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评分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4-11 00:52
标题: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评分帖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    学号:      得分:

第一题、罗荣桓
(评阅老师:幽幽南山

第二题、天岳关
评阅老师:胡从秀

第三题、秋收起义
评阅老师:  秋实

第四题、万里长征
评阅老师: 心涤灵声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评阅老师:老八路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资料自行百度,养成搜集素材的好习惯。
6、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7、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8、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评分要求:
主要从形式(4分)、手法(6分)、内容(10分)三方面进行点评打分。
形式主要指对联六要素,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内容主要指意象和意境。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4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江风  学号:1933  得分:90.5

第一题、罗荣桓
上联:红军勇将,北战南征,二十多年经百役,气壮平南岳;
下联:四野长才,出生入死,八千余里渡三江,功高盖北辰。【江风】
用比拟,夸张,借代等手法。
解说:
上联:是红军中勇将,经历南征北战,从二七年参加革命到四九年共和国成立历经上百次战役,气概齐南岳(罗荣桓是衡山人故有此说);
下联:在第四野战军中才能出众,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走过东北的黑龙江,打过长江又打过珠江的八千里征途,功高比北斗。
南山:对仗工整,手法灵活,主题贴切,赞誉得体,4+5+9=18
第二题、天岳关
上联:阅历古今,万仞雄关铭盛事;
下联:系连湘鄂,百年碣石记英灵。【江风】
用夸张,衬托等手法。
解说:
上联:经历过去与现在,万仞高的雄关记忆了历朝许多大事;
下联:连接湘鄂两地,百年的墓碑刻记着近代烈士们的英名。
胡从秀对仗工整,夸张适度、亦扣主题。但用词和表达的准确度上尝欠火候,如“关铭盛事”之铭字宜酌;“连湘鄂”表述不全,是连“湘鄂赣”。(17.5)
第三题、秋收起义

上联:邦乡秋点兵,唤起工农惩腐恶;
下联:湘赣夜拨火,驱除霾雾铸金瓯。【江风】
用通感,隐喻等手法。
解说:
上联:金秋季节在家乡点兵起事,召唤起工农大众征讨腐败反动政府;
下联:在黑暗的时刻燃拨烈火,照亮驱除漫天的雾霾建立人民的政权。

秋实:切题,精炼,对仗工稳。“铸金瓯”,比喻恰当,点睛之笔。联都默认古音,标注今音就好了。19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上联:过雪山草地,斗严寒酷暑,滾滾铁流辉日月;
下联:献碧血丹心,战强敌元凶,铮铮义旅写春秋。【江风】
用衬托,摩绘,示现等手法。
解说:
上联:爬雪山过草地,斗严寒酷暑,英勇向前的红军像滾滾铁流辉映日月;
下联:洒热血捧丹心,战强敌元凶,铁骨铮铮的义师谱写光荣的革命历史。

灵儿:上下联立意、手法得当,遣词、炼字颇见心思,对仗、格律工整无误,不错,若能有自己的观点则更佳——长征的真正原因是为了逃避危险、保存实力而进行的一场大转移,可谓义无反顾、卧薪尝胆。18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上联:荡寇八年,横槊统千军,疆界定;
下联:齐家三载,射雕扛九鼎,庶黎安。【江风】
用通感,夸张,用典等手法。
解说:
上联:经过八年抗战,能文能武的元帅们统领千军万马,日寇投降使得疆土得到界定;
下联:解放战争又是三载,赶跑了蒋家王朝,人民取得了政权,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

八路阅评:句式多样,出、对齐整,修辞比较恰当,意思比较明晰。得分:4+5+9=18分。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6、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7、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5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若水之心 学号:1912   得分:82

第一题、罗荣桓
国势艰危成砥柱,纵苦雨凄风,总有无双忠胆力。
政工卓越著功勋,看白山黑水,犹留百万铁蹄痕。
南山:应该按要求写出注释。对仗工整,手法可以,主题不突出,“无双忠胆力”应酌。4+4+7=15
第二题、天岳关
三省一关险,多少峥嵘岁月,问楚地荆天,黄龙白岭;
千秋浩气存,饱经凛冽风霜,看丰碑古道,翠柏苍松。
胡从秀:上下联结尾两分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尢其以当地地名(黄龙、白岭)入联,紧扣主题。且色彩鲜艳。不足之处:第一分句对仗不工。(18)
第三题、秋收起义
斧子镰刀闪耀,雷动秋收,工农革命燃星火;
目标旗帜鲜明,路开正道,马列文章有续篇。

秋实:联意切题、明确。上联运用隐喻手法,下联比较平直。可惜上下联多处词性对仗不严谨,须再酌。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泅赤水,渡乌江,三军洗净泥丸垢;
爬雪山,过草地,万里迎来旭日辉。

灵儿:上下联立意略窄,缺乏实质内容和观点,对仗工整,两结的手法不错。16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风云齐际会,跃马扬鞭,革命雄才施大略;
日月并昭辉,保家卫国,共和史册著奇勋。
八路阅评:成联意思明朗,比喻比较恰当,句子比较 流畅。注意题目要求尽量不要自对。4+5+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6


网名:诗清话逸    学号:1910      得分:84

第一题、罗荣桓(huán)
答:
上联:制锦①荣桓罗将帅;【诗清话逸】
下联:征程朱钺②战世雄。【诗清话逸】

典故:
① 制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向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因以"制锦"为贤者出任县令之典。
② 朱钺:红色的斧钺,九锡之一。

