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陋笔(对联调侃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3-10-24 03:01
标题: 陋笔(对联调侃故事)
陋笔,姓何名谁。幼读《陋室铭》,喜其高雅,自号“陋室主人”。其行文笔随心转,挥挥洒洒;尤爱作对,出口成章。邻里深以为异,呼为神童。
奈科举考试,若非以八股文为本,任你天花乱缀,终不取。
及何谁长大之时,乡试未第,遂走馆到湖北谋生。
某日,何谁偶读黄遵宪之《人境庐诗草》,见其《杂感》有云:“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甚合己意;又自叹怀才不遇,遂改号为“陋笔”。
却说私塾新来一位学生,姓胡,名有章。这有章生得剑眉虎睛,性格却古灵精怪,亦喜偶句。
这日上堂,陋笔出联曰:
“树,”
众学生素知先生严厉,概不出声。有章被陋笔点到,却正自走神,站起身来一脸茫茫然。
陋笔有气,高声道:
“树(竖)!”
有章一听,知是出句,随口对曰:
“坟(横)。”
陋笔大怒,以尺击有章手掌心。
有章愕愕然,忍痛不哭,大声道:
“先生出“竖”,学生对“横”,有何不妥?”
原来鄂北地区的方言,“横”字读作“坟”音。陋笔自外地而来,是以不知。却见众学生正拿手一横一竖的比比划划,乃恍然大悟。
陋笔因道:“树乃一物,你这“横”却是什么东东?”
有章一听,心道:“大事不好,咱还以为是横竖的竖呢!”
有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扬声道:
“先生出的是原中之树,学生对的是树下之坟。
者,也;
者,也。”
陋笔心中暗赞,又出句道:
“析树,”
有章歪头想了一下,答曰:
“扇坟。”
“人析树,”
“妇扇坟。”
“三人析树,”
“寡妇扇坟。”
“笑三人析树,”
“闻寡妇扇坟。”
“昔笑三人析树,”
“今闻寡妇扇坟。”
“昔笑三人析树,树枯而死;”
“今闻寡妇扇坟,坟燥以干。”

陋笔点头一笑,复顾众学生而言:
“今日为师出一个对题,各位尽心而作。谁作得好的,本师以后再不打他手掌心。”
说毕以目视有章,有章解之,微微而笑。
陋笔道:
“今日的题目是:《生活》。”
众学生或有不解者,举手问师,陋笔一一作答。
少顷收卷,陋笔默默审之。忽勃然大怒,以尺指有章,厉声道:
“胡有章,你交的何卷?你的手可是铁生的么?”
有章颤颤然而起,小声回复曰:
“先生,学生有交卷啊!”
“你这卷上一字皆无,莫非是天书不成?”
众学生哄堂大笑,转见陋笔先生环眼鼓睛,又嘎然而止。
“胡有章,这个卷你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休怪为师不客气!”
有章啜啜然,众学生又笑。
只见有章忽然抬头高声道:
“学生这上联是:“莫须有”,昔秦桧杀岳飞时之语,莫须有,故学生不写;下联是:“不可说”,昔子云如之何?如之何?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故学生不言。”
陋笔闻言,边踱边吟:
“生活:
莫须有,
不可说
……“
摇头叹息而出。
众学生见有章躲过一劫,纷纷相赞。
却听有章大声喊道:
“是谁偷走我的笔?”
作者: 成惜惜    时间: 2013-10-24 03:20
哈哈哈哈
作者: 荆楚男人    时间: 2013-10-24 04:03
三人析树: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紫荆树》载: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 真 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
作者: 荆楚男人    时间: 2013-10-24 04:14
寡妇扇坟:
《警世通言》里《庄子扇坟》的故事。
庄子是一位有道法的高 人。一天他闲游山下,看见一个女子在一座新坟前啼哭,并边哭边用扇子扇坟。
庄子感到非常奇怪便上前问到:“娘子,如此伤心啼哭,坟内所葬何人,为何你还举扇扇坟?”
那女子道:“坟中乃是我前夫,先夫在世,与我恩爱异常,死不能舍。先夫临终时有言,只要坟墓的土干了,就准许我再改嫁他人,可是新坟难干,我才举扇扇之,以加速坟干。固而持扇扇坟。”
庄子闻言,为之语塞,感叹夫妻恩爱,也是明日黄花。于是便叫那女人将扇子给他,口中念念有词行起道法,举起手里的扇子照坟连扇数下,瞬间水气速尽,其坟顿干。
那女人大喜,遂将纨扇送与庄子,权相为谢便扬长而去。
庄子回到家中,看着纨 扇叹出四句:
“不是冤家不聚头,
冤家相聚几时休?
早知死后无情义,
索把生前恩爱勾。”
庄子的妻子田氏闻得庄子嗟叹之语,上前相问:“官人为何事嗟叹?此扇从何而来?”
庄子便将女人扇坟的前因后果之事向妻子叙述了一遍。
田氏听罢,忽发愤然之色,骂道:“ 如此薄情之女,世上少有!”
庄子连忙说:“难说,难说,你千万不能这么说,假如我不幸而死,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龄,也不见得挺过三年五载?”
田氏赶紧表示决心:“有志女子,胜如男子,莫说三年五载,就是一世我也不会改嫁。” 随即从庄子的手中抢过纨扇,扯得粉碎。
过了几日,庄子忽得重 病。庄子说道:“我病势如此,永别在即。只可惜前几日你将纨扇扯碎了,若留得此扇,好拿它去扇坟!”
田氏悲泣不止:“官人休要多心,妻明心迹,从一而终,誓无二志。”
庄子含泪道:“足见娘子志高,我死也瞑目了。只是死后请把棺材停在后院宅中,不要埋葬。” 说完便呜呼哀哉。
开头几天,田氏穿着素服,日夜啼哭。不料到了第七天头上,忽有一少年秀士,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俊俏无双,风流倜傥,自称是庄子的学生,前来吊孝。田氏见后,春心绎动,不几天便与这少年是眉来眼去,那情火便不能自主了。
田氏早已是心猿意马, 按捺不住,顾不得廉耻,将其少年招婿成婚。
正待花烛洞房燕耳,新郎顿叫心疼难忍,寸步不移,昏倒于地。田氏惊问:“如何是好?”
新郎说:“我这是旧病复发,无药可治,只有一物,用之立效。”
田氏急问:“所用何物?”
新郎说:“ 生人脑髓,热酒吞之,其痛立止。”
可恨田氏便右手提斧,左手携灯,往后屋走去。咬牙举斧,向庄子的棺材劈去。一连数斧,棺材便要劈开了。
田氏正在吁气喘息,忽见庄子从棺内叹口气,推开棺盖,挺身坐起。吓得田氏心跳腿软,斧头落地。
顿了顿神,她还想巧言掩饰,撒娇地说:“奴家自你死后,日夕思念,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有还魂之事,故用斧头开棺,望你复活。”
庄子哈哈大笑,挖苦说:“多谢娘子厚意!夫妻百年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甫得棺盖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接着又叹到:“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田氏见事已败露,又看看书生也不见了,方醒这是庄子的道法所变,羞惭满面,自觉无颜再见人,便解腰间绣带,悬梁自尽。
庄子倚棺作歌:
生前个 个说恩深,
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歌罢,取火,屋宇俱 焚,连棺木皆化为灰烬。只有《道德经》、《南华经》不毁,山中有人捡取,传流至今。
从此,庄子遨游四方,终身不娶。
这段故事,后人改编为 《庄子试妻》及《大劈棺》等剧。
作者: 陋笔    时间: 2013-10-24 08:46
“树(竖)!”“坟(横)。”,呵呵......胡兄這調侃陋筆的分明就是一擊即中,
方言,諧音,正是陋筆最弱一環,此筆若可作有章之師,必是忽悠無疑.呵呵......
這個交白卷也是一絕,很玄哩!

