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预4班第一讲第四组作业提交处【截止:2013.10.30】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小望
时间:
2013-10-13 21:30
标题:
预4班第一讲第四组作业提交处【截止:2013.10.30】
本帖最后由 马小望 于 2013-11-5 20:05 编辑
由于论坛有先进功能,以后提交作业可以不用隐藏!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作者:
成惜惜
时间:
2013-10-14 09:51
本帖最后由 成惜惜 于 2013-10-29 07:48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1 网名: 成惜惜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
、
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内容相关,如果一副对联中,上下比风马牛不相及,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那就是“隔”。在对联创作中,上下联的基调应保持一致,如出句感情哀伤,对句欢天喜地。这就是情绪上的“隔”。再如,上联风格雄壮豪迈,而下联婉约细腻。这又可以说是语言风格上的“隔”了。总之,“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能一一列举。
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
“
轴
”
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隔”这个问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对联讲究精炼,素有惜字如金之说。一副联中,同义相对叫做合掌。合掌是对联大忌,有整体上的合掌,即上下联意思完全一样。也有局部的合掌,即上下联部分意思相同的重要词语相对。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一共有12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其中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重配:酒樽只合对山倾【成惜惜】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重配:经雨荷香特地清【成惜惜】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重配:寒香摇落雨溟濛【成惜惜】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从格律上看,此联平仄不协,“流”与“浮”失对;“风”与“浮”失替;“随浮云”三平尾。从内容上看,出句化自“红叶题诗”之典,比喻男女之间的奇妙缘分,言之有物。而对句平淡无奇,与出句联系不紧密。显然的为对而对,可说是“隔”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从格律上看,此联平仄失谐:“百”与“月”失替;“十”与“百”失对。从内容上看,花甲一周(60年)+尚余半百
岁月(50年)=110岁。古稀双庆(70*2=140年)— 犹欠三十春秋(30年)=110岁。上下联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已犯“合掌”之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语言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两个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对偶的适用范围很广,而对仗则是一种特别的对偶,它针对对联而言,比普通的对偶句多了声律和结构上的要求。如: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是一个对偶句,但不是对仗句。再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这既是一个对偶句,也是一个对仗句。对偶与对仗的逻辑关系是,即所有的对仗都能叫做对偶,但有的对偶不是对仗。
作者:
爱米尔
时间:
2013-10-14 15:38
领作业,老师辛苦,敬茶!
作者:
爱米尔
时间:
2013-10-14 15:41
本帖最后由 爱米尔 于 2013-10-23 13:31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o411 网名:爱米尔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的六要素是:
字数相等
,
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中隔的含意是: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
“
隔
”
。关于
“
隔
”
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对联中合掌的意思是: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在现代汉语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素笺今始替君铺【爱米尔】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出水芙蓉别样红【爱米尔】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晨光散映日方升【爱米尔】(老师:出句失替了)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出句属连动和兼语式。"诗"为主语"题"作谓语“红叶”是诗的宾语,同时又是“寄流水”的主语。平仄符合联句要求。
对句的结构与出句相同。但平仄不符合联律要求。如果出对句是一副联的话,既失替、又失对。上联属有情句,下联属无情句,属于“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苏轼此“联”,意思说得是年龄问题,可能是为110岁的老人写的寿联。毛病是“合掌”。“花甲”与“古稀”虽然字面不同,但都是表示高龄的词;“犹”与“尚”意思一样,“岁月”与“春秋”,都表示时间。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答: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
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
平仄
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
汉语
的声调.
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
对仗
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作者:
凌波踏浪
时间:
2013-10-14 21:17
本帖最后由 凌波踏浪 于 2013-10-31 14:11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语意相互独立,无关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同时表征同一主体。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心声只许向君歌【凌波踏浪】
1.对句:灵犀亦可借文传【凌波踏浪】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入水骄阳一抹红【凌波踏浪】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风烟弥漫月朦胧【凌波踏浪】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平仄失替,出句写宫娥哀怨,下比写隐士悠闲,意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数字联:花甲一周=60年,尚余半百岁月=50年,共110岁,古稀双庆140年,犹欠三十春秋30年,亦110岁,是合咏题赠联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仗完全符合对联六要素,对偶符合五要素就差平仄相反。
作者:
绿罗衣
时间:
2013-10-15 00:11
本帖最后由 绿罗衣 于 2013-10-28 22:25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4 网名: 绿罗衣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回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关系,除无情对外,只对不联,内容不相关的对句,就算意隔。除此以外还有景,情绪,时间等方面的不相关,皆看作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联里的上下联虽然用的字不同,但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同义相对,这就是合掌,或称雷同。合掌是对联的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回答: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溪声依旧伴弦清【绿罗衣】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戏水沙鸥一样闲【绿罗衣】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箫声隐约夜阑珊【绿罗衣】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试析:按对联六要素来分析,
上联:
诗
题
红叶
寄流水
; 下联:
曲
入
清风
随浮云
词性: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句式: 主 谓 宾 补 主 谓 宾 补
声律: 平 平 平仄 仄平仄 仄 仄 平平 平平平
一,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但是下联失律,并三平尾,下联律当为:通仄通平通仄平。浮处平 当 仄,违反马蹄韵,下联失替,整联失对。且“随浮云”为三平尾,犯对联大忌。
二,在内容上,上联写秋来兴至,拾红叶而题诗,将诗情共红叶,放流水而去;下联写闲来抚琴,曲入清风,声绕浮云而飞。上下联共同描写诗人寄情诗曲,淡泊人生的闲逸之情。总体意境相谐,关联尚可。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是苏轼送给宋朝佛印法师的110岁贺寿联。上联中花甲一周为60*1,半百为50,60+50=110岁。下联的古稀双庆为70*2=140,欠三十春秋,为140-30=110。上下联花甲对古稀,同为岁数称呼,名词;一周对双庆,同为数量对;尚对犹,同为副词,半百对三十,同为数量对,岁月对春秋,同为并列词组,时间名词。整联上下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对仗极为工稳。
格律上: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
今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无论按古音还是今音来说,该联都不合律,而且上下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已犯对联中的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回答: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
