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行业联征集活动第二期]本期主题——修钢笔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1-11 21:09
标题: [行业联征集活动第二期]本期主题——修钢笔

第一期行业联征集活动得到了联友的积极支持,效果不错,特别是北纬42度的点评更使栏目增色不少。我们将陆续推出各种行业联的征集活动,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期行业联征集题目如题。

要求: 1、就本期推出的行业,自由创作,字数不限; 2、择优点评; 3、请勿灌水; 4、优秀对联将集中推荐对联媒体发表。

相关资料:

【龙虎网讯】“钢笔医生”即修钢笔师傅,曾经在南京倒是挺红火,然而,现在南京的“钢笔医生”却只剩下59岁的胡旭年一人,连他在南京唯一的徒弟都已经改行,修钢笔这门手艺面临绝传。 昨天,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后门口找到了胡旭年。记者看到,胡师傅的生意还不错,四五个人围在他那边修钢笔。一支“病笔”到了胡师傅手中,两分钟就修好了。换个笔尖两块钱,其他小毛病1块钱,胡师傅的收费15年没变。一支几十元的钢笔只因为笔尖或吸水管坏了就没法用了,扔掉可惜,留着没用,但经胡师傅妙手一修,好了,花费不过1-2块钱。 胡旭年告诉记者,在1996年的时候,他每到一个地方摆出修理摊子,都有一大批人围上来,每天至少要修理上百只。但如今生意大不如前,一天忙下来,能修个30支也就不错了。在80年代的时候,南京专业的修笔师傅有十几个,到1996年的时候,只剩5个了,而去年,整个南京专业修钢笔师傅只剩下三个,一个在夫子庙一带,一个在中华门,一个就是他,而现在,夫子庙的钱师傅不久前去世了,中华门的师傅不干转行了,现在南京只剩下他一个修钢笔的。他收过不少徒弟,大都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但在南京只收过一个,姓邓。可是,身边的这个徒弟去年也转行了。 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口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好几年没用过钢笔了,用笔写字的机会也很少,平时写作业都是在电脑上完成,上课记笔记带支圆珠笔,用起来方便,丢了不心疼。但也有个别同学称,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用钢笔的,钢笔写字和圆珠笔写字感觉不一样。他们都有一支比较像样的钢笔,对钢笔医生他们很欢迎,毕竟一支价格不菲的钢笔如果因为一点小毛病不能用了,就这样丢掉太可惜。 记者问胡师傅想不想再找一个传人,胡师傅叹道:“不想再收徒弟了。现在用钢笔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做了。我可以再做5-6年,恐怕以后南京就不会再有人修钢笔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ㄉ彩| 六合投ㄉ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ㄉ乐ㄉ城:顶级信用ㄉ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布衣游侠    时间: 2006-1-13 17:50

无非小技由人笑 所幸平生助墨耕

抢到沙发,抛砖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7:55:59编辑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ゥ彩| 六合投ゥ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ゥ乐ゥ城:顶级信用ゥ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云渡野桥    时间: 2006-1-13 18:36

未得先生施妙手,

哪容小子续华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3 18:36:30编辑过]

作者: 北纬42度    时间: 2006-1-14 09:42
排队……
作者: 思路007    时间: 2006-1-15 00:47

进步迎来新锦绣

勤劳本是好文章


作者: ljq0206    时间: 2006-1-15 21:57

小技巧施,墨彩香浓生妙手;

华章重续,文心韵雅显真才。


作者: 闲山静水    时间: 2006-1-16 17:05

消极如下:

病笔无言,独善其身无用处

良医枉叹,空学斯技枉闲谈

积极如下:

一笔难描来,春秋变换新时代

良医可转去,日月穿梭好奔头

自信人生三百年如下:

莫管他,电脑鼠标蜂涌至

且由我,妙学独技等闲行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4:23:59编辑过]

作者: 边关月    时间: 2006-1-17 21:21

金星原是宠儿,时也?运也? 末技今成绝响,幸乎?悲乎?

