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学堂预科三班辅助阅读1-1《对联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16
标题: 对联学堂预科三班辅助阅读1-1《对联故事》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5-21 08:58 编辑

       001:对联里的爱情故事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家住抚州临川的王安石,年仅20。十年寒窗,已是饱学之士。正是英俊青年,意气风发。庆历二年,踌躇满志的王安石赴京赶考。一人一骑一书童,是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这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该镇首户马员外在征联择婿。当地人俱称:马员外是家有万贯钱财,只有一女。此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为掌上明珠,依女以文择婿。第一关,即是门上所挂两盏硕大走马灯,一盏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步”为仄声,当是上联。据当地人说,一共有三关,小姐还可能加试。
  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可惜我没有时间在此地耽搁,如有时间,一定要会会这位才女。感叹自己无缘,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
  王安石会试时,飞书走檄,斐然成章,第一名交卷。主考官是当代著名文豪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师。他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便问到:答题如何呀?王安石道:学生自认尚可。欧阳修一指厅外的飞虎旗道: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联,“身”乃平声,应为下联。以下求上,往往难度较大。转念一想,不由心中“呀”了一下,便答道: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欧阳修一听,好对,大喜。尔真乃才思敏捷也。王安石却心中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贤助也。
  拜别主考官,王安石急忙赶回馆驿。也不与其他学子考生谈诗论文、聚会饮酒。叫上书童,收拾东西。主仆二人,一人一骑。日夜兼程,赶往江宁马家镇。
  这日,王安石主仆二人到了马家镇。只见路上冷冷清清,王安石心中一凉,以为马家小姐已择得佳婿。急忙赶到马府门前,但见两只大灯笼依然挂在门前。一个有字,一个仍是空白。王安石大喜过望,急忙抢上前来。看见两个家人无精打彩,站立门旁.面前有一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备。王安石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一个家人懒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马员外坐在大堂之上,是心神不定。以文择婿已近三个月,各地才子见过无数,竟无一被小姐认可,真急杀老员外了。家人送上对句,马员外也懒得动身,挥手叫丫环拿到内院,由小姐自看。
  马家小姐虽也是心中焦虑,毕竟是大家闺秀,言行有矩。接过对句,展开一看, 但见上书: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笔法刚劲有力,一派大家气势。小姐看着看着,眼圈一红,骂道:冤家,让我等得好苦。丫环一听,急忙跑出报告。马员外顿时喜出望外,命家人:快请才子进来。王安石入堂,以晚生拜见马老。小姐在内隔帘观看。但见王安石英俊年少,气宇昂昂,话声朗朗,已是喜上眉梢。也是王安石满腹经纶,后两关自然轻松而过。两情相悦,终身立定。马老亦是读书之人,谈诗论经也是行家。有此贤婿,自然不会放过。王安石只好着书童回家报讯,让父母前来下聘。
  这日,王家聘书、聘礼送到。马府是张灯结彩,锣鼓振天。合家上下,喜气洋洋。正在此时,又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马家大院顿时一片欢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诸位知道,杜甫有一《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马、王两家一日之内,竟是双喜临门。王安石此时更是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家人、丫环纷纷拿去,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王安石此时仍觉意由未尽,又写一对联: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王安石是,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17
      002:雨打沙滩点点坑
  
  风吹河水层层浪
  雨打沙滩点点坑
  唐代初年,有位朝廷观察使从山西河津乘船渡黄河。忽然风雨大作,观察使在舱里凝视窗外,诗兴大发,吟出一联:
  风吹河水千层浪
  雨打沙滩万点坑
  此刻,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笑出声来,天真地说:“老师,此言差矣!这‘千层’、‘万点’,您数过吗?”观察使转过身来,谦和地说:“小先生言之有理,请问我怎样说才好呢?”小孩子见老爷发问,深深作了一揖说:“恕我无礼,依孩童之见,不如各易一字,不知老爷意下如何?”不等老爷同意,小童脱口而出:
  风吹河水层层浪
  雨打沙滩点点坑
  观察使惊喜地说:“妙,妙,妙!对得果然好,你将来定成栋梁之材!”原来这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唐初四杰的文学家王勃。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17
      003:诸葛亮妙联战周瑜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了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有一个妞。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传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个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道:“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周瑜大喜,开口念道: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
  诸葛亮笑笑,开口吟答:
  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了棋边木,加欠便名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听罢大怒,但不便发作,又出一句: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了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有一个妞。
  诸葛亮知道周瑜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长得丑,便立即回应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难。这时,鲁肃在一旁说了一句:
  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大家一听,都击掌喝彩,于是就解了围。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18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5-21 13:03 编辑

      004:弥勒佛对联拾趣
  
  弥勒佛,他坦胸露肚,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关于他的传说佳话,车装船载,既令人捧腹,又叫人深思。他那千年不变的肖像,塑成或泥或铁或铜或大或小的造型,供奉在寺庙里、人家中。历代文人雅士更在它面前留下了不少妙联佳对,包蕴着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内涵丰富的寓意,抒发着浓厚的情感。这些饶有情趣的楹联,早以超越他本身作为佛像存在的意义,而成为—种人生态度的象征,给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以深深的启迪。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大概要算最有名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把个弥勒佛的形象勾画得淋漓尽致,风趣雅致,同时,又是文人洒脱的一种思想再现,妙语解颐,让人在焦头烂额之际,也颇有点轻松感。
  峨嵋山上有一个叫灵岩寺的寺院,也有弥勒佛一尊,其对联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与北京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有气度,当然,要能做到这一点,又是需要有极好的修养。
  台湾台南开元寺里有关弥勒佛的对联是:“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是啊,本是无,无一言,这是一种看透弥勒佛的冷漠,故而福州鼓山涌泉寺有联问弥勒:“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也来,不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此联无论是对弥勒佛的犯愁,还是对那种明知为泥胎,还缘何来拜的嘲讽,貌似不解,实际上却是透彻的领悟,表现出的正是人们摆脱不掉世俗的一种困扰。
  成都文殊院大王殿里,弥勒佛龛前挂的对联为:“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兜率”是梵语译音,意为“知足常乐”,佛典上说的真谛) 因为他大肚能容,包罗万象,故成为兜率天的主宰,而他态度随和,道法圆通,故能出生世上就成佛称尊。这不是告戒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世吗?
  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对联为:“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这则对联是历代文人感兴趣的话题。它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愤世疾俗的傲气,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四川乐山凌云山山门关的弥勒佛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种模拟弥勒佛的自嘲,分明又透出一种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清醒。在庄严的佛殿上出现了这么诙谐的文字,不能不说是有趣的,同时,又情不自禁地会为古代文人的机智、风趣而拍手叫好。
  还值得一提的是禅宗南派发祥地的南华寺:天王殿弥勒佛,此佛面对山门,席地而坐,肩搭布袋,手托瓦钵,龛前的对联是:“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它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这是善男信女虔诚崇佛的口吻吗?非也,它表达再清楚不过的是那些洞察世事,颇不得志,又饱尝人间冷暖的文人雅士在失意时缘物抒怀的满腹牢骚,而这对千年以后的人们,是不是也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19
      005:母女巧联诉衷情

  苏小妹是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无法确定其真实性的情况下,却有许多有关她的故事流传。这个母女巧联诉衷情的故事就发生在苏小妹身上。
  传说苏小妹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她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最终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去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屋中。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摆设虽然简陋却有条不紊,便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又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知道女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因为自己在上联中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机灵的女儿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相对,而且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母亲是因为放心不下才来的,并在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便故意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拖延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出来了: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给女儿留下一些钱,放心地回去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0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5-20 15:21 编辑

      006:菩萨赐了个“鱼神庙”

