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感与蝉鸣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2 05:12 编辑

咏蝉鸣
感官界限要分清,错位何能常产生。
观色须凭眼光顾,聆音只待耳轮倾。
成功经验慎参考,左道旁门少矫情。
误导蝉言君莫信,炊烟无处有香声。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0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2 06:39 编辑

实感与通感的区分与选择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英雄赞歌》,开头几句歌词是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这里的修辞手法就使用了实感与通感。所谓实感即真实的正常的感官感觉,通感即联想造成的不同感官之间的联通,也就是感觉错位。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正常的叙述,没有混淆感官功能,没有错位为“睁眼听”(通过视觉),或者“ 伸手听”(通过触觉),或者“负重听”(感觉到声音像实物一样有重量),而是“侧耳倾听”。这是绝大多数语言使用的方法,也是符合逻辑的叙述。
“青天响雷敲金鼓”-----“雷声”如,若,仿佛“敲金鼓”,比喻为形象的事物;
“大海扬波作和声”------等于把“和声”比喻做大海的波浪,也是用比喻手法将声音形象化。
可见通感的使用必须与合理的比喻手法结合在一起,使读者产生合乎逻辑的联想,从而加深印象,而不能滥用。
作诗讲究要有真情实感,包括使用动词要准确,如眼看、耳听、鼻嗅、皮触、肩负(重)等。
若直接写作“眼听”“耳观”“鼻感”就不通了。熟知的使用通感的诗例也不能这样简写:
“糟糟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珠弹,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闹色
“色静深松里” (王维《过青溪水》)-----静色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湿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歌香
但有些习惯用法除外。如:甜美(味觉+视觉),尖声(形+声),苦笑(味道+视觉),重彩(重量+视觉),闷雷(感觉+听觉),惨叫(视觉+听觉),暖色冷色(触觉+视觉),美声(视觉+听觉),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0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2 07:04 编辑

七绝.与鸟争鸣      黄朝寅(广西桂林)

山中雨后踏阶行,百鸟枝头唱晚晴。
一滴莺声心坎洒,润开歌趣与争鸣。

------刚看到一首很好地使用了通感的诗,用"一滴"来记数“莺声”,即将声音比喻为可使人沉醉的酒水,十分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24

128

帖子

0

精华

25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4271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4
发表于 2016-4-2 08:54 | 只看该作者
转来一个评帖:

挺好!
通感运用,要有必要交代,要借助动词或形容词。可笑的“香声远”,便是没有注意到这要点。
“一滴莺声”,如果没有“洒”,便不能成立。仅仅是撒到心坎儿,还不够,是滋润了”歌趣“(歌心),要与鸟儿“争鸣”。这两句确好。
“色静深松里”,此处“色”,如果没有“‘静”,显然不行。而之前的”声喧乱石中“,它们是一对通感,声色齐备。”声“如果没有”喧“,也不成立。水流动四溅的视觉,用”喧“传达出声音,这是通感,也是客观自然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3 07:32 编辑

"通感"不是"通用",古今中外应用虽然比较多,但都是有条件的,或基于生活经验,或基于比喻和想象,或基于佛教的六根通用教义,但终究有别勿滥。滥用者如“村烟出树香声远”,该“香声”即无来由,因人皆无“烟有声”之经验。歌词“四面青山侧耳听”也不能改作“四面青山用眼听”。另外所谓诗文中用的多,也只是个绝对的概念。相对来说,区区百十个诗例与数十万诗词相比,仍然是个极小的比例数。所以,通感不是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主题
41

224

帖子

2

精华

4146

积分

联都会员

UID
74437
经验
95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6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3 07:17 编辑

有人说:“歌声嘹亮”是通感,也许因为“亮”指颜色。其实嘹亮本是嘹喨-----喨:(声音)响亮。非常响亮的声音,有如山崩地裂的声音。嘹喨自古就是描述声音的连绵词,和光线没有关系。响亮 也不是既响又光亮,而是“声音宏大高亢”,和光线没有关系。艺术家可以认同通感,但生理学上的定义不能错位。否则眼睛将定义为听觉器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779

帖子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经验
30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7
发表于 2016-4-3 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21 13:41 , Processed in 0.0985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