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第23班G48-绝谷画蝶学习本
[打印本页]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1-31 09:55
标题:
第23班G48-绝谷画蝶学习本
第23班G48-绝谷画蝶学习本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13
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教学计划
1月份 公告招生
2月1日 开学典礼
2月份上半月 第一讲:对联的联律解读 作业出题:影子传说
2月份下半月 第二讲:对联的出句对句 作业出题:荷叶清露
3月份上半月 第三讲:对联的诗钟推敲 作业出题:幽幽南山
3月份下半月 第四讲:对联的写作方法 作业出题:圣雪
4月份上半月 第五讲:对联的鉴赏解析 作业出题:秋实
4月份下半月 第六讲:对联的实用推广 作业出题:百汀
5月份上半月 第七讲:对联的修辞手法 作业出题:老八路
5月份下半月 第八讲:对联的有句无章 作业出题:罗初来
6月份 组织活动
6月30日 毕业典礼
注意事项:
1、讲义和作业定于每月的1日和16日按时发放,这两天务必要进教室领取讲义和作业。
2、每讲作业要求在半月之内按时完成,补交的需要提前申请。
3、有不懂的问题请到“答疑解惑帖”提出来,老师们做到有问必答。
4、试部院试每月一场,每月1日开考,要求参加,考上秀才。
5、积极参加各组组织的活动,对老师的辅导做到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
6、积极报名酬唱,和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15
对联初级学校学习室使用须知
为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现将教室的常规要求作一下说明:
一、本版为学校专设的初级班学习室,只存放讲义、作业和班内通知公告,其他活动在大厅内搞。
学习问题集中在专项《答疑解惑》帖子中提出,老师集中回复。提问前请认真阅读各楼层,关注是否有相同或类似提问。
二、学习室内除交作业和规定跟帖范围内的帖子,学员不得自行发帖,否则各管理有权移动和删除,且无须提前通知。
三、作业与考卷作答格式:
(一)每次作业和考卷第一行注明自己在相应班级的注册学号和学员名,并加上“得分:”,不写学号或者不注明学员名者不予登录成绩。如果经提醒,或者未经提醒在下一次作业前未修改并联系教师登陆成绩,则当讲作业成绩无效。
(二)复制学堂布置的作业或考卷题目。
(三)开始作答,涉及联句内容请遵循以下规则:
出句:XXXXXXX[此句作者的联都注册名]
对句:XXXXXXX[此句作者的联都注册名]
注:①如果上下联均为自己所作的成联则不写上联后的方括号,只在下联后的方括号署名。
②学堂学员在学堂学习期间方括号中的名字不得缩写或省略,方括号不得使用其他形式代替。
以上作业格式和答题要求长期有效,不合规定者教师有权不予批改!
四、违反作答要求的处理方法:
(一)严禁恶意占位作答,占位后三日内不作答者学堂有权删帖。
(二)作业帖内提问,交流者一律视为违反第一条,作删除处理。
(三)当作业或考试时间已经截止或教师开始批改本人作业、考试内容时,非经教师通知,本人不得再私自修改作业、试卷内容。如发现批改后私自修改教师评阅结果或个人作答内容者一律按作弊处理,累计达到两次者开除学籍。
(四)收缴作业后由学校统一解开各位同学的隐藏设置。
五、学员QQ群
(一)正确利用学员QQ群交流,不得交流作业和考试答案,不得帮助查找相关资料,或在作业期间将相关材料带入群中交流。如警告无效,则清理出学员群,后果自负。
(二)重要提醒交流均以学员QQ群通知为主,如因未及时加入学员群,未及时关注作业或考试评改情况,未看到修改通知,造成作业或考试无效者,后果自负。
(三)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学习群:310035825
六、发帖建立学习本,学习本可以记录大家在本学期学习中的所有,愿大家做一个有历史的人。格式如下:
第23班(学号网名)学习本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27
如何写联
一)学会对联创作,要学会自查自改,查那六要素,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就是调整、调换,一直到把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弄得妥妥帖帖才放手。
二)大胆运用
写了联就不怕砖,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由外行变成内行了。
三)与人切磋联艺
有活动就参加,得不到奖也无所谓,反正不赔钱不折本,还可以从获奖联语中学到东西。
五)打好文字功底。
准备一个笔记本,将遇到的好联抄下来,也把你创作的对联记下来,久而久之,你也成为对联的行家里手了。 二从构思到修订, 文艺作品的创作起于构思。 而构思,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并确定主题,探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叙事还要考虑人物活动与事件进展的布局, 也就是选题、立意、谋篇、布局。 你只要写出上联,下联就有所依傍,有所遵循 。 它不复杂,但应是简练而精粹。讲构思,离不开灵感 所谓灵感,是由外界的某种暗示、某种刺激、某种启发,像子弹装在抢膛里,手指头一扣动,子弹就出膛了。 这是很短暂一刹那是事,一下子就解决了。 是“顿悟”,是由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灵感稍纵即逝,难以召回,要及时捕捉。 1958年,郑振择出国访问,飞机失事,他的老朋友俞平伯作挽联:
两杯清茗,列坐并长筵,会后分襟成永别;
一角小园,同车暂赏,风前挥涕望重云。
这副挽联,没有评价也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直接表示痛惜和哀悼, 但通过回忆的两件小事,却表现出两者的亲密关系,和郑振择去世后生者的惆怅。
“长期积累、偶尔得之”是形象思维的对联构思方法。 形象思维时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自由联想。 而逻辑思维通常有界定、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演绎。 形象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又以下两种: 一种叫“主题先行、左右敷衍”。
一种叫“抓住特点、高度概括”。
注意不要写隔了。有了初稿,不断调整,炼字炼句炼意,才算完成了对联创作。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28
趣联收集
1,财神庙
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2奴手是拏,切其乱拏奴手
人言是信,不能轻信人言
3南桥头二渡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西岸尾一塔似笔,直写天上文章
5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会鲁肃,江南士子尽寒心。
6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叔公;
崇山宗,歧山支,山山叠出尽宗支。
7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8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9学好学差皆在尔。
花开花落两由之。
10走遍人间皆学校
可知陷阱满江湖
11汝当莫逞匹夫勇。
我誓要成大将才
12红脸关公骑赤兔
银牙歌女唱白狐
13西天落日观朱涌
绝顶兜风不白来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29
1、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简注]西湖:为浙江西湖。 龙井:在西湖凤篁岭上,泉水出自山岩,四时不绝,旧传井下有龙。今杭州之龙井茶由此而得名。 张岱(1579-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入清后,隐居山林著书。有《陶庵忆梦》、《西湖梦寻》等。 壑:沟池。《礼•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渥洼:水名,此指黄鹤山顶的龙池,据说出云必雨,此指龙井。联语由龙兴致雨而联想生发,造语自然,切地切景。
1】龙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龙井泉本名龙泓,又名龙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龙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的五大产地之一。而龙泓泉,历史悠久。龙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又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三泉”。
龙井泉水出自山岩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镜。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据说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与与新涌入的泉水间的比重和流速有差异之故,但也有人认为,是龙泉水表面张力较大所致。
龙井泉旁有龙井寺,建于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景点,附近则有龙井、小沧浪、龙井试茗、鸟语泉声等石刻列于半月形的井泉周围。
龙井泉的西面是龙井村,盛产西湖龙井。龙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之“四绝”而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多少名人雅士都慕名前来龙井游历,饮茶品泉,留下了许多赞赏龙井泉茶的优美诗篇。
2】南山上下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弃之丛薄间,无有过而问之者。其地产茶,遂为两山绝品。再上为天门可通三竺。南为九溪,路通徐村,水出江干。其西为十八涧,路通月轮山,水出六和塔下。龙井本名延恩衍庆寺。唐乾祐二年,居民募缘,改造为报国看经院。宋熙宁中,改寿圣院,东坡书额。绍兴三十一年,改广福院。淳祐六年,改龙井寺。元丰二年,辨才师自天竺归,老于此,不复出,与苏子瞻、赵阅道友善。后人建三贤阁祀之,岁久寺圮。万历二十三年,司礼孙公重修,构亭轩,筑桥,锹浴龙池,创霖雨阁,焕然一新,游人骈集。
一片云 神运石,在龙井寺中,高六尺许,奇怪突兀,特立檐下。有木香一架,穿绕窍窦,蟠若龙蛇。正统十三年,中贵李德驻龙井。天旱,令力士淘之。初得铁牌二十四、玉佛一座、金银一锭,凿大宋元丰年号。后得此石,以八十人舁起之。上有“神运”二字,旁多款识,漶漫不可读,不知何代所镌,大约皆投龙以祈雨者也。风篁岭上有一片云石,高可丈许,青润玲珑,巧若镂刻。松磴盘屈,草莽间有石洞,堆砌工致巉岩。石后有片云亭,司礼孙公所构,设石棋枰于前,上镌“兴来临水敲残月,谈罢吟风倚片云”之句。游人倚徙,不忍遽去。