南山:引典嵌名很好,突出了主题。罗字在这里应该作动词用不太适合,个见。4+6+7=17
第二题、天岳关
答:
上联:九天福海容慈水;【诗清话逸】
下联:五岳仙关佑庶民。【诗清话逸】
胡从秀:对仗工整,语言精炼。且“燕领格”嵌“天岳”,只是此是缺乏”特性 “。(18)
注解:
① 九天:极高的天空:~九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形容差别极大)。
② 福海:犹厚福。谓福深广如海。
③ 五岳: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通常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说南岳为霍山。


第三题、秋收起义
答:
上联:铜鼓点兵,秋收起义震天地;【诗清话逸】
下联:许仙试剑,万寿扬旗惊鬼神。【诗清话逸】

典故:
① 1927年毛泽东在铜鼓县领导秋收起义。铜鼓县位于江西西北边陲的山区,铜鼓县并非产铜,也不加工制作鼓具。传说这里曾天降一块巨石,色似铜,形如鼓,故名铜鼓。
② 许仙:江西地方保护神——福主许仙真君(许逊,晋代道士)。
③ 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地方保护神——福主许仙真君(许逊,晋代道士)建造的寺庙宫殿。因宋真宗赐名“万寿宫”而更加著名。光绪年间,万寿宫由排埠乡当地村民捐资扩建,后来这里成为百姓聚集地及竹木商人会馆。如今这里是革命历史纪念地。

秋实:“铜鼓点兵”,巧借地名,非常精妙!下联用典,暗喻起义要旨,不错!18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答:
上联:万里长征,始于足下,伟绩惊天地;【诗清话逸】
下联:千秋大业,记在心中,丰功泣鬼神。【诗清话逸】

注释:
万里长征:主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

灵儿:上起和二分句无实质意义,上下联立意较窄,内容不够丰富造成主题空洞,且两结合掌,形式上不推荐用“四四五”句式,读起来会欠感觉。13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答:
上联:武略文韬,将相雄才无霸气;【诗清话逸】
下联:先忧后乐,士儒大志有清风。【诗清话逸】
--忆陈毅元帅

注释:
武略文韬:指用兵的谋略。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
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
八路阅评:成联描述陈毅元帅,非常形象、贴切,属于个体,题目要求应侧重群体,注意题目要求尽量不要自对。得分:4+6+8=18分。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6、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7、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7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闲看山水  学号:1904  得分:78

第一题、罗荣桓

出句:直道盘弓箭   修心隽武            
对句:平生话本真   厚德开诚【闲看山水】

联语:罗荣桓在大学时就投身革命,追求真理。是终身从事政治工作且军功卓著的双优元帅。‘一生不说假话’。心胸宽广坦荡,品德高尚。修辞:用典
南山:对仗工整,手法亦可,主题不太突出,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出句:雄武关三省
对句:文明汇九州【闲看山水】

联语:天岳关地势险要位于三省交界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亦成为南北文化的中转站和交汇点。修辞:用数
胡从秀: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唯”关三省“接近主题(其实连三省的关口在中国很多)。(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出句:工农革命旌头起
对句:部队横枪党指挥【闲看山水】
      
联语: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从此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修辞:用典

秋实:1.律工,意明。2.感觉是写实而非用典。3."旌头起",节奏应是“旌头~起”,"党指挥",节奏应是“党~指挥”,对仗不工。14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出句:艰难卓绝长征路
对句:壮举辉煌历史书【闲看山水】

联语:长征是革命艰难至极的历程,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伟大光彩的一笔。修辞:用典

灵儿:上下联立意偏窄,此类命题以七言联概括内容需要相当功底,建议扩写分句,上联“艰难”(并列形容词)与下联“壮举”(偏正)对仗过宽,总体遣词排版欠佳。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出句:功勋建国强桩巨
对句:智勇麾军老帅威【闲看山水】

联语:是为建国立下功勋的桩基,是智勇双全的领军老帅。修辞:比喻
八路阅评:句式齐整,比喻比较恰当,意思清晰,联意分析清楚。感觉“强桩巨”有些生硬。得分:4+5+8=17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8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张洪欣     学号:1910      得分:82

第一题、罗荣桓
能攻能守,身经百战老元帅;
亦武亦文,心系万人政治家。
能和亦是重言,也叫有规则的重字。
南山:对仗工整,手法亦可,主题不鲜明,这个联适合大多数元帅。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圣境悠悠,武士争雄之地;
清风浩浩,文人泼墨之关。
悠悠和浩浩为叠字。
胡从秀:既是名关,则“武士争雄、文人泼墨”乃其共性。故是写“关”的好联,但无“天岳”之个性。(18分)
第三题、秋收起义
秋收灿彩,万人队伍奔腾至;
起义扬威,一杆红旗举出来。
嵌字:秋收起义。奔腾是比拟。

秋实:运用鹤顶格嵌字法,合律,意明。感觉平直,无深意。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迎风踏雪,征途万里;
战敌斗顽,美誉千秋。
千秋比喻时间长。

灵儿:上下联以八言二分句作为形式,立意尚可,内容尚欠,“征途”与“美誉”的词性对仗可酌,格律无误。16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战功动地,洒血祭先辈;
美德感天,抒怀励后生。
动地感天是互文,也是比拟。
八路阅评:句子流畅,手法娴熟,只是感觉反映共和国元帅特点不够清晰。4+6+7=17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09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刺玫  学号:1340    得分:81

