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学堂初19班第四讲:实用对联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5 23:24
标题: 对联学堂初19班第四讲:实用对联

讲义内容实用对联:春联、题赠联、喜联、节日联、挽联
讲义作者:清茗浅醉

春联
   春联是楹联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范围最为普及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重点有三:一是在形式上要遵循一般的楹联写作规则;二是在内容上要紧扣一个“春”字,要有春意,有春景,有春情,有春感,有辞旧迎新的祝愿和节日欢乐气氛。三是春联的字数不宜过多,以短小精练为好。创作时要注意:
   首先,春联要突出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居民住户还是单位贴春联,都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有的是从祖国的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着眼的。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等。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有的春联是表达了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如,“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种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其次,春联最好体现出个性。
   既然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的特点。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这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这种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更突出了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敬业精神。当然,那些从国家的宏观出发,赞颂国家繁荣昌盛,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予以热情讴歌的春联,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都可以贴,这是毫无疑问的。
   另外,不要将春联贴串行。
   以下是一些有特点的春联: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这是清代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写的一副春联,活脱脱地勾画出了一副太老爷的心理和神态。
   粗衣淡饭好烟茶,这个福老子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这是清代林则徐的父亲写的副春联,这位老太爷的心理神态和曾国藩的父亲比起来,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即成地上神仙。
   这也是清代另一位大官僚李鸿章写的一副春联,这时他虽然人退休了,但还是官腔十足。
   频年迁播异乡,最难忘三晋云山,六朝城郭;
   今日欢欣佳节,且来看淡江春水,横海楼船。
   这是大军阀阎锡山逃避台湾后写的一副春联,自感丧家之犬的无奈,对当年统治大陆时的思恋。而赴台的文人、《联海》主编陈应性(祖籍湖南茶陵),在春联中却是另一番情调,大有离乡背井英雄末路之感:
   元旦又来临,惆怅天涯思故国;
   新春何所乐,栖迟海角老英雄。
   纵观千百年来,人们写春联、贴门对,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是,有没有与此相反内容的奇特春联呢?有。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就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曰: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另一副贴在自己卧室的门上,曰: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有位开药铺的老中医,每年也在自己的药铺大门上贴出一副同样奇特的春联,曰:
   只要世间人莫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
   这两位老中医,在除旧送新之际,不求自己的富贵康宁,却一反常情俗态,尽说自家的丧气话,虔诚地去祝愿别人的“常健”和“莫病”。
   从前,福建侯官地方,有位穷屠户,人称“徐五”。某年正月初一,打开大门便贴出了这样一副春联,曰:
   放过屠刀,鼠因粮绝潜踪去;
   打开门户,犬为家贫放胆眠。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吴鳌,能诗擅对。有—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自家的柴门上,曰:
   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亦由我;
   几片萝卜度岁,菜是他,饭也是他。
   联中的“他”,指萝卜,现在应写作“它”。这两位手艺人的春联也算奇特,他们或托物寄情,或直抒胸臆,贫困凄苦之状,读之令人酸鼻。
   清末民初,安徽枞阳有位名叫陈淡然的秀才,刚直不阿,一生潦倒。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下面一副春联,贴在自己的书斋门上。曰: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
   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此联寓严肃于诙谐之中,寄悲愤于幽默之内,构思奇特,泼辣大胆,曾在当地广为传诵。

