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Y4-040507
[打印本页]
作者:
疏疏淡淡
时间:
2013-10-9 22:04
标题:
Y4-040507
本帖最后由 疏疏淡淡 于 2013-10-12 22:56 编辑
2013.10.09.
第一讲 《对联六要素》
一、字数相等
二、内容相关
上下联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相关、相扣、相联、相呼应,有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避免:1、隔 。
2、 合掌。
相关文摘:
《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
三、词性相当
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六类
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六类
课外阅读:
《现代汉语语法》
对联中对实词的要求严格,对中心词语严格。
例外:自对中,上下两联各自为对,允许上下位置词性不同
我辈复
登 临
,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
日 夜
,此心常与白鸥盟
四、结构相称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谓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五、节奏相应
语音节奏 →声律节奏,利用平仄声交替与对立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特点:按诗中字顺序,两个字为一节奏,每一节奏第二字为节奏点(
音步
)
语意节奏(
意节
)→ 依词语结构划分,根据语意所产生音节上停顿方式,无固定字数
六、平仄相谐
平仄相对,平仄交替 “
一三无不论,二四六分明
”
失对 音步平仄相对,关键节奏点平仄不相反
失律 句子自身音步不做平仄交替,连续平声或者仄声
另: 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不考虑交替问题。
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格律要求。
“
马蹄韵
”
古四声:平、上、去、入,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去、入三声则为仄声。
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四声中,阴平为第一声,阳平为第二声,上声为第三声,去声为第四声,少了古音中的“入声”。
难点:今平古仄
今平古仄常用字表
对联查询工具:
对联检查器
作者:
成惜惜
时间:
2013-10-10 16:59
:o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