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13期初级二年级E组升级考试试题 由大稚弱鱼老师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多多不多 时间: 2013-4-12 19:47
标题: 13期初级二年级E组升级考试试题 由大稚弱鱼老师点评
本帖最后由 多多不多 于 2013-4-15 21:49 编辑
13期七律考试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2、 什么是粘替对?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5、什么是白脚?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四、 作业 共60分(每讲作业全部完成为10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及格为70分。
交卷截止时间为下周一(15号)晚20点
作者: 一招剑封喉 时间: 2013-4-12 20:10
13期七律考试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2、 什么是粘替对?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5、什么是白脚?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四、 作业 共60分(每讲作业全部完成为10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及格为70分。
交卷截止时间为下周一(15号)晚20点
作者: 诗路花语 时间: 2013-4-12 21:32
本帖最后由 诗路花语 于 2013-4-15 22:39 编辑
13期七律考试?E--02诗路花语
一、 基础部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1)粘就是格律诗的第二句的第二字是平,那第三句的第二字必须也是平,就是粘;第四句的第二字是仄,那么第五句的第二字,必须是仄就是粘;第六句的第二字是平,那么第七句的第二字,必须是平就是粘; 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我们以五律为例:
(2)替就是格律诗的每句的音节处(2 .4 字)平仄应是相反 如: 平平仄仄平 如:仄仄平平仄
如果2.4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就说它失替了。用五律为例来说明替:
(3)对就是格律诗的第一句 跟第二句 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就是 对;第三句 跟 第四句 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就是 对;第五句 跟 第六句 的第二字 平仄相反就是 对;第七句 跟 第八句 的第二字 平仄相反就是 对;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我们以五律为例: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偶“≠”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 七律部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五律和七律的诗,一般都是以两句为一单位,12句为起 也就是首联,34句为承 也就是颔联,56句为转 也就是颈联,78句为合 也就是尾联。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句的功能是:转折,深入。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1.写合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逗号和句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并不是象今天我们这样,使用句号来表示结束。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我们知道古代教育,远不如我们今天这样普及,甚至连不少将军,如程咬金、李逵类似的武将们,并不识诗文,如果韵字放进诗中,特别是在宴会或某些特别的仪式上,吟唱诗作时,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这样的情形,谁也不乐意见到。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就要予以避免。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此年不惑偶吟诗,那料英贤溢美词。
青酒盏香邀皎月,菊茶杯满问东篱。
墨干笔瘦纸笺冷,灵思沉沉意总迟。
归篙渔村先结网,荡舟诗海好求师。
作者: 鷽媛 时间: 2013-4-12 21:57
13期七律考试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答:律诗中的粘是指偶数韵句与其后奇数分句,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
替是指的同一分句中,2 4 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
对是指的同一句(联)中的前后两个分句2 4 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偶不等于对仗。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
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基本骨架,对于五律和七律的诗,一般都是以两句为一单位,12句为起 也就是
首联,34句为承 也就是颔联,56句为转 也就是颈联,78句为合 也就是 尾联。这一形式出现的。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句的功能是:转折,深入。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转句属于律诗的下章,律诗
一般是上景下情或上情下景,转句就是由情转景或由景转情,转句前分句就是上章和下章的分水岭
。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写合句应注意以下5点: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
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因为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那么,在这种
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
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5、什么是白脚?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作者: 天山暮雪 时间: 2013-4-13 10:57
13期七律考试
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答:粘是指每联的下联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上联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粘,连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
对是指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个字与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就是对。对,对立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
替是指每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即平仄交替运用。这就是替。替:换也。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折,深入。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转要转得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所以转是诗意的一种提升。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应注意前分句的为前六分句做总结,同时也的为后分句做准备。用景情 议问的方式做总结 无论哪种都应根据诗前面交代的内容来确立一个中心,紧扣主题,收拢全篇,并发散诗思于诗外,使人读后留有余味为最佳。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以韵字来表示停顿和完结。而 现在汉语则不是这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中容易让别人会错意,让人尴尬,为避免这种情况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首句入韵式,首句除外)。
烟雨红尘 9:50:38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七律•学诗感怀》
文/天山暮雪
万里云天俗气同,欣然一缕宋唐风。
读书常使心间苦,落笔才知腹内空。
可恨谪仙归碧月,犹叹摩诘困樊笼。
拾遗期盼唯尧舜,爱国怜民甘自穷。
作者: 小眉 时间: 2013-4-13 22:18
13期七律考试
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答:粘是指每联的下联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上联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粘,连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
对是指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个字与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就是对。对,对立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
替是指每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即平仄交替运用。这就是替。替:换也。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折,深入。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转要转得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所以转是诗意的一种提升。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应注意前分句的为前六分句做总结,同时也的为后分句做准备。用景情 议问的方式做总结 无论哪种都应根据诗前面交代的内容来确立一个中心,紧扣主题,收拢全篇,并发散诗思于诗外,使人读后留有余味为最佳。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以韵字来表示停顿和完结。而 现在汉语则不是这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中容易让别人会错意,让人尴尬,为避免这种情况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首句入韵式,首句除外)。
三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七律习诗有感》
------E04小眉
古辞初习慕高趣,宋韵唐风若引弦。
六律五音生意境,起承转合贯终篇。
沉吟一字犹难决,纠结三更始豁然。
何惧诗山多砥砺,水无滴久石无穿。
作者: 十三期依然 时间: 2013-4-14 13:11
13期七律考试 E组--依然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对替?