第一题、罗荣桓

半生戎马,元帅犹能决战场
一介书生,教员亦可上凌烟
南山:应该按要求写出解释,联句工整,“元帅犹能决战场”句没有力度,“上凌烟”句用的好,主题贴切。4+5+8+17
第二题、天岳关

雄关名九洲,文化交融通南北
重隘连三省,兵家争夺亘古今
胡从秀:联语总本上不错,只是南字应仄而平了。(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携五千工农,将游击编成正统
执三湾政策,由城市转向农村

秋实:联意切题,表达准确。如果把各分句的第一个字都看成领字,也有失律的地方。“游击”,待炼。“农”,不规则重字。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起瑞金,到尊义,万里征程,南岭视为细浪
饮霜雪,吃草根,一心报国,乌蒙只当泥丸

灵儿:上下联的前三分句写得不错,可惜两结明显凑了,与前三分句的关系并未承接好,显得观点很狭隘,建议在两结加入自己对长征的一些看法——比如总结长征目的、结果或自己的感想等,并以七言表达为佳。15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英勇善战,开国建功立汗马
足智多谋,临危布局洗神兵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比较贴切,比喻也比较恰当。一般说四字分句主要看二、四字位平仄。“立汗马"有尾三仄之嫌。得分:3+5+9=17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11
本帖最后由 胡从秀 于 2014-4-27 19:16 编辑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影子传说 学号:1909      得分:89

第一题、罗荣桓
是友是亲,主席诗中曾拭泪
为家为国,将军身后尽遗忠
解说:上联写毛主席曾为罗大帅题诗,下联是说罗大帅的忠心
南山:词句工整贴切,手法灵动,叙事赞誉得体,主题鲜明。4+6+8=18
第二题、天岳关
雄关抵万军,且望山头多少险
壮士自千古,何求碑上有无名
解说:上联写天岳关地势险要,下联写关中的无名抗日英雄纪念墓
胡从秀:本联的亮点是反义词相对(多少、有无),结句亦很有味道。紧扣“无名”这一特色。(18)

第三题、秋收起义
暴动为当家,辟一地容身,必经枪林弹雨
红军谋出路,喜层山放眼,尽是镰刀斧头
解说:上联写起义的目的,下联写起义的结果

秋实:联语自然老道,“为当家”、“谋出路”、“辟一地容身”说的贴切。“红军”能换成恰当的动词就更好了。18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壮志欲翔,纵雪山险,草地艰,不过等闲路。
光明在望,终破重围,移战略,谱成奇迹诗。
解说:上联写长征的过程,下联写长征的结果

灵儿:上下联总体立意不错,两结略弱,上结孤平之嫌,“重围”(偏正)和“战略”(名词)的自对略宽,下联“移”字没有炼好。16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凭卓越功勋,攀折军衔桂冠
起崇高敬仰,一瞻统帅雄风
解说:上联写元帅的获得途径,下联写人们对元帅的敬仰
八路阅评:成联合律,领子用得不错,分句之间连接自然,共和国元帅的特点反映清晰。得分:4+6+9=19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12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东方虹雨    学号:      得分:84.5

第一题、罗荣桓
半生戎马为真理
一代奇才化永恒

   南山:应该按要求写出解说,格律工整,手法亦可,主题不鲜明,这个联适合所有的将帅。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雄关古道连三省,
天岳今朝誉五州。
胡从秀:下联直入主题。联语简结明了,对状工整。(18.5)

第三题、秋收起义

气卷长空,血火染成赤帜;
根连大地,镰锤辟出江山。

秋实:联意切题,对仗工稳。“气卷长空”,还有炼的余地。17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千秋伟业,永铭史册;
万里长征,气壮山河。

灵儿:总体内容太空,显得立意太单薄,不足以突显主题,“伟业”(偏正)和“长征”(修饰性动词)失对,“永”(形容词)和“气”(名词)失对。13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辟疆元帅,北战南征开社稷;
军事奇才,保家卫国立新功。
八路阅评:成联题共和国元帅,意思明朗,句式齐整,比喻比较恰当。今后答题注意题目要求,要分析联意、指明至少一种修辞方法,尽量不要句中自对。得分:4+5+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13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钱思语    学号:1918      得分:87

第一题、罗荣桓

盘活山东,棋因妙手方成局;
魂归天上,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 是难得政治元帅,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毛泽东在1962年曾有过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南山:格律工,手法娴熟,化用毛泽东的评语精彩,上下联联系紧密,成局俩字稍逊。4+6+9=19
第二题、天岳关

名垂青史英雄血;
气壮山河烈士魂。
为纪念抗日将士的牺牲,在天岳关修建了这座无名英雄纪念墓。
胡从秀:把“血”改成“墓”吧,下联引用蒋中正之题词扣住主题,不错。(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镰刀自靠心锤就;
旗帜无非血染红。

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

秋实:切题,意深,律工。尤其喜欢上联,运用具象艺术手法,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19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破关飞渡退追兵,跋山涉水;
险阻艰难开局面,保国救民。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长驱二万五千里,破关夺隘,抢险飞渡,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取得了革命胜利。

灵儿:上下联立意不错,“追兵”(修饰性名词)和“局面”(并列名词)对仗宽了,另外,句内自对争议太多应慎用,况且“破关”(动宾)和“飞渡”(修饰性动词)本身失对。15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铁骨铮铮,同心同德开疆土;
战功赫赫,无怨无嗔铸九州!
八路阅评:铁骨铮铮和战功赫赫,反映出了共和国元帅的一些特点,同心同德形容得也不错,运用规则重字,只是感觉”开疆土“不太确切,没有指明修辞方法。得分:4+5+8=17分