注:“金星”是我国最早的名牌金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钢笔曾是有身份的人的标志物。


作者: 梅风先生    时间: 2006-1-20 16:23

遇穷生,败笔挠文绝万句;

逢妙手,新锋续理焕千章。


作者: 东江缘客    时间: 2006-1-25 09:45

中华一绝;

天下奇人。


作者: 日月为屏    时间: 2006-1-26 14:40
标题: [原创]

题修钢笔业:

末业修来,尽写人生百态;

今朝富裕,莫非天下无贫!

抛砖,献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17:04:56编辑过]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2-2 21:34

布衣游侠 无非小技由人笑 所幸平生助墨耕 老海:修笔虽小技,不会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但能助墨耕,与文化沾边,也是一桩雅事。此联以从业者的角度,写出修笔虽末技小道,却也能于糊口养家的同时,获一份从业的自得。

云渡野桥 未得先生施妙手, 哪容小子续华章。 老海:或许世间最需要的是理解,有了相互理解,就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此联从使用者的角度,写出了对修笔从业者的赞美,美好的文章甚至也有修笔人的功劳呢!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普通行业中小人物的那份关怀和尊重。

思路007 进步迎来新锦绣 勤劳本是好文章 老海:社会的发展进步会带来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勤劳本身永远是不应被遗弃的美好品德。道理不错,但与修笔行业主题不关。

ljq0206 小技巧施,墨彩香浓生妙手; 华章重续,文心韵雅显真才。 老海:虽只是略施小技,却使得执笔妙手墨彩香浓,华章重续,显露真才。可见小技亦有大功,红花也要绿叶。就行业联题目而言,这联篇幅结构安排不平衡,偏了。

闲山静水 莫管他,电脑鼠标蜂涌至 且由我,妙学独技等闲行 老海: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打字比写字更为流行,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各种一次性使用笔和换蕊类笔的出现,使修笔行业的市场空间急剧收缩,以至作为一种行业已经不能立足。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除去修笔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性,而发掘其作为独门绝技的精神价值,到也不失为一种自娱自乐的好消遣。

边关月 金星原是宠儿,时也?运也? 末技今成绝响,幸乎?悲乎? 老海:大概上世纪九十代中期以前的读书人、操笔为业者,没有不知道金星钢笔的,时也?运也?偶然的吗?非也,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便没有金星,肯定也会出现银星什么的成为我们记忆中的明星。而如今,势异时移,修笔末技速成绝响,观乎修笔行业则悲,观乎社会发展大势则幸。

梅风先生 遇穷生,败笔挠文绝万句; 逢妙手,新锋续理焕千章。 老海:观梅风先生此联好象主题是笔,而非修笔,虽“新锋”二字已托出修笔行业,但毕竟代替不了主题,偏了。“败笔挠文绝万句,新锋续理焕千章”,好文彩!

东江缘客 中华一绝; 天下奇人。 老海:这个是大手笔,只是偏得过远了,看联让人很难联想到修笔行业。

日月为屏 末业修来,尽写人生百态; 今朝富裕,莫非天下无贫! 老海:此联试图小处见大,观末业以关天下,这种努力是很好的。但处理得不好,上联联意不尽通顺,而上下联转换又过于生硬。最主要的——偏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 22:41:25编辑过]

作者: 北纬42度    时间: 2006-2-3 12:46

抱歉!辛苦老海兄!

年前我也是回老家走得急,没来得及打招呼……

家里上网不方便,耽搁了大家,不好意思……

初七到十二还要到山东去,老海兄如果时间允许,版块有劳多打理……

作揖,拜年!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2-4 19:49

互拜互拜!好说好说!