  明朝万历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灾不断,民间时兴修庙堂、拜神仙,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兴建寺庙很感兴趣。
  话说甘州府太平村有一个小孩叫何生,从小就乖巧懂事。六岁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说他妈妈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见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邻居们都在抹眼泪。要说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亲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亲也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正当大家都在为小何生的生活担心时,原来雇他父亲做长工的李员外主动收养了他。这李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跟何生一样大。他看何生天资聪明,便在夫人的劝说下出钱供小何生上私塾读书,打算以后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一转眼,何生已经十八岁了。这年春天,何生告别全家去京城赶考。这天,他在一片荒滩草地上休息,听见一阵动物的叫声,寻声过去一看,一只野兔被捕猎的夹子夹住了。何生知道贫苦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荤腥,只能靠捕些野物改善生活。但是,他看着正在挣扎的野兔,何生心软了,便将野兔放走了。之后,何生从干粮袋里面拿出一条蒸熟的大咸鱼放在夹子上,便接着赶路了。
  考试很快结束了。这天,何生所住的客栈门厅前突然锣鼓喧天。原来,何生考中了第一甲第一名,朝廷派人来接他去见当今皇上呢。
  来到朝堂之上,皇帝一见何生相貌堂堂,立刻就喜欢上了。皇上有一个心爱的公主,便想将公主许配给何生,于是大手一挥将何生定为驸马。这等好事,是多少王公贵族的子弟梦寐以求的,可何生跪倒在地,说:“承蒙皇上圣恩,今生无以为报,但招为驸马,恕难从命。”
  何生此话一出,不仅皇上震惊,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皇上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如此忤逆,该当何罪?皇上高高举起的手又轻轻放下了,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何生,问:“难道说你已有妻室,但朕不介意,你休了她也就是了。”
  何生连叩三首:“皇上有所不知,我虽然没有妻室,但早已与李员外的女儿定下婚约。”
  “什么李员外?难道说朕还比不上一个员外!”皇上拉下了脸。
  何生便把自小没爹没娘,李员外将他养大成人的事说了,最后他说:“李员外养育我十几年,我和他家小姐青梅竹马,如今我虽考取功名,但不能忘本。状元郎可以不当,负心郎却绝对不能做!”
  皇上愣了,何生此一番话,入情入理。可一国之君,怎能容下小小书生的反对?遂了何生之意,皇帝的脸往哪儿搁?得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保住自己的颜面,又能留下这个人才。想到此,皇上眼珠一转,来了主意……
  皇帝说:“何生,朕要考考你的真才实学,朕出一个上联,你若对上,朕便同意你的请求,若对不上,就别怪朕不客气了。”何生一听,只得遵旨。
  “朕的上联是:‘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众星主。’”皇上说完,得意地捋了捋胡子。
  满朝文武大臣都为何生捏了一把汗,何生眨了几下眼,朗朗说道:“皇上,献丑了,我的下联是:‘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何生的下联对得妙,万历皇帝不由得拍手连声叫好,满朝文武也齐声喝彩,可皇上的“好”字刚出口,何生连叩三首:“谢主隆恩。”万历皇帝先是一惊,继而明白了,皇帝“金口玉言”,何生为自己“争”了个第三名,虽说不是状元郎,但能跟李家小姐成婚他就心满意足了。而皇上呢,看何生着实聪明,就让他在翰林院做事。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天上朝,何生启奏皇上,说要回乡完婚,皇上当即同意并说道:“你在翰林院三年,为朕做了不少好事,朕最近听说凉州和甘州交界那儿有一个神奇的鱼神庙,说是观世音菩萨显灵,朕就封你为巡察使,代朕体察民情并按期回京向朕禀报。你回去完婚路过该地时替朕看看,快快回来禀报,朕也想了解详情。”何生一听连忙磕头。
  这一天,何生一行来到凉州境界,这凉州离他的老家甘州有二百多里路远,刚进入凉州地界,何生忽然听到路旁传来小孩子的凄惨哭声,他寻声而去,一个破农院里,破草席上躺着一个脸盖白纸的妇人,旁边一个五六岁小孩哭得死去活来。此情此景,让何生想起自己小时候娘惨死的那一幕。他问一农夫怎么回事?农夫告诉他,这个农妇的丈夫一年多前得病死了,剩下这孤儿寡母,而农妇为了保佑他们母子平安,竟向当地的财主借钱到鱼神庙拜鱼神,利滚利还不起,最后被财主诱奸了,她觉得没脸见人,一气之下寻了短见。
  “鱼神庙?”何生一愣。对方告诉他,在凉州与甘州的交界有个观世音菩萨赐的神奇鱼神庙,离这儿有百十里路,为了祈求平安,每天都有很多穷苦百姓前去烧香拜鱼神。何生却奇怪,自己在甘州生活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座庙,怎么短短几年竟弄得连皇上都知道了。当即,何生命令手下安排好农妇的后事,便动身赶往那个鱼神庙。
  何生并没有惊动甘州官府,而是穿着便装带着随从来到了鱼神庙,只见这座庙装饰得富丽堂皇,庙堂前人来人往。当他迈步走进庙堂大门时,忽然蹿出两个官差模样的大汉拦住了他,要收进门费。何生不想暴露身份,立即掏出了银两。庙堂后里间有一道小门,何生刚到小门前,又有两个大汉拦住了他,说拜鱼神所用的贡品由庙里专门供给,每次五两银子。没办法,何生又掏出银子。终于来到鱼神像前,只见那鱼神雕像足有两丈来长,外表金光闪闪,活灵活现。
  第二日,何生到了甘州府,知府一见何生是皇上派来的巡察使,哪敢怠慢,立即设宴招待。席间,何生告诉知府,立即通知这方圆百里的百姓后天到鱼神庙集会,他有要事相告,知府不敢细问,立即通知地方官吏。
  两天后,鱼神庙前人山人海,老百姓听说皇上派来了巡察使前来体察民情都赶来了,何生和甘州知府站在一处高台上,他问甘州知府,这鱼神有人亲眼见到吗?甘州知府立即叫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那人说:“大老爷,三年多前,我在这儿放了一个捕猎的夹子,等我来时,竟然发现夹子上有一条大咸鱼,这荒郊野外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一户人家,这条大咸鱼怎么会跑到夹子上,一定是观世音菩萨显灵了,搭救我们这些穷苦人,于是,我赶快报告官府……”中年男子刚说到这儿,甘州知府接上了茬:“当时我也觉得这是神仙显灵,为了祈求这一方平安,便建了这个庙为民造福!”,何生又问那中年男子:“那条大咸鱼是不是少一个眼珠,尾巴下半截没有了?”中年男子连忙点头问:“大老爷是如何知晓的?”何生又问:“这只大咸鱼还在吗?”
  中年男子说:“在,就放在庙里精心保存,我这就派人去取。”不一会儿,大咸鱼取来了,果然像何生说的那样。此时,何生拿着大咸鱼高高举过头顶,说道:“父老乡亲们,你们一定会问我为什么知道这条大咸鱼吧,因为,这条大咸鱼是我那年赶考时放在夹子上的……”何生当即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现场一片哗然。何生朝乡民们摆了摆手:“父老乡亲们,这世界上本来哪有什么神仙,都是一些人牵强附会啊!”他把在凉州地界遇到的那个小孩子的母亲为拜鱼神庙惨死的经过说了一遍,要求手下立刻推倒这个所谓的鱼神庙,并将甘州知府革职查办。
  从鱼神庙回来后,何生立即赶到了在甘州的太平村,李员外全家喜出望外,当即让何生和小姐拜堂成亲。洞房之夜,何生叙述了在京城差点被招为驸马的前后经过,小姐一听热泪盈眶,她一把抱住何生,哭着道:“想不到你这么大仁大义,有一件事你听了千万别记恨我爹,他已悔恨不已。我们李家对不起你,我爹他不应该逼死你娘……”原来,当年李员外看上了何生年轻漂亮的娘,何生的父亲病死后,李员外派人带着银两上门提亲,何生的娘又气又怕,含恨而死,李员外自觉有愧便收养了何生,并供他读书,招他为婿。此时,何生也满面泪水:“此事我早已耳闻,你爹虽然逼死我娘,但他却供我上学,养育我成人我恨不起来他啊!”
  何生完婚一周后就带着娘子赶赴京城向皇帝禀报鱼神庙的事。谁知,龙座上的万历皇帝听完后很生气:“大胆何生,你竟敢自作主张,砸了那鱼神庙,来人,将他拉下去斩了。”
  话音刚落,几个卫士就拖着何生往殿下走,何生忽然哈哈大笑道:“想不到,我朝万岁竟然相信那个子虚乌有的鱼神庙,可惜那些被愚弄的贫民啊!”就在这时,万历皇帝也哈哈大笑起来:“快快将何爱卿拉回来。”几个卫士忙又将何生架回殿上。只见万历皇帝走下龙椅,来到何生面前:“何爱卿,我早已派人将那鱼神庙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现在朕委派你到全国对各类庙堂进行巡查,对那些打着神仙的旗号招摇撞骗的人一律予以严惩。”
  据说,全国各地的不少庙堂香客一下子少了许多,很多平民老百姓不再迷信。而何生呢,官越做越大,最后成了翰林院的大学士。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0
      007:张秀才妙联讽贪僧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
  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
  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2
      008:家教妙联劝人醒世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2
      009:中有玛瑙珍珠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打破坛一个,中有玛瑙珍珠。
  一年的中秋夜,苏东坡与苏小妹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桌上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苏东坡一时对不出来。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笑谈间,一个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这时一侍女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都是词牌名。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3
      010:祝枝山戏弄店主人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传此联为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家店主人所作。店主人将其读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店主人大为不满。祝枝山微微一笑说:不必生气,是你把楹联念错了,应该这样念: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店主人这才转怒为喜,且置酒招待。
  祝枝山利用这副楹联的两种不同读法的相反效果,与店主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楹联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加标点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楹联联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有一种楹联,是出于某种需要而精心构思的,不同的断句方式,联意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相反。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4
      011:对联奇才纪晓岚
  
    纪晓岚学识渊博且机敏诙谐,其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他喜联、擅对,是对联奇才。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席间有一老翁141岁高龄,乾隆帝得知,便以此为题出一上联,命众人答对,联曰:“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60岁称“花甲”,“重逢”等于120岁,“三七岁月”即21岁,相加恰好141岁。纪晓岚稍加思索后随即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70岁称“古稀”,“双庆”等于140岁,“添一度春秋”也是141岁。
  时值旧历除夕,瑞雪初霁,梅花傲放,红装银裹。纪晓岚伴乾隆帝到户外赏景,不料乾隆帝叹道:“老叟扶持观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悟出这是一题上联,脱口而出:“幼童侧耳听鞭炮,哟!又是一年。”
  纪晓岚为乾隆帝五十寿辰而作的寿联,也堪称流芳佳联:“四万里皇国,自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全联36个字,字字歌功颂德,句句阿谀奉迎,尤其说乾隆帝“五十年圣寿”之后,还要活“九千九百五十年”,前后相加,正好是“万岁”,妙不可言。
  由于纪晓岚才华超众,人人敬仰,不少达官显贵、豪门富户都以攀缘结交他为幸事。一日,某公邀纪晓岚赴宴,正巧席座中有戊子科父子同榜者,某公说道:“人人都知纪晓岚你喜对,今有出语,能即席成之,当以百金古砚为赠,否则照罚。”他随即出上联:“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但见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对云:“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众人叹服。主人又曰:“春宵一刻值千金。”纪晓岚笑曰:“太极两仪生四象。”有数对数,无数对无数,对仗严密工整,主人惊服,随即开宴。
  纪晓岚一生写的对联难以计数,但多是为他人所作,写自己的联极少。据知只有一联自咏:“浮沉官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一自咏联道出了他一生居官生涯的坎坷苦乐,也表达出了他终生对治学的严谨追求。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5
      012:妙联一出辨龙虫

