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高级班第一讲:对联的语言 [打印本页]

作者: 尘封记忆    时间: 2013-4-15 04:31
标题: 高级班第一讲:对联的语言
  学堂招生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正常的授课。原因有二:一是高级班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二是对学员们的水平还需要一定的考察,以便于因材施教。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对联的语言。
  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对联以语言冼炼对仗精准为主要特点。目前论坛对联的用语主要分为三种:文言,白话,半文半白。完全使用文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没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是很难掌握的。完全使用白话来创作,又使得作品少了一些蕴藉与厚重。所以,目前的对联语言,还是以半文半白为主要特征。同时呢,这一半的文言中,所用语言,典故,又很少能跳出清联300的巢窠,致使楹联作品千篇一律,楹联之路,越走越窄。尤其以征联作品为甚,好多作品都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以说,语言的贫瘠已经成为楹联创作之路上的一道关卡,严重制约了楹联地发展。
  我个人是很推崇楹联作品文言话的。否则楹联就成了平仄幌子下顺口溜,失去了其应有的庄重典雅。然而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文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些书籍,以便使大家早日迈过文言这道关卡。

《论语》《道德经》《大学》《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世说新语》《文心雕龙》

希望大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能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一下这些书籍,相信可以大幅度提升您的古汉语水平的。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书籍,是大部分同学所熟悉的,这部分同学可以 从其所好。
作者: 光脚丫    时间: 2013-4-15 09:34
海校辛苦
作者: 玉溪生    时间: 2013-4-15 10:06
可以说,语言的贫瘠已经成为楹联创作之路上的一道关卡,严重制约了楹联地发展。
——————
校长一针见血!
作者: 沈虞    时间: 2013-4-15 10:16
好!《论语》《道德经》《大学》《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世说新语》《文心雕龙》


作者: 千年野菇    时间: 2013-4-15 10:48
海校辛苦!
咬着牙学。
作者: 天下有雪    时间: 2013-4-15 11:53
顽疾久矣,不破缘何以立
闲趣多些,无须如此而生

问候尘校了
作者: 风狂    时间: 2013-4-15 13:10
校长所以俺都深以为然
推荐书目除外,俺看不懂滴说:'(
作者: 不为何谓    时间: 2013-4-15 15:52
一是看不完,二是记不住。这种情况咋整呢,校长?
作者: 夏若    时间: 2013-4-15 19:10
文言这道关卡,咬着牙也过不了。
作者: 赏心三两枝    时间: 2013-4-15 19:18
标题: 我把人文当形容词,不妥吗?请教中。
本帖最后由 赏心三两枝 于 2013-4-16 21:42 编辑

在教室外面旁听生之外的旁听生也可以看到教材,很人文。谢谢校长!
作者: 欢乐几何    时间: 2013-4-15 22:15
问好校长

《论语》《道德经》《大学》《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世说新语》《文心雕龙》

争取一年内把这些书都看一遍
(牛皮先吹出去了,一年后要是一本都没看过该多丢人啊:dizzy::dizzy::dizzy:)
作者: 风中箫    时间: 2013-4-15 22:33
海校辛苦
箫笨,照现在的进度,估计要看上五年八年!:loveliness:不过,看了总比不看好,一天积一点点吧。箫笨就笨些,只要老师们不弃,箫一定坚持。
作者: 采铃    时间: 2013-4-15 22:43
论语》《道德经》《大学》《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世说新语》《文心雕龙》哇,要记下来。慢慢啃
作者: 大风起兮云飞扬    时间: 2013-4-15 23:10
海校辛苦
作者: 洞庭青草    时间: 2013-4-16 07:10
不用读清联三百,把我乐飞了……
   我先读古文观止好不?尘校v5
作者: 狼箫    时间: 2013-4-16 09:56
跟着学习,感谢尘校!
作者: 泊小顾    时间: 2013-4-16 17:25
听讲
作者: 阵风吹过    时间: 2013-4-17 11:53
争取看完哦:L
作者: 常春花    时间: 2013-4-17 12:45
俺最头痛最怕的文言文。没法子,对付着啃吧
作者: 奇奇    时间: 2013-4-17 19:58
收到
作者: 梅州阿海    时间: 2013-4-17 23:49
《论语》《道德经》《大学》《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世说新语》《文心雕龙》

——俺也来旁听,《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已经在看,打打停停而已。其它也要找来看。谢老师。
作者: 霜桥    时间: 2013-4-19 08:01
校长推荐的都是好书啊,建议大家闲暇再读读史。
作者: 二毛    时间: 2013-4-19 15:36
恩,慢慢看,能记得多少是多少,谢谢校长!
作者: 捣摇兔    时间: 2013-4-19 19:16
收到!
慢慢看,能看多少是多少,看了总比不看好。
作者: 飘风    时间: 2013-5-7 08:32
这高级班的读书任务真重
作者: 琴耘    时间: 2013-6-14 10:20
学习
作者: 聊发少年狂    时间: 2013-6-19 21:33
老夫来偷听:loveliness:
作者: 剑动一江月    时间: 2013-7-3 19:27
个人文字中表达出的思想与灵魂,才是对联提高之关键所在!靠所谓的“高深”生僻用语和典故来提高对联意境之深度,无异于守成复古,扼杀创新。当然,精熟古籍是极有必要的,灵活引用可,套用则大拙。同样一句话,能用平实词语代替,却故意用生僻词及少见语法表达,实是有违“文章让人易懂易共鸣”之交流目的,更违返朴归真之古理。君不见唐以来无数名诗名词,字面何其平实?莫非欲让联人回归先秦文风?
作者: 剑动一江月    时间: 2013-7-3 19:41
唐宋以来诗词皆非文言文体,今人对联若冠之文言文,无异于穿古装扭街舞。且,语体之选用,和文字营造出的意境美感毫无关系,寄希望于“文言文”体现出的貌似底蕴,来掩盖文字表达的意蕴哲理之欠缺,实在是打肿脸充胖子。
作者: 洞庭青草    时间: 2013-7-21 18:26
本帖最后由 洞庭青草 于 2013-7-21 18:34 编辑
剑动一江月 发表于 2013-7-3 19:41 唐宋以来诗词皆非文言文体,今人对联若冠之文言文,无异于穿古装扭街舞。且,语体之选用,和文字营造出的意 ...


  和讲义有出入,有混淆视听之嫌疑……

  寄希望于“文言文”体现出的貌似底蕴,来掩盖文字表达的意蕴哲理之欠缺,        这帽子扣不准的^_^

   自动波是有钱人的事,咱还是双离合加手动档。但是驾驶员的任务是开车,而且不只接触一种车。学车都开老解放,开好解放以后还怕开不了台面包车?

  推荐学车和自已将开什么车矛盾不?
作者: 讷南    时间: 2014-12-23 14:17
原来书在这里
作者: 但愿云淡风轻    时间: 2018-9-1 19:53
可以旁听,很开心,谢谢

作者: 楚玉    时间: 2018-9-5 10:09
呃,,,书会看的,,,那个,,,我有没有被 高级班录取啊?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