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学堂杂感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 18:08
标题: 学堂杂感录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ff size=5><b>前       言</b></FONT></P>
<P>    学堂连续办了五期,在前面,我也想作个感想记录之类的,记下我在学堂中的一些感触和思想动态以及学堂里的一些花絮。可是,因种种原因,都被搁了下来。今天终于下足了勇气,斗胆作出决定。不论它好不好,雅与俗,对与错,可它毕竟是我心血和学习印记。</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 18:35
到昨天,五班正式开班,这与往常也没有什么区别。当我再次看到所发的有关帖子之后,心中突然冒出了一种不可明状的感觉,是什么东西使我留连学堂,喜爱学堂,不清楚!之前,我有几度也想离开过,到一边轻闲去,看热闹去。每每又不忍走开。学堂一定离不开我?显然不是,水平超过我的联都老师和版主,真是多于长江之春涛,大山中的花草。如果没有我,或是我走了,学堂照样运转如飞。此时此刻,浮想联翩,学堂是我研习对联的地方之一,是我起步之风水宝地,是我疲惫不堪之时的避风港,是我放松的迪厅,是我驱散烦燥的艺场---------这些,我以前在《耕耘快乐》一文中已有涉及。我这一生也许真的离不开这里,这里有我好多的,我自认为还可以算不错的东西,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今天看到到朋友们这么的回贴和表决心,我想:我目前不应该离开这里,你这小子应该继续为对联做些什么,这是不应该有条件的。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 18:55
<P>            关于古韵</P>
<P>    在QQ群里,朋友们论得最多是古韵。今后用普通话为新声入联,是大势所趋,是潮流所向,是不可逆转的,谁都阻止不了的。</P>
<P>    但是,在目前通行两套标准的情况下,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出发,不学古韵是不行的,古韵与新韵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对携手并肩的兄弟。以前,在一些朋友们的议论中,表露出一种对古韵有着仇敌般的愤慨,真是有点遗憾,学习对联最后学出这一种结果出来,真不知道原因,这又何必?</P>
<P>    于是我在第一讲中写上:<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学堂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学堂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FONT><FONT color=#0000ff>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3>    <FONT color=#000000> 说老实话,也是我最心里的话,也许没有用,那就是,大家到学堂来学习,我不想给大家留下半生不熟的果子。如果不安排古韵的学习课程,联友在学堂学习几个月,还不知道古韵是何物?我不敢说是中华传统文化或是中华楹联的遗憾,但是,必定是大家的遗憾,也是学堂的遗憾,绝对也是我的遗憾。这么多的遗憾,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让它产生,不知道大家以为然否?</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 22:25:28编辑过]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 19:11
<P>              关于通讯录</P>
<P>    经朋友们建议,应该建有学堂通讯录。不然今后我们会留许多遗憾。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于是从第四班开始,收集学堂联友通讯录,第五班当然也要收,目前都是保密。很好朋友建议,到适当的时候,我们来个学堂联友大聚会,我听来非常感动!!!一两年后,几年后,我东西南北中的朋友如果在某个地方来个大聚会,那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我们成为爷爷、奶奶之后,那是多么的珍贵。</P>
<P>    到今天,五班已收到15位朋友的通讯录,非常令我兴奋的是事发生了:在这15人当中,有两位特别的朋友:有一位来自祖国的宝岛,有一位来自辽宁的退休老师。真是千里有缘网上来。古人云: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明,我们的学堂办得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办得值。</P>
<P>    到现在,还有部分联友有所顾虑,怕别人知道自己。我一再声明:一定保密。但他们还是不放心,唉,随缘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 22:23:54编辑过]


作者: 醉吟子    时间: 2006-6-2 19:52
<FONT face=新宋体 size=4>辛苦,并快乐着。向老师致敬!</FONT>[em17][em17][em17]
作者: 0的姐姐    时间: 2006-6-2 20:11
<P>感动!感谢!!</P><P>祝福所有的老师!!!</P>[em17][em17][em17][em23][em23][em23][em27][em27][em27]
作者: 草香香    时间: 2006-6-2 21:29
继续哦,偶可是忠实的读者。希望大蒙校长能坚持记录到五班毕业~~[em27][em27][em27]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6-6-2 22:10
<P><FONT color=#0000ff size=3>学习古韵,很有必要,放在第一讲合适哦!这是学习与传承古典文化的必然要求! 青年朋友也许觉得学习它困难,但也不是多难。我也是青年人。高中时候爱读诗词曲赋,对平仄字学习和积累,平仄句式还是自己摸索(有点无师自通的感觉),后来读师专课余时间比较系统的研读,练习写诗词,也有发表了。细心记记,长期积累,并不难的。大家应当有信心哦!</FONT></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 22:19
谢谢几位的支持,
作者: 苏三    时间: 2006-6-3 00:44
标题: 学堂杂感录
好文章,真实,真切,真情,大蒙老师继续!![em02][em02][em02]
作者: 周郎误曲    时间: 2006-6-3 00:57
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
作者: 秋风过耳    时间: 2006-6-3 01:23
<P>情真且意切,感动与期待中......</P>
<P>多少梦想与情缘,只因巧相逢......</P>

<P>永远的深夜问候[em27][em27][em27]</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3 1:24:23编辑过]


作者: 好人    时间: 2006-6-3 04:15
<P>以前看过大蒙老师的评联“律工、意谐”,觉得校长大人架子挺大,怎么不讲讲对句该注意的地方。</P><P>看了这篇杂感,我也杂感了:<FONT color=#ff0000><b>大蒙老师属于热水瓶,内心一团火热啊。</b></FONT></P><P>呵呵,我虽说也做过老师,但挺讨厌读书的,尤其是一天不落的都得上课,所以,学堂我是不参加了(我若参加,大蒙老师又得感慨了,欧洲的学生都有啊<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7.gif">),不过,闲时凑个热闹,那是肯定的,到时候别嫌弃哦。</P>
作者: 雪舞清寒    时间: 2006-6-3 12:20
<P>大蒙校长、老师您好!我是五班的一名学员,但因这今天工作实在太忙,今天才算有时间能坐在屏前。虽然已经开学3天了,可我一点都没学呢,很是着急!之前真是盼望着开学,可开学了却没能及时来听课,真是对不起老师们了。但我的学习决心是有的,很希望能在这里跟老师们学习到有关对联的系统知识。上来看到校长的杂感录就先点击了,看后只有三个词:幸运、感动、感谢!有这样好的校长,有这样好的学堂,还说什么呢?只要想学,只要学起来,我想没有学不明白的,我一定会尽力去学。对联的古韵真的是很重要的,而我在这方面却是个盲点,所以有这样的一个好机会真是高兴啊!非常感谢校长的良苦用心!非常感动老师的献身对联事业!我支持我们班长的想法“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校长您辛苦了,我知道在这里做对联事业不仅是个无私的事业,更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事业,其间的苦与累您(包括其他老师)都默默承担承受着,在这里真诚地对老师们说声“谢谢”了!当然我知道这“谢”字是绝不足以报答老师们的,但现在只能先做到这个了!最后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天天快乐!</P>
作者: 瀚海一鹤    时间: 2006-6-3 13:10
<P>读【学堂杂感录】有感:</P><P>默默耕耘,几度寒暑为学子;</P><P>殷殷奉献,一颗赤心在联都。</P><P>请大蒙校长斧正。</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3 17:0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好人</I>在2006-6-3 4:15:19的发言:</B>