共和国十大元帅在革命斗争中都有丰功伟绩,都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6、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7、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15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残荷细雨花少年    学号:1908      得分:44

第一题、罗荣桓
笑对烽烟千里意
还来静默一生情
南山:格律工,手法可,主题不突出。4+5+6=15
第二题、天岳关
胡从秀:未做

第三题、秋收起义
点亮山河
抒发义气【新声】

秋实:显得简单,联意缺少前提。13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灵儿:漏写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身经百战功无量
心主风华意空前

八路阅评:身经百战反映出元帅的特点,心主风华感觉体现不明朗,语言流畅,只是”无“、”空“皆平音。得分:3+5+8=16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18


网名:锦江踏浪     学号:1943     得分:83

第一题、罗荣桓

出南湾 经百战  威名惊敌胆  荣光四射
忠主席 解千愁  正气暖君心  恒德长传
南山:格律工,手法灵动,嵌字无痕,内容贴切。4+6+9=19
第二题、天岳关

青史镌铭 八百英灵长固守
雄关屹立 三方土地紧相依
胡从秀:因为此墓为“无名英雄纪念碑”,用“镌铭”准又不准。准在记了这件事,不准在烈士无名。其他地方均可。(18)

第三题、秋收起义

包围城市 工农革命军旗展
进驻农村 部队编成性质明   

秋实:联意切题,格律无误。下联修改空间很大,“编成”待炼。“农”,不规则重字。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纠左倾 坚持理想 万里征途谁可挡
破封锁 不畏艰难 三军信念敌惊心  
  
灵儿:所谓长征中的左右之争,不过是权力斗争,并不是长征的目的,所以在这里的观点有些片面了,“左倾”(修饰性动词)和“封锁”(并列动词)对仗宽了,“征途”(修饰性名词)和“信念”(并列名词)对仗宽了,“可挡”(副词修饰动词)和“惊心”(动宾)明显失对。13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元勋百战 战功显赫威天下   
帅才同心 心迹清明泽后人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切题,意思表达清楚,运用规则重字且属顶针修辞,反映了一定技巧。只是在四字分句中,一般要注意二、四字位的平仄交替,”才“、”心'皆平音。得分:3+6+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0


网名:飘红  学号:1915   得分:80.5

第一题、罗荣桓
直取平津师四野
共谋辽沈出奇招
互文修辞手法
抓住罗荣桓与战友们两次大战役平津、辽沈战役的贡献来写
南山:律工语顺,取材亦切题,稍觉平淡。4+5+8=17
第二题、天岳关
一脚踏三省
千秋踞隘关
比拟修辞手法
抓住天岳关的特点来写
胡从秀:联语简洁优点,“一脚踏三省”非天岳一关也。故此联共性有余,个性不足。(17.5)

第三题、秋收起义
当机立断转方向
一举成功擎义旗
互文修辞手法
秋收起义开始时犯了方向性错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很快转变方向取得了成功。

秋实:切题,律工。词性、词意方面对仗不够严谨。14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漫漫征途,艰难跋涉成壮举
重重困境,机智周旋化险夷
分总的修辞手法
以长征时路途远和困难多这两个方面来写

灵儿:下联立意较空,且下起相对上结来说并无实质意义,严格来说“征途”(修饰性名词)和“困境”(偏正)对仗略宽,“壮举”(偏正)和“险夷”(并列形容词)失对,“壮”字出律。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南征北战入沙场
叱咤风云震四方
示现修辞手法
以十大元帅的丰功伟绩来写。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意思清楚,语言流畅,形容比较贴切。如果用今音的话请注明,因为在联都是默认古音的。在古音中"场"、“方”均为平音。答题注意题目要求,尽量不要句中自对。得分:3+6+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1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阳光落在心    学号: 1917     得分:87

第一题、罗荣桓
书生意气,辽沈领军兴伟业
元帅雄心,山东抗日立奇功
罗荣恒元帅两大功劳尤为卓著:在抗日期间在山东的发展了大片根据地,在辽沈战役坚持战锦的意见并因此大捷,上下联就这两件事情分开叙述。
南山:格律工,取材立意均切题。4+6+8=18
第二题、天岳关
面对平江,足踏黄龙,兵家自古争天岳;
头抛热土,血书青史,烈士至今踞塞关。
上联述说天岳关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下联抒发对无名英雄纪念墓的感叹。
胡从秀:紧扣主题,对状工稳,写出了天岳特色。(19)

第三题、秋收起义
首举军旗,进驻农村方向准
再燃星火,包围城市目标明
上联写秋收起义的转折点,下联是进驻农村之后,毛泽东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秋实:联语工稳,联意切题。17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保全实力,众军西撤创奇迹
克服困难,万里长征奏凯歌
只能说,长征是个奇迹!联未写好,倒是资料感动了我。在教科书上读长征的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触动呢?

