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钱思语作业本 [打印本页]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5 13:18
标题: 钱思语作业本
钱思语作业本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01
本帖最后由 钱思语 于 2013-12-12 12:40 编辑

小1班第一讲对联初窥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099

第一讲讲义补充部分
一、对联文体
对联的文体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观点:
1,小道说
庄俞,《应用联语粹编序》。
2,附庸说
梁启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儿》。
3,诗余说
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
4,小品说
陈方庸,《楹联新话》。
5,游戏说
文怀沙,出处不详。
6,骈体文说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
7,俗文学说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8,变体诗说
张伯驹,《素月楼联话》。
9,综合性文体说
李澄宇,《未晚楼联话》。
10,独立文体说
曲莹生,《宋代楹联辑要》。
我个人倾向于最后一种。

二、律联和散联的发展
两者并无明显的界限,只是相对区分。从对联的发展史看,也不可能有具体的时间点,可以作出判定。
一般来说,元朝之前的对联更多是律联,受诗词曲影响较大。而元代以降,则是散联的天下。
明朝科举改革,以八股取士,士大夫非八股文无以进身,巧于应对形式,引入对偶排比,全靠平时笔下对仗工夫。这种对仗的学习大多从对句启蒙开始。因而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句、撰联的兴趣和技巧的提高,并使对联逐渐从近体诗的格律中突破出来,使之臻于成熟。
明代的对句启蒙教材有崔铣《声律启蒙》、司守谦《训蒙骈句》等;
联集类著作有林兆恩《联句》、杨慎《郡书丽句》等。
经过明代的繁荣期,清代的对联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了最重要的文体。长联的兴起和优秀作品大量涌现,使得散联越来越多,占据优势地位。而清联无论是内容形式、作家作品都达到了鼎盛,最终取得了堪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比肩的文学地位。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05
唐诗三百首
http://www.diyifanwen.com/sicijianshang/tangshisanbaishou/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19
本帖最后由 钱思语 于 2013-12-9 19:55 编辑

课外学习
1、唐诗三百首赏析
http://www.diyifanwen.com/sicijianshang/tangshisanbaishou/
2、宋代诗词鉴赏
http://www.diyifanwen.com/sicijianshang/songdai/index.htm

3、网络出对句优秀作品赏析760副(珍藏版)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781

4、清联三百幅赏析http://www.liuyuanw.com/thread-200-1-1.html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23
任杰每日一联推荐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extra=page%3D1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24
第001号作品
据《世说新语·排调》记载: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即张华)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此逸事《晋书》亦载。
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别称“云间”;荀隐,字鸣鹤,是颍川人,地近京都洛阳,故称来自“日下”。
两人合作的这副对联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嵌入了双方的籍贯与名字,且含“云天之间鹿是龙,化日之下寻鸣鹤”的寓意,让人赞叹不已。这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人名联。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6 23:27
第002号作品
唐代的楹联不多,只有几十副,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这里推荐一副江夏王李宗道的: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载于《灵泉志》。现存的清抄孤本《灵泉志》,是在江夏灵泉寺考古中发现,目前收藏于湖北省图书馆。
此联对仗工整,在连绵词和当句的运用上,也可圈可点,显示了对联创作的成熟。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9 11:19
第003号作品
酒令是一种古代常见的饮酒助兴游戏。其轮流所说的诗词、语句,有的不要求对仗,有的要求对仗。要求对仗者,事实上就构成了一副对联。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的一个唐人酒令:
[令]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答]李耳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这个酒令“令”重“马”字,“答”重“李”字,位置相应,同后来的重言联手法相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窥出对联的一些端倪。
注:对联允许部分虚词在上下比重复。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9 19:21
对联的上下比不得重字,这是一般性规定,有两种情况允许例外:

一是部分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是骈体文影响在对联中的残留。
例如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胡叔心、陈公甫和王阳明,皆明代理学家。大成,文章精华。西河氏,春秋时子夏,孔子弟子。太史公,汉司马迁。文中子,隋人王通谥号,著《中说》十篇,亦称《文中子》。三人皆河津人,且以文学著称。
这副对联就重复了“于“、“之”二字。
又如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题天王府外城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二是换位格,又称异位互重。
例如流传甚广的一副对联: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它对你,你对它,换位成对。
又如我应对网友的一个例子:
出句:煮酒花间春入味;
对句:咏春月下酒成诗。
酒和春,春和酒,也是异位互重。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9 19:24
第004号作品
据《五代史补》载:
僧契盈,闽中人,通内外学,性尤敏速。广顺初,游戏钱塘,一旦陪吴越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王喜曰:“吴越国地去京师三千里余,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契盈对曰:“可谓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时人谓之佳对。
碧波亭,在杭州,今已不存。
此联一写空间,一写时间,且一条水为静,两度潮为动。可见当时对联锤炼之精。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10 09:15
第005号作品
据《宋代楹联辑要》,北宋著名学者张载曾自题一联云: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早起晚睡,勤于读书,颇受后人称道,也借此与大家共勉。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11 14:21
本帖最后由 钱思语 于 2013-12-19 13:12 编辑