1、什么是粘?
答:
第二句的第二字是平,那第三句的第二字必须也是平,就是 粘,
第四句的第二字是仄,那么第五句的第二字,必须是仄就是 粘,
第六句的第二字是平,那么第七句的第二字,必须是平就是 粘,
粘:就是二三句四五句246字要平仄相同。
2、什么是对?
答:
第一句 跟第二句 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就是 对,
第三句 跟 第四句 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就是 对,
第五句 跟 第六句 的第二字 平仄相,
第七句 跟 第八句 的第二字 平仄相反就是 对反就是 对,
对:就是一二句三四句246字要平仄相对。
3、什么是替
答:
每句的音节处(2 .4 字)平仄应是相反 交替的。
替:就是同一句246字平仄要交替。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
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
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
转句的功能便是:转折,深入。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
1、要把握的是“速”字,这个速意思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的、紧接转的内容,干净利落的关合全篇。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的意境上扭扭捏捏。以一字或两字紧接转,使其连接、不断裂地尽快进入合。
2、合,以意为上。这个意,可以明结,能体现作品畅快得意、神采飞扬的鲜活情态,也可暗示(喻),体现作者的感情、寄托与抱负。
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最好有潜移默化之意。
3、以景结情时,须要放开一步,不直说其意而又蕴含在景中。
4、以情作结时,要深化自己思想感情,用警句将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
5、以议作结时,在前面要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要直接议论,须要公开申明自己的观点。
6、以问作结时,用巧妙的疑问句作结,要避免平直浅露,需要耐人寻味。
7、要委婉含蓄,含蓄,就是蕴储不露的意思。诗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而要蕴含在形象和意境里,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
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5、什么是白脚?
答: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
这个字除了第一个字采用入韵式时,都是仄声字。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七律·学诗感怀》文/依然
年逾天命苦研诗,不待光阴日日迟。
浩瀚书山风雅颂,无边学海宋唐词
也思眼下半途废,难舍心头一段痴。
催马扬蹄路遥远,愿将真爱告吾师。
作者: 红牛 时间: 2013-4-14 18:23
小渔村13期考试-E-09琴韵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2、 什么是粘替对?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5、什么是白脚?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四、 作业 共60分(每讲作业全部完成为10分)
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什么是粘替对?
答:粘、替、对是指:
粘是指每联的下联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上联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粘,连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
对是指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个字与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就是对。对,对立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
替是指每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即平仄交替运用。这就是替。替:换也。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是:转折,深入。
诗的“转”非常重要。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写合句应注意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逗号和句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并不是象今天我们这样,使用句号来表示结束。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我们知道古代教育,远不如我们今天这样普及,甚至连不少将军,如程咬金、李逵类似的武将们,并不识诗文,如果韵字放进诗中,特别是在宴会或某些特别的仪式上,吟唱诗作时,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这样的情形,谁也不乐意见到.
