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初级知识回顾【作者:胡有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37
标题:
对联初级知识回顾【作者:胡有章】
对联初级知识回顾
作者:胡有章
说明:
以下内容首发于
乐讯
·
柔情江湖
论坛,同时发表在
天涯楹联论坛
。由于当时涉联尚浅,个人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很多错误之处。发表在此处,是为了方便
有一定成联实践基础、但较少接触理论指导的、并有意于到对联中级班继续学习的联友
。
请各位师友不吝指正,谢谢!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39
对联初级知识讲座
第一节:字数相等
传说袁世凯死翘翘的时候,民间有位老学究,给袁世凯题了一幅“挽联”:
中华民国万岁
袁世凯千古
这幅“挽联”,不但在文字表面上,用淋漓尽致的口气,表达了老百姓对袁世凯的痛恨,更利用对联的特殊形式【它本身不是对联】,暗讽: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
这个“对联的特殊形式”,就是指对联的第一要素:字数相等。
“袁世凯”是3个字,对不住“中华民国”4个字。
字数相等,当然是指下联的字数,必须要与上联相等了。
那么上、下联究竟各几个字,才可以称为对联呢?
清咸丰年间,有人出一上联求对,只有一个字:“墨”。对者颇多,但最后获得一致好评的,是:
墨
泉
墨,上黑下土;泉,上白下水。颜色加五行,合乎自然。这个称为对中对,据说是王熙芝父子佳构。王熙芝羡王羲之之墨,也是佳话了。
一字联并不多见,因为不容易有意境,所出多为拆字类。
二字联多一些,比如:
色难
容易
据说是纪晓岚对乾隆。
乾隆有一天拿论语中的“色难”出句,朝上没人出声。乾隆把目光投向大学士纪昀,晓岚脱口说:
“容易。”
乾隆板着脸问:
“容易?容易你对个看看?”
纪晓岚答道:
“臣正是以容易对色难。”
乾隆稍一思索,哈哈大笑。
日圆
风扁
福建莆田戴大宾13岁时,某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想试他的才气,对他说:
“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日圆。”
戴大宾歪头想了想,答道:
“风扁。”
客人奇怪地问:
“何以风是扁的呢?”
戴大宾嘻嘻笑着说:
“风见缝就钻,不扁怎么钻得进呢?”
三字联就很普遍了,因为人名、地名、动物名、植物名、词牌名、戏曲名等等,很多都是三个字,构成佳对的话,是非常有趣的。
孙行者
祖冲之
二十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曾在试卷中出了一道对联题,上联为“孙行者”。
最佳下联为“祖冲之”,祖、孙同为五常之序,冲、行表示脚的动作,之、者都是虚词。
其次为“胡适之”。胡、孙为姓,可以谐音猢、狲,适、行都表示走,之、者为虚词。
还有一些例子,如:
白马寺|黑龙江
独角兽|比目鱼
丹顶鹤|白头翁
狗尾草|鸡冠花
三岔口|十字坡
四字联主要是成语、典故、集句、戏曲名等,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撕心裂肺|捶足顿胸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行千里路|破万卷书
持山作寿|与鹤同侪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对联,以五字联和七字联居多,这是因为对联与格律诗的渊源所致。
六字联相对来说比较少些,通常是与四字联一起,并成十字联,这与四六骈文体有着莫大的关系。
八字联通常为四四句式,承接了古体诗的风格。
九字联多为四五句式,或五四句式,一些还带有歇后语的意味。
十一字联比较多见,通常为四七句式或七四句式。
……
目前最长的对联,以钟云舫在狱中创作的《江津临江楼联》为著名精品,上、下联合计1612字。
陈聚仁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所作的长联,已经达到2000字了。
而鞍山市奇人赵晓光,一部长达66666字的特长楹联《爱我中华》,更是创造了楹联史上的奇迹。
所以说,对联的字数并没有什么限制。但无论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保持一致。
作业:对句(暂不要求平仄):
1、花
2、树木
3、青玉案
4、瞒天过海
5、山高皇帝远
6、半夜归来雨急
7、雷锋塔下夕阳好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0
第二节 词性相当(上)
一、词性概述:
纪晓岚自幼聪敏,有神童之称,他的老师石先生很喜欢他。
由于功课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玩,把砖墙撤一砖洞,放入家雀用砖堵上。
石先生知道后,怕他不务正业,便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再堵上,并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看见上联,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续对: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后大为恼火,找来晓岚,责问他为何辱骂先生。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辩解道: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对的呀!这样对有何不妥?”石先生无言以答,拂袖而去。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个典故,后来用以嘲笑“为工而对”的酸秀才,也成为“无情对”的范本。
但同时,这也说明对联对“对句的词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细|粗:表示外形(或质地)的形容词;
羽|毛:表示动物形体的名词;
家禽|野兽:表示动物种类的名词性偏正词组;
砖|石:表示建筑材料的名词;
后|先: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
死|生:表示生命状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对联的基本要求: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二、实词之名词对
名词,是对联中分类最为详细的一类。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太监总管】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乎?
