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新对联故事大赛征文:少年王麓水撰联挽李大钊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山一剑    时间: 2013-4-5 12:31
标题: 新对联故事大赛征文:少年王麓水撰联挽李大钊
新对联故事大赛应征作品

少年王麓水撰联挽李大钊


        王麓水原名王培岳,1913年出生在当时的江西萍乡县长丰宗里村(今萍乡市芦溪县长丰乡宗里)。他于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他于1943年春调任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治委员。1945年9月主持所部主力成立山东军区第八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随后率部在兖州、徐州之间进行自卫战争,抗击国民党北犯军队。同年12月13日,在前线指挥部队围攻滕县县城时,遭敌人炮弹轰击,炸成重伤,不幸牺牲。
        1927年,王麓水的哥哥在萍乡达成师范学校读书,长丰距萍乡县城有几十里路程,王麓水经常要给在校的哥哥送米送菜。当时,达成师范学校中有不少进步学生,王麓水受到他们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不久就在该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4月,蒋介石叛变了革命,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与此同时,大军阀张作霖也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4月28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惨遭杀害。噩耗传到萍乡,达成师范的广大进步师生无不义愤填膺。萍乡地方党组织决定发动群众,为李大钊等殉难革命烈士举行追悼大会。筹备追悼会期间,大家公推了两位文采较优的同学撰写挽联。这两位同学经过反复修改,终于撰就了一副他们自己觉得还满意的挽联:


       苍天垂泪,赤县同悲,一人被害万人痛;
    蓝海佩花,黄河齐哭,五岭披霜千古愁。

    挽联初稿拟就后,很多师生都认为联语过于哀伤,缺乏鼓舞革命群众的力量,建议他俩重拟新的挽联。当时,年仅十四岁的王麓水也在场,于是他也在心中打腹稿。他见两位学长苦苦构思了好一会都无法下笔,于是就坦率而恳切地对两位学长说:“让我来试试可以吗?”
    在场的同学们听王麓水这么一说,都向他投来惊疑的目光,他还这么小啊!
    那两位负责撰联的学长此时正巴不得有人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就对他说:“可以呀,你来撰吧!”说着连忙让出自己的座位,向小麓水递去一支毛笔。
    只见王麓水接过毛笔,不慌不忙地在铺好的白纸上写出了他的上联:

   
“社会历史原空白,你一笔,我一笔,写到悠长无纪极;”

    同学们一看这上联,莫不瞠目咋舌,一齐向小麓水伸出了大拇指,惊叹声、叫好声顿时响成一片。大家都说:“看不出麓水小小年纪,竟有这等广阔的胸襟和抱负!真是人小志气大呀。”
    王麓水腼腆地笑了笑,就又将思想集中在下联的构思上了。大家都凝神静了下来,要看他的下联。只见小麓水嘴唇微动,低声略作吟哦,挥笔又写出了下联:

    “壮士热血皆鲜红,这几点,那几点,造成全球大光明。”

    等下联的最后一字落定,周围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齐声称赞这副挽联写得好,认为它既讴歌了革命先驱者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又点明了革命事业的崇高与伟大,能给广大革命者的斗志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4-5 20:01
三、征集内容

      以现代生活为背景,撰写具有口头文学特点的对联小故事。鼓励形式多元化,散文、小说、童话、感悟、随笔等等,均可参赛。篇幅在500~1500字之间,内含2副对联以上。要求原创,作品尚未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题材不限,投稿数量不限。


期待一剑老师补充一联,谢谢参与故事大赛!!

作者: 天山一剑    时间: 2013-4-5 20:36
朱朋够友 发表于 2013-4-5 20:01
三、征集内容

      以现代生活为背景,撰写具有口头文学特点的对联小故事。鼓励形式多元化,散文、小说 ...

又添了一副进去。
作者: 小钓鱼    时间: 2013-4-5 21:40
苍天垂泪,赤县同悲,一人被害万人痛;
蓝海佩花,黄河齐哭,五岭披霜千古愁。

被害与披霜略有不工。

社会历史原空白,你一笔,我一笔,写到悠长无纪极;
壮士热血皆鲜红,这几点,那几点,造成全球大光明。

平仄虽有不谐,语势极强。
作者: 天山一剑    时间: 2013-4-6 09:11
小钓鱼 发表于 2013-4-5 21:40
苍天垂泪,赤县同悲,一人被害万人痛;
蓝海佩花,黄河齐哭,五岭披霜千古愁。

谢超斑点评!问好!当时的王麓水不过是一个山区小孩,能有这种水平和胆略已是不凡了,对于平仄他可能是还不太懂的。
作者: 天山一剑    时间: 2013-4-6 09:12
谢超斑点评!问好!当时的王麓水不过是一个山区小孩,能有这种水平和胆略已是不凡了,对于平仄他可能是还不太懂的。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