<P>以前看过大蒙老师的评联“律工、意谐”,觉得校长大人架子挺大,怎么不讲讲对句该注意的地方。</P>
<P>看了这篇杂感,我也杂感了:<FONT color=#ff0000><B>大蒙老师属于热水瓶,内心一团火热啊。</B></FONT></P>
<P>呵呵,我虽说也做过老师,但挺讨厌读书的,尤其是一天不落的都得上课,所以,学堂我是不参加了(我若参加,大蒙老师又得感慨了,欧洲的学生都有啊<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7.gif">),不过,闲时凑个热闹,那是肯定的,到时候别嫌弃哦。</P></DIV>

欢迎光临:))))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3 17:11
<DIV class=quote><B>以下且?lt;i&gt;雪舞清寒</I>在2006-6-3 12:20:54的发言:</B>

<P>大蒙校长、老师您好!我是五班的一名学员,但因这今天工作实在太忙,今天才算有时间能坐在屏前。虽然已经开学3天了,可我一点都没学呢,很是着急!之前真是盼望着开学,可开学了却没能及时来听课,真是对不起老师们了。但我的学习决心是有的,很希望能在这里跟老师们学习到有关对联的系统知识。上来看到校长的杂感录就先点击了,看后只有三个词:幸运、感动、感谢!有这样好的校长,有这样好的学堂,还说什么呢?只要想学,只要学起来,我想没有学不明白的,我一定会尽力去学。对联的古韵真的是很重要的,而我在这方面却是个盲点,所以有这样的一个好机会真是高兴啊!非常感谢校长的良苦用心!非常感动老师的献身对联事业!我支持我们班长的想法“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校长您辛苦了,我知道在这里做对联事业不仅是个无私的事业,更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事业,其间的苦与累您(包括其他老师)都默默承担承受着,在这里真诚地对老师们说声“谢谢”了!当然我知道这“谢”字是绝不足以报答老师们的,但现在只能先做到这个了!最后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天天快乐!</P></DIV>
<P>谢谢你的支持,真的!</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3 17:4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瀚海一鹤</I>在2006-6-3 13:10:10的发言:</B>

<P>读【学堂杂感录】有感:</P>
<P>默默耕耘,几度寒暑为学子;</P>
<P>殷殷奉献,一颗赤心在联都。</P>
<P>请大蒙校长斧正。</P></DIV>
<P>好联,主题突出。内容清晰。用语真、美。只是寒暑是并列结构,赤心是偏正结构不工,还有是对联的格律应用还没有熟练,</P>
作者: 周郎误曲    时间: 2006-6-3 18: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3 17:40:12的发言:</B>


<P>好联,主题突出。内容清晰。用语真、美。只是寒暑是并列结构,赤心是偏正结构不工,还有是对联的格律应用还没有熟练,</P></DIV>
<P>校长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五班的同学们好好学习啊</P>
作者: 雨兮    时间: 2006-6-4 03:04
<P>大蒙老师讲得好,情真意切!!![em23][em23]</P><P>五班有个好的开头,气氛空前融洽,大家思想交流比较顺畅,希望能保持下去,有沟通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P>[em27][em27]
作者: 雨兮    时间: 2006-6-4 03:13
看了大家的帖子,真的很感动!理解,沟通,庆幸!原来好人DD在欧洲,可要常来学堂转转,多多指点!雪舞清寒MM别着急,慢慢来,恒心更重要!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一页心DD可要记得您的职责,多辅导辅导哦!:)[em07][em23][em23][em23]
作者: 瀚海一鹤    时间: 2006-6-4 10:4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3 17:40:12的发言:</B>


<P>好联,主题突出。内容清晰。用语真、美。只是寒暑是并列结构,赤心是偏正结构不工,还有是对联的格律应用还没有熟练,</P></DIV>

谢谢:校长的鼓励和点评。
作者: 傲雪寒梅    时间: 2006-6-4 17:10
<P>校长真挚的话语,令我们五班 的同学好感动,感谢校长不辞辛苦为联界育新人,我们五班的同学象你致敬!!!</P><P>                                                谢谢你!我们的好校长!</P><P>                                                  祝校长一切都好!!</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4 18:11
<P>    2003年6月2日,是联都成立的日子。昨天,联都举行了成立三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国楹联学会的领导孟繁锦会长,刘育新、蒋有泉、卢晓等副会长,<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办公室主任:叶子彤、</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国楹联》杂志编辑:仲新,</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余德泉,</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对联学刊》杂志社社长:孙太平,</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对联 民间对联故事》执行总编:薛宗汉,</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北京楹联学会:北京风荷,</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西安楹联学会会长:解维汉,</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华夏诗联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庆新,</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国第一位楹联学硕士研究生:鲁晓川、</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华国粹网》都市村夫、</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中华楹联网》代表、</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2>《北国网楹联艺术区》代表,以及诸位网络名星应邀到了联都论坛,场面热闹非凡。有对句的,有欢迎的,有高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各种理论问题的--------</FONT></P><P><FONT size=2>      我在其中时而对句,时而迎接,时而观看问题讨论,常常顾此失彼。在问题讨论中,最好的还是关于古今韵的问题,很多都是老话题了。小桥老师提出的:如果还用古,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用古音来读,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得好。后来小桥老师又问我,今后咱们学堂的讲义是否要改?</FONT></P><P><FONT size=2>    中国楹联报上也经常有这方面的讨论文章刊登,可能大家见得比较少,在自己的心中还没有清晰,好多专家认为:对联是欣赏艺术,不象诗词那样吟诵比较明显和突出。实际上,对联既是欣赏,也可以吟诵的。</FONT></P><P><FONT size=2>    再回到小桥老师的问题上,用新声入联,吟诵起来,才顺口,这是实情。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了解古韵,那么,从古到今,大量的用古韵入联的优秀作品,我们以及我们的后来者,又如何读?还有大量用古韵构成的成语,如果用入诗联中,用今韵来吟和唱,就会有很多不符合诗联格律了,这可如何办?问题大了。    </FONT></P><P><FONT size=2>    再者,如果楹联格律要改革,全用新韵(前面我以说过:这个路子是肯定要走的,是形势所趋,潮流所向),这本身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现实为什么实行起来,步子不快?年轻一些的朋友可能不理解。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要知道,对联是诗中之诗,自古以来,都与诗词曲赋连在一起的,格律的改革,必须是诗词协会、楹联协会,乃至整个文坛的事,不只是楹联协会的事了,试想,如果楹联的改革,不与诗词学会同步,不得诗词的赞同,诗词格律和楹联格律各唱其调,那么,后果又如何?</FONT></P><P><FONT size=2>    再说说我们学堂,我们只是学习楹联的基础知识,就是把目前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理论和知识传授,就是学习以成定论是东西,学习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学习正在社会流行的东西。理论研究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也不是我们的强顶。但是应该关注文坛,关注新的东西,把新的东西及时引向我们的学堂。还没有定论的东西,我们只能参考。在本学堂学习结束之后,我们今后可以走向对联创作,或是楹联理论研究,都是可行的,全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了。</FONT></P><P><FONT size=2>    这个方面,随着大家学习的不断深入,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理论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对于理论方面,创作手法,用韵习惯,对联风格等等,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称杆”。</FONT></P>
作者: 醉吟子    时间: 2006-6-4 18:16
<FONT face=新宋体 size=3>是个问题。窃以为,古音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知。否则,何以对古文化进行理解和传承?</FONT>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4 18:42
<P>    前几天,读了清朝袁枚著的《随园诗话》中的一篇题为:《好诗有好韵》文章,觉得有意思,对我们作联还有一定启发的。现在录如下,也许对你有用。</P><P>               好 诗 有 好 韵</P><P>原文:</P><P>    欲作茧自缚佳诗,先选好韵。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宋、唐之分,亦从此起。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昌黎斗险,掇《唐韵》而拉杂砌之,不过一时游戏,如僧家作孟兰会,偶一布施穷鬼耳。然亦止于古体、联句为之。今人效尤务博,竟用之于近体者。是犹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也,不已傎乎!</P><P>释文:</P><P>    想作好诗,应该先选好韵。凡是韵之中有哑暗滞迟、晦涩生僻的,最好舍弃不用。“葩”字的意思也是“花”,而“葩”字发音不响亮;“芳”的意思也就是“香”,而“芳”安字发音不响亮;这样推算下去,不能一一枚举。宋、唐诗风的分别,也是从这上面讲起的。李白、杜甫是大家手笔,不用生僻的韵脚,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屑于用。韩愈之用险韵,从《唐韵》这中胡乱取韵,乱七八糟堆砌到一块儿,也不过是一时的文字游戏;就象僧人们做孟兰夫,偶尔布施一下穷鬼罢了。然而 也仅仅限于古体或联句之中用一下。当今之人效法前人的错误行为,显示自己博学多才,而竟然有把险韵用到近体诗中去。就好比是奏高雅的音乐面掺杂一个侏儒在其中,坐于华美大厅堂上而宴请乞丐,岂不是颠倒错乱么!</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4 18:4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傲雪寒梅</I>在2006-6-4 17:10:41的发言:</B>