第006号作品
寇准题湛江楞严寺联
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
岩山寂寞,僧归门向月中敲。
这一首写得平淡闲适,上联水下联山,极言环境之静雅。下结又让人联想到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意象,回味无穷。

第007号作品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这是苏轼题广东佛山市真武庙的一副对联。真武是道教信奉的神,传说为龟蛇合体,后世为人形塑像,披发仗剑,足踏龟蛇。苏轼极赞真武的雄武威猛。

第008号作品
朱熹曾在草堂书院(今江西玉山县境内)讲学,草堂旁有酒舍,这位大学者为之题联:
泉飞白石堪为酒;
灶傍青山不买柴。
该联不仅刻画了酒舍的独特风味,而且寄寓了朱子淡泊娴静的情趣。第012号作品
明代楹联大家解缙,曾经为一个徒有虚名的秀才画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联借物设喻,寓讽刺于描写之中,含义深刻,形象生动。在延安整风期间,主席曾经引用过这副对联,见于《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009号作品
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宋皇室后裔赵孟頫偶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为其拟春联,因题曰: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春联的内容与酒楼映衬,既赞宾客,又扬主人,乃大喜,以紫金壶奉酬。

第010号作品
明初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地再现了景点的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用了苏轼的诗句。该联是楹联史上较早运用叠字修辞手法的作品,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第011号作品
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东阳题曲阜衍圣公府大门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偕天不老,文章礼乐圣人家。
孔子后代世袭衍圣公爵位,受朝廷殊遇,与皇家一同兴旺,所以称“与国咸休,安富尊荣”。
清代明星学者纪昀(即纪晓岚)在书写时作了一点改动: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而且“富”字少了上面一点,寓意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也颇具特色。

012号作品
明代楹联大家解缙,曾经为一个徒有虚名的秀才画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联借物设喻,寓讽刺于描写之中,含义深刻,形象生动。在延安整风期间,主席曾经引用过这副对联,见于《改造我们的学习》。






*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19 13:12
第013号作品
明代杨慎撰昆明华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此联描绘滇池西山美景,用秀美清丽且色彩鲜明的词语,摹写山寺的环境情调,诵之便觉一种静气荡漾,上下联俨如两幅工笔山水画。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22 16:59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略加思索对出: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听后大喜,忙解下腰中金腰带送给了张居正,并说:此生日后定超过我。不出顾璘所料,后来,张居正成了很有影响的政治家。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22 17:00

第014号作品
明代风流才子徐渭(即徐文长)曾为西湖的江湖汇观亭题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该亭后入选西湖新十景。联语再现了“吴山天风”的意境,登阁远眺,左湖(西湖)右江(钱塘江),杭城美景尽收眼底。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25 08:54
第015号作品
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为杭州西湖冷泉亭撰书一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峰即不远处的飞来峰。全以疑问句组成,可谓别出心裁。另据史料记载,此联故事甚多。
清同治七年九月,大学者俞樾偕夫人往游灵隐,于冷泉亭小坐,看到了这副颇具意趣的名联。俞夫人认为问语甚俊,请俞樾作答语。俞樾略一思索,答曰: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俞夫人的点评是不如竟道: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隔日,俞樾次女绣孙回娘家探望父母,俞樾即以此事相告,并命其也作一答联。绣孙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笑道: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这“泉自禹时冷起”俞樾倒也懂得,说的不就是大禹治水嘛,但“峰从项处飞来”,却应作何解释呢?
面对俞樾的百思不解,绣孙不慌不忙地说:
如果不是项羽将山拔起,又哪会飞来这里呢?
原来她暗用了项羽垓下兵败时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典故。这一回答令俞樾忍俊不禁。
俞樾还有记载,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时,也曾就董其昌的设问联撰一答联: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俞樾称他“为山灵作答语亦妙”。
有一位叫金安清的按察使也撰有一联:
泉水淡无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不意董其昌的随便一问,竟招来如此多的答案,可谓是联坛佳话了。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25 08:55

第016号作品
素有大明良相之称的叶向高,曾为北京福州会馆后的义园题联:
寄语往来人,莫为功名抛骨肉;
伤心丘垄地,得归桑梓即蓬莱。
义园就是坟地。生老病死,皆为大事,怎样生,死何处,联语对世人颇有警示作用。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3-12-31 17:30
【任杰按】
本讲主要涉及对联的特征、术语和分类。
以网络上的资料为底稿,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加工,请不要外传,谢谢!