秦观《龙井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张京元《龙井小记》:
过风篁岭,是为龙井,即苏端明、米海岳与辨才往来处也。寺北向,门内外修竹琅琅。并在殿左,泉出石罅,甃小园池,下复为方池承之。池中各有巨鱼,而水无腥气。池淙淙下泻,绕寺门而出。小坐,与偕亭玩一片云石。山僧汲水供茗,泉味色俱清。僧容亦枯寂,视诸山迥异。
王稚登《龙井诗》:
深谷盘回入,灵泉觱沸流。隔林先作雨,到寺不胜秋。
古殿龙王在,空林鹿女游。一尊斜日下,独为古人留。
袁宏道《龙井》诗:
都说今龙井,幽奇逾昔时。路迂迷旧处,树古失名儿。
渴仰鸡苏佛,乱参玉版师。破筒分谷水,芟草出秦碑。
数盘行井上,百计引泉飞。画壁屯云族,红栏蚀水衣。
路香茶叶长,畦小药苗肥。宏也学苏子,辨才君是非。
张岱《龙井柱铭》: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29
2、上天竺寺 张 岱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简注]上天竺寺: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南。 临安:府名,今杭州市,南宋曾在此建都。 法像:指像。 北朝:朝代名,南北朝时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总称。佛教在南北朝时盛行。 灵鹫: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山中多鹫,故名。或言以其形似鹫头而称。释加讲《法华经》、《无量寿经》于此。省称灵山、鹫峰。我国往往沿用其名,如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 洛迦:山名,即洛迦山,为补陀洛迦山的简称。相传汉梅福炼丹于此,又名梅岑山,在今杭州普陀县,四面环海,风景佳丽。与九华、峨眉、五台并称佛教四大名山。 联语融佛教故事传说于一体,诙谐有致,别有旨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1】上天竺寺建于10世纪,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已有一千年以上历史。
天竺,在灵隐寺南,群山环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观音大士。还有翻经台、七叶堂、三生石等许多文化胜迹。
2】上天竺离中天竺约1公里,该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年),原上天竺名天竺看经院。清代乾隆时改名为“法喜寺”。为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内有藏经殿、两峰堂、千佛阁、水月楼、皇华馆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寺周围有白云峰、乳窦峰、乳窦泉及白云泉等景点。名法喜寺,始建于五代吴越战国时。
3】历史渊源
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灵隐、天竺诸峰,总称“武林山”,据《汉书.地理志》:“钱唐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灵山志》称:“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因北麓为灵鹫寺,故峰为异其名。”灵竺佛教文化为随同杭州历史千古流传。
4】杭州佛教的传播的寺院的兴建,都与西印度和尚慧理有关。《天竺山志》载:“东晋咸和初,慧理来灵隐卓锡,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由此,山名“天竺”,峰称“飞来”;後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称“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慧理遂成灵懈、天竺开山祖师。至今龙泓洞口有理公岩、理公塔,塔内葬有慧理骨灰。古时,灵、竺山间猿猱居多,峰上有“呼猿洞”,相传系慧理蓄猿处。南朝刘宋时(420——479年),灵隐寺住持智一禅师亦曾养猿山间,他能呼啸招猿,人称“猿父”。古代诗人也有“施饭聚猿鸟”、“猿猱扰钟声”、“猿啼一声松子落”等诗句。“冷泉猿啸”成为古代钱塘十景之一。
5】寺院景观
天竺三寺深藏林间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壮丽,景色清幽,高僧辈出,佛学与诗文并茂。据《湖山胜概称》“由月桂峰迤西入佛国山,自下竺,过中竺,至上竺而止,上竺则观音灵感。下竺则古迹为胜,三竺之间,云影天光,泉声松籁,岑寂岛空,香凝钟静,耳目心神之会,觉其迷极其光者,岂不超三界外乎。”《武林旧事》亦称:“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梵肤,真佛国也。”从上天竺可东至龙井,南至琅铛岭,左通五云山,下止梅家坞。天竺,钟灵毓秀,山岚云影,佛学教观,源远流长。慧理、宝掌、道翊三天竺开山祖师,之後,能诗善文,佛学造诣很深的名僧层出不穷,正如苏轼所说:“天竺禅师有作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赞天竺称:“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天竺三寺始於晋,兴于唐,盛于宋,为我国东南名刹。南宋时中天竺寺曾被评定为“禅院十刹之首”,上、下天竺寺同被列为“教院五山前茅”。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0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简注]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一字青主,别号啬庐等。明末清初山西曲阳(今太原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不出。有《霜红龛集》。虽被康熙朝征举为博学鸿词,并授中书舍人,亦不为所动。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 见《古今名人联话》