作者: 梅风先生    时间: 2006-2-6 01:32
标题: 复老海老师
老海老师所评极是。梅风已知。
作者: 梅风先生    时间: 2006-2-8 10:32
标题: [原创]接受老海老师评点意见补撰一联
以下是引用老海在2006-1-11 21:09:00的发言:

第一期行业联征集活动得到了联友的积极支持,效果不错,特别是北纬42度的点评更使栏目增色不少。我们将陆续推出各种行业联的征集活动,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期行业联征集题目如题。

要求: 1、就本期推出的行业,自由创作,字数不限; 2、择优点评; 3、请勿灌水; 4、优秀对联将集中推荐对联媒体发表。

相关资料:

【龙虎网讯】“钢笔医生”即修钢笔师傅,曾经在南京倒是挺红火,然而,现在南京的“钢笔医生”却只剩下59岁的胡旭年一人,连他在南京唯一的徒弟都已经改行,修钢笔这门手艺面临绝传。 昨天,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后门口找到了胡旭年。记者看到,胡师傅的生意还不错,四五个人围在他那边修钢笔。一支“病笔”到了胡师傅手中,两分钟就修好了。换个笔尖两块钱,其他小毛病1块钱,胡师傅的收费15年没变。一支几十元的钢笔只因为笔尖或吸水管坏了就没法用了,扔掉可惜,留着没用,但经胡师傅妙手一修,好了,花费不过1-2块钱。 胡旭年告诉记者,在1996年的时候,他每到一个地方摆出修理摊子,都有一大批人围上来,每天至少要修理上百只。但如今生意大不如前,一天忙下来,能修个30支也就不错了。在80年代的时候,南京专业的修笔师傅有十几个,到1996年的时候,只剩5个了,而去年,整个南京专业修钢笔师傅只剩下三个,一个在夫子庙一带,一个在中华门,一个就是他,而现在,夫子庙的钱师傅不久前去世了,中华门的师傅不干转行了,现在南京只剩下他一个修钢笔的。他收过不少徒弟,大都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但在南京只收过一个,姓邓。可是,身边的这个徒弟去年也转行了。 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口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好几年没用过钢笔了,用笔写字的机会也很少,平时写作业都是在电脑上完成,上课记笔记带支圆珠笔,用起来方便,丢了不心疼。但也有个别同学称,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用钢笔的,钢笔写字和圆珠笔写字感觉不一样。他们都有一支比较像样的钢笔,对钢笔医生他们很欢迎,毕竟一支价格不菲的钢笔如果因为一点小毛病不能用了,就这样丢掉太可惜。 记者问胡师傅想不想再找一个传人,胡师傅叹道:“不想再收徒弟了。现在用钢笔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做了。我可以再做5-6年,恐怕以后南京就不会再有人修钢笔了。”

人持末业翻败笔;

我请先生试新锋。


作者: 无鸣    时间: 2006-2-9 19:06

看到此帖,心有所动.无鸣对此业有过兴趣,不是因为生活,确实为兴趣所至.

作高中生时,无鸣迷上了硬笔书法,以至于痴迷.在高三时都整天写过不停.在练习中觉得选取钢笔重要,一是要下墨水流畅,二是在笔尖子开合容易,能写出自如的变化笔画来.无鸣喜欢三种钢笔,一是所谓的书法笔,就是把笔尖子向外弄弯的那种,二是点水笔,就是以前老师用来批改作业那种,要笔尖是直的好些,三是一般用的旧钢笔,最好是笔尖磨成了凿子面的.新笔和贵笔并不好用,无鸣曾用新笔去换别人用的不想要的笔.;

无鸣就多数情况下是自己修理和改造钢笔.一回无鸣发了奇想,自己做了一支好大的钢笔,用手臂粗的竹筒做笔身,把一大瓶墨水倒入里面,用一大块木头做笔塞,用竹片做笔尖.想能写出大字来.因为觉得钢笔书法也要像毛笔书法一样能到处题字就好.

无鸣对修理钢笔不是看成技术,应是艺术.对钢笔好坏也不是用新旧贵贱来看,而是看它适不适合写出那种效果来.

看我雕虫小技似难登大雅;

辅人舞墨神功能善作奇书.


