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爱上闫红 [打印本页]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3-2-26 20:52
标题: 爱上闫红
                                    爱上闫红



       读过不少报纸,难得遇到如《新安晚报》这样拿副刊当根葱的。而副刊编辑闫红这个家伙,居然还将葱当玫瑰牡丹芍药来种——分出人生百味、女性心语、婚恋家园、文学之舟、8周刊、花季雨季等栏目,并潜心栽培,倾力经营。功到自然成,居然把原本不起眼的副刊整饬得四季灿烂芬芳,风头渐劲。一篇文章就是一座丰美的花园,每一个字都是一朵好花,于朝阳晨露里开出人世的喜悦。
      我太熟悉这些栏目的特色了,徜徉其中,就像置身于自家的后花园。人生百味是副刊的长子,朴素地记录着感人的凡尘俗事,基本每期都有。其他栏目则轮番出台,各有风韵。如果拿饮食作比喻,人生百味是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花样不多却供养着生命机体,女性心语、婚恋家园则是吊起味觉的红酒,醒神的午夜咖啡,偶尔读之能聚精护神,调和气脉;如果拿音乐作比喻,人生百味是舒缓的铺垫,副刊专栏、文学之舟则是拔高的副歌,明艳泼辣,高潮迭起。如果拿大树作比喻,人生百味是发达纵深的根系,8周刊、副刊悦读则是散枝开叶的树冠,入地抱天,共同撑起一世风情。专门留给青少年的花季雨季,则是枝头上托起的嫩叶,翠绿饱满,片片都是希望。
      屈指算来,我已经十五年情定新安晚报,痴心不改。副刊的文章,读过后裁剪下来,分年装订成册,时时翻开找寻那些欢喜不尽又过目即忘的片段。俨然一部润泽心灵、疏通秃笔的葵花宝典。
      这儿有像毒品一样勾引灵魂的精致文字,更有像情人一样叫人着迷的灵性作者。
      从《草莓为谁而红》认识了笔名为汉家媳妇的武晴,后来读到她的散文集《草木年华》,篇篇都是从诗经里吹来的潢漾民风,清新大气,鼎沸着人情物意。她在《木槿》里写道:“花与人两厢面对,各各都有好意,不着一字,不出一声,彼此的心灵都豁然敞开,是知己的行为。于浩荡的人世里,一棵长久站定的植物,身边的脚步熙熙攘攘,过尽千帆,却在不经意间看见了你的喜悦,你也看见了她的美丽,她的清洁的心情。这是天地的风光,只一瞬间,便永远有着在那里了。”物事连着人情,人心装着天地山川,花草鸟虫。在武晴这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无不相知相谐。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能达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吧!
      把这集子随身带着,心情好时读,不好时也读,即使不读单单想一想也是贴心的,那个美劲,宛如莲花开在佛的心里。是的,当那些文字从她笔下绽放的时候,一定有花开在她的心里。
      我喜欢的作者,还有叶倾城。她的文字是精确的,甚至有些诡异。叮当作响,如一串清脆悦耳的琴音,蓦然跳出来一个高音符,牵扯着你的神经。一惊一乍间,才明白原来文字的运用也可以这么曼妙,让人灵魂出窍。如她在《狐狸转身》里写:“她却忽然双手合臂,抱一抱自己,原来这样瘦削,手背有骨,像百合盛放于森林……”还有“若她回过头来,定是一个妍媚之极的狐狸转身。” 再没有更合适的词来描述那情景了。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百合怎样盛放于森林,和那个妍媚之极的狐狸转身。
      马丽春的文章也读过不少,最佩服的是她冰雪一样冷静清明。这于舞文弄墨的感性女人来说,非常难得。她总是用干净利索的语言,把内心的想法一层一层剥开,露出最质朴的内核,发人思省。她在《生命随想》里写:“人都有肿瘤细胞,每天它和你共行,随你出入声色场所。冷静地匍匐在你身上。没出一声响,甚至连梦也不出现。然而,一旦它成形,有血肉了,它的面目便十分狰狞。这时候,它猛一现身,很可能让你毫无招架之力。”看得很惊骇吧,然而她并不罢休,接着追问:“对这样的疾病,你敢说你做好了准备,等候它的光临了吗?”又是当头一棒,叫你忍不住思考自己有没有善待时间,善待生命。而她又从容娴定,轻重自若,简直有日月行走于胸的气度。
      这些美文都经过闫红妙眼识珠,巧手编辑,才能幸运地抵达读者的心底吧。后来,我又惊喜地欣赏到了闫红自己的文字。
      第一次读的,应该是她的《尤三姐:我伸出手却是冰冷铁窗》。世人说起尤三姐,往往给以优越感十足的同情。而闫红给她的不是苦口,更不是棒喝,而是温暖的一抱:“尤三姐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非常女性的故事,有点像我们身边那些前卫的女人,她们惊世骇俗的行为背后有着曲曲折折的思考路径,只是我们只看到道路尽头的离经叛道,看不到她们和自己挣扎较劲的苦痛。”能得到闫红知己般的理解,对尤三姐来说也是一桩快事吧。女人给予女人的,尤其可贵。
