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管理组作业帖【点评老师:雾锁秋心】
[打印本页]
作者:
恒阳
时间:
2013-4-17 20:41
标题:
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管理组作业帖【点评老师:雾锁秋心】
本帖最后由 圣雪 于 2013-4-18 17:17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和(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和(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 )、( )和(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说明:作业截止时间:2013年4月24日24:00。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用论坛消息提前告知于我,延期不得超过7天。
作者:
北川麦
时间:
2013-4-20 15:44
预科二班第一讲三组2022-北川麦交作业: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傅小松先生在其《中国楹联特征论略》中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入夏树生花【北川麦】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墨苑染幽香【北川麦】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诗吟碧水影撩人【北川麦】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曲欢歌踏夕阳【北川麦】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水牵翠韵待潮生【北川麦】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4-20 20:37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以五、七言为主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立性与普遍性统一、寄生性与包容性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通俗性高雅性统一、严肃性与艺术性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辞岁烛摇红【逝者如斯】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碧水叠清音【逝者如斯】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弦弹瘦月影调音【逝者如斯】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树金桐醉晚霞【逝者如斯】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风推暮霭等霞来【逝者如斯】
作者:
一缕风
时间:
2013-4-21 20:36
本帖最后由 一缕风 于 2013-4-21 21:02 编辑
一缕风一讲作业: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 寿联 )、(婚联 )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平,上,去,入四钟声律。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格律上均以律诗的要求为准绳,甚至在一些名词称谓上也一直延用了律诗的叫法。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 入海水流深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 烟雨蕴丝柔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 风吹竹笛翠流屏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 一抹斜阳悟钟声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 风随斜燕和秋声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