题赠联
   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题赠联属于社会交往的范畴,人们的所思、所遇、所感,于是或题或赠,化之为联。寥寥数语胜长歌。
   题赠联在内容上多属自勉、共勉、治学、警世、言志等方面。
   梁章钜自题草堂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全联采用非对联格律所必需的押韵方式,有几分自谦,又有几分自嘲,颇具佳趣。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这是一副咏炭联,写得极为形象,很像一副谜语联。上联写炭在未烧之前风骨犹存的气节。下联笔锋一转,写炭燃烧后形骸殆尽的残状,富有哲理,让人回味。
   题赠联既包括题联,也包括赠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本是清金石学家何瓦琴赠友联,后鲁迅书赠瞿秋白,借以表达两人之间的友谊,也说明真正的好联,是千古传唱,成为流传的经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这是龚自珍赠魏源联,巧用叠字,上联是熟语,并无惊人之笔;下联出彩,从“万”的时空悠然回到“一”上,便有了气崩云之感。
   有近代联圣之称的方地山,一生赠人之联无数,名画家张大千作韩国之行,方地山赠联:
   八大到今真不死
   半千而后又何人?
   八大,即八大山人朱耷,明目清初著名书画家,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他的作品以象征手法书写心意,画鱼、鸟、鸭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半千,明目清初著名书画家龚贤字半千,金陵八家之一,出身贫苦,性孤僻,刚正不阿。全联自然嵌入大千名字,又称颂了大千的人品,手法老到,化意精巧。
   清末王闿运赠友人王叔文一联,历来被世人称道:
   才大须知难做吏
   心虚何患不能文
   联语大胆直白,直抒胸臆,不遮不掩。或许作者体察世态颇深,或亲身经历之感悟,便道出了有才学者未必就可以做官,为官者未必就有才学的道理。肉食者鄙,自古皆然。联语似一句格言,寓意深刻。
   且弄些活泼泼绿色,染了眉头,染了心头,莫负年华余发雪;
   恰闻此清朗朗鸾声,吟成诗句,吟成联句,一扶肝胆上云阶。
   这联是联都前辈北纬42度送给绿鸾儿老师的嵌名联,联语清丽,辞笔轻灵,个人十分喜欢。虽不认识两位前辈,但自作主张的特拿来做讲义,呵呵……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此为朱元璋赠徐达联。

喜联
   喜联为贺婚嫁、祝寿、乔迁、祝捷活动等而作的对联。它的内容是祝愿性的,格调明快而热烈,有的是庄重的,有的甚至很谐趣,在此着重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婚联、乔迁联、寿联三种。
   (1)婚联:即贺婚嫁联。就是夫妇新婚之日,自家人撰写或友赠送以表示祝贺的对联。其内容大都是对新婚夫妇进行夸奖、描写白头偕老。为了表达这种祝愿,作者采用多个角度和多种手法。或用环境烘托:“东风入户;喜气盈门”,或加以赞美:“宜国宜家新妇女;能文能武好男儿”,或提倡婚姻自由:“联亲攀戚,何必门当户对;结友交朋,还须道合志同”,或表达志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肩同步康庄道;携手齐描锦绣图”。
   在旧时代,婚联还要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来撰写,分类较细,针对性较强。在一年中,有季节联,还有月份联。
   ①季节联:
   春日婚联:
   柳暗花明春正半
   珠联璧合影成双
   夏日婚联:
   红妆带绾同心结
   碧沼花开并蒂莲
   秋日婚联:
   借得花容添月色
   且将秋夜作春宵
   冬日婚联:
   皓月描来双燕影
   寒霜映出并头梅
   ②月份联:
   正月:
   春临大地迎新岁
   喜到人间贺吉期
   二月:
   凤翔鸾鸣春正丽
   莺歌燕舞日初长
   三月:
   景丽三春闺阁暖
   祥开百世花容娇
   四月:
   色香露沾蔷薇架
   富贵花开芍药栏
   五月:
   云开兰叶香风起
   火灿榴花暖意融
   六月:
   恩爱自征双美合
   风光大好一年中
   七月:
   玉镜人间传合璧
   银河天上渡双星
   八月:
   兰幕宵长香馥郁
   桂林荫满月团圆
   九月:
   酿熟黄花节逢重九
   眉分碧月样画初三
   十月:
   同心盟证三生石
   连理枝开十月花
   十一月:
   画眉笔带凌云志
   种玉人怀吟雪才
   十二月:
   金屋才高诗吟白雪
   玉台春早妆点红梅
   以上婚联,抓住季节中自然景物的特点,把夫妻比作鸾凤、琴瑟、花月、鸳鸯、珠璧、比翼鸟、连理枝等,歌颂了爱情的美好和永久。
   在我国民间,一些地方有一种风俗,大姑娘出嫁时,必须坐花轿。为了渲染气氛,花轿要披红挂彩,还要贴上对联。到时,贴于轿门左边,随姑娘出嫁,以此表示文明联姻,结下百年之好。同时,也有检验两地文人才情的意思。
   相传某地,一男家刚起轿时,天下细雨,男方父亲触景生情,拟写的轿联为:“龙走西湖刚得雨”;轿到女家时,雨停日出。女家请了一位本家秀才,根据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对出下联:“凤鸣东岭正朝阳”。此联对仗工整,寓意隽永,充分表达了这对青年男女并蒂新开、欣逢盛世的愉悦心情。
   婚联中,有一种嵌字联,很受人们欢迎。就是将新郎新娘的姓名嵌入上下联中,既显示了撰联的机巧,又突出了婚事中的主人公。例如贺民燃、文英新婚联:
   烧情眷恋
   发气豪雄
   此联将新郎民燃的名字分嵌在上联,新娘文英的名字分嵌在下联,这种将两人的名字分别嵌在上联或下联的方法,叫横嵌。还有一种叫竖嵌。例如海峰、德华结婚喜联:
   