1】云陶洞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内,位于圣母殿(朝阳洞)北侧,云陶洞连通悬翁山,原洞凿得很深,因年久堵塞,现洞深约30余米,洞高数米,伸向西北。洞口北面不远,凿浅洞一窟,筑有卧榻,明末清初多有战事,故被猜测躲避兵乱的处所,乃当年傅山隐居处。
洞的两侧有傅山先生题的对联一幅:
日上心红,赤县灵气三剑动;
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
洞上题“云陶”二字,为傅山手书,人称赞:体为八分书,健笔凌云,高古奇迈,堪称逸品。他接待友人时必煮茶,所以云陶洞也称“茶烟洞”,属晋祠内八景“石洞茶烟”之一。
云陶洞正对着静宜园,不过数十步,园内夏秋之季,“杂树交荫,希见曦景”,当年傅山同好友常在这里饮酒品茶,尤其和顾炎武更是多次在园内研讨学问,共赏雅景。此联首字“日”“月”合为“明”,下联末“珠明”,则暗指朱明。更有:雾柳霾花老眼憎,云陶稳睡拔鸡鸣;晋祠三日无吟兴,只忆观澜智勇生的绝妙。
2】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推崇老庄之学,尤重庄学。后加入道教,自称为老庄之徒,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传统。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
曾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庄子》 的经典性智慧成为傅山所汲取的思想资源, 超越千古的知心之论。傅山自谓: "癸巳之冬, 自汾洲移寓土堂, 行李只有 《南华经》 , 时时在目。 "[1] 他曾以颜体小楷书写 《庄子》 一书中的 《逍遥游》 、 《人间世》 、 《外物》 、 《则阳》 等篇 [2] 。并常以老庄之徒自居。
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1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简注]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诸生。明亡,改名人瑞,字圣叹。入清,绝意仕进,从事著述。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有《沉吟楼诗选》。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满意之事。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1】金圣叹(1608.4.17—1661.8.7)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明末诸生出身,为人狂傲有奇气。他本姓张,因明亡誓不仕清,常喟然叹曰:“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从而改姓“金”,字“圣叹”,名人瑞。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2
5、无 题 金圣叹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简注]上联说,是甘还是苦应当自尝;下联说,或方或圆,各有所长。联语论说入理入情,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见《中华对联大典》
上联谈水的内在质变。“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是指自天而降的雨露相同,渗入各异的花心后,只因花自身的特性而变化出或甘或苦的结果。
下联强调水的外在形变。“水归器内各现方圆”,是指同样的水,注入不同的器皿之内,只因器皿的不同特性而变化出或圆或方的形态。
由此联观之,结果是甘是苦与雨露没有必然的关系,水形是方是圆与所归器皿有着必然的联系。假如将水喻为世间繁复的人事,器便是各自的人心,果就是不同人的命运。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快乐的人,也会有痛苦的人。其实,快乐与痛苦与处在哪个岗位、那个公司、哪个地方、哪个时代没有太多的联系,快乐与否,也许只跟自己有关,心乐便乐,心苦便苦,心方则方,心圆则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
或许水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介质,用于演绎人生命运的甘苦,用于展现人心的器量规格。生命的真义在世俗生活之中,世俗生活需要生活真义来指引,我们可以,也应该在世俗生活中找到并实现生命的真义。正如“以人事渗之而人命甘苦自成,以人事归之而人心方圆各现”。所以,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大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花心”和“器皿”,甘和苦都要自己去品尝,方和园都要自己去体会!