      对于风尘女子,从古到今为她们说话的人微乎其微,偶尔有过,也不过是赚取些浮名罢了。本以为闫红写尤三姐只是同情心泛滥,读了《她们谋生亦谋爱—误读秦淮八艳》后,才发觉她是理智聪慧的,内心装满仁爱,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性之美。她在《她们谋生亦谋爱》这本薄薄的书里写道:“我知道,她们如我们一样,不过是平凡女子,谋生,亦谋爱,胼手胝足,孜孜矻矻,千辛万苦,有时,仍不免跌入狼狈或者孤寒。”在她的笔下和心中,她们一样拥有高贵的灵魂,渴望得到爱和尊重。就像简•爱冲罗彻斯特呐喊的那样:“我贫穷,我不美,但我和你一样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只不过,她们在那个时代是没有话语权的,却被后人闫红喊了出来。
      感同身受,闫红细微地切入了她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扑上去敬以鲜花,这叫人不能不肃然起敬。“所以,这不是一部说传奇的书,它似乎更愿意打破传奇,放弃那些堂皇的描述,从容易被人忽略的字里行间里,掠起人性的尘埃,淘出,一个现代女子所体会到的人生况味。”有人如此评价这本书。
      习惯于用人生与文学相互参照印证,这是闫红给予自己的定位。通俗些说,就是她的文字都扎根于生活,扎根于民间。这在她先后问世的《误读红楼》、诗经往事》、《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张爱玲爱过的那些人》等书中,都有体现。比如写诗经里的爱情,她会联想到自己的爱情,身边人的爱情,还能叫读者忍不住回想自己。诗经变成了和人人都重度相关的事,所以觉得那些文字很亲切。王蒙曾说闫红“东拉西扯”的本事跟自己很像。闫红认为,可以把“东拉西扯”四个字换成“触类旁通”:“我觉得阅读并非是把每个字看懂就可以了,还应该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积攒下来的经验与智慧去理解,一句话,将阅读与生活打通。”
      好一个将阅读与生活打通!阅读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观已、正已、修已,得到更多平衡和快乐。而写作是敬天惜物,传递爱,缔造爱,让别人在自己的闪光思想中,有所思所悟,生活质量更高。闫红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读闫红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除了贴近生活,她还有个优点是知识量大得惊人,民歌风俗,经史子集,中外人文轶事,随时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又能与文章浑然一体,一如伸手摘下自家树上的果子那般自在,叫人大开眼界。
      喜欢闫红,便经常注意她的动态。看到她曾在电视台做一期有关《红楼梦》的访谈节目,竟然穿了窄肩的连衣裙,还有露出许多脚面的条带凉鞋,比逛街还简单随意。可是这样真实可爱的闫红我喜欢,更注重内心的清修。在与主持人和其他嘉宾的对答中,她的语言是零乱的,甚至有些结巴,她的姿势是僵硬的,甚至有些拙笨。可是我在电视机前还是一边笑一边喜欢她:正因为说是她的短项,写才成了长板。不会说又有什么关系,会写才是更长久更有力的表达。
      是的,闫红太能写了!
      后来,很长时间不见闫红的新作,就到她博客里去找。只见她写道:把自己集结才华的文字,和那满腹柔情蜜意,全都用在女儿身上了。
      那么我就不急着读她了。因为我相信经过母爱滋养的心灵,会更加饱满丰盈,醇厚安祥。有一天,她会以文字的爆发,献给世人更丰盛的精神盛宴。像赵朴初写弘一法师那样:“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我耐心等待着,希望那一天早些来到。
      闫红,这个玲珑剔透的女人,能读善写,敢爱敢恨,相夫教子,内外兼修,简直把女人做到了极致。
      不写东西了,幸好她还继续做着编辑。
      一直到现在,十几年了,闫红选出来的文章,仍然保持着朴素的本色,没有形而上的抽象思维,没有炒作噱头,没有无病呻吟。新老作者,都不认名头,唯以文字相见,以心灵相交。所以一篇一段一句,皆来自于细密平实的生活,带着微温,字字直达心底。更叫人喜欢的是,有很多话语恰恰是读者没有捕捉到,没能写出来的,看到了如同与自已遭遇一次心灵的照见。只要能够写出来,谁写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热爱文字的人,无非就是不停地接纳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处处可以享受碰撞和宣泄的快感。