  说安徽太湖县有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李姓状元,其儿子是个活宝贝,读书懒惰,专好贪玩,他还有个侄子却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有一天中午放学后,李状元的儿子先带着一伙调皮鬼从正在插秧的田间经过,有个老农拦住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上联,至今还没有人对出下联,今天就请李公子对一下吧。”说罢便出一上联:
  稻草扎秧父抱子;
  这副上联采用譬喻法的艺术技巧,把稻草与秧苗比成父亲与关系,把“稻草扎秧”比喻成“父抱子”,既准确贴切,形态逼真,又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没想到李公子听了,不加思索,就信口雌黄地对道:
  寡妇偷人也怀儿。
  引得人们大笑不止,他还自鸣得意地扬长而去。不一会儿,李状元的侄子背着书包恰也从此走过,农夫亦拦住他求对。他沉吟片刻,对出下联:
  菜(竹)篮装笋娘怀儿。
  这一下联同样用譬喻法,将竹篮与竹笋比成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把“菜篮装笋”比喻成“娘怀儿”,既匠心独运,又合情合理,与上联对仗工整,深得田间农夫们的赞许。这件事后来被李状元得知,他喟然长叹:“犬子不才,出言鄙俗,虫也;侄儿俊秀,淡俗而雅,龙之徵也。”
  果然,后来状元的儿子连秀才也没考取,状元的侄儿却中了状元。后人把这个故事称为“一联辩龙虫”。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6
      013:一联对了二十年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可谓大清朝的头号怪才。可谁能想得到,这位怪才却为了一副对联冥思苦想了整整二十年……
  有一年,郑板桥去潍县金阳山上游玩。正值阳春三月,金阳山上“春来山嫩鸟鸣歌”,好一派生机盎然的秀美风光。郑板桥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赞叹,不知不觉走到一座寺庙前,他停住了脚步。原来,寺庙门口居然只挂着半副对联:“寸土成寺,寺内有僧,僧人背柴哭问师,师曰:柴重!”
  郑板桥眉头一皱,他看得明白这个上联,是说佛家的一段典故。传说,有位小和尚从江西的石头禅师那里偷跑到湖南,想拜马祖禅师为师。马祖禅师指着一捆木柴问小和尚:“石头禅师有这捆木柴重吗?”小和尚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马祖禅师便把小和尚骂走了。小和尚跑回来,哭着向石头禅师道歉,并问马祖为什么要拿木柴与石头禅师相比。石头禅师哈哈大笑说:“没想到你居然背着捆木柴走了上千里路途。哭什么哭,放下吧,木柴是不是很重啊?”
  为什么只有上联,不见下联呢?郑板桥正奇怪,一位僧人走了出来。郑板桥上前问:“敢问高僧法号?”僧人连忙施礼道:“小僧法号净空。”
  郑板桥指着那半幅对联问:“净空师傅,这副对联为何只有上联,下联呢?”
  净空哈哈笑道:“此上联乃本寺方丈大师梦遇佛祖,醒后所写,却无法对出下联。方丈大师言道:既是佛祖所赐,日后必会有人对出,所以悬挂在寺庙门口。如今五年过去,依然无人对出。怎么,施主想试试?”
  郑板桥听完,撇着嘴笑了:“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奇事!在下不才,正想试试。”
  净空道:“施主请自便。若一时无法对出,寺内备有禅房,可寄宿,但需施舍香火钱。”说完走了。
  郑板桥也不多言,在庙门口就对起了对联。不对不知道,一对吓一跳,郑板桥用心琢磨,可傻眼了。这个上联,开头就先来了个拆字谜,“寸土”加一起,是“寺”字,跟着就是佛家典故,这可难了。就这样一直到日落西山,郑板桥还没对出下联。这下,反而把郑板桥的好胜之心勾了起来,于是他寄住在寺内,一连半个月,依然没对出来,最后他蔫头耷脑地走出了寺门。
  “施主请留步。”净空追了出来,“方丈让小僧转告施主一句,‘日后重逢联自成’。”
  郑板桥惊愕地看着净空说:“日后重逢联自成?方丈大师此话何解?”
  净空摇了摇头说:“小僧仅是传话而已。请施主保重。”说完施了个礼,回寺去了。郑板桥一头雾水地呆立了一会,才悻悻离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如今的郑板桥已是名满神州,被派到潍县来当县令。
  这天,郑板桥处理完公务后,微服来到那座山寺门口。抬眼望去,半幅对联依然悬挂在那里。郑板桥摇头苦笑了起来——唉,这些年,我没事就琢磨,可仍对不出这对联。
  郑板桥叹了口气,走入庙内,说来拜会方丈大师。有小僧将郑板桥引入方丈室。郑板桥一见方丈惊讶地说:“净空师傅?怎么,如今你当上方丈了,还认得在下吗?”
  净空也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了郑板桥片刻,高兴地说道:“原来是郑施主。二十年前,郑施主为对那副对联,曾在寺内住了半个月,小僧怎能忘记?”
  不提对联还好,一提对联,郑板桥不免尴尬了起来,说:“正是。我今日来宝刹,就是想再看看这对联的,可曾有人对出?”
  净空摇了摇头说:“未曾有人对出。记得当年先师曾让小僧转告施主,‘日后重逢联自成’。莫不是施主有妙对了?”
  郑板桥无可奈何地笑了,说:“不瞒大师,这二十年来我时常在想,却还是对不出。唉,恐怕要等后来人了。”
  净空愣了一下,说:“先师精通佛法、《易》学,阅人无数,言出必定有因,断然不会看错。施主不必着急,只是机缘未到罢了。”
  郑板桥有些丧气地笑了笑,话锋一转道:“今日不知大师可有闲暇,能否陪在下一同游赏金阳山水,顺便叙叙旧。”净空点头应允。
  就这样,两人徐步走上山来,一边观赏山景一边闲谈。可走着走着郑板桥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记得二十年前,金阳山处处树木葱郁,鸟鸣水清,如今怎会破败至此呢?”
  净空听完,长叹一声说:“施主有所不知。三年前来了位木材商人,在潍县城内收购木材,生意好得出奇。正是天下熙熙,惟利来往。没两年,又来了数位木材商,大肆收购木材,使得四周村民争先恐后上山伐树,故破败至此。”
  郑板桥大惊道:“官府不曾管制吗?”
  净空苦笑了起来,说:“管制?唉,也曾发下告示,曰:凡上山伐木者,需每月交十两伐木银,持‘伐木令牌’,方可伐树。还在必经路途中设下关卡,由官府派人检查。但哪承想,却招来了更大的麻烦……”
  “为何?”郑板桥连忙问,“这不正是管制吗,怎么会招来了更大麻烦?”
  净空接着说:“小僧起初也是如此以为。但没多久,关卡竟然变成了官府和当地豪强的摇钱树。官府设一道,豪强们设两道,共三道关卡。而伐木令牌仅为凭证。要过这三道关卡,还需额外再交‘进山银’。致使伐木者更加疯狂砍伐,才能有利可图。如今,连未成材的小树都不肯放过了。”
  “什么?”郑板桥听毕,顿时怒气填膺。不用再问了,官吏之所以放纵豪强,私自设卡盘剥,无非是收了豪强们的好处。这种状况必须立刻改变,不然用不了几年,好端端的金阳山就会成为一座荒山……
  想到这里,郑板桥突然眼前一亮,莫名其妙地跳了起来,叫道:“净空大师,那下联我对出来了!”
  净空惊奇地看着郑板桥说:“什么,对出来了?”
  郑板桥大笑道:“是。在寺内大师曾言道,我是机缘未到,才对不出来。如今机缘已至,所以便对了出来。咱们这就回寺,我去对对联。”
  就这样,两人回到寺内,郑板桥挥毫写道:“双木为林,林中是官,官员照镜笑言鬼,鬼道:烟黑!”
  净空奇怪地看着郑板桥,不知这个对联是什么意思。郑板桥哈哈一笑,说了这个对联的出处,也是出自一个典故。
  一位官员走夜路,在树林里遇到了已死去的同僚。官员胆子大,俩人就聊了起来。突然,鬼同僚指着林外说:“那里定住着一位才华满腹、志向远大的读书人。”官员问他何以见得,鬼同僚说:“读书人肚子里的学问就跟镜子一样,到了晚上,便把平生所读的诗书反射出来。才气、志气越大,光芒就越高、越亮。你们凡人看不到,只有鬼神才能看到。”官员心一动,说:“咱俩是同科中榜,你看看我的光芒有多高、多亮?”鬼同僚眨了眨眼,说:“挺高,却一点不亮。”官员忙问为何。鬼同僚说:“我直说吧,你就是一个昏官,一肚子黑烟翻腾,高是挺高,可想放光,那不是笑话嘛!”
  郑板桥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接着说:“都怪本官失察,纵使这些豪强官吏胡作非为,我不是一肚子黑烟又是什么?”
  说到这儿,郑板桥从怀内掏出自己的印章交给净空道:“大师,请命人持此印章,到官府所设的关卡前,令那里的一干人等立刻回县衙。寺内僧众暂守关卡,不得放任何人进山伐树。”
  净空看了印章,脱口叫道:“施主莫非就是潍县县令郑燮郑大人?”
  郑板桥道:“正是。请大师即刻照我说的去办,郑某这就回衙,命人前来接替僧众。”
  净空连忙点头应允。郑板桥则马不停蹄赶回县衙,先命两名亲信立刻赶赴金阳山关卡处替换僧人。转过天来,他便开始着手整肃县纪,废止“伐木令”,撤除豪强私设的关卡。又张贴告示,告知全县民众:封山育林两年。为防止此事再出,郑板桥还派专人常住寺内监管金阳山。
  就这样,在郑板桥的强力管制下,金阳山终于恢复了秀美风光,郑板桥对对联的故事也就在当地流传了下来。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6
      014:周秉成以联服众
  
  半朝微雨,洗宇宙之轻尘,润江之光、湖之光、海之光,登云路,望五百明川,瞻星、瞻斗、瞻日月;
  一介儒生,读孔孟之遗书,中解之元、会之元、状之元,入翰林,推十八学士,安家、安民、安国邦。
  据说周秉成十岁考中秀才,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出任湖北学台。一次考试前,举子们合议了一副上联贴在贡院的照壁上:
  半朝微雨,洗宇宙之轻尘,润江之光、湖之光、海之光,登云路,望五百明川,瞻星、瞻斗、瞻日月;
  周秉成坐轿来到贡院,举子中有人故意大声说:“真正绝对,怕是连学台大人也对不上了。”周秉成下轿一看上联,知道是学子们在“考“自己,便从容对道:
  一介儒生,读孔孟之遗书,中解之元、会之元、状之元,入翰林,推十八学士,安家、安民、安国邦。
  句中所显示出的周秉成光彩照人的经历和所抒发的宏大抱负,让一个个举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8
      015:解缙写对联的故事
  