<P>校长真挚的话语,令我们五班 的同学好感动,感谢校长不辞辛苦为联界育新人,我们五班的同学象你致敬!!!</P>
<P>                                                谢谢你!我们的好校长!</P>
<P>                                                  祝校长一切都好!!</P></DIV>

谢谢支持,过奖了!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4 18:44
<DIV class=quote><B>以下且?lt;i&gt;周郎误曲</I>在2006-6-3 0:57:58的发言:</B>
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DIV>

天,怕怕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4 18:4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好人</I>在2006-6-3 4:15:19的发言:</B>

<P>以前看过大蒙老师的评联“律工、意谐”,觉得校长大人架子挺大,怎么不讲讲对句该注意的地方。</P>
<P>看了这篇杂感,我也杂感了:<FONT color=#ff0000><B>大蒙老师属于热水瓶,内心一团火热啊。</B></FONT></P>
<P>呵呵,我虽说也做过老师,但挺讨厌读书的,尤其是一天不落的都得上课,所以,学堂我是不参加了(我若参加,大蒙老师又得感慨了,欧洲的学生都有啊<IMG src="http://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07.gif">),不过,闲时凑个热闹,那是肯定的,到时候别嫌弃哦。</P></DIV>
<P>

<P>由于事务比较忙,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点评时太简单了,你还是理解我了,哈,握手一把,暧暧人心哟!从欧洲回来,有空就来看我。我有时间去欧洲时,就去找你:))</P>
作者: 萧青    时间: 2006-6-4 21:38
<P>来联教的时间不多,但是一来就跑来培训班,第一个认识的,也是大蒙老师。</P>
作者: 亦真亦幻    时间: 2006-6-4 22:05
可惜,三班没通迅录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6-6-4 22: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周郎误曲</I>在2006-6-3 0:57:58的发言:</B>
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DIV>

退休以后越发没什么事了,正好继续在学堂守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4 22:16:38编辑过]


作者: 片片    时间: 2006-6-5 18:36
<P>555~~感动中~~</P><P>在联都加的第一个QQ就是校长了~~</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5 21:3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亦真亦幻</I>在2006-6-4 22:05:08的发言:</B>
可惜,三班没通迅录</DIV>

你可以在作业中打出他们来,发短信,可以自己组织,组织起来,不要忘记我们呀.
作者: 白云居士    时间: 2006-6-5 22:01
<P>可以说,大蒙老师是我学对联的真正启蒙老师!没有大蒙老师,我学对联,至少要多走三个月的弯路!</P><P>真诚感谢大蒙老师!</P>
作者: 白云居士    时间: 2006-6-5 22:0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周郎误曲</I>在2006-6-3 0:57:58的发言:</B>
支持校长干到退休的年龄~~~~~~~~~~~</DIV>

坚决支持大蒙校长退而不休,为培养更多的对联爱好者而继续留守课堂!
作者: 亦真亦幻    时间: 2006-6-5 22:2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5 21:39:10的发言:</B>


你可以在作业中打出他们来,发短信,可以自己组织,组织起来,不要忘记我们呀.</DIV>

当然不会忘记老师啦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5 22:42
<DIV class=quote><B>以下且?lt;i&gt;白云居士</I>在2006-6-5 22:01:08的发言:</B>

<P>可以说,大蒙老师是我学对联的真正启蒙老师!没有大蒙老师,我学对联,至少要多走三个月的弯路!</P>
<P>真诚感谢大蒙老师!</P></DIV>

居士好:))不客气,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作者: 雪舞清寒    时间: 2006-6-6 08:2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雨兮</I>在2006-6-4 3:13:47的发言:</B>
看了大家的帖子,真的很感动!理解,沟通,庆幸!原来好人DD在欧洲,可要常来学堂转转,多多指点!雪舞清寒MM别着急,慢慢来,恒心更重要!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一页心DD可要记得您的职责,多辅导辅导哦!:)[em07][em23][em23][em23]</DIV>
<P>雨兮老师好!看了您的帖子真让我感动,谢谢您!联都的老师个个都这么和善可亲,感觉像回到了家一样!我一定要好好学,虽然不一定能学好!老师给您献花和茶:</P>
<P>[em23][em23][em23][em27]</P>
<P>还有大蒙校长,真是个难得的校长,不少人直接受益于您,同样难得!那么认真,那么负责,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啊!感动中!</P>
<P>校长,您也喝杯茶吧,同时也请接受我送给您的鲜花:[em27][em23] </P>
<P>校长,您是联都的[em44],照耀着我们,我们感到好温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8:25:30编辑过]


作者: 水滴*雨夜繁花    时间: 2006-6-6 09:41
一路看过来,一路感动过来,我非常庆幸自己来联都,更庆幸加入学堂,先说声:校长老师辛苦了!我定会好好学习!
作者: 怡青    时间: 2006-6-6 15:07
校长辛苦了!
作者: 云渡野桥    时间: 2006-6-6 15:45
支持大兄长,感动一把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6-6-6 19:43
<P>谢谢大蒙校长对作业的点评和鼓励!五班那么多学生,校长辛苦再辛苦了! </P>
<P>我是校园里的普通教师,深有同感。献花![em23][em23][em23][em23][em23]</P>
<P>还有雨兮老师的支持![em23][em23][em23][em23]</P>
<P>我会与五班的同学多交流的,辅导不敢当,讨论是真诚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9:45:51编辑过]


