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评阅老师长久***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明照心    时间: 2013-5-3 19:28
标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评阅老师长久***
小渔村16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评阅老师长久***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温馨提示:
请大家及时完成作业。三天内交作业的给予评阅,三天以后交作业的可能不予评阅。(周三前)
三讲不交作业的,届时有可能清除。
请各组按学牌前字母找到对应组别交作业。
作业格式举例: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A01-无心  作业:

作者: 毛毛雨.    时间: 2013-5-4 02:21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D03-毛毛雨.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轻风拂柳百花艳==细雨爬山万物新【毛毛雨.】
2)一夜东君至==千山绿叶来【毛毛雨.】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作者: 淡看风尘    时间: 2013-5-4 21:30
1、诗的起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故事等。
2、以春为题作联二副:
东风有意清江绿  杨柳含情碧水长
风摇翠柳群山绿  雨润新枝情意长  

作者: 秋云云    时间: 2013-5-5 20:28
小渔村16期二年级D10听风楼主第一讲作业     (D组长秋云云替听风楼主代交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
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A、燕裁新柳千堤翠==莺唱繁花万户春
B、鸳侣湖内戏==莺雏枝头欢
作者: 秋云云    时间: 2013-5-5 20:54
二年级D组秋云云第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春风春雨花经眼==山岭山泉月在天
2、柳浪闻莺醉游客==三潭印月来故人

作者: 倚窗听竹雨    时间: 2013-5-5 22:12
倚窗听竹雨的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穿长堤剪柳线====月挂晴空钓江心
紫燕穿梭衔春泥===蝴蝶漫舞戏落花
作者: 漫舞轻飞    时间: 2013-5-6 10:17
本帖最后由 漫舞轻飞 于 2013-5-6 23:22 编辑

D 05  漫舞轻飞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
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
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芳菲小径飞蜂蝶
妩媚清风舞燕莺

柳摆风柔寒已逝
桃娇水淡暖初生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暮春伤怀
红泥一地春香淡,翠乱风凄细雨萦。
小径桑麻多湿泪,闲庭草木自生情。
迷离入目愁难已,寂寞经心意未争。
试向孤身羁旅处,蛙鸣再起问前生。

作者: 冷月寅清    时间: 2013-5-6 15:07
冷月寅清二年级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嫩柳风吹绿==新桃雨洗红
群燕追云远==飞花吻水柔





作者: 馨儿    时间: 2013-5-6 20:29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C组05-馨儿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铺开写作天地。
8、引起: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思考的结果,景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一帘清水已苏醒==
两岸娇花正扮妆
小叶尖尖初露角==
清风款款已扶眉


作者: 芊芊草    时间: 2013-5-6 23:55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D13芊芊草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花香酬蝶圆春梦,水秀盟鸳浣羽衣
2东去河塘挖荠菜,西临溪畔看海棠。
三七律 春

三月春姑莲步来,阳光明媚暖心怀。
归巢紫燕双双舞,出岫红云朵朵开。
两岸清风缠玉树,一痕碧水漫青苔。
可怜无计留她住,锁韵留芳诗意裁。


作者: 紫月※冰馨    时间: 2013-5-7 08:07
本帖最后由 紫月※冰馨 于 2013-5-7 08:12 编辑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扶瘦柳春浅笑,雨打娇荷夏轻凝。
春风唤醒枝桠绿,细雨敲开海棠红。


作者: 羽叶之    时间: 2013-5-7 16:39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1-羽叶之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 (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式: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 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 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 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在,又叫追叙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冰雪消融万物苏=春风舞动嫩芽初

春意盎然青草浓=蜻蝶飞舞绕丛中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述
笔墨千言感悟深
诗书礼义应怀真
知行合一求讲道
惑之不解恐师嗔
泰山登顶众山小
管中窥豹何曾闻
三千洛水可饮否
功到自然方成神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8 23:53
毛毛雨. 发表于 2013-5-4 02:21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D03-毛毛雨.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问好毛毛雨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D03-毛毛雨.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正确!写的很详尽,赞!长久学习了。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轻风拂柳百花艳==细雨爬山万物新【毛毛雨.】此联清风和细雨皆为春之景物,写春却不着一春字,以景代春可为高妙,稍有一小节,爬山虽说是拟人化但是读起来还是感觉有些直白,可在斟酌一字;还有,万物包含百花,所以有小合掌。
2)一夜东君至==千山绿叶来【毛毛雨.】东君==绿叶  欠工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评:本次作业基础知识部分回答的很正确细致!对联部分能看出学友有些功底,联意很好,不足之处还需加强炼字,长久妄评了!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00:12
秋云云 发表于 2013-5-5 20:28
小渔村16期二年级D10听风楼主第一讲作业     (D组长秋云云替听风楼主代交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 ...