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就要予以避免。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首句入韵式,首句除外)。
韵
琴韵 2013-4-14 12:37:29
七律--学诗
夙愿常存诗赋念
胸无点墨字词穷
荧屏拾翠阴阳律
古卷拈来唐宋风
墨迹卷中常改过
师言群里尽昌隆
今生无悔常求进
相忆渔村苦用功
琴韵 2013-4-14 12:39:54
因为住院,耽误三周作业,身体还是不好,没补上,寒星老师说,我多作一首七律就算补上了
琴韵 2013-4-14 12:41:33
七律--师颂
赞为蜡烛自燃烧
不倦诲人技艺超
妙手耕耘桃李壮
倾心丝吐春蚕销
荧屏敲出珠玑句
耳麦送来金玉谣
小小渔村师德美
苦心倾爱育诗苗
--献给小渔村第十三期所有老师
作者: 飘红 时间: 2013-4-14 21:42
本帖最后由 飘红 于 2013-4-15 06:41 编辑
E08-飘红作业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答:什么是粘?
答:每联的下联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上联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粘,连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一平一仄 我们就说它失粘了。
什么是对?
答: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个字与下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就是对。对,对立也。如果两句的第二个字都平或者都仄了,我们说它失对了。
什么是替?
每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即平仄交替运用。这就是替。替:换也。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答:
二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 深入,合——总结。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转折,深入。
诗的“转”非常重要。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a.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b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c 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d 要注意扣回起句。
e 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律诗,前面可以平淡无奇。但是合句一定要出彩。那么即便你前面平淡,那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首诗不必句句出彩,但是要是没一两句出彩的,你这诗也就失败。大凡出彩的合句多半是以景结,用比的手法。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逗号和句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并不是象今天我们这样,使用句号来表示结束。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我们知道古代教育,远不如我们今天这样普及,甚至连不少将军,如程咬金、李逵类似的武将们,并不识诗文,如果韵字放进诗中,特别是在宴会或某些特别的仪式上,吟唱诗作时,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这样的情形,谁也不乐意见到.
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就要予以避免。
5、什么是白脚?
白脚,就是律诗中每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首句入韵式,首句除外)。
三、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七律.学诗感怀 文/飘红
初入渔村学诗词,才高网友皆吾师。
对联句句频相授,曲赋篇篇欣共知。
合力泓扬唐韵梦,齐心传继宋风辞。
虽无李杜博文采,佳作飘香若玉芝。
四、作业全按时完成了。
作者: 财经学人 时间: 2013-4-15 10:54
本帖最后由 财经学人 于 2013-4-15 10:57 编辑
十三期二年级考试题 E01-声声慢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主要是律诗和绝句,其中分五言、七言(六言不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也有为六句三韵律诗或小律。
2、什么是粘替对?
答:以七律为例。
粘是指诗中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及一八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就是粘。若不对应相同就为失粘。
替是指每句的音节处第二与第四字、第四与第六字的平仄应当相反,即平仄交替,也就是通常说的“二四六分明”。
对是指每一联的上句的第二四六字与下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应当相反,平仄上下句对应位置应当相反,否则即为失对。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肯定对偶,对偶不一定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诗词中多用对偶,对联必须对仗。对仗对词性、平仄的要求极为工整严格。在对应位置上,上下句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上下句不得重复使用同一词字。
二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叫起承转合?
首联起,开始:一般是直接点出主题,描写时间景物的较多,为后面各联铺垫。
颔联承,承接:顺接首联,详细说明具体主题内容,可以深入描写景物,但必须对偶。
颈联转,转折深入:一般借景抒情,表达主题深意,为后面的合句铺垫,也必须对偶。
尾联合,总结:抒发自己见解,总结全篇,升华主题思想。最好提升正能量。
2、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第三联转,要求从前面一二联的景物描写转换到抒情、感慨,为后面尾联的合做好铺垫。转是一个高潮,也是全诗思想的深刻体现,要有变化、提升。绝句中的第三句有转的功能。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尾联合要求:
a.上句要总结前面六句。
b.上句要在逻辑上,为下句做铺垫,同时在语气上要响亮,并能引发最后一句。
c.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也可以情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d.应当注意扣回起句,做到围绕主题,前后呼应。
e.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
律诗,前面可以平淡无奇,但是合句一定要出彩。即便前面平淡,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首诗不必句句出彩,要是没一两句出彩的,即为失败。大凡出彩的合句多半是以景结,用比的手法。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古代汉语与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有个最明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区别,这就是标点符号,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在古代,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不象今天这样使用句号来表示结束。
因此在古代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听者提前鼓掌。因而古人避免韵字入诗。
5、什么是白脚?