  明代江西吉水出了一个著名学者,名叫解缙。他通晓琴棋书画,谙熟诗词曲赋,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幽默风趣,尤其善对对联,留下了许多佳话。
  解缙,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立志刻苦读书,欲大济天下。
  解缙九岁那年,塾师带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师脱下衣服挂在树叉上,随口出对:
  千年古树当衣架
  解缙望着滔滔江水,应声答对:
  万里长江作浴盆
  洗完了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遇见一位过客,向他们打听一户人家的住处。过客话音刚落,解缙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杨柳东西摆,石狮左右蹲,红杏墙头出,绿荫有家门。”过客见他小小年纪才思敏捷,十分称赞,就问他是谁家的孩子,父母做什么营生。解缙笑盈盈地说出一副对联:
  父亲肩挑日月
  母亲手转乾坤
  过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师笑着告诉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卖豆腐为生,母亲终日推磨磨豆腐,父亲挑着豆腐沿街叫卖,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么?”过客一听,赞叹不已。
  解缙家的对门住着的是一个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的缙绅赵员外。
  有一年腊月三十,赵员外府上张灯结彩,杀鸡宰鹅,准备欢度春节。解缙家却是家徒四壁,铁锅冷灶。解缙心想,过年了,也该帖副春联庆贺一番。他望了一眼对门赵员外家那片青翠葱茏的竹园,取出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大年初一,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穷人过年,还穷快乐。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明白这是赵员外阴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赵员外见了气得说不出话来,把自己的胡须拔下了一大把。
  从此,解缙的名声传遍了吉水一带。
  吉水有位赋闲在家的尚书,听说解缙对联好生了得,却不相信,故意派人请来解缙,准备出几个上联要他答对,要他当众出丑。
  尚书派人请来解缙,却不让他从大门进府,而是从一条低窄的夹道里进去。解缙拒而不入。尚书闻讯后走出府门,吟出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昂首挺胸,应声对答下联:
  大鹏有志恨天低
  尚书只得邀他从大门走进官邸。
  走进客厅,刚一落座,尚书一位幕僚已经吟出一则上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解缙应声对答下联: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袍,又出一则上联:
  出井蛤蟆穿绿袄
  解缙朝尚书望了一眼,只见他身穿大红官袍,顺口吟出下联:
  落锅螃蟹着红袍
  尚书十分气恼,但强作镇静,又出了一则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毫不客气,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无不掩面而笑,唯有尚书老爷张口结舌,满面羞愧,只好借口身体不适而退。
  吉水有位颇出名的秀才,人称红秀才,听说解缙诗词属对精通,很想与他比试比试。一天,红秀才找到解缙说:“我昨天来亲戚家做客,先乘牛车,后乘驴子,最后乘马,还是马跑得快;来到主人门前,马一叫,鸡鸭受惊乱飞,被天空中的老鹰抓去一只。于是我想到一副对联,特写出来,向世兄请教。对联是: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解缙一看就知道:这上联隐含着他文思敏捷,行文来得快的意思;这下联暗喻他是老鹰,是会抓小鸡的。意思是将要把解缙当作小鸡一样抓住。解缙治学严谨,向来就看不惯那些徒具虚名而无真才实学却又喜欢卖弄才华的人,他哈哈一笑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于是提笔写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红秀才看罢,顿时满脸羞愧,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无言以对,于是拂袖而去。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29
      016:包公巧破对联案

  包拯,北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字希仁。天圣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刚正,执法严峻,权臣贵戚为之敛手,任开封府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由于包拯办案时铁面无私,故被百姓尊呼为“包公”。为了解民情,给百姓排忧解难,包公经常微服私访。一次,包公在微服私访时,了解到了这样一个奇案:
  前不久,一对均已年过五十的徐姓夫妻,为十八岁的儿子娶亲。在新婚之夜新郎入洞房之前,才华横溢的新娘为了考考自己的夫君,就出了一对句:点燈登阁各攻书。这是连环对的形式,不但“燈”同“登”,“阁”同“各”是同音字,前字分别是后字加偏旁(或笔划)而成,而且“点灯”二字还是双声,若对出下句,是要颇费脑筋的。新娘出了对句后,隔着房门对新郎说:“你若对不出下句,今晚就不准进入洞房。”新郎苦苦思索了很久,也没有对出下句,遂赌气离家去了学堂。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新娘见坐在桌前的新郎紧锁眉头,便问其故。新郎说:“我直到现在还在为对不出你的对句而发愁呢!”新娘听后,竟悬梁自尽了。因为出了人命案,县衙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把新郎抓捕,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被判为秋后问斩。听到儿子将要被问斩的消息后,徐母也绝望地投河自尽了。
  包公“访”到此事后,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便到李女房中查勘。入夜,包公踱到室外,见月光如水,梧桐树下放着一把椅子,心里一动,笑道:“这对联案破了!”随从都莫名其妙。第二天早晨,包公离开徐家来到县衙,马上令人上街贴出告示,内容大意是开封府要在本地招取一名有才学的书生,到开封府任职,欢迎有志者到府衙应试。十几个应试者来到县衙,包公出的考题正是“点灯登阁各攻书”的对句。应试者对出下句交上答卷后,包公选中了“移椅倚桐同赏月”的梅二。梅二见自己被选中,十分高兴地问包公:“包大人,不知您何时带晚生回开封府?”只见包公冷笑一声,把惊堂木一拍,就下令衙役把该考生捆绑了起来。接着包公让人把那个秋后问斩的新郎带来,当新郎在暗中确认梅二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包公更加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只见他把惊堂木一拍,问道:“梅二,你如何奸淫新娘,还不从实招来。”
  开始梅二连呼冤枉,拒不招认。包公出其不意地大喝一声:“下联!”梅二一听,惊慌失措,战战抖抖地如实招供认罪。原来,那天晚上新郎到了学堂后,正在学堂夜读的梅二一见新郎在新婚之夜不入洞房却来到了学堂,便问其故。新郎如实把对句之事告诉了他,梅二立刻就打起了坏主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借回家为由却潜进了徐家,在梧桐树下想出对句后,便装做新郎的口气向洞房内的新娘答对。已熄灯而未入睡的新娘一听所答之对“移椅倚桐同赏月”天衣无缝,根本没去想还能有除夫君之外的第二个人知道自己和夫君答对之事,于是就开门放人并让其上床了。这个考生将新娘糟蹋后,在天亮前乘新娘睡熟之时便溜之大吉。第二天李女发觉中了他人奸计,羞愧之下便自缢身亡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0
     017:左宗棠比联招亲
  
  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战功赫赫,位列极品,赢得“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美誉。
  左宗棠大器晚成与一位恭端贤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他们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联招亲”的浪漫佳话。
  道光十二年的春天,三湘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二十岁的“大龄青年”左宗棠因家境贫寒,尚未婚配。一天,罗泽南、张声玠等一帮好友找到他,告诉他一个大好消息,湖南湘潭县有家周姓大户,要比联招亲,公开为大小姐招赘女婿。好友们说:“季高兄,你才高八斗,若去应擂,必能高中,这也算为兄弟们长脸面。”没料到,左宗棠连连摇头,断然拒绝,说:“此非君子所为。”
  左宗棠聪颖好学,德才兼备,吟诗作对是信手拈来。五岁时,父亲就领着他到长沙读书,开始诵读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和朱熹的《四书集注》,八岁学做八股文章,十四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十八岁时,江苏布政使兼学者贺长龄对他的评价是:“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他也恃才傲物,是湘潭一带有名的狂生。少负大志,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以铭心志。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再娶妻,加上男尊女卑思想作祟,入赘为婿、寄人篱下为男儿所耻。
  好友们深知左宗棠的才学根底,个个极力相劝,促其应擂。请将不成,便激将,说周小姐才高貌美,择偶门槛高,你自恃才高,却未必能入其法眼!左宗棠拗不过他们,又年轻气盛,便抱着权当一试诗词功底之心,在一帮好友的陪同下,启程前往湘潭比联招亲。
  周家是湘潭名门望族,仕宦人家,为明朝“湘潭六周”之一的周之命后裔。周家在湘潭的大院子名叫“桂在堂”,三进五开,占地十余亩。大门口竖立一块大青石,皇帝御笔钦书碑文曰:“皇清荣禄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周公千岩之神道”。凡来“桂在堂”的文官武将,都落轿下马,叩首而拜。周家更是书香门第,诗书之家,男女同辉,满门文采。
  周家的女人们个个有才学,周家大小姐诒端,知书达理,容貌姣好,求婚者络绎不绝,但她欲择俊才而嫁之,是以芳龄二十,尚待字闺中,在当时算是“剩女”。她父母十分开明,便以比联为她公开挑选佳婿。
  左宗棠来到了周府“桂在堂”,一见果然豪门大族,气派不凡。全院四十八口天井,按八卦图形排列,院内曲折逶迤,迷宫一般。前来比联招亲的富家才子接踵而至,个个“羽扇纶巾”,谈笑风生,甚为热闹。周家择婿标准主要考核外貌体形、处世应对、才学根底,主考官是周夫人王慈云,周大小姐则躲在屏风后暗中观察,一旦相中意中人,便让丫鬟添茶为号。轮到左宗棠出场,已经是比联招亲的第三天上午了,之前尚无一人中意,周家母女已有些疲惫和失望。左宗棠本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来,神态轻松,举止潇洒,应对自如。周母对左宗棠才情学识早有耳闻,见他虽不高大魁伟,但五官端正,鼻坚梁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谈吐不俗,尚未比试出题已心存好感。
  周母想全面仔细考察一番,暗地里加大了难度,随口出上联:鸿是江边鸟;左宗棠应声答道:蚕为天下虫。周母出上联:凤凰遍体文章;左宗棠不急不慢道:螃蟹一身甲胄。周母出上联:解解解元之渴;左宗棠略一思考道:卜卜卜士之命。周母心中大喜道: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左宗棠沉思片刻道: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此时,在屏风后窥观的周诒瑞大小姐,已芳心暗许,忙命丫鬟出庭添茶。一时间,周家上下为觅得佳婿喜悦无比,张灯结彩,大宴宾朋。左宗棠也被周家女子的才气和诚意所打动,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年,正式入赘周家。
  婚后,左氏夫妇蛰居“桂在堂”,吟诗唱和,谈经论史。夫妇又一道深钻方舆学(地理学)和农学。左宗棠在此度过了三试不第、充满坎坷的十三年,这十三年,也正是他夯实基础、蓄锐待发的十三年。周诒端不仅给了左宗棠大量的资助,也给他莫大的精神慰藉。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2
018:半边林靠半坡地