誓山盟,姻缘美
   巅梅绽,富贵荣
   将“海峰”二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的首字;将“德华”二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的尾字。名字嵌在哪个位置,没有规定,应视内容和创作方便而定。
   拟写这种嵌字婚联特别要注意新郎或新娘的姓名,如果是怪字僻字,切莫强嵌而害义,弄巧成拙,以避免出现文理不通的笑话。
   当今,一般婚联都写得庄重,在写法上基本保持传统的格调,而有的婚联却别具一格,且风趣幽默。如某人赠给数学老师的婚联:
   自由恋爱无三角
   幸福人生有几何
   某物理老师与一数学老师结婚,有学生书赠一联:
   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吸引
   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亲
   有一位观众朋友,为两位演员结婚撰写一联:
   娘子官人,平日无非演戏剧;
   生哥莺妹,今宵真要做夫妻。
   对联从他们平日合演的《西厢记》上来立意,而且以口语拟联,别有一番情趣。
   有的婚联,用夸张的手法,写得气势恢宏。例如:
   牵天上牛,截角雕梭,织就鸾绢迎淑女;
   捉月中兔,拔毫扎笔,写成凤贴配才郎。
   婚联,同样表现出时代的特点。我军杰出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1942年率领部队开辟津浦西路淮上地区,住在怀远县龙亢集李广悦家里,巧遇李为儿子办婚事,邀请彭师长去参加婚礼,彭雪枫不仅满口答应,而且亲自为他家题写了一副婚联:
   树国树人长期抗战
   宜家宜室并蒂腾欢
   此联将宣传抗战的内容融入联中,喜庆中给人奋斗的力量。
   土改时期,有一副婚联,同样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联为: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使地上无产者皆大翻身
   对联表达了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喜悦之情。
   婚联发展到今天,人们不断赋予婚联以新的内容。尤其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像“喜看红梅多结子,笑迎绿竹早生孙”这类宣扬早婚、早育、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对联已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提倡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的对联。如:
   利国利家,是女是男生一个;
   相亲相爱,同心同德绣三春。
   对联阐述了计划生育的现实意义,提倡只生一个,不仅利国,而且利家,并祝愿新婚夫妻“同心同德”地工作,共创大业。
   男到女家,旧称“招婿入赘”,世俗对此颇有偏见,常被人轻视。现在男女平等,男到女家,也已成为平常事。下面有一副婚联反映了人们鲜明的态度:
   婿是儿,儿是婿,美中添美;
   媳是女,女是媳,亲上加亲。
   (2)寿联:即贺生日而作的对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例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松龄延岁月
   鹤寿纪春秋
   威名高北斗
   勋业寿南山
   第一联通过比喻,希望福气、福分像东海一样无涯,寿比南山还要永久。第二联以长寿的松、鹤喻人,表达了贺者深深的祝福。第三联赞颂了寿者高过北斗的威名和功业。
   旧时代,一些专用联书刊载的寿联分类很细,有从30岁到100岁的男寿、女寿专用联。下面略举数例。
   30岁男寿联: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
   恰当而立,须识文章可永龄。
   50岁男寿联:
   半百春秋凝碧汉
   十千筹算泛霞觞
   70岁女寿联:
   月满桂花延七秩
   庭留萱草茂千秋
   90岁女寿联:
   瑶池果熟三千岁
   海屋筹添九十春
   这些寿联中,常以松柏、南极(星名)、大椿比喻男寿;以蟠桃、宝婺(星名)、萱堂比喻女寿。
   从上可知,寿联一般都会融入年龄。有的直书,有的则写得较为含蓄和机巧。
   相传乾隆年间,湖南有一位百岁老人,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他车副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都是民间俗语,两名话都隐去“百”字。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碰到一位141岁高龄的老人过生日,便送了一副别具一格的对联给这位老寿星: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此联运用乘法和加法组联,别出心裁。“花甲”即满60,两个花甲,就是120岁;“三七”,即21岁,把积数相加得出的和为“141”。下联的“古稀”即70,“双”就是两倍,再加上“一”个春秋,得出与上联同样的答案。
   有的寿联,不讲年龄,却侧重于做寿者的事迹和品性。如贺某医生联:
   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技唤;
   人寿已也寿,仙桃仙李逐年栽。
   1941年11月14日,重庆各界举行了"冯玉祥60寿辰庆贺会",邓颖超送一寿联:
   写诗写文章,亦庄亦谐如口出;
   反帝反封建,不挠不屈见襟期。
   全联无一字言寿,赞颂了冯玉祥既庄重又诙谐的诗文风格和反帝反封建的顽强精神。
   寿联中有一类为自寿联,即为自己题写的寿联。如某渔翁的一副自寿联:
   水上飘流数十年,就凭这一张网,福也福,寿也寿;
   人间风雨百千次,无奈我青箬笠,去便去,来便来。
   此联活现了渔翁的志趣与性格。
   再看郑板桥60岁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此联畅快轻松,言志抒怀,充分表现了郑板桥的个性与志趣。
   (3)乔迁联:房屋落成或迁入新居,人们要用对联道喜,这类对联称为乔迁联 。
   乔迁联的内容围绕宅第展开,描写周围环境、风物。例如:
   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画里新居
   祈愿家庭吉祥。如:
   祥云捧日,天天吉利;
   瑞气盈门,处处盛昌。
   颂扬创业精神。如:
   几双勤俭手
   三栋吉祥房
   抒写美好愿望。如:
   新厦落成增秀气
   华堂安就进财源
   在用词上,这些对联常用新庭、华堂、紫气、仁风、瑞霭、画栋等吉祥词语。
   一般乔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成时要上梁,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新房建成。房子建成后,才能迁入,这是第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对联。
   上梁时的对联。如:
   立玉柱天长地久
   架金梁人寿年丰
   此联希望房屋永固、人生长寿、年成丰收,表达了在上梁之日的美好祝愿。再如:
   架金梁多谢至亲助力
   立玉柱全凭良友帮忙
   此联另辟蹊径,表达了对亲友“助力”、“帮忙”的感谢。
   新屋落成对联。如:
   华堂建就祝愿惠风和畅
   新屋落成全凭政策英明
   对联歌颂了党的政策结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乔迁时的对联,除了抒写以上内容外,有的还专门阐述了与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例如:
   择居仁里和为贵
   善与人同德有邻