对仗则是更严格的对偶,不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字等要求,须必符合声律,语法,章法三个方面的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作者:
东方虹雨
时间:
2013-10-15 07:10
本帖最后由 东方虹雨 于 2013-10-29 22:34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2 网名东方虹雨: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
,
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
“
隔
”
。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合掌是指上下联
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书山自有文人登【东方虹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遍地桃花别样红【东方虹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暗香涌动云淡妆【东方虹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
主 谓 宾 补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 —— ——
主 谓 宾 补
答:1,化分联句结奏和结构。
2,对句词性分析,联句中的‘诗’、‘曲’同为名词,‘题’、‘入’又同为动词。
红叶、清风均为名词。
‘寄流水’、‘随浮云’均为动补词做补语。
3,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仄
对句:曲入清风随流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整联对仗词性工整。然平仄不和谐。只是对偶句而已,要算是联就是出律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乍一看是一副对仗工稳的佳联。花甲指六十岁,一周意为满花甲,也就60岁,尚余半百岁月,也就是还多出50岁。整个上联就是60加50等于110岁。
古稀指七十岁。双庆,就是二个古稀即140岁,犹欠三十春秋,还差30岁。整个下联就是说140减掉30还是110岁。
此联上下联重复讲的是同一件事。因此只能是对偶句。要称为联就是合掌了。
(寿联可否这样我们尚于学到)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就是上下句词性相同,对仗不仅词性相同还必须平仄相谐。也就是对联要求对仗,必须合律。
作者:
一片寒梅
时间:
2013-10-16 20:58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9 网名: 一片寒梅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 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就是上下联不相关,自己说自己的。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一个事物两种说法。有整联虾掌,也有局部合掌的。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连词,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 竹篱随意向春开【一片寒梅】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 钓水柳丝有绪栽【一片寒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 对句:细枝摇曳露晶莹【一片寒梅】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上联以红叶题诗成句,根据典故的内涵,寄情于流水。下联说的曲入清风随浮云,貌似闲云野鹤寄情山水之间。我感觉对句隔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上联,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下联,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这联的词性完全正确,但是律不对。联的主题明显,用一加一减把90大寿说的明明白白。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和“对仗”的相同之处是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 内容相关。不同的是对联要 平仄相谐。
作者:
莲忆江南
时间:
2013-10-22 23:08
本帖最后由 莲忆江南 于 2013-10-30 13:22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6 网名:莲忆江南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
字数相等
,
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既要对又要联,所谓的“隔”即是出对句之间缺乏关联。只对不联的话无法达到出对句之间浑然一体,血脉贯通。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
苔阶犹自待人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
出水芙蓉格外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
幽姿凝立雪纷飞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出句符合平仄相协的规律,对句则在6字位失替。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表达同一个数字: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不过严格来说,从上下联的意思上来看,内容过于雷同,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故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联句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作者:
浣尘
时间:
2013-10-24 15:02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8 网名:浣尘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反,上下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无法体现在同一画面里,是为隔景。上下联无法统一在一个主题下,是为隔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用重复的词汇描写同样的事物就叫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红妆怎奈为情消(浣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浮水兰舟分外轻(浣尘)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寒香弥漫谷幽深(浣尘)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浮”出律,随浮云属生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下联合掌,失替。且不符合对联要求!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随、
时间:
2013-10-26 14:07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10 网名: 随、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各表其意,没有任何关联,风马牛不相及。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述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表达他一个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连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只是简单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对仗要求6要素缺一不可。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0-30 20:27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5 网名: 方姑娘
一、1.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2.“隔”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
3.“合掌”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绿茶自此与君烹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临水桃花一片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香茗细品话悠长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和曲,流水和浮云是名词;题和入,寄和随是动词;是二二三节奏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花甲一周和古稀双庆词性相当,尚余 犹欠是动词,岁月 春秋是名词。平仄工整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小兔兔
时间:
2013-10-31 22:11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5 网名:小兔兔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指对句的描述与出句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如同平时说话的“重复”或者“啰嗦”)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有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长发今可为君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满目残花萧瑟秋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密云罗布日曈曚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诗 题 红叶 寄 流水
平 仄 仄 平仄
名 动 名(偏正) 动 名(偏正)
曲 入 清风 随 浮云
仄 平 平 仄平
名 动 名(偏正) 动 名(偏正)
平仄相对,词性也相称,意思表达也很和谐。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出对句的意思都是这个人110岁,属于“合掌”。平仄相对、词性相称,但花甲与古稀,岁月与春秋,也是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仗是建立在对偶的基础之上。对偶的可以有重复的字,对仗则必须避免重复。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