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评分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初来    时间: 2015-8-1 08:03
标题: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评分帖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疑解惑请移步到: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答疑解惑帖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5959

注:
一、试卷做好了请标明OK,我们好及时阅卷。
二、考试截止时间:2015年7月31日24时。
三、已设置“回帖仅作者看见”,不需自行隐藏。
四、答卷跟帖交就可以了,不要用彩色字体。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08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 08:19 编辑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A08-庐山云雾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1]。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著名的江潮,在世界上也很著名。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江潮最为壮观。钱塘江潮达到峰值时的潮头高达八米左右,推进速度每秒达近十米,宽处可达一百公里,狭处只有几公里。
上联的“三千里外”和下联的“十二时中”是时空相对,这是对联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果用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就会有“合掌”之嫌,因而这种对联历来以“时空相对”为佳。“一条水”和“两度潮”,是写钱塘江大潮的两个本质特征,“一条水”指其为 “一条普通的江水”,“两度潮”指其在半日内有“两度蔚为壮观的潮汐”。
全联平仄格式等同于七言的律句,从中可以看出它明显受到了近体诗格律的影响。对联上下两句的意思已经完整;而近体诗的对仗,表达的意思只是全诗的某一个层面、某一个侧面,譬如五言诗中的“故国三千里,深宫十二年”、七言诗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词句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都是对仗而不能独立成联。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波飘菇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学习过联律通则,了解对联6要素
题茶叶
燃枝以炒,铁碳锅中磨意气;
得水而苏,玻璃杯里看沉浮。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不是的,文无第一,初学的有时也会奇思而写出好的作品。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10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 08:19 编辑

学号网名:A18-七贤斋主人       得分:

一、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对联和诗词曲赋一样,都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较之诗词,更为人们所熟知,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喜爱
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各行各业的开业,都离不开对联的身影。
对联的种类很多,从内容上说,它既包括春联,节日联,婚嫁联,祝寿联,哀挽联,立志联,修养联;也包括风景联,行业联等等包罗万象的对联文体。我们会在以后一一涉及。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对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
.etc.

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是辞赋名篇!
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有三个特点:
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
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
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三、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四、
1、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对联禁忌:出律,三平尾,三仄尾,重字,合掌、隔(景隔,意隔)
3、对联创作要点:工、稳、贴、切、新、奇
4、对联的分类:工对、宽对、借对、自对、磋对、正对、反对、流水对、言对、事对、单句对、双句对、多句对、韵文对、散文对、羊角对、无情对、拙形对、少字对、同字对、缺字对、非字对、倒字对、无字对、哑对、绝对、五行对、诗钟对

五、
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文学来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所以文学是人民创造的,不存在阶级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12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 08:19 编辑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答卷
学号网名: A28-锺家山人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它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是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可以通过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习。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谈不上运用了。所以,可以这样来说:任何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他国的文化样式,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如对联、律诗和京剧一类国粹,且不说它们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结,仅仅是它们使用的方块汉字和读音方式,所谓骈联对偶,所谓字正腔圆,即为任何一种中国文化之外的语言和文字无从参照、无从拟仿。
对联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其基本规则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等。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我喜欢欧阳修的题岳阳楼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理由:
1.立意好。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历代文人骚客题咏岳阳楼者众多,对联数量也是累百上千,欧阳修此联为岳阳楼更是增添了奇光异彩。
上联写登上岳阳楼看见洞庭湖烟波浩渺,而以“眼底风波,无时不作”,喻指人世艰难以及宦途险恶;下联写登楼者欲借云梦泽之水,洗尽心中的“块磊”。表达了作者洞察世事、消除惆怅的情感。      
2.用典自然。
下联中“欲吞云梦”,化用了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泽,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块磊,同“块垒”、“垒块”。垒块,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阮籍心怀不平,经常饮酒浇愁。后来经常用垒块(或块垒、块磊)来指代有才华得不到施展,无可奈何,借酒消愁。所以说,该联用典自然。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摘录如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骆宾王《棹歌行》〕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骆宾王《棹歌行》〕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骆宾王《晚渡黄河》〕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骆宾王《晚渡黄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 郊《游子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 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 甫《春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七律《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的七律《登高》〕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一、本人主要学习了《联律通则》及对联的基本知识。对其基本规则有了初步了解:
1.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2.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3.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4.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5.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6.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二、自拟对联选摘如下:
1.《咏竹联》(新韵)
古联云:“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反其意而用之。
不是嘴尖皮厚 焉能破岩土
若非节劲腹空 岂可凌朔风
2. 灯谜联
仲儿求学带花灯 博师点亮小月现身悬碧宇 文帝开明
(上下联各打一字。)
①上联取材于民间习俗。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
②文帝即汉文帝。文帝登基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3.题“东方之星”沉没大救援
星沉大马州 日月无光天落泪
爱汇长江水 军民有德国倾情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我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这是因为,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
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再从反映者——作家方面看。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才把作家称为“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有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例如《创业史》中,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走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属于那个阶级特有的文化、艺术,当然还有文学,也就必然会带有其阶级特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15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 08:19 编辑

学号网名:A38-唯道   得分:

第一题
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也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文体形式,他不同于诗词歌赋。对联一般情况下字数较少,通过上下两联来表达情感;
对联讲求对仗。字数对等,词性相当,平仄相反,结构相称。也正是因为如此,对联才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有美感,也真是因为如此,对联也可以很方便的书写悬挂与门楹上面;
对联一般情况下分为五言,七言,十一言等,大多数情况下,以七言为主;
平时了解最多的是景点联和春联,当然还有贺联,婚联、丧联等,景点联不仅起到了美化景观的作用,更能体现和说明建筑物的来历故事等;其他对联,可以更好的传递感情,表达情感,从而通过简单的对仗句表达复杂的情感。随着文化发展的步伐,对联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且通过越来越多的征联活动的举办,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了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对联文化;对联因其独特性,便和书法有了很好的结合,很多书法作品皆是与楹联结合,体现最多的也是景点联,特别是名人景点联,通过名人书写该景点的对联,更突显了景点的品味。对联也被文人用来应对玩乐。
关于对联的认识,学生大概了解如此,希望通过学习,能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还望老师多多指教。

第二题
比较喜欢清联三百副里的“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一联。
本联是书写晋祠云陶洞的联,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竹雨、松风、弹琴、煮茗、梧桐、赏月、读书等多个景致和情调,在竹下松旁,听琴赏月,煮茗读书,松涛环绕,竹影婆娑,此时此景,支起一灶,抚琴一曲,煮茗听琴。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恬淡生活常静,如此世界,更是世外桃源,别有一番滋味。怎能不让人心醉。此联读来,更是一副美妙的山水画。美丽至极。

第三题
多喜欢景物描写和抒情的联句
1.风射破窗灯易灭,月穿疏屋梦难成。【旅中卧病】杜荀鹤
2.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杜甫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高】杜甫
5.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7.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遣悲怀·其一】元稹
8.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苏武庙】温庭筠
9.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1.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1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白居易
14.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旅宿】杜牧
15.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16.游依二室成三友,住近双林当四邻。【狂吟七言十四韵】白居易
17.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折杨柳】张九龄
18.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白居易
19.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20.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皇甫冉

第四题
在学校时候,有简单的了解过一点点对联知识,能够简单的掌握平仄和简单的对仗。能应对一般简单的出句,粗读过余德泉的《对联通》成联水平较差。
有写过几副成联,请老师指导
春:绦丝燕剪微波荡,细雨风拂嫩叶摇
信笺:鸿雁几行,半生北海传千古;烽烟三月,一纸家书抵万金
友谊:百衲琴思芸阁友;五弦瑟忆竹林贤

第五题
文学应该是有阶级性的。从文学作品的作者来说,虽说作者说明自己的作品没有任何立场,但作者也是处于一种大的环境中去写这些作品,不自觉的也许会加入一定的环境下的思想和立场。再从文学作品来说,文学作品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自然而然也带有一点的社会属性。总的而言,文学作品因该是有一定的阶级性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17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 08:18 编辑

学号网名:A48-荷叶清露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说诗词是各种文学体裁的皇冠,那么对联就是此顶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国唯一无二的,无法译成其它语言。它的美无与伦比,是律诗中的精华。   古人上过私塾的,都学过对对子,可见它在以前被重视的程度。现在对联的应用也很广泛,家家户户每年新年都会贴上一幅对联,来渲染节日气氛。另外,婚丧嫁娶,创业乔迁等许多重大场合,都离不开对联。可见对联是一种生命力很强,应用很广泛的文学形式。
我对对联非常感兴趣,已在东方楹联,中国诗联等文社玩了半年有余,对过的句子也接近两千。但总感觉对出的句子不能令自己满意,对楹联知识知道的很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参加一个班级系统地学习一下。我知道要想学好对对联,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刻苦学习基础知识,还需大量地实践,不停的努力,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才气。
这次我如能通过考试,进入初级班学习,一定会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和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争取早日毕业。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初中课本上学时,就感觉非常喜欢,那时老师说这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平仄和谐,诗中既有绘画美,又有音乐美。当然意境美就更不必说了。此联的主要结构是月照,泉流,两个动景,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动静结合。清幽之至,是诗佛出世的境界。前面用明,清两字修饰,极切,极符合意境。松,石两物选择得妙不可言,一青一白,一生一死,与从天而泻的月和由高向低的泉相融,和谐极了。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2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3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4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5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6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7
感时花溅泪
情别鸟惊心
8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9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10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11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12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13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14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15
白云回望合
表蔼入看无
16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17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18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19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20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21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22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3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4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25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26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27
白云依静渚
芳草闭闲门
28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29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30
风枝栖暗鹊
露草泣寒虫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认为对联分为对和联两部分。所谓对就是上下联要相对,即词性,结构,平仄,都要对应。所谓联则是上下联的意境要相联,要能够统一于一个意境中,否则就是隔。另外,还要注意对联几忌,比如不能合掌,不能孤平,孤仄,不能三平尾,三仄尾。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这个我真没想过,大概还是有吧,不同阶层的人写出或对出的联都会或多或少地带上他们阶级的特点。但我认为对联不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而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适合任何场合,任何阶层的高雅的文学形式。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18
学号网名:A58-为山九仞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有: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
佳处便为家,是邵子行窝,谢公别墅;
成功聊小憩,占圣湖千顷,明月三台。
这是俞樾题彭玉麟湖心山联。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湘军将领,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后官兵部尚书,赴广东办防务,谥刚直。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
上联中的邵子行窝,指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达官贵人十分敬仰他,买园宅送他居住。他依此过着耕种自给的生活,名其居曰“安乐窝”。谢公别墅,指谢安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这二者的意象得一个“逸”字。
下联中的圣湖,即指西湖;三台,应指西湖之三台云水。这二者得一个“闲”字。
联句上联拉古贤哲作比,以托本事所指,是“拉人作衬”写法;下联则横向展开,同景致入笔,简单而精致。整体节奏也明快,读来如沐春风。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
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
地近欢娱远,天低雨露高。
珠帘欲捲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独晴留海畔,归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时有雪花。
万里山河非旧国,一川戎俗是新知。
寒天落景光阴促,雪海穹庐物色稀。
待月归山寺,弹琴坐暝斋。
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国器嗟犹小,门风望益清。
三径尚余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
晨光不借泉门晓,暝色唯添陇树寒。
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
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
梦摇玉佩随旄节,心到金华忆杏坛。
荒郊极望归云尽,瘦马空嘶落日残。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对联的基本要求有: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自制成联一副:
春色至何方?烟雨新藏一湾细柳
诗心迷此处,风光半看十里妖桃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文学是有阶级性的,这毋庸置疑。没有完全脱离时代的文学,因此任何文学必受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处立场和心态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文学也是有其自身的要求的。如杜甫,他的诗歌称为诗史,我们都知道,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是为收冷落的文人阶级和普同大众服务的。讽刺主义文学,讽刺什么?还不是对统治阶级的奢华,对拜金主义的无耻,对人性的深刻批判?
一句话,没有阶级性的文字是不存在的,不要说什么雅致离尘诗词联,饭都吃不跑,你还有闲情逸致么?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23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A68-滢兮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是个好东西。
对联的起源,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为了凑字还是说说吧。一说起源于桃符。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
意在祈福灭祸。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春联。另一说,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历史记载,
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的写作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一般情况下,上联和下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结构相同,词性相谐。
乱七八糟的规矩还是不少的。古人不讲词性之流的东西,只论虚实,倒是简单了多。汉字以两个字为一音节,所以很多时候
只看二四六就行了。当然,有的时候也是要看五。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虽然鸟人,写过一个“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为下联,但是外国文字,一般情况
下写不了联。对联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对联的形式很独特,联,对仗之文字也。对偶,是联的一大特征。一幅标准的联,总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这是一个“二元结构”
的文字形式,很契合中国古代的阳阴学说。除了上联和下联外,还有横批。白梅同志有一篇文章这样形容“上下联是夫妻,横批
是孩子。以孩子为核心。”就是说什么呢?横批一般是联的主题概括。剑客说,联是介于散文 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我很赞
同。
对联的应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分为春联挽联贺联寿联行业联等等等。比如一首诗,不能贴在旅游景点的门柱上,联却可以
一首诗挂在花圈上,就显得不伦不类,联就可以对称挂在两边。
对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用到很多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飞白……还出现了专门的技巧联,从雅联中分离出去。
对联是雅俗共赏的一个东西。雅到可以用诗经里的典,俗到可以用大量的俚语。
对联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长期以来,楹联处于文化边缘,被视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不入文学正史。
虽然,楹联长期不受到文学正史的重视。但是爱好楹联者众,从清朝达到鼎盛以来,就一直蓬蓬勃勃地在民间,在文人口里,发展着。
楹联的作用,是其它文学体裁所不能取代的。它必将长期存在并繁荣下去。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个联我比较喜欢。可能是郑板桥写的。我个人的理解,上联写的是文章不写废话,下联写的是主题要出新。
因为我写东西就比较啰嗦,所以喜欢上联。我在主题上,出新的时候,也不多。所以喜欢下联。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李季兰的诗
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李林甫的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李隆基的
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李治的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李治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李煜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李九龄
流水悲难驻,浮云影自翻。李君房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李元嘉
色摇鹑野霁,影落凤城春。李子卿
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李子卿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李景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李群玉
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李建业
天寒秋水急,风静夜猿哀。李孝贞
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李颀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李宣远
肺伤徒问药,发落不盈梳。李建勋
永日虽无雨,东风自落花。李建勋
开蕊风初晓,浮香景欲暄。李君何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学过的对联知识。1、平仄。2、词性没学好。完全凭感觉。
也就这些吧。一般情况下不会出律。别的,都比较模糊了。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文学不论何种形式,所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而作者的思想,为本身的立场所决定。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25
学号网名:A78-还是帅哥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一种由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的对偶句组成的实用文。