灵儿:总体立意不错,上联“创”字为多音字,在此处并非平音,因此造成孤平,“保全”(修饰性形容词)和“克服”(并列动词)失对,“实力”(偏正)和“困难”(并列形容词)失对。15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承前启后,神州勇士逾千万
继往开来,元帅勋章仅十人
好难啊 凑了再说。
八路阅评:联意注意了体现共和国元帅的特点,语言流畅,句子齐整,答题要注意题目要求,没有联意分析、指明修辞,句中自对明显。得分:4+6+8=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2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雪纷菲    学号:1930     得分:76
                  
                        1.  题罗荣桓(今韵)
南湾元帅,敢鸣正义斥昏官,一盘智慧救山东,却视浮名若土,
中共党员,灵变原则成大业,满腹诚实赢月女,惜离人世如风。
修辞手法:比喻
联意解说:上联写了罗荣桓的典型事迹:怒斥黄永胜作风问题,曾被毛主席称赞有罗荣桓,山东这盘棋就活了,但是他却不愿担当元帅的荣耀
下联写了前辈的性格方面,不死守原则,懂得变通,与林彪等同志的相处之道,成就了很多出色的功绩,有事业的同时还有佳人,就是与月琴前辈的传奇爱情,但是最却不幸离开了人世,留以毛泽东同志和广大中国民众无限叹息。
上下联从不同方面写了罗荣桓的一生,进行了粗略的概括。
南山:格律无误,语句平淡,叙事乱了。4+4+7=15

                  2.题天岳关
         追古溯今,流尽兵家多少血。
         上天入地,书来英烈满腔情。
修辞手法:示现。
联意解说:上联对天岳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很多历史根源进行了概括
下联对战死在天岳关的英雄们进行了讴歌和赞颂
胡从秀:上天入地,写谁?写烈士?如写后者,不适合吧!对仗、联律均中规中矩。(16)

            3. 题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打镰刀,快哉,霹雳一声暴动!
中共英雄抛热血,壮矣,煞人几许秋风。
修辞手法:示现,用典,脱化
上联:化用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中的句子,写出了秋收起义,声势浩大的场面,颇为欢快。
下联则一转,写到为秋收起义牺牲的先烈,抒发一种悲壮之美。末句是化用秋瑾前辈的遗言:“秋风秋雨愁煞人” 而成句,旨在讴歌以秋瑾为代表,牺牲于那萧瑟秋收季节中的英勇烈士
上下联集喜悦与悲痛为一体

秋实:合律,通俗。整体感觉直白,没有深意。有多处对仗不工。14分

               4.题万里长征
千山万水,红军无畏前行,且观草地雪峰,扬我长征信念。
一党众人,儿女齐心跃进,不忘文书历史,传其华夏精神。
修辞手法:分总
联意解说:上联回顾了长征的艰险,发扬了我长征精神,
下联呢,说的是广大民众跟着国家一起前进,同时不忘记历史,学习历史,效法历史上的前辈,传承他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整体就是为了突出:长征的精神,不只是停留在那时,现在也是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并发扬,国家才能跟人民共同进步

灵儿:上结突兀,下联基本偏题,“红军”(偏正)与“儿女”(并列名词)对仗宽了;建议:应从联句的结构和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每个分句都必须紧扣主题、前后相承,每个遣词都必须发挥其有效的作用。13分

          5. 题共和国元帅
几杆步枪,打出中华春故事。
十勋元帅,翻开党政大篇章。
修辞手法:步枪借代
联意解说:上联说明共产党靠着小米加步枪,让中国走入了春天,而下联写出十大元帅在当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更是建立中国新的政权,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八路阅评:语句流畅、合律,意思表达比较清楚,注意了修词,联意解析明了。只是感觉稍直白。得分:4+5+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6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南羽格格    学号:1923      得分:81

第一题、罗荣桓     (夸张)
戎马一生,贤德昭日月
江山万虑,阴功惠乾坤。
联意:罗荣桓戎马一生,是一个非常正直而有原则的人,是真正为百姓谋利的人,他的贤德可昭日月。
         同时,他为了江山社稷,耗尽了心思。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善行,惠泽了千万百姓。
南山:律工意顺,主题不鲜明。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顶针)
一脚踏三省,省省相连,本是兵家要地
双诗话千年,年年如似,原为文化中心
联意:天岳关在三省交界处,一脚可以踏三省。是历来的兵家要地。
      黄庭坚曾两度游历,并留下诗歌。天岳关的南面是连绵起伏的湘北山区,也就成为了南北文化的中转站和交汇点
胡从秀:把上联“本是”改成“连作”,下联之”似“和”原“改成“原”改成“此”,顶针手法便更完善了。(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比喻)
工农一体,古城掀起金秋火
风雨同舟,湘赣迎来改革风

联意: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革命的号角在古城修永吹响。从此武装斗争的烈火迅速湘东赣西的辽阔土地
      革命运动受阻后,革命者同舟共济。在三湾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秋实:格律无误,联意明晰。“掀起”不如改成“燃起”,“改革”,游离了主题。“风”,重了。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排比)
渡大渡河,夺泸定桥,越夹金山,艰辛化作他山石。
战十四省,破五重围,会将台堡,赴蹈从知壮士情。
         
联意: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革命战士们克服了长征路途中的种种艰辛。
     万里长征,转战了十四个省份,突破了敌人的五道封锁,最终在将台堡胜利会师,长征至此结束。无数革命英雄为了信仰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凡人的英雄史诗。

灵儿:上下联都写的是长征的过程,有些类似流水账,因而少余味,“他山石”凑了,且无意义,从知”生造,“山”和“渡”属不规则重字,二分句句脚出律,值得赞赏的是,从两结的首二字来看,与前三个分句衔接的本意不错,但没处理好。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对比)
大丈夫,驰骋沙场,若重现英灵,岂许蛮夷相辱?
矮军帅,经营旧国,唯自歌伟绩,何妨倭寇相欺。

