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 G 组作业 评阅:香姐老师 紫影邀月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叶草~ 时间: 2012-10-27 21:37
标题: 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 G 组作业 评阅:香姐老师 紫影邀月老师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作业截止时间:11月1日晚12点前
评阅截止时间:11月3日晚12点前
请注意作业格式:
如:
A01-龙梅影视
作业内容...........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南羽 时间: 2012-10-28 10:28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03南羽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转联(转句、颈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转联(转句、颈联)的转法技巧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 退一步转法之例 又如渔舟姐姐的《七律游煦园》 修竹参差环翠悠,花间隐榭巧藏羞。 寻来宸翰千年迹,稳坐青砖不系舟。 尽管马龙成过往,依然渔火点风流。 太平湖上四朝事,长颈花瓶一水收。也是退一步转法之例子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 又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之“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何等乐趣,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 此谓之 反转法。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 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 扩转法。 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从荒废的古迹转到看到的实景,也是扩转法的例子。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七律 月夜有怀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白鹭惊。
穹宇悄然为夜覆,周遭寂寞杳人行。
不眠星斗犹相望,摇曳灯光几处明。
伫立江边寒露重,腮边已有露珠莹。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h彩| 六合投h注| 网络赚钱去SO娱h乐h城:顶级信用h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馨荷 时间: 2012-10-30 19:09
本帖最后由 馨荷 于 2012-10-31 07:43 编辑
G10-馨荷第三讲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转联的转法技巧
a、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b、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c.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d.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
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七律 月夜有怀》
风轻云淡夜色阑,落叶纷飞疏影寒,
隐隐空中孤雁语,凄凄阶下小花残。
三杯寂寞终难尽,一纸相思且未干。
遥寄离人千里路,此时明月照家山。
作者: 小资男 时间: 2012-10-31 00:13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转联的技巧有: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 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退一步转法。
又如渔舟姐姐的《七律游煦园》,也是退一步转法之例子。
修竹参差环翠悠,花间隐榭巧藏羞。
寻来宸翰千年迹,稳坐青砖不系舟。
尽管马龙成过往,依然渔火点风流。
太平湖上四朝事,长颈花瓶一水收。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此谓之反转法。
又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之“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何等乐趣,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扩转法。
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从荒废的古迹转到看到的实景,也是扩转法的例子。
3、诗见下:
月夜有怀
深夜时分院逗留,形影不离一小狗。
月洒人前望苍穹,光照门后凝四周。
最忆曾几同漫步,并肩河湾未牵手。
青春不屑单纯意,无奈花落艳他休。
作者: 百川 时间: 2012-11-1 14:30
G16百川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转联的转法技巧
a、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b、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c.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d.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
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七律 月夜有怀》
小月初升欲二更
亭前寂寂少人行
西风梳骨怨遥夜
冷露湿花闻笛声
几点相思刚叠起
千丝落寞复频生
秋虫不懂浮云恨
放任歌喉唱到明
作者: 茹水 时间: 2012-11-1 15:07
本帖最后由 茹水 于 2012-11-2 22:17 编辑
G11-茹水第三讲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答:(1) 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2) 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3) 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4) 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3. 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七律 《月夜有怀》
微风几缕拂窗前,疏影婆娑月正圆。
碧水逐波临梦境,繁星闪烁笑痴缘。
锦笺点点书离意,素指纤纤拨乱弦。
回味柔情无处寄,忽听竹笛在篱边。
作者: 晴天 时间: 2012-11-2 15:08
标题: G06晴天的作业
本帖最后由 晴天 于 2012-11-4 20:55 编辑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答: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谓之“颈联”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转联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答:转联的技巧有进一层转法、退一步转法、反转法、扩转法等。
(1)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 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退一步转法。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此谓之反转法。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扩转法。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月夜有怀》
下平二萧/ G06晴天
是夜寒风木叶凋,无眠出帐望云霄。
残星点点天涯远,月色溶溶故国遥。
梦醉西凉还寂寞,心沉大漠亦萧条。
素衣白马中原过,愿伴宝钏离苦窑。
作者: 风舞狂花 时间: 2012-11-2 20:57
