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说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崇文 时间: 2012-9-13 21:13
标题: 对联说
对联说
——写给想学对联的朋友
我是对联,既对又联,形对神联之谓也。在古今中外所有的文体中,我是唯一充满对立统一辨证思想的文体。我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有的对称、对应、对等、对比、对衬、对立、对照、相对等集大成者,是辨证思想完美的结晶,是龙凤文化的丰硕成果。我是中华独有的国粹;我是艺苑灿烂的奇葩。我是中华汉语言艺术最生动、最简练、最光辉,最有魅力的展现;我是中华美学的高峰和典范;我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我是炎黄子孙的宠儿;而今,我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我是与时俱进的文艺轻骑兵。千百年来,人们非常喜爱我,上至皇帝,下到平民,说我是阳春白雪,说我是下里巴人,都把我视为掌上明珠。可有时又把我看作是小品,不把我当一回事。撰联高手梁启超曾说,对联是“小玩意儿”,“在骈俪文中原不过是附庸之附庸”,这真令人哭笑不得。程千帆在《关于对联》中说:“(对联)本应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不知为什么,却被我们文学史家们一致同意开除了。这恐怕是文艺界应当平反的冤假错案之一。”赵雨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史话·清代卷》给我带来了惊喜。他说应将楹联列为一门独立的文学艺术,并郑重宣布清代文学的代表文体是楹联。这使我非常感动。我不奢求有多高的地位,人们能恰当评价我就很满足了。还有不少人对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常熟悉我的面容,却很不了解我的实质。因此,就会弄出许多笑话。闹的你也狼狈,我也尴尬。我有一肚子的话,想和你们倾述,沟通,请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我是用汉字的形、音、义构成自己词性、平仄、虚实对仗的血肉之躯;在我的身上,存在着对偶的基因,对偶是一种辞格,在历代的各种文体中,普遍地存在着。如《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诗经》中“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非。”《楚辞》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饮秋菊之落英”等等。之后,在律赋、近体诗、词、曲、骈文中的对偶,要求更为严格,称之为对仗。此时的对仗,不再是辞格,而是演变成一种格律。因此,对偶——辞格,对仗——格律,对联——文体,便是科学的定位。诗经、楚辞、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给了我丰富的营养;而今,我用邓小平理论、先进的文化、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强音来铸造成自己的灵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称,平仄相谐,内容相关,是我的本质。对与联、上与下、出与对、雅与俗、长与短、古与今、难与易、正与反、强与弱、平与仄、宽与严,是我的品格。“正对、反对、串对;自对、借对、扇对;工对、邻对、宽对,谐对、巧对、绝对,是我的天性;对称性、独特性、民族性、民俗性、人民性、社会性、时代性、普遍性、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群众性、实用性、教育性、渗透性、高雅性、通俗性、启蒙性、开放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容性、欣赏性、喜庆性、多样性、装饰性、广告性、针对性、继承性、游戏性、娱乐性,是我的多面性。析字、同旁、同韵、转类、绕口、混异、飞白、迭词、拟声、双关、用数、衬托、比喻、夸张、借代、比拟、假称、用典、隐切、对反,那是我的素质;端庄、雅丽、豪放、婉约,刚健、平直、严谨、疏放、冷峻、热烈,那是我的风采;花开并蒂,枝结连理,鲲鹏展翅,骐骥奋蹄,如乾坤壮丽,似日月并辉,是我美丽的面庞;整齐律、参差律、次第律、抑扬律、反复律、当对律、重叠律;是我美妙的声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我的襟怀;状物、描景、叙事、抒情、议论、书史,表扬、贬斥,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是我的才能;“能攻心,则反恻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我的智慧;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浙江杭州西湖岳飞墓,徐氏女撰写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内牛”,是我的爱和恨;形式美(结构对称美、书法展示美、句式参差美、装饰典雅美、载体衬托美),抒情美(联情含苞美、抒情并蒂美、主感快应美、用典浓缩美),对仗美(词句对应美、平仄对立美、上下对称美),词句美(用字精妙美、组词变态美、句子凝练美、联文优雅美、言外余音美),和谐美(声律铿锵美、音步节奏美、联文唱和美),意境美(立意新颖美、示意图画美、景深朦胧美),情趣美(构思奇巧美、用字情趣美、喻示启迪美)等等,是我个性魅力的展示;我以书法为载体,用正、草、隶、篆多种书体,书写或雕刻在桃符、红纸、布帛、木版、石柱、石碑、金属、水泥、塑料、玻璃、新型材料上。