节日联
   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目前,它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楹联形式。比如:
   桃李满天下
   教化遍中华(校庆联)
   万家元宵夜
   一街太平歌(元宵节联)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教师节联)
   军爱民意如山重
   民拥军情似海深(“八一”节联)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除春节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政治性节日和国际性节日有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自身的意义,所以在撰写节日联时要针对每个不同的节日特点,写出与其相关的喜庆联。请看这副元宵节联:
   灯月灿华筵,留得元宵余景,问当场谁惜千金一刻;
   笙歌沸羽曲,果然大地长春,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
   灯月灿烂,笙歌起伏,此情此景,作者突摩托车异想,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世人极易忽视的问题:“问谁惜千金一刻”,意在告诫人们时间的可贵,此点睛之笔,余味无穷。“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道出了人们对良宵的无限向往。联语意境含蓄,感情真挚,读后令人在冥冥之中倏然得以艺术的净化,以激发人们对人间良辰美景的无限依恋和追忆。
   中秋节联: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对联与诗歌同道,要写出深情,方为上乘,此联做到了这一点。同是写中秋,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由此想到“天涯共此时”的台湾同胞。一种渴望团圆、统一祖国的真挚之情跃然纸上。联句在对仗方面虽不甚工,然“不以辞害义”,可为宽对之例。
   有一副国庆节联:
   四海扬波,万朵金菊迎盛典;
   八风送爽,一天丽日耀长安。
   国庆之际,正是金菊盛开之时,作者抓住这一物象,以抒发人们喜迎国庆的喜悦心情。对工严谨、联语明丽,全联充满节日的喜庆色彩。下联“长安”意喻“长治久安”,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情祝愿。