其实,甘苦自在我心,方圆都是生活!在我看来什么都不属于自己,包括生命,属于自己的只有下面五点,既是1. 责任 2. 收获 3. 物质 4. 精神 5. 爱心。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2
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简注]歌台:在江苏南京芥子园。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工小说,善联语,尤精谱曲。有《笠翁文集》等。萦:萦绕。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雪儿:隋末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李渔为清初戏剧家,其芥子园有歌台,教习演唱之处所。联语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真挚。 见《古今名人联话》
1】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3
7、贺毛稺黄迁居 李 渔
望重不宜居闹市;
书成恰似入名山。
[简注]毛稺黄:生平不详。望重:有声誉受人敬仰的人。名山:即名山事业的省称。汉司马迁撰《史记》,自序谓自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以著作为名山事业。联语造句稳重,上联切迁居,下联切著述成就,颂扬之意,祝贺之情自见。 见《中华对联大典》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2-28 23:34
8、题今又园 李 渔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简注]今又园:由南京移居杭州后建,是南京芥子园的又名。繁冗:繁琐杂乱。尘市:取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1677年,李渔从南京移居杭州,居西湖之滨,筑园名今又园,联语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湖山的美好和全家的欢悦。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1】芥子园是浙江省兰溪市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设计体现了明清年代的建筑特点,继承了南京芥子园的建筑风格和称号,并处处体现了芥子园的古朴内涵。
2】清康熙元年(1662),李渔52岁时举家从杭州迁居南京,一住就是近20年。他在金陵营建了自己的私宅---芥子园。经历历史的沧桑,李渔的芥子园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芥子园在中国园林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没有动摇,李渔在南京的文化活动也与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紧密联系在一起。
李渔移家金陵,先居住于金陵闸附近,后来建筑芥子园。关于芥子园到底地处何方,有人疑为南京三条营之蒋寿山(人称蒋百万)宅,又有人认为是龙泉巷10号旧宅。从李渔诗文中可知,芥子园与周处读书台相邻,现为秦淮区老虎头附近。李渔《芥子园杂联》小序云:"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在《寄纪伯紫》诗前小序中,李渔又说:"伯紫旧居去予芥子园不数武,俱在孝侯台前。"
芥子园建于康熙七年戊申七夕之前。为了营建芥子园,李渔四处筹集资金。《与龚芝麓大宗伯》书云:"渔终年托钵,所遇皆穷,唯西秦一游,差强人意……"西秦之游没有白去,李渔终于筹集到建园资金---"不足营三窟,惟堪置一丘"。芥子园之名正来源于此。李渔说:"地只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
芥子园虽不及三亩,但经李渔苦心经营,达到"壶中天地"的意境。李渔一生没有做官,也没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别人的馈赠和宴请,以及为别人题联写诗的酬劳。但有了芥子园以后就不一样了。在芥子园,李渔组了个家庭戏班四处演出,又开了书铺印卖图书,芥子园里的生活是李渔一生最惬意的日子。李渔在芥子园完成了《无声戏》《一家言》《闲情偶寄》等著作,度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李渔经营的芥子园书铺,不仅刻印《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热销名作,而且他的全部作品也都在自己的书铺印刻,算是垄断了当时的市场。他改造印刷技术,注重装帧设计,在与伪书、劣书的竞争中终于脱颖而出,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态势。
