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第三组一讲作业【01同10对应学号互评;评阅监督:武冈李飞】(已结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48
标题:
第三组一讲作业【01同10对应学号互评;评阅监督:武冈李飞】(已结评)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50 编辑
学号:1306 网名: 愚妹 得分:
98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大观楼长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少了“昆明”二字,多了一个“长”字。扣2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一般都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但近年有人提出,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对联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要早于孟昶的那副对联四五百年。
刘孝绰: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刘令娴:落花扫仍合
从兰摘复生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律诗格调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对立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对立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对立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对立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对立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4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21 编辑
学号:1309 网名:淡定 得分:
93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答: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 联 )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 昆明大观楼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少一个“联”字。扣1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最早的对联是 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 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a、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b、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c、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d、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e、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5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23 编辑
学号:1308 网名: 尧山一剪梅 得分:
97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 ),下联居( 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有这段记载,说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
不完全,还有: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
扣3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律诗格调以五、七言为主,如同五、七言律诗。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6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25 编辑
学号:1304 网名: 绿谷龙芽 得分:
97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9999 才可浏览
学号:1304 网名:绿谷龙芽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习俗、婚联习俗、(寿联)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民歌)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八病”中“四声”指的是:平 上 去 入四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1、‘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
2、“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不完全,还有: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3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律诗格调的特点是: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对联的特征可概括: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0:59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28 编辑
学号: 1313 网名: 拾荒者 得分:
88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 )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园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是“楼”,非“园”。扣1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右 ),下联居(左 )。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为古音中的平,上,去,入四声。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之妹刘令娴
不完全,还有: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
扣3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此种格调的对联多以五言,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与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6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30 编辑
学号: 1302 网名: 一笔难猜 得分:
100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下联居(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不错!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6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32 编辑
学号: 1312 网名:低头细嗅蔷薇 得分:
85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少一个“联”字。扣1分。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右 ),下联居(左 )。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四声 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刘孝绰
不完全,还有: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多以五言七言为主。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7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37 编辑
学号: 1301 网名:彩虹 得分:
66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唐宋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不是“唐宋”,是“明清”。扣4分。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 )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左),下联居( 右 )。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 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 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寿联)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指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错得很彻底。扣10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律诗格调,词格调,民歌格调,4.散文格调,戏文格调。
错得很彻底。扣10分。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 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4、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错得很彻底。扣10分。
彩虹若再看一次讲义,一定会有所收获。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3-1-20 11:09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43 编辑
学号: 1307 网名: 一枝冷艳 得分:
75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9999 才可浏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习俗联 )。
不是“习俗联”,是“贺联”。扣4分。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春联 )习俗、婚联习俗、( 贺寿 )习俗和挽联习俗。
不是“贺寿”,是“寿联”。扣1分。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 民歌格调 )格调。
多了“格调”二字。扣1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的是;平、上、去、入。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最早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是是孟昶。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无言联和七言联。
“无”应为“五”。扣1分。另外,没有体现出“主流”的意思。扣4分。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1-23 18:15
本帖最后由 武冈李飞 于 2013-1-27 23:47 编辑
该学员发表于2013-1-20 15:41
学号:1305 网名:湖滨漫士 得分:
86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作者是( 朱元璋 )。
5、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6、过年时,在大门两侧张贴好春联后,人从门内走出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
反了。扣8分。
7、在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的联被称为(贺联 )。
8、如果一副对联中,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那这副对联被称为(顶针联 )。
9、对联习俗一般分为(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寿联 )习俗和挽联习俗。
10、对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在艺术格调中属于(民歌 )格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
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2、关于对联起源,楹联界说法不一。请列出具有争议的最早的对联,并注明作者。
答:
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不完全,还有: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
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刘令娴
扣6分。
3、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4、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
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