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高原汉子老师--《说对谈联》之三 [打印本页]

作者: 云色倾城    时间: 2012-3-26 19:39
标题: 高原汉子老师--《说对谈联》之三
《说对谈联》之三;对联,应在立意上下功夫

对联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写对联,固然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但是,任何艺术品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上,传世的文学作品,没有一个是因为其辞藻华丽而博得人的喜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等等,都不是因为语言的华丽和词语的生僻而取胜,恰恰是因为其深刻的思想才传之久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谓千古嘉联,说实话,此联从格律上来讲,并非无懈可击,但就是因为有高度的思想凝聚在其中才得以流传。


笔者曾与许多人交流过对联的写作,大多时候,谈论的是字数的长短、格律的协调、句式的选择,甚至古诗词的化用和典故的应用,很少谈及联意的锤炼和思想的升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看看每年春节网上铺天盖地的春联,谁能否认其中许多是声嘶力竭的口号呼喊和华丽辞藻的堆砌呢,更为可怕的是有个别“评委”还美其名曰,这是在营造“吉庆祥和的氛围.”说实话,这些对联有几个耐人寻味呢。难道凑几个盛世、鸿图、伟业,就是艺术吗?正是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春联的创作,口号越来越响亮,词语越来越华丽,有的人干脆玩起重字排队、字数“拉面”、嵌字“造景”、拆字“比武”以及谐音“绕口令”等技巧和机关(当然不否认个别佳作)。相比之下,让我们再看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幅不知出自谁手的作品,一点也看不出在喊口号,也一点也看不出词语华丽,但谁能说它不是魅力永存呢?


当然,不仅仅是春联存在这些问题,其他形式的对联,创作者在立意上下的功夫也没有在句式、词语、修辞上考虑的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笔者以为,要提高自己的对联创作水平,净化思想,强化修养、深化底蕴、淡化名利,才是首先要做到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再注重谋篇布局、修辞炼句、选择句式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θ彩| 六合投θ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θ乐θ城:顶级信用θ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安探花    时间: 2012-3-26 20:17
写的不错!深有同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ā彩| 六合投ā注| 网络赚钱去SO娱ā乐ā城:顶级信用ā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寂静星空    时间: 2012-3-26 20:39
理性!学习!
作者: 扫地僧    时间: 2012-3-26 21:56
说到俺滴心窝去了,敬一杯。
思维比词藻更难培养。
作者: 扫地僧    时间: 2012-3-26 21:57
为啥没之二?
作者: 高原汉子    时间: 2012-3-26 22:01
为啥没之二?
扫地僧 发表于 2012-3-26 21:57

谢谢扫地僧老师,之二有,是《对联的尴尬》
作者: 扫地僧    时间: 2012-3-26 22:09
谢谢扫地僧老师,之二有,是《对联的尴尬》
高原汉子 发表于 2012-3-26 22:01

汉子兄,没看到啊:o
作者: 朴璞    时间: 2012-3-27 20:21
本帖最后由 朴璞 于 2012-3-27 20:23 编辑

立意就是一块红烧肉,联就是一双筷子,没有肉,筷子也没啥用了,,忘了这是哪位老师的比喻来着。拜读~高原老师辛苦~
作者: 缅甸哥    时间: 2012-3-28 14:39
意犹率也!希望各位学员跟我一起,都来认真学习。
作者: 我心依然    时间: 2012-3-28 14:42
因此,笔者以为,要提高自己的对联创作水平,净化思想,强化修养、深化底蕴、淡化名利,才是首先要做到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再注重谋篇布局、修辞炼句、选择句式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心依然学习了...

作者: 风中箫    时间: 2012-4-30 21:39
任何艺术品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上
作者: 小叮当    时间: 2012-5-10 19:36
意犹率也!希望各位学员跟我一起,都来认真学习。
缅甸哥 发表于 2012-3-28 14:39


嗯,跟缅师后面来认真学习了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