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把脉文字的爱心使者(罗琦)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台一支梅    时间: 2013-12-7 13:41
标题: 把脉文字的爱心使者(罗琦)
把脉文字的爱心使者
   ——走进何俊良《文字的使命与力量》
   罗  琦
   一部集邵东本土古今对联、诗词曲、新诗、散文、小说五大类优秀作品,分别进行评论的力作——《文字的使命与力量》出版了!这绝对不仅仅是作者何俊良个人的喜事,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文朋诗友的喜事,也应该是邵东文艺界、教育界、义工联、宣传部门的的喜事,也是全县人民的喜事。
   作为邵东文学圈子里的一员,我有义务也有责任用自己的文字做点积极的宣传和推介。尽管已经有众多文艺界的专家学者相继拿起了笔,并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评论文章,也尽管我深感自己由于文笔的笨拙写不出令人叹服的文字。但我愿意把我用心凝成的文字赶进俊良兄的心灵深处,然后静静地听其倾诉,与之脉动。而不是纯粹地就表象去评论他的文章,为其大唱赞歌。
   我一直在琢磨:何俊良,为什么能够在艰难的谋生之余坚持七年,并诺言继续坚持下去,为邵东古今优秀诗人作家鼓与呼?通过认真地与《文字的使命与力量》中的所有文字进行对话和交流,并联想和俊良兄平时交往的点点滴滴,我终于顿悟——
   因为他是一个有着大爱情怀的文化义工!因为他是一个把脉文字的爱心使者!
   医生把脉,除了要有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要借助医学仪器这种手段,为患者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而文学评论,同样首先要求评论人要具备文学者的一般文学素养,还要借助文字这个载体来表达自己对鉴赏作品的感受和感想,这是医生把脉和文学评论的相似之处。形象地说:写文学评论就是为文字把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医生专门给患者找“茬”;后者不仅仅只是评论人为作品找“茬”。
   文学评论的主旋律固然是弘扬和赞美,这是因为文学的本质就是审美,美好的东西都是催人奋发积极向上的。但文学评论如果都是赞歌一片,举国同声,那绝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缺少建设性的批评和善意的提醒,也就失去了评论对作者的指导意义,失去了评论对文艺的导向作用。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种社会病态,也是没有忧患意识、缺失民族精神的表现。
   《文字的使命与力量》这部书,就是既弘扬主旋律,又敢于批评的集子。其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从正面去给予评价的,但也有很多带有批评性的文字。如“大媒体的不当作为将成部分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抵制、漠视联律普及人群的挡箭牌” (《联律普及应向高层鼓与呼》),批评的矛头直指文化高层,可谓“胆子不小”。用“与其感叹世道之不公、人心之险恶,不如先善其身,友爱待人,以此共勉”(《山水拈来写性灵》)这样委婉的语气以劝诫作者,直是苦口婆心。还有像“但我相信随着学识的增长,龙君的诗歌天赋必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浩荡波澜动远空》),“尽管他的诗艺尚未臻化境,表现手法还有待丰富,文字的张力还有待锤炼,意境的开拓还有必要深化”(《澎湃激情亟盼文字的张力》)等等,则是直截了当指出作者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予以鼓励。这些评语,虽然夹杂有批评、有建议、有期待,但中肯而委婉,没有一点教训的口吻,更没有泼妇骂街的架势,而是像汨汨流淌的泉水带着清纯的温柔滋润着作者。我相信每一位作者都能接受,并从中得到启发,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升华作品的境界。
   这些充分彰显俊良兄使用语言的艺术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所以我敢说,俊良兄是一个驭手,一个充满爱心的文字驭手。
   俊良兄还是一位爱心旗手。因为他不仅是邵东评论界目前的领军人物之一,而且还是为繁荣邵东本土文化并为之摇旗呐喊的领路人。