后来"芥子园"书铺屡经转手,但李渔奠定的良好传统一直保持,使芥子园成为清朝出版业的著名品牌,沿袭两百多年。当下的很多图书收藏者还以收藏到芥子园印行的图书为荣。
芥子园的生活是李渔经济状况最好的阶段。但或许因为负担太重、开支太大,或许因为书铺经营不善,芥子园终因入不敷出而日渐颓败。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春天,67岁的李渔举家迁回杭州。
折叠编辑本段著名之处
芥子园系仿古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楼阁、小桥鱼池和名贵花木,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志励人,催人奋进。难怪,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3-3 10:53
<b>关于诗钟的文章
</b>关于诗钟的内容
有部分联友对诗钟还不了解。虽然诗钟与对联是有差别的。但对联却与诗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在作业和科举考试中屡屡碰到。现在,把有关诗钟的内容转来,贴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钟与对联
●王鹤龄
对联是即景即事以简短对偶句写出所感所思的一种文体。采用对偶句是为了以活泼的联想,或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主旨。传情达意是目的,写对偶句是手段。诗钟是以提高这个手段为目的的写作。诗钟是以寓教于乐的方法,对提高对偶修辞技巧,进行高难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各种规格体式的诗钟作品都能包括在对联的大范围之内。诗钟的佳作也是对联的佳作。
对联在清代中叶有很大发展,诗钟随后兴起。对联的声律对仗,使用有节奏的马蹄韵,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间平仄相对。七言律诗的声律与此一致。诗钟从句式到词性和平仄的对仗,完全按七言律诗对偶句(颔联、颈联)的规范。因为嵌字体诗钟,原本就是塾学中老师出嵌字题,让学生练写七言对偶句的方法(早期也练写五言句)。后来福建诗社用来练笔竞作,称为折枝。流传到各地,成为社会上的文字游戏,因为在聚作评比中所用的限时方法,而被称为诗钟。
嵌字体诗钟题目,如限嵌“窗、夜”二字于上下句第一字位置,福建标为《窗·夜》一唱。林则徐所作为:
窗虚权借月栖榻
夜静猛闻风打门
“窗”“夜”是不好用来直接相对的,组成“窗虚”“夜静”两个写环境的词,就可以据以成联了。根据题字组成的词在诗钟写作中称为“眼字”。现在这一对眼字都是陈述式结构的合成词,上下句的谓语都是连动式,于是成为一联工对。所练的技巧不仅可以用于作诗作联,对于写骈文、散文也都十分有益。对联和诗钟都有集前人诗句的写法。前人的七言律句拿过来就能用,说明从格律上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家。
七言律句的对联有一些联格,都与诗钟的钟格一致。用两个字平列嵌于上下句第一字到第七字,分别称为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多半是借用前人讨论声病时所用的名目当作联格、钟格的雅称。福建人分别称为“一唱”……“七唱”,比较明快,现在已被各地采用。这七种格在诗钟写作中最常用,被称为“正格”。另外还有把两个字错开嵌在上下联中和嵌更多字的,随字数和嵌用的位置不同,而有蝉联、魁斗、鼎峙、鸿爪、碎联等格名,常作的不超过十种,没有必要多罗列。这些在诗钟中为别格。
对联和诗钟的格名虽然一致,但是作品不能胡乱归队。按钟聚出的题目写出的是诗钟作品。自己出题自作的,包括为了更明确地切题而嵌字的,都是对联。林则徐有“自题”一联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的书上说这是诗钟《以·之》七唱。那是误传。如果自己写了对联,然后加题目说是诗钟,那是不应该的。因为诗钟是限题(有时还限时)写作,难度较大,这样做有夸大自己写作水平之嫌。
诗钟和对联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仗的宽严。对联、诗句和诗钟当然都以能写出恰好表现内容的工对为好。一般地说,对联的格律要求较为宽松。以上海半淞园的楹联为例:
剪取吴淞半江水
聊寄江南一枝春
上联用杜甫诗句,下联用陆凯的诗意对成。恰好写出“半淞”的韵味,在音律上以及实词、虚词相对上就都不苛求了。此联的上下句中,“取”与“寄”、“淞”与“南”、“江”与“枝”都不是一平一仄的互对。在律诗中不但不能用于对偶联,连首联、尾联中都不能容许。在前人的钟聚中如果以这样的作品交卷,会罚以暂停写作,去当誊录或扫地。对联重在传情达意,格律是属于形式方面的东西,要服从内容。写诗也是重在抒发诗思,既然选择了律诗的体式,就要遵用律诗的格律。