【纪晓岚】
1.天文类(天体与气象):
如:日月星空、风雨雷电、云雾虹霞、雪霜冰雹、露气烟火、瘴霰霓雯、潮汐霉霾、海市蜃楼……
阿兄门外邀双
月
【苏小妹】
小妹窗前捉半
风
【苏东坡】
2.时令类(时间与节令):
如:年月日时、春夏秋冬、世纪代季、廿四节气、晨昏朝夕、寒暑伏腊、辰刻分秒、逆塑望晦、昼夜晚午……
日临
端午
,
清明
水底见
重阳
【陈生】
风起
大寒
,
霜降
屋檐成
小雪
【李生】
3.地理类(自然环境):
如:江河湖泊、山川峰峦、林沼泽水、城廓乡村、波涛池岸、岛屿沙滩、泉溪涧壑、县邑郡镇、田垄阡陌、石崖道路、港埠津汊……
苗
寨
黔
山
黄果树,酒
乡
赤水
【贵州】
川肴蜀绣锦官城,花
径
草堂
【四川】
4.建筑类(门户与宫室):
如:楼台房舍、宫殿阁宅、篱馆台榭、驿斋庭院、栏杆檐壁、梁柱阶牖、砖瓦井窗、街巷店铺、庙观寺庵、仓库坛屯……
庵
中少客风敲
户
寺
内无灯月照
窗
5.器物类(行寝厨军祭作):
如:舟帆车辇、席枕榻簟、帷幄屏帘、杯壶斛樽、锅碗瓢盆、辔绳鞍鞭、干戈刀剑、香烛炉灯、镜尺筐箱……
锅
漏漏干
船
漏满
灯
吹吹灭
灶
吹燃
6.衣饰类(服装与饰品):
如:衣裳衫裤、巾冠带靴、盔甲扇杖、环佩钗簪、履屐袍缨……
赵云登场,
盔
明
甲
亮银枪颤
关羽行兵,
冠
紫
袍
青赤兔飞
7.餐饮类(酒食与饮料):
如:酒酿茶茗、糕点饭浆、油盐酱醋、羹汤粥脯、沽酎醅醪、米面包粉、笋蔬菜肴……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几杯
茶
去
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再拿一碗
酒
来
8.动物类(禽畜鸟兽虫鱼):
如:鸡鸭鹅鸽、牛马羊猪、燕莺鹤鸿、虎龙豹罴、鲍鲨鲤虾、蝶蜂蝉蝇……
牛
头且喜生
龙
角
【僧人】
狗
嘴何曾吐
象
牙
【于谦】
9.植物类(花草与果木):
如:梅兰竹菊、松柏杨柳、桃杏李梨、荷桂栀榴、橘柑橙柚、苗麦稻禾……
因
荷
而得
藕
【李贤】 (因何而得偶)
有
杏
不须
梅
【程敏政】(有幸不须媒)
10.形体类(五官肢体内脏):
如:眼耳口鼻、手腕臂肘、肩背腹胸、足爪趾膝、心脑怀腑、肝胆肠胃、皮毛羽翼、头发须眉、身体肌肤、骨肉牙齿、蹄角鳞翎……
油蘸蜡烛,烛内一
心
,
心
中有火
纸糊灯笼,笼边多
眼
,
眼
里无珠
11.修养类(言行情感道德):
如:功名利禄、七情六欲、心性品行、宠辱梦幻、歌舞才志、言论辞语、吟笑恩怨、宴游醉怀……这类词有时候可以做动词。
一心守
道道
无穷,穷中有
乐
万事随
缘缘
有份,份外无
求
12.伦常类(称谓与称呼):
如:三纲五常、亲戚朋友、渔樵耕读、尼僧道俗、神仙圣坚、伴侣伉俪、儒道佛法、孤寡鳏偶、翁叟媪婆、兵农商贾、王侯将相……
稻草扎秧
父
抱
子
竹蓝提笋
母
怀
儿
【熊延弼】
13.代名类(人称疑问代词):
如:吾余予我、自己人或、君子尔汝、谁孰哪何、你他众独……
熟视无睹,
诸君
尽管贪污作弊
有口难言,
我辈
何须民主自由
14.文具类(文房与雅致):
如: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轴卷幅幛、简册策翰、笛箫管弦、印签筒毫、剑笙瑟钤……
天为
棋盘
星为
子
,何人能下?
