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14.05.14揭晓:中华楹联报第74期“大张杯”对联攻揭晓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河风    时间: 2014-5-14 20:07
标题: 14.05.14揭晓:中华楹联报第74期“大张杯”对联攻揭晓
第74期“大张杯”对联攻揭晓   
  出句:得千金不喜,失万贯何惊?视尘世浮华如水雾;(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冠军
  对句:空缺
  亚军
  对句:获众誉莫骄,丧微名勿馁,葆人生高节若梅花。(殷德胜 湖北咸宁)
  季军
  对句:让一寸岂痴,争三分非智,升人生高度比山峰。(马瑞新 山东龙口)
  优秀
  对句:清四海尤难,浊一泓自易,忻人心洁净胜山泉。(邢伟川 河北曲阳)
  对句:弃广厦犹安,拥三间且乐,怀玉壶净洁鉴冰心。(李来栓 河南卢氏)
  对句:除五蕴为空,修六根自正,听道边论语似风声。(李向军 山西陵川)
  对句:清万古常香,浊千秋自臭,歌人间大美献诗章。(肖 波 贵州平坝)
  对句:让一尺未亏,争三分无益,等名场薄利若鸿毛。(周永红 湖南长沙)
  对句:负百目无悲,胜十局弗傲,升人生定力似山石。(胥亚军 陕西宝鸡)
  对句:损百姓莫为,利三农快做,效寸心赤子报春晖。(刘 枫 广东东莞)
  对句:胜两次休骄,负一时勿馁。服丈夫稳健若岩松。(王 耘 福建建阳)
  对句:有一榻则安,无百庐焉怨?拥乡情暖意赛阳春。(周曙光 江苏常州)
中华楹联报2013年度十大攻擂手侯艳博士点评
  第74期“大张杯”对联攻擂出句刻画的是一种人生境界,能做到“得千金不喜,失万贯不惊”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即便“得”了能够不喜,但“失”了岂能不惊?故而能达到此一境界的必是世外高人,他们“视尘世浮华如水雾”也就势在必然,这也是那些志向高远、品行高洁人们的终极修炼目标。出句语言十分流畅,其中“得……不喜,失……何惊?视……如……”三组动词的串用使全句一脉相承、节节递进,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澎湃的激情,从而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出句联律工整,没有机关,至于“失、视、世”三字谐音,应该不是刻意而为。不过,“得”、“失”互为反义,“千”、“万”以数词相对,还是需要遵守的,另,动词组合的搭配和三分句几个偏正结构词语的对应也是需要注意的。通过以上分析再来看入围对句,都能符合要求的只有“反义”和“数词”两项,其余各项参差互现,与出句存在一定差距,本次冠军对句未能评出。来看湖北殷德胜先生的对句“获众誉莫骄,丧微名勿馁,葆人生高节若梅花。”由出句描写人们如何面对金钱,转而描写人们如何面对名誉,转承自然合理,这同样是人生中的一道关坎,确实需要给出一个答案:获得众多美誉不骄傲,丧失些许名头不气馁,永葆人生高风亮节就像梅花。这是那些贤达志士或者说愿意向贤达志士看齐的人应有的态度。结构方面“众”“微”作数词用完全可以,其他几项也都没有问题,值得称道的是其动词组合相对出色。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微名”一词的使用,比如说,大多数人受到大的挫折或多次受挫容易气馁,而稍有挫折(丧微名)即气馁,是否此人有点过于脆弱?当然,瑕不掩瑜,亚军非其莫属。读季军对句不由使人想起了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现的是一个人胸怀之宽广和人与人之间谦恭礼让的精神风貌。山东马瑞新先生的对句想是由此而来,表达的是:让人不为痴,争强非为智,句中“争”的无非还是“物欲名利”之类 ,唯有“让”方能提升精神境界高度胜过山峰。同样与出句相辅相成,语境一致。措辞方面,“人生高度”一词在句中应该说的是“精神境界”,似欠推敲;结构方面,一二分句联动词欠妥,出句的不“喜”、何“惊”虽然也可作形容词,但在此句中动词属性明显,而对句中的“痴”、“智”可以肯定是形容词,当然形容词与动词并非完全不能对,但毕竟欠工。优秀对句在切题和行文格调方面都没有问题,有些只是措辞稍欠,比如,把“争”、“让”“一尺”或“三分”归结到“名场”;再比如,下围棋“负百目无悲”,即便是夸张,双方的水平差距也太大了;以“山石”形容“定力”有点随意了,用“磐石”好像更好一些;还有“胜两次休骄”、“无百庐焉怨”,前者少了点,后者又多了点!等等。余不多述,一管之见,谬误难免,还请方家指教。


作者: 刀口浪尖    时间: 2014-5-14 21:25
祝贺上榜联友!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14-5-14 21:32
祝贺上榜联友!
作者: 墨缘真人    时间: 2014-5-15 09:29

作者: 小瑶山人    时间: 2014-5-15 10:00

作者: 朱朋够友    时间: 2014-5-15 19:08
祝贺获奖联友!晒一晒的参赛作品,寻找差距,以利再战~~~

出句:得千金不喜,失万贯何惊?视尘世浮华如水雾;(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对句:倾一诺何诚,留三分不薄!持节操高尚许云天。(朱华茂 江西南康)
【注】古声,“不”、“何”规则重字。视尘世浮华如水雾,喻人生如品茶。持节操高尚许云天,典出柳亚子《寄毛主席延安》诗:“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一诺何诚,谓“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倾,既指倾杯,又指倾情。留三分不薄,指斟茶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
作者: 江苏张修顺    时间: 2014-5-15 19:18
也晾一晾
出句:得千金不喜,失万贯何惊?视尘世浮华如水雾;(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对句:贪一次难安,廉终生无愧!奉春秋大义若神明。(张修顺 江苏宿迁)
作者: 丁香墨客    时间: 2014-5-15 20:52
祝贺获奖的联友。
作者: 丁香墨客    时间: 2014-5-15 20:55
出句:得千金不喜,失万贯何惊?视尘世浮华如水雾;(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对句:退一步则安,让三分可好?欣自心淡泊似流苏。(丁香墨客 辽宁沈阳)

没有注意得与失的反义结构。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