半边林靠半坡地
一头牛同一卷文

 

  传说唐代诗人杜牧在酒亭喝酒并同店主人杏云姑娘对对子,临走的时候,杏云忙上前问道:“请教先生贵姓大名?”杜牧说,我的姓名是:
      半边林靠半坡地
      一头牛同一卷文
  

    杏云琢磨:半边林乃“木”,半边坡地乃“土”,“木”“土”相靠为“杜”,而“牛”“文”同列为“牧”,原来是刺史杜牧大人。


  杜牧的衙役问杏云姓什么,杏云答道:“民女名和姓都在酒亭正面那副对联上。”杜牧和年轻衙役只见酒亭正面那副对联是:
      但凭水流浇红杏
      借助火光烧彩云


  年轻的衙役琢磨:上、下联最末一个字合起来正好是“杏云”名字,但一时猜不到她姓什么,就望着刺史大人。杜牧笑道:“有水能‘浇’,有火方‘烧’,如无水火呢?”年轻衙役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啊!杏云姑娘姓‘尧’!”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4
019:才女嫁豺狼

权门生犬子
才女嫁豺狼

 

  据说,古代有位大官亲自送儿子赴考场应试。可是因为这位公子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竟将“才郎”写成“豺狼”,“权也”写成“犬也”,别字连篇。考官将其试卷评为六等。这位公子的才貌双全的妻子得知,羞愧得无地自容,一怒之下自尽了。


  考试完毕,考官拜见这位大官,方知这位公子是他的儿子,马上将其改为一等。次日,此事传开,有人悄悄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这位大官的门上:
      权门生犬子
      才女嫁豺狼


  知情者观之,人人拍手叫好,也都为大官的儿媳无辜遭累而惋惜。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4
020:财主刁难挨竹板

井中落石,“凼”声谷流去;
肉上加竹,“啪”声米回来。

 

  从前有个财主请了一位先生来教他的小孩读书,说好教书三年,到时候给先生500两银子、30担谷。


  三年到了,财主的儿子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先生准备回家,财主说:“先生是方圆百里内有名的博学之士,我想请教先生一个字:井字中间加个石,是个什么字?”


  先生想了一会儿,就说:“这个字我还不知道。”财主一笑,说:“这是井口落石‘凼’一声的‘凼’字。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又怎么能教好我的儿子?银子和谷都不给了!”


  先生回到家中,十分气恼,就写了一句上联贴在门上:
    井中落石,“凼”声谷流去;


  大家都奇怪这对联怎么没有下联。


  有个新任县官微服私访,看见这个奇怪的上联,进去问清了原因,并叫先生两天后到县衙去一趟。


  第三天,县官叫衙役把那个财主传来,说:“有个字要你认一认:肉上加竹,是个什么字?”


  财主想了很久,只好说不认识。


  县官说:“今天就叫你认识认识。”于是叫衙役拿竹板在财主的屁股上打了30大板,说:“现在认识了吧?这就是肉上加竹,‘啪’一声的‘啪’字。”


  这个时候,先生刚好来到堂上,财主才明白过来,连连求饶,愿意受罚1000两银子、30担米。县官让衙役把银子和米都送到了先生家中。先生喜出望外,连忙挥笔写了下联:
    肉上加竹,“啪”声米回来。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5
021:陈皮不能敲半下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从前有个放牛郎经常采药去卖。一天又来到了药铺,店主人的女儿洪娘子在站柜台,称完药材后笑道:“近日闻得外头流传一联,想请教一下,不知可否指点?”


  放牛郎微笑说道:“愿领教。”


  洪娘子说出了上联: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放牛郎见这里面嵌有“陈皮”、“半夏”两味中药名,且用“下”谐“夏”音,他想了很久也没有对出,只好说:“洪娘子,容我明天对上,好吗?”洪娘子说:“原来你也是‘不能敲半下’呀!好吧,今天的草药钱也暂时留下,等对出了再来取吧。”


  放牛郎知道洪娘子有意为难,但也无可奈何,便默默离开了药店。他走到街上,忽然看见一个小孩拖着个烂灯笼在玩,心头豁然开朗,即刻转身跑回药店,兴冲冲地对出了下联: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洪娘子一惊,觉得这下联以“纸”谐“枳”,且嵌“枳壳”、“防风”两味中药名,虽对得不甚工整,却也十分难得,不由得对放牛郎有了好感。后来,两人结成了夫妻。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6
022:出对容易对对难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12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欧阳修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6
023:春满乾坤爹满门

天增日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相传,有位老地主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账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账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账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账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账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7
024:粗毛野兽石先生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手执教鞭责问晓岚。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您认为不应这样写,那就请先生改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7
025:戴大宾五岁思阁老

未老思阁老
无才做秀才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看他年少,笑着问道:“你想做什么官?”戴答道:“阁老(大学士)。”众人讥笑他说:
    未老思阁老


  戴大宾大声答道:
    无才做秀才


  意思是讥讽他们是无才的秀才。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8
026:东坡庭坚对弈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向四周看了一下,见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悠闲垂钓,马上对出了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8
027:七层四面八方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相传清代才子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怎么说是‘孤才’呢?”友人说:“先前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对不出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难道就这样难?”友人说:“一般。”接着,念了出句: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所以才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对句是什么呢?”晓岚道: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9
028:冯诚对联做侍郎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
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味海酒地为盘

 

  有一天乾隆跟刘墉在保定府“仁和诗社”斗联,乾隆见社主冯诚修既文雅又懂礼节,不免喜欢上了他,就和他攀谈起来。后来提笔写了一句上联让冯诚修对: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


  冯诚修略加思索,一挥而就:
  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味海酒地为盘


  乾隆看了,不由喜上眉梢,极口称赞:“奇才,奇才!”便对刘墉说:“刘爱卿,我看此人文才出众,做个礼部侍郎也不为过……”刘墉一听,连忙截住话头说:“高爷,此处诗社……”乾隆正在兴头上,哪听得出刘墉话中之隐,接着说:“他乃文华殿大学士陈宏谋的侄儿,我看就做你的门生吧!”


  冯诚修一听,才知道这位“高天赐”乃是当今皇上,刘翁乃是那宰相刘墉,连忙离座跪地而拜:“小民不知万岁驾到,望乞恕罪。”乾隆如梦方醒,才知道自己一时高兴说走了嘴,只好就阶下坡说:“三年后殿试时,朕亲笔点你头名状元如何?”


  冯诚修说:“谢万岁!但愿三年后殿试之时,万岁以才取士为好!”


  三年后,冯诚修中殿试第一名,乾隆真的点了他个状元,并让他在礼部做了侍郎。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39
029:冯驯五马称诸侯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传说李自成小时侯,一个老秀才出了一个上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李自成对了一句:
    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老秀才听了,异常兴奋,逢人就夸李自成日后必然有所作为,前途无量。


  当地知府冯驯,是个颇有才华的人,听老秀才夸奖李自成,便唤来李自成,以自己为题,出了一句上联: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李自成一听,不假思索地对道: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冯驯闻句,不由大吃一惊,但他不甘心,继续出题道:
    龙门三级浪


  李自成对道:
    平地一声雷


  冯知府对老秀才感慨地说:“此子才华过人,出语不凡。将来出山,我辈望尘莫及。”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0
030:夫妻巧对贺寿联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两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李清照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而且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请他们再赐书一副。赵明诚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李清照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赵明诚一心想难倒李清照,就又写了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李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赵明诚万又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李清照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


  “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合起来,这副对联是:
    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


  众人为李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欣喜若狂,赵明诚也不得不服李清照锦心绣口,机敏过人。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1
031:父子同进土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对联是: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村里一个姓王的人看见了以后,在对联上添了几笔,其联就变成了: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财主见了又羞又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2
032:哥哥你错了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清末的一次科举考试,以《尚书》中的“昧昧我思之”为题,意为“深切地默默想念”。一位考生却误将“昧昧”写成“妹妹”,文章内容就更是南辕北辙。阅卷的考官见题目错写成了:
    妹妹我思之


  成为“思妹心切”之意,不禁哑然失笑。他随即模仿妹妹的口吻拟了一句下联:
    哥哥你错了


  这一句不但语气幽默俏皮,更是对这份试卷给了很恰当的批语。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2
033: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古时候有个小孩叫王波,自幼聪明,擅长对对子。一年春节,王波见家中无米下锅,就偷偷来到当地的财主舅舅家。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对王波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果你对不上,可要受罚的,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句吧!”舅舅便出上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不由得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增加了几个字,将上联改成: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再对了,但又想人要有志气,不能让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不但派人把米送去了,还出钱让王波去念书。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3
034:后母书联谏三子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能报君亲。

 

  明代,有个文人将前妻遗下的三个儿子锁在书房读书,但儿子们都挖墙钻洞出来,各与自己的妻子嬉笑玩耍。后母看见了,就写了一副对联: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能报君亲。


  三个儿子看见了对联,羞愧感悟,发愤读书,后来终于成了大才。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4
035:纪晓岚三联招四贤

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
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

 