   对联又叫“对子”,又称“楹联”、“楹贴”。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既有社交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

二.对联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联的产生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礼记》:“情欲言,辞欲巧。”

         《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二)、对联的发展。

      梁代以前的对偶是不自觉的创作。

      梁代以后,沈约有意识的将 “四声”引入诗歌创作,开始了格律诗的探索,使对偶形式走向成熟。但尚未独立成专门的艺术形式。

      唐以后,盛行律诗、绝句,促进了对联形式的完善与规范。对联开始单独应用。

      五代后蜀主孟昶,用联语取代了桃符后,对联成为一种民俗。

      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尤其是到了清代,对联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传,梁启超到武汉拜会张之洞时,两人就是用对联进行交流。


张之洞:“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一,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梁启超:“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对联的形式要求和特点: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内容相关: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多者上百字,甚至上千字。最短的对联,只有两个字。  死 ;生。 (隐喻“宁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后,一位四川文人写了一幅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 李先生 (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对联有九忌: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 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 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笃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僻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僻典,是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
【九忌初学用僻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僻典,是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此联很喜欢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写一联以自勉: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喜欢的理由:一、作者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达了他发奋苦读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二、对仗工整。上联,四分句,两个成语,项羽的功绩铺排得大气。下联,苦心人,天不负,转折意境,越王得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气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上下联格律完美。用典厚实稳妥。
三、名人名联,自由过人之处。两个三字分句,一个四字分句,一个七言分句。基本没有对联九忌中提到的毛病,。比如,下联就没有【八忌上重下边轻)的毛病。三千越甲可吞吴,气势如虹。完全稳住阵脚,气势压住上联。、又比如。【九忌初学用僻典】的毛病,在本联中也不存在。几个成语,典故,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用出来后,讲述了人生顺逆的现象,和不懈努力的光明结果,利于读者接受,引起共鸣。其他反向对照,不再啰嗦。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在唐诗中,老杜的律诗堪为一绝,律诗的对仗比对联来说,更要严格。如果说学习对联是掌握写作律诗的梯子,那么多读杜甫的律诗,一定有很大帮助。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8、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9、        阶前短草泥不乱, 院里长条风乍稀
10/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11/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12/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13/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14/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15/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16/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17/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1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9/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20/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学习对联比较偶然,加过一些诗词群,学些打油诗,过程中,大家对句。开始不知道平仄,后来知道了些。学到现在大约有半年时间。现在偶然看见人家玩诗钟,也学着,但基础太差。好多东西没有积累是不行的。
习作1:今日得宽余
  

半日偷闲余惬意
今朝得趣足宽怀
2、合咏  田忌赛马

轻谋百胜赢中驷
重射千金拜上宾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文学本无阶级性,但文学的主要传播渠道和舆论导向一般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大众有大众喜欢的文学,知识分子有自己欣赏的文学。梁和鲁当年的争论之一也是这个话题。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论文学的阶级性》就是因此而来。记得当年争议中的人性论,两派观点的对立,就是文艺到底是不是为某种目的服务的,而被批判的一方,所谓人性论的代表观点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是人性,反应人性是文艺本身的目的,不应为任何人、任何其他目的所左右。也开始认同这样的观点——总有一种永恒的主题,超越任何主观意愿,是我们最终应该关注的。所以我说,任何的站队行为,错的不是有没有站到合适的队伍里,错的是站队行为本身。一个需要人站队的时代或者社会,充其量是虚伪和假道义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08:27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A88-喜气洋洋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OK!!!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说来这也偶然,但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在我看来,对联就是两句话,两句可以表达一个真实意境的辞句,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在诗中,在词中,联律表现着作者的感情指向,激引着读者的心境。
有句话说得好:“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而这对立统一本身就是符合人心情心境的最好表达手法。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最伟大的篇章称为“诗篇”,而诗的精华就在于那点滴词汇的串联和发光,联就是诗的蚌中珍珠,一颗永流传。尽管她有那么多的“律”来约束,但是总会因情因时而变化多霓,可高可低,可富可贫,这死板中的灵活,可能就是她流传亘古不遗的原因吧。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维系着中华民族的龙脉。由此可见,对联在人类社会流传发展中,集合了众多精粹成分,两笔联花便装点了整个世界,真是不可多得。也希望她能继续向前迈进!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OK!!!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这是清代文人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写的一联。1、  简练;2、藏典;3、升意。这是一副字少典多意深的对联。上联藏二典,“曾”为孔子弟子曾参,“曾三”源出《伦语》中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
    “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    “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
“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上联中“三”、“四”及下联中“寸”“分”分别以数量范围规正了人们的行为,且以“曾”“颜”“禹”“陶”冠于“三”“四”“寸”“分”之前,便体现了一个以圣人为榜样的良好品质的流行,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后人曾在此联前各添四字,即:学问无穷,曾三颜四;光阴有限,禹寸陶分。
此联虽短,却巧用了四个典故。上联意在强调人们要反省修身,注重伦理道德;下联意在鼓励人们要惜时勤奋,力求有所作为。构思精巧,清雅灵动。上联重在君子内心的修养,为主观体现;下联重在光阴易逝的无奈,为客观体现。此便融合了人与宇宙的博大关系,读来颇觉蕴籍深沉,情味隽永。而且,此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一联,更增添了人文气息。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ok!!!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2、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李治《九月九日》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10、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王维《青溪》
11、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李白《行路难》
18、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19、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李显《石淙(太子时作)》
2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21、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
22、松梢月转琴栖影,柏径风牵麝食香。----------徐氏《丹景山至德寺》
2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ok!!!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具体要求为: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以下为尝试之集合:
读阅春风鹏展翅;笑嘻元日柳发芽。
晚照漫天红火火,太阳出岫喜洋洋。
科学发展开新宇,历史探究寻宝匙。
趁春风试翼,在乐土读书。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ok!!!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我推崇这句话:“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所以我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绝大程度上)。
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而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国家是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属于那个阶级特有的文化,艺术,当然,还有文学。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是带有一定国家烙印的,作家的作品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对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但这是不可能的。例如《创业史》中, 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定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错误在哪里?错误在把阶级的束缚加在文学上面。错误在把文学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否认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限度影响下的文学作品才能有足够的生命活力与影响力,对于社会中大部分人来说,文学是人们丰富知识与陶冶情操的殿堂,掌握着时代发展的方向标;对于那小部分政治人来说,文学才是阶级的统治工具,他们或许具有创造的才能,但是当政治的热情盖过文学的激情时,文学就被政治所累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工作被生活所累一样。
梁实秋所谓“无产阶级的文学”的三个必要条件:这种文学的题材应该以无产阶级的生活为主体,表现无产阶级的情感思想,描写无产阶级的生活的实况,赞颂无产阶级的伟大;这种文学的作者一定是属于无产阶级或是极端同情于无产阶级的人;这种文学不是为少数人(有资产的少数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人)看的,而是为大多数的劳工劳农及所谓无产阶级的人看的。但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第二个条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5:47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A98-作青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我是在几个月前开始学习写对联的。最开始是想学写格律诗,刚接触的时候了解到格律诗要求很严,中间几联是要求对仗的。所以,又从学习平仄起步。在微信“诗词世界”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慢慢学习了一点联律。学习中发现,对联比格律诗的严格度还要高很多。
中国人家家贴对联,通常对联字数不多,短短十几个字饱含希望,或平安,或富足,或喜乐,或圆满。这种中国特有习俗和汉字的特点分不开。另一个它雅俗共赏,即能阳春白雪,也能下里巴人。
而让人担忧的一个现象是,每逢春节,不论是乡村集市还是城镇街道,所到之处红红火火都是卖对联的,这种批发式的对联样子好看,可是内容千篇一律,很少有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对联,更别说符合张贴者意愿的好联。就是我身边一些有文化,有书法功底的朋友也不自己写联,直接花钱卖一副贴上,只为光鲜好看。这只是其一,另外这种批发联多是小作坊主自编的词,很多不合律。这也大大降低了对联的审美性。
还有一个现象,以往翻看过一篇博文,民国时期的小学生用文言写作,语句流畅,内容丰富,文末还常有一二语化龙点睛。那时期的小学生出口成章,对联也不在话下。反观现在的小学生,几个会文言,几个会对联,就连中生也不明白对联怎么写。(里要除去一些有特长和有专人指导过的学生)。原因在哪里,在老师。教语文的老师都没几个有这种功夫。又一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老师也没学过这些知识。我就是一名小学老师,这点平仄知识我全是在网上下载学习的。身边同事全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我。幸好,我坚持住了,我找到学习班了,找到老师了。
说了上面两点,人民群众,也就是普通百姓很少能接触到有内涵的对联,被批发示对联包围了。能写对联的人少了,少到我们不好意思去求白胡子的老先生动笔了。
老师,我说的跑题了。
网上搜索相关知识有一堆,我没敢抄。我只写了对文化瑰宝的担忧,正统学校要到大学才有讲授,才开始练平仄。现在的现象是大家全去报英文班了。这种英语热什么时候过去啊,如果小学开始考对联会怎么样呢?呵呵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年少时读到这两句感觉平平常常,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两句呢。那时只觉得一副雨后的松林景色扑面而来,明月出云,银辉泄地,月光穿过松林,也让松针更加青翠。松针上雨滴在月光下闪烁,也为松树镶上一层层光晕。不光有美景,还有潺潺的小溪叮叮咚咚,水花朵朵,在青石上弹响。溪水辉映着月色,也让山谷更加的清幽恬静。及到后来在才在贾平凹的文字里体会一些深意: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先向老师说明一点,我是临时在唐诗里找的,我读书少,这几幅对子是凭感觉挑出来的。
1、
秋月对愁客
山钟摇暮天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
2、
篷隔苍茫雨
波连演漾田
「沙苑南渡头」王昌龄
3、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4、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遣悲怀•谢公最小偏怜女 元稹
6、
晨摇玉佩趋金殿
夕奉天书拜琐闱
赠郭给事  王维
7、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8、
关城曙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送魏万之京  李颀
9、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杜甫
10、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  杜甫
11、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12、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13、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杜甫
14、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15、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野望 杜甫
16、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望蓟门  祖咏
17、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登黄鹤楼  崔颢
18、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行经华阴  崔颢
19、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赠孟浩然  李白
20、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月夜 杜甫
2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22、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王维
23、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望月怀远  张九龄
24、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25、
岭猿同旦暮
江柳共风烟
新年作 刘长卿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老师好,我初学对联时间不长。基本的平仄知识是百度上找的几篇文学习的。后来在“网易公开课”上学习了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讲的“诗词格律与写作”。由于时间关系,只刚学习了一半的内容。
1、现能根据汉语四声简单分辨平仄,古入声字还要借助软件。
2、了解一些马蹄韵知识,能分清简单的失对,失替,三平尾,三仄尾,孤平。
3、了解句中对,喜欢意境联。但虚词的对法掌握不好,双声,叠韵通常对不上。
4、字数较多的联(超过15个字)基本不会对。历史联,名人联,用典多的联不会。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我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统治阶级是希望一切文学为他服务的,不符合他立场的文字是要被消灭的。不然怎么会出现焚书坑儒和文字狱呢。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当我们就某些事件进行评论的时候,常会有一些人出来维护秩序。当涉及敏感问题时还会被删贴的。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积极传达正能量,总是好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37
学号网名:B08-中秋月儿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联句、对句,文明中国的独特文化。它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广为人爱。因对联字数不多,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但又要表现作者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文人骚客,更爱伺弄,同时它与古诗又有密切的联系。当今太平盛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高涨,相信对联这种文化娱乐形式,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对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连在一起对仗工整的两句话。其基本要求有六条: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替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回头再说平仄。研究、撰写古诗词或对联,不能简单地用现行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去区分平仄,进一步说,必须特别注意第二声调即阳平调是平还是仄。一般简单的方法有二:第一,从声调的长短来区分。古入声比较短促,因此,现在的第二声即阳平声中,凡带有…n和…ng发音的,即韵母是an和ang的,一般归属平,此为排除法。第二,用地方方言来辨别。
我对创作对联的一点体会——
    创作对联跟写文章没什么两样,都是作者表达自己内心看法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不同的是,对联不需要长篇大论,寥寥数字,即可表达出一种观点、看法、意愿、意境和景象,主题鲜明,主题就是内文,内文就是主题。它的特点就是提纲挈领,就是一篇文章的标题。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这幅对联从结构上看很是词性结构上稍有欠缺,平仄也点瑕疵,但也不失是一副传世教育后代的好联。
从联意上说: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楹联续话》卷一)。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酒醒之后却不知自己的作为,故世称"草圣"。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如见其人,如观其人。
此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即说明了草圣的豪放性格又介绍了他所书之特点。要求后人对草圣的贡献谨记,并且要充满敬意的祭奠。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2、「于北平作」李世民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3、「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4、「临洛水」李世民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5、「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6、「九月九日」李治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7、「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8、【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骆宾王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9、「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骆宾王
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
10、「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11、「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12、「圣泉宴」王勃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13、「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14「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15、「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16、「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17、「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18、「正日临朝」李世民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19、「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20、「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21、「辽城望月」李世民
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22、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23、「出猎」李世民
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所谓的对联基本上要符合联律通则六条,通则六条既是: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七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 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 避忌问题。(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 词性对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介词与助词、联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 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化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们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再从反映者——作家方面看,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才把作家称为“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对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④这是不可能的。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例如《创业史》中,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定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属于那个阶级特有的文化,艺术,当然,还有 文学可塑性文学的审美观。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38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B18- 双儿@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讲究六要素,平仄对立,词性对等,字数相同,结构对称,节律对拍,形同意联,对联中,修辞手法很多,这个我一直没学好,所以才想来重新学一下,对联关系很紧凑,近了,有合掌之嫌,远了,就隔景了,这个度把握好,把自己的思维扩展,就会堆出一副好联,对联,看起来,好像没多大学问,可是当你接触的时候,你就知道,太深奥了,你需要大量的阅读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多练习,多阅读,会让自己的词汇丰富许多,我感觉自己还是不行,所以再次来跟各位老师学习,谢谢老师,给了我们这个平台,有机会再一次的走进国粹领域,老师们,辛苦了!

