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E组长贾思文56法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7 13:57
标题: E组长贾思文56法笔记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
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
也。

         56法之第一法练习
                 《伤春》
春燕回乡绕画梁,呢喃软语诉衷肠。
他乡偶见双飞燕,却锁眉尖思故乡。

屠户,第四句有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ɡ彩| 六合投ɡ注| 网络赚钱去SO娱ɡ乐ɡ城:顶级信用ɡ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7 14:03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如
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56法第二法练习
            《梦》
少时逐梦醉童颜,圆梦生年无有闲。
发白梦残人未醒,不知梦醒是何年?
屠户:斯文兄这首写的耐读。人生沧桑尽在梦与醒之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é彩| 六合投é注| 网络赚钱去SO娱é乐é城:顶级信用é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戈壁红柳    时间: 2012-5-11 22:58
思文出精品呀!思文的诗文,屠老师的点评,红柳获益良多!学习了!
作者: 叹息    时间: 2012-5-12 00:15
假斯文,真斯文也....小子拜读,红花送上。嘻嘻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2 21:58
本帖最后由 贾思文 于 2012-5-13 21:53 编辑

3# 戈壁红柳
惭愧惭愧,红柳美媚过谦了,该向你学习,都已经写到十几法了,在你家里读诗,真是一种享受!思文真心向你学习,讨教几招!:handshake
俺第三法至今还憋不出来:(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2 22:00
4# 叹息
欢迎叹息光临寒舍,请用茶!
别叹息!一起努力学习:handshake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2 22:01
屠户老师辛苦,请用茶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2 22:11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08:27 编辑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
“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56法第三法练习:
《故乡》
群山叠翠鸟啼枝,垂柳戏波鱼亦痴。
皆曰瑶池仙境美,谁知故土胜瑶池?
不知这样是否符合第三法,还请老师和同学帮助指正
屠户:斯文这首很美,前三句 你不如全写瑶池的美,结句 写家乡。用前三句衬托 后一句,实验下,对比效果。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2 22:17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08:47 编辑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如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56法第四法练习:
《钓趣》
晨烟飘忽绕湖山,垂柳探波茭草环。
轻甩丝纶依石钓,一竿钓得几多闲?
屠户:1、这首诗的炼字 很成功,【飘忽】状晨烟,动态十足,绕字 饶有意趣,【探】字【环】字细腻生动。【甩】【 倚】动静相参。2、一二句描绘出【钓】的时间,场景为【趣】做铺垫。景物配置 空间合理。第三句实笔接转,第四句将镜头对焦钓竿上,用问句,突出闲字,此绝句 一唱三叹之法。好诗 赞!另飘忽的忽  湖山的忽两字  属于舌根清音,都在音顿处,读起来很咬口。是不是 两字 中另换个舌根清音。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4 08:49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08:40 编辑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
,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
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乡村惊变》
去年春上小山沟,草舍歪斜燕犯愁。
今日燕归心诧异,缘何草舍变高楼?
屠户:以燕眼观变,借燕说变,蕴藉!
作者: 秋阳    时间: 2012-5-14 18:00
思文诗做的真好,乡村惊变,喜欢
作者: 兰亭清影    时间: 2012-5-14 19:12
《乡村惊变》
去年春上小山沟,草舍歪斜燕犯愁。
今日燕归心诧异,缘何草舍变高楼?       思文这首诗十分别致,独出心裁,学习了!
作者: 戈壁红柳    时间: 2012-5-14 23:02
思文,好诗,红柳拜读了,红花敬上。

有一点探讨:《钓趣》
晨烟飘忽绕湖山,垂柳探波茭草环。
轻甩丝纶依石钓,一竿钓得几多闲?   窃以为忽与湖音近了些,可否改成飘渺呢?(个见)