  纪昀为修《四库全书》缺乏得力助手,便到江南寻访。得知浙东桐庐富春山中有四位有名的才子,纪昀就去寻找。路上,见山腰有座凉亭,便进去歇脚。他踏进亭内一看,只见中间石桌上摆满酒菜,四张石凳上端坐四个文人模样的人。纪昀一旁坐下,静静观察四人。一会儿夕阳西下,橙山辉水,微风中吹来片片柳絮,飘荡飞扬。纪昀顿感心旷神怡,诗兴勃发,乃口占一绝:
    富春山上起微风,柳絮飞来片片红。
    桃花开满章台畔,夕阳又照小亭东。


  在座四人听到此诗,不禁对纪昀肃然起敬。他们一起站起,邀纪昀入席叙谈。纪昀见四人气度不凡。说不定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便入了席,将自己的真名实姓和下江南访贤的来意都告诉了他们。那四人闻言一惊,原来他们四人正是纪昀要找的四个秀才。


  高秀才拱手道:“久闻大人才华横溢,在下有一上联,请大人续对。”说罢吟出上联:
    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


  纪昀沉思片刻,即对道:
    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


  高秀才连连点头说:“果然妙对。”周秀才说:“晚生也有一联请先生赐教。”便念道:
    龟浮水面分开绿


  纪昀应声对道:
    鹤立松梢点破青


  刚才还是大晴天,这时忽然下起雨来,雨点落在凉亭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施秀才站起身来,以雨景作一上联:
    春雨连绵,檐前如奏九霄音,丁丁当当,惊回幽闺淑女梦,梦不成,夫戍边关;


  纪昀见他以雨为题,又暗指夫妻分离忧怨苦愁之情,题意丝丝入扣。于是手捋长须,抬头望天,只见此时山雨渐停,天上乌云渐散,他灵机一动,立即朗声吟道:
    彩云缥缈,空中似放五毫光,往往来来,动起京都游子思,思无穷,友留故里。


  此联在结构上与上联对仗天衣无缝,又暗示从京都来的“游子”求贤若渴,朋友尚留在故乡不肯出山,暗含责备的意思。


  四个秀才见纪昀对答如流,又谦恭有礼,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天便跟着纪昀上京编书去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5
036:嫁女巧对上花轿

取女成娶,娶取淑女;
生男为甥,甥生才男。

 

  从前,有个财主叫陈家颜,请了当地最好的先生贾席珍来教他的儿子读书。有一天,陈家颜准备了几样好菜,与贾先生在院中对饮,二人性格相投,说说笑笑十分快活。说着,说着,陈家颜出了个对子让贾先生对:
  贾席珍失去宝贝珍珠,方为西席;


  “西席”是客人的意思。贾先生用筷子夹住陈家颜的耳朵笑着对道:
  陈家颜割落耳朵颜面,才是东家。
  “东家”是主人的意思。一联对完,二人同时举杯哈哈大笑。


  不久,陈家颜的女儿出嫁。当地风俗,迎亲之时要写起轿联,男方写上联,女家对下联,女方若不能对就很丢脸面。那一天,男方送来的上联是:
    取女成娶,娶取淑女;


  陈家颜一看上联傻了眼,只得来请贾先生帮忙。贾先生一笑,提笔便对出下联:
    生男为甥,甥生才男。


  此联一出,皆大欢喜,一声“起轿”,男方吹吹打打抬着新娘走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5
037:江陵神童张居正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原来的名字叫白圭。张白圭两岁时,就认得《孟子》上的“王曰”二字。5岁入学,10岁通六经大意,12岁中秀才,被夸为“江陵神童”。


  张白圭勤奋学习,刻苦用功,12岁那年参加荆州府的考试。去考场的路上,监考官想考考张白圭,便朝书院里面两棵高大参天的古树一指,念出上联:
    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


  白圭随手把考篮一举,对出下联:
    小学生,一枝笔,治国安邦。


  李士翱一听,点了一下头,打着官腔说道:“小学生出言不凡,且待考场上见。”


  到开卷的时候,张白圭以优异成绩考中了秀才。


  湖广巡抚顾应璘非常爱才,听说江陵出了一个神童,就特地前来荆州府寻访到了张白圭,并出了一联叫张白圭应对: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白圭随口应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巡抚欣喜异常,随手解下腰间的金带赠给张白圭。顾巡抚感觉到张白圭才华出众,抱负非凡,将来可望成为国家栋梁,就替他改名为张居正,希望他以后能秉公居正,不像墙头草随风摇摆,做个有利于社稷黎民的好官。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6
038:孔夫子妙对农夫

一担重泥拦子路
两边夫子笑颜回

 

  传说有一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出游来到楚国的郢城(今湖北江陵)。正在田中干活的农夫们听说孔夫子很有学问,便想考考他,便在孔子经过的路上放一担泥巴,并且出一上联,写在地上,让孔子及弟子们对,如果对不上,只好委屈孔老夫子从水田里走过去。农夫们出的上联是:
    一担重泥拦子路


  孔子猛见一担泥巴置于路中,原以为是楚人同他开个玩笑。及至到跟前细看,见一上联,方知是在考他。孔夫子踱来踱去,怎么也对不上来。眼看老师一筹莫展,弟子颜回走上前去,想把那担泥巴挑走挪出路来,但怎么也挑不起来。在路两边水田里干活的农夫们,见颜回那副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孔子顿时随口吟出:
    两边夫子笑颜回


  农夫见孔夫子对出下联,齐声喝彩,便将泥巴挑开,恭恭敬敬地给孔夫子一行让路。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6
039:孔子生于舟末

孔子生于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相传清朝末年一秀才去参加乡试,来到一条大河边上,请艄公送他过河。艄公说:“我有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下联,我马上送你过河,分文不取。你若是对不出来,趁早回家,再读三年再去考。”秀才答应了。


  艄公手指船尾,不慌不忙地说出上联:
    孔子生于舟末


  艄公的上联巧用双关、谐音,孔子既指圣人孔子,又指船尾的小孔;舟(周)末既指船尾,又指“周朝末年”。秀才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下联。正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紧接着便是一阵震天动地的雷声。秀才灵机一动,脱口说出下联:
    光舞起自汉中


  下联也采用了谐音、双关。联中“光舞”既指闪电,又谐指汉光武帝刘秀;“汉中”既是地名,又指天空。艄公见秀才对得工整,无懈可击,立即将船撑到岸边,请秀才上船。并说道:“你此去必定一帆风顺,高中举人,老夫先向你恭喜了。”秀才听了非常高兴,连连称谢。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7
040:孔子书与周公梦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一所私塾里,先生讲得正起劲,一个学生却昏昏入睡。先生敲醒了学生,教训他说:
    眼皮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那位学生揉揉眼睛,随口应答:
    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7
041:礼记一经无母狗

礼记一经无母狗
春秋三传有公羊

 

  古时候有一个考官,以《礼记》中的“临财毋苟得”一句出题。一个考生将“毋苟”误写作“母狗”。考官风趣地说:
    礼记一经无母狗


  并要考生对下联。考生立即对了下联:
    春秋三传有公羊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8
042:联句寄情结佳偶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从前,洞庭湖水乡有一个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爱。一打听,原来是那学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长日久,先生对那位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学生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的是:
    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


  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对句:
    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对方在骂自己,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写了一句解释的话: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姑娘见到这句上联,也回了一句表白的话: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埃尘。


  先生见她的态度有所缓和,就借景抒情表明心迹: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聪慧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深情、文采风流的书生开始产生了爱意,因而作对句回复他: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在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高兴兴地央请媒人说合,一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9
043:林则徐“愿闻己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出任江苏廉访史时,给自己的大堂书了一副对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上联号召人们揭发贪官污吏,他将主持正义,大胆处理;下联鼓励人们给自己多提意见,他将虚心接受,坚决改正。


  后来,林则徐又升任两广总督,于1840年挺身而出,坚决查禁鸦片,并给自己的府衙又亲笔写了一副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激励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49
044:凌初幼年巧对

雪压竹竿头着地
风吹荷叶背朝天

 

  凌濛初小时候天资颖慧,可是家境贫寒,进不了学堂,只好在学堂外偷听。


  一天,大雪刚过,凌濛初又去学堂偷听。先生正在教学生对对联,先生念道:
    雪压竹竿头着地


  学生们一个个都对不上来。


  凌濛初在外面不由得脱口而出:
    风吹荷叶背朝天


  先生一听,十分高兴,便又出了一个上联来考他:
    弟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时,恰巧一个瞎子算命先生走过去,凌濛初眼睛一亮,对道:
    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先生暗暗吃惊,连声喊道:“妙!妙!妙!”


  凌濛初大着胆子说:“先生,我出个对联给您对对,可以吗?”