问好听风楼主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D10听风楼主第一讲作业     (D组长秋云云替听风楼主代交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
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A、燕裁新柳千堤翠==莺唱繁花万户春此联大气,足见功底,长久学习了!
B、鸳侣湖内戏==莺雏枝头欢 鸳侣和莺雏为同一类,戏和欢意思也近,貌似有小合掌
评:学友基础知识部分回答正确且详尽,对联部分联意很美也很大气,长久学习了

作者: 似水柔情    时间: 2013-5-9 00:22
本帖最后由 似水柔情 于 2013-5-9 00:24 编辑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7似水柔情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又如: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春回大地枝叶繁茂
          三月桃花处处开
          春色年年去还来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00:34
秋云云 发表于 2013-5-5 20:54
二年级D组秋云云第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 ...

问好秋云云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二年级D组秋云云第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春风春雨花经眼==山岭山泉月在天 花经眼==月在天 隔景,上下句意思不太连贯
2、柳浪闻莺醉游客==三潭印月来故人柳浪==三潭  欠工,柳名词、三量词;印月在这隔景,柳浪闻莺,意思不通
评:基础知识部分写得正确,也很细致。对联部分长久妄评了!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00:44
倚窗听竹雨 发表于 2013-5-5 22:12
倚窗听竹雨的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 ...

问好倚窗听竹雨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倚窗听竹雨的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穿长堤剪柳线====月挂晴空钓江心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上句三仄尾,下句失替
紫燕穿梭衔春泥===蝴蝶漫舞戏落花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失粘 、失替、失对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13:27
漫舞轻飞 发表于 2013-5-6 10:17
D 05  漫舞轻飞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问好漫舞轻飞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D 05  漫舞轻飞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
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
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正确!赞!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芳菲小径飞蜂蝶
妩媚清风舞燕莺。妩媚和清本就是相反的意思,用妩媚来修饰清风欠妥,燕莺舞还差不多,舞燕莺 凑的痕迹重。

柳摆风柔寒已逝
桃娇水淡暖初生。“寒已逝”、“暖初生”直白    需加强炼字
"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暮春伤怀
红泥一地春香淡,翠乱风凄细雨萦。
小径桑麻多湿泪,闲庭草木自情。
迷离入目愁难已,寂寞经心意未争。
试向孤身羁旅处,蛙鸣再起问前
起句以落红兴起,暗示暮春节气,“风凄”入情。承句有扩,“多湿泪”“自生情”入情,也为转句做了铺垫。转句“迷离”还可再提炼,“意未争”争字有凑韵之嫌,争字在这没有太大的用途,前面的诗句没有与“争”有任何的关联。合句要总结前篇要有比,笔尽而意不尽,“孤身”“羁旅”出现的有些突兀,前面没有铺垫就会使后面衔接不紧密而断裂。后面比的好像也有些离得远了些。作者由看到落红有感而想到自己身处异地而感伤,整首诗能够围绕主题而展开,句句不离伤。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一点小看法,我觉得一首伤感的诗的高妙处,不是句句都直接写愁、寂寞、凄凉,诗的美在于含而不露,翻看古人的诗句,他们的诗句都很少用这些词语,但是效果却很明显,诗中选用的景物是为情而服务的,看那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萧萧”“无边”“不尽”“滚滚”这些词语读起来自然就让人感觉到那种凄凉的气氛,比起直接用寂寞、凄凉是显而易见的。长久妄评了!
作者: 雅致    时间: 2013-5-9 18:02
本帖最后由 雅致 于 2013-5-10 21:57 编辑

小渔村二年级C15-雅致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两堤柳绿山溪水
一院桃红门外风[雅致]
少女踏青恨日暮
茶农采叶爱清晨[雅致]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不敢写,不会章法。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22:36
冷月寅清 发表于 2013-5-6 15:07
冷月寅清二年级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 ...


问好冷月寅清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冷月寅清二年级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赞!