《乡村惊变》
去年春上小山沟,草舍歪斜燕犯愁。
今日燕归心诧异,缘何草舍变高楼?   燕子眼中的变,何尝不是人间的变呢,落笔不俗,赞一个
作者: 月光依依    时间: 2012-5-15 09:57
思文,好诗。赞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5 11:04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
“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 ...
贾思文 发表于 2012-5-12 22:11

谢谢屠户老师指点, 我一定尝试,到时还请指点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5 11:14
思文,好诗,红柳拜读了,红花敬上。

有一点探讨:《钓趣》
晨烟飘忽绕湖山,垂柳探波茭草环。
轻甩丝纶依石钓,一竿钓得几多闲?   窃以为忽与湖音近了些,可否改成飘渺呢?(个见)

《乡村惊变》
...
戈壁红柳 发表于 2012-5-14 23:02

谢谢红柳 :handshake 多探讨!共同提高!
这忽字倒是疏忽了,读了几遍没发觉这个问题,普通话不标准害了自己;P 谢谢!谢谢!
              《钓趣》
晨烟飘渺绕湖山,垂柳探波茭草环。
轻甩丝纶依石钓,一竿钓得几多闲?
先比较一下,再定稿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5 11:18
欢迎秋阳光临寒舍!欢迎兰亭清影光临寒舍!欢迎月光依依光临寒舍!大家请用茶!
请多提宝贵意见!对探讨!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5 11:22
本帖最后由 贾思文 于 2012-5-15 13:49 编辑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如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56法第四法练习:
《钓趣》
晨烟飘忽绕湖山, ...
贾思文 发表于 2012-5-12 22:17

谢谢屠户老师肯定!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您的指点,辅导!首先要感谢老师!
学生一定努力,用好的成绩,回报老师的付出,谢谢!
这忽我考虑一下后改掉。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8 13:40
改正:
谢谢戈壁红柳对比了一些词组,感觉还是飘渺最适合,俺就懒一点,用上了。

          《钓趣》
晨烟飘渺绕湖山,垂柳探波茭草环。
轻甩丝纶依石钓,一竿钓得几多闲?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18 13:43
本帖最后由 贾思文 于 2012-5-18 17:39 编辑

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
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
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56法第六法练习:
       《深山访僧》
去岁求禅步履匆,一山秀色若烟蒙。
今年访友复登顶,笑看风云两放翁。
自评:总感觉自己语言流于直白,就像结句,用景语替代来表达这层意思,感觉力不从心,还须努力!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27 13:13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 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如唐杜甫《解闷》: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56法第七法练习:
              《往事》
枫抹余霞映古亭,相依脉脉待流星。
而今鹤侣归乡里,犹起童心共扑萤。
自言自语:感觉自己是个情商很低的人,在情感表达方面很弱。
              缺乏新意,感觉这种格调老土了。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5-31 13:43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如唐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56法第八法练习:
七绝《游蒲松龄故居偶感》
妙笔一支堪入神,刺贪刺虐借狐身。
只今唯有柳泉在,泪水长流忆故人。

作者: 真哥儿    时间: 2012-6-14 18:28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7-29 22:43
谢谢真哥儿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7-29 22:45
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
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56法第九法练习:
七绝《题汉武,我们共同的家园》
长忆当初汉武缘,同窗研习乐翻天。
而今师友频相问,重返家园悠忘年。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8-13 13:49
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
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如唐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56法第十法练习:
七绝《闻秋声偶感》
秋风漫舞卷飞沙,陌上寒蝉泣树丫。
试问人生何所似,且于午夜看昙花。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8-13 13:50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
,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如唐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56法第十一发练习:
七绝《秋望》
寒风萧瑟起秋湖,孤雁凄凄别野芦。
悄问天边行远客,可捎书信故乡无。

作者: 贾思文    时间: 2012-8-13 14:48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
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如唐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
如明陆容《题画》:
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
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

56法第十二法练习:
七绝《茶趣》
杯中几片小新芽,葱翠清香实可嘉。
何必缠纠烦恼事,莫如一笑品禅茶。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