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渔舟姐姐学诗笔记2 诗的章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3:37
标题: 渔舟姐姐学诗笔记2 诗的章法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4 11:45 编辑

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26
起承转合

起:

一: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27
二: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如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28
三: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如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31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5 16:33 编辑

四: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司空曙之【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一作蔡)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

…………………………
又如钱起之【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35
五: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


如杜甫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37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5 16:39 编辑

六: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如李频之【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

……………………………………………………
另如明高启之【梅花】诗: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古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此谓之尊题法,亦谓之“颂扬起”。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46
起手贵突兀

如王右丞“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杜工部“莽莽万重山”,
带甲满天地”,

岑嘉州之“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如‘高台多悲风,初日照北林’,皆高唱也。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极苍苍莽莽之致”。

王士禛等【师友诗传续录】载刘大勤问曰:“律中起句,易涉于平,宜用合法”?渔洋答云:“古人谓玄晖工于发端,如【宣城集】中‘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是何等气魄?唐人尤多警策”。清施补华【岘庸说诗】云:“老杜之【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之句,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作‘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以上所述,为近体诗起调之要法。学者宜参酌之,方不至遇一题目,即生无从着笔之叹。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48
待续
作者: 真哥儿    时间: 2012-2-5 19:23
姐姐辛苦了{:5_159:}{:5_105:}
作者: 花开时节    时间: 2012-2-6 09:19
花开学习{:5_105:}
作者: 宿命的风    时间: 2012-2-6 12:50
谢渔舟姐姐,学习了。。。
作者: 紫竹轩云    时间: 2012-3-26 09:41
欣赏本文,期盼下文
作者: 天山雪豹    时间: 2012-3-30 16:57

作者: 二牛    时间: 2012-5-13 15:42
{:5_105:}{:5_105:}{:5_105:}
作者: 叹息    时间: 2012-5-15 22:55
哈哈,既然这个姐姐已经真理了,小弟就不客气地据为己有了。{:5_110:}
作者: 菊香一味    时间: 2012-5-25 00:13
谢谢姐姐 学习了
作者: 半夏浅秋    时间: 2012-8-16 11:27
谢谢姐姐,学习了!期待下文!
作者: 云中月    时间: 2012-8-31 18:38
继续学习。
作者: 苏夏    时间: 2013-8-13 00:12
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