诗钟是在文字游戏中竞赛写作的,要经得起评比。作品是按题目规定的嵌字或分咏的要求,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美感的积累,自由发挥依律写成。诗钟特别要求对仗工整,并且是在增设了难度的条件下写作。因为这是练笔活动,平时训练从严,临场才能游刃有余。真到写联写诗的时候,应首重意蕴,不专求工整。
分咏体是诗钟的另一大类,以上下联分别咏出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格律与嵌字体相同。如张之洞所作《申报-凉棚》分咏:阴阳舒卷长绳里,欧亚纵横乱纸中。这种异想天开的出题方法来自酒令。这是中国文学中一种奇特体式。但是它也不是无源之水。前人诗句的对偶联中,也有把不相干的事物以丰富的联想巧妙捏合成一联的佳句。在对联中也有相似的作品。如同治年间广东的何淡如,为当地放焰火鞭炮的亭子所写的趣联:
四面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
如果用于《焰火亭·牛皮大王》分咏,就是切题的佳作。有人说分咏体诗钟就是无情对,其实二者旨趣不同。分咏体和无情对都是从夸大对偶修辞的技巧和汉语汉文的某些特点,寻找乐趣。对偶的上下句之间照例要有关连,而关连又不能太紧,如果形成近乎同义的词和句相对,就犯了“合掌”的忌讳。无情对是把这一规矩推向另一极端,写出两句句式一致,字词逐一相对,句意却毫不相干的对联,让人感到可笑。分咏体是按题目写作,在两句中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事物,却要求不但字面要逐一相对,还要求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体的佳作很多,读起来有无情对趣味的很少。分咏体的着眼点是显示对偶的方法无所不能,如苏轼所说“世间事无为无对,第入思之不至也”。无情对的作法,主要是把做为合成词词素的单音词拆出来,用其本义或歧义与另一联中同性、同类的词相对,使两句虽成对仗却貌合神离,显出滑稽的效果。无情对读起来不象分咏体作品,因为它整联没有意义,上下两句也不切什么题目。二者都是在欣赏我们语言文字的修辞技巧的优势,深入玩味,自我陶醉,而侧重点不同,旨趣有异。
写诗钟,不论分咏体或嵌字体都有活跃文思的效果。但是在对仗上过于求工整,也能使人在写作中偏重于适应格律,以至在文义的发挥方面,受拘束,放不开。对于现代的写格律诗和作对联的人来说,我们自幼所受的语文教育,缺少对偶这一课,用诗钟补这一课却是个好方法。
(摘自<燕山钟韵>)
作者:
绝谷画蝶
时间:
2016-3-7 10:50
诗钟禁忌
诗钟禁忌
1、忌哑钟:诗钟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
2、忌畸形不整:俗称“三脚蟾”、“三脚钟”,以一物对两物者,谓之,例如“风云”对“秋月”,风云为二物,而秋月则为一物。。如“去棹如飞移岸走,有山无数渡江来”句,“岸、山、江”为同一类字,“岸、江”相对甚好,但惜用“山”字,变成畸形,故曰不整。
3、忌跛脚钟:出比、对比,须凑合天然,铢两悉称,若一比堂皇,一比纤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此为“跛脚钟”。
用典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所嵌二字尤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至典内必须有所嵌之字方可引用,但往往嵌字有典矣,而上下又难以足成。切忌一句用典中之字足成,一句自凑,便有强弱。傥两句难全用典中之字足成,则不如两不用而自加字;惟自加字须善于熨贴,勿著痕迹,切忌好为涂泽,转致杂凑。无论典句空句,两句情事以相类为佳;如一句政治一句游览,一句文学一句花木,便嫌不类,余可类推。然往往为嵌字所窘,恰难一类,是在造句善于牵合,于不类而求其类。
4、忌犯题字,包括同音相犯、同义异字: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象、扇”分咏。若用大兽、交趾兽、挥羽、羽毛、一羽、裁纨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
5、忌偏离重心:伴篱望月帶锄归(咏菊),所咏对象显然是人而不是菊了。种种现象称为偏离重心。
6、忌平仄失调:(见诗钟平仄设置)
7、忌动静无别。以动对静,不能相称,诗钟谓此病为“内外科”。如“越职悔陈言事疏,好官笑剩买山钱”句,以“越”对“好”就不相称了。
8、忌虚实难称。以虚对实,虽非大错,然未可为法。如“遂非我见承平远,亦既人怜少小孤”句,“远”字虚,“孤”字实,终觉不妥。
9、忌同意相犯。虽非大病,但应尽量避免。如“星影满江将眼乱,秋声在树已心凉”句,“星、心、声”同音,应避。准此,同韵也应不得相犯。