作者: 风中飞絮    时间: 2006-6-6 22:58
大蒙老师这一次我争取好好学古韵:)))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6 23:29
谢谢大家的鼓励,多提点好的建议吧!
作者: 岳麓海棠    时间: 2006-6-6 23:40
<P>校长的楼里哪是什么杂感,有的都是肺腑之言.</P><P>校长及学堂里所有的老师,你们不计报酬,为了祖国的对联事业,见缝插针的上网,向无数素昧平生的人们传授着对联知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精神,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P><P>好人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P><P>祝福你们!祝好人一生平安!</P>
作者: 精灵鼠    时间: 2006-6-7 22:19
<P>读到大蒙老师真挚的肺腑之言~~</P><P>有一丝感动掠过~~</P><P>如今社会~追逐名利~</P><P>虚拟网络~~浮躁喧嚣~~</P><P>怎有几人静下心做点东西研究些传统文化~~</P><P>我是初次接触对联,没有基础,可就是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诗、词、曲、赋、字画、古玩、丝绸。。。。)都爱的不行了~~可就是爱~没有系统学习过~~惭愧~~</P><P>对于你提到坚持学古韵,我是非常感谢的~~因为在没有开课之前,对古韵常常是迷茫的~~看了讲义后都有点激动~终于有地方系统学习对联了,首先是从古韵开始~~~~</P><P>至于老师提到有些人对古韵报有仇恨态度~我们为什么要在乎这些~本来世上万物万事都是由着自己的规律和人为的作为而至~!</P><P>坚持正确的和自己的~~</P><P>支持老师~~立场是坚定的~~态度是严肃!!</P>[em01]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8 00:21
<P>    我常常在想,,网络虽然是个虚拟的世界,ID尽管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人却是千真万确的,都是对联的爱好者,这点绝对没有假的。他们就是对联的传薪者。也许今后的中国联坛是他们的。</P>
<P>    我们应该以最大能力来办好它。</P>
<P>    如何办好学堂?经过几年的思考,我认为:应该把对联最真实的面目让大家了解。把中国正在通行的东西告诉大家,我们是中性的。至于大家最后如何决定自己的取向,那应该由他们个人最后决定,如:喜欢古或是新声。我们不能偏向,不能反对古韵,也不能反对新韵,我们没有这个资格和权力。还有是一些正在争议的东西,如:孤仄,三仄尾,都没有最终成为定论的时候,我们也如实地告诉大家。再有就是: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在论文中提议的东西,我们目前不采纳、应用。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己取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0:23:34编辑过]


作者: 云卷    时间: 2006-6-8 00:22
<P> 学堂最是温馨地</P><P> 校长本来启蒙人</P><P>给老师敬茶,[em27][em27]</P><P>出律了,不想改,快闪,一会儿要被批评了[em04][em04]</P>
作者: 胖子    时间: 2006-6-8 00:58
胖子是个不擅言辞的人,问大蒙校长好!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8 09:5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胖子</I>在2006-6-8 0:58:25的发言:</B>
胖子是个不擅言辞的人,问大蒙校长好!</DIV>

哈,谢谢,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8 10:46
<P><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B>          仅 会 对 联 还 是 不 够</B></FONT></P>
<P>    仅会对联是不够的。这个观点的产生是在2004年,也是我学习对联的一周年。原因是参加了几次楹联社会活动。多参加对联活动,你就会对此深有感触。当你知道楹联大家们在进行某一领域的研究时,当你看见他们在创作诗词时,当你阅读他们的理论文章的时,当你看见他们挥毫泼墨时,当你知道他们在某一行业是个领导人时--------你会有什么想法?我一见到这种场面,我就会深深地感觉到,仅会对联是不够,这个题目我还不敢加“远远”两个字。俗话说:功夫在联外,就是说我们应该有多方面的修养,知识面应该尽量地广,懂得越多越好。诗词、书,都与对联紧密相连,诗联一脉,联墨同芳。还有天文地理、工农商学军政,数都数不来----------当你能把自己的联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或当你能用毛笔为别人挥洒几下子时,你的人生内涵就会大大不一样了!</P>
<P><FONT color=#0909f7 size=4>    一、平仄不应该是关卡</FONT></P>
<P>    这几天在改作业,碰到最多的还是平仄问题。这里,我还多说几句。在1992年间,我问了一个老同志,平仄难不难?如何学习平仄?他回答:不难。可我怎么也没有法子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连续的工作调动,我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对联了,其实在我的一生中,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对对联,诗词,书法有一种割舍不了的喜好,尽管我没有时间去学习,但是,我心中时刻都在装着她们,都有存放她们的空间。10年后,就是2002年,我的新单位还算是有时间的,于是我脑子又开始转起来,我应该还思考一些什么东西。于是,我计划自学英语来。找来我孩子的课本,弄起ABCD,也背了不少单词。有一天,一个教过英语的朋友问我,你在干什么?我告诉了她。她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么肯定。哎,我错了?她说:你一没有语言环境,口音不准也不知道。二是学了有什么用?我学英语20年了,现在有什么用?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寻求新的目标。几个星期过去,不知不觉想到了诗词和对联,其实我心理还是很害怕这类有平仄的东西。这与不少联友现在的心理是一样的。</P>
<P>    但是,天生的爱好,使我不得不认真对待。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在我这个工作、生活范围,知道我的人,都一致都认为,我写字好,有事找我;我能写点东西,有事也可以找我。其实他们都是误会了,我并不懂,他们总认为我懂,这是个压力!形势逼人。</P>
<P>    于是,我找来书本,看,也背了一些,看一些律诗,尽管不懂,也看!同时参加函授学习,后来也上网。这都是2003年和2004年的事了。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方面开始有些收获。终于走上了正规的道路。我在《耕耘快乐》<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85&amp;ID=28135&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85&amp;ID=28135&amp;page=1</A>一文中已经写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P>
<P>    因此我说,只要你真的想学,认真去学,你就会有所收获,你就会觉得快乐,而平仄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你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打基础的前一两年就不算什么了!平仄应该不是一道关卡。而对于新旧韵,根本不在话下。何况是七尺男儿和巾帼英雄!!!</P>
<P>    <FONT color=#0909f7 size=4><B>二、应该向书法家学习</B></FONT></P>
<P><B><FONT color=#0909f7 size=4>    <FONT color=#000000 size=2>这里想说的还是关于平仄的问题,</FONT></FONT></B></P>
<P>    一个字的每一种书体又有几种写法,一个字平均起来,就有10种写法以上。2000个汉字就是2万种写法,要记住这么多,真够累了吧。但是,在书法界中,没有几多人退却。而且书法队伍可以说是比对联队伍大得多,进行艰苦钻研的人也比对联队伍大吧。他们能这样!而我们呢?古入声字入到第一和第二声中,约有300多个,与2万个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记了。况且在这300多个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经过我们一二次认识后,一辈子也会记得他们是入转平了。还剩下的也是有100多个,这100多个,我们按其偏旁来归类记忆,最后也只有几十比较麻烦些而已。问题就不大了。我们部分联友,一说到古入转平的字,就如临大敌一样,以前我也是一样。但是,经过认真地学习和有心记忆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了。大家要有这个信心。所以,我在这里说,我们楹联队伍,应试向书法家们学习,学习他们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刻苦耐劳精神。</P>
<P>    明天,德国世界杯就要开幕了,世界杯是球迷的节日。参加世界杯的球队有32支,不能参加的球队,还是大多数哩。球迷记起各队的球星来,那也是不简单的事哟,各队的特长,打法,有名球星的年龄、功绩情况、入球数,参加世界杯次数,婚否等等问题,他们也如数家珍道来,可见,用心与不用心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不是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了。以上的这些话,不知对你有无启发?</P>
<P
作者: 艾兰    时间: 2006-6-8 14:40
肺腑之言最动人!谢谢校长!!
作者: 岳麓海棠    时间: 2006-6-8 16:21
<P>"仅会对联是不够的!"大蒙校长说得真好!</P><P>走进联都学堂,我仿佛走进了书香之地.各位校长和老师们,以自己不俗的文学修养,感染着大家,影响着大家.</P><P>业余时间,与朋友吟诗作对,这是多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学联我还刚刚开始,同学们不要落下我呵.</P><P>大蒙校长,你辛苦啦!</P>
作者: 叶子2006    时间: 2006-6-8 17:35
<P>真心谢谢老师们无私的奉献!!![em23][em23][em23][em23]</P>
作者: 丁丫丫    时间: 2006-6-8 19:29
支持!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8 22:2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岳麓海棠</I>在2006-6-8 16:21:20的发言:</B>