      新安副刊的文字不仅赏心悦目,还散发着充沛的正能量,让有不同需要的人都找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奋起的信心和勇气。
      在这儿,也能读到一些浪子回头的故事。通过细致锋利的心理描写,直击人性的本质,层层剥去浮华丑陋,留下对生命的叹息和思考,最后回归到向善的初心。往往千把字的小文章,都能兴起浩浩荡荡的人世,由作者带动读者来一次轰轰烈烈的内心变革。世况芜杂,人心易变,然而在这样一次次的灵魂淘砺中,人心只会变得越来越鲜活美好。
       一位常年在尘世里扑腾的女子,在《独自去偷欢》里写她终于得到一日闲暇,去淘美衣食美味,陶醉在片刻的快意潇洒中。这一下子点燃了我的生活激情,我怎么不可以把一个人行走的路,当成是日日偷欢呢?读书码字听歌逛街喝茶考试会朋友打台球,在谋生的活计之外,我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个人的孤苦再没有惠顾过我。回望那五年漂泊的日子,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里都盛满了汗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和收获。
      说到考试,这也是我的一大嗜好。从计算机到会计到审计,从文凭到职称到执业资格,大大小的证书捧回了十几个。可是还有好几个非常想要的证书没来得及考下来呢,比如导游证,比如心理咨询师。所以,只要一息尚存,我仍须努力。不断有人追问我:你的生活质量已经不低了,哪来的劲头还在考这考那?通常我都咕咕哝哝回答不上来,反正就是喜欢。2013年元月份,在新安副刊读到一篇关于热爱考试的文章,依稀记得是这样写的:“追根溯源,这类人心里有个隐隐的恐惧:不考试,就会死。”哈哈哈,读得我仰天大笑!不考试不学习不进步,再没有新的收获,没有新的乐趣,没有新的能量,我的生活当然就死了,我的心当然就死了。可不就是这个原因吗!可人的闫红,让我再一次看清了自己,肯定了自己!   
      这里有那么多美文啊,读之不尽。读到不忍卒读,读到闭目能诵。实在爱不释手的,再裁剪下来叠成方块放到压包的眼镜盒里,遇到冬天再采十几朵半开的嫩黄蜡梅放进去。哪怕在等车的片刻闲暇里也会打开来,深深吸上一口,凝神读上一会。到底是梅香、文香还是心香,已无可辨识,只觉得全身由里到外都是被蜜汁浇透的酥香。
      小小的闫红,给了我一个无限大的世界,无限好的世界。
      蓦然回头,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新安,爱上了闫红。
      陶醉在闫红写过的和编辑过的文字里,以至于看到闫红这两个字,心头都会漾起幸福的颤栗。我的性别取向没有问题,只是我太喜欢和依赖那些文字带给我的心灵抚慰,和温暖的感动。甚至连她名字中的红字也特别偏爱。每每遇到粉桃红莲,都忍不住多流连一会。虽然相视无言,亦能伴到眼波流韵笑意嫣然,心底生暖生香。这仍然不过瘾,我又添置了火红的围巾绾住颈上风情。内心的情愫仍然表达不尽,又淘来红裙。到底不是无所顾忌的青春年少了,不敢直接穿出来,拿黑大衣或白棉服压着。衣襟蹁跹间,酒红的裙裾若隐若现,一如暗揣的不老芳心,稳妥从容又动人魂魄,激活了长久醇香的岁月。
      遭遇了时光轮回中的第三个本命年,我丝毫没有韶华已逝的感伤,反而觉得越活越有滋味,越活越有劲头。
      就这样,我深深地爱着生活,爱着纯静泰和的自己。
      我忽然明白了,爱上新安,爱上闫红,不只是单纯的追求文字之美,而是生命中某种情怀被触动和唤醒,在一波波的涤荡和取舍中,我内心的小宇宙已修炼得越发稳定强大,并有力地经营着我的人生。带领我清醒地享受着自己拥有的幸福,和应得的苦忧。
      如果新安的闫红,能够教会我把苦忧也当成人生必备的盛宴来安心享受,对她来说,这也是一种值得欣慰的回应,和微不足道的答谢吧。
      继续爱着新安,爱着闫红,爱着生活,爱着自己。
      就这样,就这样吧!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3-2-26 21:12
十五年前我开始阅读新安晚报的副刊文章,知道了闫红这位美女编辑。十年前曾写一篇《爱上闫红》,可惜没有留存。今年是新安晚报成立二十周年,副刊搞了一次征文比赛作纪念。我一直念叨着想表达一下心中的感情,提笔又是爱上闫红,而且至今才成稿。等准备投稿时,才发现已经截稿快一个月了。呵呵,有一点遗憾,但很快被更多的快乐淹没。写作的过程,已经是愉快的思想游历了,成稿又是一喜,对着闫红的邮箱发过去,当这些文字抵达闫红的眼底时,相信多少会给她一些感动吧!也许她会更勤奋地写东西,会编辑更好看的文章出来,那么我的收获就更多了。