10、忌子母相失。排比有子母与非子母之分,它们应各自为对,否则就是子母相失。如“斑兽西还看早晚,崖州南望泣孤寒”句,“早晚”为子母排比字,而“孤寒”属非子母排比字,故不能相对。
10、忌总称别称。总称和别称应区分,各自为对。如“芳草送春无限碧,杜鹃劝客不如归”句,“芳草”是总称,“杜鹃”是别称或曰专称,例不得相对。
11、忌通用专用。词有通用与专用之分,亦不能相对。如“人海归来空有梦,白门游后怅无诗”句,以“人海”对“白门”,则是通用名词与专用名词相对了。
其它如:
1、所嵌用古人姓名,不可一句有姓,一句有名无姓,因其易于成对不能制胜。如以杜甫对昌龄,截去王字,不可也。非嵌字处尚不甚忌。
2、女名禁对男名。必不得已,如仙佛、优妓、奴婢及杂艺家事迹相类者可偶用之;或男名之典属闺阁者,亦间对女名。然究非正轨。
3、时代忌相离太远。大概春秋以上故实,对以元明便嫌太远。
4、本游戏笔墨,偶用俗书、俗事借以解颐,在所不忌。然两句亦必求相近,勿太不伦。
5、字异义同。此病不易觉察,偶然用之在所难免。如“闲似白鸥沧海客,健如黄犊少年人”句,下联“如”字若改为“于”字,即可免犯此病。
6、意同词异。此则诗中之“合掌”,应避之。如“栖寂不教投众浊,避嚣但要赏孤芳”句。
7、左右相撞。此病系同类项字在钟联中不对称排列。如“颇疑风露花前立,最爱湖山雪后看”句,出句已用“风露”,对句复用“雪”,同属天文类字,故曰左右相撞。
8、属人属物。一对钟吟,语气及动作不能一句属人,另一句属物。如“开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句,上联“开”字的对象是花,属物,下联“坐”字的对象是人,属人,故相对不妥,若改“开”为“看”,则与“坐”同属人;或改“坐”为“照”,与“开”字同属物,则妥。
9、联上联下。一对钟联的句法顺序不应相左。如“微径得从新鹿迹,寒林失却旧莺声”句,出句用倒装法,对句用直叙法,句法相左,不如改上句“得从”为“留多”,则句法相同无误。
————————————————————————————————————
诗钟的创作要点,从立意到文词,形成了多方面的要求。忽略了其中某一方面,作品就会出现不足。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偶两句的意义和词义不要离得太近,尤其要避免同义词相对。以“吟至酣时形每放;歌于欢处态如狂”为例,“形”与“态”、“狂”与“放”都离得很近,两句的意义也接近。
再以“诗词精妙多豪放;歌曲清新每激昂”为例,“多”与“每”都表示次数不少;“豪放”与“激昂”都反映精神状态向上。象这样离得越近,对偶的内容就越少,而内容应是以多为胜的。所以,《文心雕龙》提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历代诗话》“韵语阳秋”卷一中说:“律诗中间对联,两句意甚远,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作。”
第二、分咏和合咏作品,一定要紧紧围绕所咏对象,绘形传神;如需以“绿叶”衬“红花”,则要主次分明,避免主次并列、主次易位。以“朝闻鸟语海边赤(咏日出)”为例,因为“鸟语”与“海边赤”没有主从、因果关系,所以二者处于并列地位。再以“且看江花红胜火(咏日出)”为例,重点是咏了江花而不是日出。再以“伴篱望月带锄归(咏菊)”为例,所咏对象显然是人而不是菊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偏离重心,其原因虽与安排对仗有关,但需努力避免之。
第三、分咏和合咏作品,更要避免犯题面。现在,直接犯题面的现象很少见了,但是,以代名、别名、代称犯题而的还有。如以金乌咏日、以黄花咏菊、以阳咏日的不少。解决这个问题,除多看、多体验、多积累以外,查阅古人近人的诗作也很必要。细品以下钟句,应可给我们一些启迪。
坐看旰谷浮金晕(苏轼咏日出)
水中天际一时红(韩仆咏日出)
三径芳根自不群(陈德武咏菊)
宁可抱香枝上老(朱淑真咏菊
——————————————————————————————诗钟话云:“凡作诗钟,熟题用生典,俗题用雅语,琢句新鲜,裁对工巧,斯为能品。最难得凌空下笔,骤观之似不切题,细按之实是此题境界,超然出人意表,此神品也。”此语道出了诗钟创作的真谛。
前面我们说过,诗钟大致可分两类:咏物诗钟、嵌字诗钟。两类诗钟的思维方式:咏物诗钟的思维方式是收敛思维,创作时不管选取哪个物象、不管从那个角度切入,最终必须收敛于所咏事物的本质特征;嵌字诗钟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表象上展示发散思维的特征,从嵌字出发展开想像,具体为:嵌字——中心词——钟句,从联意上看,更应该从嵌字出发赋予诗钟以新奇的意境。
咏物诗钟可从以下例句中加以体会:
分咏“苏轼?印”:
自古曾传龟负字
惟君能解墨磨人
分咏“阮籍?重阳”:
且将青眼怜佳士
莫遣黄花笑逐臣
合咏:“花落知多少”:
凄凉墙外飘难数
狼藉阶前扫几回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