<P>"仅会对联是不够的!"大蒙校长说得真好!</P>
<P>走进联都学堂,我仿佛走进了书香之地.各位校长和老师们,以自己不俗的文学修养,感染着大家,影响着大家.</P>
<P>业余时间,与朋友吟诗作对,这是多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学联我还刚刚开始,同学们不要落下我呵.</P>
<P>大蒙校长,你辛苦啦!</P></DIV>
<P>欢迎,不过你是带艺投师的哟:))</P>
作者: 扫地僧    时间: 2006-6-8 22:23
<P>校长老师同学们好:</P><P>不是性情中人,写不来真文章!校长情操学生打从心里赞叹,现实里难见了!</P><P>小弟来自台湾,专程来学习。台湾对联的风气,几近於零!从来我都是「自得其乐」,可怜这当中就少了砥砺和攻错,永远都是那半瓶水。对来对去都是差不多的调调,风格思路和内涵扩展迟缓。有幸得进联都学习,自是满心喜悦和期待,还望众家兄弟姐妹多提携交流。</P><P>对于古今韵和学堂,个人几点作参考:</P><P>今韵可做先锋,扩大普及面。待得登堂入室,有心人自有古韵来满足。古韵的必要性赞同校长所言,但是涵盖面个人认为尚有不足。语言对诗歌对联有最直接的感染力,不管你是念给别人听还是心中默念。只知道古韵平仄,可能只能理解古诗词对联的格律对错,心中念的还是普通话,该仄的还是平,抑扬顿锉声调的力道永远还是属于普通话的范畴。如果你会念古汉音,用它念古诗词,味道绝对不同。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念古汉音,但是在台湾还有人会。我相信大陆也一定有人会,期待将来学堂开个视讯,一则视讯教学事半功倍,二则取经典好联用古汉音录下来可供大家体会和学习。个人认为这也是楹联传承的一环。</P><P>学生扫地僧敬上</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11 17: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扫地僧</I>在2006-6-8 22:23:00的发言:</B>
<P>校长老师同学们好:</P>
<P>不是性情中人,写不来真文章!校长情操学生打从心里赞叹,现实里难见了!</P>
<P>小弟来自台湾,专程来学习。台湾对联的风气,几近於零!从来我都是「自得其乐」,可怜这当中就少了砥砺和攻错,永远都是那半瓶水。对来对去都是差不多的调调,风格思路和内涵扩展迟缓。有幸得进联都学习,自是满心喜悦和期待,还望众家兄弟姐妹多提携交流。</P>
<P>对于古今韵和学堂,个人几点作参考:</P>
<P>今韵可做先锋,扩大普及面。待得登堂入室,有心人自有古韵来满足。古韵的必要性赞同校长所言,但是涵盖面个人认为尚有不足。语言对诗歌对联有最直接的感染力,不管你是念给别人听还是心中默念。只知道古韵平仄,可能只能理解古诗词对联的格律对错,心中念的还是普通话,该仄的还是平,抑扬顿锉声调的力道永远还是属于普通话的范畴。如果你会念古汉音,用它念古诗词,味道绝对不同。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念古汉音,但是在台湾还有人会。我相信大陆也一定有人会,期待将来学堂开个视讯,一则视讯教学事半功倍,二则取经典好联用古汉音录下来可供大家体会和学习。个人认为这也是楹联传承的一环。</P>
<P>学生扫地僧敬上</P></DIV>
<P>
<P>这几天忙改作业,不得回复。</P>
<P>扫地僧的建议很好:</P>
<P>将来我们建立视频教学,有多好!可惜电脑我不太懂。</P>
<P>对于古汉语,我也是懂些皮毛,录音上来,得请另外老师,这样就解决问题了,</P>
<P>看来,你彩歉鲂屑伊耍海?lt;/P&g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6 20:55:25编辑过]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11 17:34
<P>              要 有 些 责 任 感</P><P>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好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前面我已粗略地说出了我对平仄的认识,在这里从另外的角度补充一下:</P><P>    学习继承普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有识之士的义务和责任,不应该只是“玩玩而已”为止,在我们学有所获的时候,还应该有些责任感,毕竟今后学习古韵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向后代人介绍古韵是怎么一回事的责任,又由谁来完成?在改作业的过程中,有几位朋友在简答题中都说到了要有责任继承古韵,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因此我想,传承古韵的责任,至少应该不少我们的一份力量,所以,就不要计他的大与小了。</P><P>让我们都有些责任感吧,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文化!</P>
作者: 令狐旋风    时间: 2006-6-13 17:58
<P>永远爱学堂!也支持到大蒙老师到退休!</P><P>大蒙老师啥时间也把您的书法贴出来,您那书法 一个字 <FONT color=#ee1169>绝</FONT> 两个字 <FONT color=#e61a94>绝妙</FONT> </P>
作者: 漂流瓶    时间: 2006-6-13 20:24
认真看了大蒙校长的杂感,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感动中~学生我好好努力吧!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13 23: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令狐旋风</I>在2006-6-13 17:58:00的发言:</B>