答:白脚,就是在律诗中每联(除首句入韵的首句外)的上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这个仄声字即为白脚。
三、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七律 学诗感怀
一招领我进渔村,从此诗词入正门。
晚上聆听师首讲,晨来复习友重温。
五言七绝律方悟,三仄两平声不浑。
考试完成才结业,毕生受益韵长存。
作者: 落雨清心 时间: 2013-4-15 11:30
本帖最后由 落雨清心 于 2013-4-15 11:38 编辑
13期七律考试
答卷:E-落雨清心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答:近体诗类别有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六言、七言,六言较少见。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
2、 什么是粘替对?
答:粘,就是凡出句,也就是单数句{除首句 平收式除外},二四六位上的平仄一定要和上一句相粘;替,就是每句中,二四六位上的平仄一定要交替;对,就是凡对句,也就是偶数句,二四六位上的平仄一定要和上一句相同,即相对。
3、对偶是不是等于对仗?
答: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 七律部分 共25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叫起承转合?
答:1、起:通常是描述所歌咏对象的一般状况。或人、或事、或景、或史,诗题定了什么,你就得对什么有个初步描绘,以交待你所歌对象时空状态或来源。换言之,简单交待,就是起。 2、承:进一步描述所歌咏对象的特征状态。这是诗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人、事、景、史等细致描绘,这一部分要求即真实又新颖别致。 3、转:通常是诗人对所歌者的理性思考 以上事物(起承所述),使事情或诗人转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意向。这是为全诗最终目的所作的铺垫,也是关键之处。 4、合:也就是结论,是对所咏事物的理性所华,这往往是诗眼所在,全诗有趣是否还有味,就在于结合了。
2、 转句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折,深入
3、写合句应注意什么?
答: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下前面六句。
2.前分句要在语气上,逻辑上,为后分句做准备,以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最好使用比,一般用比的时候都是用景结。当然,合句可以情结,可以景结。使用比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字尽意不尽的效果。
4.要注意扣回起句。
5.要做到字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就是所谓的余味无穷,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4、为什么韵字不入诗?
答:诗除了韵外,所押的韵部字不能在诗中出现。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韵字,所表示的含义,就是一句话的结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作品中出现韵字,就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会使听者误以为句子结束了。特别是在吟唱的时候,会导致观众鼓错掌声,所以,韵字,只能出现在最后一字。
5、什么是白脚?
答:仄收式的句脚是白脚。
三、 写一首《七律•学诗感怀》 共20分
《学诗感怀》
轻敲十指一方缘,意骋渔村墨里牵。
学子空间斟平仄,佳师课上译词联。
唐诗凝韵织花锦,宋语迎风谱乐弦。
才浅还需更努力,勤耕笔墨筑家园。
作者: 鷽媛 时间: 2013-4-15 22:34
鷽媛 发表于 2013-4-12 21:57
13期七律考试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大稚弱鱼老师好!因为写诗对我来讲真好难,刚开始学,而且是原来没有一点基础和知识那种!憋了几天没别出来!对不起!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4:32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4-16 14:49 编辑
诗路花语 发表于 2013-4-12 21:32
13期七律考试?E--02诗路花语
一、 基础部分
问好诗路花语,弱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花语的作业完成得不错,一、二题都完成得很好。就说说三《学诗感怀》吧。
起句点题,只是“此年”显得多余,起句的后分句“哪料”可以再斟酌。承句衔接不够,起句的后分句没为承句做好准备。转句对仗不工,笔瘦-沉沉;纸笺冷-意总迟。词性不对。结句直白了些。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注意一下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多炼炼字词。结句最好用比,从侧面说,起到笔尽意不尽的效果。加油!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4:48
天山暮雪 发表于 2013-4-13 10:57
13期七律考试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答:近体诗的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 ...