地作
琵琶
路作
弦
,哪个敢弹?
15.文学类(仕途与才学):
如:旨敕诏诰、疏谏表章、典籍集策、礼制令符、经约论缄、诗词歌赋、碑碣谣篇、图画咏颂、风雅骚辞……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
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
北西厢
16.方位类(方向或位置):
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里外、边际疆界、中涯头脚、腰半内间……
冻雨洒窗,
东
两点
西
三点
切瓜分客,
横
七刀
竖
八刀
17.颜色类(五光十色):
赤红粉朱、殷橙黄金、绿碧黛青、玉靛紫赭、黑暗玄淡、白银丹绯、苍翠素浅、缁皓黔彩……
黑白
不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
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18.数字对(自然数序数):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亿零、无半独孤、单匹寡只、双对偶两、俩相再又、满全诸众、群数重具……
独
庙
孤
山,
一
将军
单
枪
匹
马
夹
江
两
岸,
二
渔翁
对
钓
双
钩
19.干支类(天干与地支):
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半夜生孩,
子亥
二时难定
百年匹配,
酉巳
两命相当
20.人名类(专有名词)
冯二马、驯三马,
冯驯
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
伊尹
一人元宰
21.地名类(专有名词)
马当牛行
归
鹤壁
【北山高卧】
龙须虎跳
至
燕山
【胡有章】
22.当句类(词组中互对):
a.同义对:
天地
自成文,
湖山
有美
国家
期得士,
桃李
不言
b.反义对:
正邪
自古同
冰炭
毁誉
而今判
伪真
c.连绵对:
桃花红压
玻璃
水
萍藻深藏
翡翠
鱼
d.叠字对:
风声雨声读
书声
,
声声
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
关心
以上分类还可以分得更细。
【附】名词的门与类
在以上的22个名词类别中,通常分为10个门:
一>天时门:天文|时令
二>地势门:地理|建筑
三>生活门:物器|衣食|餐饮
四>生物门:动物|植物
五>身心门:形体|修养
六>称谓门:伦常|代名
七>人文门:文具|文学
八>形态门:方位|颜色|数字|干支
九>专名门:人名|地名
十>当句门:正对|反对|叠声|连绵
作业:对句,要求以名词为重心来对:
一、天文:杏雨捕风捉月影(今)
二、时令:晨风拭泪抚梨花
三、地理:云海锁峰箫隐约
四、建筑:春风夜访寒山寺
五、器物:灯瘦桂风香瘦影
六、衣饰:燕剪衣裳谁欲嫁
七、餐饮:醋酸醒酒醉
八、动物:花心蝴蝶问谁化
九、植物:日晒雨淋荷笑傲
十、形体:一念迁流猫捉尾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0
第三节 词性相当(下)
三、实词的分类
实词主要包括六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一)数词、量词、代词
这三类词,习惯上划归到名词中,分别叫做数量名词和代名词。
详见上面的名词分类。
(二)动词。
动词分为以下八类:
1.表示行为动作:
如:吃喝玩乐、说学逗唱、听看闻尝、赞骂奖罚……
闭
门
推
出窗前月
投
石
冲
开水底天
2.表示存在变化:
如:生老病死、增减升降……
3.表示心理活动:
如:觉想望羡、喜怒爱恶、思想欲念……
这类词有时可以转化为名词。
4.表示祈使命令:
如:让请求叫、托选推令……
5.表示开始终止:
如:开始、进行、继续、终止……
6.表示发展趋向:
如:来回归去、上下进出……
7.表示可能意愿:
如:可能或许、必须该肯、需会要得……
8.表示判断:
如:是。
(三)形容词。
形容词分为以下三类:
1.表示外貌:
如:大小长短、高矮胖瘦、方圆直曲……
表示颜色的一类,划规到名词中。
2.表示性质:
如:美丑真假、优劣好坏、正邪善恶、酸甜苦辣……
这类词也经常转换为名词。
3.表示状态:
如:快慢闲静、倦急勤怠、舒畅郁闷……
两舟并行,橹
速
不如帆
快
【武状元】(鲁肃不如樊哙)
八音齐奏,笛
清
怎比箫
和
【杨升庵】(狄青怎比萧和)
四、虚词的分类
虚词主要分六大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1.副词
◇表程度的:
很最极挺、顶更颇愈、越稍微略、几近绝别……
◇表范围的:
都总共统、只仅单光、齐概相互、并对孤独、皆具俱全……
◇表时间频率的:
已曾刚才、正将要就、即瞬终常、时渐向永、频偶倾顿、忽乍屡每、又复重尝……
◇表判断语气的:
必须定当、准确不没、却该未合应、岂否是可、偏直许约、幸反果何、枉徒空怎、惟堪竟敢、欲拟翻转……
宜
将剩勇追穷寇
不
教胡马度阴山
【集句】
2.介词
◇表时间:
从自打到、在当于趁、乘随赶临……
◇表处所方向:
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顺……
◇表方式方法:
按照依本、经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
因由为……
◇表对象关联:
对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
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
除。
3.连词:
和跟同与、而且及或、虽但然若、纵那因故、宁不也或……
与
有肝胆人共事
从
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4.助词与叹词:
着了过所、的地得罢、之乎者也、矣焉哉欤、耶尔耳然、噫呸呀咦……
入座三杯醉
者也
出门一拱歪
之乎
咦
,哪里放炮?