  先生点点头。凌濛初念道:
    六和塔七层,四圆八方;


  先生一听,一时间也对不出来,只好举起手摇了摇。不料凌濛初惊喜地叫了起来:“先生对出来了!您对的是‘一只手五指,三长两短’。”先生叹了口气,说: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凌濛初飞快地答道:
    眼珠子,鼻孔子,诸子反在孔子上。


  先生“腾”地站起来,拍案叫道:“奇才,奇才,真是个奇个。小时候出口不凡,长大必成大器。”于是,他收凌濛初为义子,让凌濛初免费上学。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0
045:刘沂发愤终成龙

蜘蛛有网难落雀
蚯蚓无角欲成龙

 

  从前,有位穷书生叫刘沂,从小死去父亲,靠母亲纺纱织布含辛茹苦才拉扯大。


  刘沂20岁那年,乡试考取了。本当继续读书,以待日后走上仕途。但为穷困所逼,不得不留学在家。不久,经人介绍,到邻村办起蒙馆,收几个学费,聊以糊口。


  蒙馆附近有一个姓崔的财主,他有个女儿叫阿香,年方18,长得小巧玲珑,楚楚动人,常来蒙馆外听先生讲课。时间一长,便萌发了爱恋之情。


  在那种社会,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崔财主见刘沂一贫如洗,大骂刘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说:
    蜘蛛有网难落雀


  刘沂反唇相讥道:
    蚯蚓无角欲成龙


  刘沂受此打击,从此读书更加发愤。三年以后进京考试,被皇上点了状元。这一日,刘沂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袍,头戴乌纱帽,来至崔家门前,巧遇阿香。阿香正盼着心上人,两人各诉衷肠,原来,崔财主三年来已几次要把她嫁出去,阿香死不从命,一直等着刘沂。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0
046:橹速不及帆快

两船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相传明朝文学家杨慎中状元后,从水路乘船返家视亲,行至一河水较窄之处,恰巧遇到武状元所乘之船。双方互争先后,结果都不能前行。为此双方发生争执,武状元对杨说,你是文状元,一定擅长对句,我乃一介武夫,就出一个上联,你如果对上来了,我就尾随在你的船后而行;你如果对不上来,就要让我先行。杨慎自负文才,一口便答应了对方的提议。于是武状元乃出上联:
    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此联是武状元巧用谐音,既指物又论人。以“橹速”谐三国时东吴名臣“鲁肃”,以“帆快”谐西汉初期名将“樊哙”,意思是说“文不及武”。杨慎一时难寻对句,不得不让自己的船尾随武状元之后。


  后来,直到他儿子结婚、鼓乐齐鸣之时,他才把困绕多年的联语对出来了: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下联以“笛清”谐北宋大将“狄青”,以“箫和”谐西汉名相“萧何”,狄青与萧何相比,萧何更胜几筹。杨慎终于找到了“武不及文”的下联,了却了平生一大憾事。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1
047:偏偏忘记一顿饭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一个塾师在一家任教,事前讲明七夕乞巧节要设宴招待。到了七夕,主人家里毫无设宴的动静,老师便出了个上联给学生对:
    客舍凄凉,恰是今宵七夕。


  学生对不上来,便去告诉父亲。主人已领会联中的意思,笑着说:“啊!我真的忘了。”并且代为对了下联:
    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节,还是没有动静。老师又出上联叫学生对: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主人见了,又笑道:“我又忘了。”代对下联道: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转眼到了重阳节,依然没有动静。老师又出了上联: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主人见了大笑起来说:“三杰是汉朝人,狄仁杰是唐朝人,老师怎么忘记了?”


  学生把父亲这番话转告塾师,老师说:“我没有忘记。只是你父亲前唐后汉都记得清清楚楚,却偏偏忘了一顿饭。”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1
048:秦少游联试苏小妹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啰嗦,已有些不耐烦,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2
049:人间天上两婵娟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位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传说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和尚佛印来家饮酒赏月,苏小妹也在座相陪。三人一起在后花园池畔边饮边谈。苏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多有感触,就对佛印言道:“我有一联,不知师傅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请赐上联!”东坡也在一边连声催促。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东坡一听也觉难对,内中既有数字,且波心的千佛乃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佛印也在一旁沉思,无意间低头瞧见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顿开茅塞,随口对道:
  一位美女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闻言,拍手称好:“妙,妙极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2
050:人曾僧人弗成佛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3
051:鼠无大小皆称老

鼠无大小皆称老
鹦有雌雄都叫哥

 

  纪晓岚有一次跟乾隆皇帝巡视到了一个县。这个县的县官早就听说纪晓岚才华敏捷,是个对句奇才,想亲自试一下,就出了个刁钻的上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纪晓岚思虑片刻,环视四周,见有一鹦鹉,便从容对道:
    鹦有雌雄都叫哥


  该知县对纪晓岚十分佩服。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4
052:苏东坡发愤读遍书

发愤读遍天下书;
立志识尽人间字。

 

  苏轼从小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这天,苏轼正在家里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来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便问道:“老人家有什么事?”老婆婆指指门上的对联,问:“先生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


  苏轼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


  老婆婆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先生帮我识识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轼想:“这有何难!”他接过书,看也不看,就说:“你听着,我念给你听!”可他仔细一看,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那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苏轼急得满头大汗,只得问:“你这书是从哪里来的?”


  老婆婆笑笑说:“先生,别问是哪里来的啦!天下的书你不是都已读完了吗?”


  苏轼满脸通红,只好回答说:“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你这本书都没有读过,那为什么要贴这副对联呢?”老婆婆问道。


  苏轼听了,羞愧万分,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老婆婆忙上前阻止道:“慢!我把这副对联改一下吧。”边说边把对联改成:
    发愤读遍天下书
    立志识尽人间字


  并谆谆告诫说:“年轻人,学无止境啊!”


  苏轼回到书房,立刻找出启蒙老师曾经赠给自己的“学无止境”的条幅,把它张贴起来。从此,他谦恭苦读,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4
053:苏东坡妙联对辽使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吓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5
054:苏小妹母女诉衷情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很有主见,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去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担心女儿住的那两间房漏雨,便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与丈夫的读书声。苏小妹没有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屋中。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摆设虽然简陋却井井有条,便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又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知道女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因为自己在上联中用了“红花”、“防风”两味中药名,女儿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相对,而且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母亲是因为放心不下才来的,并在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便故意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拖延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出来了: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给女儿留下一些钱,放心地回去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5
055:苏小妹三难新郎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天水底天

 

  当苏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新婚之夜,便有意相难,也借以再试试新郎秦少游的才能,设了三道关来考秦少游。前两关顺利通过,第三关是出句让秦少游来对,并说明只有对出来才开门让他进洞房。出的一句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对不出来,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最后停留在一口荷花缸前。


  苏小妹的大哥苏东坡看见了,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荷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
    投石冲天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开门迎进新郎。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6
056:苏小妹生气难和尚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6
057:踏破磊桥三块石

踏破磊桥三块石
劈开出路两重山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一天,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李调元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一剪,剪成两个“山”字。李调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怕是你夫人想出来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牧童回答:“妇人常与针线、剪刀打交道。你是男子汉,何不就将下联改为‘劈开出路两重山’?”于是,下联就成了:
    劈开出路两重山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7
058:王安石马联结良缘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传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路过马家镇,见马员外家小姐以对联招亲。那小姐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大门口悬着一只走马灯,挂有一条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因急着赴考,就把此联默记在心中。


  他赶赴京城入考,第一个交卷。主考官欧阳修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指着厅前随风飘动的飞虎旗,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将马家镇的“走马灯”上联随口应对。主考官听了,拍手叫好。


  王安石考罢,急忙赶赴马家镇,见“走马灯”联仍悬在马员外大门口,喜出望外,便以主考官的“飞虎旗”联应对。


  马员外见他才华不凡,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当新人拜天地时,又报来喜讯:王大人金榜题名了。


  王安石心中喜上加喜,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趁酒兴余意,他信手在一大红纸上写下连体“喜”字,贴在大门上(据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并吟诗曰: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一副对联,成全了王安石人生两大喜事。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8
059:王安石三难苏东坡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有一天,苏东坡去谒见宰相王安石,看见书桌上有半首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一看,不由得笑王安石的诗胡说八道:菊花谢了只会枯萎哪里会落呢?于是就在后面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见了只笑了一下,不久就将苏东坡调任黄州,并亲自送苏东坡上路,出了三道题即三个句子让苏东坡对。第一句: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腊月都有立春,所以是“两度春秋”。
  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个叫半塘的地方。东坡不久前曾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
  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古名铁瓮城,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也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虽是妙才,但一时也对不出来。王安石笑着说:现在不必急着对答,等你从黄州回来后再对。


  苏东坡在黄州,重阳节时,一连刮了几天的风。天晴后,苏东坡到后园赏菊,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菊花跟别处的不一样,花瓣落了一地,枝上一朵也没有。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还乱改了王安石的诗,也明白了王安石让他来黄州的用意。


  不久,王安石又把他调回京师。途中,他游览了一个叫九溪蛮洞的地方,于是对出了其中的一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还有两联,苏东坡一直没有能对出来。从此,苏东坡不敢再小看他人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8
060:王羲之妙书新春联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有一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9
061:屋里青山跳出来

门前绿水流将去
屋里青山跳出来

 

  过去有一个官,请了一个老师教儿子读书。有一天,那个官出上联,要儿子对:
    门前绿水流将去


  儿子一想:我用“屋里”对“门前”,“青山”对“绿水”,“跳出来”对“流将去”不是很工整吗?于是就对:
    屋里青山跳出来


  那个官一听,十分恼怒,把儿子大骂。


  第二天,那个当官的同宾客一起到一所道观拜访客人。道观里有个道士叫彭青山,是个跛脚,猛听见当官的来了,急忙从屋里跳出来迎接。这时,宾客对当官的说:“昨天令公子所说的‘屋里青山跳出来’,还真的有啊!”大家一起大笑。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5:59
062:小和尚妙对秀才

莲子已成荷长老
梨花未放叶先生

 

  从前,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聪明伶俐,善于吟诗对对。一天,有一个姓叶的秀才来到寺里,二人行至一池塘边,见满池荷花已长成莲蓬,结出莲子,叶秀才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和尚望着池塘边上的几棵梨树,对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叶秀才听了小和尚的对句,连连称奇。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0
063:小禹妙语对难句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王禹偁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家里挺穷,父亲靠给人家磨面挣点钱,日子过得很艰难。可王禹偁人穷志不穷,自己努力读书,刻苦学习。


  当地有个叫华安的官,听说王禹偁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就把他找来,对他说:“你们家靠磨面过日子,你能不能拿石磨做首诗?”小禹偁想了想,就做了一首:
    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


  诗中的“心”,是指磨盘的中心;“眼”,指磨盘上用来灌麦粒的窟窿眼儿。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只要磨盘安得正,不怕磨得慢;只要人稍微使点劲,磨盘就能转起来。这首诗表面说的是石磨,其实王禹偁是在说自己:只要我心正,肯努力,还怕眼下进步慢?要是有人能帮帮忙,我就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


  华安听了,十分惊奇,很佩服小家伙有志气有才气。他知道王禹偁家里穷,就让王禹偁跟自己的孩子一块儿到私塾念书去了。


  有一天,知府请客吃饭,知府说了个上联,让客人们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意思是,虽说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它嘴再巧,外表长得再美,也比不上凤凰。