本帖最后由 风舞狂花 于 2012-11-2 21:00 编辑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组长风舞狂花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转联(转句、颈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转联(转句、颈联)的转法技巧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子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月夜有怀/风舞狂花
楼头皓月照回廊 池畔杨柳绿绦疏
月移花影入纱窗 人坐灯前看家书
曾记回乡千里路 日暮寒鸦栖晚树
归心似箭频催马 恍然梦醒眉难舒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3 20:36
南羽 发表于 2012-10-28 10:28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03南羽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
南羽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03南羽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转联(转句、颈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转联(转句、颈联)的转法技巧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 退一步转法之例 又如渔舟姐姐的《七律游煦园》 修竹参差环翠悠,花间隐榭巧藏羞。 寻来宸翰千年迹,稳坐青砖不系舟。 尽管马龙成过往,依然渔火点风流。 太平湖上四朝事,长颈花瓶一水收。也是退一步转法之例子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 又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之“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何等乐趣,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 此谓之 反转法。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 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 扩转法。 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从荒废的古迹转到看到的实景,也是扩转法的例子。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正确
七律 月夜有怀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白鹭惊。
--穹宇悄然为夜覆,周遭寂寞杳人行。
不眠星斗犹相望,摇曳灯光几处明。
伫立江边寒露重,腮边已有露珠莹。
起句生 韵字入诗
转句承句对仗不工。而且第三局和第一句都是指夜幕降临,有合之意。
合句腮边是泪珠合理。
南羽同学,基础知识扎实,这首诗上部分转句入情不明。如果我没有猜错是指思乡之心是吧?但是整首诗的感情不够,描写不是特清晰。个见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3 21:00
馨荷 发表于 2012-10-30 19:09
G10-馨荷第三讲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 ...
馨荷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G10-馨荷第三讲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转联的转法技巧
a、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b、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c.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d.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
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馨荷同学 没有举例说明哦
《七律 月夜有怀》
风轻云淡夜色阑,落叶纷飞疏影寒,
隐隐空中孤雁语,凄凄阶下小花残。
三杯寂寞终难尽,一纸相思且未干。
遥寄离人千里路,此时明月照家山。
起句点名是秋夜,这里的阑 是什么意思呢,是斑斓还是将尽之意?和下句的寒有冲突。起句出律。
承句,有扩展,不错,对仗工整。
转句,由景入情,对仗工整。
合句,回扣起句,并且意境提升,很好。
馨荷同学,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个别字再酌。很不错的一首诗。紫影邀月向你学习了。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3 21:12
小资男 发表于 2012-10-31 00:13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小资男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转联的技巧有: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 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退一步转法。
又如渔舟姐姐的《七律游煦园》,也是退一步转法之例子。
修竹参差环翠悠,花间隐榭巧藏羞。
寻来宸翰千年迹,稳坐青砖不系舟。
尽管马龙成过往,依然渔火点风流。
太平湖上四朝事,长颈花瓶一水收。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此谓之反转法。
又如贾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之“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何等乐趣,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扩转法。
又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从荒废的古迹转到看到的实景,也是扩转法的例子。
正确
3、诗见下:
月夜有怀
深夜时分院逗留,形影不离一小狗。
月洒人前望苍穹,光照门后凝四周。
最忆曾几同漫步,并肩河湾未牵手。
青春不屑单纯意,无奈花落艳他休。
起句,有打油的味道。出律。狗是韵部二十五有 ,
承句,句意不通,不对仗。周是韵部十一尤
转句,对仗不工,手是韵部二十五有
小资男同学整首诗不和格律,不押同韵,律诗的基础差,望今后努力。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3 21:31
百川 发表于 2012-11-1 14:30
G16百川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 ...
百川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G16百川作业
1、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转联的转法技巧
a、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b、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c.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d.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
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没有举例说明
《七律 月夜有怀》
小月初升欲二更
亭前寂寂少人行
西风梳骨怨遥夜
冷露湿花闻笛声
几点相思刚叠起
千丝落寞复频生
秋虫不懂浮云恨
放任歌喉唱到明
首先这首诗没有标点符号,起句,二更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应该不是小月初升的时间。
承句,不应入情
转句,对仗工整,转入情。
合句,不错把思念之情表达的很好。
整首诗还是不错的,注意一下要求和练字还要加强。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3 21:53
茹水 发表于 2012-11-1 15:07
G11-茹水第三讲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 ...