哦
!他们过年。
5.象声词:
亦称挨声词、摹声词、状声词。
山童采栗用箱承,
劈栗扑簏
【朱友】
野老卖菱将担倒,
倾菱空笼
【朱亦巢】
作业:自拟一成联,着重注意句中词性的对应。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1
第四节:结构相称
结构相称,指对句的语法结构,要尽量与出句相应。以下以成语(或习语)为例。
一、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有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语表示“谁”或“什么”,谓语回答“干什么”或“怎么样”。
痴人-说梦|浪子-回头
精神-抖擞|气宇-轩昂
天庭-饱满|地角-方圆
二、动宾结构
动宾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有时相当于一个无主句,谓语表示动作,宾语回答谓语“什么”或“谁”。
附庸-风雅|颠倒-是非
蹉跎-岁月|整顿-乾坤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三、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属于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以上相同词性的词或短语并列构成,一般可互换位置,但涉及到时间、大小、年龄、逻辑顺序或语言习惯时,则不能互换。
山青-水秀|花好-月圆
张牙-舞爪|抓耳-挠腮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四、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主要有“定名式”和“状动式”,中心词在后面,去掉修饰词后词意基本不变。
光辉-岁月|锦绣-河山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惊弓之-鸟|漏网之-鱼
五、谓补结构
谓补结构属于动词短语,中心词在前,补充部分说明和完善动词(或形容词)。
慎终-若始|嫉恶-如仇
飘浮-不定|变化-无常
高人-一等|入木-三分
六、联谓结构
联谓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表示下一个动作是上一个动作的连续,不能颠倒,与动词性并列结构有别。
守株-待兔|打草-惊蛇
敲山-震虎|混水-摸鱼
潜身-远祸|触景-生情
七、兼语结构
兼语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上一个动作的宾语是下一个动作的主语。
饮
鸠
止渴|画
饼
充饥
引
狼
入室|放
虎
归山
移
花
接木|点
石
成金
◆另外还有一些复杂式和复合式的结构,可以剖析后具体分析。
◆一些结构也有其它名称,如:
动宾式=谓宾式
联谓式=连动式
谓补式=动补式=中补式
【实例结构解析】
啼月子规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前二字:啼月、宿花为动宾结构。
前四字:啼月子规、宿花蝴蝶为偏正结构。
五六字:喉舌、梦魂为并列结构。
后三字:喉舌冷、梦魂香为主谓结构。
作业:成语对句:
一、主谓式:嫦娥奔月
二、动宾式:摆龙门阵
三、并列式:青红皂白、咬文嚼字
四、偏正式:愚民政策
五、谓补式:肆无忌惮
六、联谓式:杜门谢客
七、兼语式:以邻为壑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1
第五节:节奏相应
节奏:自然界或人文艺术界因变化而丰富进化,在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简称节奏。
音乐中的节奏,指交替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
*对联中的节奏,指语法结构、语意逻辑上的语气停顿。
在对联中,本句的平仄交替,上下句的平仄相谐,形成明显的强弱、长短、高低、缓急的音步,似音乐中的旋律,也称为节奏。
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前提。
一、二字联的节奏
二字联的节奏有两种。
1.一一式。包括主谓、动宾、偏正、谓补式结构等。
揽--月|啸--风
心--静|神--游
杏--雨|桃--溪
泣--尽|抚--平
2.整体式。包括并列、联谓式结构等。
翡翠|琉璃
潮汐|风云
◆二字联并不多见,而且多数时候,一些经常被使用的二字词组,已经被认知为词语了。
◆以下的内容,基本上也按此论。
二、三字联的节奏
三字联的节奏有三种。
1.一二式。包括主谓、动宾、偏正、谓补式结构等。
垂--杨柳|定--风波
花--自落|凤--孤飞
玉--蝴蝶|碧--牡丹
悲--不语|恨--难眠
2.二一式。包括主谓、偏正式结构等。
春声--满|秋蕊--香
江南--柳|陌上--花
3.一一一式。包括主谓、兼语、并列式结构等。这里的主谓式只包括主谓宾结构,也可以划归到一二式。
【一一一式多数时候可以把它看成整体式。四字联一一一一式同。】
梅--弄--影|柳--含--烟
留--客--住|念--奴--娇
归--来--去|天--地--人
◆三字联也很少见,以姓名、书名、地名、药名、词牌名等专有名词为主。
三、四字联的节奏
四字联的节奏有三种。
1.二二式。包括所有结构。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静观--世态|细品--人生