问好天山暮雪,弱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并给予纠正。
你们的基础都比鱼好,一二题都完成得很好,很认真。重点说说第三题
《七律•学诗感怀》
文/天山暮雪
万里云天俗气同,欣然一缕宋唐风。
读书常使心间苦,落笔才知腹内空。
可恨谪仙归碧月,犹叹摩诘困樊笼。
拾遗期盼唯尧舜,爱国怜民甘自穷。
我们首先看标题:学诗感怀。但读了暮雪的诗后,感觉不到是学诗的感怀,倒像是怀古。我个人认为偏题了。现在看内容。起句兴起,很好。只是感觉万里云天与俗气不太协调。承句与起句的衔接不太够。起句后分句是欣然,宋唐风,按理说承句就应该围绕欣然这气氛,宋唐风的主题进行扩展,仔细描述。或是承接起句的俗气。但这承句而是一下子跨到自身。转句也一样,突兀了。承句在说自己读书的时候不认真,现在写诗了才知道腹中空了。一到转句就断开了,怀古去了。如果转句是对学诗发出一些感慨,就衔接上了。结句就不说了,也是怀古。一首诗只能表达一个主题。还有就是别跑题了。标题是啥,你的每一句诗都得为标题服务。弱鱼妄评了。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5:09
小眉 发表于 2013-4-13 22:18
13期七律考试
一、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问好小眉。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当之处,请多包涵,并纠正。
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好,作业也很认真。我就不多说基础了。还是看三题吧
《七律习诗有感》
------E04小眉
古辞初习慕高趣,宋韵唐风若引弦。
六律五音生意境,起承转合贯终篇。
沉吟一字犹难决,纠结三更始豁然。
何惧诗山多砥砺,水无滴久石无穿。
起句自然,个别字可以再斟酌一下。后分句若引弦感觉有些凑韵了,可能是我没理解意思。承句围绕宋韵唐风扩展,很好。只是六律、五音,感觉浪费一词了。“六律五音”对“起承转合”词性不工。转句到自身,对学诗发出感慨。“沉吟一字犹难决,纠结三更始豁然”好联,两句各说一意,都紧紧围绕主题,赞一个。结句前分句用否定式,后分句用比。相当不错,“水无滴久石无穿”,很棒,这个比用得相当好。弱鱼学习了。全诗一气呵成,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结句用比。相当不错。如果再炼炼字,对仗再工些,就更好了。向小眉学习。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5:29
十三期依然 发表于 2013-4-14 13:11
13期七律考试 E组--依然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答:答:近体诗的主要 ...
问好依然,弱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依然的基础比鱼掌握得好,作业很认真,做得很仔细。那就看看第三题吧
《七律·学诗感怀》文/依然
年逾天命苦研诗,不待光阴日日迟。
浩瀚书山风雅颂,无边学海宋唐词
也思眼下半途废,难舍心头一段痴。
催马扬蹄路遥远,愿将真爱告吾师。
起句点题,年过天命之年还在苦苦的研究诗,这里的苦可以再斟酌一下。“不待光阴日日迟”应该是想说光阴不等人。如果是这意思的话,就与诗有些格格不入了。承句与起句的衔接不够。起句点明学诗,承句就应该围绕学诗扩展。承句前分句和后分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有合掌的嫌疑。你承句的意思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下分句道出因羡慕唐诗宋词,然后去学诗这一思路来写,这样与起句也衔接上了。与后面的转句也衔接上了。你这里的转句突兀了,因为承句没有为转句做好充分的准备。发出的感慨前面没有铺垫。“也思”、“眼下”这些字还可以斟酌一下。结句感觉说的又是另一个意思。结句的前分句总结一下前面六句,并为最后一句做准备。好好理解这句话,悟明白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总的来说,句与句的衔接不够。一诗一意,每句都要围绕主题,但不能表达一个意思。初学写成这样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只是鱼话多了些哈,勿怪。加油!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5:41
红牛 发表于 2013-4-14 18:23
小渔村13期考试-E-09琴韵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问好琴韵。因弱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一二题准确无误,你们的基础都比鱼掌握得好。看第三题
七律--学诗
夙愿常存诗赋念
胸无点墨字词穷
荧屏拾翠阴阳律
古卷拈来唐宋风
墨迹卷中常改过
师言群里尽昌隆
今生无悔常求进
相忆渔村苦用功
首先说说格式,书写格式不对,应该一联一行,有可能是请人代交的原因,格式没排好。你的问题是没有诗语。感觉油了,也就是说没有诗味,写诗要有诗的语言,这样平白直述就是油诗了。但难能可贵的是,写的都是真情实感,而且句与句之间的衔接都还可以。建议你多补习一下诗语这课。加油!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5:59
本帖最后由 大稚弱鱼 于 2013-4-16 22:34 编辑
飘红 发表于 2013-4-14 21:42
