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1、就本期推出的行业,自由创作,字数不限 2、择优点评; 3、请勿灌水; 4、择优推荐媒体发表。
相关资料: 收荒匠的嗓子一扯开就有山歌风味:“橘子皮牙膏皮兔皮破铜烂铁废纸旧书鸡毛鸭毛鹅毛拿来卖——哟——”每隔三两分钟,他就唱一次,唱得老太太小孩子心痒痒的,就开始在床下门边找换钱的东西! 时间更早的收荒匠,并不是付钱的,而是以废旧物品来换东西。什么东西呢?是锅、碗、盆、筷子、糖果、卷烟、白酒、草纸等等,百分之百的生活必需品。他们通过门路,搞到这些处理品,再以物易物,实现商品的两次利差,就比纯粹付钱更划算。在什么生活物品都需要票证的年代,老百姓首先就被琳琅满目的家什吸引住了,哪有收荒匠的鬼脑筋?常常是一幢宿舍,就把收荒匠的东西换光了。收荒匠赚得钵满碗满,笑得露出一口黄牙,还得雇拖拉机来将破烂运走。 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老百姓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就拒绝收荒匠的处理品了,拿钱来!多么理直气壮。收荒匠只好开始蘸着口水数钞朵了。他们身上全是1角2角5角的角票,摸出来一大摞,显示自己资源充足,实际上没多少,所以从没听说过收荒匠被抢的事。 其实呢,收荒匠经济处境都比较富裕,一般都修有楼房,装修得像收费公厕,这叫富不外露,他们永远是一副担子,穿着老土,奋力奔走在致富的康庄道路上。现在,很多家庭居室豪华,破烂立即就扔了,还卖什么钱?收荒匠就到垃圾堆里寻宝,但每每又跟“垃圾王”发生争执!收荒匠跨行业了,就叫越俎代庖……
吆吆喝喝走街串巷,推小车,提大筐,长秤身边带,买卖虽微还守信
罐罐瓶瓶废纸旧衫,已无用,又难舍,货郎路侧收,生活再富也节约 (今音)
带来新世界; 收拾旧河山。
题收荒匠:
称一杆,嘴一张,吆喝走风尘南北
金千两,银千锭,辛苦收破烂东西
心里有财谋,沐雨栉风,走南闯北不辞苦
眼中无废物,计斤较两,烂铁破铜犹值钱
老海老师,这个话题梅风还真有点儿写来颇感力不从心,勉为一试吧:
闲堆弃用,权交有用人机心变宝
置放输归,且付携归者转手生财
苦辣咸甜酸尽识
脏闲破烂旧全收
收罗百物,随它废旧杂残,眼里看来都是宝
吆喝一声,任我高低长短,胸中放出自成歌
也占位
眼里无非烂铁破铜 敢夸阅尽人间废物
肩头只有顷筐歪秤 犹愿搜空世上洪荒
來凑个热闹(太久没写了, 生疏了, 还请多指教)
拈来无废物
望去尽横财
你丢我捡
旧物新值
猎人斑斑,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见了,一向可好?:))
欢欢喜喜搜荒货
正正经经发大财
也凑一个:)
[em04]猎人斑斑,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见了,一向可好?:))
上次回来过几次, 都不理我 >"< 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 呵呵呵.
托你的福, 猎人还好.
上次收集联都百家大作, 终于付梓, 真是可喜可贺啊!!
收荒匠
看他筐中这物
收我眼里之财
走四方,废旧品中寻大利 凭双脚,辛勤汗里得丰收
半露筐儿装"至宝"
一扯嗓子唱"山歌"
开评:
可儿
吆吆喝喝走街串巷,推小车,提大筐,长秤身边带,买卖虽微还守信
罐罐瓶瓶废纸旧衫,已无用,又难舍,货郎路侧收,生活再富也节约 (今音)
道人评:从两个层面入手,截取了一幅市井人物的生活剪影。上联表现收荒者的职业状态:虽然工作低微,却也厚道守信。下联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烦恼:废旧用品,已无用,又难舍。人们发现生活中还真少不了收荒者。不足:上下联有点油水分层的感觉,下联末分句:“生活再富也节约”略微偏离了整句内容。
海媚
带来新世界; 收拾旧河山。
道人评:立意高,口气大,大有明太祖为阉割营生者写的春联“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味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工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物及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好河山变成了“旧河山”,收荒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此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收荒者的工作性质。上下联内容上换位尤好。
儒夫子
称一杆,嘴一张,吆喝走风尘南北
金千两,银千锭,辛苦收破烂东西
道人评:收荒者可谓微本生意,但据说因收荒而成大款者大有人在。虽然辛苦,虽然低微,虽然行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金千两,银千锭”还是很诱惑人的。做个“破烂王”,也不错呢。
心里有财谋,沐雨栉风,走南闯北不辞苦
眼中无废物,计斤较两,烂铁破铜犹值钱
道人评:看出“烂铁破铜”也是个经济蛋糕,是需要有眼光、有谋略、有勇气的。看不到它的经济效益,或者即使看到了,却不屑或不愿意做,就失去了商机。既然看中了,就不怕走南闯北,沐雨栉风。既然有商业化运转,自然要双眼盯着钱,计斤较两。此联把收荒者的身份给予了准确定位。一个有战略眼光、有经济头脑,不辞辛苦,斤斤计较的社会群体,在笔下清晰起来。
梅风先生
闲堆弃用,权交有用人机心变宝
置放输归,且付携归者转手生财
道人评:世界上本没有真正的废物,所谓的“废物”,是相对于人为设定的“正经用途”而言的。在收荒者看来,万物皆可用。通过收集、整理、分类,废品们就重新奔向征途,发挥作用。
谢春红
苦辣咸甜酸尽识
脏闲破烂旧全收
道人评:收荒者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任何人都会品尝到“苦辣咸甜酸”。上联显然针对性不强,显得宽泛了。下联体现了收荒者的工作特征,但因为只是简单地罗列,又显过实。
作者: 雀屏鸿案 时间: 2006-5-17 11:06 寻寻觅觅吆吆喝喝翻翻捡捡欢欢喜喜 碎碎零零绿绿红红罐罐瓶瓶整整齐齐 收荒者独白 莫看蝇头事,利益撩人,娓娓道来,情通款曲
且推废物车,风尘送我,匆匆行去,意满踌躇 标题已点明是收荒者的独白。上联如何做人家的工作,下联如何办自己的事情。如何言、行。 开评:
城市獵人
拈来无废物
望去尽横财
道人评:赞赏上联,平实中显出本色,准确把握了收荒者的职业特征。下联显得有些草率,尽管“废物”变“横财”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却没有体现这一职业群体的社会意义和职业素质,给人感觉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小人。
你丢我捡 旧物新值 道人评:变成写拾荒者了。拾荒者和收荒者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标题: [灌水]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5-17 17:11
谢谢道人,评得又快又好!
作者: 老海 时间: 2006-5-17 20:24
顶起来。
作者: 石桥 时间: 2006-5-22 02:16
作者: 城市獵人 时间: 2006-6-7 14:46
很明显是猎人对于主题认知错误所致, 匆匆下笔, 却想到别处去了, 拾荒跟收荒是有差别的, 感谢道人的指教.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