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第一组一讲作业【一二组对应学号互评;评阅监督:圣雪】(已结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47
标题: 第一组一讲作业【一二组对应学号互评;评阅监督:圣雪】(已结评)
本帖最后由 寒羽 于 2013-4-3 00:56 编辑

学号: 1107           网名:  恒阳          得分:79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声律    )和(对仗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颈联    )和(   额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额改颔或颌联-4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少了“昆明”二字。扣1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上、去、入;“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题目并没有要求回答“八病”指什么。扣2分。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是五代时蜀主孟昶。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47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1:25 编辑

学号:1104            网名:麦田上            得分:86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下联居(    左)。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四声”即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是孟昶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律诗格调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4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1:27 编辑

学号: 预科1105       网名: 山谷的风       得分:86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永明体”的“四声八病”说中的“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应为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律诗格调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8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1:31 编辑

学号:001            网名:芰荷            得分:86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声律   )和( 对仗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鸽联   )和(颈   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不是“鸽联”,是“颔联”。扣4分。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 大观楼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少了“昆明”二字,“联”一字。扣2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上平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也有人认为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
刘孝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令娴:“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以五言七言为主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0
本帖最后由 寒羽 于 2013-1-24 00:21 编辑

学号:1110            网名:水箫            得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  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和“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律诗格调的特点是:以五言和七言为主,附合音律,格律上均以律诗的要求为准绳,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傅小松先生在其《中国楹联特征论略》中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1
本帖最后由 寒羽 于 2013-1-24 00:22 编辑

学号:  1108          网名:  乐成          得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  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  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近年有人提出,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 刘孝绰 和他妹妹 刘令娴 所作。“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这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以五、七言为主。是一种诗歌式的对联。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5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1:40 编辑

学号:1102            网名:风过了无痕            得分:92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韵)。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声韵”和“声律”是有区别的。扣2分。
3、对联在(清明)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习俗、婚联习俗、(寿联)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民歌)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五代蜀主孟昶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多以五言、七言为主,类似律诗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7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2:14 编辑

学号:预科1109            网名:狐隐三晋            得分:95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习俗、婚联习俗、(寿联)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民歌)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八病”中“四声”指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大致有:
(1)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五代·孟昶)
(2)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南朝·刘孝绰)
(3)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南朝·刘孝绰之妹)
“刘孝绰之妹”是有名字的。扣1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1)五言或七言;(2)其平仄形式和音步形式与律诗的颔联、颈联相同或相近。没有体现出“主流”的意思。扣4分。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
作者: 断剑悲歌    时间: 2013-1-21 15:15
学号:    1106        网名:  清风雅笛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  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右)。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 “四声”指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其作者是五代时蜀主孟昶。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 多以五、七言为主,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1-23 17:46
本帖最后由 寒羽 于 2013-1-24 00:25 编辑

该学员发表于 2013-1-10 17:31

学号: 1103           网名:如日中天            得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答: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   联   )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 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一般认为最早的对联是 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有这段记载,说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 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4 01:25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1-21 15:15
学号:    1106        网名:  清风雅笛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6)

得分:94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