茹水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G11-茹水第三讲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答:(1) 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2) 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3) 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4) 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对转句的要求:转的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断裂 ,形转而意不转。
没有举例说明哦
3. 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七律 《月夜有怀》
微风几缕拂窗前,疏影婆娑月正圆。
碧水逐波临梦境,繁星闪烁笑痴缘。
锦笺点点书离意,素指纤纤拨乱弦。
回味柔情无处寄,忽听竹笛在篱边。
起句,直接点明时间,孤影 是指什么?不明。
承句,不应入情。
转句,离意是偏正词组 乱弦是动宾词组 不对仗。笺韵字入诗。
合句,回味柔情和上面的诗意脱离,明明是写相思苦,又写柔情至上,突兀。
茹水同学整首诗表象描述太多,主题表达不鲜明。个见。
作者: 南羽 时间: 2012-11-4 06:43
紫影邀月 发表于 2012-11-3 20:36
南羽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03南羽作业 ...
老师,您好。感谢老师的指导。对于对仗不工的转承句已做改正,不知是否正确。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白鹭惊。
穹宇悄然无声迹,周遭寂寞杳人行。
不眠星斗犹相望,消瘦渔灯仍伴明。
伫立江边寒露重,腮边已有露珠莹。
作者: 曼珠沙华 时间: 2012-11-4 20:09
谢谢紫影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请茶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4 21:49
晴天 发表于 2012-11-2 15:08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答: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谓之“颈联”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 ...
晴天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G06晴天的作业
本帖最后由 晴天 于 2012-11-4 20:55 编辑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答: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谓之“颈联” 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转联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答:转联的技巧有进一层转法、退一步转法、反转法、扩转法等。
(1)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刘方平之《七绝·月夜》 :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亦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 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此谓之退一步转法。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韦应物之《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此谓之反转法。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之兄弟,此谓之扩转法。
正确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月夜有怀》
下平二萧/ G06晴天
是夜寒风木叶凋,无眠出帐望云霄。
残星点点天涯远,月色溶溶故国遥。
梦醉西凉还寂寞,心沉大漠亦萧条。
素衣白马中原过,愿伴宝钏离苦窑。
1,先景后情
2,承转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没有断裂。
晴天同学这首诗整体,情景交融,朗朗上口,把这个典故写的淋漓尽致。不错。紫影邀月向你学习了。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4 22:00
风舞狂花 发表于 2012-11-2 20:57
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G组长风舞狂花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风舞狂花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
G组长风舞狂花作业
作业: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可断裂 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答:
1、简述转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转联(转句、颈联)的基本概念: 格律诗的转句是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因其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转句就是转折,深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
2、举例说明写转联的技巧是什么?
转联(转句、颈联)的转法技巧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2):退一步转法: 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子
(3):反转法: 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4):扩转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没有举例说明
3、试写七律一首《月夜有怀》
要求:
(1)先景后情
(2)承转句须对偶
(3)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要有扩展
(4)转句与承句之间不注:可临摹古人诗句
月夜有怀/风舞狂花
楼头皓月照回廊 池畔杨柳绿绦疏
月移花影入纱窗 人坐灯前看家书
曾记回乡千里路 日暮寒鸦栖晚树
归心似箭频催马 恍然梦醒眉难舒
1,上景下情,起句出律 廊是韵部七阳
2,承句出律 不对仗 书是韵部六鱼
3,转句 不对仗 出律 树是韵部七遇 曾忆 日暮
狂化同学整首诗格律错误,不押同一韵部。希望以后努力。
作者: 紫影邀月 时间: 2012-11-4 22:10
南羽 发表于 2012-11-4 06:43
老师,您好。感谢老师的指导。对于对仗不工的转承句已做改正,不知是否正确。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 ...
南羽好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白鹭惊。
穹宇悄然无声迹,周遭寂寞杳人行。
不眠星斗犹相望,消瘦渔灯仍伴明。
伫立江边寒露重,腮边已有露珠莹。
标出的应为仄 第三句写无声迹 首句有 老鸦鸣 有冲突
有重字 还是感觉 露珠不如泪珠 个见
作者: 晴天 时间: 2012-11-4 22:13
紫影邀月 发表于 2012-11-4 21:49
晴天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
G06晴天的作业
本帖最后由 晴天 于 ...
谢谢邀月老师
,晴天之后继续努力
作者: 南羽 时间: 2012-11-5 17:02
紫影邀月 发表于 2012-11-4 22:10
南羽好
暮生碧野老鸦鸣,月过沙洲白鹭惊。
穹宇悄然无声迹,周遭寂寞杳人行。
谢谢老师!
作者: 风舞狂花 时间: 2012-11-7 09:31
紫影邀月 发表于 2012-11-4 22:00
风舞狂花同学你好,今天的作业由我来评阅,不当之处,请回帖共同学习渔村第十二期二年级第三讲
G组长风舞 ...
谢谢邀月老师辛苦点评:hug:
狂花会继续努力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