<P>永远爱学堂!也支持到大蒙老师到退休!</P>
<P>大蒙老师啥时间也把您的书法贴出来,您那书法 一个字 <FONT color=#ee1169>绝</FONT> 两个字 <FONT color=#e61a94>绝妙</FONT> </P></DIV>
<P>谢谢支持
<P>书法我才是刚刚进步,离好字还差很大哟</P>
作者: 片片    时间: 2006-6-13 23:19
<P>拼着断网的危险,爬上来跟校长说句话,校长这两天怎么都不到群里呢?偶们可是很想念你的哦~~卡卡~</P>
作者: 雨兮    时间: 2006-6-14 01:02
<P>大蒙校长帖帖滚烫,句句真诚!支持~~~~~</P>[em01]
作者: 问字    时间: 2006-6-16 20:15
<P><EM>让我们都有些责任感吧,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文化!</EM></P><P>大蒙校长可佩可敬!支持。</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18 21:53
<P><FONT color=#0000ff><B>              对 句 的 一 些 要 求</B></FONT></P>
<P>    通过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对句,发觉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经验,如何对句?</P>
<P>1、先分析好出句的中心意义,这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句子来对,选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对。自己不熟知的句子先不要对,对了也不太好的。有的朋友一见句子就对,最后出来,内容相差万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联不相关联。</P>
<P>2、分析句子的格律和语法结构。</P>
<P>3、、在第一的基础上,确定对句的内容,把句子写下来。</P>
<P>4、、对自己的句子进行调整。如有不合律的、平仄不对的要换字,语法结构不对的,也要进行调整。</P>
<P>    句子越修改越好的,不要图快,图多,不要怕修改句子。关键是在对句的过程中有所收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0 17:16:54编辑过]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06-6-20 16:23
大蒙校长的肺腑之言,受教了~~
作者: 微动涟漪    时间: 2006-6-20 21:39
<P>我的新单位还算是有时间的,于是我脑子又开始转起来,我应该还思考一些什么东西。于是,我计划自学英语来。找来我孩子的课本,弄起ABCD,也背了不少单词。有一天,一个教过英语的朋友问我,你在干什么?我告诉了她。她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么肯定。哎,我错了?她说:你一没有语言环境,口音不准也不知道。二是学了有什么用?我学英语20年了,现在有什么用?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寻求新的目标。几个星期过去,不知不觉想到了诗词和对联,其实我心理还是很害怕这类有平仄的东西。这与不少联友现在的心理是一样的。</P><P><b><FONT color=#9900ff>呵呵,我和校长走过同样的一段路,我也学习了英语,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愿这次能象校长一样走对路,坚持下去.</FONT></b></P><P><b><FONT color=#0000ff>对 句 的 一 些 要 求</FONT></b></P><P>    通过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对句,发觉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经验,如何对句?</P><P>1、先分析好出句的中心意义,这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句子来对,选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对。自己不熟知的句子先不要对,对了也不太好的。有的朋友一见句子就对,最后出来,内容相差万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联不相关联。</P><P>2、分析句子的格律和语法结构。</P><P>3、、在第一的基础上,确定对句的内容,把句子写下来。</P><P>4、、对自己的句子进行调整。如有不合律的、平仄不对的要换字,语法结构不对的,也要进行调整。</P><P>    句子越修改越好的,不要图快,图多,不要怕修改句子。关键是在对句的过程中有所收<FONT color=#9709f7>获。</FONT></P><P><FONT color=#9709f7>这些话都是专门给我们说的.感谢校长啊.</FONT></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0 21:58
<P>    格 律 琐 说</P>
<P>    这一讲是专门讲对联格律。所有的文章都以内容为中心,对联也不例外。</P>
<P>    然则,对联的格律是对联的形式,对联的格律和平仄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了!平仄和格律是对联的主要标致之一,没有这些,就不叫对联了,而叫另外一种文体了。所以对联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缺一不可。</P>
<P>    打个比喻吧,对联的格律好比是酒瓶,酒如果没有瓶子,放在桶里或脸盆里,不太好看,也不好买,更没有好价钱。哎,不生动。再来:</P>
<P>  对联的格式,就好比人和衣服。本来人是为本的,至上的。但是,如果没有衣服,人都光着身子,那就人不是人了,不是有病就是鬼怪了。</P>
<P>    所以说,平仄,格律都一样重要。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1 21:44:32编辑过]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0 22: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微动涟漪</I>在2006-6-20 21:39:57的发言:</B>

<P>我的新单位还算是有时间的,于是我脑子又开始转起来,我应该还思考一些什么东西。于是,我计划自学英语来。找来我孩子的课本,弄起ABCD,也背了不少单词。有一天,一个教过英语的朋友问我,你在干什么?我告诉了她。她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么肯定。哎,我错了?她说:你一没有语言环境,口音不准也不知道。二是学了有什么用?我学英语20年了,现在有什么用?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寻求新的目标。几个星期过去,不知不觉想到了诗词和对联,其实我心理还是很害怕这类有平仄的东西。这与不少联友现在的心理是一样的。</P>
<P><B><FONT color=#9900ff>呵呵,我和校长走过同样的一段路,我也学习了英语,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愿这次能象校长一样走对路,坚持下去.</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对 句 的 一 些 要 求</FONT></B></P>
<P>    通过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对句,发觉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经验,如何对句?</P>
<P>1、先分析好出句的中心意义,这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句子来对,选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对。自己不熟知的句子先不要对,对了也不太好的。有的朋友一见句子就对,最后出来,内容相差万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联不相关联。</P>
<P>2、分析句子的格律和语法结构。</P>
<P>3、、在第一的基础上,确定对句的内容,把句子写下来。</P>
<P>4、、对自己的句子进行调整。如有不合律的、平仄不对的要换字,语法结构不对的,也要进行调整。</P>
<P>    句子越修改越好的,不要图快,图多,不要怕修改句子。关键是在对句的过程中有所收<FONT color=#9709f7>获。</FONT></P>
<P><FONT color=#9709f7>这些话都是专门给我们说的.感谢校长啊.</FONT></P></DIV>

哈哈,知音呀!
作者: 凤凰醉    时间: 2006-6-20 23:25
<P>先向大蒙校长问好!!!久不进论坛,对各位好友甚是想念,借此道声朋友们好!!</P><P>大蒙老师对学堂的付出有目共睹,值得敬佩[em17][em17][em17]</P><P>看前页谈到古韵问题,偶也来说几句自己的感受。初学对联时,一见古韵就晕头转向。从临屏对句中,才慢慢体会到古韵的好处,遇到格律不合地方可寻个古仄来顶替。[em07][em07][em07]古仄字的记忆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在不断的运用中会很快熟识,不必刻意的去记什么,顺应自然,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我对古韵的感受。希望能有所帮助。[em27][em27][em27]</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0 23:4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凤凰醉</I>在2006-6-20 23:25:02的发言:</B>

<P>先向大蒙校长问好!!!久不进论坛,对各位好友甚是想念,借此道声朋友们好!!</P>
<P>大蒙老师对学堂的付出有目共睹,值得敬佩[em17][em17][em17]</P>
<P>看前页谈到古韵问题,偶也来说几句自己的感受。初学对联时,一见古韵就晕头转向。从临屏对句中,才慢慢体会到古韵的好处,遇到格律不合地方可寻个古仄来顶替。[em07][em07][em07]古仄字的记忆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在不断的运用中会很快熟识,不必刻意的去记什么,顺应自然,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我对古韵的感受。希望能有所帮助。[em27][em27][em27]</P></DIV>

凤儿好,N久都不回来了,在忙什么?常回家看看哟
作者: 凤凰醉    时间: 2006-6-21 00:0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20 23:42:12的发言:</B>


凤儿好,N久都不回来了,在忙什么?常回家看看哟</DIV>
<P>呵呵,大哥好!我回来过呀!只是没留痕迹而已。想你啦!想三姐啦!想学堂的朋友们啦!会溜</P>
<P>回来转转,看看家里花呀,树呀,还有你们办公桌上的茶凉了没。[em07][em07][em07]我会回来</P>
<P>的,一直喜欢学堂里家的气氛,暖暖的!!</P>


