不搞吗。接下来,煞是惊人。。【来它一桶 】!这不就广告词【来一桶】的盗版吗!来一桶什么?方便面吗,可口可乐吗,苹果汁吗,一切皆有可能。但无论是什么,即使是梯恩梯、黑索金也不能让江湖变色啊。不错,夸张是一种文学手法,尤其是对联更需要这一手法。但一定要有合适的依据,进行有节有度合理的扩张。两大桌子人,20斤酒,不稀奇。更何况联中看不出多少人。不能因为相片中的一桶让你震惊了,你就非要如实地汇报【来一桶】,好汉喝酒可是用碗用坛子的啊,切莫因为这付对联惹笑了江湖。
2.视角狭隘。问店家何幸。。这个抬头让学生最看不好,粤海边都是英雄好汉,问店家那厮作甚!?店家有幸又能如何,西湖边有【青山有幸】,那是真有幸。一句抬头,让人视野顿挫,角度过于狭隘了。店家有何幸呢,一句中国人的寻常客套话【小店来了这么多贵人,真是蓬荜生辉啊】。呵呵,这能反映出哈哈公一干人等的风流倜傥吗,这能升华出一班文化精英的闲情逸致吗。此联能不平庸吗
小可上午实为一学联新生,与对联很多常识不懂,只好就联意作片面之理解。一介草民,也不怕贻笑大方,但能博得同学一笑,校长一笑足矣上午 发表于 2011-9-4 04:15
正粤海柳凋,有六男一女,抱塑料坛坛把酒廿斤,未必脸皮变色;
问金城何幸,得逸致闲情,吃风流饭饭无联半副,竟然蓬荜生辉!
小缅甸好样的,这样改才对嘛{:5_105:}
横云 发表于 2011-9-4 10:37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