   据我了解,邵东写文学评论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能在各个领域都能纵横捭阖的人鲜见,写得有点名气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与天赋才情有关,与文学基本功修炼有关,也可能与写评论这项差事常常是费力不讨好有关,也可能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但俊良兄一头撞进了这条门后,却坚持了七年,并且宣誓还要继续坚持,“以助推邵东文化走向繁荣”。他这种对文学评论事业的襟怀和抱负,无畏和勇气,执着和热爱,却是源于对地域文化的挚爱,对家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担当。我不知道别人心里的感受会是怎样,但我是由衷地崇敬。
   去过他家的人都难以忘记,那就是他的租居屋除了能容身的地方,就是拿来容书。除了书架上上下下堆满的书,电机边、饭桌上、窗台沿、床庵里……,都有书的踪影,真是无处不书香啊!书,在他的心里,是和妻子儿女同等重要的。也正因为他的嗜书如命和藏书之丰,加上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所以他积淀的文化底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俊良兄就是这样一位智者!他不是那种扎进书堆自得其乐的酸儒,而是能够自觉运用知识升华人生境界的忧患者。
   书中后记讲述了他曾为某老乡“本店绝无邵东货”的招牌愤然题联的故事。为什么很多人熟视无睹的一句广告语,而俊良兄的反应却是那么激烈呢?那不正是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因此担心更多的人“嫌娘丑”而迸发出来的忧患情怀么?他因此做起了正面宣传邵东之梦,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做出了斐然的成绩。 
   俊良兄这个满怀悲悯之心的忧患者,不仅仅是忧己忧乡,还忧国忧民。
   他在评论湖南《家庭导报》刊载的图片新闻展示中的一幅不合律对联时说:“令人啼笑皆非”、“实是对‘联’的亵渎”(《联律普及应向高层鼓与呼》)。这些充满悲悯的评语,不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一种忧患情怀么?
   俊良兄还在《文字的使命与力量》后记中这样写道:“要在本土青少年中发现好苗子,做下一代精英培训”,究其实就是源于邵东文化精英亟待涌现的忧患意识啊!
   他在评介张亦斌《枕上读史》的结尾感叹道:“这部书或有‘诲淫诲盗’之嫌。张氏本意自然是揭露历史与现实的丑恶,但恐怕会有不少‘常走夜路’的官场的职场的‘上进心’特强的人,要撇开其抑恶扬善的初衷,而偏要当做一部‘进身’的教科书来顶礼膜拜,那就真叫人扼腕长叹了!”(《点燃一盏独立思考的灯》),这种忧国忧民情怀自然地流露,不正是对他这个忧患者最好的佐证么?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俊良兄无论是在义工联,还是纯文学团体,他的博爱情怀、人文气质、道德风范,都是有口皆碑。他拒绝报酬,坚持义务推介邵东诗人作家,就是要保持评论的纯洁性。
   康德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一个家徒四壁唯有书的农民,一个无权无势但有爱的文艺工作者,一个虽有大抱负却只有小舞台的普通公民,他能扭转乾坤让水倒流么?他能做的就只剩下这些“小事”了!而正是因为他这种对民众悲悯情怀的“点滴小事”和心中的“道德律”,让大家产生了“惊奇和敬畏”!
   其实,忧患并不等同于忧怨。忧怨是一个人牢骚的发泄,是对生活态度消极行为的表现,是小情怀的一个缩影。而忧患则不同,它是一个人精神境界提升后而生发出来的对大自然的悲悯情怀体现,其本质是积极健康的,是大智慧的一种体现。
   文字的驭手,文艺的旗手,文化的忧患者,定格俊良兄在邵东文苑的爱心使者位置和形象,也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拼图。他的人生因此摇曳多姿更加靓丽!

  【作者简介】罗琦,邵东灵官殿人。邵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理事、邵东县诗词协会、楹联家协会理事。

作者: 中乡小小罗    时间: 2013-12-12 20:01
支持!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