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渔舟姐姐学诗笔记3 绝句 [打印本页]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5:49
标题: 渔舟姐姐学诗笔记3 绝句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4 11:44 编辑

我们先就空空道人老师讲的两首绝句 来分析如何写绝句

空空道人老师谈绝句:
绝句是古体诗中很流行的一个类型,短短四句,二十或二十八个字就表达出好的意境,真是好。但要写好,除了要懂格律之外,最重要的是意境,但还要有表达的技巧。
一首绝句,怎么欣赏,怎么写好呢?这里谈谈我的体会。
写一首绝句,首先看诗要说明什么,要表达什么,怎么表达。一般是先铺垫,然后一转,最后破题,达到顶点。
我举例子,便于说明。
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实际是为写出下面两句的铺垫,没有前两句,后两句无从说起。没有后两句,这诗就一点意思没有了。有前面的叙述,第三句是转折点,以便引出全诗的落脚点,也是全是的结句。而且是点睛之处。
这诗好,就好在有深一层的这里在里面,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
这诗好,也好在有极好的意境。诗里写的景色令人神往,更上一层楼,点出了作者的向往。
这是好,也好在朗朗上口,有音乐感。这就是平仄交替形成的波浪起伏感和节奏感。
在古体是里将就平仄的道理,就是使句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乐感。在格律诗里所成为律句者,就是合乎节奏的句子,这节奏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也就是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高低。这样的波浪。

再如:
寒笼烟水月笼沙,夜泊秦怀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句写了作者夜泊的景色。第三句突然一转,十分奇妙。不说听到的歌唱,先说出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也暗暗提出了一个问号,为什么?而最后说到是因为所听到的后庭花而有所感。转的奇,落的好。不但有深层次的思想,也有优美的意境。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作者的超出常人的写诗技巧。这诗最妙的是后两句的一转一合。
我以为写诗,先要有个目的,就是想写什么,说明什么。如果空写一些景色,平铺直叙就不是诗了。再者是要有优美意境,否则也写不出好诗。其次是如何写,怎么表达,这是技巧,包括律句的运用,韵的选择。当然也要看如何铺垫,然后如何转,怎么合。使诗有精彩之笔,是要看诗人的才气了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5:53
绝句亦称截句,

前人以为绝句是截律句中四句而成,后两句对仗,是截取律诗前四句;前两句对仗,是截取律诗后四句;皆对,是截取律诗中间四句;皆不对仗,是截取律诗的首尾。

这种说法,是违背了历史事实的。绝句的产生,是在律诗之前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5:56
现在我给大家举十首绝句的例子 请大家分析 一二句 跟 三四句的关系

………………………………………………………………
1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3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4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
: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8
:江楼有感
独上江楼思悄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9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10
:答锺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00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5 16:01 编辑

我以为 一二句 不要太出彩 说明第四句的时间地点即可

第四句一定要出新意 要读者意想不到的句子出来 叫读者眼前一亮

那么就要靠第三句去巧妙的从一二句转到第四句
第三句 跟一二句有关联使之不断裂
同时要给第四句做好铺垫 。由于第三句的出现而使第四句顺势而出

所以很多论述绝句的文章中说 绝句第三句最为重要了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05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以此首为例 作者想说的 不是蚕宝宝要人起来喂食 而是如果没有这位蚕妇起四更起来 就无法看到 歌舞人还未归呀 所以第一二句只是时间地点的说明而已。 诗者要说的话是第四句 当然是由第三句来转接了




作者: 渔舟唱晚姐姐    时间: 2012-2-5 16:08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再举一例 这首 一二句说明时间地点

而作者 要说的真正的话 在第四句 才有梅花便不同
转接的任务就是第三句 寻常一样窗前月
作者: 花开时节    时间: 2012-2-6 09:22
姐姐辛苦   谢谢姐姐{:5_105:}
作者: 宿命的风    时间: 2012-2-6 16:16
这一课好长,慢慢看。。。辛苦小渔姐姐了。。。
作者: 心朋友    时间: 2012-5-17 07:57
谢谢渔舟姐,学习了。辛苦了
作者: 叹息    时间: 2012-5-19 11:47
俺今天又学习了,不负此行啊。感谢姐姐分享笔记
作者: 羽扇声执    时间: 2012-12-26 22:24
俺今天学习了,不负此行啊。感谢姐姐分享笔记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