挽联
   挽联又称哀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创作时做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为最佳。
   挽联的作法:
   第一:宜颂扬
一个人离开以后,别人追忆他的功勋德业、学问建树、处世为人是很自然的事。所以,挽联应颂扬其人。它和悼词不同,悼词篇幅长,文字多。挽联篇幅短,以简洁的方式寄托哀思。如:
   旗扬滇省,军震川疆,听叱咤一声,洗清帝制腥膻,风起云飞酬壮志;
   身寄外邦,心怀祖国,该临终遗电,试问同胞痛苦,泪枯血竭为何人?
   这是挽蔡锷联,以其一生和临终的典型事例,塑造了一个近代民主革命家和爱国者的崇高形象。
   著书以仲长统自期,炎炎菿言,骇小儒之耳目;
   革命继顾宁人而起,烈烈正气,振大汉之声威。
   这是挽章炳麟联,分别赞扬了他在著书中的学问建树,在革命中的刚烈精神。
   如果说亲友、师生、同事、上下级之间的赞扬容易理解,顺理成章的话,那么作为敌对势力间,能够客观的评价对方,则需要大气度,大胸怀。清康熙帝这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这方面才略过人。众所周知,清军入关、扫平江南后,郑成功据厦门、金门两岛抗金,甚至攻打过南京。1661年,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继续抗清,次年病逝。康熙挽之:
   四镇多贰心,两岛囤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联中,不但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且对他的抗清之举予以理解。
   第二:用哀语
   挽联与贺联题赠联不同,虽需赞颂,却宜用哀语,表达哀思和悼念。
   第三:切身份
   挽联必须切合死者的身份。挽男、挽女必须用专业语区别开。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尽可能的使用不同的职业用语;朋友,亲戚,也应有相应的词语和典故。
   小草沐栽培,念教泽无涯,久叹源流泗水远;
   高山殷向往,庸音容永隔,空怀道范岳云深。
   以小草自比,是老师为高山,哀叹自己再不能得到老师的教诲。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郑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恰似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这是康有为写给戊戌六君子的联,披肝沥胆,文字激烈。他从殷比干,宋岳飞,明方孝孺以及伍子胥的枉遭杀害,直向清室发出声讨。
   第四:重感情
   还有一种写法,没有赞颂,也没有叙述生平,只是表述作者痛苦欲绝的感情。如亲族联中,夫妻相挽: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畔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天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何香凝挽廖仲恺联,对逝者的事业不著一字,倾诉的是夫妻间感情和自己的信念:
   夫妻恩,今世不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这是一妇人的自挽联,劝慰丈夫,关怀儿女,肺腑之言,催人泪下,贤惠之德,令人起敬:
   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鸾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父随儿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既是亲娘。
   第五:叙死因
   读康有为挽戊戌六君子的联(见第三),就可以知道谭嗣同等人是被杀害。再如尹逸挽昆明一二一惨案烈士联:
   硬要当主人,要你知吾学生多么英勇;
   偏不做奴隶,看你把我民众如何屠杀。
   明白告知世人,爱国学生是被反动派屠杀,雄风常在,浩气千秋。
   祭奠悼念死者,表达哀悼、怀念的感情。写作此类对联应注意,逝者性别、职业、年龄有别,季节不同,与联作者的关系,针对性更强一些。此外,有的挽联与寿联区别不清,往往造成误解,应予以注意。挽联突出哀悼,重在表达联作者的悲情,调子低沉、肃穆、庄重。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林则徐挽关天培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中大星沉。
   ——左宗棠挽林则徐
   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
   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李鸿章挽左宗棠
   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侠魂。
   ——孙中山挽秋瑾
   簪笔侍三天,谪仙人秉节南来,似经万里夜郎,听莺小住;
   铎车驰六月,选佛地乘云西去,空望千年华表,化鹤归来。
   ——罗苏溪挽丁鹭汀

   写作专用对联,方法很多,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也有几种方式兼用的。上述例谈,只作各种专用对联写法的鉴别,创作时未必拘泥。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5-1 05:52
请大家认真学习,
5月4日布置作业。
作者: 若水之心    时间: 2014-5-1 12:25
领讲义,过五一。
作者: 残荷细雨花少年    时间: 2014-5-1 16:58
认真学习
作者: 菜桑子    时间: 2014-5-2 16:18
领讲义。老师辛苦。敬茶。
                                 
作者: 诗清话逸    时间: 2014-5-3 17: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四讲】讲义。谢谢!敬礼!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