我刚接触对联时,望而生畏,觉得太难了,里面的限制太多,久了才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这样那样的规定,才能使它产生美感,就像,平仄不对立,就没有节律的美感,形同意不连,又南辕北辙了,所以学好对联,就要掌握一些技巧,比方说,流水对,这个我一直很喜欢,就是不会流转,流水对,上下联是一句整话,分开来说,可要怎么流转,才能让这一句整话不留痕迹的叙诉完整呢,我不会啊,无情对,这个我一直迷茫,不知道怎么才算无情,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我现在唯一会的,连工对也称不上,妈呀,废话一大堆,我是有想法,可就是不会说啊,让我说,我又找不到头绪了,我怎么这么笨啊,够不够就这些吧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很喜欢这幅对联,这是太虚镜前的一副对联,人生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若想悟出真假,谁就会付出相应的报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决定你的心态,当你看破一切时,所有的身外物都如粪土,唯有自己心灵那一片净土,才是真的。

假的东西,时间久了也变成真的了,一无所有,如果你把它看成应有尽有,那你就是富有的,这些都要取决于心态,浅显的说就是人不能太执着 不能泥于规则不思变通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事情都有正反面 应该相对的看问题。人不要被所拥有的富贵等东西所迷惑 人生都是一场梦 钱财和地位又是什么呢?真性情者 大英雄,大英雄者能本色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身随敝屦经残雪, 手绽寒衣入旧山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学习学的一塌糊涂,让我说,我还真不会,我就复制几个我对过的句子吧
风过山门疑有客=花开笔底是多情
酒借诗风书胆气=Z心凭山势壮豪情
零落藤花香古巷=不屈阶草醉芳心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文学没有阶级性,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你的身份,还是地位,有多不同,但是对文字,那份执着与热爱,是不能用等级来划分,国粹文化,不是只有那些大文豪来传承,而是靠我们各个阶层人士,一起来弘扬中华这一独特的文化,如果有等级之分,那么国粹文化,只能有局限性,中华美德又怎么能传扬下去.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39
学号网名:B28-迷漫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1]。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我喜欢欧阳修的题岳阳楼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磊,何时能消?
理由:
1.立意好。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历代文人骚客题咏岳阳楼者众多,对联数量也是累百上千,欧阳修此联为岳阳楼更是增添了奇光异彩。
上联写登上岳阳楼看见洞庭湖烟波浩渺,而以“眼底风波,无时不作”,喻指人世艰难以及宦途险恶;下联写登楼者欲借云梦泽之水,洗尽心中的“块磊”。表达了作者洞察世事、消除惆怅的情感。      
2.用典自然。
下联中“欲吞云梦”,化用了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泽,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块磊,同“块垒”、“垒块”。垒块,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阮籍心怀不平,经常饮酒浇愁。后来经常用垒块(或块垒、块磊)来指代有才华得不到施展,无可奈何,借酒消愁。所以说,该联用典自然。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摘录如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骆宾王《棹歌行》〕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骆宾王《棹歌行》〕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骆宾王《晚渡黄河》〕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骆宾王《晚渡黄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 郊《游子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 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 甫《春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七律《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的七律《登高》〕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对联的基本要求有: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自制成联一副:
花是当年游伴
月为今日邻居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化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们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再从反映者——作家方面看,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才把作家称为“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对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④这是不可能的。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例如《创业史》中,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定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40
学号网名:B38-清瓷如水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又可以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要素:字句对等。
也有人说“字数对等”,但这种说法只对了一部分,并不全面。因为对于单句联,三言、五言、七言等,只要字数相等就行了。但对于双句联和多句联,就不能只讲字数相等,而且句数也必须相等。
第二要素,词性对品。
所谓品,就是类。就是要求在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要求词类属性相同。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说,词可以分为九类: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汉字总体上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第三要素:结构对应。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彼此对应平衡。从语法结构角度讲,就是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是上联是主谓宾结构,而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楹联在大的语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补语对补语,状语对状语。
第四要素:节律对拍。
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中语流节奏要一致。节律也就是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世界上事物都是具有节奏性的,如海潮的涨落、人脉搏的跳动、走路时的脚起脚落等等,都是有节奏的。节律可以产生快感和美感。楹联和诗词一样可以吟咏,具有音乐性,就是因为它有节律。所谓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按节律点分,有以下句式:
第五要素:平仄对立。
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种类,是我国传统的韵律性文学形式之一。是供人们实用和欣赏的文学艺术。它自然要具有韵律性文学的共性。即保持声调和谐,阴阳顿挫的特点。还十分讲究用字的平仄,所以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着一种音乐美。因此,它要求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通过相反和交替构成和谐。楹联是讲究声律的。“声”就是指声调,也就是平仄。“律”就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要想把楹联写好,就必须弄懂声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平仄和谐的最基本的要求包括:
一,平仄交替和平仄对立。
在多句联中单边要按照节奏点安排平仄交替;在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字一定要安排平仄对立。这里包含着两个意思:
一是在节奏的安排上,单边自身联文内部节奏点上平仄要交替,不能在节奏点上连续出现平声或仄声,更不能单边全是平声或仄声。
二是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相对应的字,则要求平仄对立。按照这一规律,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回环起伏的旋律,使对联的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第六要素:形对意联。
对联不仅要求形式对举,而且要求意义关联。所谓关联,就是上下联的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统一于一个主题。或是并行表达,或是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或者因果等各种关系。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上联: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句 范希文两字关心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散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
下联: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着,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第一次看到这副对联实在初中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时候完全不懂什么平仄,词性的,因为觉得居然有人有人可以写出这样字数一样的对联,完全被这副联吓到了。且上比从诗圣杜甫,文学大家范仲淹,范仲淹的好友,当时重修岳阳楼滕子京,八仙之一吕洞宾四个人物写起,点出他们身份最鲜明的特征,然后说他们经过岳阳楼时的情景。古人不可追,独使人怆然而涕下。然后下比从洞庭湖东西南北四个方面写起,点出了洞庭湖的地势特征和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让人一目了然。这些都是老师讲过的。其实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写对联的人很厉害,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接触对联。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1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8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接触对联的时间非常短,到现在只是略懂平仄,词性的部分东西,偶尔还可以对对句子,但是成联还是特别难写,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我一定要来学习对联,希望各位老师不要嫌弃我这种没有基础的学生。
我写过的成联非常少,在这里我就献丑了
题墨染
浮生若梦,怯流年,雨过把花残,一任尘缘随墨染
不悔相逢,如初见,蝶飞与人扰,三分心事共书同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请原谅我读书少。刚看了一下关于八年论战的一些事情,发现有好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就这个问题而言,我觉得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有人觉得有阶级性因为文学分为好多个流派,有部分人偏执到只觉得自己所学的的或是所研究的是最好的,并且在自己的领域方面偶尔读到了一些对其他流派的不赞成,自己就深以为然,觉得其他的就是不好的,因而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文学存在阶级性。
我觉得阶级性是不存在的,因为文学的分支他是并存的,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我们可以不赞成其他的流派,但是我们也不能去贬低别人,文学不是某个人的文学。中国自先秦以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如果我们说文学存在阶级性,那么孰高孰低应该如何去判断呢?所以我还是认为文学没有阶级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43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招生考试
学号网名:B48-一灯大师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联句、对句,文明中国的独特文化。它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广为人爱。因对联字数不多,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但又要表现作者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文人骚客,更爱伺弄,同时它与古诗又有密切的联系。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 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具体总结来看,有如下方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 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具体总结来看,有如下方面:
(1)、教育文化作用
(2)、社会交际作用
(3)、丰富和反映民俗,调节民众精神生活作用
(4)、宣传、斗争、广告的作用
(5)、充实对联,增加传统文化积累的作用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这是颜真卿的一首绝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中集引出来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中的“黑发”借代青春年少,“白头”即满头白发,借代老人的垂暮之年。全联大意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年轻的时候往往贪玩,不懂得充分利用时间勤学苦练,多学点知识,而到垂暮之年才来后悔没有及早努力,但已为时太晚。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告诉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否则到老年写首往事时,只有对天长叹!    是的,我从这副对联领悟到:我们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它不会等人,只有你自己去抓住它,把握它,它才会在你的生命中绽放光芒,让你的人生充满希望!这副对联也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到老才后悔。因为我们正值大好青春,是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学习的最佳事迹。我们要抓住我们的青春,努力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青春变得有价值、有活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的青春。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粗通联律,对联六要素,工稳贴切新奇是创作要点,以及相应的对联分类。
风临柳岸莺啼序
喜溢农家鹊踏枝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文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就对联而言,就可以看出有一定的阶级性的,用不同的作品来反映不同阶级的问题,阐述不同阶级对社会、人生等等不同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是融入时代信息,为这个时代各个阶级所服务。
ok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45
学号网名:B58-竖弯钩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奇葩,它短小精悍,文辞精炼。既有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和参差美。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起于秦汉,旧时称桃符。发展于宋元,明清时代鼎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联想深度发在形式上展,并随着国际交流的延伸,流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对联艺术凝缩了中国古老的唯物辩证理论,老子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对联的出句(即上联)和对句(即下联)即是互对互立、相反相成的阴阳关系,它们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因素、两个方面,即阴阳、刚柔、平仄、急缓、清浊、升降、迟速、扬抑等,体现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对称美和建筑美。楹联极其富有对称之美,它兼具诗词曲赋等问题的特性,把汉字的声形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大明湖小沧浪亭
作者:刘凤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喜欢理由:这是济南大明湖的大明湖小沧浪亭的楹联。作者刘凤诰,字丞牧,号金门,清江西萍乡人,乾隆进士。有《存悔斋集》。小沧浪亭,位于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郊大明湖内。登亭四眺,可见全湖景色。此联本是凤诰的咏湖诗中的对仗句,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为联刻于园门上。四面荷花描写的是:大明湖中遍植莲藕,盛夏荷花开放,恰有“四面荷花”之感。三面柳:清人刘鹗《老残游记》中载:“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亦有“三面柳”之赞。一城山色:济南旧为历城,因在历山之下,故有一城山色之称。此联十四个字,就有四对数量词,串组四种富有特色的自然风物。勾画出济南城特有的风光秀美的景观。联语朴实明快,对仗工整,泉城景色一眼尽收。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2、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3、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4、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5、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6、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7、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8、微明岸傍树,凌乱渚前云
9、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10、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
11、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
12、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13、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14、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15、池中旧水如悬镜,屋里新妆不让花。
16、桃实千年非易待, 桑田一变已难寻。
17、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18、碧云敛海色,流水折江心。
19、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20、短短桃花临水岸, 轻轻柳絮点人衣。
21、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2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23、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上期参加过几堂课的学习,经常在联都对联,因个人身体原因上次错过后几次作业,现在重新学习。
出句:枕石听泉细【一字之差】
对句:傍花望月明【竖弯钩】
出句:笔下清诗佳境叠【滴水成冰】
对句:画中神韵灵光流【竖弯钩】
出句:绿杨影里流莺笑【浙东看霞客】
对句:碧水波中泛月华【竖弯钩】
出句:瘦竹疏梅开别境【浙东看霞客】
对句:仙山灵水露神姿【竖弯钩】
出句:妙笔生花编梦话【滴水成冰】
对句:天工开物造神姿【竖弯钩】
出句:夜读诗经风雅颂【滴水成冰】
对句;晨观史记夏商周【竖弯钩】
出句:天至寒时梅正艳【滴水成冰】
对句:岁迎春季雪先飘【竖弯钩】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我对文学的阶级性认识比较模糊,从专业定义上讲,所谓文学,就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本人认为这种艺术或多或少带着阶级的色彩。这是受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本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但不能人为夸大文学阶级性,这取决于人们对阶级的重要性认识程度。我比较接受文学大部分文学部分是有阶级性的,有些纯粹(只是反映自然和社会,不带任何思想印记的)的文学,阶级性又不那么明显,或者没有阶级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49
学号网名:B68-醉竹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联句、对句,文明中国的独特文化。它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广为人爱。因对联字数不多,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但又要表现作者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文人骚客,更爱伺弄,同时它与古诗又有密切的联系。当今太平盛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高涨,相信对联这种文化娱乐形式,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基础要素
对联基础要素一:字句对等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如马长泰题岳阳楼联:
两字重千斤,可担当,堪称大任;
一楼辉四海,因耸立,始见强邦。
这是一副三句联,上下联各12字,对应字句相等。