在中华大地,处处有我。楹柱、门厅、山岭、川流、亭台、园林、楼阁、井泉、馆堂、宫殿、城寨、轩斋、衙署、牌坊、桥渡、湖潭、崖洞、寺观、祠庙,那都是我表演的舞台。我的家族非常庞大,名胜联(山水联、园林联、古迹联、祠庙联、刹寺联),庭宇联(廨宇联、居室联、学校联、戏台联、会馆联),庆贺联(春联、婚联、寿联、庆联),哀挽联(他挽联、自挽联),故事联(本事联、谐语联),行业联,杂题联,集联,套联,仿联、改联、长联、短联等等,都是我的家族成员;如今,我的家族兴旺发达,儿女子孙,遍布神州大地,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过春节的有汉族、蒙古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黎族、畲族、纳西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等等,他们绝大多数都要贴春联。不仅如此,我的家族成员,在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总之,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都有我的身影。根据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长江先生的考证,我出生于汉代。“郁垒;神荼”,是中国第一副门对,至今已有两千多岁。通常人们说,公元964年春节,由后蜀主孟昶撰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华民族大地上的第一副春联的说法,要改写了。春节是我的生日,为我过生日的有十几亿人,每当春节,中华大地成为红色的对联海洋,乾坤为之增色,日月为之增光。公元977年,上海龙华寺僧契盈在黄浦江边碧波亭提题联曰:“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是名胜联之祖。北宋朝廷重臣韩绛死后,苏子荣撰挽联曰:“三登庆历三人第,四人熙宁四辅中”,成为楹联史上挽联之始,也是他挽联之始。北宋赵鼎的自书铭旌联:“身骑箕尾,气占河山”,是自挽联之始。宋代,吴叔经为庆贺黄耕庚夫人写的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是寿联之宗。宋代王安石集诗句为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是最早的集句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动用行政命令推广、普及对联,把对联推向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为一屠户写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被屠户挂在中堂,燃香供奉。这也是中堂联之始。1931年,日本侵华,人民向南京政府请愿抗日,青年学生遭到镇压。在悼念学生的会上,有一副挽联:“死; ”,这是一副最短的联;清代乾隆年间,孙髯题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树起了第一座长联里程碑,而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全联1612字,为我们开辟了长联的新天地。我在孟昶、朱元璋、解缙、徐渭、李渔、孙髯、纪昀、郑燮、邓石如、梁章钜、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何绍基、俞樾、吴恭亨、钟云舫、郭沫若、赵朴初、马萧萧、常江等对联大家的关怀、培育下,茁壮地成长起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是我赞美新春而古老的歌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也得到了新生。“翻身全亏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是我对新生活的颂歌。“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歌声”,讲的是改革开放,“荆花吐艳香江瑞;莲蕊临风镜海清”,庆贺缸澳回归。要拓展中国对联先进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树立中国对联队伍的新形象;提升中国对联文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对联书法结合的新天地;开拓中国对联教育的新领地;开辟中国对联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拓宽中国对联文化的新市场;全面开创中国联坛的新局面。
作者: 艺海听涛 时间: 2012-9-21 06:07
顶
作者: 韩崇文 时间: 2012-9-21 09:23
艺海听涛 发表于 2012-9-21 06:07
顶
谢谢,谢谢,祝福你。
作者: 川流不息 时间: 2012-10-6 13:33
形对神联讲得好!
作者: 韩崇文 时间: 2012-10-6 20:08
川流不息 发表于 2012-10-6 13:33
形对神联讲得好!
谢谢,谢谢,祝福你。
作者: 小钓鱼 时间: 2012-10-8 12:26
美文啊
作者: 韩崇文 时间: 2012-10-8 19:58
小钓鱼 发表于 2012-10-8 12:26
美文啊
谢谢,谢谢,祝福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