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观园》诗词赏析(第五期)
文/冷雪散人
本期解读的是一泓清水(清水蛙)先生的《七绝*惊梦》。
附作品原文:
牡丹亭畔芍阑边,含笑佳人绮梦眠。
折柳相看无限意,雨香云片压鬟偏。
作者这首七绝其篇名《惊梦》以及所述梗概均取源于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的(第十出,惊梦)中。其内容大致截取于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这一段。
“牡丹亭畔芍阑边,含笑佳人绮梦眠。”
在这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中,牡丹亭坐落在排列成栅阑的木芍药畔;有一位貌若天仙的佳人正面含微笑的昼眠香阁,伴随(她)绮丽美好的梦境在牡丹亭畔,芍阑边游看。
作者在此通过“牡丹亭、芍阑、含笑佳人”勾画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并粗略的指明了故事所发生的时节与地点。这里的“芍阑”可大胆推测为木芍药——及牡丹花也。原因,真正的芍药花是草本植物,种植成花园栅阑的可能性不大,再则,其名“牡丹亭”,园中若是没有牡丹花也说不过去。后面的“含笑”一词给整个情节增添了不少的灵动感,值得一赏。
下摘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山桃红)中类似的一段描述:“在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昼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史,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几声“将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
“折柳相看无限意,雨香云片压鬟偏。”
(她与他)是以柳枝为信物,相看时真可谓情投意合,是多么的春心荡漾啊;可这美满的“春”梦正是“雨香云片”、两情和欢之际,却无奈的被人惊醒,叫“她”气馁的意软鬟偏。
对于“折柳”一词,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在不少乐府诗中也多为惜别怀远之寓,然此处结合《牡丹亭》中内容来看,应直译作手持杨柳枝的意思,但却也隐含了折柳惜别的暗示。而一句“相看无限意”又将两人情投意合的场景勾画的淋漓尽致。其后句是对《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绵搭絮)内容的缩写,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境遇遭无端阻隔的无奈与烦恼心情。
下摘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绵搭絮)中相同的一段描述:“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亸,意软鬟偏。”
对于此作虽说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但作者却用他流利的笔调,以及高超的结合力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完满的“春”梦图。至此,因解读这首作品的同时也令我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不妨依照涂押一首作结:
雨香云片压鬟偏,惊梦鸳鸯别九泉。
有意芳魂藏石底,梅花庵观系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