也多謝荊楚男人貼上的典故出處,陋筆又有收獲.
看罷此文,忽覺胡兄各方面的功力深不可測!
作者: 小钓鱼    时间: 2013-10-24 21:08
陋笔老哥可在故事版里去搜看忽悠章的其他旧文,自是与众不同。
作者: 小钓鱼    时间: 2013-10-24 21:09
一个故事却有这样多的典故,竟也信手拈来,忽悠不好忽悠也
作者: 陋笔    时间: 2013-10-24 23:31
小钓鱼 发表于 2013-10-24 21:08
陋笔老哥可在故事版里去搜看忽悠章的其他旧文,自是与众不同。

好意不懷調侃筆
居心叵測忽悠章


一口氣看完十頁(忽悠章外傳),果真忽悠得緊.正!
再看看陋筆的,把主角都忽悠成傻子了,有點不厚道,呵呵..........

作者: 康奶馨    时间: 2013-10-25 09:46
欣赏胡老师好故事!结尾那一问石破天惊。
作者: 月光雨    时间: 2013-10-25 21:01
胡老师高才,文章信手捻来,妙趣横生。
作者: 月光雨    时间: 2013-10-25 21:02
呵呵!看来我这个故事版版主该让贤了。:$
作者: 雨迷杏眼    时间: 2013-10-25 21:26
结尾令人绝倒,笑崩了。
作者: 我是疯子    时间: 2013-10-26 19:43
妙、。
作者: 月光雨    时间: 2013-10-27 20:29
胡有章  那哪儿行啊?月光雨老师的文笔不是一般的好~前段时间我虽然上线比较少~但有关注你的作品~很欣赏~  发表于 2013-10-26 07:22 删除
惭愧!俺的故事属于难产型的,一般很少有动笔写故事的激情,做版主真有点鸭子上架。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3-10-28 21:36
看两大高手过招,尤其过瘾!献茶献茶~~~

作者: 瘸老道    时间: 2013-10-28 21:52
“是谁偷走我的笔?”好!

前面反复铺垫,妙联不断,最后一句结尾,妙绝啦!
作者: 风过梅园    时间: 2013-10-29 20:09
呀,胡果然开了一帖对台戏啊!!!:lol
作者: 月光雨    时间: 2013-10-30 11:5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胡有章 看来俺得调侃一下美女老师~说不定就调动出你的积极性了~_~ 发表于 2013-10-28 05:59 删除
俺坐等忽悠,看看俺的故事能不能被胡老师忽悠出来

作者: 罗何枫    时间: 2013-12-17 22:17
向元老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