对联基础要素二:词性对品(品,是“类”的意思)
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
如扆军宣题鹳雀楼联: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上下联语中相应位置的“空”与“地”、“日”与“河”,均为名词相对;“凌”与“拔”,动词相对;“白”与“黄”,颜色词相对;“三千”与“第一”,数词相对;而量词“丈”与名词“楼”,则为实字而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之对仗种类。

基础要素之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如金武祥题江阴环川草堂联:
芙蓉江上占林泉,解组归来,胜境重开摩诘画;
桃李园中宴花月,飞觞歌咏,良游愧乏惠连诗。
上下联起句均为状谓宾结构,结句均为主谓宾结构;“林泉”与“花月”,均为并列结构;“解组”,解下印绶,喻指辞去官职,动宾结构,“飞觞”,传递酒杯,也是动宾结构;“胜景”与“良游”,均为偏正结构,“摩诘”,唐朝诗画家王维之字,“惠连”,指南朝文学家、诗人谢惠连。“摩诘画”与“惠连诗”,也同为偏正结构。从结构上分析,彼此对应,四平八稳。

基础要素四   节律队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即上下联停顿点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节律对拍”,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节奏为“风云/三尺/剑”,按语意节奏为“风云/三尺/剑”,二者是一致的。又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按语意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二者是不一致的。

对联基础五:
“平仄对立”,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
上:仄
下:平

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就是一到七言标准格式,然后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以推到出变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其变歌可以是平仄平仄可平可仄

对联基础要素六 形对意联
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形对意联”,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
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对举出,互相村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
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即使《声律启蒙》中的“天对地”“雨对风”,也只是修辞材料的运用,而不能称其为对联。另外,上下联之间,单句意义的轻重大小忌虎头蛇尾;通常允许下联的意义胜过上联,但亦应有度。

对联的九忌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对联的禁忌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对联的禁忌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对联的禁忌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对联的禁忌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4、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4、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4、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对联的禁忌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对联的禁忌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对联的禁忌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对联的禁忌八忌上重下边轻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对联的禁忌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身比闲云 ,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 , 松声竹色共忘机。
清代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自身好比悠闲的白云,在天空舒卷自在,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和溪上的清光都能够证明自性本空,所以能映现万有;本心如同湍湍不止的流水,流转林间的松涛和青青碧绿的竹色,都共同陶然忘机,远离颠倒妄想的烦恼。
天台万年寺在唐代太和中建立,原名平田禅院,后改今名。弘一大师(一八八○——一九四三)遗墨有言:“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却烦恼,何等心性安和。”禅悦之来,必须破执、荡相、无住,才能自觉、自悟、自度。有佚名题联说:“不与物违真道度;每随缘起自禅深。”不和外物相违逆,随顺任运,便能真切体会佛法而得到度化;常随顺诸缘兴起,不受缠缚,自然能了悟深沉的禅境。
闲云与月影、溪光同证;流水和松声、竹色共乐,处处都有禅悦,都是了脱烦恼的契机。
但佚名题甘肃省兰州市浚源寺话月园联却说:“且随机种竹栽花,长倩菩提开口笑;倘有意贪山恋水,也成魔障扰禅心。”
姑且随顺机缘种竹栽花,不必拘泥,重要的是请您发菩提心,像菩萨一样,开口长笑;倘若执意贪恋好山好水,不肯重回纷扰人间过活,那么山水清景,也将成为扰乱禅心的魔障。
类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闲淡 洒脱。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圣泉宴》王勃)
2.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游梵宇三觉寺》王勃)
3.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游梵宇三觉寺》王勃)
4.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饯韦兵曹》王勃)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6.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对酒春园作》王勃)
7.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滕王阁》王勃)
8.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雨雪曲》卢照邻)
9.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卢照邻)
10.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元日述怀(一作明月引)》卢照邻)
11,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奉和御制春台望》贺知章)
12.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陈希烈)
13.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投道一师兰若宿》王维)
14.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王维)
15.闲檐喧鸟鹊;故榻满埃尘。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王维)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
1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王维)
18.迟来朝及暮;愁去水连云。          (《酬李员外从崔录事载华宿三河戍先见寄》刘长卿)
19.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          (《过隐空和尚故居》刘长卿)
20.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岑参)
2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兵车行》杜甫)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杜甫)
23.花闻哭声死;水见别容新。          (《答卢虔故园见寄》孟郊)
24.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
25.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送人》温庭筠)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对联基础要素
对联基础要素一:字句对等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如马长泰题岳阳楼联:
两字重千斤,可担当,堪称大任;
一楼辉四海,因耸立,始见强邦。
这是一副三句联,上下联各12字,对应字句相等。

对联基础要素二:词性对品(品,是“类”的意思)
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
如扆军宣题鹳雀楼联: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上下联语中相应位置的“空”与“地”、“日”与“河”,均为名词相对;“凌”与“拔”,动词相对;“白”与“黄”,颜色词相对;“三千”与“第一”,数词相对;而量词“丈”与名词“楼”,则为实字而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之对仗种类。

基础要素之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如金武祥题江阴环川草堂联:
芙蓉江上占林泉,解组归来,胜境重开摩诘画;
桃李园中宴花月,飞觞歌咏,良游愧乏惠连诗。
上下联起句均为状谓宾结构,结句均为主谓宾结构;“林泉”与“花月”,均为并列结构;“解组”,解下印绶,喻指辞去官职,动宾结构,“飞觞”,传递酒杯,也是动宾结构;“胜景”与“良游”,均为偏正结构,“摩诘”,唐朝诗画家王维之字,“惠连”,指南朝文学家、诗人谢惠连。“摩诘画”与“惠连诗”,也同为偏正结构。从结构上分析,彼此对应,四平八稳。

基础要素四   节律队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即上下联停顿点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节律对拍”,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节奏为“风云/三尺/剑”,按语意节奏为“风云/三尺/剑”,二者是一致的。又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按语意节奏为“于/无声处/听/惊雷”,二者是不一致的。

对联基础五:
“平仄对立”,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
上:仄
下:平

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就是一到七言标准格式,然后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以推到出变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其变歌可以是平仄平仄可平可仄

对联基础要素六 形对意联
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形对意联”,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
在形式上表现为上下联的“对举”。对举,犹对偶;相对举出,互相村托。这种对举包括对应字词的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
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相关联,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否则,只是原始的、普通的对偶,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对联。即使《声律启蒙》中的“天对地”“雨对风”,也只是修辞材料的运用,而不能称其为对联。另外,上下联之间,单句意义的轻重大小忌虎头蛇尾;通常允许下联的意义胜过上联,但亦应有度。