一、文体特征

对联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这是由中国方块字所具有的形、音、义的特点决定的,外国的拼音文字则无法做到。对联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是对立统一的形象体现。对联言简意赅、概括力强、艺术性美,因而应用非常广泛。对联既是作家文学,又是民间文学;既是应用文学,又是纯文学,还可以是语言文字游戏。它的格调也很复杂,既有诗的意境,又有词的句式,还有曲的灵活,更有赋的铺陈,可谓是兼众家之长了。

二、常用术语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除此之外,对联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对子、对句、对语、联语、联句、联对、联文、联话、楹语、楹帖、桃符等。
至于一些不常见的别称,如联偶、楹句、两行诗等,也需知晓。
以上称谓或别称,都在古今的对联著作中出现过,不同的语言环境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说法。

在对联的创作和理论阐述中,经常会用到以下术语:
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也叫上比、对公。上联一般以仄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右侧。
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又叫下比,对母。下联一般以平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左侧。
言:即指“字”,以单边计算字数时称言。每边5字者称五言,每边7字者称7言,依此类推。一般短联、中联以单边字数计算,但长联不以单边字数计算,而以总字数计算,不称“言”,而称“字”。如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不称90言长联,而称180字长联。
句脚:上、下联中每一分句的结尾字为句脚。
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字称联尾。无须断句的短联,其联尾即句脚。
出句:别人先出的半联,可能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
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自己或别人所出上联的句子。
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对联中指语音、语义的停顿规律。分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前者是两个字为一节奏,后者按实际词语的节奏,因汉语两音节词语占多数,故二者大部分时候是重合的。
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
领字: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对联领字是词曲领字的发展,其平仄要求一般不严。可分为一字领、二字领和三字领。

无情对:依靠巧妙构思,使字面对仗工稳而意义绝不相关的对联。内容上越不相干,越是佳构,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等。
集字:从他人碑帖中选字而合成的对联。
集句:集诗文原句而合成的对联。
摘句:把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直接提取作为对联。
联墨:古今对联的书法真迹,既是对联作品,又是书法作品。
联话:与诗话、词话相仿佛的一种文体。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所创,以《楹联丛话》为代表。这种作品,可记实,可摘引,可评论,可辨正,长短不拘,详略不定,数量不限,灵活自由,保存史料丰富,是研究对联的重要资料。
联律:即对联的格律,包括句式、结构、节奏、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规范,这是近几十年来的新提法。

三、对联分类

对联的分类是对联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一)对联分类传统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将楹联分为十大类: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这种分法侧重于内容和用途,也是当时对联创作实际的反映。
民国初年胡君复所编《古今联语汇选》,是明、清、民国三个时期规模最大的对联作品集,当代联家常江教授对此书进行了校勘和重新编排。重编的分类目录是:名胜、园林、祠庙、刹宇、庆贺、哀挽、廨宇、学校、会馆、戏台、杂题、投赠、谐谑、杂缀、谚语、诗钟、集句、集字共十八类。

(二)当代对联分类

近二十多年来,对联工作者对传世的对联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工作,对对联的分类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思路逐趋明晰。
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1991年版)将对联分为九类:名胜、题赠(格言)、喜庆、哀挽、谐讽(巧妙)、文学艺术、行业、集句、海外。
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2000年版)将所收联作分为道德人伦、警世格言,岁次纪年、婚寿贺赠、缅怀悼挽、书院学堂、政务衙署、名胜园林、厅堂居寝、姓氏联珠、岁齿衔华、春联撷英、时令佳节、行业商肆、艺海拾联、集字集句、碑帖串骊、诗词裁锦、地理联话、基督圣教、谚语趣话、海外联萃、名家题赠、联苑故实、征联求偶共计25大类。
1995年公布的《中国对联集成》编纂方案中,要求把所收对联资料分成以下14个类:山水类、园林类、古建类、宗教类、居室类、行业类、题赠类、喜庆类、哀挽类、巧妙类、文艺类、集名类、故事类、杂题类。