作者: 雨兮    时间: 2006-6-21 15: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20 21:58:29的发言:</B>
<P>    格 律 琐 说</P>
<P>    这一讲是专门讲对联格律。所有的文章都以内容为中心,对联也不例外。</P>
<P>    然则,对联的格律是对联的形式。对联的格律和平仄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了!平仄和格律是对联的主要标致之一,没有这些,就不叫对联了,而叫另外一种文体了。所以对联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缺一不可。</P>
<P>    打个比喻吧,对联的格律好比是酒瓶,酒如果没有瓶子,放在桶里或脸盆里,不太好看,也不好买,更没有好价钱。哎,不生动。再来:</P>
<P>  对联的格式,就好比人和衣服。本来人是为本的,至上的。但是,如果没有衣服,人都光着身子,那就人不是人了,不是有病就是鬼怪了。</P>
<P>    所以说,平仄,格律都一样重要。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P></DIV>

呵呵,看见大蒙老师对格律的比喻,想起几个月前初见对联时的感受。当时我说,以人来比喻,格律好比衣服,内容好比容貌。老师说,格律是骨骼,意境是气质,词语是血肉。深以为然:)[em01]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1 21:4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雨兮</I>在2006-6-21 15:02:59的发言:</B>


呵呵,看见大蒙老师对格律的比喻,想起几个月前初见对联时的感受。当时我说,以人来比喻,格律好比衣服,内容好比容貌。老师说,格律是骨骼,意境是气质,词语是血肉。深以为然:)[em01]</DIV>

好:)))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5 23:22
<P>              关 于 多 音 字</P><P>    关于多音字的问题,我原来以为没有问题。不想到,在作业中,还是有的同学遇到了麻烦,不知道怎么理解!在第三题中,有多音字的地方通通填上:“通”。这不对的。多音字的平仄分辨,应该根据其在句子中所充当的作用来定的,如,俱字。用作姓氏时是平声,作全部讲的时候,是仄声。如“当”字,作应当,当然讲时,是平,作当铺时,是仄声。一定要区分好,不能糊弄。</P><P>    这类字有不少,还有:为、中、空、笼、重、缝、供、纵、思、差、骑、扁、要、荷、相</P>
作者: 皓天    时间: 2006-6-25 23:2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18 21:53:07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ff><B>              对 句 的 一 些 要 求</B></FONT></P>
<P>    通过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对句,发觉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经验,如何对句?</P>
<P>1、先分析好出句的中心意义,这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句子来对,选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对。自己不熟知的句子先不要对,对了也不太好的。有的朋友一见句子就对,最后出来,内容相差万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联不相关联。</P>
<P>2、分析句子的格律和语法结构。</P>
<P>3、、在第一的基础上,确定对句的内容,把句子写下来。</P>
<P>4、、对自己的句子进行调整。如有不合律的、平仄不对的要换字,语法结构不对的,也要进行调整。</P>
<P>    句子越修改越好的,不要图快,图多,不要怕修改句子。关键是在对句的过程中有所收获。</P>
</DIV>

说的太好了,说到俺心坎里去了,一针见血!
作者: 点    时间: 2006-6-26 17:59
<P>带孩子瞧病遇到一老乡,闲时聊天中说到联都.在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这么个世外桃源,非常向往.可是我进来逛了一圈,看见都是高人,就不敢说句话.</P><P>恰巧看见5班开学了,就混进了5班2群.本来只想看看热闹,还好遇到校长,是校长的鼓励让我坚持下来.谢谢校长!!</P>
作者: 点    时间: 2006-6-26 18: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18 21:53:07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ff><B>              对 句 的 一 些 要 求</B></FONT></P>
<P>    通过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对句,发觉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没有经验,如何对句?</P>
<P>1、先分析好出句的中心意义,这是第一步。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句子来对,选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对。自己不熟知的句子先不要对,对了也不太好的。有的朋友一见句子就对,最后出来,内容相差万里,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联不相关联。</P>
<P>2、分析句子的格律和语法结构。</P>
<P>3、、在第一的基础上,确定对句的内容,把句子写下来。</P>
<P>4、、对自己的句子进行调整。如有不合律的、平仄不对的要换字,语法结构不对的,也要进行调整。</P>
<P>    句子越修改越好的,不要图快,图多,不要怕修改句子。关键是在对句的过程中有所收获。</P>
</DIV>
<P>原来这样,校长说得太及时了.
<P>终于明白班长为什么说我虽然勤奋,却不是好学生的意思了</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6 23:2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点</I>在2006-6-26 17:59:41的发言:</B>

<P>带孩子瞧病遇到一老乡,闲时聊天中说到联都.在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这么个世外桃源,非常向往.可是我进来逛了一圈,看见都是高人,就不敢说句话.</P>
<P>恰巧看见5班开学了,就混进了5班2群.本来只想看看热闹,还好遇到校长,是校长的鼓励让我坚持下来.谢谢校长!!</P></DIV>
<P>闲时聊天中说到联都.在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这么个世外桃源,-------
<P>是真的?不是编故事吧。</P>
作者: 云卷    时间: 2006-6-27 17:40
拜读,感动,问校长老师好!
作者: 弦歌    时间: 2006-6-28 11:31
<P>校长的话句句打动学生、教导学生,学生在这里给校长敬茶[em27][em27]</P><P>对联都的挚爱已经深深融入生命,不可或缺了。。。</P>
作者: 点    时间: 2006-6-28 13: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26 23:28:55的发言:</B>


<P>闲时聊天中说到联都.在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这么个世外桃源,-------

<P>是真的?不是编故事吧。</P></DIV>

是真的,这才找来的。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8 22: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弦歌</I>在2006-6-28 11:31:06的发言:</B>

<P>校长的话句句打动学生、教导学生,学生在这里给校长敬茶[em27][em27]</P>
<P>对联都的挚爱已经深深融入生命,不可或缺了。。。</P></DIV>
<P>谢谢你的鼓励!</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6-28 22: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点</I>在2006-6-28 13:27:08的发言:</B>


是真的,这才找来的。</DIV>

真是太好了:))多发动些朋友来联都呀
作者: 梅飞    时间: 2006-7-5 16:5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28 22:03:03的发言:</B>


真是太好了:))多发动些朋友来联都呀</DIV>

偶是偶妈妈发动来的,校长信不信呀,要不然你猜猜她是哪个?偶们都是五班同学哎[em07][em07][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5 16:55:44编辑过]


作者: 临溪弄石    时间: 2006-7-5 2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奇奇    时间: 2006-7-6 11:38
<P>有幸进了联都5班 可是还没有荣幸见到大校长呢</P><P>看你们说话记录,好像是在群里,与一群无缘,深感遗憾,二群里整天好像都没有人说话</P><P>文字先拜读了,喜欢的说,对于兢兢业业的育联人,只有感动</P><P>对自己也说:加油 努力 别让老师心血白费</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7 17:5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飞</I>在2006-7-5 16:52:46的发言:</B>


偶是偶妈妈发动来的,校长信不信呀,要不然你猜猜她是哪个?偶们都是五班同学哎[em07][em07][em07]
</DIV>
<P>你好,欢迎你。我真感动,祝你进步,为你们“楹联之家”争光!!!</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7 18:40
<P>      对 联 的 用 词</P>
<P>    对联的用词,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是,大家都知道,任何文章都要求,语句通顺,让人明白,知其然。对联是诗中之诗。在用语上,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P>
<P>1、用语、词要诗化。就是与诗歌的用语一样,这样语言才凝炼,优美、简洁、概括。不要太随便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读诗歌。</P>
<P>2、不要用生僻字,不要用异体字。这让人看不明白,不知所云,莫明其妙。</P>
<P>3、不要生造词语。生造词,字典没有的,自己为平仄的需要,凑合成句,用生硬的词,使联句不顺畅。有生涩的感觉,不舒服。要多读、多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P>
<P>4、不要用冷僻的典故。没有人在欣赏对联时,背着词典和书本。用典,应当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等。</P>
<P>     对联是雅俗共赏的文体。写对联,主要是给老百姓看的,以通俗易懂为主,不需要卖弄知识的,也不需要玩高深,这也算是一个原则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12:44:03编辑过]