一轮--明月|四壁--清风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听箫--月下|把酒--风中
移花--得蝶|买石--饶云
凭
鸿
--传信|指
树
--为媒
2.一三式。以动宾、谓补式结构多见。
读--圣贤书|友--通达士
勤--能补掘|俭--以助廉
3.一一一一式。仅限于并列式结构。(因为有自对的原因,此式也可以划归到二二式。)
诗--词--歌--赋|柴--米--油--盐
◆四字联中三一式微乎其微。常见的四字联,以成语与集句为主。
四、六字联的节奏
六字联的结构有五种。
1.一五式。
泉--自几时冷起
山--从何处飞来
弃--燕雀之小志
羡--鸿鹄以高翔
2.二四式。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岂可--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3.三三式。
王右丞--多古趣
吴道子--夺天工
公生明--偏生暗
智乐水--仁乐山
4.四二式。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竖起脊梁--立世
放开眼孔--读书
5.二二二式。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六字联以警语为主,园林其次。亦有其他类。
◆短联中,以五字联和七字联最常见,这主要是受到律诗的影响。
五、五字联的节奏
五字联以二三式为主流,一四式其次,三二式、四一式比较少。
1.二三式(含二二一式、二一二式)。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云霞--生/异彩
山水--有/清音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2.一四式。有一些易与二三式或三二式混淆。
人--无信不立
天--有日方明
气--得神仙迥
情--依节制尊
看--花开花落
任--云卷云舒
3.三二式(含一二二式)。
松鹤梅--相伴
归来去-自由
借/清风--送笛
邀/晓月--飞殇
杨/三姐--告状
李/天保--聚亲
六、七字联的节奏
七字联的格式非常复杂,但通常以四三式为主,三四式、二五式、五二式其次。另外还有一六式、六一式等。
1.四三式(含四二一式、四一二式、二二三式、二二一二式、二二二一式、一三三式、一三二一式、一三一二式、三一二一式、三一一二式等)。
直上/青云-揽/日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
雨余/窗竹-图书/润
风过/瓶梅-笔砚/香
2.三四式(含三二二式、一二二二式、三一三式等)。
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3.二五式。
种竹-似培佳弟子
拥书-如拜小诸侯
立身-以志诚作本
读书-以明理为先
4.五二式。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作业:
一、自制五字成联二副,格式为:二三式、三二式。
二、自制七字成联三副,格式为:四三式、三四式、二五式。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2
第六节:平仄相谐
象诗词曲赋一样,对联也有自己独特的格律。
律是通过平仄来体现的,目前却没有统一的联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蹄韵。
马蹄韵是这样描述的:
“对联平仄的运用,犹如马之行步,后脚踏着前脚的脚印行走,每个脚印要踏两次,使平仄交替出现连珠的形式,而开头与末尾一般又是单平或者单仄。”
一、今音
现代汉语拼音把汉字分为五种声调:
第一声:阴平。如:妈mā 。
第二声:阳平。如:麻má 。
第三声:上声。如:马mǎ。
第四声:去声。如:骂mà。
另外有:轻声。如:吗ma。
轻声通常按平声(或该汉字本身的声调)来处理。
在对联中,不存在儿化音。
所以,今音其实是按四个声调,来处理对联中汉字的平仄的。
今音的平仄规定:
阴平与阳平属于【平声】。
上声与去声属于【仄声】。
二、古音
古音即现代汉语拼音之前出现的、官方认可的标准读音。现在所说的古音,以【平水韵】为准。
平水韵把汉字的读音分为四种声调: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其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已经消失,读音也发生了变化。
另外,其它声部的一些汉字,声调也改变了,分别被称为“今平古仄”、“今仄古平”、“今通古平(仄)”、“今平(仄)古通”等。
古音的平仄规定:
上平与下平属于【平声】。
上声、去声与入声属于【仄声】。
三、马蹄韵联律
马蹄韵的特点:
1.同一句中:音步的落脚点【平仄交替】。
2.上下句中:音步的落脚点【平仄相反】。
单句2~7字联的律图示如下:
上联(单仄尾):
每句一字:仄
每句二字:平仄
每句三字:平平仄
每句四字:仄平平仄
每句五字:仄仄平平仄
每句六字:平仄仄平平仄
每句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字句及以上类推。略。)
◆请从后到前仔细观察◆
下联(单平尾):
每句一字:平
每句二字:仄平
每句三字:仄仄平
每句四字:平仄仄平
每句五字:平平仄仄平
每句六字:仄平平仄仄平
每句七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字及以上类推。略。)
◆请从后到前仔细观察◆
以上称为【正格】,另有【变格】如下:
上联(双仄尾):