E08-飘红作业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 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问好飘红,弱鱼水平有限,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多包涵。基础知识都完成得很好。我们重点讨论一下第三题。
七律.学诗感怀 文/飘红
初入渔村学诗词,才高网友皆吾师。
对联句句频相授,曲赋篇篇欣共知。
合力泓扬唐韵梦,齐心传继宋风辞。
虽无李杜博文采,佳作飘香若玉芝。
首先说说格律,起句前分句“诗”失替了,后分句三平尾。我们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得运用起来,要不就白学了,是不?写好先自己检查一下格律是否正确。再来看看内容。起句点题,初入渔村学诗词,才高的网友皆是你恩师。看来飘红相当的谦虚哈。“才高”可以再斟酌。承句承接起句后分句,围绕网友是怎样如你师的进一步扩展,细述。很好。转句前后分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有合掌嫌疑了。结句前分句为前面六句做总结,也为最后一句做准备,很好。只是佳作感觉有些不妥,前面说了没有李杜的博学文采了,后面再用佳作就显得无力了,也有些矛盾。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明白了,但应该可以改得更好些。总的来说,脉络清晰,对起承转合掌握得不错,只是和鱼一样,遣词造句过于平白,缺少诗味。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在掌握了起承转合后,慢慢的炼句炼词炼字,不愁没有佳作哈。继续加油!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6:14
财经学人 发表于 2013-4-15 10:54
十三期二年级考试题 E01-声声慢
一、 基础部分 共15分(每小题5分)
1、近体诗的主要类别
问好声声慢,因弱鱼水平极其有限,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纠正,弱鱼在此谢过。
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
七律 学诗感怀
一招领我进渔村,从此诗词入正门。
晚上聆听师首讲,晨来复习友重温。
五言七绝律方悟,三仄两平声不浑。
考试完成才结业,毕生受益韵长存。
一招老师领你进了渔村,从些学习诗词有门路了。晚上听老师讲课,早上复习讲义。五言七绝律诗悟出了道,平仄也不会浑了。等考试完成后,受益无穷。全诗脉络清晰,自然流畅,写出了真情实感,很难得。挑些小毛病。晨来不如直接用清晨,这样对仗还工些,复习 ,重温,浪费一词。结句意浅了些,结句的前分句感觉多余了,结句感觉直白了些。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注意一下诗感,加油!
作者: 大稚弱鱼 时间: 2013-4-16 16:26
落雨清心 发表于 2013-4-15 11:30
13期七律考试
答卷:E-落雨清心
问好落雨清心,弱鱼水平有限,说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前面的基础知识做的很好。还是重点说说第三题
《学诗感怀》
轻敲十指一方缘,意骋渔村墨里牵。
学子空间斟平仄,佳师课上译词联。
唐诗凝韵织花锦,宋语迎风谱乐弦。
才浅还需更努力,勤耕笔墨筑家园。
写好后,自己先检查一下格律是否有误。你这首用的是一先韵,但结句“园”是十三元。学子空间斟平仄的平失替。前面的基础知识记住了,还需要巩固,运用起来才能见到巩固的效果。简单的说一下内容。转句前后两句表达的一个意思,合掌了。总的来说脉络还算清晰,多复习一下转句,多悟悟。含蓄还是不够,写的时候尽量从侧面写,不要过于直白,否则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诗感。不过写的都是真情实感,这点很值得学习。继续努力!
作者: 财经学人 时间: 2013-4-16 16:32
谢谢弱鱼老师!谨记教诲,我继续努力。
作者: 飘红 时间: 2013-4-16 19:04
大稚弱鱼 发表于 2013-4-16 15:59
问好飘红,弱鱼水平有限,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多包涵。基础知识都完成得很好。我们重点讨论一下第三题。
...
谢谢弱鱼老师,我最喜欢你改的作业,问题点得很到位。
作者: 小眉 时间: 2013-4-17 15:22
谢谢鱼老师精彩到位点评!敬茶献花
作者: 财经学人 时间: 2013-4-18 13:32
大稚弱鱼 发表于 2013-4-16 16:14
问好声声慢,因弱鱼水平极其有限,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纠正,弱鱼在此谢过。
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好。我 ...
一招领我进渔村,从此诗词入正门。
晚上聆听师首讲,早晨细看友重温。
五言七绝律方悟,三仄两平声不浑。
风雨春秋无结业,毕生受益韵长存。
作者: 财经学人 时间: 2013-4-18 13:36
一招领我进渔村,从此诗词入正门。
天使多多情顾顾,寒星眷眷意敦敦。
五言七绝律方悟,三仄两平声不浑。
风雨人生无结业,终身受益韵长存。
注:
一招:一招剑封喉,诗群渔村的老师。
渔村:小渔村,诗群名。
天使:天使星尘,渔村诗友。
多多:诗群班主任。
寒星:幽月寒星,诗群老师。
三仄:上、去、入。
两平:阴平、阳平 。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