作者: 梅风先生    时间: 2006-2-9 20:00
标题: [分享]甚有感同身受
以下是引用无鸣在2006-2-9 19:06:00的发言:

看到此帖,心有所动.无鸣对此业有过兴趣,不是因为生活,确实为兴趣所至.

作高中生时,无鸣迷上了硬笔书法,以至于痴迷.在高三时都整天写过不停.在练习中觉得选取钢笔重要,一是要下墨水流畅,二是在笔尖子开合容易,能写出自如的变化笔画来.无鸣喜欢三种钢笔,一是所谓的书法笔,就是把笔尖子向外弄弯的那种,二是点水笔,就是以前老师用来批改作业那种,要笔尖是直的好些,三是一般用的旧钢笔,最好是笔尖磨成了凿子面的.新笔和贵笔并不好用,无鸣曾用新笔去换别人用的不想要的笔.;

无鸣就多数情况下是自己修理和改造钢笔.一回无鸣发了奇想,自己做了一支好大的钢笔,用手臂粗的竹筒做笔身,把一大瓶墨水倒入里面,用一大块木头做笔塞,用竹片做笔尖.想能写出大字来.因为觉得钢笔书法也要像毛笔书法一样能到处题字就好.

无鸣对修理钢笔不是看成技术,应是艺术.对钢笔好坏也不是用新旧贵贱来看,而是看它适不适合写出那种效果来.

看我雕虫小技似难登大雅;

辅人舞墨神功能善作奇书.

无鸣兄所说甚是。这个话题不仅勾起人美好的回忆,而且令人对逝去的岁月生出些许怀念。


作者: 石桥    时间: 2006-2-22 04:36

《题修钢笔》 曾是末流,羞涩几文成体面; 并非无用,玲珑一笔写春秋!

凑个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2-22 09:16
以下是引用梅风先生在2006-2-8 10:32:00的发言:

人持末业翻败笔;

我请先生试新锋。

改为“谁持末业翻旧笔”就是非常好的联了。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2-22 09:25
以下是引用无鸣在2006-2-9 19:06:00的发言:

看到此帖,心有所动.无鸣对此业有过兴趣,不是因为生活,确实为兴趣所至.

作高中生时,无鸣迷上了硬笔书法,以至于痴迷.在高三时都整天写过不停.在练习中觉得选取钢笔重要,一是要下墨水流畅,二是在笔尖子开合容易,能写出自如的变化笔画来.无鸣喜欢三种钢笔,一是所谓的书法笔,就是把笔尖子向外弄弯的那种,二是点水笔,就是以前老师用来批改作业那种,要笔尖是直的好些,三是一般用的旧钢笔,最好是笔尖磨成了凿子面的.新笔和贵笔并不好用,无鸣曾用新笔去换别人用的不想要的笔.;

无鸣就多数情况下是自己修理和改造钢笔.一回无鸣发了奇想,自己做了一支好大的钢笔,用手臂粗的竹筒做笔身,把一大瓶墨水倒入里面,用一大块木头做笔塞,用竹片做笔尖.想能写出大字来.因为觉得钢笔书法也要像毛笔书法一样能到处题字就好.

无鸣对修理钢笔不是看成技术,应是艺术.对钢笔好坏也不是用新旧贵贱来看,而是看它适不适合写出那种效果来.

看我雕虫小技似难登大雅;

辅人舞墨神功能善作奇书.

再精炼点更好。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2-22 09:42
以下是引用石桥在2006-2-22 4:36:00的发言:

《题修钢笔》 曾是末流,羞涩几文成体面; 并非无用,玲珑一笔写春秋!

凑个

“玲珑一笔写春秋”!


作者: 石桥    时间: 2006-2-22 11:56

谢老版!

原意以羞涩与体面对比,用很少的修理费用换来书写者的体面;用精致玲珑的笔办大事,写春秋。海老板慧眼。佩服!!!


作者: 无鸣    时间: 2006-2-22 12:42
海版精言.多谢.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