每句一字:仄
每句二字:仄仄
每句三字:平仄仄
每句四字:平平仄仄
每句五字:仄平平仄仄
每句六字:仄仄平平仄仄
每句七字:平仄仄平平仄仄
(八字句及以上类推。略。)
◆请从后到前仔细观察◆
下联(双平尾):
每句一字:平
每句二字:平平
每句三字:仄平平
每句四字:仄仄平平
每句五字:平仄仄平平
每句六字:平平仄仄平平
每句七字:仄平平仄仄平平
(八字及以上类推。略。)
◆请从后到前仔细观察◆
◆但实际上,马蹄韵这种格律,更主要的理论化适用范围,是针对有分句的出句与对句,试图用以规范各分句句脚的平仄。
一般地,七个字及以下的出句与对句,绝大部分采用单句形式,只有六字句中的三三式,常作每边两个分句看待。
(所谓分句,就是指一个出句与对句,单边不止一个句,在语意上有较大停顿,而需要逗开。如:
争上游,防下达
敦古道,近人情
八字句及以上,绝大部分都使用分句。)
所以,在学联初期,联律只需要掌握七字句及以下就行了。
◆习惯上,一个出句与分句,单边有几个字,也称作几言。
四、三言联的律
第一种律:单仄尾(指上联而言,下同)。
平平仄
仄仄平
中南海
北戴河
◆第一种律的变化:通格。
中平仄
中仄平
白天竺
红牡丹
◆中: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第二种律:双仄尾。
平仄仄
仄平平
千里马
九方皋
◆第二种律的变化:无。
通常这种情况下,首字如果变化了,就成为:
仄仄仄
平平平
这在联律上,被称为【三仄尾】与【三平尾】。
从联律的角度来说,三平尾与三仄尾属于无律,忌讳。
(但作为分句中的领字,却是允许的。)
五、四言联与六言联的律
第一种律: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律: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以上两种律,各句双位(二、四、六位)上的平仄是相同的,而单位(一、三、五位)上的平仄不同。
综合这两种律,确定四言联与六言联律的通格是:
(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中平
这在联律上被称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大江东去
佛法西来
铁石梅花气势
山川香草风流
◆需要注意的是:在六言联,还有五、七言及以上联中,一些“不可分割”的词语,或因语意停顿而用节奏来协调平仄,就不属于马蹄韵的范畴了。
如郑板桥题静检书斋联:
东邻|文峰古塔
西近|才子花州
六、五言联与七言联的律
第一种律:单仄尾。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种律的变化:通格。
(中平)中仄中平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
海右此亭古
济南
名
士多
千年仙枣不留核
五月落梅
犹
有花
◆五、七言联也与四、言联一样,通常情况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但在这个特定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倒数第五字用了仄声字,就被称为【孤平】,忌讳。
为了避免孤平,需要在倒数第三个字的位置上,使用一个平声字来协调。
如上两例中的“名”、“犹”二字即是。
第二种律:双仄尾。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第二种律的变化:律诗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律的变化: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第二种律无论怎么变化,后四字的平仄都不可更改。
第一字不论。 第三字若论,则为律诗格。第三字若不论,则为通格。
第五字必论。若不论,则为【三仄尾】或【三平尾】。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作业:撰写五言、七言联各一副。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2
第七节 内容相关(上)
对联与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样,都要表现一定的主题。没有主题的对联,即便有华丽的机巧,也算不得是上好作品。
一、对联主题的分类
对联的主题,从内容来分,主要有八大类:
1.喜庆联
1)春联
春联是对联普及最为广泛的领域。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子时前,家家户户都要张帖对联,用以表达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情。
◆(一些地区有一种风俗:如果前一年家族中有白喜事,那么连续三年都不能贴红色对联。但人们为了哀悼亡灵,也会通过变换对联纸张颜色的方式,抒发追悼之情。第一年不张帖或使用白色;第二年用绿色;第三年用黄色;三年孝满才恢复正常的红色。这种形式的对联,在内容上不属于春联、更不属于喜庆联,而是属于哀挽联。)
春联分类很详细,比如宗祠联、大门联、客厅联、厨房联、卧室联、书房门联等,甚至窗户、马厩、牛棚、猪栏、狗舍、鸡圈、厕所等都有专门的对联,而且都配以横额。
但在都市中,常见的对联,除了企事业单位的大门联外,私人民宅通常只张帖客厅联,少数人家配以书房门联、卧室联等。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一帘风雨王维画