联意:共和国十大元帅纵横沙场,都是世间的大丈夫,若他们的英灵能返回,岂容那些小国家欺辱中国?
      那些自保的将帅统领们,一成不变的管理国家,只知道天天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对外族的凌辱,权当没看见,随便他们。
八路阅评:成联较长,运用句式较多,有三言句、四言句与五、六言句。表达意思比较充分,运用修辞手法也比较恰当,联意分析比较明白,只是下联表示的意思不敢苟同,觉得“相欺”、“相辱”意思相近。得分:4+6+9=19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8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石阳一梦    学号:1917      得分:82.5

第一题、罗荣桓
  半生戎马,赤手擒龙,一代英才留典范;
  百战山河,忠心报国,千秋伟绩铸勋名。
  修辞手法:分总。
南山:格律工整,手法娴熟,主题不突出,4+6+7=17


第二题、天岳关
  苍山莽莽,道道险峰埋白骨;
  溪水潺潺,声声梦语唤忠魂。
  修辞手法:叠字。
胡从秀:此联离题远矣。但叠字修辞还错。(16.5)



第三题、秋收起义
  建一支军队,树一面红旗,开创未来新局面;
  定一个方针,走一条路线,推翻昨日旧江山。
  修辞手法:排比。

秋实:排比手法,很有气势,语句顺畅。因受制于上联,下联末句显得拘泥了。“面”,重了。16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何为壮举?万里长征,彰显男儿本色;
     谁是英雄?一颗赤胆,砺成将士情怀。
     修辞手法:设问。

灵儿:上下联的观点太过片面,且没有扣题,上结答非所问,两结合掌,“长征”和“赤胆”对仗不工。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长征跃马,野战挥师,谁救贫民离苦海?
  大地回春,红旗映雪,君兴强国建奇功!
  修辞手法:反问。
八路阅评:分句之间连接自然,意思表达清楚、充分,修辞运用比较恰当,4+6+9=19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29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瘦风  学号:1928   得分:79

第一题:罗荣桓
做老实人  干诚实事  一世光明磊落
当无产者  尽革命心  毕生坦荡从容
(脱化)
说明:上联“做老实人,干诚实事,一世光明磊落”来自邓小平对罗荣桓的评语的部分文字。邓小平同志在给《罗荣桓传》题词的时候,曾经饱含深情的说道:“罗荣桓同志是做老实人,干老实事,一生光明磊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和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这样的同志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才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南山:引用的句子不错,突出了主题,重字了。3+6+8=17
第二题:天岳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
壮志凌云最是金
(比喻、用典)

磅礴气势如虹远
浩荡精神与日新
(比喻、比拟)
说明:“雄关漫道真如铁”摘自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胡从秀:第一联,上联引用,如果下联也引用名句,那就是一幅完整的集句联了。此联是写“关”的通用联((16.5)。第二联主语不明(16)

第三题:秋收起义
斧镰引路  红旗漫卷星星火
子弟策源  大地狂吹烈烈风
(比拟、叠字)
说明:1.秋收起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后,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2.子弟:意指工农子弟兵。

秋实:修辞手法得当,语势顺畅铿锵。感觉“斧镰引路”、“子弟策源”表达不够准确。16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披荆斩棘 铁流二万五千里
壮胆沥风 劲旅七百四二天
(借代、比喻、双关)
说明:万里长征,工农红军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大概七百四十二天。

灵儿:上下联立意偏窄,上结孤平,下结的格律很奇葩。。。“二”字重了,“铁流”和“劲旅”完全合掌,其实上下联的立意本身都是合掌的,“沥风”生造,另外,有个小常识:四十可写作“卌”( xi )。建议狠抓基础,要努力啊。。。12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呕心沥血  身经百战方成器
入死出生  力挽狂澜自有功
(比喻)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体现出了元帅的特点,语言流畅,比喻也比较恰当,感觉下比略弱。上比第一分句和下比第一分句都用了句中自对。得分:4+5+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31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凌波踏浪    学号:1907      得分:83.5

第一题、罗荣桓
运筹帷幄三军帅
弹指风雷百战勋【凌波踏浪】
南山:应该写出解释,联句律工意顺,词句简练,此联适用所有的元帅。4+6+7=17
第二题、天岳关
无名烈士眠天岳
八百忠魂护古关【凌波踏浪】
胡从秀:语言简且扣主题紧。但”无“对”万“稍宽。烈士与忠魂义近,下联未拓开。(17.5)

第三题、秋收起义
工农旗帜扬修水
星火燎原出井冈【凌波踏浪】
秋实:联意切题但不够突出,“旗帜”对“燎原”不严谨。16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转战西南为革命
会师甘陕谱新篇【凌波踏浪】  

灵儿:上下联立意尚可,“陕甘”倒置成了“甘陕”,姑且算说得通吧,“转战”(连动)和“会师”(动宾)对仗不工,“革命”(动宾)和“新篇”(偏正)对仗不工,另外,不要以为“为”字古音真的为平,联都的检测工具也是有纰漏的,这一点扫地僧老师曾经讲得很清楚,“为”字在古音时同样是多音字,是有“去声”(仄音)的,三仄尾在七言联中为忌。介绍一个中古音查询工具给你吧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以后吃不准的就去查查,不会用的话可以给我留言。15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百战经身开国帅
千秋载史留芳名【凌波踏浪】
八路阅评:语言简练,高度概括,意思比较清晰。没有联意解析,“留芳名”有尾三平之嫌。得分:3+6+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1:32