作者: 凉凭    时间: 2006-7-8 11:44
一直感觉网上的东西虚之幻之,无关感动两个字,但是校长的坚持让我深深感动,感动于人心最深处如花的带着禅性的广博的爱,谢谢校长,谢谢站长,谢谢在这里辛勤耕耘着的老师们[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8 12:4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凉凭</I>在2006-7-8 11:44:45的发言:</B>
    一直感觉网上的东西虚之幻之,无关感动两个字,但是校长的坚持让我深深感动,感动于人心最深处如花的带着禅性的广博的爱,谢谢校长,谢谢站长,谢谢在这里辛勤耕耘着的老师们[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DIV>
<P>谢谢你的鼓励,你的语言,是我前行的动力!</P>
作者: 小肥羊    时间: 2006-7-9 22:10
看罢无言,惟有泪千行。。。
作者: 阿淳    时间: 2006-7-9 23:54
<P>      来此学习是个一个偶然,刚才通读了一遍大蒙校长的杂记,感动中,看到一小妹妹说是母女同学,欣慰中,我家是母女同学但是只用一个号,所以,.......阿淳也就有时候是"大姐姐,"有时候是"小妹妹"了.好在这里的校长,老师和同学们都好,我们也就坚持着学下来了,在这里[em10][em10]给校长,敬杯酒吧,说声校长辛苦了.</P>
作者: 皓天    时间: 2006-7-9 23:55
<P>校长之言,出自肺腑,切中要害.精彩!</P><P>感动+敬佩=偶学习的动力</P>[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碎萍    时间: 2006-7-10 10:5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6-6-25 23:22:04的发言:</B>

<P>              关 于 多 音 字</P>
<P>    关于多音字的问题,我原来以为没有问题。不想到,在作业中,还是有的同学遇到了麻烦,不知道怎么理解!在第三题中,有多音字的地方通通填上:“通”。这不对的。多音字的平仄分辨,应该根据其在句子中所充当的作用来定的,如,俱字。用作姓氏时是平声,作全部讲的时候,是仄声。如“当”字,作应当,当然讲时,是平,作当铺时,是仄声。一定要区分好,不能糊弄。</P>
<P>    这类字有不少,还有:为、中、空、笼、重、缝、供、纵、思、差、骑、扁、要、荷、相</P></DIV>
<P>汗~~~~一直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总是偷懒查平仄器,看见“通”的地方就把它按自己需要的平仄看待了,根本没有想过在句中该作什么讲,该是平还是仄~~~~惭愧~~~谢谢校长!</P>[em23]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14 19:08
<P>楹联文化滋润我</P>
<P>这个题目有点大,我有点承受不住的感觉。</P>
<P>一、痴迷对联</P>
<P>    记不清是什么开始喜欢对联,反正是自小的时候,见老人家弄笔墨,我就打心眼里敬仰。心里在想,要是自己今后也能这样,该多好。这是不是天生的,我不敢说;这是不是基因,这我也不懂;但是,这一定老人们所弄的过年过节,逢喜得意时才有的传统文化的氛围感染我,影响我,左右我。参加工作之后,就忙了,没有时间学,也没有专业的书看,于是在社会上白白浪费了20年的时间。2003年,开始有些时间了,于是参加的专业的对联学习,同时也上网了,各方面条件都好起来了,于是,我不放过学习的任何学习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有所突破。对联占领了的所有业余时间。下班路上,下乡出差途中,周末,我都在思考对联。我成了:联痴。在这一生中,对联肯定不会离开我,我也不会离开它了!对联真是给我带来了乐趣!</P>
<P>       二、    对联引导我接触书法</P>
<P>    会写对联之后(尽管还不是很好),我觉得,光会写对联还是不行,再会书法多好。想民就得行动。我于是又学起毛笔字,想把自己的对联用毛笔字抄写在红纸上,该多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法也知道了一些皮毛,可能应付一些应酬了!走到这一步,应该归功于起先对对联的学习。是对联引我接触书法,使我得益,我决心还要再走下去!</P>
<P>    三、对联引导我接触诗词</P>
<P>    除了学习书法之外,每见别人写诗歌,自己也觉得痒痒的,想写几首玩玩!对联与律诗的格律,还是一样,有相通之住。经过不少次的失败之后,有进写得还有点象诗了(朋友们的评价),意外之得,不亦乐乎!记得老师们经常说,功夫在联外,除了对联,还应该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增强综合素养!这对写对联有好处,</P>
<P>    如果大家的条件可以,是不是做一个综合型的人,样样会点!于已于社会都有好处,扯皮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0:33:50编辑过]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21 23:01
<P>再说联律</P><P>    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学习对联的格律和对联的禁忌。在讨论中,我发现,有的联友不善学习,抓不住主要问题,也分不清什么是主要掌握的,不明白自己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存在如下集中起来:</P><P>    1、在学习对联格律的时候,主要掌握对联的正格,正格是我们在对联创作中的主流,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至于非正格,现在能掌握的当然是好事,现在掌握不了,下一步还可以补上来,也就是我们在熟练对联正格创作的时候,再涉及非正格,这样你的压力就不大了。不要分不清主次,一下子就想把所有的内容一口吞下,在又不能的情况下,就着急起来,非常紧张,这不利于学习。我历来主张在经松的情形下学习,在快乐中学习。</P><P>    2、对联的禁忌,都针对某些句式来说的,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句子,有的朋友连正格都没有掌握好,把正格都说成是什么“孤平”“孤仄”句。根本没有弄清几个禁忌是针对什么句型,这不免有马虎,不勉励认真。如把:平平平仄仄句式,误认为了孤仄句,把:仄仄仄平平误认为是孤平句。</P><P>    大家在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还应该细心些,一定要把握好犯律的句式。是什么情况下才是犯忌的!</P><P>    3、对联是诗中之诗,对古文的掌握,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平时除注意学习诗词外,还在复习在初中或高中时代的语文基础知识,如:词语结构,词性等等。还要注意翻词典,辞原,这是基本功的一种表现,要在网下解决关于字、词含意和用法。</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6-7-21 23:15
<P>主 动 学 习</P><P>    我们在学堂中,可以算是比较科学地安排了对联基础知识学习的进程,初学一定要按照进程来学习,多看讲义,还要论坛、网络多找与本讲有关的内容来学习,补充,讲义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并不是包涵一切,大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尽量多学习。这是强化学习,有目的学习,是主动学习。</P><P>    我发现有些朋友,有些急功近利,浮躁,本讲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就想学习下一讲的内容了,想超前,这不太科学。或者在群里一听到网友提到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问了一大堆,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应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好,是多么被动。</P><P>    我的意见:大家还是老实跟着讲义走,抓住主要内容,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最后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完成学习任务。</P>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