阿朱,也算向你交上了一份作业,可以不?:lol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6 21:24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3-2-26 21:12
十五年前我开始阅读新安晚报的副刊文章,知道了闫红这位美女编辑。十年前曾写一篇《爱上闫红》,可惜没有留 ...

第一时间赶来献花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6 21:26
先加亮,接着认真去读文章。好久没见梅园新作,厚积薄发,慢慢品味~~~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6 21:33
读梅园的笔致,忽然发觉自己文字的浅薄,呵呵。“带领我清醒地享受着自己拥有的幸福,和应得的苦忧。”同感!!
好帖共赏,置顶支持!!:victory:
作者: 寂静星空    时间: 2013-2-26 21:39
一碗心灵鸡汤!
作者: 7荤8素    时间: 2013-2-26 21:44
也来分一杯羹
作者: 高原汉子    时间: 2013-2-26 21:50
我也来看看,梅园不会接着写一篇《爱上高原》吧?我可是又盼又怕啊~~~~~~
作者: 我是疯子    时间: 2013-2-26 22:27
多喝鸡汤有好处。
作者: 南羽格格    时间: 2013-2-26 22:35
我也很喜欢她的《误读红楼》。非常的喜欢。遥握:loveliness:
作者: 山峰    时间: 2013-2-27 00:59
欣赏,学习!
作者: 哈哈公    时间: 2013-2-27 01:26
好文章,看了可以减缓衰老。
作者: 穿云燕子    时间: 2013-2-27 07:56
好散文,很见功底,学习!!
作者: 南岭白茅根    时间: 2013-2-27 08:26
小梅姐新年快乐!“象莲花开在佛的心里”,文中用了好多好比喻,读来赏心悦目,好文章!!
作者: 钓月    时间: 2013-2-27 10:08
好文章啊!欣赏,学习!
作者: 秋水一人    时间: 2013-2-27 12:45
激赏梅园MM妙文!
好惭愧啊,很久不读书了!
作者: 红河谷    时间: 2013-2-27 13:02
本帖最后由 红河谷 于 2013-2-27 13:20 编辑

真是感人的好文章,没读过閆红的文章,可真见识了梅园的风采。作为编辑有如此读者,夫复何求?真难以想象閆红读到此文时该是如何激动。

高山流水虚佳话
读者编辑真美人

作者: 潇泪香    时间: 2013-2-27 13:15
过来力挺梅园姐姐!
作者: 丛台书虫    时间: 2013-2-27 15:38
欣赏美女之美文
作者: 农夫荷锄    时间: 2013-2-27 15:55
非常嫉妒才女  所以我本来是带着砖头来的  结果来了后砖头没用上   反而自己带着玉回去了 难道这就是成语“抛砖引玉”?