四壁江山杜甫诗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欲成,事欲成,事事欲成事事成
2)寿联
为了庆祝生日而写的联,称为寿联。
寿联一要根据寿星的身份、地位、性别、寿数来写,二要根据送寿联者与寿星的社会关系来写。配横额。另外还要注意不能出现不吉利的忌讳字眼。例如:
斑衣人绕膝
白首案齐眉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竟逢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3)婚联
婚联专指结婚时张帖的对联。婚联可根据姓名、时令、初婚复婚再婚等各方面的情况来写,配横额。婚联也象寿联一样要忌讳不吉利的字眼,但相对于寿联来说,更可多加几分诙谐。
蓝田种美玉
红叶题新诗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毅
勇情长,
罗
池夜月双含醉
丹
诚爱永,
郭
邑烟霞满带香
4)其他贺联
包括落成、乔迁、开张、升职、升学、新生、节日、庆典等。
飞驰千里马
更上一层楼
货畅其流通四海
誉存于信达三江
有竹有松,凤翔鹤住神仙地
无尘无扰,水绕峰环处士家
2.哀挽联
哀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和时代性。
挽联分挽父、挽母、挽夫、挽妻、挽男、挽女、挽政、挽军、挽文等等各种,应根据挽者与逝者的关系而写。配横额。忌讳喜庆字眼。(讽刺性挽联风格除外。)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英雄成败皆千古
师友交期尽九原
功名业绩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此世皆休
3.胜迹联
包括庙宇、名胜、纪念馆、故居、园林、亭台楼阁等楹联。悬挂,但一般不另配横额。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
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4.行业联
指不仅仅限于节日而长期悬挂的各行各业的楹联。一般不另配横额。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岁月峥嵘,须留纪念
容光焕发,莫负青春
5.宅室联
指悬挂于大门、厅堂、书斋、卧室、古时衙门等处,用以装饰环境,或表达主人情操志趣的楹联,区别于应节对联。一般配横额。
求达民情
愿闻已过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题赠联
与自题联有所区别。
题赠联是指非特定的喜庆哀悼之赠言,用以颂赞、劝勉、祝愿或戏谑的,个人交往或向往之作。一般不另配横额,不悬挂。
由于网络对联的盛行,题赠联已在对联的范畴内占有极大比例,故此单独列为一项。
夜月切云凝宝
璐
天
台照影忆香车
清
泉石上流
禅
意
明月松间照佛
心
尽释前嫌
冰
化解
莫
嗟往事泪
陈
留
7.自题联
专指非用于悬挂的成联,包括绘景、叙事、抒情、言志、谐趣、讽刺或集句,一般不配横额,不悬挂,常辑集成册。
三缄其口
不惑于心
莫到用时方恨少
宜从悟处更探微
8.应对联
指单纯的出句或对句,在对答中构成成联。内容同自题联,无横额,不悬挂。
对:
顾曲谈兵吴作栋
【去而风随】
出:
怀沙抱石楚留香
【胡有章】
对:
无言古月天堂客
【胡有章】(添)
出:
变态小泉日本人
【风残一季梦】
对:
天竺国中天竺白
【胡有章】
出:
米兰市内米兰香
【乔女】
目前楹联界对对联的分类并没有达成统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分类,都要有统一的主题。
作业:撰写婚联、寿联各一副。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2-27 22:43
第八节 内容相关(下)
二、对联要素的运用
除字数相等、平仄相谐之外,对联六要素中的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都与内容相关这一要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词性相当的对仗要求:能工则工,当宽则宽。
A、工对、邻对与宽对(以动物类名词“马”为例):
【工对】指“类”对,尤其指小类互对。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a.鹰|马:飞禽对走兽,属于动物类相对,普通工对。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焉能对锯
(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生怎可出蹄
(题)
b.猿|马:野兽对家畜,属于动物-走兽类相对,比a更工整。
悲鸿催马疾
可染牧牛闲
c.牛|马:家畜对家畜,属于动物-走兽-家畜类互对,比a、b更严格。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d.龙|马:生肖对生肖,属于特殊意义上的动物类工对,等同于c类,比a、b类更工整。
【邻对】指“门”对,或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对仗(如:天文对地理、方位对时令、风花雪月对酒对琴棋书画等等)。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宽对】指实对实、虚对虚,仅要求词类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代词、副词对形容词对动词等等)。
