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瘾灌]进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杨柳困
时间:
2003-6-12 13:14
标题:
[瘾灌]进来!
《本草纲目》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这个大概是最早关于出现茶的记载,而且后世服药不用茶,怕茶解毒。
茶的原产地的云南思茅地区,1991年3月茶叶专家在思茅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了全国最古的一棵过渡型古茶树---邦崴千年古茶,是布朗族先人的古濮人驯化野茶树的结晶。
先秦巴蜀地区是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之事";西汉,饮茶之风兴起,五褒《僮约》:"烹茶尽具"。三国,饮茶之风发展,张揖《广雅》中有我国最早探索烹茶的记载;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僧人要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长达90天之久,茶叶的提神益思、驱除睡意、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正好成了僧徒理想饮料。
我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起饮用的习惯,如"茶苏",就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东晋时有僧人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内坐禅,不畏寒署、昼夜不卧,唯"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夏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唐代茶事兴旺,蔚然成风,《封氏见闻录》:"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据说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夜不能寐,寝食不安,饮茶后精神倍增,从此相互仿效,遂成风俗,于是京城及其他大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不问是道是僧是欲,给钱则可取饮,形成大规模的茶铺。一些僧人嗜茶,竟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 钱易《南部新书》)。
从刘禹锡等人的茶诗来看,唐代没有焙造碾罗之事,刘禹锡的《茶诗》:"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妻满盘花徘徊。"宋时便有碾焙等事,明以建宁阳羡为上品,而朱元璋认为这样劳费苦力,只须新鲜茶芽则可,分为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四品。而古人认为茶叶加香味擣为细末便失真味,所以只取其鲜嫩、滋润的茶芽。
宋时饮茶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茶馆文化正式兴起,被誊为"盛世之清尚"。
【茶馆】:南北朝时有茶寮,唐代开始有煎茶出卖,宋代茶馆兴旺,茶坊鳞次栉比,除白天营业外,还有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和供商贩、百姓进行早市交易的茶坊,称为"鬼市子"的茶房,至晓则散。宋代人爱喝早茶,常饮的"煎点汤茶药"达数十种之多,皆在茶汤中加入甘香草药。"上春嫩茶"放入山药、脑麝;"细嫩白茶"放入枸杞英;"荔枝汤"放入粉草、乌梅肉、干生姜、官桂末、松糖;"洞庭汤"则是切成片的洞庭橘、切成片的生姜做;"木犀汤"则放入木犀花和两个捶碎的白梅,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花在中心,依次装瓶,用生蜜注灌,喝时,取花枝梅,安放盏中,当面冲点,香洁宜人。此外还有香汤渴水、干木瓜汤、湿木瓜汤、缩砂汤、无尘汤、香苏汤……
宋代的茶馆形式多样,《都城纪胜》:"大茶坊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豉汤,署天兼卖梅花酒。………茶楼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坊,本非以茶汤为正,但将此为由,多收茶钱也。又有一等专是娼妓弟兄打聚处;又有一等专是诸行借工卖技人会聚行老处,谓之市头。水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茶钱。"
清代京城茶馆分为三类:一是"二荤铺",兼营酒饭,多以"天"字冠名,如天福、天禄、天泰、天德等。二是清茶馆,只卖茶,但各有"手谈(象棋)"和"笔谈"(谜语)"招徕茶客;三是野茶馆,所谓大碗茶,街边路旁,凉棚土陶。
成都茶馆是成都一大特色,重庆爱喝浓烈的沱茶,而成都人最爱喝的是较清新淡雅的茉莉花茶。北方茶馆是方桌高椅,成都茶馆的茶桌主约半公尺,茶椅则是本地所产的斑竹和硬头黄所做的大靠背椅,不高不低,有扶手靠背,可半坐半躺。
成都茶馆的饮茶方式称为"盖碗茶",全在茶具的特色,不是北方的大茶壶,又异于潮汕的小茶壶。成都茶具由瓷盖、瓷碗、铜盏三部分组成,上宽下窄,呈倒栽头圆锥形。中间的茶碗盛茶,上面的茶盖可控制茶碗中的水温,挡住茶叶进嘴,又可以翻转碗中茶叶,使之浸泡均匀、充分。下面的托盏又称茶船,可以防止茶碗烫手,使溢出的茶水不湿衣、不湿桌,便于端起。
【斗茶】:
茶文化中,斗茶一直是最为出名的,便是茶道,日本茶道便是从中国传过出的(不过晕的是,现在不少人以为日本茶道才是茶道,宁花菲不少去尝日本的茶道,却认为中国的茶不够味,此是牢骚:)
斗茶大约分三种:第一种是斗茶品,第二种是行茶令,第三种是茶百戏。
【斗茶品】:便是斗茶的品质,一般两人共斗,自带佳茗。先斗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宋 蔡襄《茶录》);其次,斗茶汤,
茶种不同,先用的煎茶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3-6-12 17:22
这贴灌的精彩!味道好极了,:)
作者:
康弋弋
时间:
2003-6-12 17:24
那我灌一个不精彩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杨柳困
时间:
2003-6-12 17:39
茶三酒四(辶日)迌五
茶可是不错的,红泥小火炉,宜兴紫砂壶:)
作者:
康戈戈
时间:
2003-6-13 07:47
此茶可以细品,钓叟怎么不来看看?