网名:淡定   学号:1924      得分:87

第一题、罗荣桓

开国元帅英年逝;
党内圣人千古垂。(今音)
南山:应该按要求写出解释,联句律工意顺,词句简练,主题突出。4+6+8=18
第二题、天岳关

隘口奇峰,万里长风存浩气;
荆天楚地,三湘沃土慰英魂。
胡从秀:上联嵌”浩气长存“,看到了天岳关的元素。联语总体感觉不错。(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镰斧辟新天,号角声声催澍雨;
毛卢燃圣火,军旗猎猎唱春风。

秋实:联意切题,语言精练,修辞手法得当。判满分,祝贺一下!20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艰难困苦何足惧;
洒热血,抛头颅,弹雨枪林视等闲。

灵儿:上下联立意偏窄,都只写了长征的过程,没有写出长征的目的或意义,“热血”(偏正)、“头颅”(并列名词)不管是上下对还是自对处理都有问题,“弹雨”和“枪林”算是句内自对吧,慎用为妙,“惧”(动词)和“闲”(形容词)失对,两结的意思基本合掌。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当代伟人,功勋卓越昭日月;
开国元老,战绩斐然动乾坤。(今音)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意思表达比较清楚,语句流畅,比喻比较恰当。没有指明修辞方法,没有联意解析。得分:4+5+9=18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7:31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 嫩鴨子    学号: 1903     得分:59

第一题、罗荣桓
罗大将军,为人忠厚,已成千古
获荣元帅,存世久恒,尤像日光
南山:格律无误,内容平淡了些,获荣俩字应酌,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兵来帅挡,自有湘山鄂岭雄关赣寨,
水到堤拦,天然岳堡屏障万勇难开。
胡从秀:上联之“山、岭、关、寨”与“帅”何关?下联的“水、堤”与“关”咋连?对仗亦不工稳。(14)

第三题、秋收起义
岳麓叶枫红,农民觉悟跟毛走
秋雷风雨骤,战士英雄打土豪

秋实:联意切题,对仗工稳。选词用语不够贴切,如:叶枫红、跟毛走。“英雄”换成“激情”或“争先”要工稳些。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理念比心坚  足踏千山万水
长征无独二  人开地上天途

灵儿:上联立意不错,下联凑了,“无独二”、“天途”生造了,“长征”、“地上”失对。14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7:34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菜桑子    学号:1916      得分:80

第一题、罗荣桓
戎马一生,卓著战功,堪称帅才
武文兼顾,领先政治,历任委员
联意说明:上联写罗帅军事生涯,战功赫赫,被授予元帅军衔。下联写罗帅是军事和政治的文武全才,既懂军事又知政治。历任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等政治委员。
修辞:偶句,排比等。
南山:格律工,语句稍显平淡,4+5+7=16
第二题、天岳关
控鄂赣潇湘,一脚踏三省,兵家争险隘
引岳徐山谷,七言留几行,泰斗著诗文
联意说明:上联写天岳关处在湖北(鄂)江西(赣)湖南三省交界之处,是地势险要的关隘。下联写岳飞(岳)曾派兵驻于此地,元末红巾领袖徐寿辉(徐)守此关,并有遗物,黄庭坚(山谷)留有七绝一首。
修辞:领字起句,借用名人等。
胡从秀:上联以“控鄂赣潇湘”起,后两分句,一气呵成;下联后两分句只写“山谷”,有龙头蛇尾之嫌!(16)

第三题、秋收起义
举革命红旗,领袖组织武装
为天明赤县,农民起义翻身

秋实:领字运用颇有气势。全联铺陈叙述,显得平淡。“领袖组织武装”,古音失替,今音孤平。14分

联意说明:上联写毛泽东组建工农武装。下联写为了中华民族和贫苦农民的翻身解放而举行秋收起义。
领字起句等。

第四题、万里长征
  渡湘江,翻雪山,过草地,红军来陕北
  夺泸定,会遵义,战娄关,革命启新程
联意说明:上联写红军渡过湘江,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到达陕北会师。下联写红军夺取泸定桥,召开遵义会议,攻占娄山关等历史事件,使革命开启新航程。
修辞:自对,排比,对仗等。

灵儿:上下联立意尚可,前三个分句落了俗套,两结有些意思,“红军”对“革命”宽了。15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发动指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师,建立工农根据地
运筹决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之策,打出世界锦中华
联意说明:上联写共和国元帅们参加三大起义。如朱德,刘伯承,贺龙元帅等参加南昌起义,罗荣桓元帅参加秋收起义,叶剑英元帅参加广州起义等。下联写老帅们指挥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
修辞:自对,排比,对偶等。

八路阅评:成联运用排比和规则重字的方法,串连三大著名起义,对以三大战役,此联大气有魄力,表现元帅的艰难历程和丰功伟绩,比较充分。联意解析清楚。”打出世界锦中华“有连仄与失替之嫌。得分:3+6+10=19分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资料自行百度,养成搜集素材的好习惯。
6、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7、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8、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7:35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飘往天边的云    学号: 1926     得分:82

第一题、罗荣桓

乱世同征,心无杂念常随党==
伟人独吊,国有疑难可问谁
南山:应该按要求写出解释。律工意顺,主题鲜明。4+6+8=18
第二题、天岳关

平江才子题三字,流芳千古==
北宋诗人赋七言,虽老二游
胡从秀:“平江才子题三字、北宋诗人赋七言、虽老二游”都不是天岳关的“个性”;故上下联指代不明。(16)

第三题、秋收起义

反蒋屠杀争土改==
联农暴动定秋收
秋实:对仗工稳。若标注今音,合律。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狼烟迭起,为存实力离湘赣==
战略转移,历尽艰辛会陕甘