对联的九忌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对联的禁忌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对联的禁忌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对联的禁忌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对联的禁忌四失替应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4、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4、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4、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对联的禁忌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对联的禁忌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对联的禁忌七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对联的禁忌八忌上重下边轻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对联的禁忌九忌初学用癖典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使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成联
一副稳的对联,首先要做到强弱相当,或下联略强于上联,可将上联托起,切忌上强下弱、头重脚轻。一般来说,宏观为强、微观为弱;抽象为强、具象为弱;历史为强、地理为弱;议论为强、叙述为弱。
再往下,是布局的稳。短联和长联不大相同,分开说。短联(主要是纯风景联)的布局更多体现在美学方面,上下联对景物的选择、对矛盾的调和以及对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效果的搭配。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联取近景,但是十分开阔,于是下联搭配以长江这一壮观的景象。以“滚滚”衬“萧萧”,达到听觉的和谐。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艺术没有国界,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界的。同样这句话在文学中也适用:文学没有国界,但是文学家是有国界的。即文学无阶级性,只是利用文学的人的阶级性反应到了他的身上。
无产文学理论家时常告诉我们,文艺是他们的斗争的“武器”。把文学当做“武器”!这意思很明白,就是说把文学当做宣传品,当做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反对任何人利用文学来达到另外的目的,这与文学本身无害的,但是我们不能承认宣传式的文字便是文学。
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托尔斯泰出身贵族,而同情于贫民,然而并不主张阶级斗争;马克斯并非无产阶级中的人物;终身穷苦的约翰孙博士,志行吐属,过于贵族。所以估量文学,当看作品本身,不能连累到作者的阶级和身分。
所以真正有阶级的是文学家而非文学本身。
因为资本家和无产者虽有不同的地方,但更有相同的“人性”,都有相同的喜怒哀乐,而文学恰恰就是表现这种全人类的,超阶级的,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
不可否认,日常生活中一本书总是被不同的人反复阅读。若文学有阶级性那这些不同的人是否就该属于同一等级?但事实却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翻看着同一类书;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翻看着同一类书;不同性格的人翻看着同一类书……生活用它的实际经历告诉我们文学可被不同的人理解,他是没有阶级性的。虽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可能不同,但其本质不变。
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在当今社会中大抵是不存在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50
学号网名:B78-雪见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定义】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的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3、结构相同4、节奏相应5、平仄相反6、上下相关。
【对联的分类】
1、按上下联句意的关系分:正对、反对 、流水对                                                  
2、按词性和结构相对的程度分:工对、邻对、宽对                                          
3、按句子内容的来源分:言对、事对      
4、按用途分:1、春联:2、贺联3、挽联4、赠联5、言志联6、行业联7、景物联
【对联常用修辞手法】
1、倒装:
2、比拟:①、拟人:②、拟物。
3、比喻:①、明喻(直喻)②、暗喻(隐喻)③、借喻:
4、对比:①、不同的两件事物对比②、把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对比:
5、夸张: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
6、通感:。
7、设问、反问:①、设问:②、反问:
8、引典、用典:①、引典:②、用典:
【对联禁忌】
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赠人联  石韫玉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这对联是乾隆状元、诗人书画家石韫玉所写。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声律合度、对仗工稳,短短两句写出了作文章、做人的道理,有一定哲理性。
上下联分别从写文章和做人俩个角度来阐述,既各有侧重点又联系紧密。上联说到:一篇文章的灵魂,就是它的思想、神气,有了它,文章的语言弱一点,也瑕不掩瑜,文章亦可成为上乘之作。下联则讲:一个人只有学识渊博了,他的胸襟才会开阔,才有容人容事的气度与雅量,当然就不会意气用事了。此联疏郎明快,语言富有哲理,也是我修身、治学的座右铭。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王维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王维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王维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王维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6、王湾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7、王湾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8、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9、白居易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10、贾岛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11、温庭筠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12、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13、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14、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5、李商隐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16、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17、杜甫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8、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19、崔颢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20、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1、李商隐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2、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3、杜甫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24、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老师好,我是新手。没有经过系统的对联学习,只在对联群跟着那些老师们了解了平仄,一般的对句手法。现在对句一般不会出律,能注重上下联意境相谐。仅此而已。
希望在这里能进行系统学习。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老师好,都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因而我觉得文学也是没有阶级性的。具体就不阐述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52
学号网名:B88-待花开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顾名思义,就是有对有联。所谓对,就是对立、对称、对仗等。联即是联系、关联等。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的文体,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时期的蜀国,发展于明清,鼎盛于清末民国时期。对联的盛行,不仅在于在文学美,更在于在独特的艺术美,音韵美以及使用性和鉴赏性。对联的格律最早源于诗律,08年中国楹联学会颁布新的《联律通则》规定了新的联律,确定的对联的基础要素、传统对格、词性以及对联的禁忌。可以一说的是,孤平是律诗中的规则,而关于孤平的论断,学界也有争议。在《联律通则》中,并没有规定孤平。另外,关于今古声,实行的是双规制,但不得混用。我还想说的是,成联时,应该是思想的挖掘,个人对主题的看法,尽量做到道前人未道。而不是词语的堆积。正如某高手所说:语可以不出新,但情不可不真。就到这里吧,时间有效,南师是博学之人,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赠沈寿:
绣段报之青玉案;
明珠系在红罗襦。
      沈寿(1874—1921),初名云芝,字雪君,号雪宦,江苏吴县(一作浙江吴兴)人。沈寿(1874——1921)初名雪芝,号雪宦,江苏苏州人,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1921年6月18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马鞍山。绣段”句: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之四:“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明珠”句:化自张藉《节妇吟》诗:“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联语衍化古诗句,清新自然,含尔报之以锦段,我赠之以明珠的爱慕之情。喜欢这个联,一是典重而不滞,二是其丰富的内容,三在于其工整的对仗。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端午:
佳节凭忠孝;
我心系国家。

端午:
艾草香囊,龙舟角黍;
三闾操守,子胥情怀。

端午:
屈大夫去国沉江,古今祭者,唯酒一襟,诗一斛;
曹氏女舍身寻父,孝悌修心,当善之始,行之冠。

端午:
角黍溢香,龙舟溢彩,想小女子尚怀肝胆,舜江流湍,频传故事;
人言其节,我谓其哀,恨大丈夫竟不屈伸,端午投诗,以笑汩罗。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文学不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化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们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再从反映者——作家方面看,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才把作家称为“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对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④这是不可能的。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例如《创业史》中,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定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 17:54
学号网名:B98-景天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
  这是太仓吴养涵先生挽胡粹士联。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乡人某"即胡粹士(1888-1946)。胡太仓沙溪人,1931年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借酒浇愁。吴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系知名学者,与胡知交。上联说"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说"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春天的落花在风雨中把您的诗魂埋葬。"此联巧妙地用"哥了"谐音爱发鸣声的"知了"与无言形成强烈对比,用"子归"谐音思乡以至啼血的杜鹃鸟"子规",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对仗工丽,含义深切,悲痛之情用艺术手段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挽联精品。此联由书法家胡绳祁先生凭五十年前记忆提供,难能可贵,否则将淹没无闻矣。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汉垒三秋静,胡沙万里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一溪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寒光远动天边水,碧影出空烟外山。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稍微了解了一点对联的平仄,词性规则,还在初学中,只会简单的对字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是的,感觉我现在初学阶段在对句速度和质量上都远远不如那些老手。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0
学号网名:C08-荼蘼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对联,作为中国独有的、最简练的文学艺术形式,可以把事物作个完美,隽永的表达、并形成一种人文关怀,让人去思索、回味。一副好的简短的对联,能够概说古今历史,通达人世风情,摹物形神兼备,写人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作者品端行正、学养丰富,对景观状态的深切了解,对景观史料的充分掌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清代大诗人袁枚的“随园”门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这副联系其友人李鹤峰所撰。据传悬挂此联后,随园名声大噪、从扬名的角度看,人们始知有“随园”。其“广告”作用不可估量。这副对联在创作手法上,实际上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下联除“其人读”三字之外均出自明•程登吉编著的《幼学故事琼林》一书,其他古书《左传》《易经》亦有明载。此联自对工整、意境深邃,气派凝重。从联意上看,上联切景下联切人,将一个林壑尤美,宁静致远的习经读典的好地方跃然纸上,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无情春色不长久,有限年光多盛衰。
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
昔日未知方外乐,暮年初信梦中忙。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芰荷风起客堂静,松桂月高僧院深。
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鄠杜花。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上一期连滚带爬地坚持下来,期待还能有一次学习。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我赞成文学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这一说法。
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无产阶级的生活的苦痛固然值得描写,但是这苦痛如其真是深刻的必定不是属于一阶级的。人生现象有许多方面都是超于阶级的。例如,恋爱的表现;例如,歌咏山水花草的美丽。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1
学号网名:C18-雨梦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1、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2、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有其六要素,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青山不墨千秋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郁郁青山,不需要用笔墨,宛如千古不变的画卷;弯弯碧水,没有琴弦,恰似万年永恒的琴声。大自然妙笔生花,画出异彩纷呈的画卷;纤纤素手,弹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高山流水,无限风光,天籁之音,让任何高明的画工和顶级的乐师望尘莫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比之大自然的神奇与浩瀚,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和拙劣。所以欲望无止境,放弃该放弃的。返诸自性,回归自然,心无挂碍,自由自在,才是人生的妙谛。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又遥不可知,充满不确定性和偶然,人生无常,如梦似幻。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登高》——杜甫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4、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行路难》——李白
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杜甫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7、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从军行》——骆宾王
8、曙烟已别黄金殿,晚照重登白玉筵。 《奉和圣制送邓王牧宣城》——汤悦
9、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 《送钟员外(赋竹)》——孙岘
10、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闲游二首》—— 韩愈
11、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秋字》—— 韩愈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
13、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早秋山中作》——王维
14、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杂曲歌辞·昔昔盐·水溢芙蓉沼》——赵嘏
15、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赵嘏
16、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赵嘏
17、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王昭君(一作昭君怨》——骆宾王
18、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西京守岁》——骆宾王
19、柳寒凋密翠,棠晚落疏红。《在兖州饯宋五之问》——骆宾王
20、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东亭茶宴》——鲍君徽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不惑人生,酸甜苦辣皆尝尽。
无为名利,雪月风花总是空。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任何文学都是有阶级性的。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属于那个阶级特有的文化,艺术,当然,还有文学了。
    无产文学理论家时常告诉我们,文艺是他们的斗争的“武器”。把文学当做“武器”!这意思很明白,就是说把文学当做宣传品,当做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反对任何人利用文学来达到另外的目的,这与文学本身无害的,但是我们不能承认宣传式的文字便是文学。   
    现代文学论争史上,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旷日持久,他们陆战的焦点在于文学是否有阶级性,梁实秋以为文学没有阶级的界限,“文学史从人心中最深处发出来的声音”。而“把文学的题材限于一个阶级的生活现象的范围之内,实在是把文学看的太肤浅太狭隘了”。鲁迅坚持认为,文学是有阶级的。1930年2月,冯乃超载《拓荒者》第二期发表《文艺理论讲座(第二回).阶级社会的艺术》,对梁实秋发表于1929年9月《新月》第二卷6、7号合刊上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批驳,并送给像梁实秋“这样的说教人”以“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梁实秋遂于1930年2月《新月》第二卷第九期发表《“资本家的走狗”》一文,不承认自己是“资本家的走狗”。并于同期刊载的另一篇《答鲁迅先生》一文中,影射鲁迅才是拿卢布的某某党的走狗。这样,便有了鲁迅那篇批判梁实秋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著名杂文。梁实秋又写文,反击鲁迅为“瘦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3
学号网名:C28-廊上流云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我喜欢的对联很多,但最喜欢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副对联有一种说法是出自《警世贤文》。在我幼年阶段已经接触到这副对联,它比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富有哲理。字面意思是:宝剑锋利的剑刃是通过磨剑石的不断研磨而形成的."磨砺"即研磨、摩擦的意思。梅花之所以香气袭人,是因为它不畏严寒,以顽强的生命力使自己在冬季得以生存,而冬季别的花都已凋谢,只有梅花绽放显得格外香。 引申寓意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自己向往的目标,不经过磨练甚至失败,一帆风顺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时成功,也不会坚持长久。这副对联的警醒和鼓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可以笑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磨练,所以特别喜欢它。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我了解到对联的显著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上下两联字数相等。
2.彼此对仗。包括工对和宽对。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协调,那就是工对。如果不能完全做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和平仄协调,就是宽对。
3. 平仄的交替与对立。
现尝试以自己名字“廊上流云”入联:
云游碧落闲情雁,廊卧清波浅笑痕。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我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因为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而在阶级社会里,作家作为文学的执行者,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 所以,每一个阶级都会有它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属于那个阶级特有的文化、艺术、以及文学。
综上所述,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4
学号网名:C38-狐影陈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我只能说我对对联的认知过程。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奇葩,它既高雅又通俗,它可登上庙宇高堂,也能潜行于街头巷末。因为它的普遍性,很小我就在各家大门贴的红纸上看到它,知道它叫对联。因为各家贴的对联是各自姓氏的家族对联,所以那时,我觉得看到对联是春节到了,这些对联是区分各家姓氏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些有趣的对联和一些名家的对联逸事,我开始觉得对联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但也只是因为喜欢故事而顺带记一些名联。后来,发现对联句式跟律诗中对仗句句式相同,就一直把对仗句当成对联看了,偶尔写,也以对仗句式写作。去年加入一些联群,才发现对联有诸多要求,也可算是独立的文学形式。它既有句子对称的形式美,又有语言平仄错落的音韵美,更有含义深邃的意境美。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干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这是蒲松龄落第归家后写的对联,用以勉励自己不因落第而丧志。这是我很久以前就看到的对联,最初吸引我的是对联里隐含蒲松龄不屈的精神,鼓舞着年少的我,应无惧困难。对联里项羽与勾践的典故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虽然历史仍然学得不好。不过,因为它长,我对背诵没兴趣,所以,这副对联的上下联我一直搞错,却能记下所有句子,可能是它长短句子错落,朗朗上口的缘故吧。现在细看,它的平仄除了竞与不不相谐,其他都符合对联的要求。一副对联,区区三十多字,有故事,有情节,有观点,用成语,用典故,用对比,平仄错落有致,文质兼美,能吸引十多岁的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不能说全都喜欢,只能说记下多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无边落叶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对联最基本要求有:
1.字数相等,即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上联七言,下联也需七言。
2.词性相当,即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词性应相同或相近。
3.内容相关,即上下联选材不管是相反还是相类似,表达的主题应一致。这点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太近容易合掌,太远容易生隔。
4.平仄相谐,即上下联相同位置字词平仄要不同,句子音韵才和谐。这其中放宽可以135不论,246分明,即对联135位置上的字词平仄应不同,246位置上的平仄可适当放宽。对联上尾仄收,下联平收。此外,还应注意同一副对联中,不可古仄今音混用。
5.结构相应,即上下联相同位的句子结构成份应相同。如主谓应对主谓。
6.节奏相同,即上下联句子句读应相同。
五字联的基本句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字联的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根据135不论,246分明的原则,上联246按仄平仄或平仄平,135的平仄可适当调整。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我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看法表达,传播一定的观念。这正如柳宗元所说的“文以载道”。首先,作者创作的时候总会选自己熟悉的题材进创作,因此,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烙上了自己的阶级的生活习惯与对社会的看法。即使作者能从对立阶级考虑,仍难脱离本阶级的观念。文学不等于文学创作者,阶级的划分,我们不只单纯从经济状况划分,还应该从作者所接受的教育情况来作依据。如孟浩然生活或许不是富裕的,但他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他的诗虽然大量描述闲适的田园生活,但他从来都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他从来没有加入劳动者的行列。其次,既然“文以载道”,那么作为掌握了教育权的统治者,会有意识地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文学进行宣传,如汉武帝利用儒家学说进行统治,谁也不会否认孔子孟子作品的文学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5
学号网名:C48-岩兰          得分:


第一题20分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我对对联认识比效淡,只是在春节过年时会看到,还有一些楼台古迹上面有留意,其它地方还真没有看

到过,说明我们对古文化的重视很是不够。希望能从中学习和传导一些中国文化的形式,春联源远流长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

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

偶句才需要押韵)。这些是从百度一些地方找到的一些基本认识,有想求学对联的创作的意愿,它既有

句子对称的形式美,又有语言平仄错落的音韵美,更有含义深邃的意境美。让人有向往的感觉,也可以

对中国古诗词的提升有帮助。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这些后人要

学习。兴趣就是动力我认为学习对联的乐趣在于自己。


第二题20分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这个对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认识的比较早而不是春联的对联了,在学校教室里一直挂在那里,每都在

鼓励着我,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过。书象山一样又怎么样呢,学如海又如何呢,勤和苦 才能到达,这是

多么动人的句子。让人看了一生都不会忘记,说明对联在折理和肓人方面是正面的。一个人要想在事业

、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

才能达到自己向往的目标,不经过磨练甚至失败,一帆风顺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时成功

,也不会坚持长久。舟和路都是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到达终点的能力只有这两种。


第三题20分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无边落叶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第四题20分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我了解到对联的显著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上下两联字数相等。
2.彼此对仗。包括工对和宽对。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协调,那就是工对。如果不能完

全做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和平仄协调,就是宽对。
3. 平仄的交替与对立。
现尝试以自己名字“廊上流云”入联:
云游碧落闲情雁,廊卧清波浅笑痕。