(辶日)迌,这两个字连用是什么意思,请教。
作者:
康戈弋
时间:
2003-6-13 08:01
标题:
看看这篇:处女与艳茶
所谓艳茶是由处女和清明雨前的茶组成的。它是极其奢糜与香艳的一种茶道。它神秘而诱惑,是古典的隽永与情色的暧昧的完美结合。没有人知道,她从什么时候兴起,又从什么时候消失。
东坡诗云:欲将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个的影响,不得而知。
清明雨之前的茶是最好的茶,它清纯,甘美,温存,幽芳,醇和,那透明,晶莹的芽尖一如少女洁净而清脆的身体。
所以,摘茶的女子就必须是柔若无骨,烟行媚视的少女。
清隽并且柔美,如一枚草戒指。
芙蓉如面柳如眉,讲的就是这样的女子。
因为艳茶要少女用唇去摘,所以对少女的唇就特别讲究。均衡学的观点,则以嘴的大小为眼睛的一倍半时为最理想。嘴唇要薄,其外形如樱桃般小巧,细致。颜色为淡淡的玫瑰色,要有鲜艳欲滴的感觉。
嘴唇的美除了形态方面,还有色彩美。如仔细观察嘴唇,便可发现皮肤与粘膜之间,有一条细带,因为它介于白的皮肤与红的粘膜之间,予嘴唇一种柔软感,这是欣赏嘴唇美不可忽略的地方。少女的嘴唇是最能盅惑人的。
她仿佛是花园里最迷情的一朵花,是最初的温情。
俗话说,美人肌肤五出虹。肌肤美有四要素,即体色、香味、光滑、弹性。冰肌雪肤为上品。自古以来,白肌肤就被认为是美人的要件,皮肤的细腻、洁白,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触觉上的享受。
皮肤白嫩、细腻芳香,象花一样微呈红潮的女性的肌肤,是一种迷惑,一种幽思。
秋波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眼睛的形与色,任何美丽的眼睛,如果没有闪闪的光芒,其魅力将大大减退。少女憧憬、幻想时,其视线向上而凝视远方。少女含羞时,视线向下的瞬间姿势,最富性感和蛊惑力。
水汪汪的眼睛被称为”含有露水的芳草”,那是处女们眼睛的特征。女性眯着眼睛,似看非看的偷看时,有含恨与含羞两种情形:含恨时会在眼、嘴露出忿怒的表情,而含羞的”巧目流盼”是女性媚态的最高境界。
醉眼惺忪别有一番韵味;帐中枕畔,秋波闪动足以荡人魂魄。
摘茶之前先要沐浴。水要取自山涧。罗绶轻分以后,在水中加入木樨花,白松香,金雀花,百合,熏衣草等香料。经过花香与水气的滋润。
半个时辰以后,芙蓉出水,就可以开始摘茶了。采茶时伴以低缓的江南丝乐。芽尖要透明,含露则为上品。采茶女身披蝉纱,不施粉黛,散发出自然的少女体香,在微熏的光线里,看着甜蜜的樱唇与鹅黄的芽尖轻轻地接触,是多么的香艳与迷情......
当她欲娇又嗔,用齿微微咬唇,或者檀口轻候,就那样轻轻一笑,使你不销魂处也销魂。
采完的茶晾晒在幽暗的房间里,房间里点了上好的檀香。
一个时辰以后,将芽尖搁置在在少女的乳沟里,用白皙的乳房,相互揉搓。一直到乳房泛起红晕,香汗淋漓。这样,芽尖的清香与少女的体香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不停地揉搓,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爱抚如出一辙。红热的手指尖,飘荡起星辰,爱情和秋天的月光。安静的少女,她晃动的裙裾里弥漫着春天最清脆的光线。
所以在一千年之后,我仍然能听见她忧伤的呼吸与心跳。她不知道自己正在一遍遍地被意淫和亵渎。她不知道。她不知道。
艳茶,需用旧年的雪水来泡,除了茶香之外,同时会弥漫起一种挥之不去的香艳。仿佛啜饮的不再是茶,而是少女清芬的身体。
甜蜜与悠远,隐秘而深邃。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最销魂的快意,恰恰就是来自于想象的香艳。
芽尖缓缓地展开,它的姿势如同一缕光线的舞蹈,静谧而优美,又如同少女的纤美的背影,消失在午后空落的风里,只留下一缕伤感的凝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3 8:01:50编辑过]
作者:
杨柳困
时间:
2003-6-13 15:07
以下是引用
康戈戈在2003-6-13 7:47:27
的发言:
此茶可以细品,钓叟怎么不来看看?
(辶日)迌,这两个字连用是什么意思,请教。
是台湾 潮汕 福建话 就是逛街 蹓跶 的意思,古代也有,只是现代汉语里只有这三个地区保存这个词了。
作者:
康戈戈
时间:
2003-6-13 15:13
多谢,受教了。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3-6-13 19:05
中华的茶文化远源流长,博大精深,学习中,:)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