把当代的各种联书及相关理论性书籍的说法归纳起来,对联的分类方法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1,按对联字数的多寡分,分为短联、中联、长联和超长联。但以多少字为标准,多少字为短,多少字为长,长短的界定标准不一,尚未形成共识。
2,按文辞性质分为诗句型、词句型、文句型、口语型、混合型等。
3,按表达功能分为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勉志联、论理联、讽刺联等。
4,按创作方式分为撰联、仿联、改联、集联、征联等。
5,按针对性分为通用联和专用联。
6,按写作方法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无情对等。
7,按联的数量分为单联、双联、三柱联、套联等。
8,按应用范围分为胜迹联、节日联、婚联、寿联、挽联、题赠联、行业联、庆贺联、广告联、游戏联等。
9,按对联的立意分为祷祝、颂扬、矜饰、品评、警儆、通悟、戏乐、愤嫉、恬适、遣怀、迎送、装点、讥刺、自白、遣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副对联可分入多种类别中且都存在其合理性。如杭州西湖观海亭联:
楼观沧海月;
门对浙江潮。
按用途分,是名胜联;按字数分,是短联;按语言特点分,是文言联;按表现功能分,是写景联;按写作方法分,是正对;按创作方式分,又是集引联。

(二)尝试构建对联分类新体系

以往的分类方法,一方面多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缺陷,同时所分类别多为从传世联语中归纳而出,缺乏一个统领的主线。鉴于这种情况,有专家提出应该从对联体裁属性多元化的特点出发,从宏观上来把握对联的分类。
根据对联文学性、实用性和谐巧性的多元属性,我们首先把对联从宏观上分为文学大类、实用大类和谐巧大类。

在文学大类中,根据文学的普遍特性,其下分成说理类、写景类和抒情类。
说理类包括:励志联、修身联、处世联、治学联、惜时联、勤政联、治家联、交友联。
写景类包括:山水联、园林联。
抒情类包括:自题联、赠人联、杂题联。

在实用大类中,根据具体的实用领域,其下分为时令类、行业类、庆吊类、建筑类和宗教类。
时令类包括:春联、节令联。
行业类包括:文化联、教育联、公共事业联、商业联、服务业联、工矿企业联和农业联。
庆吊类包括:婚庆联、寿诞联、挽联。
建筑类包括:衙署联、书院联、会馆联、戏台联、陵墓联、故居(纪念馆)联、居室联。
宗教类包括:佛教联、道教联、基督教联、伊斯兰教联、民间人物祭祀联。

在谐巧大类中,收录以谐趣和技巧为主要特征的联语,讽刺本是文学的功能,但讽刺联大多依靠文字上的技巧或戏谑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目的,所以也归入此编中。再分为谐趣类、巧妙类、集联类和诗钟类。
谐趣类包括:讽剌联、滑稽联、无情对。
巧妙类中以“字义”、“字形”和“字音”分别统领各种文字技巧联语。
集联类”括:集字联、集诗句联、集词句联、集文句联、集俗语联、杂集联。
诗钟类包括:嵌字格、分咏格。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相信对联的分类体系会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完善。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4-1-2 08:20
关于对联上下联的意联小知识:
要想对出好句,而不是只为了一时的娱乐,就不能只看到其中的部分词句,仓促应对,应该对整个出句加以足够的分析,揣摩出句要表达的主题,
然后认真遣词造句,努力使对句和出句能构成一个整体。 对联从内容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对应方式达到整体统一。 下面的这些内容比较重要,大
家可以仔细分析下:
    (一)上下联内容的正向关联--正对 ,上下联的具体内容相同或者相似,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这叫“正对”  
       例:  
     登楼看月胸襟阔,  
     把酒临风感慨多。  
    (二)上下联内容的反向关联--反对 ,通过一正一反(常使用反义词)的描写或说理,表达同一个主题。 注意:这里说的是上下联要表
达同一主题 。
        例:  
      多言即少味,  
      无欲斯有为。  
     (三)上下联内容的连续性关联--串对 , 串对也叫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
              例: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根据正对、反对和串对的特点,大致可以这样来分析出句:如果出句已经具有完整的意义,对句就考虑从另一个侧面去写;如果出句含有
表达正面意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对句就使用反义词从反面去写(反之亦然);如果出句只说了一半,对句就需要顺着出句的思路写完另一半。   
    如果是自己创作成联,则需要练习使用各种关联方法。

作者: 钱思语    时间: 2014-1-4 00:11
第017号作品
山海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汉唐以来,称长安、洛阳为两京。此指关外的沈阳和关内的北京。“两京锁钥”言明山海关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性,突出其扼守门户的特殊地位,由此得出“无双地”的评价,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下联“万”、“长”、“第一”,层层递进,凸显了山海关特有的气势和神韵,表达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誉之情。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