第五题20分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

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可能是同一形式可是内容有不,如果没有阶级就没

有多样性,有雅俗之分自然就有阶级之分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7
学号网名:C58-刀口浪尖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我的头脑里何时存进对联这个概念,至今也无法弄清。稀疏的记忆之中模糊地残留有“祖父好对联”这类的片断。祖父的父亲是个举人。祖父是秀才,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先生。举凡红白之事,必延请祖父作对联。祖父教给我一些对联之事,教我诵读过“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的东西。年稍长,入学堂,老师是不大教对联的,我疑心那时的老师是不会教对联的,因为我问过几次,但老师总遮遮掩掩的。后来上了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大学里的教授讲过一些对联的知识。但我并没有专门地研究过对联。走上工作岗位,闲暇之时,便“研究”起对联来。一则缘于叔公的教导。叔公像祖父一样,有名气,好对联。二则缘于工作的需要。林林总总的历程,丰富了我对对联的认识:
1、对联与我国的民族传统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关乎民风民俗的民族美德。它的运用相当广泛。岁月的更替,年轮的衔接,盛会的庆典,园林的题写,兴建的择吉,安抚的诚挚……都会有对联的参与。可以说,对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具,无人不用的雅俗共享的大众文化。
2、对联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式,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要求。它要求字句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平仄相谐。
3、对联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创作上有自己的要求。但时代已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认为对联的创作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时不必太拘泥于古。我们学习对联,就应该以对联的规则为准绳,而不能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完全不讲韵律和平仄。如果写出一种没有韵律和平仄的对联,那就名实不符了。但任何规则都有灵活性,对联的格律和平仄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于规则,反而损害了对联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对联的艺术性。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我们要力求做到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绝对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语出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之意,天和人都是有情之物,也会因遭遇生离死别而悲伤。这上联之句,自古至今许多大文学家都曾经借用过,表达了对老天有情无情的感慨。
宋朝大词家秦观的《水龙吟》,暗用此句:名缰得锁,天还知道,和天出瘦。改“情”为“名”为“利”,改“老”为“瘦”。
清代文人孙洙《河满子》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难尽,令人更生幽恨如迢迢春水,延绵不绝。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改缠绵之气,体现了无比的壮志豪情。
这幅对联的下联,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所作。相传司马光曾称上联为“奇绝无对”。可石延年一次中秋赏月,兴到即成对出下联:月如无憾月常圆。此下联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月圆则无憾,月缺则有怨。而人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总不能圆满,总不能如人之所愿。作者借自然之景物反悔一生不得志之愁肠抑郁,情见乎辞。联句皆凝炼之句,对得珠联璧合,得以妙成绝对,千古流传。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忠欲事明主,孝思待老亲。——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3、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4、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
5、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孟浩然《还山贻湛法师》
6、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李白《寄淮南友人》
7、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寄淮南友人》
8、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9、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
10、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李白《宿白露洲寄扬江宁》
11、舟泊南池雨,簟卷北楼风。——韦应物《寄杨协律》
12、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杜甫《寄戎州杨使君东楼》
13、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杜甫《禹庙》
1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5、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16、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刘禹锡《秋夕不寐寄乐天》
17、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刘禹锡《冬日晨兴寄乐天》
18、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白居易《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19、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20 李君墓上松应拱,元相池头竹尽枯。——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计量单位称为“副”。由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合称一副对联。上联指对联的前半部分,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头等。下联指对联的后半部分,又称为对句、下支、下比、对尾等。对联在张贴或悬挂时,其位置是读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为上联,左侧为下联。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对联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字句相等
由于汉字是以单音节为主,文字更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很容易写成整齐的句子,这就给对联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对联首先相互对仗在,整齐划一。一幅对联,字数不限,少到两三字,多至百千字。但无论字数多少,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对联早期多为单句短语,后来发展到有了分句。这就要求上下联的分句数要相等。
2、词类相当。
现代汉语将词分成十二类,即实词六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六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对联就需要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不同的词性不能相对。
3、结构相应
所谓结构相应,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型应当对应一致。
4、内容相关
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所以必须做到内容相关。这就是说,对联尽管分为上下联两个部分,但内涵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犹如一篇文章的两个段落,都在为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更好的表达而服务。内容相关的最紧密形式,就是上下联语意极为连贯,将一句话分成了两句说,因其在内容、语气上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
4、平仄相谐
对联除了文字上的相对之外,还要讲究声调的和谐。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对于文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一直没有休停过。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的争论向来被人津津乐道。对于这样高端大气的问题,似我辈无聪明才力者,是断然无法言说得清楚的。
1、文学的产生远早于阶级的产生。远古时代,原始人过着群居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为了彼此协调动作,交流感情,于是就产生了语言;同时长期的劳动也使人形成了审美意识,凡是准确的、有力的、敏捷的、灵活的、眼明手快的动作,都被认为具有普遍的美感。语言的产生、审美要求的产生促使了文学的产生。而阶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文学艺术早已产生,而阶级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占有了生产资料才产生。在没有阶级产生的社会里,文学自然了就无所谓阶级性。
2、阶级社会产生后,一切文学艺术就不可能不打下阶级的烙印。文学艺术都强调思想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鲁迅的《呐喊》等都是反映社会动荡、人民的疾苦、时代发展趋势,饱含忧国忧民之情。这些作品都鲜明地留下了时代的影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艺术是相通的,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是属于全世界的,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的阶级性便无从谈起。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18
学号网名:C68-西西壮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我所百度到的是: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如对应性、关联性、词性、语法结构和修辞、平仄,以及书写、张贴等等,这些方面的规范与格式要求,就是联律。联律的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我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是: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粹。以精短的字词表达丰富的内涵,以交错起伏的平仄声律展现无限的美感。这是其他国家其他语言文字所没有的,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本人从小喜欢古诗文,工作后对对联有较为深厚的兴致,接触对联的时间,算来断断续续也有7、8年了,仅粗通今音平仄,但是几无长进,古仄未辨,联对凑痕斑斑,失替失律、隔景隔情突出……也曾参加过社会上的一些征联活动,只为半路出家,基础不牢,均无大的收获。前几个月初入论坛看到21班招生时间错过,很是遗憾。今日又在联都论坛看到新的开班招生,喜不自胜,渴望能得以加入,系统学习,有所长进,能够自己成联,能考个秀才功名也是欣慰。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出处不详。学生时接触到的一副对联,短短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人们当以此胸怀、态度面对生活,那将是豁达人生。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杂曲歌辞。竹枝 白居易 )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2(横吹曲辞。折杨柳李白 )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3(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4(赋得白云抱幽石 骆宾王)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
5(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骆宾王) 绿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
6(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刘希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7(白帝城怀古 陈子昂)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8(宿空舲峡青树村浦陈子昂)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9(白莲花亭侍宴应制 沈佺期)   水殿黄花合,山亭绛叶深。
10(白莲花亭侍宴应制沈佺期) 霜威变绿树,云气落青岑。
11(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赵彦昭)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
12(叹白发 王维)   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
13(叹白发 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14(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李颀)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15(过隐空和尚故居 刘长卿)   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
16(发白马 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17(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18(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
19(宝观主白鸲鹆歌 韦应物)巫峡雨中飞暂 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黪淡万里凝。
21(白沙渡(属剑州)杜甫)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虽然学联玩联也有一些年头了,粗通点格律、平仄规则,但古仄未清,文学基本素养低,作对很凑,成联艰难。5月份参加联都乡试考秀才分数很低未过。习作的“题网络珠宝店”联:琳琅满目,奇珍异宝皆藏有;旮旯全乡,北寨南村尽送来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答: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没 有经济基础没无谈文学艺术。因为没有经济了也是没有人的活动。人是有明显的阶级性的,社会上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存在。人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无一不烙上其阶级印记。表达其阶级的思想观点。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29
学号网名:C78-这样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此段摘自百度百科)      
       最早对对联的认识是源于看古装电视剧,里面但凡是个才子都会表演一两出对对子好戏,一人出对,一人做答。出句饶有趣味,对者才思敏捷,出口成对。短短数字尽得风流,或得承帝王恩、或得倾佳人心、或得免生死劫……钦羡之余对对联多了些留心与喜爱。凭着兴趣,通过一些接触也渐渐对对联有了点基本的认识。所谓对联又称对子,首先得相对。就如接头对暗号一般,“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字数得相同;词性得相同;结构得相同。后来还知道了得平仄相对,平仄交替,句子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感觉,对于平仄的初步理解为拼音的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有些字还有古音今音的区别。再后来知道还有专门的联律,比较复杂,未做细究。对联两字,“对”字为规则,入门相较还算容易;“联”字就大有讲究了,对联更应该着重于此。两句之间的承接是否自然,联意是否得以提升都决定了一副对联的基本质量。这个还不太懂,有待进一步学习体会。
       对联是种有趣的传统文字游戏,更是一种中文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游戏在现在仿佛也不那么被大众喜闻乐见,除去一些特定的场所与时间,对联几乎也很少能映入眼帘了。春节回趟老家倒是欣喜的发现那里还是蛮流行贴春联的,街上有不少卖春联的摊位,除了一些印刷品,也有用毛笔现场书写的。可仔细看看,还是有些许的遗憾,这些写联的要不就是搬一本老旧的联书,虽是合格的对联,但多是陈词缺乏新意;要不就是胡乱的堆砌一些富贵吉祥的祝福话语,只求字数相同,全不论平仄词性。而贴春联的人家也多不分上下联的随意贴。对联作为一种独特传统艺术形式,还真需要大家更多的了解学习与传承发扬。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
喜欢的理由:这是清代名人郑板桥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竹,短短七个字形象地抓住了竹的特点,空心有节对应“虚心”,叶子朝下生长对应“低头”,不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的刻画了竹的自然状态,也象征着一种谦虚礼让的高尚品德,;下联写梅,迎风傲雪的梅,具备傲骨的特征,而且梅花一般只开放在朝着太阳的一面枝上,对应“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同样也象征着不屈和正直的品性。整联对仗工稳,用词形象,联意表达得酣畅淋漓,联以咏志,很好地映照了郑板桥治学诚恳虚心、做人正直不羁的一生。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
01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紫骝马》卢照邻
02 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 --《早度分水岭》卢照邻
03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长安古意》卢照邻
04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卢照邻
05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从军行二首》虞世南
06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侍宴归雁堂》虞世南
07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张九龄
08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林亭咏》张九龄
09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 --《登临沮楼》张九龄
10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西江夜行》张九龄
11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登封途中作》宋之问
1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有所思》宋之问
13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秋江送别二首》王勃
1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5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16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寒食汜上作》王维
17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刘长卿
18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登万岁楼》孟浩然
19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夜下征虏亭》李白
20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21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题东谿公幽居》李白
22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鹦鹉洲》李白
23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刘禹锡
2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5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白居易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
学过些对联的基础知识,知道对联为仄起平收,单句内应该平仄交替,两句间要平仄相对。对于平仄的初步理解为拼音的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有些字还有古音今音的区别。对联讲究对和联,对既是字数相对、平仄相对、词性相对、结构相对;联就是上下句要有关联,不能各说各话,要有一个统一想表达的东西。
云栖北岭经年少
月醒南柯一梦空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
这个题目好难啊!从来对政治不甚感冒的我初见到就有几分蒙圈了。首先百度百科了一下文学的定义,其中文学的多重含义就包含了(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既然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就必然具有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1、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隶属于一定阶级;2、文学显露出作家的阶级色彩;不能把文学的阶级性等同于作家的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文学的阶级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定阶级的思想、情感、理想和愿望。作家的阶级性不等于作品的阶级性。3、文学阶级倾向性的复杂表现多种多样:有的强烈鲜明、有的矛盾复杂、有的隐晦曲折、有的难以确定。
文学作品与政治的交融程度,看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阶级立场、阶级属性。
有些作家故意回避文学作品的政治倾向,只谈风月,不谈政治,所谓鸳鸯蝴蝶派。
但更的作家有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如左翼作家联盟。
就个人而言,不太愿意却不得不承认文学的政治性。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34
学号网名:C88-云水莲心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因为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大众性和实用性,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继承和研究、发扬。最初知道对联,是在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院看到一个关于“林大秀”的电影,当时年纪小,不懂得这个林大秀是何许人也,只觉得他挺厉害,有人出句子刁难他,他也能对答如流而且妙语连珠。从那时起就觉得对联可能是一个人文化修养高低的象征和表现,也觉得对联的确是一种不错的东东,可以挂在门上,也可以用来抒发情志,还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感情。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对联,但生活中却经常和对联有接触。逢年过节了,谁家办喜事了,门口总是能见到对联的身影。这期间以为对联是挂在门口两边的两句字数相等的话,知道尾字仄音的是上联。尾字平音的是下联,而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近一段时间在网上去了一些文学群,也参加过一两个网络学习班了,才明白了对联的真正含义,知道了不只有挂在门上的“对联”才叫对联,更多的对联其实没都挂起来,而且对联也分很多类别,但从内容上分就好多种,比如春联、婚联、励志联、自勉联、题赠联、挽联等。字数上说,短则四五字,长则几百字。生活中的有些对联,尤其是婚联、春联这些张贴悬挂的,只是字对,上下两句没有关联,有的还不讲究平仄和声律,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联,真正的对联是要符合对联六要素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越来越觉得对联这门学问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真的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钻研,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喜欢这个联首先喜欢作者做此联的背景。作者秦涧泉,与秦桧同时江宁人,清朝乾隆年间曾任翰林院修撰,人皆以为他是秦桧的后代子孙。有一次回杭州与老师袁枚同游西湖,在岳飞墓前,面对先祖秦桧的跪像,秦涧泉写了此联。同是秦氏子孙,又是在这种情况下撰写此联,既觉得有趣,又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力。
第二此联对仗工整,平仄甚是协调,读来朗朗上口。
第三因为联中巧妙嵌入“秦桧”这一人名,既诙谐幽默,又生动表现了作者的立场,更能让人体会到到此联的主旨。
第四从内容上看,‘羞名桧’、‘愧姓秦’,不但说明了自已对有秦桧这样为虎作伥,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的祖先而感到羞耻,后悔自已为何姓秦,而且也表明了世人对秦桧也是憎恨有加。既突出秦桧的罪恶,又突出了世人的善恶分明。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韦应物】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
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
人间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很散作九秋蓬。【白居易】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路飞。【温庭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
谁唉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薛逢】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学过几个月的对联,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所以在这里也只是大致列举一下。
1)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支奇葩,,因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大众性和实用性等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2)对联的定义是中国除诗词歌赋曲文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用两行文字上下对举,共同表述一个主题。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又称楹联。俗称对对子。对联有很多种类。
3)对联必须符合对联六要素,即字数对等、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词性对品、结构相应、句意关联。其中任何一项不具备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4)对联也有一些禁忌:下联忌三平尾、上联忌三仄尾;忌不规则重字;忌合掌、隔境;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学生不才,对于学术上的争端并不能很透彻的理解,仅从个人理解来看,觉得文学还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比如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反应的是民间的生活风貌;《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这三类来自不同阶层的文学作品,分别反映的是不同阶层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而不是千篇一律,反映同一个内容。再如后蜀的《花间集》,其中的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写女人之媚,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反映的是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资治通鉴》,主要编写人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本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说到底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当代小说《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这部文学作品颂扬的则是现代史上中国无产阶级为争取民主和解放表现出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斗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作者,所反映的阶级性是不同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36
学号网名:C98-月亮公主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名联佳对,浩如烟海。这里所辑录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沧海一粟。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欣赏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只要有知足之心,心情才会时常保持舒畅 ,没有太多要的东西,也便不会被世事羁绊,所以品德必然高尚。作者是在劝导人们做事做人,能够做到知足方为最佳境界。如果一个人不会为名利所羁绊。那他一定会过得非常快乐。
尤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来说,人要懂得知足者常乐,不要被世俗的东西所羁绊,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品性自然就高洁了。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包括我自己。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书乱谁能帙, 杯干自可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
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翳潭花似织,缘岭竹成围。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六是内容相关。
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试对联:
出句:自有山花呼我至 [月亮公主]
      对句:岂无鸥鸟伴君来 [月亮公主]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真正的文学应没有阶级性的。但人生活在现实中,不免被现实中的权力、经济等因素影响。所以文学不免会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文学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年代,都不免是有阶级性的。
学生如此说就是矛盾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37
学号网名:D08-夜静听雨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我对对联的认识是从春联开始的。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之一是收集抄写各家的春联。村里人选的春联,总是那几幅寓意最贴近大家的心的。其中春联: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最多人选。再比如春联:居家创业业兴旺, 出外求财财到手也很受欢迎。每年除夕晚帖春联时,总会有人担心自己贴错。左边是上联,还是帖右边上联,很多时候,年轻的要听年长的,长辈就说,面向门口,人的左边对的门柱贴上联,仄起平收,上联以最后一个字的音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音为平音。说者很严肃,听者很认真。估计大家心里面还是不确定怎样贴呢。随后,大家和和气气谨慎无比地贴好对联。
我深深地觉得,对联是非常奥妙的。这种印象最初来自小的时候听我阿公介绍我们邻市的当地很有名气的广东新兴的国恩寺。他不止一次提到寺里大雄宝殿楹柱上对联: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 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此联中,妙在齐字有一古用法与斋同。而字朝有(zhao)(chao)两种读音与意思,此联起来读为zhao zhao chao zhao zhao bai zhao chao zhao bai, qi qi zhai qi qi jie qi zhai qi jie。后来,上网了解,发现,与此联相似的对联有很多,还在多地出现。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我最喜欢的对联是: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这副对联,喜庆,又预示着福泽连绵。读来意味深长,我深深折服。寥寥几个字,就可以寓意如此深。我喜欢这副对联是因为,它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最早有记载的春联。所谓承载着历史,古朴悠长。尽管历史记载中,对联的主人是后蜀的国君孟昶。他是亡国之君,其人其事湮灭在历史之河,但他却可以以这副对联留名史籍。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2.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3.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5.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6. 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
7.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8. 九年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戊忆辽阳。
9.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10.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1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 忘此耕耨劳, 愧彼风雨好。
14.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15.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16.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
17.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18.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19.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20.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在工作之余看过一些对联的基础知识,当时看了觉得好像懂,但又没法从记忆中搜寻出几个能说得通而又非常肯定的理论。诵读过李渔的笠翁对韵。喜欢看唐诗宋词。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我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甚至有性别的。从古典文化的作者就可以看到,这些诗人词人大多数是当官的,有些官位显赫。虽然有些是当官当得不顺畅,发些牢骚,但他们的牢骚也入了诗。甚至有些皇帝也是诗人。普通百姓有多少个诗人,或者,他们的诗有流传记载吗?所以,我认为,文学起码是古典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39
学号网名:D18-韩云朵          得分:


一.我对对联的认识

  (一)对联的起源

  尚无权威的定论,也很难定论。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文学史未涉及对联文体;二是涉及对联的文学作品稀少,零散孤立,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三是尚无专家对对联的发展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持观点多是一家之言。笔者介绍三个主要观点,大家自行判断。

  1.对联起源于偶文。

  偶文在先秦的诗文中频繁出现。比如,《尚书》:满招损,谦受益。《周易.乾文言》:水流湿,火就燥。《离骚.湘君》: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礼记》: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些对偶句未经雕琢,自然应运,为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对联起源于桃符。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纪晓岚口头论断“楹联始于桃符”,其学生梁章钜大力赞成,把辛寅逊联誉为千古第一春联,这一立论盛行不衰。

  追溯桃符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祭祀时立桃人驱鬼辟邪的规矩。后简化成桃木板,上面画神像,再后演变成在桃符上书写“祈福禳灾”“逢凶化吉”等语,进而改成对偶的联语。因此,对联和追求对偶的偶文尚且有血缘关系,而对联和桃符只是载体的转换,说对联起源桃符是概念的错位。

  3.对联起源于骈文、律诗。

  立论者和支持者多是学者名家。持相反观点的论据是对联、魏晋的骈文、南北朝的律诗这三者,到底谁先谁后,换而言之,对联产生在何时?这一疑问,至今都没有统一的答案。

(二) 对联的定义。

  对联又名“楹联”、“楹帖”,俗称“对子”。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既是一种益智游戏,也是创作诗词的基础。