春风送暖花千树
骏马扬蹄路万程
B、自对与借对(工对的拓展):
【自对】也叫当句对,指当句(出句或对句)中,字、词或句各自工对,而不要求出句与对句之间工对,但也被视为工对。
a.单字自对:
竹梅品格
龙马精神
b.词语自对:
金戈铁马
碧血丹心
c.分句自对: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借对】指通过借用字的谐音或歧义来达成工对的方法。
a.借音对:
马骄珠
(朱)
汗落
胡舞白题斜
厨人具鸡黍
稚子摘杨
(羊)
梅
次第
(弟)
寻书札
呼儿检赠诗
b.借义对:
新四军拼命抗日
(日:国名->时令)
老百姓安心过年
午夜琵琶弹寂寞
月山树木写参差
(月:天文->时令)
另外还有借通假字相对的,目前已经不使用:
两小无猜,几个古泉
(钱)
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2.结构相称的对仗要求:力求工稳,慎待变通。
略举两个特例,仅作参考: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3.节奏相应的对仗要求:偶能生巧,切莫妄为。
略举两个特例,仅供参考。
似闻/陶令|开三径
来/与弥陀|共一龛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五十三/参,遍访良师求正智
百城/烟水,广行悲愿践初心
【附1】对联对句的方式
指对句与出句在意义上的关联。无论是对别人的出句,还是对自己的出句,都力求达到浑然一体。
1.正对:
正对指用反映同类事物或 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所谓 “事异义同者也”。也就是从一群事物的相关个体、或一件事物的相关侧面,来表达相同的主题,所使用的词语,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或相近性。
正对是对联中普遍使用的方法,经常用于喜庆联、哀挽联、胜迹联等,也多见于其他类型的对联。
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汉柏秦松骨气
商彝夏鼎精神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2.反对:
反对指用相反的内容来构成统一的主题,即所谓“理殊趣合者也”。反对强调的是上下联意的对比和反衬、时间或者空间的对比或反衬,即对立又统一,常使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反对常用于行业联、宅室联、赠言联、自题联和应对联,也用于其他对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3.串对:
串对又叫流水对,指上下联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必须串联在一起,才能够表达完整的意义,在语序上不可颠倒,即所谓“一句分作两句说”者也。
串对是对仗的第三种形式,既不属于正对,也不属于反对。
串对有时候是单句,但大多数时间表现为复句形式,表达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关系。
串对虽然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对联,但限于对仗比较难工巧的原因,使用率比正对和反对要低得多。
愿君化彗孛
为我扫幽燕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4.无情对:
无情对又叫羊角对,指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内容则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无情对必须同时具有下面三个要点:
(1)逐字相对;
(2)采用借对;
(3)上下联之间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水越千寻终入海
风流万种必归天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附2】对联的基本禁忌
1.字词上忌不规则重字:包括同位重字与异位重字,不包括异位互重与叠字。
2.格律上忌乱脚:句脚通常上仄下平,尽量避免同声落脚、上平下仄。
3.格律上五七言诗律联忌三平尾与孤平:小忌三仄尾,不忌孤仄。
4.内容上忌合掌:
合掌指单句的前后部分、或上下联之间,意义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
5.内容上忌隔境:
隔境指单句的前后部分、或上下联之间,意义不相关或者相反,不能表达同一个主题。
6.内容上忌不相称:
上下联之间,单句意义的轻重大小视为虎头蛇尾;通常允许下联的意义胜过上联,但亦应有度。
作业:在网络上选择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征联进行创作。
作者:
菜桑子
时间:
2014-3-20 07:19
学习学习。老师辛苦了。敬茶。
作者:
钓鱼台
时间:
2014-9-17 15:30
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