灵儿:上下联立意尚可,感觉尚有余地可以扩写,比如长征的过程和结果,“实力”(偏正)对“艰辛”(并列形容词)宽了,格律无误。16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璀璨人生,携手并肩维社稷==
峥嵘岁月,抛头洒血定江山

八路阅评:成联分句之间连接自然、语言流畅,只是感觉与题目联系不是很紧密。得分:4+5+8=17分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5、资料自行百度,养成搜集素材的好习惯。
6、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7、作业请不要用彩色字体。
8、截止时间:2014年4月10日24时(历时16天)。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7:40


网名:清淡如茶    学号:1929      得分:87

第一题、罗荣桓
弃笔投戎,丹心昭日月
拯民卫国,伟绩写风云
罗荣桓元帅曾就读于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和武汉中山大学理学院,即使学富五车的学者又是骁勇善战的军人。
修辞手法:借代
南山:律工意顺,主题表达的稍逊一点,4+6+7=17
第二题、天岳关
血洒奇峰下,丹心依日月
魂安碣石间,正气壮山河
天岳关是著名的抗日战场,多少英雄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纪念这些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的英雄们,建墓勒石,旌表忠烈。
修辞手法:衬托
胡从秀:建议把“依”改“昭”字。嵌入“气壮山河”,便联意更接近“天岳关”。(18)
第三题、秋收起义
工农擎赤旗,跟赴红军革命,首开根据地
锤斧砺坚志,扫平寰宇疮痍,终捍自由权
秋实:切题,合律。“跟赴”须再炼,“赴”与“平”对仗不严谨。18分
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旗号镰刀斧头。
修辞手法:移情
第四题、万里长征
赤脚登草鞋,健步勇开万里路,踏出不屈奇迹
步枪加小米,飞身智破百重关,谱成必胜乐章(新)
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修辞手法:双关

灵儿:上下联立意很不错,对仗工整,但上联第一分句出律,第二分句有孤平和三仄尾,第三分句出律,下联格律无误。16分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挺身愿做英雄马,引领千军,推掀幽暗茫茫夜
俯首甘为儒子牛,牵携百姓,创造和谐朗朗天
元帅们在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展现非凡的风采,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品格、智慧超群的领导才能,名垂千古的开国功勋。
修辞手法:比拟、对比

八路阅评:成联合律,修辞运用比较熟练,感觉意思表达稍欠充分。得分:4+6+8=18分
注:
1、每题20分,都写成联。
2、提倡中短联,以单比不超过四个分句为宜,不提倡自对。
3、每题至少注明一种修辞手法。
4、要求进行联意解说,养成突出主题的好习惯。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4-11 07:41


对联学堂初19班第二讲作业

网名:一统江湖    学号: 1925     得分:81

第一题、罗荣桓
逢乱世,立功勋,领万马千军,疆土光复,
为新朝,成伟业,战五湖四海,国家共和。
修辞手法:递进、夸张
南山:后分句失替,语句通顺,马蹄韵不错,主题不突出。3+6+7=16
第二题、天岳关
天岳踏三省
豪情吟百年
修辞手法:拟人,夸张
胡从秀:把“豪情吟”改成“英雄颂”呢?(17)

第三题、秋收起义
本是农民收获时,粒米何在,
不将枪炮军阀向,自由哪来?
修辞手法:反问
秋实:联意颇具特色,反问句式,强调了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语句虽然顺畅,但有多处失律。15分
第四题、万里长征
因觅生机,五岭乌蒙须睥睨,
为求正果,金沙赤水只当闲。

灵儿:上下联立意偏窄,但两起写出了长征的原因,整体手法较为有趣,另外,“当闲”生造了,且“闲”(形容词)和“睨”(动词)的词性对仗宽了。15分

修辞手法:夸张
第五题、共和国元帅
矢志坚强,追求信仰长征路,生死无畏,
投身革命,捍卫中华自主权,英名永存。
修辞手法:递进
八路阅评:联题共和国元帅意思表达比较明确,修词运用适当。四言句一般应注意二、四字位平仄交替。得分:3+6+9=18分
作者: 清淡如茶    时间: 2014-4-25 23:34
本帖最后由 清淡如茶 于 2014-4-25 23:42 编辑
窗前月映水中天 发表于 2014-4-11 07:40
网名:清淡如茶    学号:1929      得分:

第一题、罗荣桓


谢谢秋实老师的点评,辛苦了!老师,平可做动词吗?赴是往,去的意思。扫平(扫荡平定),平是平定的意思吗?您所说的不严谨是指词性吗?灵儿老师,对不起!我当时看到万里路三仄尾了,想改成千里路,一看不对,不是万里长征吗,所以当时就先做后面的题了,整句的平仄都没理顺,后来忘记改了,我以前从没注意联句的孤平,谢谢老师的提醒。在此谢谢所有老师精彩的点评,让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4-4-26 00:34
回复清淡如茶同学:
我认为“扫平”的词语结构应该是动补(又叫补充)而不是并列。后一个词补充说明前一个词的结果,能回答“怎么了”或“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如:(1)提高,提的结果是高了;(2)摧毁,摧的结果毁了;这类词语还有推翻、阐明、延长、扩大等等。扫平,平,应该是回答扫的结果的而不是“扫荡平定”的意思。你说呢?
也许是我说的不对,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同时也欢迎其他同学参与进来讨论讨论。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4-5-1 22:00
统分有出入的请跟帖说明。
作者: 清淡如茶    时间: 2014-5-4 19:39
谢谢秋实老师,我明白了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