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借地学联 [打印本页]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8 10:19
标题: 借地学联
如题。。。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8 10:20
“有我境”与“无我境”之我见
    闲来无事,逛至试部殿试,看了其论文一题,有所感,记之。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于《人间词话》第3则如此说道。那么何为“有我境”?何为“无我境”?
    首先,我们要明白何谓“境”?境者,意境也。故而简单来说,“有我境”是从文字间读到的均是“我”之所见所感,“无我境”则是从文字间读到的均是“非我”之所见所感,但这两种意境的定界是比较模糊地。如下例:
    清何绍基题黄鹤楼联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遮,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上联直言“我从千里而来”以引出所见“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下了以问句“谁云一去不遮”起引出所闻“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直道“我”所见所闻,这种写法是最典型的“有我境”。还有文中不提及“我”的: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同样是题黄鹤楼,作者清代宋荦。此联文中“无我”,但意境“有我”。“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中都可以读出到“我”的存在。再如下例:
    上天竺寺 前 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读此联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我”的存在,便谓之“无我境”。
    其实,名胜联多是其作者抒发情感之作,故大多数属“有我境”。
    本人学识有限,解读不能够完善,但本着学习的想法,望勿见笑!
作者: 云色倾城    时间: 2012-3-18 10:45
问好风狂~~跟着学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せ彩| 六合投せ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せ乐せ城:顶级信用せ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洞庭青草    时间: 2012-3-18 13:31
问好风狂,校长说借地必须为青草题联一副。

假传圣旨,扮回本初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8 18:24
问好风狂~~跟着学习~~
云色倾城 发表于 2012-3-18 10:45

跟着学习{:5_110:}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8 18:25
问好风狂,校长说借地必须为青草题联一副。

假传圣旨,扮回本初
洞庭青草 发表于 2012-3-18 13:31

这么说吧,借是说好话,其实与圈地没两样,要联找校长去{:5_132:}
作者: 绿林。    时间: 2012-3-18 20:15
你圈地,偶就借个道,不时路过下而已;P
作者: 千年野菇    时间: 2012-3-18 21:45
本帖最后由 千年野菇 于 2012-3-18 21:46 编辑

问好风狂,跟学!
作者: 若雪轻兮    时间: 2012-3-18 22:07
跟着学习~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9 09:32
浅谈立意
    世上文章无论任何体裁,均以立意高为妙,然而“立意”者为何?
    立意,百度到有“1. 用意;持念。2. 主张;决定。3. 打定主意;决心。4. 确立作品的主题。”等几种解释,对联中立意取其4,即确立作品的主题。故而,立意也可以称为作者之见解。
    立意之高下决定了作品意境之高下,高者可余韵无穷,下者或索然无味。如:
    题桥亭
    打扫开草径松坡,来盟白水;
    收拾起芒鞋竹杖,悔踏红尘。
此联乃刘尔炘所作,其结句足见立意之高。一般写桥亭是从风景优美致令人流连忘返入手,而作者却以悔踏红尘一语托桥亭之胜,不言其胜已见其胜矣。
    立意应当如何培养?不外乎多读多练,创作总是厚积薄发,此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3-19 09:38
跟吧,俺也跟着你们学习{:5_134:}
作者: 大地飞鸽    时间: 2012-3-19 12:24
先敬茶后学习{:5_107:}
作者: 云中月    时间: 2012-3-25 18:15
先献花后学习{:5_138:}
作者: 尘封记忆    时间: 2012-4-7 06:40
不错~~~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7 09:29
都快忘了有这帖,最近脑袋进水啥都写不出啊
作者: 东北松    时间: 2012-4-7 18:00
跟着学习!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11 13:38
本帖最后由 风狂 于 2012-4-11 13:41 编辑

对句如有法,必是解读出句。知其意则所对易佳,误其意则所对无佳,不解其意则不能对也。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11 13:40
跟着学习!
东北松 发表于 2012-4-7 18:00

跟吧,看谁学谁涅{:5_134:}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12 16:36
在写与评中成长
    写联是学联最重要的阶段,不管读了多少理论,如果不动笔去练去思虑,就不会有佳作面世,学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总是在不断地写与修改中成长,多读多练多思虑缺一不可。多动笔可以使人思路更加广泛,当视觉宽阔时,下笔也就更加容易了。
    只有通过别人的点评,才会发现一些自己不能察觉的误区。所以,学联另一重要的阶段就是评,即接受点评。但点评之事要懂得选择,由于不同评委对相同联作可能会得到不同结果,所以在接受点评的同时,并不是一味按点评去修改,而是要对点评加以印证,在这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地扩充知识,而达到提升的目的。
    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能越挫越勇,敢于落笔,敢于接受各种观点,勤于思考。在反反覆覆地过程中提升自我,或许成功就在眼前。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28 10:51
写自己的风格
自古以来,有无数的作家,但以独具风格而能闻名,例如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实现、苏轼的豪放……,所以我们下笔可以模仿、借鉴,但不能一味模仿,应该借他人的语言、手法,为自己所用,重在变化,以期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作者: 缅甸哥    时间: 2012-4-28 23:32
师叔家太空鸟~得赶紧上联喽~哈哈
作者: 情凝萧山    时间: 2012-4-29 01:55
跟进~~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4-29 17:05
等围观者上联{:5_134:}
作者: 青砚    时间: 2012-4-29 21:17

作者: 冰清玉洁    时间: 2012-6-11 22:05
叔叔喝茶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6-12 09:46
文章要单刀直入
为联自当单刀直入,一针见血;言简意骇,一语中的。为联言简而铿锵,则读之可共鸣。枝蔓牵缠,则显无味,裹脚布之不可取也。读《半九亭集》至此联有感,记之。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6-12 09:50
青砚、冰清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2-8-12 16:18
传说听多了,自个也试试。。。
作者: 心河艄翁    时间: 2012-8-20 11:26
只偶尔发疯而已
看老夫变态如何——疯家老大语:victory:
作者: 欧阳倩    时间: 2012-8-20 21:08
楼上前辈这件马甲有点眼熟。;P
作者: 洞庭青草    时间: 2012-11-28 02:10
积水成渊,蚊龙兴焉,初级师叔祖,草想你了……我现在到石井卖力气了,有空记得来庆丰喝碗茶哦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