嫩柳风吹绿==新桃雨洗红好美的意境,新柳绿,桃花红,不着一个春字却给人带入春的美景之中,洗字还可再斟酌,润字也很生动
群燕追云远==飞花吻水柔飞花吻水柔,一个字:美,没有伤感,很难得,群燕==飞花 稍欠工整,但是不伤大雅,很不错。
长久妄评了!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9 23:24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3-5-9 23:26 编辑
馨儿 发表于 2013-5-6 20:29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C组05-馨儿


问好馨儿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C组05-馨儿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铺开写作天地。
8、引起: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思考的结果,景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正确!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一帘清水已苏醒==
两岸娇花正扮妆   已苏醒,正扮妆,有些直白
小叶尖尖初露角==
清风款款已扶眉  此联工对,长久学习了!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10 00:12
芊芊草 发表于 2013-5-6 23:55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D13芊芊草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 ...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D13芊芊草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花香酬蝶圆春梦,水秀盟鸳浣羽衣 此联意境很美,花香引蝶,戏水鸳鸯,好一副春之美画卷,也基本符合联的六要素
2东去河塘挖荠菜,西临溪畔看海棠。春暖户外活动活动很好,挖野菜,赏海棠,也是人生一美事,不足就是联语过于直白,缺少美感
三七律 春

三月春姑莲步来,阳光明媚暖心怀。
归巢紫燕双双舞,出岫红云朵朵开。
两岸清风缠玉树,一痕碧水漫青苔。
可怜无计她住,锁韵芳诗意裁。
起句以明媚阳光兴起,承句对偶,有扩,继续描写春之美景,转句对偶,入情,但是还在续写春之景,没有情语,没有入情。合句前分句归结前篇,由于转句没有入情,没有很好的为合句铺垫,所以合句有断裂,前面一直在写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冷不丁的合句出来一个可怜无计留他住,让人有反应不过来的感觉,如果合句要伤春感怀,转句就要做好铺垫,这样才不使其有断裂,而且合句要做到笔尽而意不尽,要有比,看合句比的不够,以上属各见,长久妄评了!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10 00:59
紫月※冰馨 发表于 2013-5-7 08:07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 ...

问好紫月冰馨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扶瘦柳春浅笑,雨打娇荷夏轻凝。轻凝”何解?春对夏有些隔景,对联六要素中有一条,内容要相关,上下句表述一个意思。浅笑==轻凝 欠工
春风唤醒枝桠绿,细雨敲开海棠红。唤醒和敲开 感觉生硬,可斟酌再炼字 ,枝桠==海棠   平仄失对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10 01:31
羽叶之 发表于 2013-5-7 16:39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1-羽叶之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问好叶羽之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1-羽叶之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 (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式: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 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 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 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在,又叫追叙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正确!赞!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冰雪消融万物苏=春风舞动嫩芽初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上下句尾字要相对,上联是仄,下联要平。
春意盎然青草浓=蜻蝶飞舞绕丛中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首先此联和上一个毛病一样,还有盎然=飞舞  词性不对,节奏不对  春意/盎然/青草/浓=蜻蝶/飞舞/绕/丛中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述
笔墨千言感悟深
诗书礼义应怀真
知行合一求讲道
惑之不解恐师嗔
泰山登顶众山小
管中窥豹何曾闻
三千洛水可饮否
   所谓七律是 八个分句,每分句七个字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10 01:38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3-5-10 01:43 编辑
似水柔情 发表于 2013-5-9 00:22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7似水柔情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问好似水柔情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7似水柔情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又如: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在,又叫追叙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春回大地枝叶繁茂    春 重了,春来==大地 ,万物==枝叶 词性不对,万物==枝叶  平仄不对
          三月桃花处处开
          春色年年去还来    词性不对,节奏不对,尾字平仄不对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作者: 芊芊草    时间: 2013-5-10 19:14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0:12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 ...

谢谢老师点评辛苦了
作者: 芊芊草    时间: 2013-5-10 19:16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0:12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 ...

有个问题始终不太明白,古诗中是不是很多在第七句才转的呢?
作者: 但愿人长久    时间: 2013-5-10 23:03
芊芊草 发表于 2013-5-10 19:16
有个问题始终不太明白,古诗中是不是很多在第七句才转的呢?

大多是这样的,也有特殊的
作者: 芊芊草    时间: 2013-5-11 09:59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23:03
大多是这样的,也有特殊的

谢谢老师。可是这里提倡颈联转
作者: 煙雨夢    时间: 2013-6-12 23:22
二年级C1--7烟雨梦第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学生补交作业,交的太晚了,请老师见谅!

作者: 羽叶之    时间: 2013-6-13 14:54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1:31
问好叶羽之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 ...

谢谢老师点评!
尾句发送时失败。
最后一句是:功到自然方成神。

作者: 暖阳    时间: 2013-6-15 18:58
C组暖阳第一题   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第二题 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小院桃花烂漫==幽窗燕子呢喃
春来莺亮嗓 ==燕至柳修眉  
第三题 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老师俺写不出来没能力:dizzy:)
作者: 暖阳    时间: 2013-6-30 16:21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放倒青山云落水==
润开春色柳生烟
去日桃花何处觅==
回身燕子已无踪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没能力
作者: 枝桠    时间: 2013-7-8 21:50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