作者: 冰清玉洁    时间: 2013-2-27 16:12
顶一下帖
作者: 束影成单    时间: 2013-2-27 16:13
好文笔~

作者: 浪漫风    时间: 2013-2-27 17:50
心细得让人羡慕,文美得让人嫉妒,恨不得。。。。。。哎呀呀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7 20: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过梅园  有阿朱做朋友,是很幸福的事!虽然老这么浮夸我。。。  发表于 2013-2-27 12:30 IP:220.179.95.130
不是浮夸风,是真心实意地认为好才夸滴,呵呵。能在故事版遇见这么多的才子才女,我也觉得幸福。尤其是梅园这么博爱的一个人,谁见了都感到亲切~~~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7 20:1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过梅园  谢谢阿朱的花花~~~挂那么高干吗啊!  发表于 2013-2-27 12:29 IP:220.179.95.130
我还想再挂高点,有梯子吗?

作者: 若冲    时间: 2013-2-27 20:34
您更不简单,如今读副刊且读出味来的实在少
作者: 逸轩散人    时间: 2013-2-27 20:37
值得反复品味的好文章。

作者: 洪都小子    时间: 2013-2-27 20:44
读梅园老师的文章如饮醇酒,是一种美的享受!
作者: 开起左灯右转弯    时间: 2013-2-28 10:18
爱生活,爱闫红!(备注:不是“爱生活,爱拉芳”哦)特为顶帖而来,检阅完毕!
作者: 望海    时间: 2013-2-28 10:33
我最近不爱走动,看到置顶,又看到梅园,我就来了。。。。。。。。

读了,赞一个。。。。。。。。。

问候好多楼上朋友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8 13:33
实在爱不释手的,再裁剪下来叠成方块放到压包的眼镜盒里~~~
啊,梅园也是眼镜一族呀。好一个神秘才女,未识庐山真面目,呵呵。
作者: 塞上长城    时间: 2013-2-28 14:35
好文字!
真羡慕闫红!:)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2-28 14:45
梅姐,我头顶鲜花,专门端个碗过来,盛鸡汤喝!

其实我也认识闫红,不过那是逗你们玩的!可我偏偏又拍了她的照片,这可如何是好?到底是逗,还是不逗?

[attach]72223[/attach]  [attach]72224[/attach]


作者: 糊涂居士(我行我    时间: 2013-2-28 15:36
才女的粉丝写才女的文章,才女的文章写才女的才华,才女的才华演绎才女的故事……

作者: 云山雾里    时间: 2013-2-28 16:17
赏读梅版好文:victory:再加武刚同学配上美女照片,还真是一种享受呢:lol
问梅版新年好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2-28 16:30
糊涂居士(我行我 发表于 2013-2-28 15:36
才女的粉丝写才女的文章,才女的文章写才女的才华,才女的才华演绎才女的故事……

出句:才女的粉丝写才女的文章,才女的文章写才女的才华,才女的才华演绎才女的故事【糊涂居士(我行我】
顶针体不错,有请梅姐友情应对!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2-28 16:32
云山雾里 发表于 2013-2-28 16:17
赏读梅版好文再加武刚同学配上美女照片,还真是一种享受呢
问梅版新年好

在安徽,像闫红一类的人,已属稀有;在联都,像梅姐一类的人,也属稀有。


作者: 武冈李飞    时间: 2013-2-28 16:34
闫红,红颜静静;
梅白,白袂飘飘。
注:权且把梅姐假想成“梅白”吧。


作者: 凤凰游旅    时间: 2013-2-28 16:44
              读后感
1、总体感觉,象是一篇论文。
2、
“实在爱不释手的,再裁剪下来叠成方块放到压包的眼镜盒里,遇到冬天再采十几朵半开的嫩黄蜡梅放进去。哪怕在等车的片刻闲暇里也会打开来,深深吸上一口,凝神读上一会。到底是梅香、文香还是心香,已无可辨识,只觉得全身由里到外都是被蜜汁浇透的酥香。”
读到这段,我蓦然发现,梅校真的是个女儿家,只是这个女儿家太不等闲了。
3、感触最深的一句:“我怎么不可以把一个人行走的路,当成是日日偷欢呢?”