  对联由等量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称上联,有时也称上比、上支、出句、上幅﹑对公﹑对首等;后一部分与前相应的称呼是下联、下比、下支、对句、下幅、对母、对尾等。其中的出句和对句,一般是分别指上联和下联,但在征联中,又不确指,出句可能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

  对联的量词是“副”,半副对联的量词是“比”。

  和对联搭配的横额,通常字数为四字。横额的内容 ,既要概括全联精华,气势又要大于对联。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

  1.字句对等。

  上联与下联句数对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要对等。

  2.词性相同。

  上下联的结构里相同位置的词性必须一致。在实词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代词对代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在虚词中: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拟声词对拟声词。

  3.平仄对立。
  
  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上下联之间,对应的音步用字的平仄要相反。

  二.我最喜欢的名联。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谈天

  是最初结交的文友推荐给我的对联,此联可见证我们的友谊,这是其一。 其二,大概我是女流之辈,容易沉溺在清雅的意境里。

  此联出自苏州石湖余庄的楹联,余庄临湖而筑,纵览全湖景色,又有诸峰映带,山水胜地,风光旖旎。可惜我囊中羞涩,无缘游赏,只能凭借此联遐想一番。

  余庄曾经的主人是清末书法家余觉,余觉将八指头陀的一句诗,“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修改成“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遂成此联。

   这副对联,水清=山静;鱼=鸟;读月=谈天,相当工整,且意境不俗。

  上联,水清鱼读月。在清辉遍洒的静夜,澄清的湖水中倒影着月影,水中的鱼儿轻盈游弋,似旅客悠然地游赏月景,细细地追逐品读月影。这一拟人手法,勾勒出一幅游鱼戏月的活泼景象。

  下联,山静鸟谈天。山林中的栖鸟啁啾清脆,仿如高谈阔论。这一拟人手法更是高明,既凸显出栖鸟的活泼灵动。又衬托了山林的清幽怡然。比起王籍的“鸟鸣山更幽”还意味深长。

  上联为视觉,下联为听觉,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与意境完美融合,自然生动,令人身临其境,对这自然风光陡升神往之情。


   三.《全唐诗》里找20副喜欢的对联。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4.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间。
10.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11.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12.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3.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1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佳人》
1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18.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李商隐《晚晴》
19.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四.我学过的对联知识

  我曾试着自学,可惜不得其法,又毅力欠佳。能识别对联最最基本的原则,比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但实战起来,还是傻傻分不清平仄,词汇量也不足,哪怕是简单的对联,我对起来还是很吃力。

  关于分辨平仄,一般情况下,把新四声里的阴平阳平划为平音,入声去声划为仄音。对于古仄我还是有点陌生。。。(主要是自己不勤奋)。

  最近,我在熟记《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希望能掌握一些词汇。


  五.文学有阶级性吗?

  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里阐明,文学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家会受到阶级意识的支配。

  梁实秋则认为,文学是不分阶级贵贱,所有人都能创造,没有阶级性。

  所以,这两种言论似乎相悖了。

  要讨论“阶级性”,那就把“阶级”的定义弄清楚,可是,如果“阶级”的定义尚无达成共识,这个命题就毫无意义。

  就像鲁迅和梁实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鲁迅说文学家会受阶级意识支配,没错。

  梁实秋说文字是纯粹的,没有阶级性,也没错。

  个人愚见,这就仿似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关系,就看个人是更倾向现实还是理想。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40
学号网名:D28-离帆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也叫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唐代,是利用老祖宗留下的方块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文体。
一副合格的对联要求
1、要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2、要平仄相合,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当,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
对联的语言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从古至今对联既追求艺术性又有它的实用性,达到高雅与通俗的统一。易学、易懂、易记,妇孺皆宜。
小小对联包藏着大学问,蕴含着大气象。机巧联无情对能愉悦身心,励志联能催人奋发向上,风景联可以为景区提高知名度,挽联还能寄托人们的哀思。。。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我最喜欢的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只要是凡夫俗子,怎能不被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而怦然心动,又怎能不被名利所惑,做到无忧无惧、不喜不悲呢?世上有许多人费尽心思追名逐利,还有那么多的人因仕途不顺,生意不好,生活困难。。而失意落魄、心灰意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懂得“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道理。一个人心中有过多的私欲,怎么能不患得患失呢?同时,还要认清自己所走的路,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幅对联深刻的说出了人生对事物,对名利,对得失应有的态度。自己喜欢它就喜欢在它的飘逸,散淡,从容。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我是从学对句起开始学对联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联必须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在平仄上135不论,246分明,对联还要求上下句意境相连。
自认比较满意的对句:
出句:天开一线容人渡【水云】
对句:月剩半弯钓水来【离帆】
出句:几点苔痕埋鸟迹【水云】
对句:一抔泉水润花颜【离帆】
出句:立冬听雪落【冬夜】
对句:往事叩窗来【离帆】
出句:品菊花孤傲【冬夜】
对句:读雁字徘徊【离帆】
出句;笔瘦诗心傲【墨韵】
对句:春残绮梦深【离帆】
出句:一壶岁月同诗饮【百汀】
对句:花样年华逐梦还【离帆】
出句:牛铃摇落日【浙东看霞客】
对句:渔曲伴归帆【离帆】

2、学成联

题 宝马悍女
      无知自大刁蛮女;
      任性胡为滋事车。【离帆】

听《卷珠帘》感怀:
  天籁徐来,几许空灵婉转;
       佳人憔悴,何堪寂寞徘徊。 [离帆]

题  烈士陵园商业化开发:
  
  君子爱财, 应取之正道, 勿扰英魂安寝;
  仁人死义, 未料有今朝, 岂容铜臭包抄![离帆]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文学当然有阶级性。任何文学都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是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而资产阶级文学自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有着铮铮铁骨---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革命烈士诗抄。。。”
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并认定“主张全人类超阶级的文学理论为帮助有产阶级的东西。”是资产阶级文学,“并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不同的喜怒哀乐,有不同的人性,即阶级性。”“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里会知道北京捡煤渣的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中的焦大,也不会爱上林妹妹。”
鲁迅先生说的太好了!我同意他的主张---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2 11:43
学号网名:D38-凤凰茹诗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上,乃至有华人的地方,都要会有对联存在。特别在春节期间,不论城乡,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写着喜庆吉祥字句的对联,就是春联。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对联起源,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到明清时鼎盛。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例如著名的《题大观楼联》。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是《红数梦》中贾雨村在智通寺所见之联。此联的特点是语浅而意深。它是深有感触层意思在于:一是联中的“忘缩手”“想回头”。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二是该联为贾雨村所见所思,联系一下贾雨村在宦海中的沉浮,又何尝不是对他本人在日后仕途上事先给予的一全严重警告!三是联中对老僧所处的荒凉之景的装点,实际上是对宁荣二府日后衰败景象的暗示。四是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熟悉,没有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对世道的洞察,此情此景和切合此情此景的联语是写不出来的。可谓妙联。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1)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李白《题宛溪馆》
(2) 紫微北畔辞宫阙,沧海西头对郡城。(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
(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李白
(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5)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6)花迎喜气皆知笑, 鸟识欢心亦解歌    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溪送绿波穿郡宅, 日移红影度村桥     韦庄《三堂早春》
(9)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宋之问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李商隐《无题》)
(1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 「行路难三首」
(14)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郭利贞《上元」
(1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 《 次北固山下》
(1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
(1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长恨歌〉
(18)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 〈 老将行〉
(19)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2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我粗略懂得些平仄,对于词性手法就不太明白。对联知识是从古诗词和一些对联书刊中所了来的。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这个问题可太深奥了吧?这是大师级别的文豪们的话题,咱可实在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古时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说,似乎有阶级性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3 16:32
学号网名:D48-诗中梦缘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答: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这是由方块字具有的形、音、义的特点决定的,外国的拼音文字则无法做到。对联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精髓,是对立统一的形象体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对”、“联”两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建立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
诗词有格律,骈pián文有规矩。对联是从骈文、诗词衍yǎn变而来,所以对联也有格律。
对联的格律,就是要对仗。所谓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
对联对仗的格律要求有如下六项: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我们把这六项称作对联的六要素。
对联的六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
也就是说,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无情对除外】
字句对等、形对意联,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
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答:明代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再现了景点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用了苏轼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该联是楹联史上较早运用叠字修辞手法的作品,平添几许诗情画意。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答:1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2云日隐层阙,风烟出倚疏。
3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4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5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6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7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8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9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10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11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12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13都尉反龙雄,将军旋马邑
14执契静三边,持衡临百姓
15云彩辉光烛,金华流月镜
16烟波澄旧碧,坐火息前红
17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18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19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20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21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22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23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答:知道了对联的六要素,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当、③结构相称、④节奏相应、⑤平仄相谐、⑥内容相关。,还有一些对联禁忌:即合掌、不规则重字、上联尾三仄和下联尾三平。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  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化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们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4 17:49
学号网名:D58-中国人人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最喜欢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此联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会聚。上联是清代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院长的袁名曜(岘冈)所出,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是当时书院的一位学生张中阶所对,语出《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联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袁名曜(?一1833)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任岳麓书院山长。张中阶(生卒未详)岳麓书院生徒。袁任山长时之某日,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对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8.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

9.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10.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1.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12.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4.波飘菇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15.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16.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17.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18.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19.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我学过的对联知识仅为高中毕业水平,那时候的高考模拟题有对联训练,每次都得到老师的好评。这次注册联都,也是一位很欣赏我的老师推荐的。
做过一副对联:情文并茂语佳音
                        珠璧相合取妙文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答: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化是阶级社会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文学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
    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会具有这样一种社会属性呢?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下面我们就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反映者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先从文学反映的对象来看,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反映对象抵我们都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作为一定阶级的人而存也都在一定伪阶级斗争的条件下生活”。因此这种社会生活不可能不包含具体的阶级内容。鲁迅说:“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
    再从反映者——作家方面看,在阶级社会里,作家是作为—定阶级的成员生活和从事创作活动的。列宁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既然他懂得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对于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其发展以及其他等等的人表示愤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尔基才把作家称为“阶级的耳目与喉舌”;“阶级的器官”;“阶级的感官”。鲁迅批判那些自我标榜超阶级的人说:"生在对阶级的社会且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④这是不可能的。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所描写的人和事的评价,都反映着作家阶级的倾向性。例如《创业史》中,作者对于积极组织起来,坚决定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带头人梁生宝、高增福等人是热情赞美与高度评价的;对于破坏合作化的坏人又是予以无情揭露和鞭挞的。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作家的无产阶级倾向性也是极为鲜明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5-8-10 16:00
本帖最后由 窗前月映水中天 于 2015-8-10 16:02 编辑

学号网名:D68-小词花开       得分:

第一题20分(批阅老师:幽幽南山)
请你谈谈对对联的认识,至少400字,每少20字扣一分。

对联,以独特的对仗文学形式流传至今,起源于五代,盛行于明清,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的形式要求平行对等,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等给人以和谐对称的美。我喜欢对联,凝练的文字里浓缩了天地物象,两仪平衡。而对联又是格律诗的基础,融合了古今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国学奠定了基础。
接触最多的是春联,也有寿联、景联。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风格与字数的对联,它早已成为传统文化体裁之一。
对联,也俗称对子。是京西乃至全国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风民俗,迄今,经久不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俗,唯有贴对子,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

第二题20分(批阅老师:秋实)
请你找一副最喜欢的名联,尽可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至少200字,每少10字扣一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这两句是我一直喜欢的,它以顽强的生命与执着顽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准备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自己向往的目标,不经过磨练甚至失败,一帆风顺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时成功,也不会坚持长久 .


第三题20分(批阅老师:老八路)
请你在《全唐诗》中找出20副你喜欢的对联,多多益善,适当加分。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第四题20分(批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请你述说一下学过的对联知识,展示一下你的对联水平,我们好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组。

对联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对联禁忌:1.忌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对于对联掌握的还不够透彻,尤其词性还不能自如运用。还请老师多多指导。



第五题20分(批阅老师:罗初来)
你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请说明理由,字数不限,多多益善。我们将根据你的立场进行分组,因才施教。
建议参考鲁迅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八年论战的有关文章。

对个人而言,我认为文学该有一定的阶段性,而无阶级性,正如音乐没有国界一样。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