  在座的客人没人能对,华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下联。他回家以后,就把对联写在屋里的屏风上。碰巧,这个上联让王禹偁看见了,他就对了一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意思是,蜘蛛虽说也能拉丝,可比蚕差远了,蚕吐出的蚕丝能织出漂亮的绸缎。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0
064:鞋匠对对联姻缘

累累结就梧桐子
单单只待凤凰求

 

  相传,古时有一国王的女儿,芳名吾同,年已三十尚未婚配。国王为给这个女儿选个如意郎君,决定出联择婿.于是便亲自拟好一条上联,令人写在榜上,要求应对者用自己的名字加上偏旁对出。国王出的招婿联是:
    累累结就梧桐子


  榜一贴出,观者云集,人山人海,但无人敢揭榜。这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名收“鸟皇”的修鞋匠,上前揭了榜.观者以为此人发疯,哪知鞋匠确有文才。他对出的下联是:
    单单只待凤凰求


  公主看后满心欢喜,当日结成伉俪。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1
065:新娘对联劝新郎

点点杨花入砚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双双燕子飞帘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从前有个富家子弟,一味贪玩,终日和一群纨绔子弟斗鸡走狗饮酒作乐。新婚之夜,新娘出了个上联要新郎对:
    点点杨花入砚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新郎苦思良久,也对不出来。第二天一早就去请教村里的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一听,对新郎说:“她是在讽劝你要近君子,远小人,学上进。”新郎惭愧不已。老先生看他有悔过的意愿,就帮他对了下联:
    双双燕子飞帘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从此,新郎发愤读书,终于学有所成。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2
066:秀才对联戏富翁

此地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相传有个刻薄的富翁造了高楼大厦,请一个秀才写楼联。秀才深知此翁为人,决意捉弄他一下,便写了上面这副楹联,并念成:
    此地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富翁听后颇为满意,待贴出来后,宾客们却个个偷偷地暗笑,富翁明白了其中奥秘,只落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2
067:秀才写联戏财主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请了个教书先生写一副对联。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知道这个财主平时为富不仁,对人十分刻薄,就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书生念给财主听,财主很高兴。


  第二天大家都来观看,个个都大笑不止,财主出来一看,原来是对联上加了标点,变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3
068:徐文长对联斗贪官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山阴有个县官,贪污受贿,搜刮钱财,无恶不作,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还在县衙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
    眼前皆赤子
    头上有青天


  徐文长见了很气愤,一天趁着黑夜,跑到县衙门口,提笔把对联改成了:
    眼前皆赤地
    头上有黑天


  老百姓见了,个个拍手称好。县官气得不得了。他探得是徐文长改的对联,就命手下人把徐文长传来问罪。


  徐文长反问道:“请问大人,你有何证?平白无故认定是我改的对联,岂不是诬陷?”


  县官一时弄得难以收场,只得说:“既然你没改,那就算了。本县听说你才思敏捷,万分敬佩,今天想邀你来对对子。”


  县官出了个难联: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徐文长马上对道: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县官望了望大堂上挂的灯笼又吟道:
    一对烛,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


  徐文长不假思索,随口应对道:
    两盏灯,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


  徐文长隐喻公堂暗无天日,县官怒火中烧,说出了第三个上联: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徐文长借题发挥,对出了下联: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此句暗讽县官有眼无珠。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3
069:杨大年巧对翰林院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宋朝时候,有人在翰林学士院的墙上写了一句上联: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句中的“李伯阳”指的是老子。老子是春秋时候有名的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李耳又叫老聃、老子。传说,李伯阳刚生下来,就用手指着门外的李树。后来,他就用李树的“李”做了自己的姓。后来道教的人说老子“生而知之”——刚一生下,就知道天下大事了。墙上的这句上联,说的就是这件事。


  上联出得挺妙,妙在几个地方:第一,前半句人名的姓——“李”得跟一样东西“李树”有关系;第二,“生”是“姓”的偏旁;第三,下半句是个成语,还得用前半句的“生”字开头;最后,整句说的又是古人的一件事儿,而且还采用了对联中的“复字”“析字”等技巧。这个上联够难对的。


  翰林院里头,净是些有学问的人。可看了这个上联,都皱着眉头不言语。过了好长时间,也没人能对出下联。


  一天,诗人杨大年来翰林院找一个朋友。他进了院子,一眼就看见了墙上的题句。杨大年挺感兴趣,就站在那儿琢磨下联。一会儿工夫就借了一枝毛笔,在墙上添了下联: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杨大年的下联说的也是一个古人。马文渊就是马援,是东汉初年有名的大将,人称伏波将军。马援一生立下了许多战功。他曾立下过誓言:“男子汉应当勇敢地死在战场上,用马皮裹着尸体回家乡!”后来,马援病死军中,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死而后已”也是个成语,意思是干事情要一直到死才算停止。


  杨大年的对联实在高明,一生一死,不单是对得整齐,还全符合上联的几条妙处。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4
070:庸医名吉生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相传有一个叫“吉生”的庸医,水平低下,却爱自吹。有人便在他的门上贴了这副楹联予以嘲讽。在上下联镶嵌的成语中,每个成语都故意漏写了一个字,所漏写的字合起来恰是他的名字:
    未必逢凶化(吉)
    何曾起死回(生)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04
071:幼童对句惊秀才

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西安城内有两条广济街,一条叫做南广济街,一条叫做北广济街。有一年夏天,一个秀才进城访友,走得一身大汗,就到茶摊上去买茶水喝。那卖茶的是个老汉,看买茶的是个秀才,便对他说:“我这里有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你若能对上,我这里的茶任你喝,不收你一分钱;你若是对不上来,茶钱加倍,怎么样?”秀才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老汉捧上一大碗茶,给秀才喝下,说出上联:
    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秀才一听,愣在那里,很长时间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下联。只得拱手说道:“小生无能,甘愿加倍付资。”说完掏出一串钱来。老汉忙说:“开个玩笑,岂能当真多收茶钱!”秀才回道:“不能这样说,只怪我学问不深,以后想出了下联,再来喝老伯的茶。”


  秀才一路走,一路想,走过二三条街,见几家当铺许多人进进出出,拿东西前来典当,忽然想出了下联,急忙回转身向茶摊走来。老汉一见秀才转回,笑道:“想是有了下联了?”秀才点点头说: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老汉连连称赞:“果然对得好!”便将茶资归还秀才。


  秀才十分得意,以为这样的“绝”对,除了自己再也无人能对。到了朋友家中,两人非常高兴。正在寒暄时,忽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本书一路蹦了进来。秀才心知是朋友之子,说道:“多时不见,原来侄儿已经读书了。我说个对子,让你对,好吗?”那孩子见人并不畏怯,说道:“叔叔请出上联!”秀才便将卖茶老汉的上联说出来。说完,秀才又有些后悔,认为太难为孩子了。谁知那孩子并不为难,随手将书扬了扬,应声答道: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秀才惊叹不已,没想到自己费了好大劲才对出的联,这孩子随口就对出来了。

作者: 清风素月    时间: 2013-5-20 16:23
领讲义~如斯老师辛苦了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6:27
清风素月 发表于 2013-5-20 16:23
领讲义~如斯老师辛苦了

这个不算讲义,培养大家的兴趣而已,可以选择性地去读。
作者: 断剑悲歌    时间: 2013-5-20 17:04
如斯斑竹有心,这个帖子很好,加精鼓励。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5-20 17:26
断剑悲歌 发表于 2013-5-20 17:04
如斯斑竹有心,这个帖子很好,加精鼓励。

剑校过奖了,整理照搬而已,实在当不起精华。
作者: 子明    时间: 2013-5-21 01:24
如斯老师辛苦了
作者: 小水仙    时间: 2013-5-21 10:29
小水仙学习了。老师辛苦
作者: 山水放歌    时间: 2013-5-21 12:17
真好,谢谢如斯分享~~
作者: 君子藏器    时间: 2013-5-21 15:36
谢谢老师!
作者: 胡图    时间: 2013-5-22 16:18
拜读
作者: 顾三城    时间: 2013-5-22 17:28
真有趣
作者: 凝思    时间: 2013-5-22 18:10
看故事增知识!
谢谢如斯老师!
作者: 微雨飞燕    时间: 2013-5-22 20:24
寓教于乐~~谢谢如斯老师~~
作者: 闻雨斋主    时间: 2013-5-23 21:28
又跟着学习一次

预科三班学生有如斯这样的老师真是有幸
作者: 溪边浣纱    时间: 2013-6-1 23:15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____这个对联,马和虎好像都是仄声吧,旗和灯都是平声生吧,难道是古音不同和入声字的问题?
作者: 溪边浣纱    时间: 2013-6-1 23:23
累累结就梧桐子
单单只待凤凰求
——————这个联也够宽的了
作者: 溪边浣纱    时间: 2013-6-1 23:29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四川乐山凌云山山门关的弥勒佛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这种模拟弥勒佛的自嘲,分明又透出一种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清醒。

——————妙极了。糊涂之人多傲慢,清醒之人自谦和。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3-6-7 07:55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打破坛一个,中有玛瑙珍珠。
  一年的中秋夜,苏东坡与苏小妹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桌上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苏东坡一时对不出来。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这个前后不对,要统一起来。

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
打破坛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3-6-7 19:46
大部分是机巧联,大家不要受束缚。
作者: 逝者如斯    时间: 2013-6-7 19:57
罗初来 发表于 2013-6-7 19:46
大部分是机巧联,大家不要受束缚。

问好罗老师,这个东西的初衷旨在培养大家对对联的兴趣。
作者: 收藏者    时间: 2013-6-16 22:57
对联故事,寓意深刻,妙趣横生,一副联,将人带入无限联想,读后余味无穷。谢谢如斯老师的精心安排,多浏览,细回味,慢慢理解!:handshake
作者: 收藏者    时间: 2013-6-17 06:12
对联故事,寓意深刻,恰到好处,让人浏览忘返,可惜才学疏浅,连个联也做不成,未知能否学会,努力吧!
作者: 牧荑    时间: 2013-6-17 14:52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