       感谢梅校!奇文共欣赏!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8 19:03
闫红 女,1975年生,现为安徽新安晚报编辑,网名忽如远行客、尔林兔等。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诗经往事》《周郎顾》等。
[attach]72225[/attach]

[attach]72226[/attach]
[attach]72227[/attach]
[attach]72228[/attach]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2-28 21: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过梅园  没有梯子上不高了,俺拿下来了哦~  发表于 2013-2-28 20:49 IP:183.162.34.30
好,就依了梅园,解除置顶吧。高处不胜寒,要欣赏的就到俺们故事版屋子里坐着看,呵呵~~

作者: 恋如风    时间: 2013-2-28 22:06
欣赏美文  当当当
作者: 丛台书虫    时间: 2013-3-1 14:23
丛台书虫 发表于 2013-2-27 15:38
欣赏美女之美文

现在应称呼“元宵”(园校)
作者: 糊涂居士    时间: 2013-3-1 14:55
糊涂居士(我行我 发表于 2013-2-28 15:36
才女的粉丝写才女的文章,才女的文章写才女的才华,才女的才华演绎才女的故事……

才女的粉丝写才女的文章,才女的文章写才女的才华,才女的才华演绎才女的故事,才女的故事吸引才女的粉丝。喜欢才女,羡慕才女。下辈子争当才女。
作者: 小钓鱼    时间: 2013-3-1 21:07
爱上梅园,然后爱上闫红
作者: 秋阳    时间: 2013-3-1 22:23
看故事,品文章喝清茶
作者: 开起左灯右转弯    时间: 2013-3-7 16: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过梅园  元宵太胖,犯了俺的忌啦~~要不就叫美元吧,那才叫人见人爱!  发表于 2013-3-1 21:40
梅园,美元,真的好意头哦,我也爱姐姐,只因文字美!!

作者: 安徽宋贞汉    时间: 2013-3-25 10:48
风过梅园 发表于 2013-2-26 21:12
十五年前我开始阅读新安晚报的副刊文章,知道了闫红这位美女编辑。十年前曾写一篇《爱上闫红》,可惜没有留 ...

上周曾仔细拜读了大作,周末在家又想起这篇,再次拜读,再次为错过参赛而感到惋惜。
作者: 安徽宋贞汉    时间: 2013-3-25 10:51
又想起某教授的一句话:我的论文奖次能定它的价值吗(大概是这意思,看书总是得意忘言)?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3-29 01:27
安徽宋贞汉 发表于 2013-3-25 10:51
又想起某教授的一句话:我的论文奖次能定它的价值吗(大概是这意思,看书总是得意忘言)?

贞汉这话有点深奥呵~~~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3-3-30 10:08
安徽宋贞汉 发表于 2013-3-25 10:48
上周曾仔细拜读了大作,周末在家又想起这篇,再次拜读,再次为错过参赛而感到惋惜。

谢谢宋老师如此厚爱拙作~~
嘿嘿,这样我就更满足了,用文字表情达意已经是很快乐的事了,再收到金砖或者香花,更是意外之财富!
赶不上征文,有什么关系~~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3-3-30 10:09
安徽宋贞汉 发表于 2013-3-25 10:51
又想起某教授的一句话:我的论文奖次能定它的价值吗(大概是这意思,看书总是得意忘言)?

宋老师的跟帖,就是它的价值了!
是不是,朱朱?
作者: 紫晶石    时间: 2013-3-31 00:37
曾经看过《她们谋爱亦谋生》,但没有看过梅校说的报纸。
记得看《她们谋爱亦谋生》的时候,当时还一起看了一本《长安月下红袖香》,都是写的女子,不过一个写秦淮八艳,一个写得稍微复杂一些,都是很细腻很动人的文字。喜欢!
另外,我也抱着玉回去了“人都有肿瘤细胞,每天它和你共行,随你出入声色场所。冷静地匍匐在你身上。没出一声响,甚至连梦也不出现。然而,一旦它成形,有血肉了,它的面目便十分狰狞。这时候,它猛一现身,很可能让你毫无招架之力。”
最近很喜欢这种文字,谢谢梅校分享的好文字。
作者: 安徽宋贞汉    时间: 2013-4-1 09:04
说这么句话的,好像是刘文典,曾任安大校长,——蒋介石也敢顶的一个人。一次,有人叫他参加论文比赛,他很气愤,就说了这么句话。刚才找了好长时间,没找到这个故事。
作者: 安徽宋贞汉    时间: 2013-4-1 09:22
事实上,获奖的不一定就是好,不获奖的不一定就不好——当年殷璠编《河岳英灵集》,杜甫竟然一首没被选上。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4-1 10:01
安徽宋贞汉 发表于 2013-4-1 09:22
事实上,获奖的不一定就是好,不获奖的不一定就不好——当年殷璠编《河岳英灵集》,杜甫竟然一首没被选上。


握手贞汉!:handshake我突然想起昨晚QQ聊天时永光说的一句话:不获奖无所谓,获奖也无所谓。经典!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